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6585B - 超宽带峰值因子降低 - Google Patents

超宽带峰值因子降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6585B
CN112166585B CN201980036742.0A CN201980036742A CN112166585B CN 112166585 B CN112166585 B CN 112166585B CN 201980036742 A CN201980036742 A CN 201980036742A CN 112166585 B CN112166585 B CN 112166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ignals
cfr
band
sampling rate
wireless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67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6585A (zh
Inventor
侯锐
B·戈兰松
L·雷克斯伯格
M·克林伯格
R·海尔贝格
S·恩斯特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2166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6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6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6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23Reduction thereof by clipping
    • H04L27/2624Reduction thereof by clipping by soft clipp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 H03F1/324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non-linear distor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one or more circuit blocks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83Transmitter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34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pulse shaping
    • H04L25/03853Shaping by digital methods other than look up tables or up/down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超宽带峰值因子降低(CFR)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无线节点执行的用于执行CFR的方法包括: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一CFR步骤;以及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二CFR步骤,其中第二采样率高于第一采样率。这样,可以增加峰均功率比(PAPR)降低,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

Description

超宽带峰值因子降低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9年6月1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为62/679443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而被结合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蜂窝通信网络中执行峰值因子降低(CFR)。
背景技术
现代通信系统(例如第四代(4G)/第五代(5G)无线网络)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实现频谱效率。然而,OFDM信号具有高的峰均功率比(PAPR),这由于以下原因而是不期望的。首先,高PAPR导致平均传输功率显著低于传送器的最大功率容量,从而限制了通信范围。其次,在这种深度功率回退中操作的传送器常遭受低能量效率。由于这些缺点,现代通信信号的PAPR常通过称为峰值因子降低(CFR)的信号处理过程来降低。
CFR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来实现,所述各种技术是诸如削波-滤波(clipping-filtering)、编码、以及音调保留(tone-reservation)(例如,参见S.H.Han和J.H.Lee的“AnOverview Of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carrierTransmission”,IEEE无线通信,第12卷,第2期,第56-65页,2005年4月,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而被结合在本文中)。由于在实践中信道编码和调制方案不能偏离通信协议(例如长期演进(LTE)或新空口(NR)),因此实际的无线电基站(RBS)常将削波-滤波用于CFR。
削波-滤波技术一般可由以下过程描述。首先,提取输入信号的高于特定阈值的幅度峰值作为削波噪声。其次,对削波噪声进行滤波以将其频谱内容限制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第三,从原始输入信号中减去经滤波的削波噪声,从而产生具有降低的PAPR的输出。在以下文献中描述了最通用形式的该过程:M.Peeters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5/0232373A1,标题为“Power Reduction”,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而被结合在本文中。在实践中,正是该通用过程的详细实现区分了各种CFR算法。
如今部署的大多数RBS在单频带中工作。用于频分双工(FDD)频带的下行链路瞬时带宽(IBW)至今都很少超过100兆赫兹(MHz)。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最优并且实际上可行的是在IBW内对组合载波进行削波。为了满足带内发射要求,信道滤波器几乎总是被部署用于对削波噪声进行滤波,使得削波噪声被限制在载波带宽内,并且从不在工作频带中的其它地方显现。
随着射频(RF)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出现了并发多频带RBS。尽管每个单频带仍然占据几十MHz直到大约100 MHz,但是工作频带之间的频率距离可以容易地为几百MHz到几千兆赫兹(GHz)。在这种情况下,单频带CFR技术的直接应用由于以下原因而在计算上变得昂贵。首先,组合载波的采样率还需要适应频带之间的频率距离,所述频率距离是大于载波带宽的数量级。其次,由于高采样率中的尖锐转变,用于噪声整形目的的信道滤波器(其转变边缘滚降被限定在绝对频率中)在计算上变得昂贵。由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备选技术来以单频带采样率操作削波和滤波。该技术的一个示例可以在以下文献中找到:B.Morris和A.Fuller的美国专利号8358680,标题为“Reducing Power Levels Associated with Twoor More Signals Using Peak Reduction Distortion that is Derived from aCombined Signal”,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而被结合在本文中。在该技术中,首先组合每个频带内的载波,从而以单频带采样率产生幅度。这些幅度被相加以估计组合频带的幅度峰值。然后,以单频带采样率对这些估计峰值进行削波,并且通过信道滤波器分别在不同频带处对所得到的削波噪声进行滤波。最后,相应地从频带特定信号中减去频带特定整形的削波噪声。所有这些操作都以单频带采样率执行,以实现具有受控带内发射的CFR。需要用于执行CFR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提供了用于超宽带峰值因子降低(CFR)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无线节点执行的用于执行CFR的方法包括: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一CFR步骤;以及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二CFR步骤,其中第二采样率高于第一采样率。这样,可以增加峰均功率比(PAPR)降低,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带通信道滤波器组。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联合噪声整形包括使用带阻滤波器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第一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数字上变频,从而以第二采样率产生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一个载波信号或多个紧密间隔的载波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紧密间隔的载波信号中的每个载波信号离下一最接近的载波信号至多100兆赫兹(MHz)。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相应频带内的所有载波的复基带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采样率高于整个工作频率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第一CFR步骤包括获得多个输入信号;将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包络幅度相加以获得和;将所述和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所述和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和与所述第一阈值来计算缩放因子;基于所述缩放因子确定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相应削波噪声;以及利用相应的带通信道滤波器组对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所述削波噪声进行滤波。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第一CFR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经滤波的削波噪声添加到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以产生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第二CFR步骤包括获得由多个输入信号创建的多频带信号的瞬时幅度;将所述瞬时幅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所述瞬时幅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基于所述瞬时幅度和所述第二阈值计算超额因子;基于所述超额因子确定多频带削波噪声;以及利用带阻滤波器组对所述多频带削波噪声进行滤波。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第二CFR步骤还包括将经滤波的多频带削波噪声添加到多频带信号以产生所得到的多频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执行CFR的无线节点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无线节点可操作以: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一CFR步骤;以及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二CFR步骤,其中第二采样率高于第一采样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执行CFR的无线节点包括:第一CFR模块,其可操作以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一CFR步骤;以及第二CFR模块,其可操作以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二CFR步骤,其中第二采样率高于第一采样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节点是基站;中继节点;空中(ITS)无线电接入节点;或无线装置。
附图说明
合并在本说明书中并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方面,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蜂窝通信网络的一个示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典型传送器内的示例峰值因子降低(CFR)功能性;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进入天线的信号的示例频谱;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操作传送器以用于执行CFR的方法;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上面在图4中示出的第一CFR步骤的一个示例实现;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上面在图4中示出的第二CFR步骤的一个示例实现;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关于图4所讨论的方法的示例性实现;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原始信号、步骤1之后的中间结果、和步骤2之后的最终结果;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图8的部分放大以示出更多细节;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其示出了传送器的示例实现;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它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节点的示意性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其示出了无线电接入节点的虚拟化实施例;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节点的示意性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UE的示意性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UE的示意性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包括电信网络的通信系统;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关于图16的通信系统中的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的附加细节;以及
图18至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其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阐述的实施例表示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实践实施例的信息,并且示出了实践实施例的最佳模式。在根据附图阅读以下描述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的概念并且将认识到本文未特定解决的这些概念的应用。应该理解,这些概念和应用落在本公开的范畴内。
无线电节点:如本文所使用的,“无线电节点”是无线电接入节点或无线装置。
无线电接入节点:如本文所使用的,“无线电接入节点”或“无线电网络节点”是蜂窝通信网络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任何节点,其操作以无线地传送和/或接收信号。无线电接入节点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基站(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5G NR网络中的NR基站(gNB)或3GPP LTE网络中的增强或演进节点B(eNB))、高功率或宏基站、低功率基站(例如,微基站、微微基站、家庭eNB、或诸如此类),以及中继节点。
核心网络节点:如本文所使用的,“核心网络节点”是核心网络中的任何类型的节点。核心网络节点的一些示例包括例如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服务能力开放功能(SCEF)、或诸如此类。
无线装置:如本文所使用的,“无线装置”是通过无线地向(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接入节点传送和/或接收信号而具有对蜂窝通信网络的接入(即,由其服务)的任何类型的装置。无线装置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3GPP网络中的用户设备装置(UE)和机器类型通信(MTC)装置。
网络节点:如本文所使用的,“网络节点”是作为蜂窝通信网络/系统的核心网络或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一部分的任何节点。
注意到,本文给出的描述聚焦于3GPP蜂窝通信系统,并且如此,经常使用3GPP术语学或类似于3GPP术语学的术语学。然而,本文公开的概念不限于3GPP系统。
注意,在本文的描述中,可以对术语“小区”做出参考;然而,特别是关于5G NR概念,可以使用波束而不是小区,并且因此重要的是注意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同等可适用于小区和波束两者。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蜂窝通信网络100的一个示例。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蜂窝通信网络100是5G NR网络。在此示例中,蜂窝通信网络100包括在LTE中被称为eNB并且在5G NR中被称为gNB的基站102-1和102-2,基站102-1和102-2控制对应宏小区104-1和104-2的。基站102-1和102-2在本文一般统称为基站102,并且单独地被称为基站102。同样地,宏小区104-1和104-2在本文一般统称为宏小区104,并且单独地被称为宏小区104。蜂窝通信网络100可还包括控制对应小小区108-1到108-4的多个低功率节点106-1到106-4。低功率节点106-1到106-4可以是小基站(诸如微微或毫微微基站)或远程无线电头端(RRH)或诸如此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未示出,但小小区108-1到108-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备选地由基站102所提供。低功率节点106-1到106-4在本文一般统称为低功率节点106,并且单独地被称为低功率节点106。同样地,小小区108-1到108-4在本文一般统称为小小区108,并且单独地被称为小小区108。基站102(以及可选地低功率节点106)被连接到核心网络110。
基站102和低功率节点106向对应小区104和108中的无线装置112-1到112-5提供服务。无线装置112-1到112-5在本文一般统称为无线装置112,并且单独地被称为无线装置112。无线装置112在本文有时也被称为UE。
RBS中的典型传送器内的CFR功能性在图2中示出。复基带信号顺序地由CFR、数字预失真(DPD)、功率放大器(PA)和频带滤波器处理,并到达天线。CFR降低信号的PAPR。DPD补偿PA中的失真,使得DPD-PA级联的输入-输出关系理想地为线性。这种线性保证PA输出类似于具有高保真度的CFR输出,并且还相应地具有降低的PAPR。频带滤波器是RF带通滤波器,其使所有带内信号通过并阻止所有带外信号进入天线。
RF技术的进步使得RBS能够在具有超过2 GHz的IBW的多个频带操作。单频带技术的直接应用(如例如以下文献中包含的:B.Morris和A.Fuller的美国专利号8358680,标题为“Reducing Power Levels Associated with Two or More Signals Using PeakReduction Distortion that is Derived from a Combined Signal”)在硬件成本和功率消耗两方面将因以下原因而过于昂贵:
1.尽管是低的单频带采样率,但是整个IBW的采样率非常高,以便适应频带之间的大量未使用的频率间隔。在这种高采样率下,信道滤波器的转变边缘变得非常尖锐。这意味着时域中非常长的脉冲响应,并且因此意味着用于计算的昂贵卷积。
2.在时域中,对于广泛放置的频带的削波峰值非常尖锐,而信道滤波器非常长。滤波操作将(长度为几个采样的)尖锐尖峰抹移到(长度为数千采样的)长消除脉冲中。以这种方式的峰值消除(peak cancellation)在每次削波-滤波迭代之后产生相当大的峰值再生长,并且最好情况下也需要多次迭代来收敛。发散(即,PAPR在每次迭代之后增加而非减少)的风险是显著的。
由于操作的采样率仅适应单频带,所以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上面讨论的多频带技术来解决。因此,频带之间的巨大频率间隔变得与计算复杂度无关。然而,低采样率也引起问题:
1.多频带信号在被组合时固有地具有要被削波的尖锐尖峰。锐度与并发频带的频率间隔正相关。因此,慢采样率固有地不能捕获这些尖锐尖峰。
2.由于不能以低采样率表示尖锐尖峰,因此对真实尖峰进行削波将不可避免地也对过于接近这些尖峰而不能以低采样率区分的相邻时间位置进行削波。这种过削波导致误差向量幅度(EVM)的损失。工作中的频带越多,其引起的EVM损失就越多。在实践中,必须满足某些EVM要求,这意味着必须相应地折衷可实现的PAPR降低。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及其实施例可以提供对上述或其它挑战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用于执行CFR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传送器执行的用于执行CFR的方法包括: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一CFR步骤,以及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二CFR步骤,其中第二采样率高于第一采样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两个步骤中对多频带信号进行削波和滤波。步骤1:当每个频带处的信号的幅度超过特定阈值时,对其进行削波。该削波以低采样率操作,并且频带特定的削波噪声被频带特定的信道滤波器限制在信道带宽内。步骤2:当组合多频带信号的幅度超过特定阈值时,对其进行削波。该削波以高采样率操作,并且削波噪声被带阻滤波器从所有频带中排除。这样,削波噪声被高效地分布在载波内和工作频带之外,以便在不损害带内发射要求的情况下实现相对于PAPR性能的最佳EVM。此外,低采样率的尖锐信道滤波器和高采样率的宽松带阻滤波器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一种用于多频段的CFR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以低采样率运行,具有由带通信道滤波器组进行的联合峰值检测和特定频带噪声整形。
▪第二步骤以高采样率运行,具有由带阻滤波器组进行的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
进入天线的信号的频谱在图3中示出。整个工作频率范围由多个频带组成。仅允许在工作频带内通过调制的载波进行传输。每个载波也被称为信道。为了高效地利用频谱并且还为了防止载波间干扰,载波的频率内容由具有尖锐转变边缘(例如,几百千赫兹(kHz)内几十dB)的信道滤波器限制。出于相同的原因,工作频带也由在频带边缘具有尖锐滚降的RF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在低GHz频率,RF带通滤波器可以在几MHz内具有几十分贝(dB)的滚降。
由于CFR对原始理想的基带信号的时域峰值进行削波,因此这些经削波的峰值在频域中作为宽带噪声出现,下文将其称为“削波噪声”。削波噪声需要严格控制以符合规章要求。如图3中所示,取决于削波噪声的频率位置,对削波噪声应用不同的要求。信道内的削波噪声引入传输误差,对于特定通信协议,传输误差需要低于特定EVM准则。在信道外但在频带内的削波噪声可能干扰其它信道,并且因此其功率谱密度需要低于特定水平,该特定水平常被规定为带内发射要求。同理,在频带外的削波噪声必须满足带外发射要求。
为了符合前述的EVM带内和带外发射要求,为了有效降低多载波多频带信号的PAPR,并且还为了以低计算复杂度操作,尤其是对于稀疏多频带应用(即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远大于载波的带宽)的常见情况,本文公开了用于执行CFR的一些实施例。
图4示出了用于操作传送器以用于执行CFR的方法。如上所述,该传送器可以是RBS(诸如无线接入节点,例如基站102或106)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送器可以是UE(诸如无线装置112)的一部分。方法包括传送器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一CFR步骤(步骤400)。方法还包括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二CFR步骤,其中第二采样率高于第一采样率(步骤402)。
本文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提供以下技术优点:最大化PAPR降低。PAPR降低的程度取决于通过滤波进行削波噪声保留的程度。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在信道带宽内而且在工作频带外最大地保留了削波噪声。这种最大削波噪声保留使所得到的PAPR最小化,而不会损害EVM和带内发射要求。
本文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以提供以下技术优点:最小化计算复杂度。
噪声整形分两步骤来执行,所述两步骤即带通信道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信道滤波器具有非常尖锐的转变边缘(以分贝(dB)/赫兹(Hz)表示),但是以低采样率运行。相反,带阻滤波器具有宽松得多的转变边缘(以dB/Hz为单位)以在高采样率下工作。这样,削波噪声在带内和带外都以针对滤波复杂度而优化的计算速率被最优地整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将信号从第一采样率转换到更高的第二采样率,方法还包括以第一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从而以第二采样率产生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下面讨论一些实施例的附加细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带通信道滤波器组。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联合噪声整形包括使用带阻滤波器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以第一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从而以第二采样率产生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一个载波信号或多个紧密间隔的载波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相应频带内的所有载波的复基带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采样率高于整个工作频率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第一CFR步骤包括获得多个输入信号;将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包络幅度相加以获得和;将所述和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所述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和与第一阈值来计算缩放因子;基于缩放因子来确定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相应削波噪声;以及利用相应的带通信道滤波器组对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削波噪声进行滤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第二CFR步骤包括获得由多个输入信号创建的多频带信号的瞬时幅度;将瞬时幅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瞬时幅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基于瞬时幅度和第二阈值来计算超额因子;基于超额因子来确定多频带削波噪声;以及利用带阻滤波器组对多频带削波噪声进行滤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阶段中的削波量可以取决于频带的配置和/或频带中的功率而变化。例如,如果总信号(例如,第二阶段)的削波噪声很大程度上落在频带之外,则降低第一阶段中的削波量可能是有利的。当更多频带同时有效时,这可能更大程度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二阶段可以实现更多的峰值降低。这是有利的,因为在信道中将存在较少噪声,这意味着可以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每符号较高的比特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阶段中降低的削波可以通过提高削波阈值和/或降低被再插入的经削波、经滤波的信号量来实现。
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步骤400和402的附加细节。图5示出了上面在步骤400中示出的第一CFR步骤的一个示例实现。该方法包括获得多个输入信号(步骤500)并将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包络幅度相加以获得和(步骤502)。该方法然后包括将所述和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所述和大于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和与第一阈值来计算缩放因子(步骤504)。然后基于缩放因子为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确定相应的削波噪声(步骤506),并且利用相应的带通信道滤波器组来对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削波噪声进行滤波(步骤508)。下面讨论一些实施例的附加细节。
图6示出了上面在步骤402中示出的第二CFR步骤的一个示例实现。该方法包括获得由多个输入信号创建的多频带信号的瞬时幅度(步骤600),将瞬时幅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瞬时幅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基于瞬时幅度和第二阈值来计算超额因子(步骤602)。该方法还包括基于超额因子确定多频带削波噪声(步骤604)以及利用带阻滤波器组对多频带削波噪声进行滤波(步骤606)。下面讨论一些实施例的附加细节。
图7示出了关于图4所讨论的方法的示例性实现。如框图中所示,执行CFR的这个实施例包括两个步骤:
a.步骤1在数字上变频(DUC)之前以低采样率工作。这在本文中有时被称为第一CFR步骤;以及
b.步骤2在DUC之后以高采样率工作。这在本文中有时被称为第二CFR步骤。
步骤1将N个输入信号作为输入。在一些实施例中,这N个信号中的每一个由一个载波或多个紧密间隔的载波组成。例如,每个输入信号可以是由单频带内的所有载波组成的复基带信号。对于本公开的其余部分,将讨论这些单独的信号,就好像它们对应于单独的频带。然而,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输入信号可以是单独的载波或任何适当分组的载波集合。例如,包括四个载波的大频带可以被分组为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输入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单频带信号的采样率应该更高,但是优选地不比单频带带宽高很多。
如图7中所示,步骤1中的削波通过将所有输入信号的包络幅度相加而开始。将该和与第一阈值(即,图7中的阈值1)进行比较。如果总幅度比该阈值高一个超额量,则计算该超额量与总幅度的比值作为缩放因子,以缩放每个输入信号,从而针对每个频带产生削波噪声。如果总幅度低于阈值1,则削波噪声将为零。对于每个频带,削波噪声由其特定的信道滤波器组滤波,使得削波噪声被限制在信道内,如图3中所示的信道噪声。然后从输入信号中减去频带特定的信道噪声以完成步骤1(低采样率CFR)。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频带特定的CFR之后,每个频带的信号通过DUC以被上采样并上移到工作RF频率。然后,所有的频带特定信号被加在一起,从而以至少高于整个工作RF频率范围(即,从最低频带的较低频带边缘到最高频带的较高频带边缘)的高采样率产生组合的多频带信号。
在该实施例的步骤2中,将该高采样率多频带信号的瞬时幅度与第二阈值(即图7中的阈值2)进行比较,以计算多频带削波噪声。如果多频带信号具有低于阈值2的幅度,则削波噪声将为零。另一方面,如果多频带信号的幅度高于阈值2,则超额部分将是削波噪声。之后,削波噪声通过带阻滤波器组,该带阻滤波器组充分衰减所有工作频带中的削波噪声以满足带内发射要求,如图3中所示。允许落在工作频带之间的削波噪声通过该滤波器,并从多频带信号中减去该削波噪声,从而完成步骤2(高采样率CFR)。
在执行CFR的所提出实施例之后的信号将通过DPD和PA,如图2中所示,从而产生具有降低的PAPR的PA输出,因此满足其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生成的、工作频带中间的削波噪声随后由如图2中所示的RF带通滤波器组去除,以便满足图3中所示的带外发射要求。
本文讨论的滤波器可以被实现为数字滤波器或模拟滤波器,或者两者的某种组合。例如,模拟滤波器实现技术(L-C(电感器-电容器)、有源、空腔等)在第二阶段滤波器中可能特别有用,因为这些信号可以是非常宽带的。在第一阶段使用数字滤波器而第二阶段使用模拟滤波器的情况下,数模转换器(DAC)或DAC将然后被置于阶段一和阶段二之间。
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首先,与当前多频带CFR实现(例如,上面讨论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技术不仅在信道内而且在工作频带中间利用削波噪声,从而进一步降低PAPR。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先前的CFR技术相比,所提出的技术分两步骤执行削波噪声整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两个步骤是以低采样率运行的、具有尖锐转变的带通信道滤波器组和以高采样率运行的、具有渐进转变的带阻滤波器组。这样,与任何单步骤滤波方法相比,这种两步骤方法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实践中,计算的减少是特别重要的,其中信道可以仅几MHz宽,但分开达几百MHz。
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有效性和优点,在下文中描述实际应用。针对以下项中的每项在频带中心处利用一个20 MHz LTE信号来生成多频带信号:
a.频带20(791-821 MHz),
b.频带8(925-960 MHz),
c.频带3(1805-1880 MHz),
D.频带1(2110-2170 MHz),以及
e.频带7(2620-2690 MHz)。
整个信号是0.5毫秒(ms)长(一个LTE时隙)。图7的输入处的采样率是30.72 MS/s。由于幅度尖峰可能发生在样本中间,所以削波噪声生成以四倍过采样率运行。在步骤1中,将总幅度与在平均功率水平之上8.85 dB处的阈值1进行比较,以计算削波噪声。通过在30.72 MHz运行的、具有127个抽头的20 MHz信道滤波器对削波噪声进行滤波。由于滤波去除了部分削波噪声,从而产生峰值再生长,所以步骤1迭代两次。在那之后,DUC对每个频带进行上至2457.6 MS/s的上采样,并将它们移动到它们对应的RF频率。该组合信号通过步骤2 CFR,再次利用四倍过采样以考虑样本中间的峰值,并利用两次迭代以解决峰值再生长。削波阈值(阈值2)被设置为在平均功率水平之上6 dB。
原始信号、步骤1之后的中间结果、和步骤2之后的最终结果在图8(左手侧)中被绘制为功率谱密度(PSD)对频率的关系曲线,并且在图8(右手侧)中被绘制为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CDF)对PAPR的关系曲线。图9中绘制了图8的部分放大以示出更多细节。如从图8(左手侧)和图9(左手侧)可以观察到的,步骤1中的削波噪声被限制在信道内(在载波功率水平之下26 dB,产生5.0%的EVM),而步骤2中的削波噪声被抑制在所有工作频带内(在相对于载波的55 dB(dBc)之下)。
从图8(右手侧)和图9(右手侧)可以观察到,原始信号在10e-4概率下具有9.6 dB的PAPR,而步骤1和2输出的PAPR分别为8.4 dB和6.9 dB。
关于计算复杂度,其大部分发生在步骤2,其中第一/第二迭代每0.5 ms LTE时隙处理高于阈值70484/66078个样本,即,每秒18.2/17.0 G乘法累加运算(MAC)。相反,直接信道滤波器实现(假定在30.72 MHz的、127个抽头的有限脉冲响应(FIR)信道滤波器)将在9830.4 GHz需要40640个抽头(即,每次迭代每秒约5.7 T MAC)。更糟的是,由于位于频带之外的大多数削波噪声将被这种尖锐信道滤波器去除,所以将采取许多迭代来收敛。因此,在具有实际重要性的这个示例中,与基于CFR的常规信道滤波器相比,所提出的技术将计算复杂度降低了至少三个数量级。
总之,上述示例已经说明了应用于跨越2 GHz带宽的5频带LTE信号的所提出的CFR。结果是PAPR从9.6 dB下降到6.9 dB。在最坏的情况下,EVM损失是5.0%,并且相邻信道泄漏比(ACLR)是55 dBc。计算复杂度约为35.2 G MAC/s。
因此,验证了所提出的CFR技术的功能性、有效性和优点。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频带较远间隔的情况下,所提出的技术的高采样率部分需要比整个聚合频谱更宽的高采样率。在这种情况下,将所提出的方法的高采样率部分实现为如上所述的模拟电路可能是有利的。图10示出了用于这样做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0中所示,DAC将低采样率数字电路通过接口连接到模拟电路。在模拟电路内,频率上变频可以被实现为混频器和本地振荡器。信号求和可以被实现为功率组合器。高于特定阈值的信号削波可以例如通过类C中偏置的放大器来实现。带阻滤波器组可以被实现为模拟滤波器,诸如L-C滤波器、微波传输线滤波器、或气腔滤波器。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的示意性框图。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可以是例如基站102或106。如示出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包括控制系统1102,所述控制系统1102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4(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或诸如此类)、存储器1106和网络接口1108。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4在本文也称为处理电路系统。此外,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1110,每个无线电单元1110包括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116的一个或多个传送器1112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器1114。无线电单元1110可以被称为或者是无线电接口电路系统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1110在控制系统1102外部并且经由例如有线连接(例如,光缆)而被连接到控制系统1102。然而,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1110以及潜在地还有(一个或多个)天线1116与控制系统1102集成在一起。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4操作以提供如本文描述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功能采用软件来实现,所述软件例如被存储在存储器1106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4所执行。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的虚拟化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此讨论同等可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网络节点。此外,其它类型的网络节点可以具有类似的虚拟化架构。
如本文所使用的,“虚拟化”无线电接入节点是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的实现,其中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的功能性中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经由在(一个或多个)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处理节点上执行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虚拟组件。如示出的,在此示例中,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包括控制系统1102,所述控制系统1102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4(例如,CPU、ASIC、FPGA、和/或诸如此类)、存储器1106、和网络接口1108以及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1110,每个无线电单元1110包括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116的一个或多个传送器1112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器1114,如上面所描述的。控制系统1102经由例如光缆或诸如此类而被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1110。控制系统1102经由网络接口1108而被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1200,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1200被耦合到(一个或多个)网络1202或被包括为(一个或多个)网络1202的一部分。每个处理节点1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4(例如,CPU、ASIC、FPGA、和/或诸如此类)、存储器1206、和网络接口1208。
在此示例中,本文描述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的功能1210以任何期望的方式跨控制系统1102和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1200而被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1200处被实现。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的一些或所有功能1210被实现为由一个或多个虚拟机所执行的虚拟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虚拟机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1200所托管的(一个或多个)虚拟环境中被实现。如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领会的,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1200和控制系统1102之间的附加信令或通信,以便实行期望的功能1210中的至少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控制系统1102,在该情况下,(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1110经由(一个或多个)适当的网络接口而直接与(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1200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行根据本文描述的任何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或在虚拟环境中实现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的一个或多个功能1210的节点(例如,处理节点1200)的功能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前面提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载体。所述载体是以下项之一:电子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诸如存储器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它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的示意性框图。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1300,每个模块13000采用软件来实现。(一个或多个)模块1300提供本文描述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100的功能性。此讨论同等可适用于图12的处理节点1200,其中模块1300可以在处理节点1200中的一个处被实现、或者跨多个处理节点1200而被分布、和/或跨(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1200和控制系统1102而被分布。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UE 1400的示意性框图。如示出的,UE 1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402(例如,CPU、ASIC、FPGA、和/或诸如此类)、存储器1404、以及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406,每个收发器1406包括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412的一个或多个传送器1408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器1410。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406包括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412的无线电前端电路系统,该无线电前端电路系统被配置成调节(一个或多个)天线1412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402之间传递的信号。处理器1402在本文中也称为处理电路系统。收发器1406在本文中也称为无线电电路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面描述的UE 1400的功能性可以完全或部分地采用软件来实现,所述软件例如被存储在存储器1404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402所执行。注意,UE 1400可以包括图14中未示出的附加组件,诸如例如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组件(例如,包括显示器、按钮、触摸屏、麦克风、(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诸如此类的输入/输出接口,和/或用于允许将信息输入到UE1400中和/或允许从UE 1400输出信息的任何其它组件)、功率供应(例如,电池和相关联的功率电路系统)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行根据本文描述的任何实施例的UE 1400的功能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前面提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载体。所述载体是以下项之一:电子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诸如存储器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它实施例的UE 1400的示意性框图。UE 1400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1500,每个模块1500采用软件来实现。(一个或多个)模块1500提供本文描述的UE 1400的功能性。
参考图16,根据实施例,通信系统包括电信网络1600,诸如3GPP型蜂窝网络,该电信网络1600包括接入网络1602(诸如RAN)和核心网络1604。接入网络1602包括各自定义对应的覆盖区域1608A、1608B、1608C的多个基站1606A、1606B、1606C,诸如NB、eNB、gNB或其它类型的无线接入点(AP)。每个基站1606A、1606B、1606C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1610可连接到核心网络1604。位于覆盖区域1608C中的第一UE 1612配置成无线连接到对应基站1606C或被对应基站1606C寻呼。覆盖区域1608A中的第二UE 1614无线连接到对应的基站1606A。尽管在该示例中示出多个UE 1612、1614,但所公开的实施例同样能适用于其中唯一UE在覆盖区域中或其中唯一UE连接到对应基站1606的情形。
电信网络1600自身连接到主机计算机1616,该主机计算机1616可以体现在独立服务器、云实现的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的硬件和/或软件中或作为服务器场中的处理资源。主机计算机1616可以在服务提供商的所有权或控制下,或可以被服务提供商操作或代表服务提供商被操作。电信网络1600与主机计算机1616之间的连接1618和1620可以直接从核心网络1604扩展到主机计算机1616或可以经由可选的中间网络1622。中间网络1622可以是公共、私有或托管网络之一或者公共、私有或托管网络中的多于一个的组合;中间网络1622(如有的话)可以是骨干网络或互联网;特别地,中间网络1622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网(未示出)。
图16的通信系统作为整体实现连接的UE 1612、1614与主机计算机1616之间的连接性。连接性可以描述为过顶(OTT)连接1624。主机计算机1616和连接的UE 1612、1614配置成经由OTT连接1624使用接入网络1602、核心网络1604、任何中间网络1622以及可能的另外的基础设施(未示出)作为中介来传递数据和/或信令。OTT连接1624在OTT连接1624所经过的参与通信装置不知道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路由的意义上可以是透明的。例如,可以不或不需要通知基站1606关于传入下行链路通信的过去路由,所述传入下行链路通信具有源于主机计算机1616的要转发(例如,移交)到连接的UE 1612的数据。相似地,基站1606不需要知道源于UE 1612朝向主机计算机1616的传出上行链路通信的未来路由。
根据实施例,现在将参考图17描述在前面的段落中论述的UE、基站和主机计算机的示例实现。在通信系统1700中,主机计算机1702包括硬件1704,该硬件1704包括通信接口1706,该通信接口1706配置成设置和维持与通信系统1700的不同通信装置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主机计算机1702进一步包括处理电路系统1708,该处理电路系统1708可以具有存储和/或处理能力。特别地,处理电路系统1708可以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ASIC、FPGA或这些的组合(未示出)。主机计算机1702进一步包括软件1710,该软件1710存储在主机计算机1702中或可由主机计算机1702访问并且可由处理电路系统1708执行。软件1710包括主机应用1712。主机应用1712可以可操作以向远程用户(诸如UE 1714)提供服务,该UE 1714经由端接在UE 1714和主机计算机1702处的OTT连接1716而进行连接。在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时,主机应用1712可以提供使用OTT连接1716来传送的用户数据。
通信系统1700进一步包括基站1718,该基站1718被提供在电信系统中并且包括使得其能够与主机计算机1702和UE 1714通信的硬件1720。硬件1720可以包括用于设置和维持与通信系统1700的不同通信装置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1722,以及用于设置和维持与位于由基站1718服务的覆盖区域(在图17中未示出)中的UE 1714的至少无线连接1726的无线电接口1724。通信接口1722可以配置成促进到主机计算机1702的连接1728。连接1728可以是直接的或它可以经过电信系统的核心网络(在图17中未示出)和/或经过电信系统外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网络。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基站1718的硬件1720进一步包括处理电路系统1730,其可以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ASIC、FPGA或这些的组合(未示出)。基站1718进一步具有内部存储或经由外部连接可访问的软件1732。
通信系统1700进一步包括已经提到的UE 1714。UE 1714的硬件1734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口1736,该无线电接口1736配置成设置和维持与服务于UE 1714当前位于的覆盖区域的基站的无线连接1726。UE 1714的硬件1734进一步包括处理电路系统1738,其可以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ASIC、FPGA或这些的组合(未示出)。UE 1714进一步包括软件1740,该软件1740被存储在UE 1714中或可由UE 1714访问并且可由处理电路系统1738执行。软件1740包括客户端应用1742。客户端应用1742可以可操作以经由UE 1714在主机计算机1702的支持下向人类或非人类用户提供服务。在主机计算机1702中,执行的主机应用1712可以经由端接在UE 1714和主机计算机1702处的OTT连接1716而与执行的客户端应用1742通信。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客户端应用1742可以从主机应用1712接收请求数据并且响应于该请求数据来提供用户数据。OTT连接1716可以传输请求数据和用户数据两者。客户端应用1742可以与用户交互来生成它提供的用户数据。
注意图17中示出的主机计算机1702、基站1718和UE 1714可以分别与图16的主机计算机1616、基站1606A、1606B、1606C中的一个以及UE 1612、1614中的一个相似或相同。也就是说,这些实体的内部工作可以如在图17中示出的那样,并且独立地,周围网络拓扑可以是图16的周围网络拓扑。
在图17中,已经抽象绘制了OTT连接1716来示出主机计算机1702与UE 1714之间经由基站1718的通信,而没有明确提到任何中间装置和消息经由这些装置的精确路由。网络基础设施可以确定路由,它可以配置成对UE 1714或对操作主机计算机1702的服务提供商或对两者隐藏所述路由。尽管OTT连接1716是活动的,但网络基础设施可以进一步做出决定,它通过所述决定动态地改变路由(例如,在负载平衡考虑或网络重新配置的基础上)。
UE 1714与基站1718之间的无线连接1726根据在该公开通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提高使用OTT连接1716来提供给UE 1714的OTT服务的性能,在所述OTT连接1716中无线连接1726形成最后的段。更准确地,这些实施例的教导可以通过降低PAPR并允许传送器的组件更线性和/或更具功率效率地工作来改进数据速率、延迟、和功耗,并且从而提供诸如降低的用户等待时间、对文件大小的宽松限制、更好的响应性、和/或延长的电池寿命之类的益处。
可以提供测量过程以用于监测数据速率、时延和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改进的其它因素的目的。可以进一步存在用于响应于测量结果的变化而重新配置主机计算机1702与UE1714之间的OTT连接1716的可选网络功能性。用于重新配置OTT连接1716的测量过程和/或网络功能性可以在主机计算机1702的软件1710和硬件1704中或在UE 1714的软件1740和硬件1734或两者中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OTT连接1716经过的通信装置中或与OTT连接1716经过的通信装置相关联地部署传感器(未示出);传感器可以通过供应上文例示的监测量的值或供应软件1710、1740可以从其计算或估计监测量的其它物理量的值来参与测量过程。OTT连接1716的重新配置可以包括消息格式、重传设定、优选的路由等;重新配置不需要影响基站1718,并且它可能对于基站1718是未知的或觉察不到的。这样的过程和功能性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和经实践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测量可以牵涉促进主机计算机1702的吞吐量、传播时间、时延等的测量的专用UE信令。可以实现测量是因为软件1710和1740在其监测传播时间、误差等时促使使用OTT连接1716来传送消息,特别是空或“虚设(dummy)”消息。
图18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6和17描述的那些。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此节中将只包括对图18的附图参考。在步骤1800中,主机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步骤1800的子步骤1802(其可以是可选的)中,主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步骤1804中,主机计算机发起将用户数据携带到UE的传输。在步骤1806(其可以是可选的)中,根据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基站向UE传送在主机计算机发起的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在步骤1808(其也可以是可选的)中,UE执行与由主机计算机执行的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图1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附图16和17描述的那些。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此节中将只包括对图19的附图参考。在方法的步骤1900中,主机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可选子步骤(未示出)中,主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步骤1902中,主机计算机发起将用户数据携带到UE的传输。根据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传输可以经由基站来传递。在步骤1904(其可以是可选的)中,UE接收在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
图20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6和17描述的那些。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此节中将只包括对图20的附图参考。在步骤2000(其可以是可选的)中,UE接收由主机计算机提供的输入数据。另外或备选地,在步骤2002(其可以是可选的)中,UE提供用户数据。在步骤2000的子步骤2004(其可以是可选的)中,UE通过执行客户端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步骤2002的子步骤2006(其可以是可选的)中,UE执行客户端应用,该客户端应用提供用户数据作为对由主机计算机提供的所接收输入数据的反应。在提供用户数据时,所执行的客户端应用可以进一步考虑从用户接收的用户输入。不管提供用户数据所采用的特定方式如何,UE在子步骤2008(其可以是可选的)中发起用户数据到主机计算机的传输。在方法的步骤2010中,根据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主机计算机接收从UE传送的用户数据。
图2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6和17描述的那些。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此节中将只包括对图21的附图参考。在步骤2100(其可以是可选的)中,根据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基站从UE接收用户数据。在步骤2102(其可以是可选的)中,基站发起所接收的数据到主机计算机的传输。在步骤2104(其可以是可选的)中,主机计算机接收在由基站发起的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
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虚拟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或模块执行本文中公开的任何适合的步骤、方法、特征、功能或益处。每个虚拟设备可以包括多个这些功能单元。这些功能单元可以经由处理电路系统实现,该处理电路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以及其它数字硬件,所述其它数字硬件可以包括控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数字逻辑等。处理电路系统可以配置成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若干类型的存储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高速缓冲存储器、闪速存储器装置、光存储装置等。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电信和/或数据通信协议的程序指令以及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的指令。在一些实现中,处理电路系统可以用于促使相应的功能单元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来执行对应的功能。
虽然图中的过程可以示出由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所执行的操作的特定顺序,但是应当理解,这样的顺序是示例性的(例如,备选实施例可以以不同顺序执行操作、组合某些操作、重叠某些操作等)。
实施例
A组实施例
1. 一种由无线装置执行的用于执行峰值因子降低CFR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400)第一CFR步骤;以及
-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402)第二CFR步骤,其中所述第二采样率高于所述第一采样率。
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带通信道滤波器组。
3. 根据实施例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联合噪声整形包括使用带阻滤波器组。
4. 根据实施例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第一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从而以所述第二采样率产生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
5. 根据实施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一个载波信号或多个紧密间隔的载波信号。
6. 根据实施例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相应频带内的所有载波的复基带信号。
7. 根据实施例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采样率高于整个工作频率范围。
8. 根据实施例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第一CFR步骤包括:
-获得(500)所述多个输入信号;
-将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包络幅度相加(502)以获得和;
-将所述和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504),并且当所述和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和与所述第一阈值来计算缩放因子;
-基于所述缩放因子确定(506)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相应削波噪声;以及
-利用相应的带通信道滤波器组对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所述削波噪声进行滤波(508)。
9. 根据实施例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第二CFR步骤包括:
-获得(600)由所述多个输入信号创建的多频带信号的瞬时幅度;
-将所述瞬时幅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602),并且当所述瞬时幅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基于所述瞬时幅度和所述第二阈值来计算超额因子;
-基于所述超额因子确定(604)多频带削波噪声;以及
-利用带阻滤波器组对所述多频带削波噪声进行滤波(606)。
10. 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经由到基站的传输将所述用户数据转发到主机计算机。
B组实施例
11. 一种由基站执行的用于执行峰值因子降低CFR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400)第一CFR步骤;以及
-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402)第二CFR步骤,其中所述第二采样率高于所述第一采样率。
12. 根据实施例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带通信道滤波器组。
13. 根据实施例1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联合噪声整形包括使用带阻滤波器组。
14. 根据实施例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第一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从而以所述第二采样率产生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
15. 根据实施例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一个载波信号或多个紧密间隔的载波信号。
16. 根据实施例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相应频带内的所有载波的复基带信号。
17. 根据实施例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采样率高于整个工作频率范围。
18. 根据实施例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第一CFR步骤包括:
-获得(500)所述多个输入信号;
-将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包络幅度相加(502)以获得和;
-将所述和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504),并且当所述和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和与所述第一阈值来计算缩放因子;
-基于所述缩放因子确定(506)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相应削波噪声;以及
-利用相应的带通信道滤波器组对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所述削波噪声进行滤波(508)。
19. 根据实施例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第二CFR步骤包括:
-获得(600)由所述多个输入信号创建的多频带信号的瞬时幅度;
-将所述瞬时幅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602),并且当所述瞬时幅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基于所述瞬时幅度和所述第二阈值来计算超额因子;
-基于所述超额因子确定(604)多频带削波噪声;以及
-利用带阻滤波器组对所述多频带削波噪声进行滤波(606)。
20. 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得用户数据;以及
-将所述用户数据转发到主机计算机或无线装置。
C组实施例
21. 一种用于执行峰值因子降低CFR的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系统,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A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以及
-功率供应电路系统,所述功率供应电路系统被配置成向所述无线装置供应功率。
22. 一种用于执行峰值因子降低CFR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处理电路系统,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B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以及
-功率供应电路系统,所述功率供应电路系统被配置成向所述基站供应功率。
23. 一种用于执行峰值因子降低CFR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
-天线,所述天线被配置成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无线电前端电路系统,所述无线电前端电路系统连接到所述天线并连接到处理电路系统,并且被配置成调节在所述天线和所述处理电路系统之间传递的信号;
-所述处理电路系统,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A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
-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连接到所述处理电路系统,并且被配置成允许将信息输入到所述UE中以由所述处理电路系统处理;
-输出接口,所述输出接口连接到所述处理电路系统,并且被配置成从所述UE输出已由所述处理电路系统处理的信息;以及
-电池,所述电池连接到所述处理电路系统,并且被配置成向所述UE供应功率。
24. 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包括:
-处理电路系统,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将所述用户数据转发到蜂窝网络以用于到用户设备UE的传输;
-其中所述蜂窝网络包括具有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系统的基站,所述基站的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B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
25. 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基站。
26. 根据前2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所述UE,其中所述UE被配置成与所述基站通信。
27. 根据前3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主机计算机的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主机应用,从而提供所述用户数据;以及
-所述UE包括处理电路系统,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28. 一种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发起经由包括所述基站的蜂窝网络将所述用户数据携带到所述UE的传输,其中所述基站执行B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
29. 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基站处传送所述用户数据。
30. 根据前2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执行主机应用而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提供所述用户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UE处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31. 一种被配置成与基站通信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系统,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前3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32. 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包括:
-处理电路系统,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将用户数据转发到蜂窝网络以用于到用户设备UE的传输;
-其中所述UE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系统,所述UE的组件被配置成执行A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
33. 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蜂窝网络还包括基站,所述基站被配置成与所述UE通信。
34. 根据前2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主机计算机的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主机应用,从而提供所述用户数据;以及
-所述UE的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35. 一种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发起经由包括所述基站的蜂窝网络将所述用户数据携带到所述UE的传输,其中所述UE执行A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
36. 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UE处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数据。
37. 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包括:
-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接收源自从用户设备UE到基站的传输的用户数据;
-其中所述UE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系统,所述UE的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A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
38. 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所述UE。
39. 根据前2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所述基站,其中所述基站包括被配置成与所述UE通信的无线电接口和被配置成将由从所述UE到所述基站的传输所携带的所述用户数据转发到所述主机计算机的通信接口。
40. 根据前3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主机计算机的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主机应用;以及
-所述UE的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从而提供所述用户数据。
41. 根据前4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主机计算机的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主机应用,从而提供请求数据;以及
-所述UE的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从而响应于所述请求数据而提供所述用户数据。
42. 一种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接收从所述UE传送到所述基站的用户数据,其中所述UE执行A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
43. 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UE处向所述基站提供所述用户数据。
44. 根据前2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UE处,执行客户端应用,从而提供要传送的所述用户数据;以及
-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执行与所述客户端应用相关联的主机应用。
45. 根据前3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UE处,执行客户端应用;以及
-在所述UE处,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应用的输入数据,所述输入数据通过执行与所述客户端应用相关联的主机应用而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被提供;
-其中由所述客户端应用响应于所述输入数据而提供要传送的所述用户数据。
46. 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所述主机计算机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接收源自从用户设备UE到基站的传输的用户数据,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系统,所述基站的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B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
47. 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所述基站。
48. 根据前2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所述UE,其中所述UE被配置成与所述基站通信。
49. 根据前3个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主机计算机的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成执行主机应用;以及
-所述UE被配置成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从而提供要由所述主机计算机接收的所述用户数据。
50. 一种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从所述基站接收源自所述基站已从所述UE接收的传输的用户数据,其中所述UE执行A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项。
51. 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基站处从所述UE接收所述用户数据。
52. 根据前2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基站处发起所接收的用户数据到所述主机计算机的传输。
在本公开中可以使用以下缩略词中的至少一些。如果缩略词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则应该对在上面如何使用它给予优选。如果在下面多次列出,则第一次列出应该优选于(一个或多个)任何后续列出。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4G 第四代
▪5G 第五代
▪ACLR 相邻信道泄漏比
▪AP 接入点
▪ASIC 专用集成电路
▪CCDF 互补累积分布函数
▪CFR 峰值因子降低
▪CPU 中央处理单元
▪DAC 数模转换器
▪dB 分贝
▪dBc 相对于载波的分贝
▪DPD 数字预失真
▪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
▪DUC 数字上变频
▪eNB 增强或演进节点B
▪EVM 误差向量幅度
▪FDD 频分双工
▪FIR 有限脉冲响应
▪FPGA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GHz 千兆赫兹
▪gNB 新无线电基站
▪Hz 赫兹
▪IBW 瞬时带宽
▪ITS 空中
▪kHz 千赫兹
▪LTE 长期演进
▪MAC 乘法累加运算
▪MHz 兆赫兹
▪MME 移动性管理实体
▪ms 毫秒
▪MS/s 兆样本/秒
▪MTC 机器类型通信
▪NR 新空口
▪OFDM 正交频分复用
▪OTT 过顶
▪PA 功率放大器
▪PAPR 峰均功率比
▪P-GW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PSD 功率谱密度
▪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 无线电接入网络
▪RBS 无线电基站
▪RF 射频
▪ROM 只读存储器
▪RRH 远程无线电头端
▪s 秒
▪SCEF 服务能力开放功能
▪UE 用户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改进和修改。所有此类改进和修改被认为是在本文公开的概念的范畴内。

Claims (28)

1.一种由无线节点执行的用于执行峰值因子降低CFR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400)第一CFR步骤;以及
-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402)第二CFR步骤,其中所述第二采样率高于所述第一采样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频带特定噪声整形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带通信道滤波器组。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联合噪声整形包括使用带阻滤波器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得到的以所述第一采样率的多个输入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从而以所述第二采样率产生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一个载波信号或多个紧密间隔的载波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紧密间隔的载波信号中的每个载波信号距下一最接近的载波信号至多100兆赫兹MHz。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相应频带内的所有载波的复基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采样率高于整个工作频率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第一CFR步骤包括:
-获得(500)所述多个输入信号;
-将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包络幅度相加(502)以获得和;
-将所述和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504),并且当所述和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和与所述第一阈值来计算缩放因子;
-基于所述缩放因子确定(506)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相应削波噪声;以及
-利用相应的带通信道滤波器组对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所述削波噪声进行滤波(50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第一CFR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经滤波的削波噪声添加到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以产生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第二CFR步骤包括:
-获得(600)由所述多个输入信号创建的多频带信号的瞬时幅度;
-将所述瞬时幅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602),并且当所述瞬时幅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基于所述瞬时幅度和所述第二阈值来计算超额因子;
-基于所述超额因子确定(604)多频带削波噪声;以及
-利用带阻滤波器组对所述多频带削波噪声进行滤波(60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第二CFR步骤还包括:
-将经滤波的多频带削波噪声添加到所述多频带信号以产生所得到的多频带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由以下项组成的组中选择所述无线节点:
-基站;
-中继节点;
-空中ITS无线电接入节点;以及
-无线装置。
14.一种用于执行峰值因子降低CFR的无线节点,所述无线节点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无线节点可操作以:
-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一CFR步骤;以及
-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二CFR步骤,其中所述第二采样率高于所述第一采样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执行所述频带特定噪声整形包括可操作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带通信道滤波器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执行所述联合噪声整形包括可操作以使用带阻滤波器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节点,还可操作以:
-对所得到的以所述第一采样率的多个输入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从而以所述第二采样率产生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一个载波信号或多个紧密间隔的载波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所述多个紧密间隔的载波信号中的每个载波信号距下一最接近的载波信号至多100兆赫兹MHz。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包括相应频带内的所有载波的复基带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所述第二采样率高于整个工作频率范围。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执行所述第一CFR步骤包括所述无线节点可操作以:
-获得所述多个输入信号;
-将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包络幅度相加以获得和;
-将所述和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所述和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和与所述第一阈值来计算缩放因子;
-基于所述缩放因子确定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相应削波噪声;以及
-利用相应的带通信道滤波器组对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所述削波噪声进行滤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执行所述第一CFR步骤还包括所述无线节点可操作以:
-将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经滤波的削波噪声添加到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以产生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执行所述第二CFR步骤包括所述无线节点可操作以:
-获得由所述多个输入信号创建的多频带信号的瞬时幅度;
-将所述瞬时幅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当所述瞬时幅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基于所述瞬时幅度和所述第二阈值来计算超额因子;
-基于所述超额因子确定多频带削波噪声;以及
-利用带阻滤波器组对所述多频带削波噪声进行滤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执行所述第二CFR步骤还包括所述无线节点可操作以:
-将经滤波的多频带削波噪声添加到所述多频带信号以产生所得到的多频带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14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节点,其中从由以下项组成的组中选择所述无线节点:
-基站;
-中继节点;
-空中ITS无线电接入节点;以及
-无线装置。
27.一种适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操作的无线节点。
28.一种用于执行峰值因子降低CFR的无线节点,包括:
-第一CFR模块,所述第一CFR模块可操作以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频带特定噪声整形以第一采样率对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一CFR步骤;以及
-第二CFR模块,所述第二CFR模块可操作以利用联合峰值检测和联合噪声整形以第二采样率对所得到的多个输入信号执行第二CFR步骤,其中所述第二采样率高于所述第一采样率。
CN201980036742.0A 2018-06-01 2019-05-24 超宽带峰值因子降低 Active CN1121665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79443P 2018-06-01 2018-06-01
US62/679443 2018-06-01
PCT/SE2019/050478 WO2019231381A1 (en) 2018-06-01 2019-05-24 Ultra-wideband crest factor reduc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6585A CN112166585A (zh) 2021-01-01
CN112166585B true CN112166585B (zh) 2024-02-23

Family

ID=6677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6742.0A Active CN112166585B (zh) 2018-06-01 2019-05-24 超宽带峰值因子降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8205B2 (zh)
EP (1) EP3804251A1 (zh)
CN (1) CN112166585B (zh)
WO (1) WO20192313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6760B1 (en) * 2020-02-20 2023-03-28 Meta Platforms, Inc. Model thresholds for digital content management and selection
FI20205278A1 (en) 2020-03-18 2021-09-19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MODIFICATION OF SIGNALS FOR TRANSMISSION
WO2022177482A1 (en) 2021-02-22 2022-08-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s) for supporting machine learning based crest factor reduction 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KR20230000189A (ko) * 2021-06-24 2023-01-02 주식회사 쏠리드 통신 장치 및 그 cfr 처리 방법
WO2023003542A1 (en) * 2021-07-20 2023-01-26 Zeku, Inc. Hybrid crest factor reduction
FI20216045A1 (en) 2021-10-08 2022-05-19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SORTING CFR ERROR OF TRANSMISSION BELT
WO2023218414A1 (en) * 2022-05-12 2023-11-16 Jio Platform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st factor reduction with a restricted peak regrowt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506562A1 (ru) * 1987-07-06 1989-09-07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7956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змерени отношени сигнал-шум в радиоприемнике
JPH03201716A (ja) * 1989-12-28 1991-09-03 Sony Corp ノイズシェーピング回路
AU3935893A (en) * 1992-04-02 1993-11-08 Stanford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modulation noise suppression in rf power amplifiers
CN104601511A (zh) * 2014-12-29 2015-05-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速率削峰方法和装置
CN105009536A (zh) * 2013-03-12 2015-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导向波峰因子降低(cfr)削波噪声的方法和系统
US9485129B1 (en) * 2014-07-07 2016-11-01 Altera Corporation Multi-standard peak canceling circuitry
CN107438044A (zh) * 2016-05-10 2017-12-05 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 噪声整形波峰因数降低(cfr)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1079B1 (en) 2000-06-21 2005-08-16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reduction
JP4558741B2 (ja) * 2004-11-01 2010-10-0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送信機
US8358680B2 (en) 2008-12-23 2013-01-22 Apple Inc. Reducing power levels associated with two or more signals using peak reduction distortion that is derived from a combined signal
US8340210B2 (en) * 2010-04-21 2012-1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est factor reduction architecture
US20130215990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Vecima Networks Inc. Multiple-Mode Digital Modulation Using a Single Square-Root Nyquist Pulse-Shaping Transmit Filter
WO2014085976A1 (en) * 2012-12-04 2014-06-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st factor reduction
WO2014146235A1 (en) * 2013-03-18 2014-09-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vice of crest factor reduction
CN103491045B (zh) * 2013-09-03 2016-08-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削峰处理方法与装置
US10084630B2 (en) * 2015-12-29 2018-09-25 Blue Danube Systems, Inc. Multi-beam crest factor reduc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506562A1 (ru) * 1987-07-06 1989-09-07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7956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змерени отношени сигнал-шум в радиоприемнике
JPH03201716A (ja) * 1989-12-28 1991-09-03 Sony Corp ノイズシェーピング回路
AU3935893A (en) * 1992-04-02 1993-11-08 Stanford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modulation noise suppression in rf power amplifiers
CN105009536A (zh) * 2013-03-12 2015-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导向波峰因子降低(cfr)削波噪声的方法和系统
US9485129B1 (en) * 2014-07-07 2016-11-01 Altera Corporation Multi-standard peak canceling circuitry
CN104601511A (zh) * 2014-12-29 2015-05-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速率削峰方法和装置
CN107438044A (zh) * 2016-05-10 2017-12-05 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 噪声整形波峰因数降低(cfr)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auraw Kumar Srivastava ; Naresh Kumar Tadkapalli.Crest Factor Reduc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ed OFDM System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2,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6585A (zh) 2021-01-01
US20210176107A1 (en) 2021-06-10
US11438205B2 (en) 2022-09-06
EP3804251A1 (en) 2021-04-14
WO2019231381A1 (en)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6585B (zh) 超宽带峰值因子降低
CN110089083B (zh) 用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的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的系统和方法
Guo et al. LTE/LTE-A signal compression on the CPRI interface
CN105409155B (zh) 电信系统中调节多载波信号的装置、节点、方法和存储介质
US9059778B2 (en) Frequency domain compression in a base transceiver system
KR101390384B1 (ko) 다수의 무선 서비스 공존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20250740A1 (en) Ofdm signal processing in a base transceiver system
EP3537679A1 (en) Multi-window fast convolution processing
US935057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discontinuities between waveform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609283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内における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とそれを利用する関連装置
KR2017008191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4099679A (ja) 分散型無線通信基地局システム、信号処理装置、無線装置、及び分散型無線通信基地局システムの動作方法
JP5980654B2 (ja) 分散型無線通信基地局システム、信号処理装置、無線装置、及び分散型無線通信基地局システムの動作方法
CA2742702C (en) Processing information block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CN103875179B (zh) 多带峰值功率减小
Suarez et al. LTE transceiver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Uplink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KR20210096231A (ko) 이산 스펙트럼을 사용한 전송
CN113015245A (zh)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EP3834313A1 (en) Variable-length coding in a noma-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185973A1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US20230412440A1 (en) Transmitting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on multiple carriers
US11824570B1 (en) Error parameters for communications that use digital post distortion at a receiving device
US20240080233A1 (en) Techniques for waveform compression
WO2012037822A1 (zh) 数字预失真系统和数字预失真处理方法
US20230291630A1 (en)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waveform gen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