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8268A - 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8268A
CN112168268A CN202011147514.1A CN202011147514A CN112168268A CN 112168268 A CN112168268 A CN 112168268A CN 202011147514 A CN202011147514 A CN 202011147514A CN 112168268 A CN112168268 A CN 112168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arc
shell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75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Hospital of Rizhao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Hospital of Rizh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Hospital of Rizhao filed Critical Peoples Hospital of Rizhao
Priority to CN2020111475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82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8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826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0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haemostasis, for prevention of blee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涉及止血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弧形板、调节机构和支撑架,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板前后对称设置,两个弧形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弧形孔,弧形孔内设置有弧形块,弧形块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其中拧动拧环带动螺纹柱旋转时,螺纹柱带动外壳逐渐向下移动,此时外壳带动气囊对病人的伤口进行挤压,能够根据病人身体上有弧度的伤口部位进行调整,让第一气囊能够做到全部覆盖增强止血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能够通过自身弹力收缩,从而能够拉动第一固定片向上移动,此时两个第一固定片能够向上侧靠近,此时第一气囊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血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其中止血器械就是医疗器械的一种,主要应用与临床为病人止血,避免病人血液流失过多而受到影响。
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1921655040.4)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止血器”,文中记载了“该心内科止血器,通过止血内盖、基座、橡胶塞、螺纹杆和把手的配合使用,当患者心脏部位出现大规模出血时,可及时将止血内盖紧贴患者心脏出血部位的皮肤,手抓把手,通过螺纹杆和基座上的螺纹槽操控橡胶塞进行上下移动,医护人员可根据当时患者的实时情况,选择橡胶塞的加压程度,从而使得止血内盖内部形成大于患者出血处压强的密封空间,从而避免患者继续出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利用绷带对患者心脏部位进行包扎,再借助医护人员手部按压患者心脏处进行止血的方式,可免去了需要医护人员持续手部按压止血的步骤,此外,利用压强原理进行止血,止血效果也远大于绷带包扎手压止血的方式”,然而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缺陷:1、现有技术中按压部件所使用的材质还是具备一定硬度,这样在止血时较硬的物质可能会对患者伤口造成疼痛影响;2、现有按压止血装置的固定方式较为单一,在应对不同条件的情况下无法很好的进行按压操作,因此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定不便;3、现有按压装置在按压过程中无法控制按压的力道,而医护人员也无法知晓操作时所产生的力道,可能会对病人伤口造成影响且医护人员无法知道,为病人和医护人员的使用都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1、现有技术中按压部件所使用的材质还是具备一定硬度,这样在止血时较硬的物质可能会对患者伤口造成疼痛影响;2、现有按压止血装置的固定方式较为单一,在应对不同条件的情况下无法很好的进行按压操作,因此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定不便;3、现有按压装置在按压过程中无法控制按压的力道,而医护人员也无法知晓操作时所产生的力道,可能会对病人伤口造成影响且医护人员无法知道,为病人和医护人员的使用都带来不便,而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包括弧形板、调节机构和支撑架,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板前后对称设置,两个弧形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弧形孔,弧形孔内设置有弧形块,弧形块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止血机构,所述弧形板的上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四脚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板的上表面,两个弧形板靠近的一端通过绑扎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拆卸机构,拆卸机构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卡接在顶板的下表面,顶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顶板的下表面通过弯曲的承载板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顶板上侧的压板,压板与顶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块,顶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的底端贯穿至顶板的下侧,所述顶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弹簧与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拆卸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表面左右两侧的定位块,定位块贯穿圆板下表面开设的贯穿孔并延伸至空腔内,空腔开设在圆板的内部,所述定位块的一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卡块,卡块固定连接在侧板的一侧面,所述侧板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把手的两端固定连接,把手位于两个空槽,两个空槽分别开设在圆板的前后两侧面,空槽与空腔连通,侧板远离卡块的一侧面通过多个第三弹簧与空腔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卡接在弧形板上表面的螺纹帽和第一滑套,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拧环和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卡接在外壳的上表面,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第一滑杆套设在第一滑套内,所述弧形块的前后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两个硅胶垫分别贴合在两个弧形板的相远离面。
进一步地,所述止血机构包括卡接在外壳内壁背面的磁铁套,磁铁套内设置有支杆,支杆的上下两侧面均镶嵌有磁铁条,支杆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三角板,第一三角板的斜面上贴合有辊轮,辊轮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杆的一端,第二滑杆套设在第二滑套内,第二滑套的前后两侧面均通过连接杆分别与外壳内壁的前后两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滑块,滑块的前后两侧面分别设置在两个滑轨内,两个滑轨分别镶嵌在通孔内壁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卡接有插套,插套内套设有插杆,插杆的顶端为圆弧形并贴合在第二三角板的斜面上,第二三角板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壁的上表面,所述插套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夹板,两个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下表面,所述夹板的上表面与插杆的一端贴合,夹板的前后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上表面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上表面,第二气囊的外表面贴合有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气囊的正面连通有两个导管,导管的另一端贯穿外壳的下表面并与第一气囊的外表面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绑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弧形板一端的U形板,U形板的一侧面贯穿有螺栓,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板内,连接板贴合在U形板的一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其中拧动拧环带动螺纹柱旋转时,螺纹柱带动外壳逐渐向下移动,此时外壳带动气囊对病人的伤口进行挤压,在第一滑杆和第一滑套的作用下,外壳能够稳定向下移动且不会出现旋转的情况,通过设置止血机构,其中外壳向下移动气囊向下移动可以将止血棉等医用品压在病人伤口与气囊之间,完成对医用品的定位,避免医用品自动掉落无法起到止血效果,通过设置支杆、第一三角板、辊轮、第二三角板,拉动支杆向前移动时会带动第一三角板向前移动,第一三角板对辊轮形成挤压,此时辊轮带动第二滑杆移动,第二滑杆的另一端带动插套移动,两个插套分别带动两个插杆相远离,在第二三角板斜面的挤压下,插杆逐渐向下移动同时底端对夹板形成挤压效果,此时两个夹板相互靠近形成V字形,此时第一气囊的形态也能够被改变,能够根据病人身体上有弧度的伤口部位进行调整,让第一气囊能够做到全部覆盖增强止血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能够通过自身弹力收缩,从而能够拉动第一固定片向上移动,此时两个第一固定片能够向上侧靠近,此时第一气囊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
(2)本发明通过设置检测机构,其中第一气囊被充入气体时,第一气囊会膨胀挤压人体部位,同时多余的气体能够通过导管进入至第二气囊内,第二气囊膨胀能够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挤压,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并将压力数据传递给外部控制终端,医护人员能够根据外部控制终端的数据调整第一气囊内部压力大小,不仅能够很好的压住止血物品且避免对伤口造成影响,通过设置弧形块和弧形孔,弧形块能够在弧形孔内随意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气囊的位置能够被有效调节,进而能够对不同位置的伤口进行处理,通过设置硅胶垫,硅胶垫与弧形板之间摩擦系数较大,在其作用下弧形块能够移动至任意位置并固定住。
(3)本发明通过设置底板、承载板、顶板和定位机构,底板通过承载板和顶板固定连接住定位机构,其中在第二转轴和第二轴承的作用下弧形板的位置能够被随意调节,其中定位机构中的两个电磁铁块同时通电时相互吸附,此时压板向下移动靠近顶板,同时定位杆向下移动贯穿顶板的下表面并插入至插槽内,此时圆板被固定住同时弧形板被固定住并正常进行止血工作,通过设置拆卸机构,其中拉动两个把手相远离,此时两个侧板带动卡块脱离卡槽,此时定位块不再被固定住并能够通过观察孔脱离空腔,此时圆板能够脱离支撑架,从而使得承载板和顶板等结构能够被拆卸,通过设置绑扎机构,其中U形板能够套在手术台沿杆的外侧,并利用螺栓将连接板固定住,连接板和侧板能够一起固定住沿杆,从而使得弧形板能够得到有效固定并能够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止血机构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止血机构正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壳体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拆卸机构俯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弧形板;2、调节机构;201、弧形块;202、第一滑套;203、挡块;204、螺纹帽;205、螺纹柱;206、拧环;207、第一转轴;3、支撑架;4、止血机构;41、第一气囊;42、外壳;43、磁铁条;44、支杆;45、第一三角板;46、磁铁套;47、辊轮;48、第二滑套;49、连接杆;410、第二三角板;411、插杆;412、滑块;413、插套;414、通孔;415、第一弹簧;416、第一固定片;417、夹板;5、顶板;6、定位机构;61、定位杆;62、压板;63、第二弹簧;64、电磁铁块;65、第二转轴;7、底板;8、绑扎机构;81、连接板;82、螺栓;84、U形板;9、检测机构;91、壳体;92、压力传感器;93、导管;94、第二气囊;10、拆卸机构;101、圆板;102、插槽;103、贯穿孔;104、空腔;105、定位块;106、卡块;107、把手;108、侧板;109、第三弹簧;1010、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4和图6,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包括弧形板1、调节机构2和支撑架3,所述弧形板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板1前后对称设置,两个弧形板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弧形孔,弧形孔内设置有弧形块201,弧形块201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止血机构4,所述弧形板1的上侧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四脚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板1的上表面,两个弧形板1靠近的一端通过绑扎机构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上表面设置有拆卸机构10,拆卸机构10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65,第二转轴65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卡接在顶板5的下表面,顶板5上设置有定位机构6,顶板5的下表面通过弯曲的承载板固定连接在底板7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位于顶板5上侧的压板62,压板62与顶板5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块64,顶板5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61,定位杆61的底端贯穿至顶板5的下侧,所述顶板5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弹簧63与压板6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机构6中的两个电磁铁块64同时通电时相互吸附,此时压板62向下移动靠近顶板5,同时定位杆61向下移动贯穿顶板5的下表面并插入至插槽102内,此时圆板101被固定住同时弧形板1被固定住并正常进行止血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拆卸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3上表面左右两侧的定位块105,定位块105贯穿圆板101下表面开设的贯穿孔103并延伸至空腔104内,空腔104开设在圆板101的内部,所述定位块的一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卡块106,卡块106固定连接在侧板108的一侧面,所述侧板108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把手107的两端固定连接,把手107位于两个空槽1010,两个空槽1010分别开设在圆板101的前后两侧面,空槽1010与空腔104连通,侧板108远离卡块106的一侧面通过多个第三弹簧109与空腔104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板101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槽102,通过设置拆卸机构10,其中拉动两个把手107相远离,此时两个侧板108带动卡块106脱离卡槽,此时定位块105不再被固定住并能够通过观察孔脱离空腔104,此时圆板101能够脱离支撑架3,从而使得承载板和顶板5等结构能够被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卡接在弧形板1上表面的螺纹帽204和第一滑套202,螺纹帽20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05,螺纹柱20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拧环206和第一转轴207,第一转轴207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卡接在外壳42的上表面,外壳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203,第一滑杆套设在第一滑套202内,所述弧形块201的前后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两个硅胶垫分别贴合在两个弧形板1的相远离面,通过设置调节机构2,其中拧动拧环206带动螺纹柱205旋转时,螺纹柱205带动外壳42逐渐向下移动,此时外壳42带动气囊对病人的伤口进行挤压,在第一滑杆和第一滑套202的作用下,外壳42能够稳定向下移动且不会出现旋转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止血机构4包括卡接在外壳42内壁背面的磁铁套46,磁铁套46内设置有支杆44,支杆44的上下两侧面均镶嵌有磁铁条43,支杆44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三角板45,第一三角板45的斜面上贴合有辊轮47,辊轮47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杆的一端,第二滑杆套设在第二滑套48内,第二滑套48的前后两侧面均通过连接杆49分别与外壳42内壁的前后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42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14,通孔414内设置有滑块412,滑块412的前后两侧面分别设置在两个滑轨内,两个滑轨分别镶嵌在通孔414内壁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滑块412的上表面卡接有插套413,插套413内套设有插杆411,插杆411的顶端为圆弧形并贴合在第二三角板410的斜面上,第二三角板410固定连接在外壳42内壁的上表面,所述插套413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42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夹板417,两个夹板41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41,第一气囊41固定连接在外壳42的下表面,所述夹板417的上表面与插杆411的一端贴合,夹板417的前后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416,第一固定片416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弹簧415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固定连接在外壳42的外表面,通过设置止血机构4,其中外壳42向下移动,第一气囊41向下移动可以将止血棉等医用品压在病人伤口与第一气囊41之间,完成对医用品的定位,避免医用品自动掉落无法起到止血效果,通过设置支杆44、第一三角板45、辊轮47、第二三角板410,拉动支杆44向前移动时会带动第一三角板45向前移动,第一三角板45对辊轮47形成挤压,此时辊轮47带动第二滑杆移动,第二滑杆的另一端带动插套413移动,两个插套413分别带动两个插杆411相远离,在第二三角板410斜面的挤压下,插杆411逐渐向下移动同时底端对夹板417形成挤压效果,此时两个夹板417相互靠近形成V字形,此时第一气囊41的形态也能够被改变,能够根据病人身体上有弧度的伤口部位进行调整,让第一气囊41能够做到全部覆盖增强止血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弹簧415,第一弹簧415能够通过自身弹力收缩,从而能够拉动第一固定片416向上移动,此时两个第一固定片416能够向上侧靠近,此时第一气囊41能够恢复至初始位置。
实施例2
参阅图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外壳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机构9,检测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42上表面的壳体91,壳体91内设置有第二气囊94,第二气囊94固定连接在外壳42的上表面,第二气囊94的外表面贴合有两个压力传感器92,两个压力传感器92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42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气囊94的正面连通有两个导管93,导管93的另一端贯穿外壳42的下表面并与第一气囊41的外表面连通,过设置绑扎机构8,其中U形板84能够套在手术台沿杆的外侧,并利用螺栓82将连接板81固定住,连接板81和侧板108能够一起固定住沿杆,从而使得弧形板1能够得到有效固定并能够正常使用。
实施例3
参阅图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绑扎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弧形板1一端的U形板84,U形板84的一侧面贯穿有螺栓82,螺栓8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板81内,连接板81贴合在U形板84的一侧面,通过设置绑扎机构8,其中U形板84能够套在手术台沿杆的外侧,并利用螺栓82将连接板81固定住,连接板81和侧板108能够一起固定住沿杆,从而使得弧形板1能够得到有效固定并能够正常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首先根据情况选择使用承载板、顶板5和底板7的支撑方式,或绑扎机构8的支撑方式,如果需要使用第一种方式即可控制支撑架3进行旋转调节角度后进行工作,如果需要使用第二种方式即可利用绑扎机构8进行工作,利用第一种方式时在第二转轴65的作用下调节支撑架3的角度并利用定位机构6对圆板101进行固定,此时支撑架3被固定住并正常进行工作,控制弧形块201移动至需要的位置,然后在患者伤口上放置止血物品,同时操作调节机构2控制止血机构4向下移动,此时止血机构4向下移动同时第一气囊41贴合在伤口的外侧并实现对止血物品的固定,然后利用外部气管向第一气囊41内充气,第一气囊41充气膨胀压紧住止血物品,在检测机构9的作用下的,第二气囊94膨胀时压力传感器92能够检测压力并进行调整,有效保护病人。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包括弧形板(1)、调节机构(2)和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板(1)前后对称设置,两个弧形板(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弧形孔,弧形孔内设置有弧形块(201),弧形块(201)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止血机构(4),所述弧形板(1)的上侧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四脚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板(1)的上表面,两个弧形板(1)靠近的一端通过绑扎机构(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上表面设置有拆卸机构(10),拆卸机构(10)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65),第二转轴(65)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卡接在顶板(5)的下表面,顶板(5)上设置有定位机构(6),顶板(5)的下表面通过弯曲的承载板固定连接在底板(7)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位于顶板(5)上侧的压板(62),压板(62)与顶板(5)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块(64),顶板(5)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61),定位杆(61)的底端贯穿至顶板(5)的下侧,所述顶板(5)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弹簧(63)与压板(6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3)上表面左右两侧的定位块(105),定位块(105)贯穿圆板(101)下表面开设的贯穿孔(103)并延伸至空腔(104)内,空腔(104)开设在圆板(101)的内部,所述定位块的一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卡块(106),卡块(106)固定连接在侧板(108)的一侧面,所述侧板(108)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把手(107)的两端固定连接,把手(107)位于两个空槽(1010),两个空槽(1010)分别开设在圆板(101)的前后两侧面,空槽(1010)与空腔(104)连通,侧板(108)远离卡块(106)的一侧面通过多个第三弹簧(109)与空腔(104)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板(101)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槽(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卡接在弧形板(1)上表面的螺纹帽(204)和第一滑套(202),螺纹帽(20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05),螺纹柱(20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拧环(206)和第一转轴(207),第一转轴(207)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卡接在外壳(42)的上表面,外壳(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203),第一滑杆套设在第一滑套(202)内,所述弧形块(201)的前后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两个硅胶垫分别贴合在两个弧形板(1)的相远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机构(4)包括卡接在外壳(42)内壁背面的磁铁套(46),磁铁套(46)内设置有支杆(44),支杆(44)的上下两侧面均镶嵌有磁铁条(43),支杆(44)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三角板(45),第一三角板(45)的斜面上贴合有辊轮(47),辊轮(47)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杆的一端,第二滑杆套设在第二滑套(48)内,第二滑套(48)的前后两侧面均通过连接杆(49)分别与外壳(42)内壁的前后两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2)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14),通孔(414)内设置有滑块(412),滑块(412)的前后两侧面分别设置在两个滑轨内,两个滑轨分别镶嵌在通孔(414)内壁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滑块(412)的上表面卡接有插套(413),插套(413)内套设有插杆(411),插杆(411)的顶端为圆弧形并贴合在第二三角板(410)的斜面上,第二三角板(410)固定连接在外壳(42)内壁的上表面,所述插套(413)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2)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夹板(417),两个夹板(41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41),第一气囊(41)固定连接在外壳(42)的下表面,所述夹板(417)的上表面与插杆(411)的一端贴合,夹板(417)的前后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416),第一固定片(416)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弹簧(415)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固定连接在外壳(42)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机构(9),检测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42)上表面的壳体(91),壳体(91)内设置有第二气囊(94),第二气囊(94)固定连接在外壳(42)的上表面,第二气囊(94)的外表面贴合有两个压力传感器(92),两个压力传感器(92)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42)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气囊(94)的正面连通有两个导管(93),导管(93)的另一端贯穿外壳(42)的下表面并与第一气囊(41)的外表面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弧形板(1)一端的U形板(84),U形板(84)的一侧面贯穿有螺栓(82),所述螺栓(8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板(81)内,连接板(81)贴合在U形板(84)的一侧面。
CN202011147514.1A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 Withdrawn CN1121682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7514.1A CN112168268A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7514.1A CN112168268A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8268A true CN112168268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23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7514.1A Withdrawn CN112168268A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826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7144A (zh) * 2021-01-07 2021-05-18 于伟 一种胸外科用自动固定器
CN113180917A (zh) * 2021-03-19 2021-07-30 宁儿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剖宫产术后加压腹带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7144A (zh) * 2021-01-07 2021-05-18 于伟 一种胸外科用自动固定器
CN112807144B (zh) * 2021-01-07 2021-11-16 昌乐县人民医院 一种胸外科用自动固定器
CN113180917A (zh) * 2021-03-19 2021-07-30 宁儿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剖宫产术后加压腹带装置
CN113180917B (zh) * 2021-03-19 2022-05-31 宁儿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剖宫产术后加压腹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7464B (zh) 用于介入治疗手术用股动脉止血装置
CN112168268A (zh) 一种心内科抢救用多功能止血装置
CN109646193B (zh) 一种用于股动脉穿刺手术的移动床
CN114948058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术后用按压止血装置
CN111631891A (zh) 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CN213552089U (zh) 一种便于调节压迫强度的桡动脉压迫器
CN209808425U (zh) 一种肝胆外科扩张装置
CN209187345U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包扎支撑装置
CN209529257U (zh) 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112316811B (zh) 一种中药药材检测用振摇器
CN206414315U (zh) 临床用气囊按压装置
CN113545969A (zh) 一种医疗用下肢关节康复理疗装置
CN208877735U (zh) 一种可拆卸的扶手
CN210077983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腿部牵引设备
CN213190384U (zh) 一种创伤骨科急救用牵引装置
CN207856199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6946743U (zh) 一种超声引导穿刺体外模拟训练装置
CN208492436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防护装置
CN220801377U (zh) 可调俯卧位手术头垫
CN220530280U (zh) 一种腿部活动辅助支架
CN215535813U (zh) 一种基于运动医学的膝关节辅助护理设备
CN219557401U (zh) 一种断指再植固定架
CN216985009U (zh) 一种医疗手术用止血压迫器
CN113662793B (zh) 抽取脑脊液限位装置
CN214858817U (zh) 一种截石位手术体位护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