CN112182307A - 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2307A
CN112182307A CN202011009739.0A CN202011009739A CN112182307A CN 112182307 A CN112182307 A CN 112182307A CN 202011009739 A CN202011009739 A CN 202011009739A CN 112182307 A CN112182307 A CN 112182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module
models
directed acyclic
spatial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97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Did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id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id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Did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97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2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2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2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24Graphs; Linked lis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模型堆叠排序系统内部2.5D的场景中,有很多模型,通过空间位置添加模块在每个模型的空间位置上用一个矩阵来进行表示;S2、模型库内部有大量的模型,通过参考模型模块调取模块在模型库内部调取任意一个模型作为参考模型,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技术领域。该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该方法采用2.5D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同时进行拓扑排序从而确定模型覆盖关系,并以此构建有向无环图,避免了在构建时模型叠加摆放产生的排序问题,使得模型可在2.5D模型场景中任意摆放,缩短了操作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构建效率。

Description

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技术领域,具体为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
背景技术
有向无环图指的是一个无回路的有向图,如果有一个非有向无环图,且A点出发向B经C可回到A,形成一个环,将从C到A的边方向改为从A到C,则变成有向无环图,有向无环图的生成树个数等于入度非零的节点的入度积,在图论中,如果一个有向图无法从某个顶点出发经过若干条边回到该点,则这个图是一个有向无环图(DAG图),因为有向图中一个点经过两种路线到达另一个点未必形成环,因此有向无环图未必能转化成树,但任何有向树均为有向无环图,有向无环图是描述一项工程或系统的进行过程的有效工具。除最简单的情况之外,几乎所有的工程(project)都可分为若干个称作活动(activity)的子工程,而这些子工程之间,通常受着-定条件的约束,如其中某些子工程的开始必须在另一些子工程完成之后,对整个工程和系统,人们关心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二是估算整个工程完成所必须的最短时间,这样两个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对有向图进行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操作来解决的。
现有使用2.5D模型在构建有向无环图时,由于模型的摆放位置在2.5D模型场景中容易出现混乱的问题,导致后续模型排序中出错,同时用户摆放模型时容易将模型位置叠加,摆放位置很难放置准确,因此在构建有向无环图时操作效率低,且较为复杂,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解决了模型的摆放位置在2.5D模型场景中容易出现混乱,导致后续模型排序中出错,同时用户摆放模型时容易将模型位置叠加,摆放位置很难放置准确,因此在构建有向无环图时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模型堆叠排序系统内部2.5D的场景中,有很多模型,通过空间位置添加模块在每个模型的空间位置上用一个矩阵来进行表示;
S2、模型库内部有大量的模型,通过参考模型模块调取模块在模型库内部调取任意一个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并通过第一空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该参考模型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1来表示;
S3、然后通过移动模型调取模块从模型库中选择一个要被添加到2.5D模型场景中的移动模型,通过位置调整模块在2.5D模型场景的参考模型中将移动模块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并通过第二空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该移动模型在参考模型中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2来表示;
S3、在第三空间位置模块中得到移动模型在2.5D场景中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3表示,通过叠加关系判断模块对2.5D场景中任意两个模型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并得出两个模型之间的叠加关系,最终通过模型排序模块对模型进行排序;
S4、通过获取单元获取模型排序后的图形,并通过确定单元确定排序图形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由更新单元对确定出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进行处理,利用处理后的属种关系对目标概念体系进行更新,通过生成单元最终生成有向无环图。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模型库通过无线与中央护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参考模型调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空间位置获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移动模型调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位置调整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位置调整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空间位置获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第三空间位置获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叠加关系判断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叠加关系判断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模型排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获取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确定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确定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更新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更新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生成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通过S1、在模型堆叠排序系统内部2.5D的场景中,有很多模型,通过空间位置添加模块在每个模型的空间位置上用一个矩阵来进行表示;S2、模型库内部有大量的模型,通过参考模型模块调取模块在模型库内部调取任意一个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并通过第一空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该参考模型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1来表示;S3、然后通过移动模型调取模块从模型库中选择一个要被添加到2.5D模型场景中的移动模型,通过位置调整模块在2.5D模型场景的参考模型中将移动模块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并通过第二空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该移动模型在参考模型中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2来表示;S3、在第三空间位置模块中得到移动模型在2.5D场景中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3表示,通过叠加关系判断模块对2.5D场景中任意两个模型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并得出两个模型之间的叠加关系,最终通过模型排序模块对模型进行排序;S4、通过获取单元获取模型排序后的图形,并通过确定单元确定排序图形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由更新单元对确定出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进行处理,利用处理后的属种关系对目标概念体系进行更新,通过生成单元最终生成有向无环图,该方法采用2.5D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同时进行拓扑排序从而确定模型覆盖关系,并以此构建有向无环图,避免了在构建时模型叠加摆放产生的排序问题,使得模型可在2.5D模型场景中任意摆放,缩短了操作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构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模型堆叠排序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有向无环图构建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该方法采用2.5D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同时进行拓扑排序从而确定模型覆盖关系,并以此构建有向无环图,避免了在构建时模型叠加摆放产生的排序问题,使得模型可在2.5D模型场景中任意摆放,缩短了操作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构建效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模型堆叠排序系统内部2.5D的场景中,有很多模型,通过空间位置添加模块在每个模型的空间位置上用一个矩阵来进行表示;
S2、模型库内部有大量的模型,通过参考模型模块调取模块在模型库内部调取任意一个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并通过第一空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该参考模型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1来表示,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物件并不等于物体,不局限于实体与虚拟、不限于平面与立体),模型≠商品,任何物件定义为商品之前的研发过程中形态均为模型,当定义型号、规格并匹配相应价格的时候,模型将会以商品形式呈现出来;
S3、然后通过移动模型调取模块从模型库中选择一个要被添加到2.5D模型场景中的移动模型,通过位置调整模块在2.5D模型场景的参考模型中将移动模块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并通过第二空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该移动模型在参考模型中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2来表示;
S3、在第三空间位置模块中得到移动模型在2.5D场景中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3表示,通过叠加关系判断模块对2.5D场景中任意两个模型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并得出两个模型之间的叠加关系,最终通过模型排序模块对模型进行排序;
S4、通过获取单元获取模型排序后的图形,并通过确定单元确定排序图形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由更新单元对确定出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进行处理,利用处理后的属种关系对目标概念体系进行更新,通过生成单元最终生成有向无环图。
本发明中,步骤S2中,模型库通过无线与中央护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参考模型调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空间位置获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步骤S3中,移动模型调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位置调整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位置调整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空间位置获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步骤S3中,第三空间位置获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叠加关系判断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叠加关系判断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模型排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步骤S4中,获取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确定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确定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更新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更新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生成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模型堆叠排序系统内部2.5D的场景中,有很多模型,通过空间位置添加模块在每个模型的空间位置上用一个矩阵来进行表示;
S2、模型库内部有大量的模型,通过参考模型模块调取模块在模型库内部调取任意一个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并通过第一空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该参考模型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1来表示;
S3、然后通过移动模型调取模块从模型库中选择一个要被添加到2.5D模型场景中的移动模型,通过位置调整模块在2.5D模型场景的参考模型中将移动模块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并通过第二空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该移动模型在参考模型中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2来表示;
S3、在第三空间位置模块中得到移动模型在2.5D场景中的空间位置,用矩阵L3表示,通过叠加关系判断模块对2.5D场景中任意两个模型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并得出两个模型之间的叠加关系,最终通过模型排序模块对模型进行排序;
S4、通过获取单元获取模型排序后的图形,并通过确定单元确定排序图形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由更新单元对确定出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进行处理,利用处理后的属种关系对目标概念体系进行更新,通过生成单元最终生成有向无环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模型库通过无线与中央护理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参考模型调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空间位置获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移动模型调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位置调整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位置调整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二空间位置获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第三空间位置获取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叠加关系判断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叠加关系判断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模型排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获取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确定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确定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更新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更新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生成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CN202011009739.0A 2020-09-23 2020-09-23 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 Pending CN112182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9739.0A CN112182307A (zh) 2020-09-23 2020-09-23 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9739.0A CN112182307A (zh) 2020-09-23 2020-09-23 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2307A true CN112182307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55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9739.0A Pending CN112182307A (zh) 2020-09-23 2020-09-23 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230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81261A1 (fr) * 2005-01-26 2006-07-28 France Telecom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selection du niveau de detail par calcul de visibilite pour des scenes 3d multi-niveaux de details
US8913821B1 (en) * 2011-09-26 2014-12-16 Google Inc. Preconditioner for solving linear equations for reconstructing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 scene
CN104504206A (zh) * 2014-12-22 2015-04-08 上海爱福窝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 2.5d下模型添加及排序的方法
CN110310367A (zh) * 2019-07-03 2019-10-08 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场景实景三维多角度2.5d影像轻量级浏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81261A1 (fr) * 2005-01-26 2006-07-28 France Telecom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selection du niveau de detail par calcul de visibilite pour des scenes 3d multi-niveaux de details
US8913821B1 (en) * 2011-09-26 2014-12-16 Google Inc. Preconditioner for solving linear equations for reconstructing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 scene
CN104504206A (zh) * 2014-12-22 2015-04-08 上海爱福窝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 2.5d下模型添加及排序的方法
CN110310367A (zh) * 2019-07-03 2019-10-08 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场景实景三维多角度2.5d影像轻量级浏览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书田, 郑联语, 汪叔淳: "集成环境中基于特征顺序的产品建模方法研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no. 05, 25 October 1999 (1999-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96134B1 (en) User behavior recognition method and behavior recognition system
CN110705709B (zh) 训练图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93851B (zh) 一种基于鞋子图像和脚型图像的鞋楦参数自动预测方法及预测装置
CN110020620A (zh) 一种大姿态下的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681900A (zh) 轻节点验证交易的方法
CN103871099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进行3d模拟搭配处理方法及系统
JP2022520390A (ja) 画像認識方法、認識モデルのトレーニ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4077446B (zh) 从数字化三维模型中提取二维电气施工图的方法及系统
KR20160147491A (ko) 3차원 모델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CN110428386B (zh) 地图网格合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8876893A (zh) 三维人脸重建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454128A (zh) 基于数字孪生和北斗网格的输电线巡检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540375A (zh) 音频分离模型的训练方法、音频信号的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15361266B (zh) 告警根因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2459A (zh) 执行操作的方法、电子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82307A (zh) 可构建有向无环图的空间多边形模型多层堆叠方法
CN109426983A (zh) 闪购活动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JPWO2014167704A1 (ja) 配置データの処理装置と処理方法、及び物品の入出庫作業方法
CN105701573B (zh) 一种基于gis缓冲区分析的路线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318529A1 (en) Error correction using combination rfid signals
CN109871632A (zh) 一种胎面花纹节距自动生成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5167274A (zh) 物料切割方法、装置、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19140557A (ja) 品質チェック装置、品質チェック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048529A (zh) 一种路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61361A (zh) 一种智能简历推送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