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3721A - 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3721A
CN112153721A CN202010962722.0A CN202010962722A CN112153721A CN 112153721 A CN112153721 A CN 112153721A CN 202010962722 A CN202010962722 A CN 202010962722A CN 112153721 A CN112153721 A CN 112153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routing
routing device
antenna
message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27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3721B (zh
Inventor
薛清风
时锐
杨嘉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627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37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3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3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3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37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7/061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无线路由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发射距离大于第二天线发射距离的第一天线;发射距离小于安全发射距离的第二天线;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程序,当其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无线路由设备执行: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包括无线路由设备标识的第一消息;接收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包括该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的第二消息;接收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无线路由设备与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本申请利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接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设备首次接入无线路由设备时,Wi-Fi选择界面可能会显示多个名称相近或相同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用户需要逐一浏览识别,在浏览识别后选中,在选中后显示的界面上输入正确密码后,才能接入无线路由设备。如此,导致用户花费较多精力,分辨识别耗时较长,操作繁琐,用户体验较差。另外,对于老人、孩子、残疾人等操作能力较弱的人群来说,不利于其操作。如何减少用户精力的占用,缩短整体耗时,简化操作以方便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成为我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能够减少用户精力花费,缩短耗时,利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第二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小于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以下步骤: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这样,对于客人首次来到主人家中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之前未接入过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客人的移动设备显示多个相同或相近的无线路由设备标识的场景,客人只需将自己的移动设备移动至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就可自动地通过Wi-Fi AP接入无线路由设备,客人无需再做其他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客人,提升了用户体验。尤其在客人为老人、孩子等操作能力较弱的人群时;或者,在主人家中只有老人、孩子招待客人时,此时老人、孩子可能对如何上网的操作不清楚或不熟悉,这时只需告知客人拿着移动设备靠近一下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即可。另外,即使客人的移动设备没有显示多个相同或相近的无线路由设备标识,也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方式,能够轻松接入Wi-Fi网络,进而上网。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切换至第一天线;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无线路由设备和移动设备都能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已开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这样,明确了在不同的步骤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切换至第一天线。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开启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之后,且在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以一定周期,广播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订阅消息;响应于所述订阅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的接入。这样,明确了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的过程。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SSID中的一个SSID;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相同或不同;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这样,进一步具体化相关细节。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SSID中的一个SSID;所述第一请求还用于指示移动设备订阅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相同或不同;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这样,进一步具体化相关细节。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对应的唯一标识;所述响应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和所述唯一标识。这样,进一步具体化相关细节。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天线,所述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以下步骤: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这样,对于客人首次来到主人家中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之前未接入过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客人的移动设备显示多个相同或相近的无线路由设备标识的场景,客人只需将自己的移动设备移动至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就可自动地通过Wi-Fi AP接入无线路由设备,客人无需再做其他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客人,提升了用户体验。尤其在客人为老人、孩子等操作能力较弱的人群时;或者,在主人家中只有老人、孩子招待客人时,此时老人、孩子可能对如何上网的操作不清楚或不熟悉,这时只需告知客人拿着移动设备靠近一下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即可。另外,即使客人的移动设备没有显示多个相同或相近的无线路由设备标识,也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方式,能够轻松接入Wi-Fi网络,进而上网。
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无线路由设备和移动设备都能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通过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已开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这样,明确了在不同的步骤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一发射功率。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开启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之后,且在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以一定周期,广播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订阅消息;响应于所述订阅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的接入。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第二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小于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以下步骤: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移动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这样,对于客人首次来到主人家中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之前未接入过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客人的移动设备显示多个相同或相近的无线路由设备标识的场景,客人只需将自己的移动设备移动至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就可自动地通过Wi-Fi AP接入无线路由设备,客人无需再做其他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客人,提升了用户体验。尤其在客人为老人、孩子等操作能力较弱的人群时;或者,在主人家中只有老人、孩子招待客人时,此时老人、孩子可能对如何上网的操作不清楚或不熟悉,这时只需告知客人拿着移动设备靠近一下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即可。另外,即使客人的移动设备没有显示多个相同或相近的无线路由设备标识,也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方式,能够轻松接入Wi-Fi网络,进而上网。
根据第三方面,在所述通过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切换至第一天线;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无线路由设备和移动设备都能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已开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这样,明确了在不同的步骤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天线,所述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以下步骤: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移动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这样,对于客人首次来到主人家中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之前未接入过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客人的移动设备显示多个相同或相近的无线路由设备标识的场景,客人只需将自己的移动设备移动至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就可自动地通过Wi-Fi AP接入无线路由设备,客人无需再做其他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客人,提升了用户体验。尤其在客人为老人、孩子等操作能力较弱的人群时;或者,在主人家中只有老人、孩子招待客人时,此时老人、孩子可能对如何上网的操作不清楚或不熟悉,这时只需告知客人拿着移动设备靠近一下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即可。另外,即使客人的移动设备没有显示多个相同或相近的无线路由设备标识,也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方式,能够轻松接入Wi-Fi网络,进而上网。
根据第四方面,在所述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无线路由设备和移动设备都能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
根据第四方面,或者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通过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已开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这样,明确了在不同的步骤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执行以下步骤:在距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向N个标识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分别发送N个第一请求中的一个第一请求,所述N个标识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标识;在距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N个标识中的一个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所述M个无线路由设备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M和N都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这样,对于客人首次来到主人家中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之前未接入过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客人的移动设备显示多个相同或相近的无线路由设备标识的场景,客人只需将自己的移动设备移动至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就可自动地通过Wi-Fi AP接入无线路由设备,客人无需再做其他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客人,提升了用户体验。尤其在客人为老人、孩子等操作能力较弱的人群时;或者,在主人家中只有老人、孩子招待客人时,此时老人、孩子可能对如何上网的操作不清楚或不熟悉,这时只需告知客人拿着移动设备靠近一下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即可。另外,即使客人的移动设备没有显示多个相同或相近的无线路由设备标识,也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方式,能够轻松接入Wi-Fi网络,进而上网。
根据第五方面,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无线路由设备能及时地获取响应消息和Wi-Fi接入请求。
根据第五方面,或者以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移动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在距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向N个标识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分别发送N个第一请求中的一个第一请求,所述N个标识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标识;在距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移动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在距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完成Wi-Fi接入。这样,明确了在不同的步骤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
根据第五方面,或者以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以及在向N个标识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分别发送N个第一请求中的一个第一请求之前,所述移动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若移动设备已连接有Wi-Fi网络,保持已有的Wi-Fi网络连接;若移动设备未连接有Wi-Fi网络,则扫描Wi-Fi网络信号,按照信号强度由强到弱排序标识,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标识。这样,就使得在移动设备已经接入有Wi-Fi网络的情况下,就不再接入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
根据第五方面,或者以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对应的鉴权信息。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
根据第五方面,或者以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所述第一请求还用于指示移动设备订阅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
根据第五方面,或者以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对应的唯一标识;所述响应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和所述唯一标识。这样,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的流程细节,便于具体实施。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路由设备,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第二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小于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根据第六方面,在所述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切换至第一天线;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
根据第六方面,或者以上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已开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根据第六方面,或者以上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切换至第一天线。
根据第六方面,或者以上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开启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之后,且在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以一定周期,广播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订阅消息;响应于所述订阅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的接入。
根据第六方面,或者以上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SSID中的一个SSID;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相同或不同;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根据第六方面,或者以上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SSID中的一个SSID;所述第一请求还用于指示移动设备订阅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相同或不同;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根据第六方面,或者以上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对应的唯一标识;所述响应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和所述唯一标识。
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天线;所述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根据第七方面,在所述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
根据第七方面,或者以上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通过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已开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根据第七方面,或者以上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一发射功率。
根据第七方面,或者以上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开启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之后,且在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一定周期,广播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订阅消息;响应于所述订阅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的接入。
第七方面以及第七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七方面以及第七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路由设备,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第二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小于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移动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第八方面以及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八方面以及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路由设备,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天线;所述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移动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第九方面以及第九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九方面以及第九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距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向N个标识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分别发送N个第一请求中的一个第一请求,所述N个标识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标识;在距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完成Wi-Fi接入;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N个标识中的一个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所述M个无线路由设备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M和N都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
根据第十方面,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
根据第十方面,或者以上第十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移动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在距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向N个标识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分别发送N个第一请求中的一个第一请求,所述N个标识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标识;在距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移动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在距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完成Wi-Fi接入。
根据第十方面,或者以上第十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以及在向N个标识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分别发送N个第一请求中的一个第一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移动设备已连接有Wi-Fi网络,保持已有的Wi-Fi网络连接;若移动设备未连接有Wi-Fi网络,则扫描Wi-Fi网络信号,按照信号强度由强到弱排序标识,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标识。
根据第十方面,或者以上第十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对应的鉴权信息。
根据第十方面,或者以上第十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所述第一请求还用于指示移动设备订阅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
根据第十方面,或者以上第十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对应的唯一标识;所述响应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和所述唯一标识。
第十方面以及第十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十方面以及第十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无线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如第六方面、第七方面、第八方面、第九方面、第六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七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八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以及第十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七方面及第七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八方面及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九方面及第九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移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执行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以及第十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十方面及第十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无线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第六方面、第七方面、第八方面、第九方面、第六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七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八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以及第十三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七方面及第七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八方面及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第九方面及第九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执行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以及第十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十方面及第十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设备首次连接无线路由设备时,只需将移动设备靠近该无线路由设备,就可自动地通过Wi-Fi AP接入该无线路由设备;无需在Wi-Fi选择界面上逐一浏览识别选取,用户操作较简单,适用人群广,老人、孩子等操作能力较弱的人群均可操作,能够减少用户精力的花费,缩短耗时,利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另外,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有关预设的安全距离、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等均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调整设置,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的一种系统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的另一种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的整体步骤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选择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步骤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选择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步骤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选择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步骤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选择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步骤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选择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步骤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接入所选择的标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移动设备通过Wi-Fi感知接入无线路由设备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设备100由远及近地靠近无线路由设备200、300和400。移动设备100未通过Wi-Fi 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200、300和400中的任意一个。移动设备100在较远的地方时,未扫描到无线路由设备200、300和400中的任意一个;移动设备100在较近的地方时,扫描到无线路由设备200、300和400。移动设备100从所述较远的地方逐步地移动至所述较近的地方。上述的“从所述较远的地方逐步地移动至所述较近的地方”,并不严格要求每次移动后移动设备均要距离无线路由设备更近,只是从整体上看,移动设备从远离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移动至靠近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即可,中间可以存在移动后移动设备均要距离无线路由设备更远的情形。
无线路由设备200的周围有无线路由设备300和400。其中,无线路由设备300和400不是必需的。在有些情形下,可以仅有移动设备100和无线路由设备200,没有无线路由设备300和400。无线路由设备200以及可能的无线路由设备300和400可位于家、办公室、商场或学校等各种场所中。为了简便起见,以移动设备100与无线路由设备200(无线路由设备200周围无其他无线路由设备)为例,阐述不同模式下两者的首次通信建立过程。
在一种模式下,无线路由设备200按照一定周期广播消息帧,移动设备100在移动至距无线路由设备200一定距离内,移动设备100接收到上述消息帧;移动设备100向无线路由设备200发送请求信号;在无线路由设备200接收到该请求信号后,无线路由设备200向移动设备100发送标识和鉴权信息;在移动设备100接收到无线路由设备200发送的标识和鉴权信息后,移动设备100通过该标识和鉴权信息,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200的Wi-Fi网络,从而可以上网。
在另一种模式下,在移动设备100移动至距无线路由设备200一定距离内,用户通过对移动设备100的输入(如语音输入或触摸输入),使得移动设备100发出请求信号;在无线路由设备200接收到该请求信号后,无线路由设备200向移动设备100发送标识和鉴权信息;在移动设备100接收到无线路由设备200发送的标识和鉴权信息后,移动设备100通过该标识和鉴权信息,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200的Wi-Fi网络,从而可以上网。
在再一种模式下,在移动设备100移动至无线路由设备200一定距离内,移动设备100扫描到无线路由设备200的标识,用户通过对该标识输入预先获悉的密码(如语音输入或触摸输入),使得移动设备100发出请求信号;在无线路由设备200接收到该请求信号后,无线路由设备200进行验证;在无线路由设备200验证通过后,移动设备100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200的Wi-Fi网络,从而可以上网。
其中,在上述的三种模式下,上述信号(如消息帧、请求信号、标识、鉴权信息等消息)的广播、发送等可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者ZigBee等无线通讯技术来实现。本申请的蓝牙包括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标识可为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码(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BSSID)、无线路由设备的MAC地址等。
鉴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模式。本申请的安全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不加密、有线等效保密(wired equivalent privacy,WEP)、Wi-Fi访问保护2-预共享密钥模式(wi-fiprotected access 2-pre-shared key,WPA2-PSK)、Wi-Fi访问保护/Wi-Fi访问保护2-预共享密钥模式(wi-fi protected access/wi-fi protected access 2-pre-shared key,WPA/WPA2-PSK)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耳机、平板电脑、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眼镜)等。移动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搭载
Figure BDA0002681130500000131
Windows、Linux或者其它操作系统的便携式设备。上述移动设备也可为其它便携式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还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移动设备也可以不是便携式设备,而是台式计算机。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路由设备包括无线路由器,也包括起到无线路由器功能的无线路由设备。比如可开启无线热点功能的移动设备,此时该移动设备即为无线路由设备。
在移动设备首次连接无线路由设备时,移动设备的Wi-Fi选择界面可能会显示多个名称相近或相同的SSID,比如HUAWEI-M6LWHQ、HUAWEI-M8LQHW、HUAWEI-ML6WQH、HUAWEI-M6LQWH、HUAWEI-M8LWHQ、HUAWEI-M8LWQH等。由于SSID的名称相近甚至可能相同,用户不易区分识别,需要仔细地逐一浏览识别,导致用户耗费较多精力,用户感觉较累。另外,在用户浏览识别确定,比如确定为HUAWEI-M8LWQH,并在选中HUAWEI-M8LWQH后显示的界面上输入正确密码后,才能接入无线路由设备。如此,导致用户花费较多精力,分辨识别耗时较长,操作繁琐,用户体验较差。另外,对于老人、孩子、残疾人等操作能力较弱的人群来说,不利于其操作。比如,老人由于年龄较大,手指触摸不灵敏,眼睛视力减弱,记忆力降低等,无法正确输入密码,用户体验较差。即使只有一个无线路由设备,没有其他的无线路由设备,也需要用户在移动设备的多个界面上分别点击,并输入连接密码,同样存在操作繁琐的问题。这种繁琐的操作对于老人或孩子等操作能力较弱的人群来说,尤为不便。因此,如何减少用户精力的占用,缩短整体耗时,简化操作以方便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成为我们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能够减少用户精力的占用,缩短整体耗时,使得移动设备自动接入无线路由设备,利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所述用户包括老人、孩子、残疾人、病人等操作能力较弱的人,也包括智障人士等不方便或不能执行复杂操作的人。
示例性地,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移动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移动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移动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移动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移动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移动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移动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移动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示例性地,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无线路由设备200可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1,天线2,无线通信模块250,传感器模块260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无线路由设备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路由设备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路由设备200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0。其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间(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间音频(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SIM卡接口,和/或USB接口等。其中,USB接口2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2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无线路由设备200充电,也可以用于无线路由设备2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无线路由设备2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路由设备2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240可以通过USB接口2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240可以通过无线路由设备2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240为电池2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41为无线路由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241用于连接电池242,充电管理模块24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块241接收电池2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240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和无线通信模块25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2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2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241和充电管理模块2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路由设备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以及无线通信模块250等实现。
无线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无线路由设备200上的包括Wi-Fi(包括Wi-Fi感知和Wi-Fi AP),蓝牙(bluetooth,BT),无线数传模块(例如,433MHz,868MHz,915MHz)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5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250经由天线1或者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滤波以及调频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50还可以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1或者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路由设备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广播消息,广播消息中可以携带无线路由设备200的设备标识或者产品标识,用于周围的移动设备发现该无线路由设备。无线路由设备20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消息。
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无线路由设备2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220与处理器2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2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上述指令,从而使得无线路由设备200执行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以及各种应用以及数据处理等。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代码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代码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无线路由设备2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部件,闪存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210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来使得无线路由设备20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以及其他应用及数据处理。
在一种示例中,图4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的一种系统示意图。如图4A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移动设备100和无线路由设备200。移动设备100以无线通信方式与无线路由设备200通信。无线路由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50,强天线261和弱天线262。
其中,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等。其中,UART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可以为双向通信总线,将要传输的数据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通过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250交互信息。
无线通信模块250用于实现无线路由设备200与移动设备的无线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强天线261和弱天线26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进一步地,无线通信模块250将从强天线261或弱天线262接收的电磁波转换为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处理器210进行处理;或者无线通信模块250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经由强天线261或弱天线26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本申请实施例中,强天线261发射信号的第一距离大于弱天线262发射信号的第二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可控制强天线261与弱天线262的切换。当无线路由设备200采用强天线261时,如果移动设备100与无线路由设备200之前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移动设备100可与无线路由设备200通信;当无线路由设备200采用弱天线262时,如果移动设备100与无线路由设备200之前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移动设备100可与无线路由设备200通信。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通常在初始化中预先设置。第一距离可被设置为几米到几十米范围内的一个距离。第二距离可被设置为几厘米到几十厘米范围内的一个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其中,图4A的强天线261、弱天线262可分别为图2的天线1、天线2;或者,图4A的强天线261和弱天线262可为图2的天线2中的两条不同天线。
在另一种示例中,图4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的另一系统示意图。如图4B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移动设备100和无线路由设备200。移动设备100以无线通信方式与无线路由设备200通信。无线路由设备200可包括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50和天线261。无线通信模块250包括无线模块251和可变阻抗电路模块252。其中,图4B中处理器210与图4A中处理器210相同,图4B中无线模块251与图4A中天线通信模块25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天线261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可变阻抗电路模块252包括可变阻抗组成的电路或者集成线路等。处理器210通过控制调整可变阻抗电路模块252的阻值,调节天线261的发射功率,从而控制天线261发射无线信号时的发射距离。示例性地,可变阻抗电路模块252的阻值为第一阻值时,天线261发射无线信号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实现强天线的功能);可变阻抗电路模块252的阻值为第二阻值时,天线261发射无线信号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实现弱天线的功能)。其中,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有关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说明与图4A所示示例中两者的说明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无线路由设备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路由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优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设备在建立Wi-Fi AP连接之前,采用Wi-Fi感知方式进行通信。其中,Wi-Fi感知是基于计算机网络MAC(Medium 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又称为数据链路层协议扩展进行的交互,无需涉及到MAC层的上层网络通信,在数据链路层便可完整的实现数据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4A或图4B所示的系统。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无线路由设备天线发射距离的设定,选择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以及接入所选择的标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可为SSID、BSSID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无线路由设备天线发射距离进行设定。比如,可根据场所户型、场所面积、无线路由设备在场所里的位置等因素调节无线路由设备天线的发射功率,以使无线路由设备天线的发射距离适配不同的场所,提升产品的自适应能力和易使用性。此处不再展开描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还可只包括上述步骤的部分步骤,比如选择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以及接入所选择的标识;或者,选择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
下面将结合图6A-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选择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步骤,以及接入所选择的标识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该方法涉及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其中,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均已至少开启Wi-Fi感知、蓝牙和ZigBee等通信功能中的至少一个,且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相同的通信功能,比如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Wi-Fi感知通信功能;移动设备未通过Wi-Fi 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移动至无线路由设备的附近;上述的由远及近为大体上的由远及近,并不严格要求每次移动后移动设备均要距离无线路由设备更近,只是从整体上看,移动设备从远离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移动至靠近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即可。在上述的前提下,如图6A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无线路由设备切换至第一天线,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
具体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和BSSID中的至少一个。
BSSID是标识该SSID的MAC地址,具有唯一性。通过BSSID,可以唯一识别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第一消息还可包括其他信息,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以明文形式广播。
S602、无线路由设备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无线路由设备通过强天线,按照第一周期(比如2s、5s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周期性广播第一消息。强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比如5米、10米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如果移动设备移动至距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就可接收到该第一请求。
S603、在位于第一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获取到所述标识。
移动设备位于强天线的发射距离之外时,接收不到该第一消息。在一种示例中,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当移动设备移动至强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并根据第一消息获取所述SSID。进一步地,移动设备还可根据第一消息获取到BSSID,甚至其他信息。
在一种场景下,客人首次来主人家中做客,客人由远及近地进入主人家中,客人的移动设备起初在主人家门口附近,此时位于主人家中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这时客人的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并根据第一消息获取到主人家中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进一步地,还可获取到BSSID,甚至其他信息。
S604、移动设备是否已连接Wi-Fi网络。
判断移动设备是否已连接Wi-Fi网络,主要是为了适应一些场景。比如,客人为主人的邻居,客人的移动设备连接有客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客人持有移动设备首次进入主人家后,客人的移动设备仍然连接着客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这种场景下,无需进一步将客人的移动设备所连接的客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切换至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基于这样的考虑,先判断一下移动设备是否已连接有Wi-Fi网络。
若移动设备已连接Wi-Fi网络,执行步骤605;若移动设备未连接Wi-Fi网络,则执行步骤606。
S605、不作处理。
在移动设备已连接有Wi-Fi网络的情况下,无须对移动设备处理,即不作处理即可。
S606、按照信号强度由强到弱排序,选取前N个标识,N为预设的正整数。
在移动设备未连接有Wi-Fi网络的情况下,移动设备将扫描到的标识,按照信号强度由强到弱排序,选取前N个标识,N为预设的正整数,如N为1、3或5。比如,扫描到的标识的个数M为10,预设的N为1,在按照信号强度由强到弱排序后,选取第一个标识。
这种选取是考虑到,一般来说,距离移动设备越近的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的信号强度越强,距离移动设备越远的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的信号强度越弱。不过,一个无线路由设备距离移动设备虽然不是最近的,但也很近,此时有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无线路由设备200距离移动设备100最近,无线路由设备300距离移动设备100次近,但移动设备扫描到的无线路由设备300的标识的信号强度却最强。因此,优选地,将N预设为大于1的正整数。N由用户预先设置。
另外,在扫描到的标识的个数M小于N的情况下,选取所有的标识。比如,预设的N为5,而此时扫描到的标识的个数M为3,则选取3个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S604-S605不是必需的;也就是说,在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以不包括S604-S605;在执行完步骤S603后,执行步骤S606。这样,在执行步骤S606时,不再设置“在移动设备未已连接Wi-Fi网络”这一前提。
有关信号强度的计算,可根据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RSSI)来计算。有关RSSI的计算方式,为本领域的常用计算方式,此处不再展开。
S607、向前N个标识中每一个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包括前N个标识中的一个标识。
移动设备在选取前N个标识之后,向前N个标识中每一个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即向前N个标识中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包括前N个标识中的一个标识。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比如,N为3;在选取前3个标识(标识1、标识2、标识3)之后,移动设备向前3个标识中的每个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共计发送3个第一请求;比如标识1对应无线路由设备200,标识2对应无线路由设备300,标识3对应无线路由设备400。移动设备100分别向无线路由设备200、300和400发送一个第一请求,在发送给无线路由设备200的第一请求包括标识1,在发送给无线路由设备300的第一请求包括标识2,在发送给无线路由设备400的第一请求包括标识3。
再比如,N为1;在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1个标识之后,移动设备向该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包括该标识。此时,该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可认为是客人到主人家中做客场景中,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同S606所述,在扫描到的标识的个数K小于N的情况下,S607中“前N个标识”被替换为“所有的标识”。
前N个标识以外的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在一定时长内未收到第一请求,则退出该方法的流程,恢复正常运转。若有无线路由设备提供多个标识,比如两个标识,但其中一个位于前N个标识的范围内,另外的标识位于前N个标识以外范围内,则该无线路由设备继续该方法,并不退出该方法。
S608、在接收到第一请求后,无线路由设备切换至第二天线。
无线路由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请求后,切换至第二天线。前N个标识或所有的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都会在接收到第一请求后,切换至第二天线。其中,在S606中,移动设备扫描到的标识的个数M小于N的情况下,“前N个标识”被替换为“所有的标识”。下述步骤中“所有的标识”均在同样的情况下,后续不再阐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切换至弱天线。弱天线的发射距离小于强天线的发射距离。比如,强天线的发射距离为10米,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为0.3米。
S609、无线路由设备生成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一个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和唯一标识。
前N个标识或所有的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都生成第二消息,每一个第二消息都包括所述每一个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和唯一标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标识可为SSID,唯一标识可为BSSID。以N为3,SSID1对应无线路由设备200,SSID2对应无线路由设备300,SSID3对应无线路由设备400为例,举例说明。无线路由设备200、300和400都生成第二消息;无线路由设备2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1对应的鉴权信息1和唯一标识BSSID1;无线路由设备3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2对应的鉴权信息2和唯一标识BSSID2;无线路由设备4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3对应的鉴权信息3和唯一标识BSSID3。
S610、无线路由设备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无线路由设备通过弱天线,按照第二周期(比如1s、500ms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周期性广播第二消息。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比如0.3米、0.2米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如果移动设备移动至距无线路由设备第二距离内,就可接收到该第二消息。
可选地,第二周期与第一周期之间的关系,也可相同、不同(如大于、小于)。
S611、在位于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获取到鉴权信息和唯一标识。
移动设备位于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之外时,接收不到该第二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当移动设备移动至弱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并根据第二消息,获取到鉴权信息和唯一标识。
S612、向所述唯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移动设备已接收到鉴权信息和唯一标识。
S613、无线路由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自首次广播第二消息起,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执行S601;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响应消息,执行S614;
可选地,无线路由设备自首次广播第二消息起,如果在另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响应消息,可以发出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移动设备靠近无线路由设备。比如,无线路由设备通过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请将移动设备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再比如,无线路由设备通过扬声器或喇叭发出语音提示信息“请将移动设备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其中,所述另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
S614、在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后,切换至第一天线。
无线路由设备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则可以确定移动设备位于无线路由设备的弱天线发射距离之内,即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条件。比如,弱天线发射距离为0.3米,无线路由设备接收到响应消息,则可以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0.3米。
可选地,S612-S614并非必需的步骤;比如,在S611之后,直接开始执行图9的S901,并按图9所示的流程步骤执行。
这样,移动设备就获取到了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唯一标识和鉴权信息后,比如,SSID的密码、BSSID和安全模式;无线路由设备也就获悉到移动设备已经获取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唯一标识和鉴权信息等信息。从而,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已经具备通过Wi-Fi AP接入的条件了。
图6A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客人首次来主人家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在主人家中扫描到的多个SSID中包含了名称相同的SSID的场景,比如扫描到的SSID列表中有两个SSID相同。
在图6A所示的流程中,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广播、通信等可通过Wi-Fi感知、蓝牙、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无线路由设备在运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时,是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即一部分时间片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另一部分时间片用于正常的Wi-Fi AP上网。这样,该无线路由设备既可使得已经连接该无线路由设备的移动设备正常上网,又可使得新的移动设备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自动连接上该无线路由设备。时间片划分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占比例较少,正常的Wi-Fi AP上网所占比例较多的规则划分。
进一步地,还可在使用第二天线发送的步骤开始执行时,进行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值t1时,暂停执行上述使用第二天线发送的步骤,转而使用第一天线使已连接的移动设备正常地Wi-Fi AP上网,并重新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另一预设值t2时,转而使用第二天线执行上述使用第二天线发送的步骤,并重新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值t1时,暂停执行上述使用第二天线发送的步骤,转而使用第一天线使已连接的移动设备正常地Wi-Fi AP上网,并重新计时;如此循环。举例说明,t1+t2为1秒时,t1可为0.2秒。当然,t1+t2为1秒,t1为0.2秒,仅为示意性举例,其他的数值也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唯一标识可以不需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该方法涉及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其中,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均已至少开启Wi-Fi感知、蓝牙和ZigBee等通信功能中的至少一个,且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相同的通信功能,比如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Wi-Fi感知通信功能;移动设备未通过Wi-Fi 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移动至无线路由设备的附近;上述的由远及近为大体上的由远及近,并不严格要求每次移动后移动设备均要距离无线路由设备更近,只是从整体上看,移动设备从远离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移动至靠近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即可。在上述的前提下,如图6B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S608’;其中,S601’-S608’分别与S601-S608相同,可参见S601-S608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609’、无线路由设备生成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一个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前N个标识或所有的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都生成第二消息,每一个第二消息都包括所述每一个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标识可为SSID。以N为3,SSID1对应无线路由设备200,SSID2对应无线路由设备300,SSID3对应无线路由设备400为例,举例说明。无线路由设备200、300和400都生成第二消息;无线路由设备2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1对应的鉴权信息1;无线路由设备3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2对应的鉴权信息2;无线路由设备4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3对应的鉴权信息3。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标识可为BSSID。
S610’;其中,S610’与S610相同,可参见S61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611’、在位于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获取到鉴权信息。
移动设备位于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之外时,接收不到该第二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当移动设备移动至弱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并根据第二消息,获取到鉴权信息。
S612’、向所述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移动设备已接收到鉴权信息。
S613’-S614’;其中,S613’-S614’分别与S613-S614相同;可参见S613-S61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S612’-S614’并非必需的步骤;比如,在S611’之后,直接开始执行图9的S901,并按图9所示的流程步骤执行。
这样,移动设备就获取到了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鉴权信息;无线路由设备也就获悉到移动设备已经获取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鉴权信息等信息。从而,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已经具备通过Wi-Fi AP接入的条件了。
图6B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客人首次来主人家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在主人家中扫描到的多个SSID中包含了名称相似的SSID但没有名称相同的SSID的场景,比如扫描到的SSID列表中有三个名称相似的SSID。
在图6B所示的流程中,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广播、通信等可通过Wi-Fi感知、蓝牙、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
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未阐述部分均与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无需广播发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该方法涉及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其中,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均已至少开启Wi-Fi感知、蓝牙和ZigBee等通信功能中的至少一个,且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相同的通信功能,比如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Wi-Fi感知通信功能;移动设备未通过Wi-Fi 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移动至无线路由设备的附近;上述的由远及近为大体上的由远及近,并不严格要求每次移动后移动设备均要距离无线路由设备更近,只是从整体上看,移动设备从远离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移动至靠近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即可。在上述的前提下,如图6C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S606”;其中,S601”-S606”分别与S601’-S606’相同,可参见S601’-S60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607”、向前N个标识中每一个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包括前N个标识中的一个标识和移动设备标识。
移动设备在选取前N个标识之后,向前N个标识中每一个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即向前N个标识中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包括前N个标识中的一个标识。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比如,N为3;在选取前3个标识(标识1、标识2、标识3)之后,移动设备向前3个标识中的每个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共计发送3个第一请求;比如标识1对应无线路由设备200,标识2对应无线路由设备300,标识3对应无线路由设备400。移动设备100分别向无线路由设备200、300和400发送一个第一请求,在发送给无线路由设备200的第一请求包括标识1,在发送给无线路由设备300的第一请求包括标识2,在发送给无线路由设备400的第一请求包括标识3。
再比如,N为1;在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1个标识之后,移动设备向该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包括该标识和移动设备标识。此时,该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可认为是客人到主人家中做客场景中,主人家中的无线路由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扫描到的标识的个数K小于N的情况下,S607”中“前N个标识”被替换为“所有的标识”。
前N个标识以外的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在一定时长内未收到第一请求,则退出该方法的流程,恢复正常运转。若有无线路由设备提供多个标识,比如两个标识,但其中一个位于前N个标识的范围内,另外的标识位于前N个标识以外范围内,则该无线路由设备继续该方法,并不退出该方法。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标识可为移动设备的唯一标识;比如,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MAC地址、序列号SN等。
S608”、其中,S608”与S608’相同,可参见S608’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609”、无线路由设备生成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一个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前N个标识或所有的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都生成第二消息,每一个第二消息都包括所述每一个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标识可为SSID。以N为3,SSID1对应无线路由设备200,SSID2对应无线路由设备300,SSID3对应无线路由设备400为例,举例说明。无线路由设备200、300和400都生成第二消息;无线路由设备2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1对应的鉴权信息1;无线路由设备3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2对应的鉴权信息2;无线路由设备4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3对应的鉴权信息3。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标识可为BSSID。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还包含移动设备的标识。
S610”、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移动设备标识来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可选地,第二周期与第一周期之间的关系,也可相同、不同(如大于、小于)。
S611”-S614”;其中,S611”-S614”分别与S611’-S614’相同;可参见S611’-S61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S612”-S614”并非必需的步骤;比如,在S611”之后,直接开始执行图9的S901,并按图9所示的流程步骤执行。
这样,移动设备就获取到了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鉴权信息;无线路由设备也就获悉到移动设备已经获取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鉴权信息等信息。从而,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已经具备通过Wi-Fi AP接入的条件了。
图6C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客人首次来主人家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在主人家中扫描到的多个SSID中包含了名称相似的SSID但没有名称相同的SSID的场景,比如扫描到的SSID列表中有三个名称相似的SSID。
在图6C所示的流程中,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广播、通信等可通过Wi-Fi感知、蓝牙、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
图6C所示的实施例中未阐述部分均与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就可按照图9所示的流程,使得移动设备通过Wi-Fi 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了。
在介绍图9所示的流程之前,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双方不再使用Wi-Fi感知、蓝牙、ZigBee等,而是使用Wi-Fi通信来接入所选择的SSID。此时,在天线的使用上,无线路由设备不再使用第二天线,可使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外的第三天线,也可使用第一天线。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接入所选择的SSID步骤可包括:
S901、移动设备向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
S902、无线路由设备验证是否正确。
若验证正确,则执行S90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验证不正确,记录验证次数为1,并在等待一预定时长后,再次验证;若再次验证不同过,则验证次数加1。如此循环,若验证次数达到预设验证次数后,仍验证不正确,则停止验证。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若验证不正确,则在等待一预定时长后,再次验证;若再次验证不正确,则向移动设备发送一个消息,告知移动设备密码错误;或者,无线路由设备通过语音输出或消息显示的方式,告知移动设备密码错误。
S903、无线路由设备向移动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用于指示Wi-Fi接入请求验证成功。
移动设备就可接收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的确认消息。这样,移动设备就通过Wi-Fi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更具体地,移动设备就通过Wi-Fi 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也即移动设备接入了所选择的SSID。之后,移动设备就可通过该无线路由设备上网了。
另外,在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执行图6A所示的流程之前,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均已至少开启Wi-Fi感知、蓝牙和ZigBee等通信功能中的至少一个,且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相同的通信功能,比如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Wi-Fi感知通信功能。下面以Wi-Fi感知为例,阐述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开启Wi-Fi感知通信模块的一种实现方式。
可选地,S903并非必需的步骤;在有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以没有S903。
以Wi-Fi感知为例,结合图10,阐述移动设备通过Wi-Fi感知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的流程。
如图10所示,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移动设备通过Wi-Fi感知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的流程,可包括:
S1001、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移动设备打开Wi-Fi感知。
具体地,可在Wi-Fi设置界面下,接收到用户对Wi-Fi感知打开按钮的触摸输入,响应于所述触摸输入,移动设备打开Wi-Fi感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在移动设备的任何界面下(包括息屏),接收到用户对移动设备的语音输入,响应于所述语音输入,移动设备打开Wi-Fi感知。
S1002、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无线路由设备打开Wi-Fi感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接收到无线路由设备的按键被按下的输入,响应于所述按键被按下的输入,无线路由设备打开Wi-Fi感知。对于华为的无线路由设备而言,所述按键可为智联键,也可为其他按键。
在另外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接收到用户对无线路由设备的语音输入,响应于所述语音输入,无线路由设备打开Wi-Fi感知。
S1003、无线路由设备以一定周期,广播Wi-Fi感知接入服务。
无线路由设备按照一定周期(比如1s,5s等),通过广播形式,发布Wi-Fi感知接入服务。其中,一定周期可由用户预先设置。所述Wi-Fi感知接入服务还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唯一标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Wi-Fi感知接入服务还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MAC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S1001和S1002的顺序可互换;两者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甚至,S1001也可在S1003之后。
S1004、在接收到Wi-Fi感知接入服务后,移动设备订阅所述Wi-Fi感知接入服务。
移动设备在接收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的Wi-Fi感知接入服务后,自动订阅该Wi-Fi感知接入服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在接收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的Wi-Fi感知接入服务后,提醒用户是否订阅所述Wi-Fi感知接入服务。用户触摸同意订阅,或者语音输入同意订阅或类似词语后,移动设备才订阅所述Wi-Fi感知接入服务。
S1005、移动设备向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订阅消息,用于指示移动设备订阅所述Wi-Fi感知接入服务。
所述订阅消息还包括移动设备的唯一标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订阅消息还包括移动设备的MAC地址,用于告知无线路由设备哪个移动设备订阅了所述Wi-Fi感知接入服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在预设时长内,无线路由设备未收到所述订阅消息,则无线路由设备退出该流程。预设时长可由用户预先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在预设时长内,无线路由设备未收到所述订阅消息,则无线路由设备记录次数1;并在预定时长内,无线路由设备仍未收到所述订阅消息,则验证次数加1。如此循环,在验证次数达到预设验证次数后,无线路由设备仍未收到所述订阅消息,则无线路由设备退出该流程。预设时长可由用户预先设置。
S1006、无线路由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订阅消息后,移动设备通过Wi-Fi感知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
在移动设备通过Wi-Fi感知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之后,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设备就可执行图6A、图6B或图7所示的方法了。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开启蓝牙通信功能、ZigBee通信功能或其他类似的通信功能的实现方式,与上述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开启Wi-Fi感知通信模块的实现方式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该方法涉及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其中,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均已至少开启Wi-Fi感知、蓝牙和ZigBee等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且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相同的通信模块,比如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Wi-Fi感知通信模块;移动设备通过Wi-Fi 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移动至无线路由设备的附近;上述的由远及近为大体上的由远及近,并不严格要求每次移动后移动设备均要距离无线路由设备更近,只是从整体上看,移动设备从远离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移动至靠近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即可。在上述的前提下,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701-S708;其中,S701-S708分别与S601-S608相同,可参见S601-S608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709、无线路由设备生成第二消息,并随机生成动态加密密钥,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动态加密密钥和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唯一标识。
示例性地,标识可为SSID,唯一标识可为BSSID。
前N个标识或所有的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都生成第二消息,以及随机生成动态加密密钥,每一个第二消息都包括所述每一个标识对应的一个标识。以N为3,SSID1对应无线路由设备200,SSID2对应无线路由设备300,SSID3对应无线路由设备400为例,举例说明。无线路由设备200、300和400都生成第二消息;无线路由设备2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1对应的一个BSSID1;无线路由设备3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2对应的一个BSSID2;无线路由设备4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SSID3对应的一个BSSID3。
S710、无线路由设备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无线路由设备通过弱天线,按照第二周期(比如1s、500ms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周期性广播第二消息。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比如0.3米、0.2米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如果移动设备移动至距无线路由设备第二距离内,就可接收到该第二消息。
可选地,第二周期可与第一周期相同,也可与第一周期不同;比如,第二周期大于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小于第一周期。
S711、在位于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获取到所述动态加密密钥和所述唯一标识。
移动设备位于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之外时,接收不到该第二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当移动设备移动至弱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并根据第二消息,获取到所述动态加密密钥和所述唯一标识。
S712、向所述唯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回复消息,所述回复消息用于指示移动设备已接收到动态加密密钥。
S713、无线路由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回复消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自首次广播第二消息起,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执行S701;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响应消息,执行S714;
可选地,无线路由设备自首次广播第二消息起,如果在另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响应消息,可以发出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移动设备靠近无线路由设备。比如,无线路由设备通过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请将移动设备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再比如,无线路由设备通过扬声器或喇叭发出语音提示信息“请将移动设备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其中,所述另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
S714、无线路由设备使用动态加密密钥加密所述唯一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得到密文;生成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所述密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使用动态加密密钥加密所述BSSID对应的鉴权信息,得到密文;无线路由设备生成包括所述密文的第三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鉴权信息包括密码和安全模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使用动态加密密钥只加密所述密码,得到密文;无线路由设备生成包括所述密文和安全模式的第三消息。
S715、无线路由设备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三周期广播第三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无线路由设备通过弱天线,按照第三周期(比如500ms、300ms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周期性广播第三消息。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比如0.3米、0.2米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如果移动设备移动至或保持在距无线路由设备第二距离内,就可接收到该第二消息。
可选地,第三周期可与第二周期相同,也可与第二周期不同;比如,第三周期大于第二周期,或第三周期小于第二周期。
同理,第三周期与第一周期之间的关系,也可相同、不同(如大于、小于)。
S716、在位于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三消息,使用所述动态加密密钥解析,获取到所述鉴权信息。
移动设备位于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之外时,接收不到该第三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当移动设备移动至或保持在弱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三消息;并根据第三消息,使用所述动态加密密钥解析,获取到所述鉴权信息。
S717、向所述唯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移动设备已接收到并解析出所述鉴权信息。
S718、在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后,切换至第一天线。
无线路由设备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则可以确定移动设备位于无线路由设备的弱天线发射距离之内,即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条件。比如,弱天线发射距离为0.3米,无线路由设备接收到响应消息,则可以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0.3米。
这样,移动设备就获取到了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唯一标识和鉴权信息;无线路由设备也就获悉到移动设备已经获取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唯一标识和鉴权信息等信息。从而,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已经具备通过Wi-Fi AP接入的条件了。
图7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客人首次来主人家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在主人家中扫描到的多个SSID中包含了名称相同的SSID的场景,比如扫描到的SSID列表中有两个SSID相同。
在图7所示的流程中,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广播、通信等可通过Wi-Fi感知、蓝牙、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
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未阐述部分均与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就可按照图9所示的流程,使得移动设备通过Wi-Fi 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了。有关图9所示的流程,前文已经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在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执行图7所示的流程之前,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均已至少开启Wi-Fi感知、蓝牙和ZigBee等通信功能中的至少一个,且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相同的通信功能,比如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都开启Wi-Fi感知通信功能。有关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开启Wi-Fi感知通信功能的一种实现方式请参见图9及前文针对图9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开启蓝牙通信功能、ZigBee通信功能或其他类似通信功能的实现方式,与上述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开启Wi-Fi感知通信功能的实现方式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该方法涉及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其中,移动设备未通过Wi-Fi 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移动至无线路由设备的附近;上述的由远及近为大体上的由远及近,并不严格要求每次移动后移动设备均要距离无线路由设备更近,只是从整体上看,移动设备从远离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移动至靠近无线路由设备的地方即可。在上述的前提下,以Wi-Fi感知为例,阐述图8所示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的流程步骤。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800、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移动设备打开Wi-Fi感知。
具体地,可在Wi-Fi设置界面下,接收到用户对Wi-Fi感知打开按钮的触摸输入,响应于所述触摸输入,移动设备打开Wi-Fi感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在移动设备的任何界面下(包括息屏),接收到用户对移动设备的语音输入,响应于所述语音输入,移动设备打开Wi-Fi感知。
S801、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无线路由设备打开Wi-Fi感知;无线路由设备切换至第一天线,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Wi-Fi感知接入服务和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接收到无线路由设备的按键被按下的输入,响应于所述按键被按下的输入,无线路由设备打开Wi-Fi感知。对于华为的无线路由设备而言,所述按键可为智联键,也可为其他按键。在另外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接收到用户对无线路由设备的语音输入,响应于所述语音输入,无线路由设备打开Wi-Fi感知。
无线路由设备切换至第一天线,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Wi-Fi感知接入服务和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Wi-Fi感知接入服务还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MAC地址。第一消息还可包括BSSID等其他信息,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以明文形式广播。
S802、无线路由设备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无线路由设备通过强天线,按照第一周期(比如2s、5s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周期性广播第一消息。强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比如5米、10米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如果移动设备移动至距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就可接收到该第一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S800和S801的顺序可互换;两者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甚至,S800也可在S802之后。
S803、在位于第一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获取到所述标识。
移动设备位于强天线的发射距离之外时,接收不到该第一消息。在一种示例中,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当移动设备移动至强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并根据第一消息获取所述标识。进一步地,移动设备还可根据第一消息获取到无线路由设备的MAC地址,甚至其他信息。
在一种场景下,客人来主人家中做客,客人由远及近地进入主人家中,客人的移动设备起始在主人家门口附近,此时位于主人家中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这时客人的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并根据第一消息获取到主人家中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进一步地,还可获取到无线路由设备的MAC地址,甚至其他信息。
S804-S805;S804-S805分别与S603-S604相同,请参见S603-S604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S806、按照信号强度由强到弱排序,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第一标识,移动设备订阅第一标识发布的Wi-Fi感知接入服务。
在一种实例中,标识包括SSID;第一标识包括第一SSID。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可能获取到多个信号,移动设备按照信号强度由强到弱排序,自动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一个标识为第一标识,并自动订阅第一标识发布的Wi-Fi感知接入服务。若移动设备只获取到一个信号,则自动选取该信号的标识为第一标识,并自动订阅第一标识发布的Wi-Fi感知接入服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在按照信号强度由强到弱排序后,默认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第一标识,并提醒用户是否订阅第一标识发布的Wi-Fi感知接入服务。用户触摸同意订阅,或者语音输入同意订阅或类似词语后,移动设备才订阅第一标识发布的Wi-Fi感知接入服务。
S807、向所述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指示移动设备已订阅所述Wi-Fi感知接入服务。
在移动设备订阅第一标识发布的Wi-Fi感知接入服务后,移动设备自动向所述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指示移动设备订阅所述Wi-Fi感知接入服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在预设时长内,无线路由设备未收到第一请求,则无线路由设备退出该流程。预设时长可由用户预先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在预设时长内,无线路由设备未收到第一请求,则无线路由设备记录次数1;并在预定时长内,无线路由设备仍未收到所述第一请求,则验证次数加1。如此循环,在验证次数达到预设验证次数后,无线路由设备仍未收到所述第一请求,则无线路由设备退出该流程。预设时长可由用户预先设置。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请求包括移动设备标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标识可为移动设备的唯一标识;比如,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IMEI),MAC地址、序列号SN等。
S808、在接收到第一请求后,切换至第二天线。
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请求后,切换至第二天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切换至弱天线。弱天线的发射距离小于强天线的发射距离。比如,强天线的发射距离为10米,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为0.3米。
S809、生成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生成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比如,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为无线路由设备200。无线路由设备200生成第二消息;无线路由设备200生成的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鉴权信息包括密码和安全模式。
在一种示例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移动设备标识。
S810、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通过弱天线,按照第二周期(比如1s、500ms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周期性广播第二消息。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比如0.3米、0.2米等,具体可由用户设定)。如果移动设备移动至距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第二距离内,就可接收到该第二消息。
可选地,第二周期与第一周期之间的关系,也可相同、不同(如大于、小于)。
可替换地,S810可被替换为S610”。
S811、在位于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获取到所述鉴权信息。
移动设备位于弱天线的发射距离之外时,接收不到该第二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移动设备由远及近地靠近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当移动设备移动至弱天线的发射距离内,移动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并根据第二消息,获取到一个密码和安全模式。
S812、向所述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移动设备已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
S813、无线路由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路由设备自首次广播第二消息起,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执行S801;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响应消息,执行S814;
可选地,无线路由设备自首次广播第二消息起,如果在另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响应消息,可以发出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将移动设备靠近无线路由设备。比如,无线路由设备通过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请将移动设备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再比如,无线路由设备通过扬声器或喇叭发出语音提示信息“请将移动设备靠近无线路由设备”。其中,所述另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
可选地,S813不是不需的。在有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不包括S813。
S814、在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后,切换至第一天线。
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则可以确定移动设备位于无线路由设备的弱天线发射距离之内,即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设定条件。比如,弱天线发射距离为0.3米,无线路由设备接收到响应消息,则可以确定移动设备与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0.3米。
这样,移动设备就获取到了第一标识的鉴权信息;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也就获悉到移动设备已经获取到第一标识的鉴权信息等信息。从而,移动设备和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已经具备通过Wi-Fi AP接入的条件了。而其他的无线路由设备(非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由于在S1007之后就无法接收到第一请求,从而也就无法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
图8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客人首次来主人家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在主人家中扫描到多个名称相似的SSID的场景。
在图8所示的流程中,移动设备和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广播、通信等可通过Wi-Fi感知、蓝牙、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
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未阐述部分与图6A所示的实施例、图6B所示的实施例或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移动设备和第一标识所在的无线路由设备就可按照图9所示的流程,使得移动设备通过Wi-Fi AP接入至无线路由设备了。有关图9所示的流程,前文已经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可以相互结合使用。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步骤的全部或部分均可以自由任意组合。所述自由任意组合后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以具体例子说明,客人首次来到主人家中做客。客人的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想连接主人家无线路由器的Wi-Fi网络,客人只需将自己的移动设备置于主人家无线路由器的安全距离以内即可(比如,30cm以内,20cm以内,具体可由主人预设设置),客人的移动设备自动连接上主人家无线路由器的Wi-Fi网络。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无线路由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以下的无线路由设备和移动设备。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1100的结构示意图。示例的,无线路由设备1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10和存储器1120。其中,处理器1110与存储器11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可以是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具体的,存储器112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1110用于调用存储器11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无线路由设备110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由无线路由设备所执行的步骤。相关步骤的描述可以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无线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由无线路由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无线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由无线路由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硬件实现,或硬件与软件的方式实现。当使用硬件与软件实现,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1200的结构示意图。示例的,移动设备1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10、存储器1220和显示屏1230。其中,处理器1210与存储器1220和触摸屏123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可以是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具体的,存储器122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触摸屏1230用于显示用户界面。处理器1210用于调用存储器12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移动设备120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由移动设备所执行的步骤。相关步骤的描述可以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屏具有触摸功能时,显示屏又称为触摸显示屏。在触摸显示屏上的操作可以通过虚拟按键实现。在显示屏不具有触摸功能时,显示屏又称为非触摸显示屏。在非触摸显示屏上的操作可以通过物理按键实现。
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由移动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移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中由移动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硬件实现,或硬件与软件的方式实现。当使用硬件与软件实现,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3)

1.一种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
第一天线;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第二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小于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
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切换至第一天线;
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已开启;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切换至第一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开启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之后,且在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以一定周期,广播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订阅消息;
响应于所述订阅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的接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SSID中的一个SSID;
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相同或不同;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
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SSID中的一个SSID;
所述第一请求还用于指示移动设备订阅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
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相同或不同;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对应的唯一标识;
所述响应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和所述唯一标识。
9.一种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
天线,所述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
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一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过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已开启;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一发射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开启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之后,且在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以一定周期,广播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订阅消息;
响应于所述订阅消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的接入。
14.一种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
第一天线;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第二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小于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
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移动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过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切换至第一天线;
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已开启;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 AP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17.一种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
天线,所述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
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移动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响应消息;
响应于所述响应消息,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一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过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已开启;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AP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20.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在距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向N个标识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分别发送N个第一请求中的一个第一请求,所述N个标识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标识;
在距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
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完成Wi-Fi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N个标识中的一个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所述M个无线路由设备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M和N都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
其中,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设备通过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执行以下步骤:
在距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向N个标识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分别发送N个第一请求中的一个第一请求,所述N个标识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标识;
在距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消息;
所述移动设备通过Wi-FiAP执行以下步骤:
在距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
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完成Wi-Fi接入。
23.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以及在向N个标识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分别发送N个第一请求中的一个第一请求之前,所述移动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若移动设备已连接有Wi-Fi网络,保持已有的Wi-Fi网络连接;
若移动设备未连接有Wi-Fi网络,则扫描Wi-Fi网络信号,按照信号强度由强到弱排序标识,选取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20-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对应的鉴权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是在接收到一个用户输入后开启的;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
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
所述第一请求还用于指示移动设备订阅所述Wi-Fi感知、蓝牙或ZigBee接入服务。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SSID对应的唯一标识;
所述响应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已接收到所述鉴权信息和所述唯一标识。
27.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第二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小于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28.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天线;所述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二周期广播第二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29.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不同的天线,第二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小于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距离;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切换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移动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30.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无线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包括天线;所述天线在第一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天线在第二发射功率下的发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发射距离,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下的所述天线,以第一周期广播第一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第一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天线的发射功率切换至所述第二发射功率,通过第二发射功率下的第二天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接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Wi-Fi接入请求,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完成Wi-Fi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移动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
31.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距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一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向N个标识所在的M个无线路由设备分别发送N个第一请求中的一个第一请求,所述N个标识为所述移动设备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前N个标识;
在距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距离内,接收到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第二消息;
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Wi-Fi接入请求;
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完成Wi-Fi接入;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请求包括所述N个标识中的一个标识;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和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鉴权信息;所述M个无线路由设备包括所述无线路由设备;M和N都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N;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无线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27-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移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移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62722.0A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Active CN1121537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2722.0A CN112153721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2722.0A CN112153721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CN202010779855.4 2020-08-05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9855.4 Division 2020-08-05 2020-08-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3721A true CN112153721A (zh) 2020-12-29
CN112153721B CN112153721B (zh) 2021-08-20

Family

ID=74065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2722.0A Active CN112153721B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372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8060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快速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14827059A (zh) * 2021-01-29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14844974A (zh) * 2021-01-31 2022-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通信录的方法、移动设备、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4838701A (zh) * 2021-01-30 2022-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194220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oT设备设置方法及IoT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171A (zh) * 2009-05-04 2012-04-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接近程度的接入控制
CN104144415A (zh) * 2014-07-10 2014-11-12 深圳市螺光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WiFi接入点的方法和移动通信终端
EP2890191A1 (de) * 2013-12-30 2015-07-01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zur sicheren Kommunikation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werk
CN105792317A (zh) * 2014-12-22 2016-07-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WiFi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19043A (zh) * 2017-07-05 2019-0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9257793A (zh) * 2017-07-14 2019-0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0811A (zh) * 2019-06-17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接入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171A (zh) * 2009-05-04 2012-04-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接近程度的接入控制
EP2890191A1 (de) * 2013-12-30 2015-07-01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zur sicheren Kommunikation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werk
CN104144415A (zh) * 2014-07-10 2014-11-12 深圳市螺光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WiFi接入点的方法和移动通信终端
CN105792317A (zh) * 2014-12-22 2016-07-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WiFi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219043A (zh) * 2017-07-05 2019-0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9257793A (zh) * 2017-07-14 2019-0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0811A (zh) * 2019-06-17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接入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8060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快速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14827059A (zh) * 2021-01-29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WO2022161071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
CN114827059B (zh) * 2021-01-29 2023-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成员或好友的添加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14838701A (zh) * 2021-01-30 2022-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838701B (zh) * 2021-01-30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844974A (zh) * 2021-01-31 2022-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通信录的方法、移动设备、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4844974B (zh) * 2021-01-31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通信录的方法、移动设备、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22194220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oT设备设置方法及IoT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3721B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3721B (zh) 一种无线路由设备接入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CN110320811B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接入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WO2021037250A1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21147745A1 (zh) 蓝牙连接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1373713B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4079862B (zh) 一种自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10125695A (ko) 와이파이 디바이스의 와이파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954283A (zh) 一种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终端
KR102444897B1 (ko) 통신 연결을 형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4247031A1 (en)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499587A (zh) 音频同步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923611A (zh) 一种呼叫转移系统及相关装置
EP3883299A1 (en) Method for smart home appliance to access network and related device
CN114390501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697929A (zh) 连接建立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30283994A1 (en) Automatic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2226707A1 (zh) 一种救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系统
CN11491605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469014A (zh) 配置蓝牙连接参数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466339B (zh) 蓝牙配对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芯片
EP4351182A1 (en)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691979B (zh) 无线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EP4277351A1 (en) Wi-fi access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4268617B (zh) 电子设备及其定位控制方法和介质
WO2023185356A1 (zh) 网络选择方法和网络选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