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6405A - 在存储器系统中分配可变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存储器系统中分配可变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6405A
CN112166405A CN201980032997.XA CN201980032997A CN112166405A CN 112166405 A CN112166405 A CN 112166405A CN 201980032997 A CN201980032997 A CN 201980032997A CN 112166405 A CN112166405 A CN 112166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memory
data
type
operat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29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H·米克
M·B·丹尼尔森
P·A·聚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n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n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n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Micron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166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6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1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4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state or mode of one or mor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6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5Hybrid storage combining heterogeneous device types, e.g. hierarchical storage, hybrid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mory System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包含接收包含一组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的操作模式的指示。所述一组存储器装置的第一存储器装置包含具有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一媒体,且所述一组存储器装置的第二存储器装置包含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所述方法还包含由处理装置基于所述存储器系统的所述操作模式分配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方法还包含基于所述存储器系统的所述操作模式将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二部分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处。

Description

在存储器系统中分配可变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存储器系统,且更明确来说,涉及在存储器系统中分配可变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
背景技术
存储器系统可为例如固态硬盘(SSD)的存储系统,且可包含存储数据的一或多个存储器装置。存储器系统可包含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及易失性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装置。一般来说,主机系统可利用存储器系统在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装置处存储数据及从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装置检索数据。
附图说明
将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及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的附图更完全理解本发明。
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包含存储器系统的实例计算环境。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存储器系统中分配可变媒体类型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3A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存储器系统的操作模式中存储数据的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实例分配。
图3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存储器系统的操作模式中存储数据的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另一实例分配。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指定将留在具有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一媒体上或从所述第一媒体移动的数据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操作于其中的实例计算机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主机系统可利用包含一或多个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主机系统可提供将数据存储于存储器系统处的写入请求及可提供检索存储器系统处的数据的读取请求。通常,存储器系统中的存储器装置可包含具有特定媒体类型的媒体。举例来说,一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装置可包含具有基于非快闪的媒体类型(例如交叉点阵列媒体类型)的媒体,且另一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装置可包含具有快闪存储器媒体类型的媒体。包含于存储器系统中的存储器装置可基于存储器系统的目标(例如性能、容量等)及适于实现所述目标的存储器装置的特性来选择。
在常规存储器系统中,希望利用具有含不同媒体类型的不同存储器装置的多个存储器系统的用户会受主机系统中可用物理连接的数目限制。通常,每一存储器系统具有针对其存储器装置中的每一者相同的媒体类型及需要具有其自身连接槽的固定量的其相应媒体类型。而且,每一存储器系统的单独媒体类型排除使用存储器系统在不同操作模式中存储数据。操作模式可指代关于主机系统意欲如何使用及存储存储器系统处的数据的指示。举例来说,常规存储器系统可通过基于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装置的媒体类型提供使用存储或存储器语义的功能来操作于固定模式中。存储语义可指代使用存储命令执行例如读取或写入某一数目个逻辑块的块操作以存取存储器装置。存储器语义可指代使用存储器映射输入/输出(IO)存取存储器装置的过程逻辑。另外,因为每一存储器系统中专用操作模式的媒体类型的量是固定的,所以每一相应存储器装置的媒体类型的可变量无法用于不同操作模式的存储器系统中。
本发明的方面通过提供包含具有含可经配置以在不同操作模式中存储数据的不同媒体类型的媒体的多个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来解决上述及其它缺点。包含具有不同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可占用主机系统中的单个物理连接槽。在一实例中,存储器系统可使用默认设置分配在不同操作模式中存储数据的存储器装置的量。在另一实例中,存储器系统可由用户配置以分配在不同操作模式中存储数据的存储器装置的可变(例如,非固定)量。
存储器系统可包含具有含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一媒体的第一存储器装置及具有含第二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的第二存储器装置。第一媒体类型及第二媒体类型可包含有益于不同操作模式的不同特性。举例来说,第一媒体类型可提供高读取/写入性能,而第二媒体类型可提供高容量存储。另外,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可由存储器系统分配。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二部分可用作第二存储器装置的高速缓存。分配给第一部分的大小及分配给第二部分的大小可基于经选择用于存储器系统的操作模式改变。操作模式中每一者的第一存储器装置的部分的大小可具有默认大小。而且,第一存储器装置的部分的大小在存储器系统的整个寿命内可由用户配置。存储器系统可包含任何合适数目种操作模式(例如2、3、4、5+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模式可包含存储器扩展模式、存储模式、存储器模式及/或多存储模式。存储器系统可支持例如存储存取语义、存储区域分配、存储器存取语义、高速缓存配置、多种执行模式及/或压缩模式的众多特征,其取决于所选择的操作模式。
在存储器扩展模式中,第一存储器装置可用于存储器型功能,且第二存储器装置可用于存储型功能。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及第二部分的大小可经配置及管理以按需将额外存储器提供到主机系统(例如,用于运行虚拟机、处理大量数据等)。因此,存储器扩展模式在单个存储器系统中提供存储器型及存储型两种功能,其中用于存储器型功能的存储器装置可由用户配置及管理。
在存储模式中,第一存储器装置可用于存储型功能,且第二存储器装置也可用于存储型功能。第一存储器装置可用作提供高性能的第一存储器系统,且第二存储器装置可用作提供高容量且具有比第一存储器装置低的成本的第二存储器系统。可存在用于存取第一存储器装置及第二存储器装置中的存储器地址的单独命名空间。存储模式可向管理员提供将高性能高速缓存层面(例如第一存储器装置)及容量存储器系统(例如第二存储器装置)部署于一个服务器托架内的灵活性。在常规设置中,用户将必须在服务器中使用两个槽来支持类似于上文所描述那样运行的两个单独存储器系统。
在存储器模式中,第一存储器装置可用于存储器型功能,且第二存储器装置可用于存储型功能。第一存储器装置可用作其中最初写入数据的高性能区。数据可从第一存储器装置移动到第二存储器装置,如下文进一步描述。单个命令空间可用于寻址执行存储型功能的第二存储器装置中的存储器。在此模式中,第二存储器装置可用于提供高容量存储,而第一存储器装置可用于提供高性能。
在多存储模式中,用户可配置用于分配的存储器装置的部分的数量及所述相应部分的大小。此外,用户可配置存储器装置及/或存储器装置的部分是否将执行高速缓存、存储器型功能及/或存储型功能。而且,用户可配置将在哪些情况下选择多存储模式。
另外,存储器系统可经配置以通过基于例如用户定义准则、由处理装置检测到的存取模式或经选择用于存储器系统的操作模式的准则将数据从一媒体类型移动到另一媒体类型来控制自动化数据迁移。举例来说,用户可配置存储器系统以使特定数据留在特定媒体类型上及基于准则在具有不同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之间自动迁移特定数据。准则可包含最后存取数据的时间、存取数据的次数、将数据写入到特定存储器装置的最近时间等。
本发明的优点包含(但不限于)部署灵活性,其包含通过在占用单个服务器槽的相同存储器系统中提供高性能存储器层面、高容量存储层面及/或存储器扩展能力来减少每服务器(即,主机系统)用于扩展或操作所需的存储器系统或连接槽。额外益处可包含基于可用媒体类型的效率提供具有高性能写入特性且具有读取特性的存储装置。此外,管理数据在具有不同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之间的置放可改进对用户数据的存取及总系统成本。跨多个区域寻址及管理存储器系统的高性能及高容量层面的能力可允许以高效方式与横向扩展基础设施应用互操作,借此减小存储器系统的数目、数据中心的大小及/或成本。
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的包含存储器系统110的实例计算环境100。存储器系统110可包含例如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的媒体。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可为易失性存储器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或此类装置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系统是存储系统。存储系统的实例是固态硬盘(SSD)。一般来说,计算环境100可包含使用存储器系统110的主机系统1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主机系统120可将数据写入到存储器系统110及从存储器系统110读取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系统110是混合存储器/存储系统。
主机系统120可为计算装置,例如桌上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移动装置或包含存储器及处理装置的计算装置。主机系统120可包含或耦合到存储器系统110,使得主机系统120可从存储器系统110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入到存储器系统110。主机系统120可经由物理主机接口耦合到存储器系统110。如本文中使用,“耦合到”通常指代组件之间的连接,其可为间接通信连接或直接通信连接(例如,无中介组件),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都包含例如电、光、磁等的连接。物理主机接口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串行高级技术附接(SATA)接口、外围组件互连高速(PCIe)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光纤通道、串行附接SCSI(SAS)等。物理主机接口可用于在主机系统120与存储器系统110之间传送数据。当存储器系统110通过PCIe接口与主机系统120耦合时,主机系统120可进一步利用NVM Express(NVMe)接口存取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物理主机接口可提供用于在存储器系统110与主机系统120之间传递控制、地址、数据及其它信号的接口。
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可包含不同类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及/或易失性存储器装置的任何组合。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的实例包含与非(NAND)型快闪存储器。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中的每一者可包含一或多个存储器单元阵列,例如单层单元(SLC)或多层单元(MLC)(例如三层单元(TLC)或四层单元(QL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特定存储器装置可包含存储器单元的SLC部分及MLC部分两者。存储器单元中的每一者可存储由主机系统120使用的数据位(例如数据块)。尽管已描述例如NAND型快闪存储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但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可基于任何其它类型的存储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可为(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相变存储器(PCM)、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或非(NOR)快闪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及交叉点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阵列。交叉点非易失性存储器阵列可基于体电阻变化及可堆叠交叉栅格式数据存取阵列执行位存储。另外,与许多基于快闪的存储器相比,交叉点非易失性存储器可执行原位写入操作,其中可在不前擦除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之情况下编程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此外,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的存储器单元可经分组为存储器页或数据块,其可指代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装置的单位。
控制器115可与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通信以执行操作,例如在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处读取数据、写入数据或擦除数据及其它此类操作。控制器115可包含例如一或多个集成电路及/或离散组件、缓冲存储器或其组合的硬件。控制器115可为微控制器、专用逻辑电路系统(例如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或其它合适处理器。控制器115可包含经配置以执行存储于本地存储器119中的指令的处理器(处理装置)117。在说明实例中,控制器115的本地存储器119包含嵌入式存储器,其经配置以存储用于执行控制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的各种过程、操作、逻辑流程及例程的指令,所述操作包含处置存储器系统110与主机系统12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地存储器119可包含存储存储器指针、提取数据等的存储器寄存器。本地存储器119还可包含用于存储微代码的只读存储器(ROM)。虽然已将图1中的实例存储器系统110说明为包含控制器115,但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存储器系统110可不包含控制器115,而是可依赖外部控制(例如,由外部主机提供或由与存储器系统分离的处理器或控制器提供)。
一般来说,控制器115可从主机系统120接收命令或操作且可将命令或操作转换成指令或适当命令以实现对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的期望存取。控制器115可负责其它操作,例如损耗均衡操作、废弃项目收集操作、错误检测及错误校正码(ECC)操作、加密操作、高速缓存操作及与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相关联的逻辑块地址与物理块地址之间的地址转译。控制器115可进一步包含经由物理主机接口与主机系统120通信的主机接口电路系统。主机接口电路系统可将从主机系统接收的命令转换成命令指令以存取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及将与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相关联的响应转换成用于主机系统120的信息。
存储器系统110可包含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操作的管理组件113(例如电路系统、专用逻辑、可编程逻辑、固件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管理组件113可接收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的指示且基于存储器系统的操作模式分配一或多个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的各个部分。部分的分配大小可由用户预设及/或配置。管理组件113还可控制数据在具有不同媒体类型(例如交叉点阵列、QLC等)的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之间的迁移。用于在媒体类型之间迁移数据的规则可由用户预设及/或配置。
存储器系统110还可包含未说明的额外电路系统或组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存储器系统110可包含可从控制器115接收地址且解码地址以存取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的高速缓存或缓冲器(例如DRAM)及地址电路系统(例如行解码器及列解码器)。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在存储器系统110中分配可变媒体类型的实例方法200的流程图。方法200可由可包含硬件(例如处理装置、电路系统、专用逻辑、可编程逻辑、微代码、装置的硬件、集成电路等)、软件(例如运行或执行于处理装置上的指令)或其组合的处理逻辑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可由图1的管理组件113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可由主机系统120的处理装置执行。举例来说,应用驱动程序可由管理组件113提供到主机系统120以执行方法200的操作。
如图2中展示,在框210,处理逻辑可接收包含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的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的指示。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包含具有第一媒体类型(例如交叉点阵列)的第一媒体,且第二存储器装置112N包含具有不同于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类型(例如四层单元(QLC))的第二媒体。指示可为存储器系统110已连接到主机系统120,且指示可为用于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的默认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可为主机系统120正提供写入到存储器系统110的数据或主机系统120正请求在操作模式中的一者中将数据存储到存储器系统110。因此,操作模式可在根据预设默认配置设置存储器系统110时选择,或操作模式可在存储器系统110在计算环境100中操作期间选择及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媒体可占用存储器系统110的第一总百分比(例如25%),且第一媒体的部分可被分配第一总百分比的子百分比,如下文进一步描述。举例来说,第一部分可被分配第一总百分比的任何合适子百分比(例如1到25%),且第二部分可被分配第一总百分比的任何合适子百分比(例如1到25%)。子百分比可经分配使得子百分比的总和等于第一总百分比(例如25%)。第二媒体可占用存储器系统110的第二总百分比(例如75%),使得第一总百分比与第二总百分比的总和等于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系统110可包含两个以上存储器装置112A及112N,且由每一存储器装置占用的存储器系统110的比例可基于相应媒体类型的特性(例如性能、容量等)及/或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来选择及分配。
操作模式可经存储于控制器115的本地存储器119中及/或经存储于主机系统120的存储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可在主机系统120的显示器上提供给用户,且用户可配置存储器系统110将操作于其中的操作模式。在任何时间,用户可按需修改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以满足在计算环境100中使用存储器系统100的目标。
在框220,处理逻辑可基于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分配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分配大小及第二部分的分配大小可基于操作模式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存储器装置112N的部分可取决于操作模式来分配。因此,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中的每一者可具有经分配以满足在计算环境100中使用存储器系统110的目标(例如性能、容量等)的部分。用户还可使用用户界面改变每一操作模式的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及/或第二存储器装置112N的部分的分配。
在框230,处理逻辑可基于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将数据存储于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第一部分、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第二部分或第二存储器装置112N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模式可包含存储器扩展模式、存储模式、存储器模式及/或用户定义模式。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及/或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部分可取决于选择哪一操作模式来被分配不同大小及/或用于不同目的(例如存储型功能或存储器型功能)。另外或替代地,在操作模式中的若干者或每一者之间,分配给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部分的大小可相同。
在存储器扩展模式中,存储数据可包含将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器型功能。存储器型功能可指代主机系统120使用存储器语义(其是存储器映射的I/O)中的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举例来说,存储器型功能可包含临时存储当前使用或通常由主机系统120使用的数据。
而且,在存储器扩展模式中,第一媒体的第二部分可用作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高速缓存可临时存储第二媒体的数据,借此改进对存储于第二媒体中的数据的请求(读取或写入)的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数常用数据的临时副本可经存储于高速缓存中,而数据的永久副本可经存储于第二媒体中。因为第一媒体具有含比第二媒体的第二媒体类型(例如QLC)快的读取及写入性能特性的第一媒体类型(例如交叉点阵列),所以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可由第一媒体的第二部分提供以提高存取第二媒体的特定数据的性能。
此外,在存储器扩展模式中,第二媒体可用于存储型功能。存储型功能可指代比由存储器型功能执行的临时数据存储更长期(例如,永久)地存储数据。因此,执行存储型功能要比执行存储器型功能花更长时间。而且,第二媒体(例如QLC)可具有在用于存储型功能时提供益处的特定特性(例如高容量)。
当用于存储器扩展模式中时,用作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的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的大小及第二部分的大小可被修改可变量。举例来说,主机系统110可运行新虚拟机且请求存储器系统110扩展存储器以允许VM使用扩展存储器运行。用于存储器型功能的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可被扩展第一媒体可允许的任何合适量(例如数十、数百、数千兆字节)。因此,第一媒体的第二部分可相对于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的增加减少适当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可因不再需要扩展存储器或任何合适原因而减少任何合适量。
在存储模式中,存储数据可包含将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型功能。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可表示受益于由第一媒体类型(例如交叉点阵列)提供的高性能特性的第一存储器系统。因而,第一命名空间(例如一逻辑块群组)可用于存取存储于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中的地址处的数据。第一媒体的第二部分可用作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借此改进对存储于第二媒体中的数据的请求的执行。而且,在存储模式中,第二媒体可用于存储型功能。第二媒体可表示受益于由第二媒体类型(例如QLC)提供的高容量特性的第二存储器系统。因而,第二命名空间可用于存取存储于第二媒体中的地址处的数据。因此,存储模式提供在占用一个服务器托架且使用到主机系统120的一个物理连接的一个存储器系统110内,部署高性能高速缓存存储器及存储存储器系统(例如第一媒体)及高容量存储器系统(例如第二媒体)的灵活性。
在存储器模式中,存储数据可包含将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器型功能。第一媒体的第二部分可用作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借此改进对存储于第二媒体中的数据的请求的执行。而且,在存储器模式中,第二媒体可用于存储型功能。存储器系统110可在操作于存储器模式中时表示单个存储器系统,且将单个命名空间用于执行存储型功能的第二媒体。第一媒体的第一媒体类型(例如交叉点阵列)的特性可通过首先将数据从主机系统120写入到第一媒体来实现高性能数据操作。此外,第二媒体的第二媒体类型(例如QLC)的特性可实现高容量。因此,在存储器模式中操作存储器系统110可提供高容量、高性能存储器系统。最初写入到第一媒体的数据可基于数据的特定准则(例如用户定义准则、由存储器系统110检测到的存取模式、所选择的操作模式等)迁移到第二媒体,如下文参考图4的方法400进一步论述。
在多存储模式中,用户可配置用于分配的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的部分的数量及所述相应部分的大小。此外,用户可配置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及/或存储器装置112A到112N的部分是否将执行高速缓存、存储器型功能及/或存储型功能。而且,用户可配置将在哪些情况下选择多存储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文论述,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可在操作期间改变。举例来说,用户可将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从存储器模式变成存储模式。在其它例子中,操作模式可基于规则(例如使用特定数据、由主机系统120执行特定功能或主机系统120请求操作模式改变)自动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一操作模式切换到另一操作模式可对应于第一媒体的第一部分中的一或多者的大小及第一媒体的第二部分的大小的变化。
图3A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中存储数据的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第一部分302及第二部分304的实例分配。图3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中存储数据的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第一部分302及第二部分304的另一实例分配。图3A及3B中展示的分配可由图1的管理组件113及/或由主机系统120执行。
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及第二存储器装置112N包含于存储器系统110中。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包含具有第一媒体类型(例如交叉点阵列)的第一媒体,且第二存储器装置112N包含具有不同于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类型(例如QLC)的第二媒体。如图3A中描绘,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第一部分302的大小及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第二部分304的大小可为经选择用于存储器系统110的特定操作模式的预设默认值,可由用户使用主机系统120的用户界面配置,等等。第一部分302可用于高速缓存、存储器型功能或存储型功能,如针对所选择的特定操作模式默认设置或如由用户针对所选择的特定操作模式配置。同样地,第一部分304可用于高速缓存、存储器型功能或存储型功能,如针对所选择的特定操作模式默认设置或如由用户针对所选择的特定操作模式配置。
尽管描绘为包含仅单个部分,但第二存储器装置112N也可由用户或基于使用第二存储器装置112N的期望目标按需分成可变大小的部分。而且,第二存储器装置112N可用于高速缓存、存储器型功能或存储型功能,如针对所选择的特定操作模式默认设置或如由用户针对所选择的特定操作模式配置。
如图3B中展示,第一部分302的大小可增大或扩展(由箭头306展示),且第二部分304的大小可相对于第一部分302的增大大小而减小或缩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02及第二部分304的大小可基于操作模式(例如存储器扩展模式、存储器模式、存储模式、多存储模式等)的切换来改变。举例来说,存储器系统110可正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存储数据,其中第一部分302及第二部分304基于第一操作模式的大小来分配,且存储器系统110可接收切换到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存储数据的指示。第二操作模式可指定将比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大的大小分配给存储器装置112A的第一部分302,借此导致在第二操作模式中第一部分302的大小增大(由箭头306展示)及第二部分304的大小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302及304的大小可在存储器扩展模式期间改变。举例来说,主机系统120可请求在存储器系统110中扩展存储器以适应运行新应用程序、处理数据或类似物。因此,可在存储器扩展模式期间增大第一部分302的大小(由箭头306展示)且减小第二部分304的大小。另外,部分302及304的大小可由用户在任何合适时间使用经由主机系统120呈现的用户界面改变任何可变(例如非固定递增)量。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指定将留在具有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一媒体上或从所述第一媒体移动的数据的实例方法400的流程图。可包含第一媒体作为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部分。第二存储器装置112N可包含具有不同于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
方法400可由可包含硬件(例如处理装置、电路系统、专用逻辑、可编程逻辑、微代码、装置的硬件、集成电路等)、软件(例如运行或执行于处理装置上的指令)或其组合的处理逻辑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400可由图1的管理组件113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400可由主机系统120执行。举例来说,应用驱动程序可由管理组件113提供到主机系统120以执行方法400的操作。
如图4中展示,在框410,处理逻辑可接收指定第一数据将留在具有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一媒体上的第一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器装置112A的第一媒体类型(例如交叉点阵列)可提供用于读取及写入数据的高性能特性。因此,用户可指定当前由主机系统120频繁存取使用、最近写入、与主机系统120上频繁使用的应用程序相关的第一数据具有特定数据类型或大小或类似物,可无限期或在设置时段内留在第一媒体上。
在框420,处理逻辑可接收指定第二数据将基于一或多个准则从具有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一媒体移动到具有第二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的第二指令。一或多个准则可为用户定义或默认规则、由存储器系统110检测到的数据存取模式或其中存储器系统110正存储数据的操作模式。
用户定义准则或默认规则可包含从第一媒体移动到第二媒体的数据的类型、在将第二数据移动到第二媒体之前使第二数据保存于第一媒体上的时段、当前在第一媒体或第二媒体中的数据的数量、从最后存取第二数据以来逝去的时间量、存取第二数据的频率等。另外,存储器系统110的处理器117或主机系统120的处理装置可监测对第二数据的存取以确定第二数据的数据存取模式。如果比阈值次数更少地或在少于阈值时间量内存取第二数据,那么可将第二数据移动到第二媒体用于较长期存储。而且,可基于经选择用于存储器系统110的操作模式将第二数据移动到第二媒体。举例来说,存储器模式可指定可在阈值时段之后将第一媒体上不被频繁存取的数据移动到第二媒体。
在框430,处理逻辑可基于第一指令及第二指令控制第一及第二存储器装置中的第一及第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逻辑可呈现用户界面以呈现与对存储器系统110的数据管理相关的一或多个选项。主机系统120可经由显示器呈现用户界面。用户可与选项互动,这可导致将第一指令及第二指令发送到存储器系统110。选项可使用户能够设置用于使数据保持于第一媒体上及用于将数据移动到第二媒体的准则。
图5说明其内可执行用于导致机器执行本文中论述的方法论中的任一或多者的一组指令的计算机系统500的实例机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计算机系统500可对应于包含或利用存储器系统(例如图1的存储器系统110)或可用于执行控制器的操作(例如,执行操作系统以执行对应于图1的管理组件113的操作)的主机系统(例如图1的主机系统120)。在替代实施方案中,机器可连接(例如,联网)到LAN、内部网、外部网及/或因特网中的其它机器。机器可充当客户端-服务器网络环境中的服务器或客户端机器、对等(或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对等机器或云端计算基础设施或环境中的服务器或客户端机器。
机器可为个人计算机(PC)、平板PC、机顶盒(STB)、个人数字助理(PDA)、蜂窝电话、网络设备、服务器、网络路由器、交换机或网桥或能够(循序或以其它方式)执行指定由所述机器采取的动作的一组指令的任何机器。此外,虽然已说明单个机器,但术语“机器”还应被视为包含个别或联合执行一组(或多组)指令以执行本文中论述的方法论中的任一或多者的机器的任何集合。
实例计算机系统500包含处理装置502、主存储器504(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快闪存储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例如同步DRAM(SDRAM)或Rambus DRAM(RDRAM)等)、静态存储器506(例如快闪存储器、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等)及数据存储系统518,其等经由总线530彼此通信。
处理装置502表示一或多个通用处理装置,例如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或类似物。更特定来说,处理装置可为复杂指令集计算(CISC)微处理器、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微处理器、超长指令字(VLIW)微处理器或实施其它指令集的一处理器或实施指令集组合的多个处理器。处理装置502也可为一或多个专用处理装置,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网络处理器或类似物。处理装置502经配置以执行用于执行本文中论述的操作及步骤的指令526。计算机系统500可进一步包含经过网络520通信的网络接口装置508。
数据存储系统518可包含其上存储体现本文中描述的方法论或功能中的任一或多者的一或多组指令或软件526的机器可读存储媒体524(也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指令526也可在其由计算机系统500执行期间完全或至少部分驻存于主存储器504内及/或处理装置502内,主存储器504及处理装置502也构成机器可读存储媒体。机器可读存储媒体524、数据存储系统518及/或主存储器504可对应于图1的存储器系统11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指令526包含实施对应于管理组件(例如图1的管理组件113)的功能性的指令。虽然在实例实施例方案中将机器可读存储媒体524展示为单个媒体,但术语“机器可读存储媒体”应被视为包含单个媒体或存储一或多个指令集的多个媒体。术语“机器可读存储媒体”也应被视为包含能够存储或编码由机器执行的一组指令且导致机器执行本发明的方法论中的任一或多者的任何媒体。术语“机器可读存储媒体”应相应地被视为包含(但不限于)固态存储器、光学媒体及磁性媒体。
已依据对计算机存储器内的数据位的操作的算法及符号表示呈现以上详细描述的一些部分。这些算法描述及表示是由数据处理领域中的技术人员用于最有效地将其工作实质传达给所属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的方式。算法在此通常被设想为导致期望结果的自洽操作序列。操作是需要物理操纵物理量的操作。通常,尽管不是必需的,这些量采取能够被存储、组合、比较及以其它方式操纵的电或磁性信号的形式。主要由于经常使用,将这些信号称为位、值、元素、符号、字符、项、数字或类似物有时被证明是方便的。
然而,应记住,所有这些及类似术语都应与适当物理量相关联,且仅是应用于这些量的方便标签。本发明可涉及计算机系统或类似电子计算装置的动作及过程,所述计算机系统或类似电子计算装置操纵表示为计算机系统的寄存器及存储器内的物理(电子)量的数据且将其变成类似地表示为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寄存器或其它此类信息存储系统内的物理量的其它数据。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执行本文中的操作的设备。此设备可出于预期目的而特别构造,或其可包含由存储于计算机中的计算机程序选择性激活或重新配置的通用计算机。此计算机程序可经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中,例如(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磁盘(包含软盘、光盘、CD-ROM及磁光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EPROM、EEPROM、磁卡或光卡或适于存储电子指令的各自耦合到计算机系统总线的任何类型的媒体。
本文中呈现的算法及显示器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或其它设备内在相关。各种通用系统可结合根据本文中的教示的程序使用,或其可证明构造更专门设备来执行方法是方便的。用于各种这些系统的结构将如下文描述中陈述那样出现。另外,本发明不参考任何特定编程语言描述。应了解,各种编程语言可用于实施本文中描述的本发明的教示。
本发明可经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软件,其可包含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机器可读媒体,所述指令可用于编程计算机系统(或其它电子装置)以执行根据本发明的过程。机器可读媒体包含用于存储呈可由机器(例如计算机)读取的形式的信息的任何机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媒体、光学存储媒体、快闪存储器装置等。
在以上说明中,已参考本发明的特定实例实施方案描述其实施方案。明显地,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更广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对其做出各种修改。因此,说明书及图式应被视作意在说明而非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方法,其包括:
接收包括多个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的操作模式的指示,其中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的第一存储器装置包含具有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一媒体,且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的第二存储器装置包含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
由处理装置基于所述存储器系统的所述操作模式分配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及
基于所述存储器系统的所述操作模式将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二部分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大小及所述第二部分的大小基于所述操作模式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模式对应于存储器扩展模式,其中存储所述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器型功能;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用作所述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及
将所述第二媒体用于存储型功能,其中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大小及所述第二部分的大小被修改可变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模式对应于存储模式,其中存储所述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型功能;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用作所述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
将所述第二媒体用于存储型功能;及
将第一命名空间用于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且将第二命名空间用于所述第二媒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模式对应于存储器模式,其中存储所述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器型功能;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用作所述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
将所述第二媒体用于存储型功能;
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第一媒体;及
基于所述数据的准则确定将所述数据从所述第一媒体移动到所述第二媒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命名空间用于所述存储型功能所使用的所述第二媒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基于用户定义准则、数据存取模式或当前操作于所述存储器系统上的所述操作模式中的至少一或多者确定何时将数据从所述第一媒体移动到所述第二媒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媒体类型是基于非快闪,且所述第二媒体类型是四层单元QLC。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存储器系统的所述操作模式切换到第二操作模式,其中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模式对应于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中的一或多者的大小及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大小的变化。
10.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装置执行时导致所述处理装置:
接收包括多个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的操作模式的指示,其中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的第一存储器装置包含具有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一媒体,且第二存储器装置包含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
基于所述存储器系统的所述操作模式分配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及
基于所述存储器系统的所述操作模式将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存储器装置的所述第二部分或所述第二存储器装置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大小及所述第二部分的大小基于所述操作模式改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操作模式对应于存储器扩展模式,其中为了存储所述数据,所述处理装置将进一步: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器型功能;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用作所述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及
将所述第二媒体用于存储型功能,其中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大小及所述第二部分的大小被修改可变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操作模式对应于存储模式,其中为了存储所述数据,所述处理装置将进一步: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型功能;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用作所述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
将所述第二媒体用于存储型功能;及
将第一命名空间用于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且将第二命名空间用于所述第二媒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操作模式对应于存储器模式,其中为了存储所述数据,所述处理装置将进一步: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器型功能;
将所述第一媒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用作所述第二媒体的高速缓存;
将所述第二媒体用于存储型功能;
将所述数据写入到所述第一媒体;及
基于所述数据的准则确定将所述数据从所述第一媒体移动到所述第二媒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将进一步将命名空间用于所述存储型功能所使用的所述第二媒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将进一步:
基于用户定义准则、数据存取模式或当前操作于所述存储器系统上的所述操作模式中的至少一或多者确定何时将数据从所述第一媒体移动到所述第二媒体。
17.一种系统,其包括:
多个存储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的第一存储器装置包含具有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一媒体,且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的第二存储器装置包含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类型的第二媒体;及
处理装置,其可操作地与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耦合以:
接收指定第一数据将留在具有所述第一媒体类型的所述第一媒体上的第一指令;
接收指定第二数据将基于一或多个准则从具有所述第一媒体类型的所述第一媒体移动到具有所述第二媒体类型的所述第二媒体的第二指令;及
基于所述第一指令及所述第二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及第二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或多个准则包含以下各项中的一或多者的用户定义准则:从所述第一媒体移动到所述第二媒体的数据的类型、在将所述第二数据移动到所述第二媒体之前使所述第二数据保存于所述第一媒体上的时段或当前在所述第一媒体或所述第二媒体中的数据的数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将进一步监测对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上的所述第二数据的存取以确定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存取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将进一步提供用户界面以向主机系统呈现与对所述多个存储器装置的数据管理相关的一或多个选项,其中与所述选项的用户互动导致将所述第一指令及所述第二指令发送到所述处理装置。
CN201980032997.XA 2018-04-25 2019-04-23 在存储器系统中分配可变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 Pending CN1121664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963,007 2018-04-25
US15/963,007 US10929033B2 (en) 2018-04-25 2018-04-25 Allocating variable media types of memory devices in a memory system
PCT/US2019/028792 WO2019209875A1 (en) 2018-04-25 2019-04-23 Allocating variable media types of memory devices in a memory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6405A true CN112166405A (zh) 2021-01-01

Family

ID=68292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2997.XA Pending CN112166405A (zh) 2018-04-25 2019-04-23 在存储器系统中分配可变媒体类型的存储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929033B2 (zh)
CN (1) CN112166405A (zh)
WO (1) WO20192098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1025A (zh) * 2021-01-07 2022-07-12 美光科技公司 管理存储器对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9317A1 (fr) * 2018-12-03 2020-06-05 Stmicroelectronics (Rousset) Sas Procédé de gestion de l’espace mémoire d’un dispositif de mémoire et système correspondant
US11403032B2 (en) 2020-09-10 2022-08-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Data transfer management within a memory device having multiple memory regions with different memory densities
US20230102843A1 (en) * 2021-09-27 2023-03-30 Nvidia Corporation User-configurable memory allocation
US20230205420A1 (en) * 2021-12-29 2023-06-29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Flexible memory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121A (zh) * 2004-05-03 2006-07-12 微软公司 非易失性存储器高速缓存性能改进
US20170031821A1 (en) * 2011-09-30 2017-02-02 Raj K. Ramanuj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multi-level memory hierarchy having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CN106575257A (zh) * 2014-06-02 2017-04-19 美光科技公司 用于改进存储器系统的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3659B1 (en) * 1998-03-05 2001-05-15 Micron Technology, Inc.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with multiple modes of operation and improved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WO2006037091A2 (en) 2004-09-28 2006-04-06 Storagedna, Inc. Managing disk storage media
US7856537B2 (en) 2004-09-30 2010-12-21 Intel Corporation Hybrid hardware an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of transactional memory access
US8051253B2 (en) 2006-09-28 2011-11-01 Virident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apparatus with programmable memory control for heterogeneous main memory
US8407400B2 (en) * 2008-11-12 2013-03-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Dynamic SLC/MLC blocks allocations for non-volatile memory
KR20110119406A (ko) 2010-04-27 2011-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작 모드 전환기능을 갖는 불휘발성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및 동작 모드 전환방법
US8902653B2 (en) * 2011-08-12 2014-12-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devices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s for a memory device
US9965208B1 (en) * 2012-02-23 2018-05-0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device having a controller to enable and disable mode control circuitry of the controll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121A (zh) * 2004-05-03 2006-07-12 微软公司 非易失性存储器高速缓存性能改进
US20170031821A1 (en) * 2011-09-30 2017-02-02 Raj K. Ramanuj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multi-level memory hierarchy having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CN106575257A (zh) * 2014-06-02 2017-04-19 美光科技公司 用于改进存储器系统的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1025A (zh) * 2021-01-07 2022-07-12 美光科技公司 管理存储器对象
CN114741025B (zh) * 2021-01-07 2023-08-04 美光科技公司 管理存储器对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43980B2 (en) 2023-01-03
US20210173574A1 (en) 2021-06-10
US10929033B2 (en) 2021-02-23
US20190332290A1 (en) 2019-10-31
WO2019209875A1 (en)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4888B (zh) 存储器系统
US11543980B2 (en) Allocating variable media types of memory devices in a memory system
US11966329B2 (en) Address map caching for a memory system
CN113015965A (zh) 基于小计写入计数器执行混合损耗均衡操作
CN112840325B (zh) 存储装置上的名称空间中的错误检查
CN114097033A (zh) 存储器子系统的被取消映射分配单元的管理
US11520699B2 (en) Using a common pool of blocks for user data and a system data structure
CN112689829A (zh) 用于就地数据替代媒体的混合式耗损均衡
CN112835827A (zh) 存储器子系统中的直接存储器存取引擎的服务质量水平
CN112835828A (zh) 用于非连续源及目的地存储器地址的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命令
CN112534415B (zh) 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据有效性跟踪
CN113590023A (zh) 在多平面存储器装置的单独平面上存储区名称空间中的区
CN112445715B (zh) 管理不对准存储器组件的重新映射的存储器子系统
CN114981785A (zh) 基于改变高速缓存中数据块的写入模式执行媒体管理操作
CN113093990A (zh) 存储器子系统处的数据块切换
CN112349334A (zh) 跨越块池的耗损均衡
WO2023201462A1 (en) Namespace level valid translation unit count
WO2019109030A1 (en) Logical block mapping based on an offset
CN115705155A (zh) 存储器子系统数据迁移
US20230266898A1 (en) Host Defined Zone Group Configuration At A Memory Sub-System
CN112740189B (zh) 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多级损耗均衡
US20230266897A1 (en) Dynamic zone group configuration at a memory sub-system
US10628044B2 (en) Dynamic allocation of volatile memory to storage management components of a non-volatile storage device
CN114647377A (zh) 基于有效存储器单元计数的数据操作
CN115729858A (zh) 存储器中用于数据分享的散列操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