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8799A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8799A
CN112148799A CN202011090117.5A CN202011090117A CN112148799A CN 112148799 A CN112148799 A CN 112148799A CN 202011090117 A CN202011090117 A CN 202011090117A CN 112148799 A CN112148799 A CN 112148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tage
port
stage equipmen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01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婷婷
琚洋
张家前
周辉
付航
陆克华
张俊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Sunshine Zhi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Sunshine Zhi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Sunshine Zhi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Sunshine Zhi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01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87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8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8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06F16/273Asynchronous replication or reconcili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该方法中的服务器能够获得前级设备的各个端口与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当服务器接收到前级设备上传的从各个端口采集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后,利用端口设备映射关系确定出各运行数据所属的后级设备。并在数据库中按照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分别存储运行数据,即在数据库中利用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来标识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这样,在后级设备的物理位置改变后,即后级设备所连接的端口位置变化后,数据库中存储的历史运行数据仍与所属的后级设备保持一致,使数据库中的历史运行数据具有参考性,进而提高了针对同一后级设备的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系统中通常存在同一设备的不同端口分别连接不同的其他设备,例如,光伏电站中的同一逆变器的不同端口上分别连接有不同的光伏组串。数据库中需要记录每个端口连接的设备所发送的运行数据,当某一个端口连接的设备更换后,数据库中该端口的数据变为更换后的设备的运行数据,导致数据库中记录的运行数据与设备不一致,进而导致后续的数据分析结果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光伏系统,以解决传统方案中前级设备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调整后数据库中记录的运行数据与设备不一致的技术问题,其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光伏系统的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光伏系统前级设备的各端口与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
接收所述前级设备的各端口发送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
根据所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确定所述运行数据所对应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所述运行数据。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所述运行数据,包括:
以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为索引,将同一所述设备编码对应的运行数据存储在一起。
在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级设备为逆变器,所述后级设备为光伏组串。
在第一方面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编码由所述前级设备内设置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得到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在第一方面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光伏系统中前级设备的各端口与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前级设备发送扫描触发指令,所述扫描触发指令由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扫描触发消息后产生;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前级设备响应所述扫描触发指令扫描得到的各端口与对应的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获取光伏系统中前级设备的各端口与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前级设备按照预设周期扫描得到的各端口及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第一方面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前级设备所连接任一所述后级设备,根据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获取所述后级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
分析同一所述前级设备所连接的各个所述后级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得到各端口连接所述后级设备的最优组合方案。
在第一方面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端口与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新的映射关系;
验证所述新的映射关系与所述最优组合方案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调整有误的报警信息;若一致,则存储所述新的映射关系。
在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各端口与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新的映射关系,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调整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前级设备发送扫描触发指令,所述调整确认消息由检测到用户的确认调整操作后产生;
接收所述前级设备响应所述扫描触发指令扫描得到的各端口连接与各端口对应的前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前级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所述前级设备的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将所述各端口与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各所述运行数据。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所述前级设备的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包括:
所述前级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扫描触发指令,所述扫描触发指令由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扫描触发消息后产生;
响应所述扫描触发指令控制所述前级设备内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在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所述前级设备的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包括:
所述前级设备按照预设周期主动触发所述前级设备内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加载所述存储器内的程序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前级设备,包括前级设备主体和智能扫描装置;
所述前级设备主体的各个端口与不同的后级设备连接;
所述智能扫描装置扫描所述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并将所述各个端口与所述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前级设备发送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所述运行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级设备为逆变器。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服务器、前级设备和后级设备;
所述前级设备主体的各个端口与不同的所述后级设备连接;
所述前级设备扫描所述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并将所述各个端口与所述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前级设备发送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分别存储所述运行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服务器能够获得前级设备的各个端口与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当服务器接收到前级设备上传的从各个端口采集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后,利用端口设备映射关系确定出各运行数据所属的后级设备。并在数据库中按照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分别存储运行数据,即在数据库中利用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来标识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这样,在后级设备的物理位置改变后,即后级设备所连接的端口位置变化后,数据库中存储的历史运行数据仍与所属的后级设备保持一致,使数据库中的历史运行数据具有参考性,进而提高了针对同一后级设备的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光伏组串调整前后所连接的逆变器端口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传统方案中光伏组串的历史运行数据的存储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设备编码确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设备编码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库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存储装置的框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前已叙及,光伏系统中通常存在一个设备的不同端口上分别连接不同的其他设备,以同一逆变器的不同端口分别连接不同的光伏组串为例进行说明。光伏电站在建设时未考虑到地势、接线长度等问题而导致输出电压不一致的光伏组串连接在同一个逆变器上,从而产生并联失配损耗,导致发电损失。为了提升发电量,通常对需要对逆变器进行技改,根据技改方案对同一逆变器下的光伏组串进行重新组合。发明人在研究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改变后的光伏组串的运行数据在数据库中存储时仍保留该端口变更前所连接的组串的运行数据。
例如,参见图1,光伏电站中1号逆变器技改前各端口所连接的光伏组串依次为端口1连接组串1-1,端口2连接组串1-2,端口3连接组串1-3,以此类推,端口9连接组串1-9,但对光伏组串进行技改调整后,端口3所连接的组串变为1-7,端口7连接的组串变为1-3。系统数据库中仍将各个端口上传的运行数据分别记录在各端口下,这就导致端口7记录的历史运行数据中一部分是技改前组串1-7的历史运行数据,另一部分是技改后组串1-3的历史运行数据,如图2所示。当分析组串1-3的历史运行数据时,从数据库中读取的组串1-3的最新历史运行数据中包括组串1-7的历史运行数据,从而导致数据库中记录的历史运行数据不一致,进而导致数据分析结果不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通过智能扫描装置扫描得到前级设备的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各个后级设备的编码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各个端口上传的运行数据后,按照该端口与后级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该运行数据存储至该后级设备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即数据库中历史运行数据与对应的设备保持一致,从而使得数据库中的历史运行数据具有参考性,进而提高了针对同一后级设备的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以逆变器连接不同的光伏组串为例介绍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确定光伏设备编码的系统。
请参见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设备编码确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串11~16,逆变器2和服务器3,其中,逆变器2中设置有智能扫描设备21,且逆变器2包括多个用于连接光伏组串的端口依次为22~27。光伏组串11~16依次连接逆变器2的端口22~27。
每个光伏组串都贴有不同的编码信息,如组串编码。智能扫描装置21能够扫描识别出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光伏组串的组串编码,并将端口号及该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串的组串编码一起上传至服务器3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光伏组串都通过通信线缆4连接至逆变器2的相应端口上,且每条通信线缆4上贴有不同的编码信息,并将通信线缆上的编码作为区分不同组串的组串编码。
服务器3接收到逆变器2上传的各个端口及对应的组串编码后,存储端口与组串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当服务器3接收到逆变器2各个端口上传的光伏组串的运行数据后,先根据端口与组串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各个端口对应的组串编码,再按照组串编码将同一光伏组串的运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空间中,即无论光伏组串所连接的逆变器端口是否改变,数据库中记录的历史运行数据与光伏组串始终保持一致。
请参见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设备编码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光伏系统中前级设备的各端口与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前级设备内设置的智能扫描设备,能够扫描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上贴的设备编码。前级设备将扫描得到的各个端口与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前级设备为逆变器,所述后级设备为光伏组串。例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逆变器的端口1与光伏组串1-1对应。
此种应用场景下,可以在逆变器的端口处设置智能扫描装置,可以采用光学扫描装置,如红外线扫描装置。同时,与各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串上贴有设备编码。利用智能扫描装置逐个扫描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光伏组串的设备编码,并将端口与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扫描装置包括触发扫描模式和定时扫描模式。
触发扫描模式是指智能扫描装置接收到扫描触发指令后进行扫描,触发指令可以通过光伏系统中的服务平台产生,还可以由与服务平台通信连接的移动端APP产生,如用户在手机APP上进行相应的操作产生扫描触发消息,再由服务平台根据该扫描触发消息产生扫描触发指令并发送至逆变器。
定时扫描模式是指逆变器运行后,智能扫描装置按照预设周期扫描各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串的编码并上传至服务器。
此外,触发扫描模式和定时扫描模式均可以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例如,光伏电站初建成时,或者,对逆变器各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串调换后。
S120,接收前级设备的各端口发送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
前级设备通过数据采集设备会采集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具体的,前级设备将端口编号与对应运行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S130,根据端口设备映射关系,确定运行数据所对应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并按照设备编码存储运行数据。
其中,按照设备编码存储运行数据是指将同一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存储在同一设备编码对应的存储空间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接收到前级设备发送的各端口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后,可以查询该前级设备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确定出任一端口对应的运行数据所属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再将该运行数据存储至所述设备编码对应的存储空间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服务器能够获得前级设备的各个端口与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当服务器接收到前级设备上传的从各个端口采集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后,利用端口设备映射关系确定出各运行数据所属的后级设备。并在数据库中按照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分别存储运行数据,即在数据库中利用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来标识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这样,在后级设备的物理位置改变后,即后级设备所连接的端口位置变化后,数据库中存储的历史运行数据仍与所属的后级设备保持一致,使数据库中的历史运行数据具有参考性,进而提高了针对同一后级设备的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见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库存储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0,针对前级设备所连接任一后级设备,根据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获取后级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
仍以光伏电站的应用场景为例,对于任一逆变器,服务器依据该逆变器各个端口连接的各光伏组串的组串编号,从数据库中读取每个光伏组串的历史运行数据,例如,组串电流、组串电压等数据。
S220,分析同一前级设备所连接的各个后级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得到各端口连接后级设备的最优组合方案。
服务器分析每个逆变器所连接的各个光伏组串的历史运行数据,得到每个逆变器对应的最优组串组合方式,即得到每个逆变器所连接各光伏组串的组串编号。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分析得到每个逆变器的最优组串组合方式后与每个逆变器当前的组串组合方式进行比较,将需要调整的组串组合方式通知运维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向运维人员所使用的移动端APP发送最优组串组合方案。
S230,获取各端口与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新的映射关系。
在运维人员对组串组合方式进行调换后,服务器可以重新获取每个逆变器对应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并与最优组串组合方案进行对比,以验证调换结果是否准确无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运维人员按照最优组串组合方案调整组串的位置后,可以在移动端APP上直接进行确认调整的操作,从而触发服务器向逆变器下发扫描触发指令,逆变器中的智能扫描装置响应该扫描触发指令进行扫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逆变器内的智能扫描装置按照预设周期扫描该逆变器各端口连接的组串编号并上传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得出最优组串组合方案之后接收到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作为新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
S240,验证新的映射关系与最优组合方案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执行250;若一致,则执行S260。
S250,生成调整有误的报警信息。
S260,存储新的映射关系。
服务器将新的映射关系与分析得到的最优组合方案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一致,若不一致生成调整有误的报警信息,该报警信息可以发送至运维人员的移动端APP。或者,该报警信息还可以在服务平台对应的显示设备上进行展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服务器通过分析同一后级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得到每个前级设备的最优组合方案,以使运维人员按照该最优组合方案调换后级设备的安装位置。而且,在调换后级设备的安装位置后,获取新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并将新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与最优组合方案进行对比,验证调换是否有误,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生成报警信息,以便运维人员及时进行调整,提高了调换的准确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前级设备中的数据存储方法实施例。请参见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前级设备中,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0,通过智能扫描设备扫描前级设备的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前级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扫描触发指令,并响应扫描触发指令控制前级设备内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其中,扫描触发指令由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扫描触发消息后产生。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前级设备按照预设周期主动触发该前级设备内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此外,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智能扫描设备可以是手持式扫描装置,不需要设置在前级设备上,由运维人员手持智能扫描装置扫描各端口的设备编码。
S320,将各端口与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根据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设备编码,并按照设备编码存储各运行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通过智能扫描装置扫描得到前级设备的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各个后级设备的编码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各个端口上传的运行数据后,按照该端口与后级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该运行数据存储至该后级设备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即数据库中历史运行数据与对应的设备保持一致,从而使得数据库中的历史运行数据具有参考性,进而提高了针对后级设备的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应于上述的应用于服务器侧的数据存储方法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应用于服务器侧的数据存储装置实施例。
请参见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光伏系统的服务器中,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数据接收模块120和数据存储模块130。
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光伏系统中前级设备的各端口与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种应用场景中,前级设备为逆变器、后级设备为光伏组串。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可以由前级设备内设置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得到并发送至服务器。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获取模块110具体用于:服务器向所述前级设备发送扫描触发指令,所述扫描触发指令由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扫描触发消息后产生;服务器接收所述前级设备响应所述扫描触发指令扫描得到的各端口与对应的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获取模块110具体用于:服务器接收所述前级设备按照预设周期扫描得到的各端口及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数据接收模块120,用于接收所述前级设备的各端口发送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
数据存储模块130,用于根据所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确定所述运行数据所对应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所述运行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为索引,将同一所述设备编码对应的运行数据存储在一起。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装置,服务器能够获得前级设备的各个端口与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当服务器接收到前级设备上传的从各个端口采集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后,利用端口设备映射关系确定出各运行数据所属的后级设备。并在数据库中按照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分别存储运行数据,即在数据库中利用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来标识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这样,在后级设备的物理位置改变后,即后级设备所连接的端口位置变化后,数据库中存储的历史运行数据仍与所属的后级设备保持一致,使数据库中的历史运行数据具有参考性,进而提高了针对同一后级设备的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见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存储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在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历史数据获取模块210、数据分析模块220、第二获取模块230和验证模块240。
历史数据获取模块210,用于针对所述前级设备所连接任一所述后级设备,根据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获取所述后级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220,用于分析同一所述前级设备所连接的各个所述后级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得到各端口连接所述后级设备的最优组合方案。
第二获取模块230,用于获取各端口与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新的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调整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前级设备发送扫描触发指令,所述调整确认消息由检测到用户的确认调整操作后产生;接收所述前级设备响应所述扫描触发指令扫描得到的各端口连接与各端口对应的前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验证模块240,用于验证所述新的映射关系与所述最优组合方案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调整有误的报警信息;若一致,则存储所述新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装置,服务器通过分析同一后级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得到每个前级设备的最优组合方案,以使运维人员按照该最优组合方案调换后级设备的安装位置。而且,在调换后级设备的安装位置后,获取新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并将新的端口设备映射关系与最优组合方案进行对比,验证调换是否有误,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生成报警信息,以便运维人员及时进行调整,提高了调换的准确率。
另一方面,相应于上述的应用于前级设备中的数据存储方法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应用于前级设备的数据存储装置实施例。
请参见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前级设备中,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设备编码获取模块310和发送模块320。
设备编码获取模块310,用于通过智能扫描设备扫描得到所述前级设备的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编码获取模块310具体用于:前级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扫描触发指令,所述扫描触发指令由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扫描触发消息后产生;响应所述扫描触发指令控制所述前级设备内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编码获取模块310具体用于:前级设备按照预设周期主动触发该前级设备内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发送模块320,用于将所述各端口与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各所述运行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装置,通过智能扫描装置扫描得到前级设备的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各个后级设备的编码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各个端口上传的运行数据后,按照该端口与后级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该运行数据存储至该后级设备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即数据库中历史运行数据与对应的设备保持一致,从而使得数据库中的历史运行数据具有参考性,进而提高了针对后级设备的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前级设备,该前级设备包括前级设备主体和智能扫描装置。
其中,前级设备主体的各个端口与不同的后级设备连接;
智能扫描装置扫描所述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并将所述各个端口与所述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前级设备发送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所述运行数据。
在光伏应用场景中,该前级设备为逆变器,后级设备为光伏组串。
再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前级设备和后级设备,其中,前级设备的各个端口分别连接有不同的后级设备。
所述前级设备扫描所述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并将所述各个端口与所述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前级设备发送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分别存储所述运行数据。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记载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替代或组合,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各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装置及终端中的模块和子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子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子模块或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模块,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或子模块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子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或子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或子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子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或子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或子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或子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子模块的形式实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伏系统的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光伏系统前级设备的各端口与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
接收所述前级设备的各端口发送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
根据所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确定所述运行数据所对应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所述运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所述运行数据,包括:
以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为索引,将同一所述设备编码对应的运行数据存储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设备为逆变器,所述后级设备为光伏组串。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编码由所述前级设备内设置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得到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光伏系统中前级设备的各端口与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前级设备发送扫描触发指令,所述扫描触发指令由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扫描触发消息后产生;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前级设备响应所述扫描触发指令扫描得到的各端口与对应的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获取光伏系统中前级设备的各端口与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端口设备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前级设备按照预设周期扫描得到的各端口及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前级设备所连接任一所述后级设备,根据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获取所述后级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
分析同一所述前级设备所连接的各个所述后级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得到各端口连接所述后级设备的最优组合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端口与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新的映射关系;
验证所述新的映射关系与所述最优组合方案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调整有误的报警信息;若一致,则存储所述新的映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端口与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新的映射关系,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调整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前级设备发送扫描触发指令,所述调整确认消息由检测到用户的确认调整操作后产生;
接收所述前级设备响应所述扫描触发指令扫描得到的各端口连接与各端口对应的前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10.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前级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所述前级设备的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将所述各端口与所述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各所述运行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所述前级设备的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包括:
所述前级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扫描触发指令,所述扫描触发指令由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扫描触发消息后产生;
响应所述扫描触发指令控制所述前级设备内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所述前级设备的各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包括:
所述前级设备按照预设周期主动触发所述前级设备内的智能扫描设备扫描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
13.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加载所述存储器内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
14.一种前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级设备主体和智能扫描装置;
所述前级设备主体的各个端口与不同的后级设备连接;
所述智能扫描装置扫描所述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并将所述各个端口与所述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前级设备发送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存储所述运行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前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设备为逆变器。
16.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前级设备和后级设备;
所述前级设备主体的各个端口与不同的所述后级设备连接;
所述前级设备扫描所述各个端口所连接的后级设备的设备编码,并将所述各个端口与所述设备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前级设备发送的各后级设备的运行数据所对应的设备编码,并按照所述设备编码分别存储所述运行数据。
CN202011090117.5A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光伏系统 Pending CN1121487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0117.5A CN112148799A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0117.5A CN112148799A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8799A true CN112148799A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51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0117.5A Pending CN112148799A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879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18355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Spyros James Lazaris Electricity grid data analytics as a moduled service for production, delivery, and distribution of power as a dynamic demand response within a renewable energy-based electricity grid infrastructure
CN106877815A (zh) * 2015-12-14 2017-06-2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串连接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936675A (zh) * 2017-03-27 2017-07-0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绑定系统
US9736194B1 (en) * 2015-03-06 2017-08-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CN110908868A (zh) * 2019-11-24 2020-03-2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的故障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18355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Spyros James Lazaris Electricity grid data analytics as a moduled service for production, delivery, and distribution of power as a dynamic demand response within a renewable energy-based electricity grid infrastructure
US9736194B1 (en) * 2015-03-06 2017-08-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CN106877815A (zh) * 2015-12-14 2017-06-2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串连接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936675A (zh) * 2017-03-27 2017-07-0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绑定系统
CN110908868A (zh) * 2019-11-24 2020-03-2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的故障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永飞: "农光结合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Ⅱ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1484B (zh) 安全协定装置、验证方法、终端装置与终端装置执行的方法
US11329828B2 (en)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ining data
CN103209211A (zh) 一种计量表读数识别的方法、计量表自助抄表系统及其抄表方法
CN109819352B (zh) 一种光纤数据处理系统架构及处理方法
CN111061498B (zh) 一种配置信息管理系统
CN103441861A (zh) 一种数据记录生成方法及装置
JP2022523416A (ja) 光起電力アレイに適用される電子レイアウトを取得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782546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701239A (zh) 账户信息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1145843A (zh) 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多中心整合平台及方法
CN112148799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光伏系统
CN113507592A (zh) 一种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
CN108898201B (zh) 太阳能组件的信息关联系统和方法
CN111596125B (zh) 发电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97235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912741A (zh) 一种基于逆向解析的智能标签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401819A (zh) 系统间数据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14819020B (zh) 多平台数据融合的远程电表安装助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13278B (zh) 市政设备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及市政设备监测信息处理方法
CN204576604U (zh) 配网供电可靠性数据分析处理装置
CN117875968A (zh)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光伏电站收益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3458092U (zh) 一种水表成像识别设备
CN112053754A (zh) 基于自然语言的非结构医疗数据转结构数据系统及其方法
CN114485801A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运行质量的评价系统
CN117807168A (zh) 分布式光伏与逆变器数据同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