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3643B -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3643B
CN112153643B CN201910564791.3A CN201910564791A CN112153643B CN 112153643 B CN112153643 B CN 112153643B CN 201910564791 A CN201910564791 A CN 201910564791A CN 112153643 B CN112153643 B CN 112153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outing
network
information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47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3643A (zh
Inventor
刘相玉
张春
贾雯
张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5647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3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3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3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3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3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包括:基站A、基站B、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接入服务器1,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基站A或基站B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所述接入能力包括不限于:无线3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4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5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WIFI网络能力;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收集环境接入能力,通过基站或接入服务器向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协商,确认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的环境接入能力,确认周边可用待切换基站,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接收发送方的数据传送请求,网络将所述编码集Anth_01发送给所述发送方。

Description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涉及多种网络协议,多种网络调制模式网络之间路由通讯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NFV(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就是5G时代有望解决目前蜂窝网络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与构建技术,其倡导的控制与数据分离、软件化、虚拟化思想,为突破现有网络的困境带来了希望。在欧盟公布的5G愿景中,明确提出将利用SDN/NFV作为基础技术支撑未来5G网络发展。SDN架构的核心特点是开放性、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主要分为3层:基础设施层位于网络最底层,包括大量基础网络设备,该层根据控制层下发的规则处理和转发数据;中间层为控制层,该层主要负责对数据转发面的资源进行编排,控制网络拓扑、收集全局状态信息等;最上层为应用层,该层包括大量的应用服务,通过开放的北向API对网络资源进行调用。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networking,SDWN)目前,无线网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无线网络中存在大量的异构网络,如:LTE、Wimax、UMTS、WLAN等,异构无线网络并存的现象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目前,异构无线网络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难以互通,资源优化困难,无线资源浪费,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移动网络采用了垂直架构的设计模式。此外,网络中的一对多模型(即单一网络特性对多种服务),无法针对不同服务的特点提供定制的网络保障,降低了网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因此,在无线网络中引入SDN思想将打破现有无线网络的封闭僵化现象,彻底改变无线网络的困境。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保留了SDN的核心思想,即将控制平面从分布式网络设备中解耦,实现逻辑上的网络集中控制,数据转发规则由集中控制器统一下发。软件定义无线网络的架构分为3个层面。在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中,控制平面可以获取、更新、预测全网信息,例如:用户属性、动态网络需求以及实时网络状态。因此,控制平面能够很好地优化和调整资源分配、转发策略、流表管理等,简化了网络管理,加快了业务创新的步伐。但在对它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方面,研究的还很少,甚至普遍认为它们不会让网络变得更快。
SDN/NFV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与构建技术,在自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network,SON)的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和验证,其倡导的控制与数据分离、软件化、虚拟化思想,为突破现有网络的困境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对SDN架构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将网络设备的控制平面从设备中分离出来,放到具有网络控制功能的控制器上进行集中控制。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是利用现代化软件来操纵、控制传统的纯硬件电路的无线通信技术,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并使宽带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各种通信频段的选择,如HF、VHF、UHF和SHF等;通过软件编程来完成传送信息抽样、量化、编码/解码、运算处理和变换,以实现射频电台的收发功能;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不同的信道调制方式的选择,如调幅、调频、单边带、数据、跳频和扩频等;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不同的保密结构、网络协议和控制终端功能等。软件定义无线电是一个系统和体系,它必须有可重新编程和可重构的能力,使设备可以使用于多种标准、多个频带和实现多种功能,它将不仅仅使用可编程器件来实现基带数字信号处理,还将对射频及中频的模拟电路进行编程和重构,人们对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功能的要求包括:重新编程及重新设定的能力、提供并改变业务的能力、支持多标准的能力以及智能化频谱利用的能力等等。应该看到,SDR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技术,而是可为所有技术使用的公共平台。软件定义无线电与软件无线电最重要的一点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要求将全频带内(2MHz~2000MHz)的空中无线信号都收下来,而是通过手动配置/自动查找的方式,一个频带一个频带的找出当前空中最适合于通信的频带和制式。
名词解释:
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UHF或5G SHF ISM射频频段。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是有密码保护的;但也可是开放的,这样就允许任何在WLAN范围内的设备可以连接上。WI-FI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有人把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无线保真。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WI-FI是WLAN的重要组成部分)。
FM调频技术:Frequency Modulation,是很常用的一种广播技术,能够将声音信号高保真地广播出来,便携式导航仪现在基本都带FM发射的功能。
蓝牙
Figure GDA0003645417390000031
: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蓝牙技术最初由电信巨头爱立信公司于1994年创制,当时是作为RS232数据线的替代方案。蓝牙可连接多个设备,克服了数据同步的难题。
3G无线网络,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3rd-generation),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4G无线网络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外语缩写:4G。该技术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严格意义上来讲,LTE只是3.9G,尽管被宣传为4G无线标准,但它其实并未被3GPP认可为国际电信联盟所描述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IMT-Advanced,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其还未达到4G的标准。只有升级版的LTE Advanced才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4G的要求)。
5G无线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Release-15中的5G规范的第一阶段是为了适应早期的商业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阶段将于2020年4月完成,作为IMT-2020技术的候选提交给国际电信联盟(ITU)[1]。ITU IMT-2020规范要求速度高达20Gbit/s,可以实现宽信道带宽和大容量MIMO。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无线接入终端,如何高效在不同制式网络之间切换,高效地利用各种网络资源。
本发明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包括:基站A、基站B、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接入服务器1,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所述基站A或基站B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所述接入能力包括不限于:无线3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4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5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WIFI网络能力;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所述接入能力包括不限于:无线3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4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5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WIFI网络能力;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收集环境接入能力,通过基站或接入服务器向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协商,确认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的环境接入能力,确认周边可用待切换基站,选定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接收发送方的数据传送请求,网络将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发送给所述发送方;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与所述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协商使用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中的编码Kn进行通讯;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接收发送方的数据包Pn,根据环境接入能力的变化,在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中选定下一数据包的候选编码Kn+1、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回复确认报文,确认报文包括IP报文头、数据包Pn收到确认信息、选定的候选编码Kn+1、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发送方收到确认报文后,从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获取路由信息,从路由信息中提取信息组成下一个数据包的IP报文头,所述路由信息包括IP地址信息。
基站A、基站B分别属于不同无线接入网络,传统的通讯模式,网络终端设备难以使用不同制式的网络资源,无线接入网络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运营商,网络终端设备非常难以接入到没有签约的运营商网络,即使能够接入,但是有大量的控制协议要处理,无线接入网络之间需要交换大量的控制信息,要对网络终端设备的设备进行鉴权、状态管理等工作。
采用全域编码服务器,无线接入网络的网络参数信息保留在全域编码服务器,全域编码服务器根据网络终端设备的能力、用户签订的网络服务协议,将网络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能力作形成编码库Anth_01,将编码库Anth_01直接发送到发送方与接入方。网络终端设备收集环境接入能力,与全域编码服务器通讯获得编码库Anth_01,就能够接入这些网络,在通讯协议中加入了路由信息,数据包能够自动跳转路由到目标网络与目标基站,大幅度降低网络切换控制工作。
为了安全,发送方与接入方有加密解密模块,对编码库Anth_01进行加密与解密,防止网络参数信息泄露。
上述候选编码Kn+1包括WIFI网络列表信息,所述列表信息包括WIFI网络名称、WIFI网络接入密码;所述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包括待切换基站IP地址信息或待切换基站控制的IP地址信息。
所述候选编码Kn+1包括无线通信网络编号、基站列表信息、基站支持的3G和/或4G和/或5G协议版本,接入模式。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方法,包括:步骤100:发送方向用户位置服务器请求接收方的网络位置,与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接入服务器、基站、接收方协商,确认接收方的环境接入能力,周边备用基站集确认编码集和路由库,选定接收方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步骤200:发送方发送带编码K与路由控制信息R的数据的首包信息,基站通知接收方编码K,与路由控制信息R;步骤300:发送方持续发送后续数据包,后续数据包信息包括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编码Kn包括接收方支持的通讯协议编码,数据调制协议信息,路由控制信息Rn包括下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信息。
上述基站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所述接入能力包括不限于:无线3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4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5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WIFI网络能力。
当前WIFI网络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特别是室内环境,WIFI网络非常好,但WIFI网络基本属于个人管理,接入密码难以分享,网络资源难以共享与利用。目前共享WIFI密码还属于人为操作,并没有设备能够自动进行。
采用全域编码服务器,愿意共享的WIFI网络,或运营商的WIFI网络,其网络名称与接入密码,收录在全域编码服务器,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在不同网络之间切换过程中,自动加入不同的WIFI网络,发送方也获得编码库Anth_01与每个包所需要的编码Kn,能够将数据准确的按照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所要求的方式发送出来。
WIFI网络的基站或无线路由器,都有相对固定的IP地址,通过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数据包扩展出加载待切换的网络信息,数据包能够顺利地从运营商网络切换到WIFI网络或由WIFI网络切换到运营商网络。
用户的网络设备就能在不同制式,不同运营商归属的网络中切换,大幅度提升网络利用率和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步骤100包括,110:发送方向用户位置服务器请求接收方的网络位置,发送方获得接收方所在网络的接入服务器;120:发送方向接入服务器请求接收方的待切换基站列表与接收方的编码集和路由库;130:接入服务器通过基站获得接收方切换能力与侦测到的待切换基站列表;140:接入服务器与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协商接收方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150:接入服务器通知发送方接收方选定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域编码路由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0包括,210:发送方发送首包信息,首包信息包括路由控制信息IP报文头、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采用的通讯模式的选定编码K1,路由控制信息R1;220:基站通过接收方注册采用的通讯模式发送首包信息;221:接收方确认收到报文的正确性后,根据环境接入能力的变化,在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中选定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回复确认报文,确认报文包括IP报文头、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
上述步骤300包括,310:发送方根据确认报文获取Kn、路由控制信息Rn,在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获取路由控制信息Rn对应的路由信息获取基站IP地址,加载发送信息Dn,组成发送数据包Pn,将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基站;311: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方;312:接收方检查网络环境,发现待切换基站,将待切换基站的编码Kn+1,待切换基站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加载到回复Pn的确认信息包中,回复给发送方。320:发送方,将带发送信息Dn+1,编码Kn+1,待切换基站的路由控制信息Rn+1,组成数据包Pn+1,将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待切换基站;321:待切换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接收方,基站与待切换基站之间完成切换。
上述步骤300还可以包括:350:发送方根据确认报文获取Kn、路由控制信息Rn,在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获取路由控制信息Rn对应的路由信息获取基站IP地址,加载发送信息Dn,组成发送数据包Pn,将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基站;351: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方;352:接收方检查网络环境,发现待切换基站,将待切换基站的编码Kn+1,待切换基站接入服务器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加载到回复Pn的确认信息包中,回复给发送方;360:发送方,将带发送信息Dn+1,编码Kn+1,待切换基站的路由控制信息Rn+1,组成数据包Pn+1,将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切换接入服务器;361:切换接入服务器收到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待切换基站;362:待切换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接收方,基站与待切换基站之间完成切换。
一般运营商网络的基站,如3G网络基站,没有互联网直接可以路由到的IP地址,可以先切换到运营商的接入服务器上,由接入服务器进行转发或进行路由地址转换,当然也可以将转换规则归入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管理,让切换路由直接切换到目标基站。
上述编码Kn+1包括WIFI网络列表信息,所述列表信息包括WIFI网络名称、WIFI网络接入密码,所述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包括待切换基站IP地址信息。
为了防备WIFI网络接入密码泄露,系统可以定期更新WIFI网络接入密码,或者采用一用户一行为一密码,密码支持一次性接入,这样需要全域编码服务器与基站之间密切沟通,WIFI网络升级成为可靠性安全性的网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采用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跨越不同制式的接入网络;
图2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通讯过程交互步骤;
图3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通讯过程协商网络能力;
图4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发送数据过程切换到待切换基站;
图5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之一发送数据过程切换到待切换接入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一步详述。
如图1,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A1011、基站B1012、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1020、接入服务器1020,无线网络终端设备1030;
所述基站A或基站B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所述接入能力包括不限于:无线3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4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5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WIFI网络能力;
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所述接入能力包括不限于:无线3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4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5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WIFI网络能力;
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收集环境接入能力,通过基站或接入服务器向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协商,确认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的环境接入能力,确认周边可用待切换基站,选定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
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接收发送方1050的数据传送请求,网络将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发送给所述发送方;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与所述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协商使用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中的编码Kn进行通讯;
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接收发送方的数据包Pn,根据环境接入能力的变化,在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中选定下一数据包的编码Kn+1、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回复确认报文,确认报文包括IP报文头、数据包Pn收到确认信息、选定的候选编码Kn+1、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发送方收到确认报文后,从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获取路由信息,从路由信息中提取信息组成下一个数据包的IP报文头,所述路由信息包括IP地址信息。
上述候选编码Kn+1包括WIFI网络列表信息,所述列表信息包括WIFI网络名称、WIFI网络接入密码;所述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包括待切换基站IP地址信息。
上述候选编码Kn+1包括无线通信网络编号、基站列表信息、基站支持的3G和/或4G和/或5G协议版本,接入模式。
基站A、基站B分别属于不同无线接入网络,传统的通讯模式,网络终端设备难以使用不同制式的网络资源,无线接入网络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运营商,网络终端设备非常难以接入到没有签约的运营商网络,即使能够接入,但是有大量的控制协议要处理,无线接入网络之间需要交换大量的控制信息,要对网络终端设备的设备进行鉴权、状态管理等工作。
采用全域编码服务器,无线接入网络的网络参数信息保留在全域编码服务器,全域编码服务器根据网络终端设备的能力、用户签订的网络服务协议,将网络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能力作形成编码库Anth_01,将编码库Anth_01直接发送到发送方与接入方。网络终端设备收集环境接入能力,与全域编码服务器通讯获得编码库Anth_01,就能够接入这些网络,在通讯协议中加入了路由信息,数据包能够自动跳转路由到目标网络与目标基站,大幅度降低网络切换控制工作。运营商的网络设备,大多都运行在IP技术上,很多设备都有公网IP地址,在报文中,接收方在确认报文的同时,将周边可以切换的基站的IP地址传递给发送发,发送发在下一报文中,直接发送报文到待切换基站,这样,大幅度降低了基站与基站之间切换的网络复杂度。运营商的基站如果在内部网络中,可以通过报文透传基站控制器的IP地址,通过基站控制器传递到被切换基站。
为了安全,发送方与接入方有加密解密模块,对编码库Anth_01进行加密与解密,防止网络参数信息泄露。
当前WIFI网络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特别是室内环境,WIFI网络非常好,但WIFI网络基本属于个人管理,接入密码难以分享,网络资源难以共享与利用。目前共享WIFI密码还属于人为操作,并没有设备能够自动进行。
采用全域编码服务器,愿意共享的WIFI网络,或运营商的WIFI网络,其网络名称与接入密码,收录在全域编码服务器,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在不同网络之间切换过程中,自动加入不同的WIFI网络,发送方也获得编码库Anth_01与每个包所需要的编码Kn,能够将数据准确的按照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所要求的方式发送出来。
WIFI网络的基站或无线路由器,都有相对固定的IP地址,通过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数据包扩展出加载待切换的网络信息,数据包能够顺利地从运营商网络切换到WIFI网络或由WIFI网络切换到运营商网络。
用户的网络设备就能在不同制式,不同运营商归属的网络中切换,大幅度提升网络利用率和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2,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方法,包括:
步骤100:发送方向网络请求接收方的网络位置,确认接收方的环境接入能力,周边备用基站集确认编码集和路由库,选定接收方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
步骤200:发送方发送带编码K与路由控制信息R的数据的首包信息,基站通知接收方编码K,与路由控制信息R;
步骤300:发送方持续发送后续数据包,后续数据包信息包括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编码Kn包括接收方支持的通讯协议编码,数据调制协议信息,路由控制信息Rn包括下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信息。
上述基站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所述接入能力包括不限于:无线3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4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5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WIFI网络能力。
上述步骤100包括:
110:发送方向用户位置服务器请求接收方的网络位置,发送方获得接收方所在网络的接入服务器;
120:发送方向接入服务器请求接收方的待切换基站列表与接收方的编码集和路由库;
130:接入服务器或基站通过基站获得接收方切换能力与侦测到的待切换基站列表;
140:接入服务器或基站与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协商接收方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
150:接入服务器通知发送方接收方选定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
上述步骤200包括:
210:发送方发送首包信息P1,首包信息包括路由控制信息IP报文头、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采用的通讯模式的选定编码K1,路由控制信息R1;
220:基站通过接收方注册采用的通讯模式发送首包信息P1;
221:接收方确认收到报文的正确性后,根据环境接入能力的变化,在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中选定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回复确认报文,确认报文包括IP报文头、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
上述步骤300包括:
310:发送方根据确认报文获取Kn、路由控制信息Rn,在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获取路由控制信息Rn对应的路由信息获取基站IP地址,加载发送信息Dn,组成发送数据包Pn,将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基站;
311: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方;
312:接收方检查网络环境,发现待切换基站,将待切换基站的编码Kn+1,待切换基站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加载到回复Pn的确认信息包中,回复给发送方。
320:发送方,将带发送信息Dn+1,编码Kn+1,待切换基站的路由控制信息Rn+1,组成数据包Pn+1,将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待切换基站;
321:待切换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接收方,基站与待切换基站之间完成切换。
步骤300还可以包括:
350:发送方根据确认报文获取Kn、路由控制信息Rn,在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获取路由控制信息Rn对应的路由信息获取基站IP地址,加载发送信息Dn,组成发送数据包Pn,将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基站;
351: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方;
352:接收方检查网络环境,发现待切换基站,将待切换基站的编码Kn+1,待切换基站接入服务器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加载到回复Pn的确认信息包中,回复给发送方。
360:发送方,将带发送信息Dn+1,编码Kn+1,待切换基站的路由控制信息Rn+1,组成数据包Pn+1,将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切换接入服务器;
361:切换接入服务器收到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待切换基站;
362:待切换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接收方,基站与待切换基站之间完成切换。
上述编码Kn+1包括WIFI网络列表信息,所述列表信息包括WIFI网络名称、WIFI网络接入密码,所述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包括待切换基站IP地址信息。
一般运营商网络的基站,如3G网络基站,没有互联网直接可以路由到的IP地址,可以先切换到运营商的接入服务器上,由接入服务器进行转发或进行路由地址转换,当然也可以将转换规则归入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管理,让切换路由直接切换到目标基站。
为了防备WIFI网络接入密码泄露,系统可以定期更新WIFI网络接入密码,或者采用一用户一行为一密码,密码支持一次性接入,这样需要全域编码服务器与基站之间密切沟通,WIFI网络升级成为可靠性安全性的网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A、基站B、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接入服务器,无线网络终端设备;
所述基站A或基站B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所述接入能力包括:无线3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4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5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WIFI网络能力;
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所述接入能力包括:无线3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4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5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WIFI网络能力;
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收集环境接入能力,通过基站或接入服务器向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协商,确认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的环境接入能力,确认周边可用待切换基站,选定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
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接收发送方的数据传送请求,网络将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发送给所述发送方;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与所述无线网络终端设备协商使用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中的编码Kn进行通讯;
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接收发送方的数据包Pn,根据环境接入能力的变化,在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中选定下一数据包的候选编码Kn+1、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回复确认报文,确认报文包括IP报文头、数据包Pn收到确认信息、选定的候选编码Kn+1、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发送方收到确认报文后,从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获取路由信息,从路由信息中提取信息组成下一个数据包的IP报文头,所述路由信息包括IP地址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编码Kn+1包括WIFI网络列表信息,所述列表信息包括WIFI网络名称、WIFI网络接入密码;所述建议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包括待切换基站IP地址信息或待切换基站控制的IP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编码Kn+1包括无线通信网络编号、基站列表信息、基站支持的3G和/或4G和/或5G协议版本,接入模式。
4.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0:发送方向用户位置服务器请求接收方的网络位置,与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接入服务器、基站、接收方协商,确认接收方的环境接入能力,周边备用基站集确认编码集和路由库,选定接收方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
步骤200:发送方发送带编码K与路由控制信息R的数据的首包信息,基站通知接收方编码K,与路由控制信息R;
步骤300:发送方持续发送后续数据包,后续数据包信息包括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编码Kn包括接收方支持的通讯协议编码,数据调制协议信息,路由控制信息Rn包括下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域编码通讯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接入能力,所述接入能力包括:无线3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4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5G网络能力和/或无线WIFI网络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域编码通讯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0包括:
110:发送方向用户位置服务器请求接收方的网络位置,发送方获得接收方所在网络的接入服务器;
120:发送方向接入服务器请求接收方的待切换基站列表与接收方的编码集和路由库;
130:接入服务器通过基站获得接收方切换能力与侦测到的待切换基站列表;
140:接入服务器与全域编码路由服务器协商接收方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
150:接入服务器通知发送方接收方选定的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域编码通讯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0包括:
210:发送方发送首包信息,首包信息包括路由控制信息IP报文头、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采用的通讯模式的选定编码K1,路由控制信息R1;
220:基站通过接收方注册采用的通讯模式发送首包信息;
221:接收方确认收到报文的正确性后,根据环境接入能力的变化,在所述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中选定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回复确认报文,确认报文包括IP报文头、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域编码通讯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0包括:
310:发送方根据确认报文获取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在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获取路由控制信息Rn对应的路由信息获取基站IP地址,加载发送信息Dn,组成发送数据包Pn,将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基站;
311: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方;
312:接收方检查网络环境,发现待切换基站,将待切换基站的编码Kn+1,待切换基站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加载到回复Pn的确认信息包中,回复给发送方;
320:发送方,将带发送信息Dn+1,编码Kn+1,待切换基站的路由控制信息Rn+1,组成数据包Pn+1,将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待切换基站;
321:待切换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接收方,基站与待切换基站之间完成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域编码通讯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0包括:
350:发送方根据确认报文获取编码Kn、路由控制信息Rn,在编码集和路由库Anth_01获取路由控制信息Rn对应的路由信息获取基站IP地址,加载发送信息Dn,组成发送数据包Pn,将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基站;
351: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发送给接收方;
352:接收方检查网络环境,发现待切换基站,将待切换基站的编码Kn+1,待切换基站接入服务器的路由控制信息Rn+1,加载到回复Pn的确认信息包中,回复给发送方;
360:发送方,将带发送信息Dn+1,编码Kn+1,待切换基站的路由控制信息Rn+1,组成数据包Pn+1,将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切换接入服务器;
361:切换接入服务器收到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待切换基站;
362:待切换基站收到所述数据包Pn+1,发送给接收方,基站与待切换基站之间完成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域编码通讯路由方法,所述编码Kn+1包括WIFI网络列表信息,所述列表信息包括WIFI网络名称、WIFI网络接入密码,所述路由控制信息Rn+1包括待切换基站IP地址信息。
CN201910564791.3A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12153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4791.3A CN112153643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4791.3A CN112153643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3643A CN112153643A (zh) 2020-12-29
CN112153643B true CN112153643B (zh) 2022-07-08

Family

ID=73868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4791.3A Active CN112153643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364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7531A (zh) * 2012-03-19 2013-09-25 常熟市美联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无线局域网和LTE蜂窝网混合组网技术
CN106851738A (zh) * 2017-01-25 2017-06-13 南京邮电大学 面向lte小基站超密集组网的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体系架构及方法
WO2017166973A1 (zh) * 2016-03-29 2017-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方式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8133860A1 (zh) * 2017-01-22 2018-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69854B2 (en) * 2014-03-05 2016-06-14 Apple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oncatenated short messaging service optimization of messages with multiple encoding schem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7531A (zh) * 2012-03-19 2013-09-25 常熟市美联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无线局域网和LTE蜂窝网混合组网技术
WO2017166973A1 (zh) * 2016-03-29 2017-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方式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8133860A1 (zh) * 2017-01-22 2018-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6851738A (zh) * 2017-01-25 2017-06-13 南京邮电大学 面向lte小基站超密集组网的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体系架构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3643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8204B2 (en) Handling limited network slice availability
CN110226337B (zh) 一种接入目标小区的方法以及设备
US10028188B2 (en) Location processing in small cells implementing multiple air interfaces
EP2163127B1 (en) Data transmission in multi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KR101375884B1 (ko) 매크로셀에서 펨토셀로의 재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US840618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radio mode, monitor node apparatus, control node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EP2472987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network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s
US20030021254A1 (en) Wireless LAN terminal, wireless LA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LAN system including them and wireless hand-off method
US9332589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wireless transceiver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US11399307B2 (en) Service authoriz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20230021114A (ko) 통신 방법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WO2011141931A4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attain multiband, multicarrier, multiuser through access point base station femtocell
CN112153644B (zh)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方法与系统
CN112153643B (zh) 一种全域编码通讯路由系统与方法
WO2022185941A1 (ja) リレーノード及び方法
Nejakar et al. A survey of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wards next generation 5G technology
CN102547892B (zh) 一种游牧数据接入系统、装置及数据传输方法
WO202225198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alia et al. Promising Technologies Intended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a review
WO2023160199A1 (zh) 一种接入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07732A1 (zh) 漫游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WO2023011078A1 (zh) 去注册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Nojima et al. Technologies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Cellular and WLAN Systems
Karandikar et al. SDN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Research and Standardization Directions
Luo et al. Planning future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