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3253B - 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3253B
CN112163253B CN202010900135.9A CN202010900135A CN112163253B CN 112163253 B CN112163253 B CN 112163253B CN 202010900135 A CN202010900135 A CN 202010900135A CN 112163253 B CN112163253 B CN 112163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concrete member
force
contribution
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01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3253A (zh
Inventor
付李
郑家乐
陶韬
尹强圣
王浩
冯昊飞
张忆
缪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9001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3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3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3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4Ageing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against age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属于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模拟并得到不同的混凝土单元和钢筋单元的受力数据,再将其等间距划分为多个微分单元,计算每个微分单元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再利用积分得到整个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某一位移点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本发明方法能够将梁机制和拱机制的抗剪作用进行区分,能够指导工程师按照此数据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相应的修补或者进行加固,以减少盲目修补的成本和时间,从而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的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属于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是土木工程领域最常用的构件形式,其承载力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受弯和受剪作用,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目前,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弯作用的力学简化模型已经十分成熟,模拟得到受弯承载力的预测值也与实际值较为接近。但是,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剪切破坏形式多样,其破坏机理和受力模型随剪跨比(构件截面弯矩与剪力和有效高度乘积的比值)的变化而改变。国内外许多学者在分析各种破坏机理的基础上,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给出过不同类型的计算公式,但是由于剪切承载力的复杂性使得这些计算公式无法得到的实际应用。
目前,国际主流的抗剪设计一般基于“剪压破坏”形态,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其基本假设为:Vu=Vc+Vs+Vsb,其中,Vc的计算公式为:Vc=0.7ftbh0,式中,Vu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剪压区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s为与斜裂缝相交的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sb为与斜裂缝相交的弯起钢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ft为混凝土的受拉强度设计值,b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宽度,h0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有效高度。
此假设模型中的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s和弯起钢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sb的原理和假设原理清晰且计算可靠性高。但是,混凝土剪压区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的计算公式主要以无腹筋梁的试验结果为基础,取值为大量试验数据的下包线,设计较为保守,且缺乏力学模型的理论依据,计算值可能与实际值存在较大偏差(如图1所示)。
梁、拱机制是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础抗剪力学模型,任意钢筋混凝土构件横截面的弯矩-剪力平衡状态可表示为公式(如图2所示)。对弯矩-剪力关系的方程式进行微分计算,可以得到横截面抗剪作用的方程/>抗剪作用可以分解为两部分的贡献:梁机制和拱机制,其中,梁机制是由截面纵筋受力和混凝土合力沿构件轴向的变化率激发的,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混凝土的抗剪贡献(反映斜裂缝开裂荷载)和桁架机制的贡献(抗剪配筋的贡献),即公式/> 拱机制是由截面混凝土合力作用点的位置沿轴向的变化率激发的,它反映在主斜裂缝外侧形成的扇形应力分布,即公式/>式中,M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横截面所受弯矩,Ts为受拉钢筋所受拉力,Cs为受压钢筋所受压力,T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拉合力,C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合力,js为受拉钢筋和轴向受压钢筋之间的力臂,jC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合力的作用点和中性轴之间的距离,jT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拉合力的作用点和中性轴之间的距离,Vb为梁机制的抗剪贡献,Va为拱机制的抗剪贡献(如图3和图4所示)。
由于目前的实验室条件缺乏直接测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横截面应力状态的有效技术,因此,无法获得横截面的混凝土合力大小和作用位置等参数,梁、拱模型的基本概念虽然简单和清晰,但是其应用仍然只停留在理论公式阶段。
当前应用于抗剪设计的力学模型多由梁、拱机制模型发展简化而来,例如定角桁架模型、变角桁架模型和桁架+拱模型等。由于各种假设的局限性,使得简化的抗剪模型无法精准地计算或预测每个加载位移点的承载力,此外,现有的抗剪模型只能计算得到总的抗剪作用力,而无法区分梁、拱机制分别在构件不同受力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因此,也无法根据其具体的受力或者载荷情况对构件进行相应的修补或者加固。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定量计算梁、拱机制分别在构件不同受力阶段抗剪作用的方法,为准确预测抗剪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剪承载力以及有目标的修补或加固构件提供基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现有的抗剪模型无法精准地计算或预测每个加载位移点的承载力,且只能计算得到总的抗剪作用力,而无法区分梁、拱机制分别在构件不同受力阶段所发挥的作用。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对梁、拱抗剪机制的定量计算和评价,来实现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对梁、拱抗剪机制的抗剪作用进行区分并给出定量的数据,以指导工程师按照此数据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相应的修补或者进行加固,以减少盲目修补的成本和时间,并提高钢筋混凝土的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长L、截面宽b、截面高h、剪跨比λ、配置钢筋情况、混凝土抗拉强度fc、抗拉强度ft和钢筋的配筋率ρ、屈服强度fy、弹性模量Es、加载方法(三点加载/四点加载、单调加载/循环往复加载),建立相应的模型,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混凝土单元和钢筋单元,并对模型进行静力加载;
②将模型沿轴向划分为N个等间距的一系列微分单元dx,第I个微分单元dx的切割面之一穿过n个混凝土单元;根据获得的各个混凝土单元的垂直于该切割面的应力输出σ,计算在某一位移点时累积该切割面上的受压合力大小Cc和受拉合力大小Tc;根据各混凝土单元受力对中性轴的力矩与合力对中性轴的力矩相等,计算得到受压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Cc和受拉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Tc;根据公式Ts=fst·Ast和Cs=fct·Asc分别计算得到在该位移点时微分单元dx对应的钢筋单元的拉力或压力,其中,fst和fct分别为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某一加载状态的应力,Ast和Asc分别为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公称截面积;根据钢筋配置位置的信息和公式js=h-2as,计算得到纵向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作用中心点之间的力臂长度js,其中,as为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根据同样方法,可得微分单元dx另一侧切割面的关键受力参数:受压合力大小Cc、受拉合力大小Tc、受压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Cc、受拉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Tc、受拉钢筋拉力Ts、受压钢筋压力Cs、纵向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作用中心点之间的力臂长度js
③将步骤①和步骤②计算得到的数据代入公式 和/>中,计算得到第I个微分单元的切割面之一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VbI和VaI,其中,Ts为受拉钢筋所受拉力,Cs为受压钢筋所受压力,T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拉合力,C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合力,js为轴向受拉钢筋和轴向受压钢筋之间的距离,jC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合力的作用点和中性轴之间的距离,jT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拉合力的作用点和中性轴之间的距离,VbI为梁机制的抗剪贡献,VaI为拱机制的抗剪贡献;
④重复步骤②和③即可得到其余N-1个微分单元dx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将计算得到的N个微分单元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代入公式和/>中,计算得到N个微分单元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的平均值/>和/>该平均值即可作为评价某一位移点的梁、拱机制对抗剪作用贡献的依据;
⑤重复步骤②~④即可得到梁、拱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随位移点变化的曲线,当在实际应用中的对应的位移点的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大于拱机制时,则针对梁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或修补;当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小于拱机制时,则针对拱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或修补;当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等于拱机制时,则同时针对梁机制和拱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或修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②中,所述受压合力大小Cc的计算公式为所述受拉合力大小Tc的计算公为所述受压合力的力臂长度jCc的计算公式为/>所述受拉合力的力臂长度jTc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c为混凝土的等效受拉合力,Cc为混凝土的等效受压合力,jCc为等效压力作用点和梁中轴线的距离,jTc:等效拉力作用点和梁中轴线的力距离,σTi为第i个单元沿轴向所受拉应力,σCi为第i个单元沿轴向所受压应力,jCci为第i个单元等效压力作用点和梁中轴线的距离,jTci为第i个单元等效拉力作用点和梁中轴线的距离,i=1,2,3,……,n。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为矩形截面构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为梁和/或柱。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混凝土单元和钢筋单元的方法为三维刚体弹簧元法3D RBS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维刚体弹簧元法3D RBSM是利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混凝土单元和钢筋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为利用与轴向垂直的力加载在构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为三点加载、四点加载、单调加载或循环往复加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N的数值越大,最终结果的准确度以及精度越高。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分单元dx有两个切割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利用上述方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时,根据实际应用中的对应的位移点的梁机制和拱机制对抗剪作用贡献的大小,判断如何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具体的为,当位移点对应的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大于拱机制时,则针对梁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当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小于拱机制时,则针对拱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当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等于拱机制时,则同时针对梁机制和拱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划分单元,并结合微分和再积分的方法实现了定量评价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梁、拱抗剪机制在任意加载位移点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的目的,能够将梁机制和拱机制的抗剪作用进行区分,能够指导工程师按照此数据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相应的修补或者进行加固,以减少盲目修补的成本和时间,从而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的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测定得到的梁机制和拱机制的抗剪作用有利于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特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结构,例如,可以根据尺寸和应用场景确定梁抗剪机制和拱抗剪机制的抗剪作用,以针对性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结构,以避免或减少后续可能出现的剪切破坏的问题。
(3)本发明使用的三维刚体弹簧元法(3D RBSM)是在离散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模拟离散介质破坏的一种方法(如图5所示),3D RBSM假设每个离散单元都是刚体,刚体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并以单元型心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单元间的作用力完全反映在弹簧上,根据计算力学原理建立按位移求解的支配方程。3D RBSM对定量评价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开裂具有极大优势:能够更精准地模拟局部力学性能,可以直观的表现开裂过程,定量地计算裂缝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剪压区受剪承载力的试验结果,其中,(a)为均匀载荷作用下的数据,(b)为集中载荷作用下的数据。
图2: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三点加载下横截面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3:钢筋混凝土梁构件的微分单元的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4:梁机制和拱机制抗剪力学模型示意图。
图5:3D RBSM模型示意图。
图6:实施例1中的钢筋混凝土短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实施例1中利用3D RBSM模型模拟得到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图8:实施例1中的钢筋混凝土短梁中的钢筋模型。
图9:实施例1中的钢筋混凝土短梁的微分单元的划分示意图。
图10:第I个微分单元dx的切割面的混凝土单元切割示意图。
图11:实施例2中计算得到的梁机制和拱机制的抗剪作用的分解结果。
图12:实施例3中计算得到的梁机制和拱机制的抗剪作用的分解结果。
图13:实施例4中计算得到的梁机制和拱机制的抗剪作用的分解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长L、截面宽b、截面高h、剪跨比λ、配置钢筋情况、混凝土抗拉强度fc、抗拉强度ft和钢筋的配筋率ρ、屈服强度fy、弹性模量Es、加载方法(三点加载/四点加载、单调加载/循环往复加载),建立相应的模型,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混凝土单元和钢筋单元,并对模型进行静力加载;
②将模型沿轴向划分为N个等间距的一系列微分单元dx,第I个微分单元dx的切割面之一穿过n个混凝土单元;根据获得的各个混凝土单元的垂直于该切割面的应力输出σ,计算在某一位移点时累积该切割面上的受压合力大小Cc和受拉合力大小Tc;根据各混凝土单元受力对中性轴的力矩与合力对中性轴的力矩相等,计算得到受压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Cc和受拉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Tc;根据公式Ts=fst·Ast和Cs=fct·Asc分别计算得到在该位移点时微分单元dx对应的钢筋单元的拉力或压力,其中,fst和fct分别为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某一加载状态的应力,Ast和Asc分别为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公称截面积;根据钢筋配置位置的信息和公式js=h-2as,计算得到纵向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作用中心点之间的力臂长度js,其中,as为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根据同样方法,可得微分单元dx另一侧切割面的关键受力参数:受压合力大小Cc、受拉合力大小Tc、受压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Cc、受拉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Tc、受拉钢筋拉力Ts、受压钢筋压力Cs、纵向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作用中心点之间的力臂长度js
③将步骤①和步骤②计算得到的数据代入公式 和/>中,计算得到第I个微分单元的切割面之一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VbI和VaI,其中,Ts为受拉钢筋所受拉力,Cs为受压钢筋所受压力,T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拉合力,C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合力,js为轴向受拉钢筋和轴向受压钢筋之间的距离,jC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合力的作用点和中性轴之间的距离,jT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拉合力的作用点和中性轴之间的距离,VbI为梁机制的抗剪贡献,VaI为拱机制的抗剪贡献;
④重复步骤②和③即可得到其余N-1个微分单元dx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将计算得到的N个微分单元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代入公式和/>中,计算得到N个微分单元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的平均值/>和/>该平均值即可作为评价某一位移点的梁、拱机制对抗剪作用贡献的依据;
⑤重复步骤②~④即可得到梁、拱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随位移点变化的曲线,当在实际应用中的对应的位移点的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大于拱机制时,则针对梁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或修补;当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小于拱机制时,则针对拱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或修补;当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等于拱机制时,则同时针对梁机制和拱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或修补。
作为优选,步骤②中,所述受压合力大小Cc的计算公式为所述受拉合力大小Tc的计算公为所述受压合力的力臂长度jCc的计算公式为/>所述受拉合力的力臂长度jTc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c为混凝土的等效受拉合力,Cc为混凝土的等效受压合力,jCc为等效压力作用点和梁中轴线的距离,jTc:等效拉力作用点和梁中轴线的力距离,σTi为第i个单元沿轴向所受拉应力,σCi为第i个单元沿轴向所受压应力,jCci为第i个单元等效压力作用点和梁中轴线的距离,jTci为第i个单元等效拉力作用点和梁中轴线的距离,i=1,2,3,……,n。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为矩形截面构件。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为梁和/或柱。
作为优选,所述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混凝土单元和钢筋单元的方法为三维刚体弹簧元法3D RBSM。
作为优选,所述三维刚体弹簧元法3D RBSM是利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混凝土单元和钢筋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加载为利用与轴向垂直的力加载在构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加载为三点加载、四点加载、单调加载或循环往复加载。
作为优选,所述N的数值越大,最终结果的准确度以及精度越高。
作为优选,所述微分单元dx有两个切割面。
实施例2: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的应用
使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抗剪机制计算,抗剪机制计算的对象实验为钢筋混凝土短梁的三点加载实验。
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全长为1600mm,横截面尺寸为300mm×150mm,剪跨比为a/d=2.35(如图6所示)。配置两根直径为29mm的受拉钢筋(受拉钢筋配筋率:3.36%),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5mm(有效高度为255mm)。本实验对图中左侧剪跨进行受剪配筋补强,将可能的剪切破坏限制在右侧剪跨,从而便于观测与分析。钢筋以及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如表1所示。
表1钢筋混凝土短梁的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
①运用3D RBSM对上述钢筋混凝土短梁建立模型;利用随机分割的方法(Voronoi法)将模型进行单元切割,划分为多个混凝土单元(如图5(b)所示)和钢筋单元(如图8所示),并对模型进行静力加载,可得如图7所示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通过与钢筋混凝土短梁的实验结果对比可知,3D RBSM对上述钢筋混凝土短梁在三点加载的破坏过程中的模拟是较准确的,因此,可以用3D RBSM对上述钢筋混凝土短梁进行模拟;
②对右侧剪跨进行微分单元dx划分,微分单元dx的单元大小取为50mm(如图9所示),第I个微分单元dx的切割面之一穿过n个混凝土单元(如图10所示),利用3D RBSM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的各个混凝土单元的应力输出σ(如表2所示,以达到极限荷载时右侧剪跨中间微分单元dx为例,下同),计算在某一位移点时累积在该切割面上的受压合力大小Cc和受拉合力大小Tc,并计算得到受压合力的力臂长度jCc和受拉合力的力臂长度jTc;根据公式Ts=fst·Ast和Cs=fst·Asc分别计算得到该一位移点时钢筋单元的拉力或压力,以及受拉和受压钢筋的距离js
Ts=fst·Ast=816.54(kN);
Cs=fst·Asc=0(kN);
js=105(mm)。
表2极限荷载时右侧剪跨中间微分单元dx各个混凝土单元的应力输出
/>
③将步骤②得到的数据代入公式 中,计算得到第I个微分单元的切割面之一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VbI和VaI;按照与计算第I个微分单元的切割面之一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VbI和VaI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到第I个微分单元的其他切割面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
④重复步骤②和③即可得到其余N-1个微分单元dx的切割面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将计算得到的N个微分单元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代入公式中,计算得到N个微分单元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的平均值/>和/>该平均值即为某一位移点的梁、拱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
⑤重复步骤②~④即可得到梁、拱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随位移点变化的曲线,结果见图11,可见,本发明得到的梁机制和拱机制的抗剪贡献之和与3D RBSM模拟得到的总的抗剪贡献是一致的,即说明本发明方法准确的计算得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剪作用力;此外,本实施例还给出了在三点加载的过程中梁机制和拱机制分别的抗剪贡献,可见,就本实施例的钢筋混凝土短梁而言,在三点加载的过程中,拱机制的抗剪贡献在位移量大于1mm时发挥主要贡献作用,尤其的在位移量达到3mm时处于最高抗剪作用,即最高载荷量。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钢筋混凝土短梁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其实际应用场景以及可能发生的位移量进行提前加固或者修补,例如,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位移量可达2~4mm,可主要根据拱机制对其进行加固,例如,其在实际应用中位移量只有1~2mm,可主要根据梁机制对其进行加固。此类有针对性的加固/修补,能够大大节约加固/修补用料且能够达到全面加固/修补的效果;或者在涉及短梁时,在其拱机制处进行加固设计,以防止其载荷过大而造成破坏。
当dx更小时(20mm),则测定的曲线和上述图11一致,但是其精度有所提高。
当dx更大时(100mm),则测定的曲线的精确度降低;具体的选择可以根据计算机能力以及最终结果的精度要求来定。
实施例3: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的应用
使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抗剪机制计算,抗剪机制计算的对象实验为钢筋混凝土长梁的三点加载实验。
实施例2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大剪跨比(a/d=3.14)而得到的钢筋混凝土长梁,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见表3。将静力加载过程中的应力输出代入公式中,可计算得到某一位移点处(以达到极限荷载时右侧剪跨中间微分单元dx为例)梁机制和拱机制的抗剪贡献,重复相应的计算过程,从而可以得到整个加载过程中梁、拱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随位移点变化的曲线,结果见图12。
表3钢筋混凝土长梁的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
Ts=fst·Ast=782.46(kN);
Cs=fst·Asc=0(kN);
js=105(mm);
实施例4: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的应用
使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抗剪机制计算,抗剪机制计算的对象实验为钢筋混凝土短梁的四点加载实验。
实施例3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变加载方式(四点加载)而得到的钢筋混凝土短梁。将静力加载过程中的应力输出代入公式中,可计算得到某一位移点处(以达到极限荷载时右侧剪跨中间微分单元dx为例)梁机制和拱机制的抗剪贡献,重复相应的计算过程,从而可以得到整个加载过程中梁、拱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随位移点变化的曲线,结果见图13。
Ts=fst·Ast=1217.50(kN);
Cs=fst·Asc=0(kN);
js=105(mm);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9)

1.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长L、截面宽b、截面高h、剪跨比λ、配置钢筋情况、混凝土抗拉强度fc、抗拉强度ft和钢筋的配筋率ρ、屈服强度fy、弹性模量Es、加载方法,建立相应的模型,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混凝土单元和钢筋单元,并对模型进行静力加载;
②将模型沿轴向划分为N个等间距的一系列微分单元dx,第I个微分单元dx的切割面之一穿过n个混凝土单元;根据获得的各个混凝土单元的垂直于该切割面的应力输出σ,计算在某一位移点时累积该切割面上的受压合力大小Cc和受拉合力大小Tc;根据各混凝土单元受力对中性轴的力矩与合力对中性轴的力矩相等,计算得到受压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Cc和受拉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Tc;根据公式Ts=fst·Ast和Cs=fct·Asc分别计算得到在该位移点时微分单元dx对应的钢筋单元的拉力或压力,其中,fst和fct分别为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某一加载状态的应力,Ast和Asc分别为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公称截面积;根据钢筋配置位置的信息和公式js=h-2as,计算得到纵向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作用中心点之间的力臂长度js,其中,as为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h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高;根据同样方法,可得微分单元dx另一侧切割面的关键受力参数:受压合力大小Cc、受拉合力大小Tc、受压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Cc、受拉合力作用位置对构件中轴线的力臂长度jTc、受拉钢筋拉力Ts、受压钢筋压力Cs、纵向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作用中心点之间的力臂长度js
③将步骤①和步骤②计算得到的数据代入公式 和/>中,计算得到第I个微分单元的切割面之一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VbI和VaI,其中,Ts为受拉钢筋所受拉力,Cs为受压钢筋所受压力,T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拉合力,C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合力,js为轴向受拉钢筋和轴向受压钢筋之间的距离,jC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合力的作用点和中性轴之间的距离,jTc为横截面混凝土的受拉合力的作用点和中性轴之间的距离,VbI为梁机制的抗剪贡献,VaI为拱机制的抗剪贡献;
④重复步骤②和③即可得到其余N-1个微分单元dx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将计算得到的N个微分单元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代入公式和/>中,计算得到N个微分单元对应的梁、拱机制的抗剪贡献的平均值/>和/>该平均值即可作为评价某一位移点的梁、拱机制对抗剪作用贡献的依据;
⑤重复步骤②~④即可得到梁、拱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随位移点变化的曲线,当在实际应用中的对应的位移点的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大于拱机制时,则针对梁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或修补;当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小于拱机制时,则针对拱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或修补;当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等于拱机制时,则同时针对梁机制和拱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或修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所述受压合力大小Cc的计算公式为所述受拉合力大小Tc的计算公为/>所述受压合力的力臂长度jCc的计算公式为/>所述受拉合力的力臂长度jTc的计算公式为/>其中,σTi为第i个单元沿轴向所受拉应力,σCi为第i个单元沿轴向所受压应力,jCci为第i个单元等效压力作用点和梁中轴线的距离,jTci为第i个单元等效拉力作用点和梁中轴线的距离,i=1,2,3,……,n;Si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各单元切割面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为矩形截面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为梁和/或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混凝土单元和钢筋单元的方法为三维刚体弹簧元法3D RBS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为利用与轴向垂直的力加载在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为三点加载、四点加载、单调加载或循环往复加载。
8.一种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时,根据实际应用中的对应的位移点的梁机制和拱机制对抗剪作用贡献的大小,判断如何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具体的为,当位移点对应的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大于拱机制时,则针对梁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当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小于拱机制时,则针对拱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当梁机制对抗剪作用的贡献等于拱机制时,则同时针对梁机制和拱机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
CN202010900135.9A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 Active CN112163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135.9A CN112163253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135.9A CN112163253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253A CN112163253A (zh) 2021-01-01
CN112163253B true CN112163253B (zh) 2024-02-27

Family

ID=73858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0135.9A Active CN112163253B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325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9789A (zh) * 2018-05-22 2018-10-16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用于对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抗剪加固的方法
CN208201672U (zh) * 2018-05-22 2018-12-07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用于对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抗剪加固的桁架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9789A (zh) * 2018-05-22 2018-10-16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用于对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抗剪加固的方法
CN208201672U (zh) * 2018-05-22 2018-12-07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用于对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抗剪加固的桁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vestigation of Influence of Section Pre-crack on Shear Strength and Shear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RC Beams by Experiment and 3-D RBSM Analysis》;LI fu等;《Journal of 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第15卷;第700-7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253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eng et al. Flexural behavior of corroded HPS beams
Thamrin et al. Shear strength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beams without stirrups
Al-Darzi et a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d parametric studies of perfobond rib connector
Alrousan et al. Punching shear behavior of FRP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under different opening configurations and loading conditions
Salama et al. Torsional behavior of T-shap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th large web openings
Limbert et al. 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behaviour of stainless steel reinforcing bars with the effect of inelastic buckling
Kos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prediction model for failure force of damaged reinforced-concrete slender columns
CN112163253B (zh) 一种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寿命的方法
Qingxuan et al. Study on bearing capacity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BL shear connector
Li et al. Flexural behavior of innovative posttensioned composite beams with corrugated steel webs
Sun et al. Study on calcul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of axially loaded CFRP-strengthened cold-formed thin-walled lipped channel steel columns
Ravi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n concrete encased trapezoidally web profiled cold-formed steel beams by varying depth-thickness ratio
Wang et al. Stiffness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destructive testing and finite-element analysi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t-beam
Liu et al. Influence of cracking on deflections of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s
Diao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T-joint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with PBL
Mohsen et al. The effective width in composite steel concrete beams at ultimate loads
Hurukadli et al. Defle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An analyt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steel fibers
Pardeshi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coconut palm stem shaped stud shear connector for composite structures
Chira et al. Load-deformation response of long 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wide beams
Shcherbyna et al. Development of Spring Hinge Models to Simulat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Spherical Graphite Reinforced Concrete
Hegyi Behaviour and design of C-profiled steel cold-formed structural elements encased in ultra-lightweight concrete
Mefleh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for Push‐Out Test with Y Type Perfobond Shear Connectors
Oukaili Unified methodology for strength and stress analysis of structural concrete members
Somodi et al. Applicable Equivalent Bow Imperfections in GMNIA for Eurocode Buckling Curves–in Case of Box Sections
Awera et al. Axial capacity of circular concrete columns reinforced with GFRP bars and spirals using FE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