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7846B -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7846B
CN112177846B CN202011051422.3A CN202011051422A CN112177846B CN 112177846 B CN112177846 B CN 112177846B CN 202011051422 A CN202011051422 A CN 202011051422A CN 112177846 B CN112177846 B CN 112177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chain
variable pitch
controller
main controller
p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14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77846A (zh
Inventor
马磊
胡烨
尚志强
程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14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7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7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7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77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7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7/0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wind motors, e.g. diagno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70Adjusting of angle of incidence or attack of rotating blades
    • F05B2260/76Adjusting of angle of incidence or attack of rotating blades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using auxiliary power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80Diagno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845Redunda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属于风力发电领域。该系统包括多个变桨柜和第一安全链,变桨柜中设置有变桨控制器,第一安全链包括多个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一触点,第一线圈分别与对应变桨控制器连接;所有第一触点串联得到的链路的一端与供电端连接,链路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器连接;第一触点的一端与变桨控制器的电压输入端口连接,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与变桨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变桨控制器获取链路上的电压信号,在确定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安全监控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是风力发电机组的硬件保护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在检测到影响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的故障的情况下,会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断开。在检测到安全链断开的情况下,会触发故障机制,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从而保护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
继电器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重要部件之一。由于继电器本身特性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继电器可能会失效,即继电器的触点不能正常接通或不能正常断开。继电器失效导致的触点异常断开对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误判而触发故障机制,导致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安全监控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能够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安全监控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包括多个变桨柜和第一安全链,各变桨柜中设置有变桨控制器,第一安全链包括与各变桨柜对应配置的多个第一继电器;
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一触点,各第一线圈分别与对应变桨柜的变桨控制器连接;所有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串联得到的链路的一端被配置为与供电端连接,链路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制器连接;其中,各第一触点的一端还与对应的变桨控制器的电压输入端口连接,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还与对应的变桨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
变桨控制器用于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链路上的电压信号,在确定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通过变桨柜的变桨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以使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其中,第一类故障为触发断开第一安全链的故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变桨控制器还可用于:在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的情况下,控制与变桨柜的变桨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得电,以使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闭合以导通链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变桨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变桨柜发生第一类故障和/或电压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停止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以使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主控制器,用于在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在至少一段时间内继续运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主控制器,用于在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该方法包括:
变桨控制器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所有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串联得到的链路上的电压信号;
在确定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变桨柜的变桨控制器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以使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其中,第一类故障为触发断开第一安全链的故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的情况下,变桨控制器控制与变桨柜的变桨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得电,以使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闭合以导通链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变桨柜发生第一类故障和/或第一电压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变桨控制器停止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以使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还包括主控制器,
该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的情况下,主控制器控制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主控制器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在至少一段时间内继续运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变桨控制器,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二方面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包括变桨柜和第一安全链,变桨柜中设置有变桨控制器,第一安全链包括与各变桨柜对应配置的多个第一继电器。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线圈与对应的变桨控制器连接。多个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串联得到的链路一端与供电端连接,另一端与主控制器连接。各第一触点的一端还与对应的所述变桨控制器的电压输入端口连接,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还与对应的所述变桨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在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变桨控制器从电压输入端口获取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变桨控制器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使第一安全链保持高电平。即使第一继电器由于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导致第一触点断开,但由于变桨柜内并未发生触发第一安全链断开的故障,主控制器检测到第一安全链上的电压信号依然为高电平,不会断开第一安全链,从而避免将第一继电器因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等异常原因导致的第一触点的断开误判为变桨控制器控制第一线圈失电导致的第一继电器的断开,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安全监控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的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变桨控制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是风力发电机组的硬件保护线路。可通过安全链的通断,确定是否触发故障机制,从而保护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图1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的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三个变桨柜11为例进行说明。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内部安全链20和外部安全链30。内部安全链20可包括多个继电器21。内部安全链20中的继电器21与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变桨柜11对应设置。其中,继电器21包括线圈211和触点212。
外部安全链30可包括多个继电器31。外部安全链30中的继电器31与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变桨柜11对应设置。外部安全链30中的继电器31包括线圈311和触点312。外部安全链30还可包括继电器32。变桨柜11、与该变桨柜11对应的继电器21和继电器31可属于一个变桨安全链10。
在变桨柜11无故障的情况下,变桨控制器控制变桨柜对应的继电器21的线圈211得电,使继电器21的触点212闭合,从而使内部安全链20形成回路。当某一变桨柜11出现故障后,该变桨柜11对应的变桨控制器会控制该变桨柜11对应的继电器21断开,从而使内部安全链20断开。在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制器检测到内部安全链20断开的情况下,会触发安全链故障机制,使得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
但是,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内部安全链20的继电器21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等异常原因,使得在继电器21的线圈211得电的情况下,继电器21的触点212也存在断开的可能性。如果因为上述原因导致继电器21的触点212不能成功吸合,导致安全链20断路,那么主控制器检测到多个继电器21的触点212串联形成的链路传输来的信号为低电平时,会触发故障机制,导致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安全监控的准确性,还导致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的损失。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能够避免由于内部安全链的继电器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等原因导致的故障机制的误触发,从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安全监控的准确性,还可避免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的损失。
图2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可包括变桨柜41和第一安全链50。变桨柜41中设置有变桨控制器42。第一安全链50可包括与各变桨柜41对应配置的多个第一继电器51。第一安全链50即为发电机组的内部安全链。
第一继电器51包括第一线圈511和第一触点512。各第一线圈511分别与对应变桨柜41的变桨控制器42连接。在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线圈511得电的情况下,该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触点512闭合。在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线圈511失电的情况下,该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触点512断开。
第一安全链50中的多个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触点512串联得到的链路的一端被配置为与供电端52连接,该链路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制器53连接。供电端52可提供高电平信号,在多个第一触点512串联得到的链路未断开的情况下,该高电平信号可传输至主控制器53,即主控制器53可在该链路的另一端检测到高电平。多个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触点512串联得到的链路的另一端即为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53连接的一端。
各第一触点512的一端还与对应的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入端口连接,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还与对应的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入端口用于从第一触点512的一端获取电压信号,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用于向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输出电压信号,图2所示的箭头可表示电压信号的流向。具体地,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入端口可为数字量输入模块,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可为数字量输出模块。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线圈511的一端具体可与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如图2所示,可在第一触点512与第一线圈511之间设置信号连接结构,如连接线,使得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与第一线圈511的一端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与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在图2中以黑色较粗线条表示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与第一线圈511的一端之间的信号连接结构,以及第一触点512的一端与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入端口之间的信号连接结构。其中,信号连接结构可传输信号。
变桨控制器42用于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上述链路上的电压信号,在确定变桨柜41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通过该变桨柜41的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供电,以使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53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如图2所示,变桨控制器42左侧与信号连接结构的连接处为电压输入端口,变桨控制器42上与第一线圈511的一侧的连接处为电压输出端口。
其中,第一类故障为触发第一安全链50断开的故障,在此并不限定具体的故障类型。在操作变桨柜41的手动旋钮开关闭合时,也会导致第一安全链50断开。
对于任意一个变桨控制器42而言,在该变桨控制器42所在的变桨柜41未发生第一类故障的情况下,变桨控制器42会控制第一线圈511处于得电状态。该变桨控制器42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表示第一安全链50中该变桨控制器42对应的第一继电器51之前的部分未断开。
在第一安全链50中任意一个第一继电器51由于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等原因导致第一触点512断开的情况下,由于该第一继电器51所对应的变桨柜41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第一安全链50中该第一继电器51之前的部分未断开,因此该第一继电器51对应的变桨控制器42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即使该第一继电器51由于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导致第一触点512断开,但并不影响该第一继电器51对应的变桨控制器42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到的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依然为高电平。
第一继电器51由于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导致的第一触点512断开,虽然不会影响该第一继电器51对应的变桨控制器42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到的电压信号,但第一链路会从该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触点512处断开,可能会影响主控制器53检测到的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与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变桨控制器42在确定变桨柜41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供电(即,为第一链路供电,从而使下一个变桨控制器的电压输入端口检测到高电平),从而使第一安全链50中该变桨控制器42对应的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触点512之后的链路保持高电平,使主控制器53可在从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53连接的一端检测到高电平,避免将第一继电器51因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等异常原因导致的第一触点512的断开误认为第一线圈511失电导致的第一安全链50的断开。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还可包括第二安全链60。第二安全链60可包括多个第二继电器61。第二安全链60即为外部安全链,在此不再赘述。每个变桨柜41、与该变桨柜对应的第一继电器51和第二继电器61属于一个变桨安全链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触点512串联得到的链路一端与供电端52连接,另一端与主控制器53连接。各第一触点512的一端还与对应的所述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入端口连接,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还与对应的所述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在变桨柜41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变桨控制器42从电压输入端口获取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变桨控制器42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供电,使第一安全链50保持高电平。即使第一继电器51由于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导致第一触点512断开,但是由于变桨柜内并未发生触发第一安全链断开的故障,主控制器53检测到第一安全链50上的电压信号依然为高电平,不会断开第一安全链,从而避免将第一继电器51因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等异常原因导致的第一触点512的断开误判为变桨控制器42控制第一线圈511失电导致的第一继电器51的断开,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安全监控的准确性,也避免由于误判导致风力发电机组停机造成的发电量的损失。
而且,通过在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入端口与第一触点512的一端之间增加信号连接结构,以及在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入端口与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之间增加信号连接结构,可避免将第一继电器51因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等异常原因导致的第一触点512的断开误判为变桨控制器42控制第一线圈511失电导致的第一继电器51的断开,不需要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较大的改造,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和维护来说也较简单。在一些示例中,也可利用变桨柜41中原有的接线端子来实现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入端口与第一触点512的一端之间增加信号连接结构,以及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入端口与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之间增加信号连接结构,不需要进行线路的悬空接线,从而降低线路松动的可能性。
在第一线圈511的一端与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的示例中,可以在第一继电器51对应的接线端口上并线,实现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与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降低线路松动的可能性。
在一些示例中,变桨控制器42还可用于在变桨柜41未发生第一类故障的情况下,控制与变桨柜41的变桨控制器42连接的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线圈511得电,以使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触点512闭合以导通链路。
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线圈511得电,第一继电器51的触点闭合。在变桨柜41未发生第一类故障的情况下,并不需要断开第一安全链50。对应地,变桨控制器42可控制第一线圈511得电,从而控制第一触点512闭合以导通多个第一继电器51中第一触点512串联得到的链路,以使主控制器53可在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53连接的一端检测到高电平,控制风力发电机组保持正常运行。
在一些示例中,变桨控制器42还可用于在确定变桨柜41发生第一类故障和/或电压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停止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供电,以使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53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
变桨柜41发生第一类故障,需要断开第一安全链50。若依然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供电,则传输至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53连接的一端的电压信号依然为高电平,会使主控制器53误以为变桨柜41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为了避免主控制器53发生误判,变桨控制器42停止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供电,以使主控制器53在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53连接的一端检测到低电平。
变桨控制器42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到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表示第一安全链50中该变桨控制器42对应的第一继电器51之前的电路断开了,例如第一安全链50中该变桨控制器42对应的第一继电器51之前的第一继电器51对应的变桨柜41发生第一类故障等。变桨控制器42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到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那么说明第一安全链50断开,传输至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53连接的一端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主控制器53能够准确确定变桨柜41发生第一类故障,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安全监控的准确性,便于主控制器53采取相关措施。
在一些示例中,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还可包括上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可用于在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在至少一段时间内运行。
在另一些示例中,主控制器可用于在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
具体地,主控制器可控制变桨控制器42正常执行调桨操作,并不执行顺桨停机的操作,以使风力发电机组继续运行。主控制器还可控制风力发电机组中其他部件执行动作,以使风力发电机组继续运行,在此并不限定。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安全性,可预先设置运行时间段,在该运行时间段内使风力发电机组继续运行,实现风力发电机组的冗余运行。在该运行时间段结束前,主控制器可再次根据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以确定使风力发电机组继续运行或顺桨停机。运行时间段的设置可根据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
主控制器可控制变桨控制器42执行顺桨操作,从而使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主控制器也可控制风力发电机组中其他部件执行动作,以使风力发电机组停机,在此并不限定。
例如,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如图2所示。图2中从左至右分别为第一个变桨柜41、第二个变桨柜41和第三个变桨柜41。在第一个变桨柜41发生第一类故障、第二个变桨控制柜正常且第三个变桨控制柜正常的情况下,第一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停止通过电压输出端口向外供电,无电压信号从第一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的电压输出端口传输至多个第一触点512串联得到的链路中。而且,第一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停止通过电压输出端口向外供电,第一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对应的第一线圈511失电,第一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对应的第一触点512断开,第一安全链50断开。第二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从电压输入端口获取到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压,第二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停止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供电。第三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从电压输入端口获取到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压,第三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停止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供电。主控制器从第一安全链50与该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检测到低电平,发出第二指令,控制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
又例如,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如图2所示。图2中从左至右分别为第一个变桨柜41、第二个变桨柜41和第三个变桨柜41。在三个变桨控制柜正常但第二个变桨柜41对应的第一继电器51因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等异常原因导致该第一继电器51的第一触点512断开的情况下,第二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因此,第二个变桨柜41中的变桨控制器42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512的另一端供电,变桨控制器42通过电压输出端口提供的高电平的电压信号能够继续传输,传输至第一安全链50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主控制器从第一安全链50与该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检测到高电平,发出第一指令,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继续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高电平信号可指供电端52正常供电时提供的电压信号,如24V(伏特)电源提供的24V电压信号即为高电平信号。低电平信号可指第一安全链开路情况下第一安全链中无电压信号时的信号状态,如0V,但在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图3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可应用于但不限于上述图2所示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该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可包括步骤S701和步骤S702。
在步骤S701中,变桨控制器通过电压输入端口获取所有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串联得到的链路上的电压信号。
在步骤S702中,在确定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变桨柜的变桨控制器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以使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
其中,第一类故障为触发断开第一安全链的故障。
上述步骤S701和步骤S702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变桨控制器从电压输入端口获取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变桨控制器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使第一安全链保持高电平。即使第一继电器由于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导致第一触点断开,但由于变桨柜内并未发生触发第一安全链断开的故障,主控制器检测到第一安全链上的电压信号依然为高电平,不会断开第一安全链,从而避免将第一继电器因自身失效、触点松动、接线松动、寿命到达等异常原因导致的第一触点的断开误判为变桨控制器控制第一线圈失电导致的第一继电器的断开,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的安全监控的准确性,也能够避免由于误判导致风力发电机组停机造成的发电量的损失。
图4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与图3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703和步骤S704。
在步骤S703中,在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的情况下,变桨控制器控制与变桨柜的变桨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得电,以使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闭合以导通链路。
在步骤S704中,在确定变桨柜发生第一类故障和/或第一电压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变桨控制器停止通过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以使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
上述步骤S703和步骤S704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与图4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705和步骤S706。
在步骤S705中,在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的情况下,主控制器控制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
在步骤S706中,在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主控制器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在至少一段时间内继续运行。
上述步骤S705和步骤S706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变桨控制器。图6为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变桨控制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变桨控制器800包括存储器801、处理器802及存储在存储器801上并可在处理器8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处理器80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801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存储介质设备,光存储介质设备,闪存设备,电气、光学或其他物理/有形的存储器存储设备。因此,通常,存储器801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有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件的有形(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设备),并且当该软件被执行(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时,其可操作来执行参考根据本申请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所描述的操作。
处理器802通过读取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变桨控制器800还可包括通信接口803和总线804。其中,如图6所示,存储器801、处理器802、通信接口803通过总线8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8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也可通过通信接口803接入输入设备和/或输出设备。
总线804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变桨控制器800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804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nhanc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超传输(HyperTransport,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ow pincount,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icro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Local Bus,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8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此并不限定。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方法实施例、变桨控制器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安全链系统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上面参考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方法、系统、变桨控制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种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使能对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实现。这种处理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特殊应用处理器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电路。还可理解,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也可以由执行指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硬件来实现,或可由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数量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7)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变桨柜和第一安全链,各所述变桨柜中设置有变桨控制器,所述第一安全链包括与各所述变桨柜对应配置的多个第一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一触点,各所述第一线圈分别与对应变桨柜的变桨控制器连接;所有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串联得到的链路的一端被配置为与供电端连接,所述链路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制器连接;其中,各第一触点的一端还与对应的所述变桨控制器的电压输入端口连接,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还与对应的所述变桨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
所述变桨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电压输入端口获取所述链路上的电压信号,在确定所述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所述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变桨柜的变桨控制器的所述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安全链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其中,所述第一类故障为触发断开第一安全链的故障;
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还包括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安全链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在至少一段时间内继续运行;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安全链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桨控制器还可用于:在所述变桨柜未发生所述第一类故障的情况下,控制与所述变桨柜的所述变桨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得电,以使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闭合以导通所述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桨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变桨柜发生所述第一类故障和/或所述电压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停止通过所述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安全链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
4.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还包括主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变桨控制器通过所述电压输入端口获取所有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串联得到的链路上的电压信号;
在确定所述变桨柜未发生第一类故障且所述电压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所述变桨柜的变桨控制器通过所述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安全链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其中,所述第一类故障为触发断开第一安全链的故障;
在所述第一安全链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高电平的情况下,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在至少一段时间内继续运行;
在所述第一安全链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的情况下,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顺桨停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变桨柜未发生所述第一类故障的情况下,所述变桨控制器控制与所述变桨柜的所述变桨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线圈得电,以使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触点闭合以导通所述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变桨柜发生第一类故障和/或所述电压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所述变桨控制器停止通过所述电压输出端口为对应的所述第一触点的另一端供电,以使所述第一安全链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为低电平。
7.一种变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监控方法。
CN202011051422.3A 2020-09-29 2020-09-29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 Active CN112177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1422.3A CN112177846B (zh) 2020-09-29 2020-09-29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1422.3A CN112177846B (zh) 2020-09-29 2020-09-29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7846A CN112177846A (zh) 2021-01-05
CN112177846B true CN112177846B (zh) 2021-12-14

Family

ID=7394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1422.3A Active CN112177846B (zh) 2020-09-29 2020-09-29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784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72895Y (zh) * 2009-03-12 2009-12-30 苏州能健电气有限公司 安全链控制系统
CN102278278A (zh) * 2011-07-20 2011-12-14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控制方法
CN102748215A (zh) * 2012-07-12 2012-10-24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及其故障快速识别方法
CN103089541A (zh) * 2013-02-20 2013-05-08 欣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控制系统
KR20130053283A (ko) * 2011-11-15 2013-05-23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다채널 센싱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풍력 발전 장치
CN210599275U (zh) * 2019-07-01 2020-05-22 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变桨系统
CN211500869U (zh) * 2019-12-05 2020-09-15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桨控制系统、变桨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30956A1 (en) * 2015-02-05 2018-02-01 Vijay Rao Fluid Turbine with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72895Y (zh) * 2009-03-12 2009-12-30 苏州能健电气有限公司 安全链控制系统
CN102278278A (zh) * 2011-07-20 2011-12-14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控制方法
KR20130053283A (ko) * 2011-11-15 2013-05-23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다채널 센싱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풍력 발전 장치
CN102748215A (zh) * 2012-07-12 2012-10-24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链系统及其故障快速识别方法
CN103089541A (zh) * 2013-02-20 2013-05-08 欣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控制系统
CN210599275U (zh) * 2019-07-01 2020-05-22 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变桨系统
CN211500869U (zh) * 2019-12-05 2020-09-15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桨控制系统、变桨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7846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343126B2 (en) Interface unit, convey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759781B (zh) 机器人的布线方法
US4270715A (en) Railway control signal interlocking systems
US20140032970A1 (en) Safety circuit of an elevator,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functional nonconformance of a safety circuit of an elevator
KR20180113160A (ko) 고전압 제어 유닛의 제어 소프트웨어를 업데이트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160867B (zh)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
CN112177846B (zh)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监控方法及变桨控制器
CN111628526B (zh) 一种基于多母线多接触器的并网控制方法
US8274771B2 (en) Safety switching device and modular failsafe control system
CN112041765A (zh) 风力涡轮机故障监测系统和方法
CN206133294U (zh) 一种控制器故障保护系统
CN201051664Y (zh) 电源供应装置及设备
RU265833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оддержки системы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EP3794235B1 (en) Safet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 wind turbine
CN109991912A (zh) 一种牵引切断计算机装置及牵引切断方法
KR101075586B1 (ko) 스마트 배전 시스템 및 분산 전원의 단독 운전 방지 방법
CN112145343B (zh) 变桨系统收桨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67567B (zh) 一种网络通信中断诊断方法
WO2021127805A1 (zh) 一种变频器的功能安全装置
CN106448014B (zh) 一种带冗余设计的船用火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5099412A (ja) デジタル出力装置
CN108693861A (zh) 热备中继器、双机热备份系统及控制切换方法
CN106684840A (zh) 一种直流极控制系统中直流保护均不可用时出口方法
CN115568291A (zh) 特别是用于数据中心的冗余电源及用于其运行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17081227A (zh) 一种双余度高压直流汇流条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Ji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