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6844A - 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46844A CN112146844A CN202011025993.XA CN202011025993A CN112146844A CN 112146844 A CN112146844 A CN 112146844A CN 202011025993 A CN202011025993 A CN 202011025993A CN 112146844 A CN112146844 A CN 1121468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perimental
- phase
- pressure
- pressure stabilizing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0—Hyd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ship-testing tanks or water tunne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泵体和实验段,所述泵体与所述实验段通过管路单向循环连接;所述泵体用于泵出或者泵入单相的实验介质,所述实验段用于加热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并形成两相状态;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实验段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阻尼稳压箱,所述阻尼稳压箱用于泵出的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与流量调节;所述实验段的输出端与所述泵体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冷凝稳压箱,所述冷凝稳压箱用于处理两相的所述实验介质并输出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经由过滤器和冷凝器至所述泵体;本实验装置通过在实验段两端分别设置稳压箱,构建一个针对单管的合理,准确,便于理论分析的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测试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多相管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两相流动和传热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化工、能源、动力、空调、制冷、电子、交通、生物医学等众多工业领域内的有关系统和设备,两相流动和传热问题引起了人们经久不衰的研究兴趣。其中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涉及到管路振动,系统流量、系统压力、管壁面温度的振荡,使得系统中的设备承受到持续的力和热的冲击,容易引发了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降低以至设备损坏。此外,当出现两相流动不稳定现象时,系统中流量、压力的振荡和偏移也给系统的流量、压力调控带来了困难。两相流不稳定性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难点。因此,弄清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机理,系统设备的振荡响应机制,形成准确有效的两相流动不稳定性预测方法和不稳定性抑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验方面,这依赖于构建合理,准确,便于理论分析的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测试系统。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8721532U)在2019年公开了一种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测试装置,系统设置一定长度的低洼管道,可模拟气液两相在低洼管道中的流动特性;在低洼管道的四个转折点处均设置可调节角度的钢丝软管,可模拟不同管道倾角下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装置采用气液在线混合方式制备气液两相流,模拟实际生产管道中气液两相的流动特性。但是该测试装置气液两相的输入是两条并联管道,而且管路上设置的部件容易对流体产生影响,带来压力、流量等的波动。
通常来说,同具有多根并联管路的并联管系统相比,一个只包含单根管路没有旁支的系统,其不稳定性测试和分析要更为复杂。对于只有单根管路的常规两相流动系统而言,系统中的很多部件如泵、阀、过滤器、冷凝器、管路等对于系统的流动不稳定性都产生了影响,因此这些因素都应纳入不稳定性分析,而这给不稳定性测试和分析带来了困难。
因此,构建一个针对单管的合理,准确,便于理论分析的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测试系统是必要的,该系统应当有能力隔绝诸如泵,过滤器,冷凝器等一些研究者暂时不希望引入到不稳定性分析中的部件对测试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包括泵体和实验段,所述泵体与所述实验段通过管路单相循环连接,并在管道不同节点处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多个流量计;
所述泵体用于泵出或者泵入单相的实验介质,所述实验段用于加热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并形成两相状态;
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实验段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阻尼稳压箱,所述阻尼稳压箱用于泵出的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与流量调节;
所述实验段的输出端与所述泵体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冷凝稳压箱,所述冷凝稳压箱用于处理两相的所述实验介质并输出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经由过滤器和冷凝器至所述泵体。
本实验装置通过在实验段两端构建阻尼稳压箱和冷凝稳压箱,构建一个针对单管的合理,准确,便于理论分析的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测试系统,特别是过载环境下单管不稳定测试系统,有能力隔绝诸如泵,过滤器,冷凝器等一些研究者暂时不希望引入到不稳定性分析中的部件对测试的影响,使得让实验段所在设备和泵体所在侧设备均具有独立的稳定性系统,能够为实验段进口提供稳定的进口压力和稳定的进口时均流量,为实验段出口提供稳定的出口压力。
也就是说本实验装置将实验段和泵体所在侧设备隔离开来,实验段的压力、流量扰动不会传递到泵等设备,这减少了泵等设备受到的压力流量的冲击,增加了这些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泵等非实验段设备所产生的流量压力的扰动也不会传递到实验段,这让研究者专注于测试分析实验段中管路及相关部件在两相流动不稳定现象中的响应机制,无需考虑实验段外的因素对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实验介质为制冷剂,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为制冷剂液体(液态制冷剂),两相状态为制冷剂气液两相;所述泵体为齿轮泵。
通过上述装置的设置,使得所述实验段进口和出口的压力是平稳的,所述泵体(齿轮泵)一侧的制冷剂又为纯液相,因此运行时齿轮泵有相对稳定的进出口压力,齿轮泵工作于平稳的状态,进而能泵出具有稳定流量的液态制冷剂。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稳压箱为腔体结构,中部滑动设置有阻尼隔膜,所述阻尼隔膜将所述阻尼稳压箱分隔为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通入稳压气体,所述下箱体内通入所述单相的实验介质。
所述阻尼稳压箱的设置,能够使得稳定的液态制冷剂流入阻尼稳压箱后,受到前方实验系统流量和压力振荡的影响下,所述阻尼稳压箱中会相应地出现压力扰动,所述阻尼稳压箱通过较大的容积和所述阻尼隔膜对稳压箱中的压力扰动进行能量的耗散,进而减小压力扰动幅值,起到稳压作用,实现稳压后的液态制冷剂将流入实验段,完成相关不稳定性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隔膜为弹性膜片,所述阻尼隔膜的四周设有包边,所述包边与所述阻尼稳压箱的内腔滑动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稳压箱的内部设有带翅片冷凝管,所述带翅片冷凝管内流动有冷却水,控制所述冷却水的流量和/或入口温度以初步控制所述冷凝稳压箱内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稳压箱的侧壁还设有半导体制冷装置和加热膜;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所述加热膜的单个或组合使用,用于精细控制所述冷凝稳压箱内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
由所述实验段流出的两相制冷剂同样具有振荡的压力和流量,该制冷剂流入具有大的容积的所述冷凝稳压箱中,其压力的振荡幅值将随之减小,另外通过调控所述冷凝稳压箱中的冷凝速率可以控制冷凝稳压箱中制冷剂由气相转化为液相的速率,进而实现对稳压箱压力的调控,而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所述加热膜的增加使用可使这种调节更为精细。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段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所述第一加热段用于将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加热到预设的单相温度,所述第二加热段用于将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加热至两相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计为质量流量计,所述阻尼稳压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段的前段管路、中段管路和后段管路分别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阻尼稳压箱和所述冷凝稳压箱内也分别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一种具有上述的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单相的实验介质由所述泵体流出,经由流量计至所述阻尼稳压箱的下箱体中,并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状态;
S2:向所述阻尼稳压箱的上箱体中充注稳压气体,监测并记录所述阻尼稳压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所述实验介质的流量振荡状态,在阻尼隔膜的滑动和弹性变形的作用下,消减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振荡幅度、耗散振荡能量,输出稳定的所述实验介质;
S3:在所述实验段的第一加热段对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进行预热,并监测和记录所述第一加热段两端的实验介质的压力值和温度值;第二加热段对预热的单相实验介质继续加热至两相状态,并监测和记录所述第二加热段两端的实验介质的压力值和温度值;
S4:从所述实验段流出的两相状态的所述实验介质具有振荡的压力和流量,进入所述冷凝稳压箱后,通过控制带翅片冷凝管内冷却水的流量和/或入口温度初步控制所述冷凝稳压箱内的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再由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或加热膜精细控制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输出稳定的单相所述实验介质;
S5:从所述冷凝稳压箱输出的单相所述实验介质,经由过滤器过滤,以及冷凝器进一步过冷后再次输入到所述泵体中,重复S1~S5进行下一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的连接方式简单,能够实现单管两相循环流动,通过将实验段和泵体所在侧设备隔离开来,实验段的压力、流量扰动不会传递到泵等设备,这减少了泵等设备受到的压力流量的冲击,增加了这些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泵体等非实验段设备所产生的流量压力的扰动也不会传递到实验段,这让研究者专注于测试分析实验段中管路及相关部件在两相流动不稳定现象中的响应机制,无需考虑实验段外的因素对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3、所述阻尼稳压箱通过较大的容积和所述阻尼隔膜对稳压箱中的压力扰动进行能量的耗散,进而减小压力扰动幅值,起到稳压作用,实现稳压后的液态制冷剂将流入实验段,完成相关不稳定性测试;4、所述冷凝稳压箱中的冷凝速率能够控制冷凝稳压箱中制冷剂由气相转化为液相的速率,进而实现对稳压箱压力的调控,而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所述加热膜的设置能够使这种调节更为精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的整体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中:1、齿轮泵;2、第一质量流量计;3、阻尼稳压箱;4、阻尼隔膜;5、第二质量流量计;6、第一加热段;7、第二加热段;8、过滤器;9、冷凝稳压箱;10、加热膜;11、带翅片冷凝管;12、半导体制冷装置;13、冷凝器;P代表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包括齿轮泵1和实验段,所述齿轮泵1与所述实验段通过管路单向循环连接,并在管道不同节点处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多个流量计;
所述齿轮泵1用于泵出或者泵入液相的制冷剂,所述实验段用于加热液相的制冷剂并形成两相状态;
所述齿轮泵1的输出端与所述实验段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阻尼稳压箱3,所述阻尼稳压箱3用于泵出的液态制冷剂的压力与流量调节;
所述实验段的输出端与所述齿轮泵1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冷凝稳压箱9,所述冷凝稳压箱9用于处理两相的所述制冷剂并输出液态制冷剂,经由过滤器8和冷凝器13至所述齿轮泵1。
本实验装置通过在实验段两端构建阻尼稳压箱3和冷凝稳压箱9,构建一个针对单管的合理,准确,便于理论分析的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测试系统,有能力隔绝诸如泵,过滤器,冷凝器等一些研究者暂时不希望引入到不稳定性分析中的部件对测试的影响,使得让实验段所在设备和泵体所在侧设备均具有独立的稳定性系统,能够为实验段进口提供稳定的进口压力和稳定的进口时均流量,为实验段出口提供稳定的出口压力。
也就是说本实验装置将实验段和齿轮泵1所在侧设备隔离开来,实验段的压力、流量扰动不会传递到泵等设备,这减少了泵等设备受到的压力流量的冲击,增加了这些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泵等非实验段设备所产生的流量压力的扰动也不会传递到实验段,这让研究者专注于测试分析实验段中管路及相关部件在两相流动不稳定现象中的响应机制,无需考虑实验段外的因素对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上述装置的设置,使得所述实验段进口和出口的压力是平稳的,所述齿轮泵1一侧的制冷剂又为纯液相,因此运行时齿轮泵1有相对稳定的进出口压力,齿轮泵1工作于平稳的状态,进而能泵出具有稳定流量的液态制冷剂。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稳压箱3为腔体结构,中部滑动设置有阻尼隔膜4,所述阻尼隔膜4将所述阻尼稳压箱3分隔为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通入稳压气体,所述下箱体内通入液态制冷剂。
所述阻尼稳压箱3的设置,能够使得稳定的液态制冷剂流入阻尼稳压箱3后,受到前方实验系统流量和压力振荡的影响下,所述阻尼稳压箱3中会相应地出现压力扰动,所述阻尼稳压箱3通过较大的容积和所述阻尼隔膜4对稳压箱中的压力扰动进行能量的耗散,进而减小压力扰动幅值,起到稳压作用,实现稳压后的液态制冷剂将流入实验段,完成相关不稳定性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隔膜4为弹性膜片,所述阻尼隔膜4的四周设有包边,所述包边与所述阻尼稳压箱3的内腔滑动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稳压箱9的内部设有带翅片冷凝管11,所述带翅片冷凝管11内流动有冷却水,控制所述冷却水的流量和/或入口温度以初步控制所述冷凝稳压箱9内制冷剂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稳压箱9的侧壁还设有半导体制冷装置12和加热膜10;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12和所述加热膜10的单个或组合使用,用于精细控制所述冷凝稳压箱9内制冷剂的压力。
由所述实验段流出的两相制冷剂同样具有振荡的压力和流量,该制冷剂流入具有大的容积的所述冷凝稳压箱9中,其压力的振荡幅值将随之减小,另外通过调控所述冷凝稳压箱9中的冷凝速率可以控制冷凝稳压箱9中制冷剂由气相转化为液相的速率,进而实现对稳压箱压力的调控,而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12和所述加热膜10的增加使用可使这种调节更为精细。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段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加热段6和第二加热段7,所述第一加热段6用于将液态制冷剂加热到预设的单相温度,所述第二加热段7用于将液态制冷剂加热至气液两相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计为质量流量计,所述阻尼稳压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质量流量计2和第二质量流量计5。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段的前段管路、中段管路和后段管路分别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阻尼稳压箱和所述冷凝稳压箱内也分别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
制冷剂在本实验装置内的循环过程如下:
首先,纯液态制冷剂由所述齿轮泵1稳定流出,经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2测定其流量状态之后流入到所述阻尼稳压箱3的下箱体中,经压力传感器监测其压力状态;所述阻尼稳压箱3的上箱体中充注气体作为稳压气体,稳压气体和制冷剂间通过可滑动阻尼隔膜4隔开,所述阻尼隔膜4具有一定弹性,同时也能沿腔体上下滑动,并带阻尼,可起到削减压力振荡幅度,耗散振荡能量的作用;具体如下:当流量扰动由实验段进口传入所述阻尼稳压箱3时,如果实验段进口流量减小,所述阻尼稳压箱3下箱体需要存储的制冷剂增多,此时所述阻尼隔膜4向上滑动,同时膜片向上微曲,所述阻尼稳压箱3上部的稳压气体被压缩,箱内压力开始微增;如果实验段进口流量增加,所述阻尼稳压箱3下箱体需要存储制冷剂减少,此时所述阻尼隔膜4向下滑动,同时膜片向下微曲,所述阻尼稳压箱3上部稳压气体舒张,箱内压力开始微减。
具有一定压力的制冷剂从所述阻尼稳压箱出口流出,进入所述实验段;在所述实验段经第二质量流量计5测定其流量振荡状态,经所述第一加热段6加热到预定单相温度,经所述第二加热段7加热至两相状态,实验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来布置相应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实验段不同节点的温度压力振荡情况。
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从所述实验段流出时具有振荡的压力和流量,进入到大的容积的冷凝稳压箱9后压力振荡幅度减小;液相制冷剂直接落入所述冷凝稳压箱的底部,气相制冷剂遇所述带翅片冷凝管11后在冷凝管外壁面冷凝成液相并落入所述冷凝稳压箱的底部;带翅片冷凝管11内流动冷却水,为气相制冷剂的冷凝提供冷量;当所述冷凝稳压箱9中压力升高时,提高冷却水的流量或/和降低冷却水入口温度均可降低所述冷凝稳压箱9中的压力;反之,当所述冷凝稳压箱9中压力降低时,降低冷却水的流量或/和提高冷却水入口温度均可提升冷凝稳压箱中的压力;对于所述冷凝稳压箱9压力的精细控制通过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12和加热膜10的单个或组合使用来控制;当压力波动到略高于所述冷凝稳压箱9的时均压力时,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12增大制冷量或所述加热膜10减少加热量;当压力波动到略低于所述冷凝稳压箱9的时均压力时,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12减小制冷量或所述加热膜10增加加热量。
液态制冷剂在所述冷凝稳压箱9底部聚集并流出,通过所述过滤器8后,经所述冷凝器13进一步冷却到较大过冷度,最后流入所述齿轮泵1进行下一循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单相的实验介质由所述泵体流出,经由流量计至所述阻尼稳压箱的下箱体中,并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状态;
S2:向所述阻尼稳压箱的上箱体中充注稳压气体,监测并记录所述阻尼稳压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所述实验介质的流量振荡状态,在阻尼隔膜的滑动和弹性变形的作用下,消减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振荡幅度、耗散振荡能量,输出稳定的所述实验介质;
S3:在所述实验段的第一加热段对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进行预热,并监测和记录所述第一加热段两端的实验介质的压力值和温度值;第二加热段对预热的单相实验介质继续加热至两相状态,并监测和记录所述第二加热段两端的实验介质的压力值和温度值;
S4:从所述实验段流出的两相状态的所述实验介质具有振荡的压力和流量,进入所述冷凝稳压箱后,通过控制带翅片冷凝管内冷却水的流量和/或入口温度初步控制所述冷凝稳压箱内的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再由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或加热膜精细控制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输出稳定的单相所述实验介质;
S5:从所述冷凝稳压箱输出的单相所述实验介质,经由过滤器过滤,以及冷凝器进一步过冷后再次输入到所述泵体中,重复S1~S5进行下一循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包括泵体和实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与所述实验段通过管路单向循环连接,并在管道不同节点处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多个流量计;
所述泵体用于泵出或者泵入单相的实验介质,所述实验段用于加热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并形成两相状态;
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实验段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阻尼稳压箱,所述阻尼稳压箱用于泵出的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与流量调节;
所述实验段的输出端与所述泵体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冷凝稳压箱,所述冷凝稳压箱用于处理两相的所述实验介质并输出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经由过滤器和冷凝器至所述泵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稳压箱为腔体结构,中部滑动设置有阻尼隔膜,所述阻尼隔膜将所述阻尼稳压箱分隔为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通入稳压气体,所述下箱体内通入所述单相的实验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隔膜为弹性膜片,所述阻尼隔膜的四周设有包边,所述包边与所述阻尼稳压箱的内腔滑动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稳压箱的内部设有带翅片冷凝管,所述带翅片冷凝管内流动有冷却水,控制所述冷却水的流量和/或入口温度以初步控制所述冷凝稳压箱内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稳压箱的侧壁还设有半导体制冷装置和加热膜;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所述加热膜的单个或组合使用,用于精细控制所述冷凝稳压箱内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段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所述第一加热段用于将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加热到预设的单相温度,所述第二加热段用于将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加热至两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为质量流量计,所述阻尼稳压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流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段的前段管路、中段管路和后段管路分别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阻尼稳压箱和所述冷凝稳压箱内也分别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介质为制冷剂,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为制冷剂液体,两相状态为制冷剂气液两相;所述泵体为齿轮泵。
10.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单相的实验介质由所述泵体流出,经由流量计至所述阻尼稳压箱的下箱体中,并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状态;
S2:向所述阻尼稳压箱的上箱体中充注稳压气体,监测并记录所述阻尼稳压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所述实验介质的流量振荡状态,在阻尼隔膜的滑动和弹性变形的作用下,消减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振荡幅度、耗散振荡能量,输出稳定的所述实验介质;
S3:在所述实验段的第一加热段对单相的所述实验介质进行预热,并监测和记录所述第一加热段两端的实验介质的压力值和温度值;第二加热段对预热的单相实验介质继续加热至两相状态,并监测和记录所述第二加热段两端的实验介质的压力值和温度值;
S4:从所述实验段流出的两相状态的所述实验介质具有振荡的压力和流量,进入所述冷凝稳压箱后,通过控制带翅片冷凝管内冷却水的流量和/或入口温度初步控制所述冷凝稳压箱内的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再由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或加热膜精细控制所述实验介质的压力,输出稳定的单相所述实验介质;
S5:从所述冷凝稳压箱输出的单相所述实验介质,经由过滤器过滤,以及冷凝器进一步过冷后再次输入到所述泵体中,重复S1~S5进行下一循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25993.XA CN112146844B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25993.XA CN112146844B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46844A true CN112146844A (zh) | 2020-12-29 |
CN112146844B CN112146844B (zh) | 2022-08-23 |
Family
ID=73897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25993.XA Active CN112146844B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4684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44157A (zh) * | 2022-02-16 | 2022-05-2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分流器用两相流试验台 |
CN114544158A (zh) * | 2022-02-16 | 2022-05-2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分流器用两相流试验台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7171A (zh) * | 2006-06-28 | 2008-01-02 |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试验台架燃油供给稳压系统 |
CN201193604Y (zh) * | 2008-04-11 | 2009-02-11 | 卢连苗 | 一种隔膜泵稳压调节装置 |
CN107420598A (zh) * | 2017-09-02 | 2017-12-01 | 张宇涛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稳压装置 |
CN107727359A (zh) * | 2017-10-26 | 2018-02-23 | 天津大学 | 一种用于有机朗肯循环有机工质气液两相流型的测量装置 |
CN208721532U (zh) * | 2018-09-15 | 2019-04-09 | 丁琳 | 一种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测试装置 |
CN109946041A (zh) * | 2019-04-11 | 2019-06-28 | 燕山大学 | 一种气液两相流流场可视化性能测试试验台及测试方法 |
CN110444303A (zh) * | 2019-08-12 | 2019-11-12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用于流动传热、流动不稳定和沸腾临界实验的装置和方法 |
CN110568005A (zh) * | 2018-06-05 | 2019-12-13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冰浆-海水两相流换热实验台 |
CN110873215A (zh) * | 2019-12-19 | 2020-03-10 | 江苏三蜂机器人有限公司 | 管路用增压型自平衡稳压装置 |
CN111157221A (zh) * | 2019-12-27 | 2020-05-15 |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 一种低压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
2020
- 2020-09-25 CN CN202011025993.XA patent/CN1121468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7171A (zh) * | 2006-06-28 | 2008-01-02 |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试验台架燃油供给稳压系统 |
CN201193604Y (zh) * | 2008-04-11 | 2009-02-11 | 卢连苗 | 一种隔膜泵稳压调节装置 |
CN107420598A (zh) * | 2017-09-02 | 2017-12-01 | 张宇涛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稳压装置 |
CN107727359A (zh) * | 2017-10-26 | 2018-02-23 | 天津大学 | 一种用于有机朗肯循环有机工质气液两相流型的测量装置 |
CN110568005A (zh) * | 2018-06-05 | 2019-12-13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冰浆-海水两相流换热实验台 |
CN208721532U (zh) * | 2018-09-15 | 2019-04-09 | 丁琳 | 一种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测试装置 |
CN109946041A (zh) * | 2019-04-11 | 2019-06-28 | 燕山大学 | 一种气液两相流流场可视化性能测试试验台及测试方法 |
CN110444303A (zh) * | 2019-08-12 | 2019-11-12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用于流动传热、流动不稳定和沸腾临界实验的装置和方法 |
CN110873215A (zh) * | 2019-12-19 | 2020-03-10 | 江苏三蜂机器人有限公司 | 管路用增压型自平衡稳压装置 |
CN111157221A (zh) * | 2019-12-27 | 2020-05-15 |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 一种低压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强等: "低压高过冷度下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原子能科学技术》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44157A (zh) * | 2022-02-16 | 2022-05-2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分流器用两相流试验台 |
CN114544158A (zh) * | 2022-02-16 | 2022-05-2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分流器用两相流试验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46844B (zh) | 2022-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46844B (zh) | 一种单管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 |
Pitla et al. | New correlation to predict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uring in-tube cooling of turbulent supercritical CO2 | |
CA2862159C (en) | Refrigeration system controlled by refrigerant quality within evaporator | |
US9541318B2 (en) | Estimation apparatus of heat transfer medium flow rate, heat source machine, and estimation method of heat transfer medium flow rate | |
Song et al. |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the optimal medium-temperature 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n a transcritical CO2 system with a dedicated transcritical CO2 subcooler | |
Redo et al. | Characte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flow distribution in a vertical dual-compartment header of a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 |
Zhang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in a condenser with a liquid-vapor separator | |
Zhu et al.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tartup performances of a separator assisted two-phase loop thermosyphon | |
Zhang et al. |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 closed loop two-phase thermosiphon under various states for latent heat storage | |
Zhang et al. |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distributor design in plate evaporators | |
CN109490366A (zh) | 一种可视化脉动热管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
Zhu et al. | Thermosiphon with vapor separatio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type | |
Li et al. | Phase separation in vertical header of microchannel condensers—a mechanistic model | |
Vijayarangan et al. | Pressure drop studies on two-phase flow in a uniformly heated vertical tube at pressures up to the critical point | |
Saifi et al. | CFD parametric investigation for two phase flow of refrigerant 134a in an adiabatic capillary tube | |
US3269135A (en) | Multi-stage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and method | |
Jin et al. | Characteristics of R-123 two-phase flow through micro-scale short tube orifice for design of a small cooling system | |
Liao et al. | Transien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wo-phase condensing flows | |
CN204987598U (zh) | 冷却机组及其容量控制装置 | |
Schoenfeld et al. | Flooding during reflux condensation of steam in an inclined elliptical tube | |
Moura et al. | Measurement of two-phase mass flow rate and quality using venturi and void fraction meters | |
CN117744529B (zh) | 一种风机故障下分离式热管换热性能的精准预测方法 | |
Li et al.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wo-phase flow in the second header of MAC condenser | |
CN1614363A (zh) | 液环法节流机构制冷剂质量流量特性测试装置 | |
Mhaske et al. | Experimental and CFD analysis of tube in tubehelical coil heat exchang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