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7430A - 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7430A
CN112177430A CN202010977494.4A CN202010977494A CN112177430A CN 112177430 A CN112177430 A CN 112177430A CN 202010977494 A CN202010977494 A CN 202010977494A CN 112177430 A CN112177430 A CN 112177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eneration brick
brick
butt joint
regener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74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孟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9774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74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7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7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04H17/1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 E04H17/140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using building blocks, e.g. from concrete or st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7/00Self-acting watering devices, e.g. for flower-pots
    • A01G27/04Self-acting watering devices, e.g. for flower-pots using wick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2Pots for vertical horticulture
    • A01G9/025Containers and elements for greening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包括支撑基箱、水泵、插筋和渗水棉,所述支撑基箱的内部横向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支撑基箱的上方安装有平接再生砖,所述连接再生砖的外侧连接有转角再生砖,所述平接再生砖的底部连接有种植台板,所述平接再生砖的顶部内侧开设有平接插槽,所述转角再生砖的底面安装有转接插杆,所述渗水棉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通孔的底端连接有插筒。该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利用原有建筑垃圾再利用形成再生砖进行利用,保证资源回收,同时增加城市绿植面积,且能够保证生态墙的不同形态下的组合安装使用,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够保证绿植种植,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生态墙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不断重视,人们对于城市建设中的绿色植物的关注也是越来越多,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生态墙,其能够进行植株种植,增强可观性,且同时可以起到降低噪音,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
目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9872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一种建筑小区生态立体绿化墙,包括若干用于放置花盆的花盆托架,还包括立式框架,所述花盆托架安装在所述立式框架上,所述立式框架上还设有输水管以及与所述输水管连接的若干喷水装置,所述花盆托架在所述立式框架上的安装方式优选为向上折叠的可折叠连接方式并设有限制其最大翻转量为使其呈水平状的翻转限位结构,同一输水管上设有位于上部的外接接口和位于下部的外接接口,分别用于连接建筑上部的水源和建筑下部的水源,立式框架下方的地面上种植有攀援植物,其地面种植穴或地面种植花盆位于最下方的花盆托架上的所述喷淋管的喷淋区域,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绿化墙的设置和植物的养护;但其安装结构复杂,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较差,且操作复杂繁琐,容易造成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10201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一种建筑生态植物墙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铁架,并且墙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铁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并且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右侧开设有分支水管。本实用新型利用铁架和墙体之间的螺丝,使墙体和铁架成为独立的个体,使其在更换的时候有利于拆卸生态植物墙结构,在对绿色盆栽和固定架之间也进行可拆卸的结构,在固定架上开设有第二凹槽以及盆栽的底部设置有套管,套管和固定架上的螺栓刚好适配固定,使其绿色盆栽在更换的条件更便利;但其不能够直接充当墙体使用,难以保证整体结构的长期使用,同时结构稳定性差,功能性低,组合方式单一,不便于使用;
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强,各种老旧小区的不断拆迁,使得城市内部堆积大量的建筑垃圾,影响市容,为了减少垃圾影响,同时保证资源的二次利用,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加工形成砖体进行使用,同时为了增加城市内部绿化面积,保证城市环境卫生等的改善,我们提出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其具有利用原有建筑垃圾再利用形成再生砖进行利用,保证该资源回收,同时增加城市绿植面积,且能够保证生态墙的不同形态下的组合安装使用,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够保证绿植种植,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包括支撑基箱、水泵、插筋和渗水棉,所述支撑基箱的内部横向固定安装有滤板,且支撑基箱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注水管,且注水管的外侧安装有滴漏管,并且注水管的外侧还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基箱的上方安装有平接再生砖,且平接再生砖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再生砖,所述连接再生砖的外侧连接有转角再生砖,所述平接再生砖、连接再生砖和转角再生砖的背部均安装有凸出块,且凸出块的内侧穿插有插筋,所述平接再生砖的底部开设有装配槽,且装配槽的上方设置有位于平接再生砖的底部的对接孔,所述平接再生砖的底部连接有种植台板,且种植台板的边侧开设有固定孔;
所述平接再生砖的顶部内侧开设有平接插槽,且平接再生砖的底面安装有平接插杆,所述转角再生砖的顶部内侧开设有转接插槽,且转接插槽的底部连接有连通槽,所述转角再生砖的底面安装有转接插杆,且转角再生砖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通孔,且通槽的内部安装有渗水棉,所述渗水棉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内侧连接有导水棉,所述通孔的底端连接有插筒,且插筒的底端固定有滤网,并且插筒的内侧安装有夹持环。
优选的,所述注水管通过水泵与支撑基箱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注水管的外侧等间距连接有滴漏管,并且滴漏管的底端呈锥形结构,而且滴漏管与渗水棉之间呈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平接再生砖、连接再生砖和转角再生砖之间呈交错设置,且平接再生砖、连接再生砖和转角再生砖之间呈卡合方式相连接,并且平接再生砖、连接再生砖和转角再生砖的内侧同样卡合有第一填缝再生砖和第二填缝再生砖,而且第一填缝再生砖和第二填缝再生砖分别与连接再生砖的左右两半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凸出块与插筋之间呈对应插接,且插筋单体之间通过第一绑扎钢筋和第二绑扎钢筋分别对应绑扎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配槽在平接再生砖、连接再生砖和转角再生砖的底部均有开设,且装配槽与种植台板之间呈对应卡合,并且装配槽与种植台板之间对应填充有密封胶,而且装配槽与种植台板之间通过对接孔和固定孔对应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接插槽和平接插杆呈上下对应设置,且平接再生砖单体之间通过平接插槽和平接插杆对应卡合连接,并且平接再生砖的内侧设置有与平接插槽一一对应的通槽和通孔,同时平接插槽、通槽与通孔之间为连通结构,且平接插槽、通槽和通孔均呈对称设置在平接再生砖的左右两侧1/4处。
优选的,所述转接插槽与转接插杆之间呈上下对应设置,且转角再生砖单体之间通过转接插槽与转接插杆对应卡合连接,并且转角再生砖的内侧同样设置有与转接插槽一一对应的通槽和通孔,同时转接插槽通过连通槽与通槽和通孔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转接插槽、通槽、通孔均呈对称设置在转角再生砖的左右两侧1/4处。
优选的,优选的,所述转接插槽和平接插槽在连接再生砖的内部也有设置,且连接再生砖的内部的平接插槽和转接插槽呈左右对称分别设置有连接再生砖的左右两侧1/4处,同时平接插槽、平接插杆和通槽对应在第一填缝再生砖的中部也有设置,且转接插槽、连通槽、转接插杆和通槽对应在第二填缝再生砖的中部也有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孔与通槽之间呈一一对应连通,且通孔呈倾斜设置,并且通孔的相对位置高度低于种植台板的顶面位置高度,而且通孔的内部对应放置有导水棉,同时导水棉通过连接孔与渗水棉之间对应插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底端与插筒之间对应卡合连接,且插筒的外侧壁截面呈倾斜设置,并且插筒通过夹持环与导水棉之间对应充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利用原有建筑垃圾再利用形成再生砖进行利用,保证资源回收,同时增加城市绿植面积,且能够保证生态墙的不同形态下的组合安装使用,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够保证绿植种植,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卫生;
1.通过原有建筑垃圾废料进行平接再生砖、连接再生砖、转角再生砖、第一填缝再生砖和第二填缝再生砖的制造,便于对应进行卡合,能够形成墙体结构的同时加设绿植种植区域,减少对原有墙体材料的浪费,同时便于对资源回收利用,增加绿植面积;
2.通过凸出块与插筋的对应插接,便于通过第一绑扎钢筋和第二绑扎钢筋对应绑扎,能够通过混凝土的涂覆保证结构的稳定,从而保证墙体的稳定性,能够充当正常围合墙体使用;
3.通过平接插槽、平接插杆、转接插槽和转接插杆的分别对应设置,便于保证平接再生砖、连接再生砖和转角再生砖单体或相互之间的卡合连接,便于进行直线或弧形的墙体组合搭接,能够保证墙体的搭接稳定性;
4.通过种植台板与装配槽之间的对应拆装结构,便于进行种植台板的选择安装,能够调节种植台板的安装间距位置,从而有利于自主调节绿植覆盖范围,同时能够针对不同叶径大小绿植进行种植;
5.通过渗水棉与导水棉之间的对应连接,便于水的滴管,能够保证绿植生长,且导水棉的高度不高于种植台板的高度,避免种植台板中水量过多,且渗水棉直接插接到支撑基箱的内部,能够对多余水量回收,保证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接再生砖、连接再生砖和转角再生砖搭接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平接再生砖、连接再生砖和转角再生砖搭接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平接再生砖、连接再生砖和转角再生砖搭接俯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平接再生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再生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转角再生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填缝再生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填缝再生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种植台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平接再生砖单体卡合连接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连接再生砖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图1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基箱;2、滤板;3、水泵;4、注水管;5、滴漏管;6、限位块;7、平接再生砖;8、连接再生砖;9、转角再生砖;10、第一填缝再生砖;11、第二填缝再生砖;12、凸出块;13、插筋;14、第一绑扎钢筋;15、第二绑扎钢筋;16、装配槽;17、对接孔;18、种植台板;19、固定孔;20、密封胶;21、平接插槽;22、平接插杆;23、转接插槽;24、连通槽;25、转接插杆;26、通槽;27、通孔;28、渗水棉;29、连接孔;30、导水棉;31、插筒;32、滤网;33、夹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包括支撑基箱1、滤板2、水泵3、注水管4、滴漏管5、限位块6、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转角再生砖9、第一填缝再生砖10、第二填缝再生砖11、凸出块12、插筋13、第一绑扎钢筋14、第二绑扎钢筋15、装配槽16、对接孔17、种植台板18、固定孔19、密封胶20、平接插槽21、平接插杆22、转接插槽23、连通槽24、转接插杆25、通槽26、通孔27、渗水棉28、连接孔29、导水棉30、插筒31、滤网32和夹持环33,支撑基箱1的内部横向固定安装有滤板2,且支撑基箱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水泵3,水泵3的输出端连接有注水管4,且注水管4的外侧安装有滴漏管5,并且注水管4的外侧还连接有限位块,6支撑基箱1的上方安装有平接再生砖7,且平接再生砖7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再生砖8,连接再生砖8的外侧连接有转角再生砖9,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的背部均安装有凸出块12,且凸出块12的内侧穿插有插筋13,平接再生砖7的底部开设有装配槽16,且装配槽16的上方设置有位于平接再生砖7的底部的对接孔17,平接再生砖7的底部连接有种植台板18,且种植台板18的边侧开设有固定孔19;
平接再生砖7的顶部内侧开设有平接插槽21,且平接再生砖7的底面安装有平接插杆22,转角再生砖9的顶部内侧开设有转接插槽23,且转接插槽23的底部连接有连通槽24,转角再生砖9的底面安装有转接插杆25,且转角再生砖9的内部开设有通槽26,通槽26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通孔27,且通槽26的内部安装有渗水棉28,渗水棉28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29,且连接孔29的内侧连接有导水棉30,通孔27的底端连接有插筒31,且插筒31的底端固定有滤网32,并且插筒31的内侧安装有夹持环33。
本发明进一步的,注水管4通过水泵3与支撑基箱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注水管4的外侧等间距连接有滴漏管5,并且滴漏管5的底端呈锥形结构,而且滴漏管5与渗水棉28之间呈对应设置,便于进行滴灌,能够保证绿植活性。
本发明进一步的,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之间呈交错设置,且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之间呈卡合方式相连接,并且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的内侧同样卡合有第一填缝再生砖10和第二填缝再生砖11,而且第一填缝再生砖10和第二填缝再生砖11分别与连接再生砖8的左右两半结构相同,能够进行对应卡合,便于组合搭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凸出块12与插筋13之间呈对应插接,且插筋13单体之间通过第一绑扎钢筋14和第二绑扎钢筋15分别对应绑扎连接,能够保证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增强整体结构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的,装配槽16在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的底部均有开设,且装配槽16与种植台板18之间呈对应卡合,并且装配槽16与种植台板18之间对应填充有密封胶20,而且装配槽16与种植台板18之间通过对接孔17和固定孔19对应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对种植台板18进行选择性安装,能够针对不同大小绿植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的,平接插槽21和平接插杆22呈上下对应设置,且平接再生砖7单体之间通过平接插槽21和平接插杆22对应卡合连接,并且平接再生砖7的内侧设置有与平接插槽21一一对应的通槽26和通孔27,同时平接插槽21、通槽26与通孔27之间为连通结构,且平接插槽21、通槽26和通孔27均呈对称设置在平接再生砖7的左右两侧1/4处,便于平接再生砖7单体之间的卡合。
本发明进一步的,转接插槽23与转接插杆25之间呈上下对应设置,且转角再生砖9单体之间通过转接插槽23与转接插杆25对应卡合连接,并且转角再生砖9的内侧同样设置有与转接插槽23一一对应的通槽26和通孔27,同时转接插槽23通过连通槽24与通槽26和通孔2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转接插槽23、通槽26、通孔27均呈对称设置在转角再生砖9的左右两侧1/4处,便于转角再生砖9单体之间的卡合。
本发明进一步的,转接插槽23和平接插槽21在连接再生砖8的内部也有设置,且连接再生砖8的内部的平接插槽21和转接插槽23呈左右对称分别设置有连接再生砖8的左右两侧1/4处,同时平接插槽21、平接插杆22和通槽26对应在第一填缝再生砖10的中部也有设置,且转接插槽23、连通槽24、转接插杆25和通槽26对应在第二填缝再生砖11的中部也有设置,便于平接再生砖7与转角再生砖9之间的转接,能够使得第一填缝再生砖10和第二填缝再生砖11填充在平接再生砖7或转角再生砖9的边侧,从而保证边侧平齐。
本发明进一步的,通孔27与通槽26之间呈一一对应连通,且通孔27呈倾斜设置,并且通孔27的相对位置高度低于种植台板18的顶面位置高度,而且通孔27的内部对应放置有导水棉30,同时导水棉30通过连接孔29与渗水棉28之间对应插接,便于通过导水棉30进行引水。
本发明进一步的,通孔27的底端与插筒31之间对应卡合连接,且插筒31的外侧壁截面呈倾斜设置,并且插筒31通过夹持环33与导水棉30之间对应充盈连接,便于保证导水棉30的稳定,能够通过夹持环33避免土壤流失。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时,在进行建造过程中,需要根据所建造位置进行直线或弧形以及其组合的支撑基箱1的建造,形成基底,在支撑基箱1的内部预留空间进行浇灌水的储存,同时将插筋13对应固定在支撑基箱1的内侧,以保证对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的固定,如图1、图2和图3中最下层的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之间呈贴合设置,同时使得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的底部通过平接插杆22和转接插杆25与支撑基箱1之间利用混凝土连接固定;
同时如图5、图6、图7、图10和图12中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的底部开设有装配槽16,在装配槽16的底面预先喷涂密封胶20后,将装配槽16与种植台板18卡合,使得对接孔17与固定孔19对应连通,而后通过螺栓对齐固定,同时保证种植台板18与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之间的密封,从而能够保证种植台板18的位置间距能够调节;
如图2和图3中在平接再生砖7单体贴合上方,对应交错连接平接再生砖7,如图5和图11中通过平接插槽21和平接插杆22的上下对应设置,使得平接再生砖7对应进行斜插,同时将平接再生砖7背部的凸出块12与插筋13对应插接,从而保证稳定,同时平接插槽21和平接插杆22均对应在平接再生砖7的左右两侧1/4处设置,保证交错连接的稳定,如平接再生砖7的横线宽度尺寸为60cm,则平接插槽21的中心轴对应设置在距离平接再生砖7两边侧第二绑扎钢筋15cm处,使得平接插槽21单体之间的距离相同,从而保证卡合;
如图1、图2、图4、图5和图6中连接再生砖8的内部设置有平接插槽21和转接插槽23两种对应卡槽,便于分别与平接再生砖7和转角再生砖9进行连接,能够保证平接再生砖7向转角再生砖9的稳定转动,且转角再生砖9的内外侧设置的转接插槽23和转接插杆25呈圆柱形结构,能够对转角再生砖9单体之间的角度进行转动安装,从而安装呈如图2、图3和图4中样式,以便于弧角使用,从而保证贴合;
同时在安装时,插筋13与凸出块12对应插接,使得第一绑扎钢筋14和第二绑扎钢筋15对应绑扎,如图4中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或转角再生砖9能够镜像使用,从而组合呈腔体或单面使用,向插筋13绑扎处涂刷混凝土保护层即可,能够增强稳定性;
在完成对应安装后,使得通槽26上下连通,在通槽26的内部对应插接渗水棉28,如图2中在适合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种植台板18,在种植台板18的内侧的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的内部通孔27中对应插接导水棉30,同时使导水棉30通过连接孔29与渗水棉28之间对应充盈卡合,以便于通过连接孔29与渗水棉28的吸水渗漏通将水导引至种植台板18的内部,以便于浇水,如图1中水泵3连通支撑基箱1与注水管4,使得注水管4通过滴漏管5与渗水棉28对应插接,从而便于注水,使得水经过渗水棉28和导水棉30注入到种植台板18的内部进行绿植养护,且渗水棉28与支撑基箱1连通,便于水体回收,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如图12中,导水棉30对应卡合在插筒31的内侧,通过插筒31的内侧的夹持环33对导水棉30夹持的同时,将插筒31与通孔27对应卡合,且插筒31的底部设置有夹持环33,能够避免土壤进入通孔27,避免土壤流失,保证种植使用,这就是该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的整个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包括支撑基箱(1)、水泵(3)、插筋(13)和渗水棉(2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箱(1)的内部横向固定安装有滤板(2),且支撑基箱(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输出端连接有注水管(4),且注水管(4)的外侧安装有滴漏管(5),并且注水管(4)的外侧还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支撑基箱(1)的上方安装有平接再生砖(7),且平接再生砖(7)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再生砖(8),所述连接再生砖(8)的外侧连接有转角再生砖(9),所述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的背部均安装有凸出块(12),且凸出块(12)的内侧穿插有插筋(13),所述平接再生砖(7)的底部开设有装配槽(16),且装配槽(16)的上方设置有位于平接再生砖(7)的底部的对接孔(17),所述平接再生砖(7)的底部连接有种植台板(18),且种植台板(18)的边侧开设有固定孔(19);
所述平接再生砖(7)的顶部内侧开设有平接插槽(21),且平接再生砖(7)的底面安装有平接插杆(22),所述转角再生砖(9)的顶部内侧开设有转接插槽(23),且转接插槽(23)的底部连接有连通槽(24),所述转角再生砖(9)的底面安装有转接插杆(25),且转角再生砖(9)的内部开设有通槽(26),所述通槽(26)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通孔(27),且通槽(26)的内部安装有渗水棉(28),所述渗水棉(28)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29),且连接孔(29)的内侧连接有导水棉(30),所述通孔(27)的底端连接有插筒(31),且插筒(31)的底端固定有滤网(32),并且插筒(31)的内侧安装有夹持环(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4)通过水泵(3)与支撑基箱(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注水管(4)的外侧等间距连接有滴漏管(5),并且滴漏管(5)的底端呈锥形结构,而且滴漏管(5)与渗水棉(28)之间呈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之间呈交错设置,且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之间呈卡合方式相连接,并且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的内侧同样卡合有第一填缝再生砖(10)和第二填缝再生砖(11),而且第一填缝再生砖(10)和第二填缝再生砖(11)分别与连接再生砖(8)的左右两半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块(12)与插筋(13)之间呈对应插接,且插筋(13)单体之间通过第一绑扎钢筋(14)和第二绑扎钢筋(15)分别对应绑扎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16)在平接再生砖(7)、连接再生砖(8)和转角再生砖(9)的底部均有开设,且装配槽(16)与种植台板(18)之间呈对应卡合,并且装配槽(16)与种植台板(18)之间对应填充有密封胶(20),而且装配槽(16)与种植台板(18)之间通过对接孔(17)和固定孔(19)对应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接插槽(21)和平接插杆(22)呈上下对应设置,且平接再生砖(7)单体之间通过平接插槽(21)和平接插杆(22)对应卡合连接,并且平接再生砖(7)的内侧设置有与平接插槽(21)一一对应的通槽(26)和通孔(27),同时平接插槽(21)、通槽(26)与通孔(27)之间为连通结构,且平接插槽(21)、通槽(26)和通孔(27)均呈对称设置在平接再生砖(7)的左右两侧1/4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插槽(23)与转接插杆(25)之间呈上下对应设置,且转角再生砖(9)单体之间通过转接插槽(23)与转接插杆(25)对应卡合连接,并且转角再生砖(9)的内侧同样设置有与转接插槽(23)一一对应的通槽(26)和通孔(27),同时转接插槽(23)通过连通槽(24)与通槽(26)和通孔(2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转接插槽(23)、通槽(26)、通孔(27)均呈对称设置在转角再生砖(9)的左右两侧1/4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插槽(23)和平接插槽(21)在连接再生砖(8)的内部也有设置,且连接再生砖(8)的内部的平接插槽(21)和转接插槽(23)呈左右对称分别设置有连接再生砖(8)的左右两侧1/4处,同时平接插槽(21)、平接插杆(22)和通槽(26)对应在第一填缝再生砖(10)的中部也有设置,且转接插槽(23)、连通槽(24)、转接插杆(25)和通槽(26)对应在第二填缝再生砖(11)的中部也有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7)与通槽(26)之间呈一一对应连通,且通孔(27)呈倾斜设置,并且通孔(27)的相对位置高度低于种植台板(18)的顶面位置高度,而且通孔(27)的内部对应放置有导水棉(30),同时导水棉(30)通过连接孔(29)与渗水棉(28)之间对应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7)的底端与插筒(31)之间对应卡合连接,且插筒(31)的外侧壁截面呈倾斜设置,并且插筒(31)通过夹持环(33)与导水棉(30)之间对应充盈连接。
CN202010977494.4A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 Pending CN1121774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7494.4A CN112177430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7494.4A CN112177430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7430A true CN112177430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21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7494.4A Pending CN112177430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743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5024A1 (en) * 2004-12-13 2007-06-07 Jerry Ponzo Method of construction using serpentine panels
CN202202471U (zh) * 2011-07-13 2012-04-25 王浩铭 可种植花草的隔热保温砖
CN203257146U (zh) * 2013-05-02 2013-10-30 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植物资源保存池
CN107366379A (zh) * 2017-09-18 2017-11-21 韦陈德 不给自然增加热效应的空调墙砖
CN110337945A (zh) * 2019-08-01 2019-10-18 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
CN211341290U (zh) * 2019-10-18 2020-08-25 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5024A1 (en) * 2004-12-13 2007-06-07 Jerry Ponzo Method of construction using serpentine panels
CN202202471U (zh) * 2011-07-13 2012-04-25 王浩铭 可种植花草的隔热保温砖
CN203257146U (zh) * 2013-05-02 2013-10-30 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植物资源保存池
CN107366379A (zh) * 2017-09-18 2017-11-21 韦陈德 不给自然增加热效应的空调墙砖
CN110337945A (zh) * 2019-08-01 2019-10-18 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楼体外墙管网生态绿化系统
CN211341290U (zh) * 2019-10-18 2020-08-25 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新型轻质墙体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民: "《建筑结构基础与图识》", 31 January 2016,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8076A (zh) 一种垂直绿化种植容器和垂直绿化系统
CN202714001U (zh) 一种植物种植槽
CN210238838U (zh) 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生态绿墙
CN210226354U (zh) 一种用于房屋顶板景观的渗排水结构
CN203775854U (zh) 一种模块化屋顶绿化系统
CN112177430A (zh) 一种多方式拼装组合式建筑生态墙
CN105493935A (zh) 一种用于立体绿化的连续式花盆及其安装方法
CN209151727U (zh) 一种生态绿化外墙体结构
CN114467555B (zh) 一种装配式立体绿化隔离墩
CN203646152U (zh) 一种领奖台式组合花箱
CN210507227U (zh) 一种拼接式护栏绿化装饰模块
CN202603268U (zh) 立体绿化种植容器
CN201182112Y (zh) 全自动供水供肥花箱
CN218970338U (zh) 一种bim装配式绿化墙板
CN213979036U (zh) 一种绿色生态模块式加筋土挡墙
CN206641116U (zh) 一种新型用于园林节水的集雨装置
CN210053998U (zh) 一种装配式种植容器
CN214796471U (zh) 一种透水沥青路面透水功能衰减演示模型
CN211558229U (zh) 一种园林景观苗木的滴灌装置
CN216360686U (zh) 一种带有种植池的隔离护栏
CN218353462U (zh) 一种垂直式墙体绿化用一体化装置
CN214498152U (zh) 一种带有种植槽的外墙瓷砖
CN220598042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人造草坪
CN216109135U (zh) 一种城市建筑的生态立体绿化墙
CN211158882U (zh) 海绵城市水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