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3314A -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3314A
CN112163314A CN202010838290.2A CN202010838290A CN112163314A CN 112163314 A CN112163314 A CN 112163314A CN 202010838290 A CN202010838290 A CN 202010838290A CN 112163314 A CN112163314 A CN 112163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bility
intelligent
safety
control strategy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82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臣
黄彦浩
陈兴雷
李伟
汤涌
郭强
安宁
宋新立
李芳�
文晶
孙璐
何蕾
需希望
章姝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ergy Interne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Energy Interne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ergy Interne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Energy Interne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108382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3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3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3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和电网仿真故障信息,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结果,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若不稳定,则调用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对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再次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和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若不稳定,则继续返回生成新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并进行稳定性判定,直到已有模型都已调用且调用次数达到上限。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既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准确度,又降低了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一般是指电力系统遭受如输电线短路等大干扰时,各同步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暂态稳定研究的时间范围一般为扰动后3-5秒,大系统考虑互联模式振荡可延续至10-20秒。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在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暂态稳定计算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系统受到大干扰(如发生短路故障、负荷瞬间发生较大的突变、切除大容量的发电、输电或变电设备等)以后,系统各发电机组是否能维持同步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分析。其主要应用范围包括:复杂和严重事故的事后分析,通过再现事故后系统的动态响应,以了解稳定破坏的原因,并研究正确的反事故措施;在规划设计阶段,考核系统承受极端严重故障的能力,即超出正常设计标准的严重故障,以研究减少这类严重故障发生的频率和防止发生恶性事故的措施;对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估;从系统承受故障能力的角度进行计算分析,如N-1、N-2事故,故障临界切除时间和系统传输功率极限等方面,对动态元件的配置及其对暂态稳定的影响进行考虑,例如:电气制动、快速调整汽门、切机、单相重合闸等。特别是当前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和大电网互联的发展以及新型元件的投入运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的研究和计算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运行愈加复杂。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成为管理电网运行的重要手段,暂态稳定计算广泛应用于电网运行、规划、设计等领域,是大电网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技术。暂态稳定计算能够为求解系统状态量提供有力支撑,但是在暂态稳定计算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需要由专家完成,例如仿真数据的调整、故障后的稳定性特性分析、安全稳定措施的确定等。这种传统工作模式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以下方面渐显不足:(1)大量消耗人力成本。由于大电网暂态稳定计算涉及数百万个参数、上百万个变量,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和数据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例如目前国家电网主网架每年需要进行4次运行方式计算,每次都需要集结20-30人,历时长达2-3个月;(2)严重依赖专家经验。在暂态稳定计算中,能否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主要取决于专家的技术水平和工程经验,普通技术人员难以胜任复杂大电网暂态稳定计算分析任务;(3)易于引发错漏现象。暂态稳定计算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其内在规律的提取和判别难度较大,在主要依靠人工分析的情况下,错漏现象日益增多;(4)难以控制分析误差。受限于人的精力和工作能力,暂态稳定计算分析的精度难以保证。因此,以人工为主的暂态稳定计算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大电网暂态稳定计算分析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计算严重依赖人工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01:获取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电网仿真故障信息;步骤102:根据所述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和所述电网仿真故障信息,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结果;步骤103: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得到第一判定结果:若不稳定,则进入步骤104;步骤104: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用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根据所述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所述电网仿真故障信息、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一判定结果,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并将所述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作为输入,再次返回步骤102,直至所述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达到调用次数上限;步骤105: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更换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后返回步骤104,直到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所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都已调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3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得到第一判定结果:若不稳定,则进入步骤104,包括:步骤1031: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判定;步骤1032:若不稳定,则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若得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进入步骤104;步骤1033:若得不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按照第一预设规则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后返回步骤1031。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包括: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判定电力系统的失稳模式为电压失稳、功角失稳还是频率失稳。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所述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分别预先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入库和分类,并且分别预设调用规则。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电网仿真故障信息;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和所述电网仿真故障信息,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结果;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用于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得到第一判定结果:若不稳定,则调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用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用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根据所述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所述电网仿真故障信息、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一判定结果,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并将所述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作为输入,再次调用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单元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以及调用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直至所述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达到调用次数上限;第一模型更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达到调用次数上限时,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更换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后调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直到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所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都已调用。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还包括:系统稳定性判定单元,用于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判定;若不稳定,则调用系统失稳性质判定单元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系统失稳性质判定单元,用于当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判定为不稳定,则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若得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调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若得不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调用第二模型更换单元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第二模型更换单元,用于当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判定得不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按照第一预设规则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后再次调用系统稳定性判定单元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判定。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包括: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判定电力系统的失稳模式为电压失稳、功角失稳还是频率失稳。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人工智能模型管理单元,用于分别预先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所述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进行入库和分类,并且对所述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所述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分别预设调用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通过采用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实现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计算判定以及生成对应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方法严重依赖人工进行计算和判定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计算分析的精确度也得到了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电网仿真故障信息;
步骤102:根据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和电网仿真故障信息,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结果;
步骤103: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得到第一判定结果:若稳定,则进入步骤106;若不稳定,则进入步骤104;
步骤104: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用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根据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电网仿真故障信息、第一计算结果和第一判定结果,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并将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作为输入,再次返回步骤102,直至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达到调用次数上限;
步骤105:按照第二预设规则,更换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后返回步骤104,直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所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都已调用;
步骤106:输出最终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人工智能模型有两类,一类为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用于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的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另一类为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用于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每类人工智能模型有可以包括多个模型,可以根据需求预先设置每类模型中每个模型的调用规则,从而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自动调用对应的模型。例如,可以按照调用顺序设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二预设规则,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可以包括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第二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可以设置第一预设规则为:先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若无法得到判定结果则更换第二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可以包括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第二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第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可以设置第二预设规则为:先调用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若调用次数达到上限,则再依次更换为第二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第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同时,每个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都预设调用次数上限,即最大调用次数,若未超过该次数,则可以反复调用该模型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若超过该次数,则可以根据预设规则更换其他模型后再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步骤104中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后,可以将该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同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电网仿真故障信息一起,作为步骤102的输入,再次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并得到计算结果,之后再通过步骤103的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该仿真计算结果进行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再次得到判定结果,同时还可以对比前后两次仿真计算结果,验证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之后根据判断结果通过步骤104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再次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若对电力系统判定为不稳定,则可以反复循环步骤102-104来生成新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直到所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都已调用且达到调用次数上限,则进入步骤106输出最终结果。
步骤106所输出的最终结果,可以为计算过程中的全部运行信息,包括调用的人工智能模型名称、调用次数、每次人工智能模型的执行结果,每次智能制定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内容,每次暂态稳定仿真计算结果等。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实现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计算判定以及生成对应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方法严重依赖人工进行计算和判定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计算分析的精确度也得到了有效保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如图2所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的步骤201-202、204-206与图1所示的方法步骤101-102、104-106相同,步骤203包括:
步骤2031: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判定:若稳定,则进入步骤206;
步骤2032:若不稳定,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若得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进入步骤204;
步骤2033:若得不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按照第一预设规则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后返回步骤2031。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规则可以为按照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调用先后顺序进行设置。步骤2032中,若通过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而无法得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即无法得到电力系统的失稳原因,则可以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后返回步骤2031再次进行稳定性和失稳性质的判定。若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只有一个时,则只进行步骤2031-2032。
进一步地,步骤2032中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包括:
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判定电力系统的失稳模式为电压失稳、功角失稳还是频率失稳。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判定电力不稳定后,进一步通过该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原因进行判定,确定其失稳为电压失稳、功角失稳还是频率失稳,从而以此作为步骤204中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的输入之一,用于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进一步地,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分别预先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入库和分类,并且分别预设调用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将所有开发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存入系统,即为入库;入库时,可以按照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将所有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分类。同时,还可以预先设置每个人工智能模型的调用规则,从而可以使得在后续计算时,根据触发条件可以自动调用对应的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处理。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电网仿真故障信息;
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和所述电网仿真故障信息,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结果;
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303,用于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得到第一判定结果:若稳定,则调用最终结果输出单元输出最终结果;若不稳定,则调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304,用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用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根据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电网仿真故障信息、第一计算结果和第一判定结果,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并将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作为输入,再次调用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单元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以及调用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直至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达到调用次数上限;
第一模型更换单元305,用于当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达到调用次数上限时,按照第二预设规则,更换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后调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直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所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都已调用,则调用最终结果输出单元输出最终结果;
最终结果输出单元306,用于输出最终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人工智能模型有两类,一类为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用于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的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另一类为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用于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每类人工智能模型有可以包括多个模型,可以根据需求预先设置每类模型中每个模型的调用规则,从而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自动调用对应的模型。例如,可以按照调用顺序设置第一预设规则和第二预设规则,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可以包括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第二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可以设置第一预设规则为:先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若无法得到判定结果则更换第二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可以包括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第二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第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可以设置第二预设规则为:先调用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若调用次数达到上限,则再依次更换为第二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第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同时,每个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都预设调用次数上限,即最大调用次数,若未超过该次数,则可以反复调用该模型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若超过该次数,则可以根据预设规则更换其他模型后再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304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后,可以将该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同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电网仿真故障信息一起,作为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单元302的输入,再次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并得到计算结果,之后再通过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303调用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该仿真计算结果进行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再次得到判定结果,同时还可以对比前后两次仿真计算结果,验证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之后通过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304调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再次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若对电力系统判定为不稳定,则可以反复循环调用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单元302、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303和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304来生成新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直到所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都已调用且达到调用次数上限,则调用最终结果输出单元306输出最终结果。
最终结果输出单元306所输出的最终结果,可以为计算过程中的全部运行信息,包括调用的人工智能模型名称、调用次数、每次人工智能模型的执行结果,每次智能制定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内容,每次暂态稳定仿真计算结果等。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实现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计算判定以及生成对应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方法严重依赖人工进行计算和判定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计算分析的精确度也得到了有效保证。
进一步地,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303,包括:
系统稳定性判定单元3031,用于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判定:若稳定,则调用最终结果输出单元输出最终结果;若不稳定,则调用系统失稳性质判定单元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
系统失稳性质判定单元3032,用于当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判定为不稳定,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若得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调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若得不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调用第二模型更换单元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
第二模型更换单元3033,用于当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判定得不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按照第一预设规则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后再次调用系统稳定性判定单元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规则可以为按照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调用先后顺序进行设置。系统失稳性质判定单元3032,用于若通过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而无法得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即无法得到电力系统的失稳原因,则可以根据第一预设规则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后再次调用系统稳定性判定单元3031进行稳定性和失稳性质的判定。若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只有一个时,则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303可以只包括系统稳定性判定单元3031和系统失稳性质判定单元3032。
进一步地,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包括:
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判定电力系统的失稳模式为电压失稳、功角失稳还是频率失稳。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判定电力不稳定后,进一步通过该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原因进行判定,确定其失稳为电压失稳、功角失稳还是频率失稳,从而以此作为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304用于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的输入之一,用于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进一步地,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分别预先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入库和分类,并且分别预设调用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将所有开发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存入系统,即为入库;入库时,可以按照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将所有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分类。同时,还可以预先设置每个人工智能模型的调用规则,从而可以使得在后续计算时,根据触发条件可以自动调用对应的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处理。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电网仿真故障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和所述电网仿真故障信息,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结果;
步骤103: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得到第一判定结果:若不稳定,则进入步骤104;
步骤104: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用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根据所述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所述电网仿真故障信息、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一判定结果,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并将所述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作为输入,再次返回步骤102,直至所述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达到调用次数上限;
步骤105: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更换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后返回步骤104,直到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所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都已调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3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得到第一判定结果:若不稳定,则进入步骤104,包括:
步骤1031: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判定;
步骤1032:若不稳定,则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若得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进入步骤104;
步骤1033:若得不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按照第一预设规则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后返回步骤10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包括:
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判定电力系统的失稳模式为电压失稳、功角失稳还是频率失稳。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所述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分别预先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入库和分类,并且分别预设调用规则。
5.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电网仿真故障信息;
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和所述电网仿真故障信息,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结果;
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用于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得到第一判定结果:若不稳定,则调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用于按照第二预设规则调用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根据所述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数据、所述电网仿真故障信息、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一判定结果,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并将所述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作为输入,再次调用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单元进行暂态稳定仿真分析计算以及调用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失稳性质进行判定,直至所述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达到调用次数上限;
第一模型更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达到调用次数上限时,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更换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后调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生成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直到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所有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都已调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稳定性自动判定单元,还包括:
系统稳定性判定单元,用于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调用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判定:;若不稳定,则调用系统失稳性质判定单元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
系统失稳性质判定单元,用于当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判定为不稳定,则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若得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调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单元生成第一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若得不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调用第二模型更换单元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
第二模型更换单元,用于当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判定得不到第一失稳性质判定结果,则按照第一预设规则更换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后再次调用系统稳定性判定单元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判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对电力系统的失稳性质进行判定,包括:
调用所述第一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判定电力系统的失稳模式为电压失稳、功角失稳还是频率失稳。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人工智能模型管理单元,用于分别预先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所述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进行入库和分类,并且对所述稳定性智能判定模型和所述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生成模型分别预设调用规则。
CN202010838290.2A 2020-08-19 2020-08-19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163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8290.2A CN112163314A (zh) 2020-08-19 2020-08-19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8290.2A CN112163314A (zh) 2020-08-19 2020-08-19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314A true CN112163314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59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8290.2A Pending CN112163314A (zh) 2020-08-19 2020-08-19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33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9703A (zh) * 2021-08-20 2021-11-05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故障远程仿真验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9703A (zh) * 2021-08-20 2021-11-05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故障远程仿真验证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2788B (zh) 一种新能源电站并网性能评价指标修正方法
CN112163314A (zh)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智能计算方法及装置
Morison On-line dynamic security assessment using intelligent systems
CN110556823B (zh) 基于模型降维的安全约束机组组合快速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0021933B (zh) 考虑组件故障的电力信息系统控制功能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6455078A (zh) 一种配电网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
CN113435677A (zh) 一种电网运行风险主动分析系统及方法
Da Silva et al. Dynamic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CN112467806B (zh) 一种基于dmn电网调控规则确定电网运行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15954956A (zh) 一种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2751334A (zh) 一种基于内存计算架构的电网在线建模的方法及系统
CN114117786A (zh) 一种场馆供电系统维护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800625A (zh) 一种区域电网全清洁供电运行边界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13689112B (zh) 利用云计算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智慧能源站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5186494A (zh) 电力网络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1293701B (zh) 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凹陷域的预估方法及装置
Liang-Song et al. Novel hierarchical decision-making transient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on-line stability calculation
CN113780890A (zh) 一种城市电网运行风险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564100B (zh) 基于空预器差压实时评估火电机组最大出力的方法及系统
CN115758904A (zh) 一种配电网的诊断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030121B (zh) 一种获取特高压电网断线后的电网潮流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Hong et al. Analysis of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Frequency Security in Power System Operation Mode
CN115859759A (zh) 一种电网智能仿真分析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5065170A (zh) 一种在线紧急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Lerch et al. Real-time stability assessment in the control centers of the ISO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and a National Dispatching System in North Afric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