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0231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0231A
CN112150231A CN201910579309.3A CN201910579309A CN112150231A CN 112150231 A CN112150231 A CN 112150231A CN 201910579309 A CN201910579309 A CN 201910579309A CN 112150231 A CN112150231 A CN 112150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feature
target
feature data
pass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93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伟
陈静波
刘阳
闫少卿
张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793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0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0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0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获取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其中,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支持至少一个场所;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场所下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验证便利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用户出行,很多景点、酒店、交通工具等需要买票或者收费登记的场所推出了年卡服务业务,年卡持有者在年卡有效期限内可以在指定的某个或某几个场所内无限次的免费通行。
目前,年卡可以通过网上交易购买,由年卡提供者向用户邮寄实体卡片,或者提供二维码等电子凭证码,用户每次使用时需要携带实体卡片或者承载电子凭证码的介质来进行核销,操作繁琐,通行验证仍然不够便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验证不够便利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其中,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所支持的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获取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场所下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在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在目标场所下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中通行验证成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其中,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采集人脸特征数据;
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用户端、注册服务端及验证客户端;
所述用户端用于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采集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所述注册服务端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获取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并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接收所述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对在目标场所采集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所述验证客户端用于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注册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
数据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场所下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在目标场所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匹配模块,用于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验证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注册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脸特征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第一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获取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场所下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在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在目标场所下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组件、存储组件以及采集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利用所述采集组件采集人脸特征数据;
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组件、存储组件以及采集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利用所述采集组件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三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
获取所述第三注册请求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中对用户进行生物特征匹配;在生物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电子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验证成功。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
从不同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如果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验证成功。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三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
采集生物特征数据;
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二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用户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采集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并将人脸特征数据与该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用户进入目标场所时进行验证,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若存在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且通行凭证标识有效时,即可以确认用户通行验证成功,允许用户进入该通行凭证标识支持的场所,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携带任何介质,执行扫码或刷卡等复杂操作,可以方便快捷实现身份验证,提高了验证的便利性。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服务器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验证场景中,特别是多次通行验证场景中。比如,某区域政府或商业机构推出的适用于若干景点的年卡/季卡/月卡等票型的业务场景中。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验证方式,需要用户携带实体卡片或者承载电子凭证码的介质,如手机等来进行核销,因此,目前的验证方式比较繁琐,导致验证仍然不够便利,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提高通行验证便利性,发明人经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用户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采集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并将人脸特征数据与该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用户进入场所进行验证时,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若存在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且通行凭证标识有效时,即可以确认用户通行验证成功,允许用户进入该通行凭证标识支持的场所,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携带任何介质,执行扫码或刷卡等复杂操作,可以方便快捷实现验证,提高了验证的便利性。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01: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由服务端执行,也可以是由集成用户端功能与服务端功能为一体的服务系统执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可以包括目标场所的通行凭证标识。
该通行凭证标识可以是指通过购买通行凭证而获得的电子凭证码等,可选地,可以是通过网上交易购买获得。其中,该通行凭证标识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场所的通行验证。
在一个实际应用中,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用户获得通行凭证标识,为了实现本申请提供的通行验证方式,需要执行注册操作,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端触发注册操作,用户端响应于注册操作,即可以生成第一注册请求。
当然,用户也可以利用承载该通行凭证标识的介质在所支持场所设置的验证客户端通过扫码或者刷卡方式进行通行验证。
102:获取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
该人脸特征数据可以是指人脸图像,或者从人脸图像中提取的图像特征等。其中,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该人脸特征数据可以具体是指从人脸图像中提取的图像特征,从而只进行图像特征传输而不传输图片。
可选地,可以利用用户端采集人脸特征数据,并可以携带在第一注册请求中发送至服务端,从而服务端即可以确定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
其中,用户端可以是在接收到用户的授权确认请求之后,采集人脸特征数据,因此可以在用户端首先输出采集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是否授权采集人脸特征数据,该授权确认请求可以是针采集提示信息的确认操作而生成。
103: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将人脸特征数据与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可以理解为将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绑定,建立绑定关系。
可选地,基于人脸特征数据,还可以生成该人脸特征数据的人脸标识,因此,可以将人脸标识、通行证标识及人脸特征数据对应保存。
其中,可以将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
此外,可以将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该人脸数据库可以保存不同人脸特征数据及各自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该人脸数据库可以为数据表或者特定缓存单元等。
可选地,也可以是将人脸标识与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而将人脸特征数据与其人脸标识单独保存。
可选地,可以将人脸特征数据与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人脸识别系统中,由人脸识别系统维护不同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等,人脸数据库可以设置与人脸识别系统。
其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通信凭证标识所支持场所中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在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以允许用户进入通行凭证标识支持的场所。
可选地,可以基于验证客户端发送的验证请求而发起人脸特征匹配过程,人脸特征数据可以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因此基于验证请求中采集的人脸特征数据可以从人脸数据库中进行1:N的人脸识别,实现人脸特征匹配。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人脸特征数据,将其与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用户需要进行通行验证时,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若存在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且通行凭证标识有效时,即可以确认用户通行验证成功,允许用户进入通行凭证标识支持的场所,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携带任何介质,执行扫码或刷卡等复杂操作,可以方便快捷实现通行验证,提高了通行验证的便利性。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支持一定区域内包括多个场所的通行验证场景中,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某区域政府或商业机构为了推进某区域的旅游项目,会推出适用于该区域内若干景点的年卡服务业务,持有年卡的用户可以在该区域内的若干景点无限次或者指定次数的免费通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行凭证标识可以支持某个区域中若干场所的通行验证。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的区域标识及所述区域包含的各场所的场所标识;
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区域标识、所述场所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区域标识及所述场所标识用于在其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在所述场所下的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通过区域标识以及场所标识可以缩小人脸检索范围,此外还可以依据策略调整检索优先级,提高人脸特征匹配效率。通过场所标识还可以独立设定策略和决策阀值,提升人脸匹配的精准度。比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定区域标识以及场所标识的检索优先级,比如可以优先在场所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进行人脸特征匹配,若没有匹配成功,再从区域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场所标识设置对应的匹配条件,以提升人脸匹配的精确度。例如,匹配条件为人脸相似度大于相似阈值时,可以针对不同场所标识设置对应的相似阈值。
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该通行凭证标识也可以支持一个场所,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支持场所的场所标识;
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场所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场所标识用于在其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此外,对于存在使用期限的通行凭证标识,通常具有使用条件,使用条件可以是指使用期限和/或使用次数等。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条件;
将所述使用条件与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使用条件用以验证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可选地,对于通行凭证标识支持区域中多个场所的情况下,每个场所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使用条件。因此,可以具体基于请求验证的场所标识对应的使用条件,对通行凭证标识进行验证。
其中,该通行凭证标识由于可以通过网上交易获得,每个通行凭证标识会对应订单标识,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订单标识;
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对应的所述订单标识及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交易订单购买的通行凭证标识可以支持多人使用,例如年卡套票等,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对应的所述订单标识及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可以包括:
查找是否存在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数据记录;
若否,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对应的所述订单标识及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
若是,判断所述数据记录中是否包含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如果所述数据记录中未包含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且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注册人脸数小于目标通行人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保存至所述数据记录中。
该注册人脸数可以是指订单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数量。该目标通行人数为订单标识允许支持的最大人脸特征数据数量,可以基于通行凭证提供方进行预先设定。
可选地,如果所述数据记录中包含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则可以确认该通行凭证标识注册成功,可以结束流程,不再保存采集的人脸特征数据。
可选地,如果所述数据记录中未包含所述人脸特征数据,而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注册人脸数大于或等于目标通行人数,将可以生成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可以发送至用户端输出,用于提示用户超出注册人数,不能再继续注册。
其中,判断所述数据记录中是否包含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可以通过人脸比对实现,将采集的人脸特征数据与数据记录中的各个人脸特征数据计算人脸相似度,若人脸相似度分值最高且超出相似阈值,可以认为该数据记录中包括该人脸特征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重复注册。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一注册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通行凭证购买请求;
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
将所述交易订单的订单标识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该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可以是用户端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而生成的并发送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交易订单触发的注册操作生成;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包括订单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的订单标识,确定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也即在实际应用中,通行凭证标识可以是适用于某个区域内的若干景点的景区会员卡,可以是年卡/季卡/月卡等具有一定使用期限的票型。
因此,用户可以在旅游电商平台购买年卡/季卡/月卡等票型,购买后在订单页面可以发起第一注册请求,从而可以结合商家的票务系统激活卡片,使卡片状态变更为可使用并开始计算生效日期,同时可以采集人脸特征数据,并将卡片与人脸特征数据绑定,实现无需携带卡片也可以实现身份验证的目的。
其中,接收通行证购买请求之前,还可以在用户端输出对象提示信息,以刺激用户购买通行凭证标识等。在实际应用中,该对象即可以是指包含通行凭证标识的商品,通过购买商品,可以获得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与用户特征匹配的第一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对象对应所述通行凭证标识;
向用户端发送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
所述接收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针对所述第一对象发送的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其中,所述通行凭证购买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响应于针对所述对象提示信息的购买操作而生成。
该第一对象可以是指与用户特征匹配的任一个对象。
其中,用户特征可以基于用户历史购物记录、历史浏览记录和/或历史收藏记录,进行用户画像获得,例如用户特征可以是指用户偏好的对象类型等,用户偏好的对象类型,可以根据购买次数最多、浏览次数最多或者收藏次数最多的对象类型等确定。
当然,用户特征还可以包括用户年龄、职业、收入等属性特征。
在一个实际应用中,该第一对象可以是指适用于某一区域中多个景点的旅游年卡。通行凭证标识即为该旅游年卡的电子凭证码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用户端发送第二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对象对应一区域中的多个场所;
所述接收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其中,所述通行凭证购买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基于从所述多个场所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场所而生成;
所述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包括:
确定凭证提供方提供的通行凭证标识;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场所,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交易价格;
基于所述交易价格,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支付成功时,生成交易订单。
其中,该第二对象可以是指任一个对象。
该第二对象对应一区域中的多个场所,例如第二对象可以是指适用于某一区域中多个景点的旅游年卡。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供用户结合自身需求自由选择第二对象对应区域中的场所,从而可以基于用户选择的至少一个场所,生成交易订单。
可以将通行凭证标识、区域标识、至少一个场所的场所标识、以及订单标识对应保存。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调整请求;其中,所述调整请求中包括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以及调整要求;
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场所;
按照所述调整要求,更新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场所。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购买获得通行凭证标识,对通行凭证标识支持的至少一个场所,用户可能取消出行或者变更出行计划,此时可以支持用户对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场所,包括取消某个场所或者增加某个场所等。从而可以更新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场所,进而可以更新通行标识对应的场所标识等。
而由于对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场所作出调整之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当前对应的场所的对象价格,与初始的至少一个场所对应的交易价格可能不同,此时可以请求用户补缴或者向用户退款等。
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按照所述调整要求,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调整之后对应的场所;
基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调整之后对应的场所,确定对象价格;
确定所述交易价格以及所述对象价格的差额信息;
基于所述差额信息,向用户端发送退款提示信息或补缴提示信息。
则在某些实施例中,按照所述调整要求,更新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场所可以是:
在用户退款成功或者补缴成功之后,按照所述调整要求,更新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场所。
其中,退款提示信息可以提示用户退款金额,以便于用户确认。
补缴提示信息可以提示用户补缴金额,因此,用户端还可以响应于针对补缴提示信息的支付请求,调用支付系统在线支付所述补缴金额等。
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数据安全性,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使用时间段结束时,从所述人脸数据库中清除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的使用期限,判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在下一个使用时间段是否有效;
若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在下一个使用时间段有效,生成注册任务;
到达所述注册任务的响应时间,生成第二注册请求;
响应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所述人脸数据库中。
其中,注册任务的响应时间可以是指下一个使用时间段的开始时间。
其中,使用时间段可以以天单位,例如“一天”,因此,基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的使用期限,可以具体判断所述数据记录在第二天是否有效。该注册任务的响应时间可以是指第二天的零点。
只有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的人脸特征数据才可以参与人脸特征匹配,通过定时任务设置可以保证数据安全性。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该人脸数据库可以设置于人脸识别系统中,因此,可以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人脸识别系统的人脸数据库中。
人脸识别系统可以自行在人脸特征数据的当前使用时间段结束时,从所述人脸数据库中清除。
通过响应第二注册请求,可以再将人脸特征数据与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人脸识别系统的人脸数据库中。
此外,由上文描述可知,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可以作为一条数据记录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
其中,该人脸数据库具体用于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可选地,可以是将人脸特征数据与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区域标识、场所标识、及订单标识等作为一条数据记录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
因此,可以是在当前使用时间段结束时,从所述人脸数据库中清除所述数据记录;
基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的使用期限,判断所述数据记录在下一个使用时间段是否有效;
若所述数据记录在下一个使用时间段有效,生成注册任务;
到达所述注册任务的响应时间,生成第二注册请求;
响应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再将所述数据记录对应保存至所述人脸数据库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人脸特征数据,识别人脸属性信息;
将所述人脸属性信息与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人脸属性信息用于基于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该人脸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性别、年龄等,通过对人脸特征数据进行识别获得。
该人脸属性信息可以参与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具体参与方式在下文实施例中会详细进行介绍。
按照图1所示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实现人脸特征数据的注册,从而即可以使用该人脸特征数据进行通行验证,下面将从通行验证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01: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
其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端在目标场所下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该目标用户可以是指任意用户。
该验证客户端端可以部署在目标场所中,例如位于目标场所的门禁处等,验证客户端对目标用户的通行验证成功之后,可以通知门禁开启等,以允许用户进入目标场所。
202: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其中,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可以保存在人脸数据库中。
可选地,可以是调用人脸识别系统从人脸数据库中匹配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1:N的人脸识别。
203: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若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可以确认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同时若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即可以通知验证客户端目标用户端通行验证成功。
其中,对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可以计算目标人脸特征数据与预先保存的不同人脸特征数据的人脸相似度,若存在人脸相似度高于相似阈值的人脸特征数据,则可以认为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并确认该人脸相似度最高的人脸特征数据对应个通行凭证标识作为目标通行凭证标识。
其中,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一种可能的实现情况可以是保存数据中存在该目标通行凭证标识即可以认为该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当然,也可以是基于使用条件等判定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具体可以详见下文所述。
本实施例中,验证客户端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注册服务端接收到验证客户端的第一验证请求之后,可以对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若匹配成功且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则可以确认用户通行验证成功,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携带任何介质,执行扫码或刷卡等复杂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通行验证的便利性。比如通行凭证标识可以是某区域政府或商业机构推出了适用于某个区域内的若干景点的景区会员卡,可以是年卡/季卡/月卡等具有一定使用期限的票型,比如H省的旅游主管部分推出的景区会员卡,通过将景区会员卡与人脸特征数据绑定,则可以在H省的多个景点中,通过验证人脸特征数据实现通行验证,而无需携带卡片,即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通行验证。
其中,所述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中可以是从人脸数据库中匹配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其中,所述人脸数据库保存了不同人脸特征数据及各自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目标场所的场所标识和/或目标场所所属目标区域的区域标识;
所述从人脸数据库中匹配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可以包括:
从人脸数据库中,所述区域标识和/或所述场所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匹配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以缩小人脸特征匹配范围,提高人脸特征匹配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包括:
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人脸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满足匹配条件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
识别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的目标人脸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分别对应的人脸属性信息,匹配所述目标人脸属性信息,若所述目标人脸属性信息匹配成功,确认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
该匹配条件例如可以是人脸相似度大于相似阈值等。
其中,目标人脸属性信息可以通过对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识别获得。
目标人脸属性信息匹配成功可以是指所述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分别对应的人脸属性信息中存在该目标人脸属性信息,则该目标人脸属性信息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即可以作为目标通行凭证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数据满足匹配条件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包括:
请求人脸识别系统从人脸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满足匹配条件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其中,所述人脸数据库中保存了不同人脸特征数据及各自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获取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反馈的匹配结果。
也即由人脸识别系统进行目标人脸特征数据的匹配,以提高匹配安全性。
该匹配结果可以包括该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分别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此外,还可以包括与目标人脸特征数据的匹配程度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通知所述验证客户端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可以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向验证客户端发送人脸验证通知;
其中,所述人脸验证通知包括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验证客户端用于在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也即对目标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是否有效可以由验证客户端执行,验证客户端可以基于目标通行凭证标识请求验证服务端结合目标通行凭证标识的使用条件验证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通知所述验证客户端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的使用条件;
基于所述使用条件,判断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向所述验证客户端发送验证成功通知。
验证客户端可以在接收到验证成功通知之后,确定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或者验证客户端也可以再对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进行二次验证,如果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由用户端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01: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
其中,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可以确定用户输入的通行凭证标识,从而可以向注册服务端发送包括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的第一注册请求。
其中,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其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302:采集人脸特征数据。
303: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使得注册服务端基于第一验证请求可以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
向所述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通行凭证购买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注册服务端可以将通行凭证标识与订单标识对应保存。
所述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交易订单的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交易订单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也即第一注册请求可以是目标用户针对交易订单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中可以包括订单标识。因此,服务端可以具体基于订单标识,确定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注册服务端发送的第一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用户的用户特征匹配;
输出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
所述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对象提示信息触发的购买操作,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注册服务端发送的第二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对象对应一区域中的多个场所;
所述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多个场所的选择操作,确定用户选择的至少一个场所;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场所,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
在某些实施例在,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调整请求;其中,所述调整请求中包括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以及调整要求;
向服务端发送所述调整请求,以供所述服务端按照所述调整要求,更新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场所。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服务端发送的退款提示信息或者补缴提示信息;其中,所述退款提示信息或所述补缴提示信息为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当前对应的场所所对应的对象价格,与所述交易价格的差额信息生成。
以适用于某个区域内的多个景点进行通行验证的景区年卡为例,用户在购买该区域的景区年卡时,可以自由选择该区域中的若干景点,用户选择的不同景点可以对用不同价格,因此,基于用户选择的至少一个景点,可以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交易成功之后得到的通行凭证标识即对应该区域中用户所选择的至少一个景点。若用户购买景区年卡之后,若用户无法出行景区年卡对应的某些景点,还可以对该景区年卡对应的景点进行调整,用户可以重新选择或者取消某些景点,只需支付相应差价或者将差价退还给用户即可,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由验证客户端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01: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402: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可选地,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注册的人脸特征数据可以保存在人脸数据库中。注册服务端可以基于人脸数据库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若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则可以确认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其中,人脸数据库可以设置在人脸识别系统中,注册服务端可以请求人脸识别系统对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其中,对通行凭证标识的验证可以由验证客户端执行。
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反馈的人脸验证通知;其中,所述人脸验证通知为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包括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
判断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其中,判断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可以是将目标通行凭证标识发送至验证服务端,以请求验证服务端判断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注册服务端反馈的验证成功通知;其中,所述验证成功通知为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时发送;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可选地,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之后,验证客户端还可以输出验证成功提示信息,以提示工作人员允许目标用户通行等。
此外,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之后,可以向目标场所的门禁系统发送控制指令,以便于门禁系统开启使得目标用户可以通行等。
结合上文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图5所示的数据处理系统中,该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包括用户端501、注册服务端502以及验证客户端503;
所述用户端501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502发送第一注册请求;采集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502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此外,所述用户端501还可以通过与注册服务端502交互,实现通行凭证标识的购买,进而再基于购买获得通行凭证标识请求进行注册。
所述注册服务端502可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注册请求,确定通行凭证标识;获取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并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接收验证客户端503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对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所述验证客户端503可以用于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
其中,每个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场所,在实际应用中,场所可以是指景区等。
因此,验证客户端可以包括多个,分别位于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的多个场所中,如图5中所示的景区中。
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时,可以向验证客户端发送包括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的人脸验证通知;由验证客户端判断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如果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此外,本系统中还可以包括验证服务端,验证客户端可以具体请求验证服务端验证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如果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通知验证客户端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时,可以向注册服务端反馈验证成功通知,验证客户端接收到该验证成功通知,可以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验证客户端确定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之后,可以输出通行提示信息,当然也可以向目标场所的门禁系统发送控制指令,以允许目标用户通行。
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人脸识别系统,注册服务端具体可以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人脸识别系统的人脸数据库中;基于第一验证请求,具体可以请求人脸识别系统从人脸数据库中对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在一个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行凭证标识可以是用于出入旅游景点的电子凭证码,其可以是某个区域政府或者某家商业机构为某一区域设置的,通过该电子凭证码可以在该区域中的多个旅游景点无限次免费通行等,例如该区域可以为某一个省或者某一个行政管辖区域等,如浙江省、京津冀地区。区域中的多个场所,例如可以是浙江省内的多个旅游景点。
通行凭证标识例如可以是年卡/季卡/月卡等票型对应的电子凭证码,通过注册之后,通行凭证标识即可以使用并开始计算生效日期等。
用户端可以为提供旅游服务的应用程序,且可以实现电子凭证码的交易操作,从而通过用户端可以实现电子凭证码的购买以及为所述电子凭证码注册人脸特征数据,以激活电子凭证码使得可以正常使用,从而在电子凭证码支持的场所中,通过部署在场所中的验证客户端采集人脸特征数据,并调用注册服务端进行人脸特征匹配,从而可以快速实现的通行验证,提高了通行验证便利性。
此外,在又一个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行凭证标识还可以是用于出入酒店的会员账号,或者乘坐交通工具、如公交车、火车、出租车、飞机等的交通卡片的卡片账号等。从而,用户可以无需携带卡片等承载通行凭证标识的实体介质,即可以实现身份验证,提高了验证便利性。
由上文描述可知,通过人脸特征数据可以实现通行验证,人脸特征数据用以唯一识别用户,而实际上,人体其它生物特征也可以实现识别用户身份的目的,例如指纹、声纹、或者虹膜等。且在实际应用中,除了通行验证之外,也存在其它身份验证不够便利的场景,例如,对于一定期限内频繁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商场特定促销活动等,也会推出年卡/月卡/季卡等活动参与凭证,无需每次报名参加,凭借活动参与凭证的卡片或其它介质进行核销,即可以无限次或有限次数免费或者免面试参加等。但是,每次都需要用户参与进行核销,导致身份验证仍然不够便利。
因此,如图6所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601:接收第三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
602:获取所述第三注册请求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该生物特征数据例如可以是指人脸特征数据、指纹特征数据、声纹特征数据、虹膜特征数据等可以唯一标识用户的人体生物特征数据,该生物特征数据以数据形式而非图片形式传输。
603: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将生物特征数据与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可以理解为将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绑定,建立绑定关系。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中对用户进行生物特征匹配;在生物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电子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验证成功。
其中,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例如可以是指某个区域、某个区域中的多个场所、某个活动,在多个场所中举办的某个活动等等。
可选地,电子凭证标识可以对应至少一个使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生物特征数据,将其与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用户需要进行验证时,对用户进行生物识别,若存在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且电子凭证标识有效时,即可以确认用户验证成功,允许向用户提高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提供的服务,例如,该电子凭证标识为某个体育竞技活动,如马拉松活动的参与年卡,该参与年卡可以供用户在一年内无限次或有限次免费参加马拉松活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用户参加马拉松活动时,可以无需携带卡片等实体介质,只需对用户进行生物特征数据识别,即可以实现用户身份验证,允许用户参加马拉松活动,因此,提高了身份验证的便利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凭证标识即可以是指上文实施例中所述的通行凭证标识,其对应有支持区域,且其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通过该电子凭证标识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在该至少一个场所中无限次或者有限次的免费通行,电子凭证标识为通行凭证标识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条件;
将所述使用条件与所述生成特征数据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使用条件用以验证所述电子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该使用条件例如可以包括使用期限和/或使用次数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可以对应有支持的活动;所述电子凭证标识所支持活动对应至少一个场所。则该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即为电子凭证所支持活动对应的至少一个场所。
例如电子凭证标识为马拉松活动参与凭证,而马拉松活动可能会在不同时间以及在不同地点举行,因此电子凭证标识所支持活动可以对应至少一个场所,从而可以在电子凭证标识有效情况下,在该至少一个场所中免费参加举办的马拉松活动。
此外,为了方便生物特征匹配,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所支持活动的活动标识以及所述活动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场所的场所标识;
所述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活动标识、所述场所标识、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活动标识及所述场所标识用于在其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参与所述活动的用户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通过活动标识以及场所标识可以缩小生物特征检索范围。此外,还可以依据策略调整检索优先级,提高生物特征匹配效率。通过场所标识还可以独立设定策略和决策阀值,提升生物匹配的精准度。比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定活动标识以及场所标识的检索优先级,比如可以优先在场所标识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中进行生物特征匹配,若没有匹配成功,再从活动标识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中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当然,在某些实施例在,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的范围标识;
所述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范围标识、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范围标识用于在其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参与所述活动的用户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订单标识;
所述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对应的所述订单标识及所述电子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
在某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对应的所述订单标识及所述电子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可以包括:
查找是否存在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数据记录;
若否,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订单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
若是,判断所述数据记录中是否包含所述生物特征数据;
如果所述数据记录中未包含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且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注册人数小于目标通行人数,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保存至所述数据记录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三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电子凭证购买请求;
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电子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
将所述交易订单的订单标识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三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三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三注册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交易订单触发的注册操作生成;所述第三注册请求中包括订单标识;
基于所述第三注册请求中的订单标识,确定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与用户特征匹配的第三对象;其中,所述第三对象对应所述电子凭证标识;
向用户端发送所述第三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
所述接收电子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针对所述第三对象发送的电子凭证购买请求;其中,所述电子凭证购买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响应于针对所述对象提示信息的购买操作而生成。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用户端发送第四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四对象对应多个使用范围;
所述接收电子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电子凭证购买请求;其中,所述电子凭证购买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基于从所述多个使用范围中选择的至少一个使用范围而生成;
所述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电子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包括:
确定凭证提供方提供的电子凭证标识;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范围,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交易价格;
基于所述交易价格,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支付成功时,生成交易订单。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调整请求;其中,所述调整请求中包括所述电子凭证标识以及调整要求;
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范围;
按照所述调整要求,更新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按照所述调整要求,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调整之后对应的使用范围;
基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调整之后对应的使用范围,确定对象价格;
确定所述交易价格以及所述对象价格的差额信息;
基于所述差额信息,向用户端发送退款提示信息或补缴提示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生物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生物数据库具体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生物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使用时间段结束时,从所述生物数据库中清除所述生物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的使用期限,判断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在下一个使用时间段是否有效;
若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在下一个使用时间段有效,生成注册任务;
到达所述注册任务的响应时间,生成第四注册请求;
响应所述第四注册请求,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所述生物数据库中。
对应图6所示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实现生物特征数据的注册,从而即可以使用该生物特征数据进行通行验证,下面将从通行验证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701: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验证请求。
其中,所述第二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
702:从不同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703:如果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验证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从不同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包括:
从生物数据库中匹配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生物数据库保存了不同生物特征数据及各自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验证请求中还包括目标场所的场所标识以及所述目标场所对应目标活动的活动标识;
所述从生物数据库中匹配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包括:
从生物数据库中,所述活动标识及所述场所标识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中,匹配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如果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验证成功可以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向验证客户端发送生物验证通知;
其中,所述生物验证通知包括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所述验证客户端用于验证所述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是否有效,在所述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验证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如果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验证成功可以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确定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的使用条件;
基于所述使用条件,判断所述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向所述验证客户端发送验证成功通知。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由用户端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801: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三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
802:采集生物特征数据。
803: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生成电子凭证购买请求;
向所述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电子凭证购买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电子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
所述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三注册请求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交易订单的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三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交易订单对应的电子凭证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注册服务端发送的第三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对象与所述用户的用户特征匹配;
输出所述第三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
所述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生成电子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对象提示信息触发的购买操作,生成电子凭证购买请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注册服务端发送的第四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四对象对应多个使用范围;
所述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生成电子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多个使用范围的选择操作,确定用户选择的至少一个使用范围;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范围,生成电子凭证购买请求。
此外,该第四对象可以对应一个活动的多个场所。因此,用户可以从多个场所选择至少一个场所,从而基于用户从活动对应的多个场所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场所,来生成电子凭证购买请求,例如对于马拉松活动可以在多个城市举办,用户购买电子凭证标识时,可以结合自身需求选择想要参加的若干城市,从而发起电子凭证购买请求。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调整请求;其中,所述调整请求中包括所述电子凭证标识以及调整要求;
向服务端发送所述调整请求,以供所述服务端按照所述调整要求,更新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服务端发送的退款提示信息或者补缴提示信息;其中,所述退款提示信息或所述补缴提示信息为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当前对应的使用范围所对应的对象价格,与所述交易价格的差额信息生成。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由验证客户端执行,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901: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
902:基于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二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注册服务端反馈的生物验证通知;其中,所述生物验证通知为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包括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
判断所述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验证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注册服务端反馈的验证成功通知;其中,所述验证成功通知为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时发送;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验证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用户端、注册服务端及验证客户端;
所述用户端用于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三注册请求;采集生物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生物特征数据;
所述注册服务端用于基于所述第三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获取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并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接收所述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验证请求,对采集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如果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确认所述用户验证成功;
所述验证客户端用于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二验证请求。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注册请求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数据获取模块100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
数据保存模块1003,用于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场所下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的区域标识及所述区域包括的多个场所的场所标识;
所述数据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区域标识、所述场所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区域标识及所述场所标识用于在其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在所述场所下的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条件;
所述数据保存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使用条件与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使用条件用以验证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订单标识;
所述数据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对应的所述订单标识及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保存模块具体用于查找是否存在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数据记录;若否,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订单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若是,判断所述数据记录中是否包含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如果所述数据记录中未包含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且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注册人脸数小于目标通行人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保存至所述数据记录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交易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将所述交易订单的订单标识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册请求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交易订单触发的注册操作生成;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包括订单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的订单标识,确定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其中,所述人脸数据库具体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定时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当前使用时间段结束时,从所述人脸数据库中清除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基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的使用期限,判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在下一个使用时间段是否有效;若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在下一个使用时间段有效,生成注册任务;到达所述注册任务的响应时间,生成第二注册请求;响应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所述人脸数据库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数据保存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人脸特征数据,识别人脸属性信息;将所述人脸属性信息与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对应保存;其中,所述人脸属性信息用于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图10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10所示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实现为服务器,如图11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存储组件1101以及处理组件1102;
所述存储组件1101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所述处理组件1102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1102用于:
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获取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场所下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其中,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当然处理组件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存储组件1101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服务器的操作。存储组件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当然,服务器必然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输入/输出接口、通信组件等。
输入/输出接口为处理组件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等。
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服务器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等。
其中,该服务器可以为物理设备或者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弹性计算主机等,此时计算设备即可以是指云服务器,上述处理组件、存储组件等可以是从云计算平台租用或购买的基础服务器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请求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在目标场所下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匹配模块1202,用于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验证模块1203,用于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可以具体用于从人脸数据库中匹配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其中,所述人脸数据库保存了不同人脸特征数据及各自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目标场所的场所标识以及目标场所所属目标区域的区域标识;所述匹配模块可以具体用于从人脸数据库中,所述区域标识及所述场所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匹配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具体用于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人脸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满足匹配条件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识别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的目标人脸属性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分别对应的人脸属性信息,匹配所述目标人脸属性信息,若所述目标人脸属性信息匹配成功,确认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满足匹配条件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可以具体是:
请求人脸识别系统从人脸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满足匹配条件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其中,所述人脸数据库中保存了不同人脸特征数据及各自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获取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反馈的匹配结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向验证客户端发送人脸验证通知;
其中,所述人脸验证通知包括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验证客户端用于验证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在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的使用条件;基于所述使用条件,判断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如果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向所述验证客户端发送验证成功通知。
图12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12所示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实现为服务器,如图13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存储组件1301以及处理组件1302;
所述存储组件1301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所述处理组件1302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1302用于:
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其中,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当然处理组件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存储组件901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服务器的操作。存储组件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当然,服务器必然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输入/输出接口、通信组件等。
输入/输出接口为处理组件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等。
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服务器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等。
其中,该服务器可以为物理设备或者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弹性计算主机等,此时计算设备即可以是指云服务器,上述处理组件、存储组件等可以是从云计算平台租用或购买的基础服务器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
图13所示服务器与图12所示服务器可以为同一服务器。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注册请求发送模块1401,用于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第一采集模块1402,用于采集人脸特征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1403,用于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交易请求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向所述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通行凭证购买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
所述注册请求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交易订单的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交易订单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图14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14所示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实现为电子设备,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组件1501、采集组件1502以及处理组件1503;
所述存储组件1501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所述处理组件1503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1503用于:
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利用所述采集组件1502采集人脸特征数据;
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处理组件15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当然处理组件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存储组件1501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的操作。存储组件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采集组件1502例如可以是指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装置。
当然,电子设备必然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输入/输出接口、通信组件等。
输入/输出接口为处理组件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等。
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1601,用于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第一请求发送模块1602,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通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注册服务端反馈的人脸验证通知;其中,所述人脸验证通知为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包括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如果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通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注册服务端反馈的验证成功通知;其中,所述验证成功通知为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时发送;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图12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16所示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实现为电子设备,如图1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组件1701、采集组件1702以及处理组件1703;
所述存储组件1701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所述处理组件1703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1703用于:
利用所述采集组件1702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其中,处理组件17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当然处理组件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存储组件1301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的操作。存储组件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采集组件1702例如可以是指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装置。
当然,电子设备必然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输入/输出接口、通信组件等。
输入/输出接口为处理组件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等。
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三注册请求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第一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中对用户进行生物特征匹配;在生物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电子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验证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接收第三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
获取所述第三注册请求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中对用户进行生物特征匹配;在生物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电子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验证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
特征处理模块,用于从不同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如果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验证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
从不同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如果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验证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三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
第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生物特征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组件、存储组件以及采集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三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
通过所述采集组件采集生物特征数据;
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
第四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二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组件、存储组件以及采集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通过所述采集组件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二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7)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其中,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的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获取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场所下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在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的区域标识及所述区域包括的至少一个场所的场所标识;
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区域标识、所述场所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区域标识及所述场所标识用于在其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在所述场所中的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条件;
将所述使用条件与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使用条件用以验证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订单标识;
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对应的所述订单标识及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对应的所述订单标识及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将包括:
查找是否存在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数据记录;
若否,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订单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行保存;
若是,判断所述数据记录中是否包含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如果所述数据记录中未包含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且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注册人脸数小于目标通行人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保存至所述数据记录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通行凭证购买请求;
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
将所述交易订单的订单标识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交易订单触发的注册操作生成;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包括订单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请求中的订单标识,确定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与用户特征匹配的第一对象;其中,所述第一对象对应所述通行凭证标识;
向用户端发送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
所述接收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针对所述第一对象发送的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其中,所述通行凭证购买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响应于针对所述对象提示信息的购买操作而生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用户端发送第二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对象对应一区域中的多个场所;
所述接收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其中,所述通行凭证购买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基于从所述多个场所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场所而生成;
所述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包括:
确定凭证提供方提供的通行凭证标识;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场所,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交易价格;
基于所述交易价格,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支付成功时,生成交易订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调整请求;其中,所述调整请求中包括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以及调整要求;
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场所;
按照所述调整要求,更新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场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照所述调整要求,确定所述通行凭证标识调整之后对应的场所;
基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调整之后对应的场所,确定对象价格;
确定所述交易价格以及所述对象价格的差额信息;
基于所述差额信息,向用户端发送退款提示信息或补缴提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人脸数据库具体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使用时间段结束时,从所述人脸数据库中清除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的使用期限,判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在下一个使用时间段是否有效;
若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在下一个使用时间段有效,生成注册任务;
到达所述注册任务的响应时间,生成第二注册请求;
响应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至所述人脸数据库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人脸特征数据,识别人脸属性信息;
将所述人脸属性信息与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人脸属性信息用于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15.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在目标场所下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中通行验证成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中包括:
从人脸数据库中匹配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其中,所述人脸数据库保存了不同人脸特征数据及各自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验证请求中还包括所述目标场所的场所标识以及所述目标场所所属目标区域的区域标识;
所述从人脸数据库中匹配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包括:
从人脸数据库中,所述区域标识及所述场所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匹配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包括:
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满足匹配条件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
识别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的目标人脸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分别对应的人脸属性信息,匹配所述目标人脸属性信息,若所述目标人脸属性信息匹配成功,确认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满足匹配条件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包括:
请求人脸识别系统从人脸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满足匹配条件的至少一个人脸特征数据;其中,所述人脸数据库中保存了不同人脸特征数据及各自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获取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反馈的匹配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通知所述验证客户端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向验证客户端发送人脸验证通知;
其中,所述人脸验证通知包括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验证客户端用于验证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在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通知所述验证客户端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的使用条件;
基于所述使用条件,判断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向所述验证客户端发送验证成功通知。
22.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其中,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采集人脸特征数据;
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
向所述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通行凭证购买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
所述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交易订单的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交易订单对应的通行凭证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注册服务端发送的第一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对象与所述用户的用户特征匹配;
输出所述第一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
所述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对象提示信息触发的购买操作,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注册服务端发送的第二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对象对应一区域中的多个场所;
所述响应于用户购买操作,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多个场所的选择操作,确定用户选择的至少一个场所;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场所,生成通行凭证购买请求。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调整请求;其中,所述调整请求中包括所述通行凭证标识以及调整要求;
向服务端发送所述调整请求,以供所述服务端按照所述调整要求,更新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场所。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服务端发送的退款提示信息或者补缴提示信息;其中,所述退款提示信息或所述补缴提示信息为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当前对应的场所所对应的对象价格,与所述交易价格的差额信息生成。
28.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注册服务端反馈的人脸验证通知;其中,所述人脸验证通知为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时发送,包括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
判断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注册服务端反馈的验证成功通知;其中,所述验证成功通知为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时发送;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行验证成功。
3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端、注册服务端及验证客户端;
所述用户端用于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采集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所述注册服务端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获取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并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接收所述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对在目标场所采集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所述验证客户端用于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
32.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
数据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场所下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33.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在目标场所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匹配模块,用于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验证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34.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脸特征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35.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第一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3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接收第一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获取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
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场所下对用户进行人脸特征匹配;在人脸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通行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在所述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3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在目标场所下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从不同通行凭证标识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如果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通行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目标场所下通行验证成功。
3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存储组件以及采集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通行凭证标识;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区域,所述通行凭证标识所支持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场所;
利用所述采集组件采集人脸特征数据;
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3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存储组件以及采集组件;
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利用所述采集组件采集目标用户的目标人脸特征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一验证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对所述目标人脸特征数据进行人脸特征匹配。
40.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三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
获取所述第三注册请求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数据用于在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范围中对用户进行生物特征匹配;在生物特征匹配成功且对应的所述电子凭证标识验证有效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用户验证成功。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使用条件;
将所述使用条件与所述生成特征数据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使用条件用以验证所述电子凭证标识是否有效。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有支持的活动;所述电子凭证标识所支持活动对应至少一个场所;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所支持活动的活动标识以及所述活动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场所的场所标识;
所述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包括:
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活动标识、所述场所标识、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活动标识及所述场所标识用于在其对应的人脸特征数据中对参与所述活动的用户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电子凭证购买请求;
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电子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
将所述交易订单的订单标识与所述通行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所述接收第三注册请求,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三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三注册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交易订单触发的注册操作生成;所述第三注册请求中包括订单标识;
基于所述第三注册请求中的订单标识,确定所述订单标识对应的电子凭证标识。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与用户特征匹配的第三对象;其中,所述第三对象对应所述电子凭证标识;
向用户端发送所述第三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
所述接收电子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针对所述第三对象发送的电子凭证购买请求;其中,所述电子凭证购买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响应于针对所述对象提示信息的购买操作而生成。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用户端发送第四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四对象对应多个使用范围;
所述接收电子凭证购买请求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电子凭证购买请求;其中,所述电子凭证购买请求为所述用户端基于从所述多个使用范围中选择的至少一个使用范围而生成;
所述基于凭证提供方提供的所述电子凭证标识,生成交易订单包括:
确定凭证提供方提供的电子凭证标识;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范围,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交易价格;
基于所述交易价格,确定所述电子凭证标识支付成功时,生成交易订单。
4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验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二验证请求包括所述验证客户端采集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数据;
从不同电子凭证标识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中,对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生物特征匹配;
如果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匹配成功,且所述目标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目标电子凭证标识有效,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验证成功。
47.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注册操作,向注册服务端发送第三注册请求,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确定请求注册的电子凭证标识;
采集生物特征数据;
向注册服务端发送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以供所述注册服务端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与所述电子凭证标识对应保存。
CN201910579309.3A 2019-06-28 2019-06-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2150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9309.3A CN112150231A (zh) 2019-06-28 2019-06-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9309.3A CN112150231A (zh) 2019-06-28 2019-06-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0231A true CN112150231A (zh) 2020-12-29

Family

ID=7389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9309.3A Pending CN112150231A (zh) 2019-06-28 2019-06-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02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8967B2 (en) Mobile phone payment system using integrated camera credit card reader
CN107194806B (zh) 用于手机贷款的服务器
US20150120557A1 (en) Fingerprint pay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JP2018524755A (ja) 払戻しを容易に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170337531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in-flight purchase with delivery at destination airport
US20140289061A1 (en) Point-of-sale terminal based mobile electronic wallet registration, authorization and settlement
JP2017204274A (ja) 車両番号と車両番号から認識された車種に基づいた車両入出場管理方法及び車両入出場管理システム
CN109118215B (zh) 支付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106853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d tax refund for cross border transactions with mobile device wallet application
WO2009012731A1 (en) Method of effecting payment transaction using a mobile terminal
US20160132890A1 (en) Point of transaction device with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CN113611058A (zh) 公共交通的便捷支付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EP2555145A1 (en) Credit transac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terminal for granting credit and method thereof
KR102469607B1 (ko) 안전한 거래를 실현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843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vice profiling for transaction scoring and loyalty promotion
KR20180122094A (ko) 스마트 파킹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맞춤형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기록 매체
US2013002421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pedited event access
CN11215023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270423A1 (en) Identity-based enablement of event access control
KR20200041631A (ko) 법인 계좌의 간편 결제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DE102009041002A1 (de) Verfahren zur personengebundenen, ortsunabhängigen, bargeldlosen Zahlungsabwicklung und zum ortsunabhängigen Erwerb und Nachweis von personengebundenen Berechtigungen unter Verwendung von Mobilfunkgeräten
WO2021240749A1 (ja) サーバ装置、システム、補助金申請方法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JP5985103B2 (ja) 携帯端末、配布サーバ、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3554764A (zh) 基于人脸的验票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8142605A1 (ja) 携帯端末、サーバ、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