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5347B -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5347B
CN112145347B CN202010917193.2A CN202010917193A CN112145347B CN 112145347 B CN112145347 B CN 112145347B CN 202010917193 A CN202010917193 A CN 202010917193A CN 112145347 B CN112145347 B CN 112145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conversion
coil winding
coil windings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71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5347A (zh
Inventor
张鲁华
马成斌
刘嘉明
陈昆明
俞庆
葛昊祥
吕霆
吴延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Wind Pow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Wind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Wind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Wind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71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5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5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5347A/zh
Priority to EP21863255.2A priority patent/EP4209676A4/en
Priority to KR1020237011410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58711A/ko
Priority to PCT/CN2021/093614 priority patent/WO202204818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5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5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4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 F03D7/042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27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by measures acting on the electrical gen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28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controlling wind motor output power
    • F03D7/0284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controlling wind motor output power in relation to the state of the electric gri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1/00Special adaptation of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ors
    • H02P2101/15Special adaptation of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ors for wind-driven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风力发电系统包括电机与N套功率转换电路,电机包括N套线圈绕组,与N套功率转换电路对应电连接,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机的运行功率;根据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入;其中,若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低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一套线圈绕组切入;若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高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至少两套线圈绕组切入。优化线圈绕组的切入切出,可减缓部件的老化,延长整体寿命,可有效提高整体的转换效率,减少并网电流谐波,提升电能质量。

Description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风力发电系统逐渐发展为现在的双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背靠背系统的并联运行控制方式。该种方式系统运行稳定,电路可靠性高,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目前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功率转换电路,在并网发电时,功率会平均分配到电机的各套线圈绕组,此时,与电机的各套线圈绕组连接的变流器均处于工作状态,使部件老化会加快,影响部件的电气寿命,并且在功率较小时,各个变流器均在低功率运行状态,并网电流的THDi(Total Harmonic Current Distortion,电流谐波总畸变率)偏大,使电机和变流器的整体效率偏低,影响发电量和电能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电机与N套功率转换电路,所述电机包括N套线圈绕组,与N套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对应电连接,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机的运行功率;
根据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控制所述线圈绕组的切入;
其中,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低于单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
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高于单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至少两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高于单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至少两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包括:
判断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是否高于n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之和,且低于n+1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之和;
若是,则控制n+1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其中控制n+1套中的n套所述线圈绕组输出满发功率,且n+1套中的剩余一套所述线圈绕组输出第一剩余功率,所述第一剩余功率为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与n倍所述满发功率之差;
其中,n大于1,且小于N。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高于单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至少两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包括:
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升高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
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降低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出。
可选的,所述线圈绕组的切出顺序和所述线圈绕组的切入顺序相同。
可选的,所述N套线圈绕组中包括处于待机状态的k套线圈绕组,所述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包括:
根据所述k套线圈绕组中每一套所述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控制所述线圈绕组的切入,其中,若所述第k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大于所述第k-1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则控制所述第k套线圈绕组先于所述第k-1套线圈绕组切入;
其中,k大于1,且小于N。
可选的,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包括机侧开关、机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和网侧开关,所述机侧开关电连接于所述机侧变流器与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网侧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网侧变流器与电网之间;所述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包括:依次控制所述网侧开关闭合、所述网侧变流器进行调制、所述机侧开关闭合以及所述机侧变流器进行调制。
可选的,所述N套线圈绕组中包括t套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所述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出,包括:
根据所述t套线圈绕组中每一套所述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控制所述线圈绕组的切出,其中,若所述第t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大于所述第t-1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则控制所述第t套线圈绕组先于所述第t-1套线圈绕组切入;
其中,t大于1,且小于N。
可选的,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包括机侧开关、机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和网侧开关,所述机侧开关电连接于所述机侧变流器与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网侧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网侧变流器与电网之间;所述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出,包括:依次控制所述机侧变流器结束调制、所述机侧开关断开、所述网侧变流器结束调制以及所述网侧开关断开。
可选的,至少一套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包括M个与同一套所述线圈绕组电连接的功率转换模块,M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并联连接,M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
其中,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低于单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M个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并控制其他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停止调制;
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高于单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M个中的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并控制其他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停止调制。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高于单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M个中的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包括:
判断所述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是否高于m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且不高于m+1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之和;
若是,则控制m+1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其中控制m+1个中的m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输出额定功率,且m+1个中的剩余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输出第二剩余功率,所述第二剩余功率为所述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与m倍所述额定功率之差;
其中,m大于1,且小于M。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高于单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M个中的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包括:
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升高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并进行调制;
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降低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并结束调制。
可选的,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出顺序和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顺序相同。
可选的,所述M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中包括处于待机状态的i个功率转换模块,所述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包括:
根据所述i个功率转换模块中每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控制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其中,若所述第i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大于所述第i-1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则控制所述第i个功率转换模块先于所述第i-1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
其中,i大于1,且小于M。
可选的,所述M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中包括处于运行状态的j个功率转换模块,所述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包括:
根据所述j个功率转换模块中每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控制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出,其中,若所述第j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大于所述第j-1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则控制所述第j个功率转换模块先于所述第j-1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
其中,j大于1,且小于M。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其中,包括:
电机,包括N套线圈绕组,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N套功率转换电路,与N套所述线圈绕组对应电连接;及
上述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功率转换电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入,在低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时,控制其中一套线圈绕组切入,在高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时,控制其中至少两套线圈绕组切入,与相关技术相比,优化线圈绕组的切入切出,可减缓部件的老化,延长整体寿命,可有效提高整体的转换效率,减少并网电流谐波,提升电能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所示为图3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13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所示为图3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13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所示为图3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所示为图6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21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所示为图6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21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的风力发电系统的功率转换电路的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10为本申请的风力发电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包括两个,相当于至少两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风力发电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风力发电系统100包括从支承表面101延伸的塔架102、安装在塔架102上的机舱103,以及组装至机舱103的转子104。转子104包括可旋转的轮毂1040和至少一个转子叶片1041,转子叶片1041连接至轮毂1040且从轮毂1040向外延伸。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子104包括三个转子叶片1041。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转子104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转子叶片。多个转子叶片1041可围绕轮毂1040隔开,以促进使转子104旋转,以使风能能够换成可用的机械能,且随后转换成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舱103内设置电机(未图示),电机(未图示)可连接到转子104,以用于从由转子104生成的机械能生成电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机舱103内还设置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装置(未图示)可通信地连接至风力发电系统100的电气部件,以便控制此类部件的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未图示)也可设置于风力发电系统100的任何其他部件内,或在风力发电系统100外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未图示)可以包括计算机或其他处理单元。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未图示)可以包括合适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在执行时对控制装置(未图示)进行配置,以便执行各种不同功能,例如,接收、传输和/或执行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未图示)可以配置用于控制风力发电系统100的各种运行模式(例如,起动或停机序列)和/或控制风力发电系统100的各种部件。
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100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风力发电系统100包括电机105和与电机105连接的N套功率转换电路106,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电机105可以包括异步电机或同步电机。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转换电路106可接收电机105输出的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进行转换后输出。功率转换电路106可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再转换为工频的交流电输出。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05包括N套线圈绕组(未图示),N套功率转换电路106与N套线圈绕组对应电连接,N套功率转换电路106用于接收N套线圈绕组输出的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进行转换后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力发电系统100包括控制装置107,控制装置107和功率转换电路106连接,用于控制功率转换电路106对电机105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力发电系统100包括与功率转换电路106连接的变压器108,变压器108电连接电网109。功率转换电路106输出的转换后的电信号可由变压器108升压后输送到电网109。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功率转换电路106包括机侧变流器110和网侧变流器111以及连接于机侧变流器110与网侧变流器111之间的直流母线112。机侧变流器110连接电机105,网侧变流器111连接变压器108,且机侧变流器110连接网侧变流器111。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侧变流器110包括整流器,网侧变流器111包括逆变器。电机105输出的电信号为交流电信号,机侧变流器110用于将电机105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网侧变流器111用于将直流电信号转换为转换输出电信号,并将转换输出电信号输出给变压器108。
控制装置107可包括机侧控制装置113和网侧控制装置114,机侧控制装置113连接机侧变流器110,用于控制机侧变流器110将电机105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网侧控制装置114连接网侧变流器111,用于控制网侧变流器111将直流电信号转换为转换输出电信号。此处,机侧控制装置113可控制转换得到的直流电信号的电压和/或功率,网侧控制装置114可控制转换得到的转换输出电信号的电压和/或功率。
机侧控制装置113和网侧控制装置114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可编程电路或者装置,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以及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机侧控制装置113和网侧控制装置114可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形式实现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侧变流器110包括多个功率开关管,机侧控制器113通过控制多个功率开关管的开合状态,使机侧变流器110进行调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侧控制器113控制多个功率开关管同时保持断开状态,使机侧变流器110结束调制。这里的调制指的是机侧变流器110采用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或者SPWM(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正弦脉宽脉宽调制)等调制方式通过控制功率开关按照程序设定的逻辑导通或关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功率转换电路106还包括机侧开关115,电连接于机侧变流器110与电机105之间,以控制机侧变流器110与电机105连接或断开。
在一些实施中,网侧变流器111包括多个功率开关管,网侧控制器114通过控制多个功率开关管的开合状态,控制网侧变流器111的调制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网侧控制器114控制多个功率开关管的开合状态,使网侧变流器111进行调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网侧控制器114控制多个功率开关管同时保持断开,使网侧变流器111结束调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指的是机侧变流器110采用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或者SPWM(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正弦脉宽脉宽调制)等调制方式通过控制功率开关按照程序设定的逻辑导通或关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功率转换电路106还包括网侧开关116,电连接于网侧变流器111和电网109之间,以控制网侧变流器111和电网109连接或断开。
图2中仅为了图示说明的目的,示出了与一套功率转换电路106电连接的机侧控制器113和网侧控制器114,其他套功率转换电路106也电连接有机侧控制器和网侧控制器,也类似于机侧控制器113和网侧控制器114,在图2中未示出,在此不再赘述。
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S11。其中,
步骤S10,获取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可以获取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可编程电路或者装置,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以及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可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形式实现对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的获取。
步骤S11,根据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入;进一步地,步骤S11包括步骤S12-S13,其中,
步骤S12,若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低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一套线圈绕组切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为Pn,获取的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为P1,电机有N套线圈绕组,功率转换电路有N套。在电机低功率运行时,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低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Pn时,此时控制与其中一套线圈绕组电连接的功率转换电路进行调制,使单套线圈绕组切入,以使电机通过单套线圈绕组对外输出功率。在功率转换电路开始调制时,机侧开关和网侧开关均闭合,使线圈绕组切入,这里的切入是指线圈绕组对外供电。同时,与其余套线圈绕组电连接的功率转换电路处于非工作状态,这样可减缓部分部件的老化,延长整体寿命。
步骤S13,若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高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至少两套线圈绕组切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为Pn,获取的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为P1,电机有N套线圈绕组,功率转换电路有N套。在电机高功率运行时,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高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时,可根据当前运行功率P1控制至少两套线圈绕组电连接的功率转换电路进行调制,使至少两套线圈绕组切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优化线圈绕组的切入数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无需切入全部的线圈绕组,使部分线圈绕组切入,如此可减缓线圈绕组等部件的老化,延长整体寿命;在电机处于低功率运行的工况时,减少线圈绕组的切入数量,使部分的线圈绕组切入,如此可有效提高整体的转换效率,降低并网电流谐波,提升电能质量。
图4所示为图3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13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13包括步骤S131-S132。其中,
步骤S131,判断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是否高于n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之和,且低于n+1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之和;
步骤S132,若是,则控制n+1套线圈绕组切入,其中控制n+1套中的n套线圈绕组输出满发功率,且n+1套中的剩余一套线圈绕组输出第一剩余功率,第一剩余功率为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与n倍满发功率之差;其中,n大于1,且小于N。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为Pn,获取的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为P1,电机有N套线圈绕组,功率转换电路有N套。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n≤P1<2Pn时,控制与两套线圈绕组电连接的功率转换电路进行调制,使两套线圈绕组切入,其中保持其中一套线圈绕组输出满发功率,且剩余一套线圈绕组输出剩余的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为2Pn≤P1<3Pn时,控制与三套线圈绕组电连接的功率转换电路进行调制,使三套线圈绕组切入,其中保持其中两套线圈绕组输出满发功率,且剩余一套线圈绕组输出剩余的功率。以此类推,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为nPn≤P1<(n+1)Pn时,控制n+1套线圈绕组切入,其中控制n+1套中的n套线圈绕组输出满发功率,且n+1套中的剩余一套线圈绕组输出剩余的功率,剩余的功率为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与n倍满发功率之差。进一步地,当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n+1)Pn,此时控制n+1套线圈绕组输出满发功率。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优化线圈绕组的切入数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无需切入全部的线圈绕组,使部分的线圈绕组切入,如此可减缓线圈绕组等部件的老化,延长整体寿命;在电机处于低功率运行的工况时,减少线圈绕组的切入数量,使部分的线圈绕组切入,如此可有效提高整体的转换效率,降低并网电流谐波,提升电能质量。
图5所示为图3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13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13还包括步骤S133-S134,其中,
步骤S133,若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升高至少一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套线圈绕组切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升高时,可以根据当前运行功率升高的幅度来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入。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升高的幅度大于或等于一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时,控制至少一套线圈绕组切入。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为Pn,获取的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为P1,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升高的幅度等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Pn时,控制其中一套线圈绕组切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升高的幅度大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Pn,此时控制两套以上的线圈绕组切入,根据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优化线圈绕组的切入数量,提高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对于线圈绕组的切入过程,可以根据待机状态的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入顺序。这里的待机状态指的是线圈绕组被切出,处于未工作的状态,这里的待机时间指的是线圈绕组在风机在某一运行周期内处于待机状态的时间总和。该运行周期可以为整个运行进程,也可以为某一设定的运行周期。例如,N套线圈绕组中包括处于待机状态的k套线圈绕组,根据k套线圈绕组中每一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入,其中,若第k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大于第k-1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则控制第k套线圈绕组先于第k-1套线圈绕组切入,其中,k大于1,且小于N。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升高的幅度大于一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时,在需要切入处于待机状态的线圈绕组时,优先考虑切入待机时间长的线圈绕组。例如,N套线圈绕组中包括处于待机状态的k套线圈绕组,其中,第1套至第k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依次减小,在此过程中,第1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大于第2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以此类推,在第1套至第k套线圈绕组中,第1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比较长,因此,优先考虑切入待机时间长的第1套线圈绕组。优先考虑切入待机时间长的线圈绕组,使各套线圈绕组均衡工作,延长各套线圈绕组的使用寿命。在此过程中,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入时序包括,依次控制网侧开关闭合、网侧变流器进行调制、机侧开关闭合以及机侧变流器进行调制。例如,在需要切入线圈绕组时,首先对直流母线进行预充电,然后闭合网侧开关,接着控制网侧变流器进行调制,然后闭合机侧开关,接着控制机侧变流器进行调制,以使功率升高。
步骤S134,若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降低至少一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套线圈绕组切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降低时,可以根据当前运行功率降低的幅度来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出。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降低的幅度大于或等于一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时,控制至少一套线圈绕组切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为Pn,获取的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为P1,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降低的幅度等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时,控制其中一套线圈绕组切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降低的幅度大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此时控制两套以上的线圈绕组切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圈绕组的切出顺序和线圈绕组的切入顺序相同。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升高时,依次切入多个线圈绕组,先切入的线圈绕组的功率先升高且先满发,最后切入的线圈绕组输出剩余功率。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降低时,先切入的线圈绕组的功率先降低且先切出,从而均衡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提高整体寿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线圈绕组的切出过程,可以根据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出顺序。这里的运行状态指的是线圈绕组被切入,处于工作的状态,这里的运行时间指的是线圈绕组在某一运行周期内处于运行状态的时间总和。该运行周期可以为整个运行进程,也可以为某一设定的运行周期。例如,N套线圈绕组中包括t套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根据k套线圈绕组中每一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出,其中,若第t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大于第t-1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则控制第t套线圈绕组先于第t-1套线圈绕组切入;其中,t大于1,且小于N。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降低的幅度大于一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时,在需要切出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时,优先考虑切出运行时间长的线圈绕组。例如,N套线圈绕组中处于运行状态的t套线圈绕组中,其中,第1套至第t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依次减小,在此过程中,第1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大于第2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以此类推,在第1套至第t套线圈绕组中,第1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比较久,因此,优先考虑切出运行时间长的第1套线圈绕组。优先考虑切出运行时间比较久的线圈绕组,可减缓各套线圈绕组等部件的老化,从而使多套线圈绕组均衡工作,提高整体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为避免一直处于运行状态,需考虑运行时间,在需要切出时将运行时间长的先切出,可避免部分线圈绕组等部件的老化快而导致电机整体寿命短,如此延长整体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处于待机状态的线圈绕组,为避免一直处于待机状态,需考虑待机时间,在需要切入时将待机时间比较长的先切入,从而避免出现一部分线圈绕组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另一部分线圈绕组一直处于待机状态,从而使多套线圈绕组均衡工作,提高整体寿命。在此过程中,控制线圈绕组的切出时序包括,依次控制机侧变流器结束调制、机侧开关断开、网侧变流器结束调制以及网侧开关断开。例如,在需要切出线圈绕组时,首先控制机侧变流器停止调制,接着断开机侧开关,然后控制网侧变流器停止调制,接着断开网侧开关,以使功率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为Pn,获取的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为P1,电机有N套线圈绕组,功率转换电路有N套,N套线圈绕组包括第1套线圈绕组至第N套线圈绕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1套线圈绕组至第N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依次减小。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低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Pn时,因第1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最长,此时控制第1套线圈绕组切入,以使电机通过第1套线圈绕组对外输出功率。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升高且升高的幅度大于或等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Pn时,优先考虑切入待机时间比较长的线圈绕组。例如,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从低于Pn升高至Pn≤P1<2Pn时,因为在第2套线圈绕组至第N套线圈绕组中,第2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比较长,因此,优先切入待机时间比较长的第2套线圈绕组,因此,此时控制第1套线圈绕组满发,控制第2套线圈绕组切入发电;同理,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继续升高至2Pn≤P1<3Pn时,此时控制第1套线圈绕组和第2套线圈绕组满发,控制第3套线圈绕组切入发电;以此类推,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升高至(N-1)Pn≤P1<NPn时,此时控制第N套线圈绕组切入发电;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升高至P1=NPn时,此时控制各套线圈绕组均输出满发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1套线圈绕组至第N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依次增大,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降低且降低的功率幅度大于或等于一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Pn时,优先考虑切出运行时间比较久的线圈绕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从P1=NPn降低至(N-1)Pn≤P1<NPn时,因为在第1套线圈绕组至第N套线圈绕组中,第N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比较久,因此优先降低运行时间比较久的第N套线圈绕组的功率。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继续降低至(N-2)Pn≤P1<(N-1)Pn时,因为在第1套线圈绕组至第N套线圈绕组中,第N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比较久,因此优先切出运行时间比较久的第N套线圈绕组,此时控制第N套线圈绕组切出,第N-1套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降低,其余各套线圈绕组满发,以此类推。同理,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再次降至P1<Pn时,此时除了第1套线圈绕组外,其他线圈绕组均切出发电。当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再次升高至Pn≤P1<2Pn时,此时控制第1套线圈绕组满发,第2套线圈绕组切入发电。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升高至P1=NPn时,此时各套线圈绕组再次输出满发功率。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再次降低至(N-1)Pn≤P1<NPn时,则控制其他线圈绕组满发,第N套线圈绕组降低。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降低至(N-2)Pn≤P1<(N-1)Pn时,此时控制第N套线圈绕组切出发电,第N-1套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降低,其余各套线圈绕组满发,以此类推。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再次降低且小于Pn,此时控制第1套线圈绕组对外输出功率,其他线圈绕组切出。进一步地,根据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控制各套线圈绕组轮流启停,可以很好地均衡各套线圈绕组的切入切出,在一些情况下,优先考虑切入待机时间比较长的线圈绕组,在一些情况下,优先考虑切出运行时间比较久的线圈绕组,从而可减缓各套线圈绕组等部件的老化,延长电机整体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仅是举例说明,然而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升高时,并不局限于升高至最大值时才降低,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P1降低时,并不局限于降低至最小值时才可升高,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的升高和降低由风机实际运行情况决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各套线圈绕组的切入切出是平滑完成的,可以使电机的受力变化比较平缓,减少因线圈绕组切入切出带来的震动。这里的平滑完成指的是的电机的功率变化是逐渐变大或者逐渐变小,而不是骤然的变大或变小,在此不再赘述。
图6所示为图3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套功率转换电路包括M个与同一套线圈绕组电连接的功率转换模块,M个功率转换模块并联连接,M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如图6所示,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相似,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20。图6所示的实施例是对于每套功率转换电路的M个功率转换模块进行控制。其中,
步骤S20,根据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进一步地,步骤S20包括步骤S21-S22,其中,
步骤S21,若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低于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M个中的其中一个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并控制其他功率转换模块停止调制。
步骤S22,若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高于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M个中的其中至少两个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并控制其他功率转换模块停止调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为Pm,获取的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为P2,功率转换模块有M个。在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P2小于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Pm时,此时,控制其中一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并进行调制,切出其他功率转换模块,这里的切入是指功率转换模块对线圈绕组输出的电能进行转换。其他功率转换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这样可减缓功率转换模块等部件的老化,延长整体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P2大于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Pm时,控制其中两个以上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并进行调制,进一步地,通过获取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来控制各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和调制,使控制过程更精细化,功率转换效果更精准,便于改善并网电能质量。
图7所示为图6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21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21包括步骤S211-S212。其中,
步骤S211,判断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是否高于m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且不高于m+1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之和;
步骤S212,若是,则控制m+1个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其中控制m+1个中的m个功率转换模块输出额定功率,且m+1个中的剩余一个功率转换模块输出第二剩余功率,第二剩余功率为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与m倍额定功率之差;其中,m大于1,且小于M。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为Pm,获取的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为P2,功率转换模块有M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P2为Pm≤P2<2Pm时,切入两个功率转换模块并进行调制,同时控制m-2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其中,一个功率转换模块输出额定功率,且剩余一个功率转换模块输出剩余的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P2升高至2Pm≤P2<3Pm时,切入三个功率转换模块并进行调制,同时控制m-3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其中,两个功率转换模块输出额定功率,且剩余一个功率转换模块输出剩余的功率。以此类推,在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P2升高至mPm≤P2<(m+1)Pm时,切入m+1个功率转换模块并进行调制,同时控制m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其中,m个功率转换模块输出额定功率,且剩余一个功率转换模块输出剩余的功率。进一步地,在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P2升高至P2=(m+1)Pm,切入m+1个功率转换模块并进行调制,此时m+1个功率转换模块均输出满额功率。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线圈绕组的当前运行功率,优化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数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无需切入全部的功率转换模块,使部分的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如此可减缓功率转换模块等部件的老化,延长整体寿命,且在线圈绕组处于低功率运行时,更精细化的控制各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可以提高并网电能质量,降低谐波含量。
图8所示为图6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21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风力发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21包括步骤S213-S214。其中,
步骤S213,若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升高至少一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并进行调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升高时,可以根据输出功率升高的幅度来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升高的幅度大于或等于一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时,控制至少一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并进行调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为Pm,获取的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为P2,功率转换模块有M个。在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为P2升高的幅度等于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时,控制其中一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为P2升高的幅度大于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此时控制两个以上功率转换模块切入,根据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优化功率转换模块切入数量,使得转换效率更为精准,电能质量更好。
进一步地,对于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过程,可以根据待机状态的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来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顺序。这里的待机状态指的是功率转换模块被切出,且处于未工作的状态,这里的待机时间指的是功率转换模块在整个运行进程中处于待机状态的时间总和。例如,M个功率转换模块中包括处于待机状态的i个功率转换模块,控制至少一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包括,根据i个功率转换模块中每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其中,若第i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大于第i-1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则控制第i个功率转换模块先于第i-1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其中,i大于1,且小于M。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升高的幅度大于一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时,在需要切入待机状态的功率转换模块时,优先考虑切入待机时间长的功率转换模块。例如,M个功率转换模块中包括处于待机状态的i个功率转换模块,其中,第1个至第i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依次减小,在此过程中,第1个功率转化模块的待机时间大于第2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以此类推,在第1个至第i个功率转换模块中,第1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比较长,因此,优先考虑切入待机时间比较长的第1个功率转化模块。优先考虑切入待机时间比较长的功率转换模块,使得各个功率转换模块均衡工作,延长各个功率转换模块的使用寿命。与相关技术相比,电机在低功率运行时,优化各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更精确地控制使有效提升功率转换的效率,降低电网中的谐波含量,从而改善并网电能质量。
步骤S214,若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降低至少一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并结束调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降低时,可以根据输出功率降低的幅度来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降低的幅度大于或等于一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时,控制至少一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并结束调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为Pm,获取的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为P2,功率转换模块有M个。在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为P2降低的幅度等于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时,控制其中一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并结束调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为P2降低的幅度大于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此时控制两个以上功率转换模块切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出顺序和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顺序相同。依次切入的多个功率转换模块,先切入的功率转换模块先切出,从而均衡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提高整体寿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出过程,可以根据运行状态的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出顺序。这里的运行状态指的是功率转换模块被切入,且处于工作的状态,这里的运行时间指的是功率转换模块在风机的整个运行进程中处于运行状态的时间总和。例如,M个功率转换模块中包括处于运行状态的j个功率转换模块,控制至少一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包括,根据j个功率转换模块中每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出,其中,若第j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大于第j-1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则控制第j个功率转换模块先于第j-1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其中,j大于1,且小于M。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降低的幅度大于一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时,在需要切出处于运行状态的功率转换模块时,优先考虑切出运行时间长的功率转换模块。例如,M个功率转换模块中包括处于运行状态的j个功率转换模块,其中,第1个至第j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依次减小,在此过程中,第1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大于第2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以此类推,在第1个至第j个功率转换模块中,第1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比较久,因此,优先考虑切出运行时间长的第1个功率转换模块。优先考虑切出运行时间比较久的功率转换模块,可减缓各个功率转换模块等部件的老化,延长整体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处于运行状态的功率转换模块,为避免一直处于运行状态,需考虑运行时间,在需要切出时将运行时间长的先切出,可减缓功率转换模块等部件的老化和延长整体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处于待机状态的功率转换模块,为避免一直处于待机状态,需考虑待机时间,在需要切入时将待机时间比较长的先切入,从而避免出现一部分功率转换模块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另一部分功率转换模块一直处于待机状态,从而使多个功率转换模块均衡工作,提高整体寿命。
进一步地,电机在低功率运行时,优化各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更精确地控制各个功率转换模块,可有效提升功率转换的效率,降低电网中的谐波含量,改善并网电能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用一台6MW的双线圈绕组的永磁同步发电系统,其中两套线圈绕组可以称为A和B,线圈绕组A和B的额定功率均是3MW,单套功率转换电路包括六个功率转换模块,单个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是500kW。采用上述提出的控制方法,其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在获取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为2.4MW时,由于此时当前运行功率2.4MW小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3MW,则控制线圈绕组A对外输出功率2.4MW,B为0。此时,线圈绕组A处于运行状态,线圈绕组B处于待机状态。
在获取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升高时,且升高至3.6MW时,由于此时升高的功率3.6MW超过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3MW,则控制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A的功率升高且对外满发输出3MW,同时控制处于待机状态的线圈绕组B切入,且对外输出0.6MW。此时,线圈绕组A和线圈绕组B均处于运行状态,且线圈绕组A的运行时间大于线圈绕组B的运行时间。
在获取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升高至6MW时,则控制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B的功率升高至额定功率,以使线圈绕组A和线圈绕组B均满额输出,即线圈绕组A对外满发输出3MW,线圈绕组B对外满发输出3MW。此时,线圈绕组A和线圈绕组B均处于运行状态,且均为满发输出,其中,线圈绕组A的运行时间大于线圈绕组B的运行时间。
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降低时,且降低至3.6MW时,控制运行时间长的线圈绕组A的功率降低,且对外输出0.6MW,此时,线圈绕组B对外满发输出3MW。此时,线圈绕组A和线圈绕组B均处于运行状态,线圈绕组A的运行时间大于线圈绕组B的运行时间。
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降低至2.4MW时,由于此时当前运行功率2.4MW小于单套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3MW,则控制运行时间比较久的线圈绕组A切出,且对外输出为0,此时,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B对外输出2.4MW。此时,线圈绕组B处于运行状态,线圈绕组A处于待机状态。
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再次升高时,且升高至3.6MW时,升高的幅度大于一个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时,此时控制处于待机状态的线圈绕组A切入,并对外输出0.6MW,此时,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B对外满发输出3MW。此时,线圈绕组A和线圈绕组B均处于运行状态,其中,线圈绕组B的运行时间大于线圈绕组A的运行时间。
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再次升高至6MW时,控制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A的功率升高至额定功率,以使则控制线圈绕组A和线圈绕组B均对外满发输出3MW。此时,线圈绕组A和线圈绕组B均处于运行状态,且均为满发输出,其中,线圈绕组B的运行时间大于线圈绕组A的运行时间。
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再次降低时,且降低至3.6MW时,则控制运行时间长的线圈绕组B的功率降低,并对外输出0.6MW,此时,线圈绕组A对外满发输出3MW。此时,线圈绕组A和线圈绕组B均处于运行状态,线圈绕组B的运行时间大于线圈绕组A的运行时间。
在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降低至2.4MW时,则控制运行时间长的线圈绕组B切出,并对外输出为0,此时,控制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A对外输出2.4MW。此时,线圈绕组A处于运行状态,线圈绕组B处于待机状态。
以上可以理解为线圈绕组A和线圈绕组B的启停循环过程。进一步地,根据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优化线圈绕组的切入切出,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无需切入全部的线圈绕组,使部分的线圈绕组切入,如此可减缓线圈绕组等部件的老化,延长整体寿命;在电机处于低功率运行的工况时,减少线圈绕组的切入数量,使部分的线圈绕组切入,如此可有效提高整体的转换效率,降低并网电流谐波,提升电能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线圈绕组A或线圈绕组B的单套线圈绕组切入或单套线圈绕组不是满额输出时,可以根据功率情况进行更为精确地控制,例如,在线圈绕组的功率0<P<500kW时,切入单个功率模块发电;在线圈绕组的功率500kW<P<1000kW时,切入两个功率模块发电;以此类推,在线圈绕组的功率2500kW<P<3000kW时,切入全部六个功率模块发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单套线圈绕组的功率升高时,可以根据待机时间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顺序。例如,在线圈绕组的功率升高时,可以优先考虑切入待机时间长的功率转换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单套线圈绕组的功率降低时,可以根据运行时间控制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出顺序。例如,在线圈绕组的功率降低时,可以优先考虑切出运行时间长的功率转换模块。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文中图6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获取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来控制各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和切出,使控制过程更加精细,功率转换效果更加精准,从而改善并网电能质量。
图9所示为本申请的风力发电系统的功率转换电路的控制装置200的一个实施例的原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1,用于实现前述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风力发电系统的功率转换电路的控制装置200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风力发电系统上。控制装置200的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风力发电系统的处理器201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的控制装置200所在风力发电系统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9所示的处理器201、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风力发电系统通常根据该风力发电系统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201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控制装置200可以参考上文中图2所示的控制装置107,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的风力发电系统300的一个实施例的原理图。如图10所示,风力发电系统的300包括功率转换电路301、电机302、及上述图9所示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转换电路301与电机302连接,用于转换电机302输出的电能,功率转换电路301包括机侧变流器3010、直流母线3011和网侧变换器3012,机侧变流器3010电连接电机302,直流母线3011与机侧变流器3010电连接,网侧变换器3012与直流母线3011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0电连接机侧变流器3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1,用于实现前述种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0所示的功率转换电路301、机侧变流器110、网侧变换器111可以参考上文中图2所示的功率转换电路106、机侧变流器110、网侧变换器111,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控制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201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的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硬盘或内存。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风力发电系统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风力发电系统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风力发电系统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电机与N套功率转换电路,所述电机包括N套线圈绕组,与N套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对应电连接,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机的运行功率;
根据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控制所述线圈绕组的切入,切入的所述线圈绕组通过其对应电连接的功率转换电路对外输出功率;
其中,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低于单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
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高于单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至少两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高于单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至少两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包括:
判断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是否高于n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之和,且低于n+1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之和;
若是,则控制n+1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其中控制n+1套中的n套所述线圈绕组输出满发功率,且n+1套中的剩余一套所述线圈绕组输出第一剩余功率,所述第一剩余功率为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与n倍所述满发功率之差;
其中,n大于1,且小于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高于单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N套中的其中至少两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包括:
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升高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
若所述电机的当前运行功率降低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出,以使切出的所述线圈绕组停止对外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的切出顺序和所述线圈绕组的切入顺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套线圈绕组中包括处于待机状态的k套线圈绕组,所述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包括:
根据所述k套线圈绕组中每一套所述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控制所述线圈绕组的切入,其中,若第k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大于第k-1套线圈绕组的待机时间,则控制所述第k套线圈绕组先于所述第k-1套线圈绕组切入;
其中,k大于1,且小于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包括机侧开关、机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和网侧开关,所述机侧开关电连接于所述机侧变流器与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网侧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网侧变流器与电网之间;所述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入,包括:依次控制所述网侧开关闭合、所述网侧变流器进行调制、所述机侧开关闭合以及所述机侧变流器进行调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套线圈绕组中包括t套处于运行状态的线圈绕组,所述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出,包括:
根据所述t套线圈绕组中每一套所述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控制所述线圈绕组的切出,其中,若第t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大于第t-1套线圈绕组的运行时间,则控制所述第t套线圈绕组先于所述第t-1套线圈绕组切入;
其中,t大于1,且小于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包括机侧开关、机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和网侧开关,所述机侧开关电连接于所述机侧变流器与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网侧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网侧变流器与电网之间;所述控制至少一套所述线圈绕组切出,包括:依次控制所述机侧变流器结束调制、所述机侧开关断开、所述网侧变流器结束调制以及所述网侧开关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套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包括M个与同一套所述线圈绕组电连接的功率转换模块,M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并联连接,M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控制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切入的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对所述线圈绕组输出的电能进行转换;
其中,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低于单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M个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并控制其他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停止调制;
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高于单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M个中的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并控制其他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停止调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高于单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M个中的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包括:
判断所述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是否高于m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且不高于m+1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之和;
若是,则控制m+1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其中控制m+1个中的m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输出额定功率,且m+1个中的剩余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输出第二剩余功率,所述第二剩余功率为所述线圈绕组的当前输出功率与m倍所述额定功率之差;
其中,m大于1,且小于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高于单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M个中的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进行调制,包括:
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升高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并进行调制;
若所述线圈绕组的输出功率降低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额定功率,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并结束调制,切出的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对所述线圈绕组输出的电能停止转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出顺序和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顺序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中包括处于待机状态的i个功率转换模块,所述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切入,包括:
根据所述i个功率转换模块中每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控制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入,其中,若第i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大于第i-1个功率转换模块的待机时间,则控制所述第i个功率转换模块先于所述第i-1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
其中,i大于1,且小于M。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中包括处于运行状态的j个功率转换模块,所述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切出,包括:
根据所述j个功率转换模块中每个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控制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切出,其中,若第j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大于第j-1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运行时间,则控制所述第j个功率转换模块先于所述第j-1个功率转换模块切入;
其中,j大于1,且小于M。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16.一种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17.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包括N套线圈绕组,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N套功率转换电路,与N套所述线圈绕组对应电连接;及
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功率转换电路。
CN202010917193.2A 2020-09-03 2020-09-03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145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7193.2A CN112145347B (zh) 2020-09-03 2020-09-03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EP21863255.2A EP4209676A4 (en) 2020-09-03 2021-05-13 WIND ENERGY GENERA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KR1020237011410A KR20230058711A (ko) 2020-09-03 2021-05-13 풍력 발전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과 장치
PCT/CN2021/093614 WO2022048185A1 (zh) 2020-09-03 2021-05-13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7193.2A CN112145347B (zh) 2020-09-03 2020-09-03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5347A CN112145347A (zh) 2020-12-29
CN112145347B true CN112145347B (zh) 2022-07-01

Family

ID=73889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7193.2A Active CN112145347B (zh) 2020-09-03 2020-09-03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209676A4 (zh)
KR (1) KR20230058711A (zh)
CN (1) CN112145347B (zh)
WO (1) WO20220481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5347B (zh) * 2020-09-03 2022-07-01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0685U (zh) * 1991-05-16 1992-04-01 杨佐勋 多线并绕串阻电磁铁
CN1523733A (zh) * 2003-06-25 2004-08-25 泽 原 适应转速大范围变化的分点全压发电技术
CN101034855A (zh) * 2006-03-10 2007-09-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二次励磁发电系统用电力变换装置
CN101529699A (zh) * 2006-09-11 2009-09-09 温得概念有限公司 交流发电机
CN201466744U (zh) * 2009-03-16 2010-05-12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功率变换风力发电系统
CN102368644A (zh) * 2010-06-29 2012-03-07 通用电气公司 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方法、控制器以及电机的线圈装置
CN102484444A (zh) * 2009-09-16 2012-05-30 轻风株式会社 风力发电装置
CN103155059A (zh) * 2010-09-23 2013-06-12 鲍尔拜普罗克西有限公司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CN104660129A (zh) * 2015-03-19 2015-05-27 中国计量学院 开关磁阻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556780A (zh) * 2013-04-09 2016-05-04 森维安有限公司 具有扩展的电压范围的风力涡轮机
CN106907295A (zh) * 2015-12-22 2017-06-30 通用电气公司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04207A (zh) * 2016-05-19 2017-11-28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及风力发电系统
CN109698517A (zh) * 2017-10-23 2019-04-30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力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31221A (zh) * 2019-03-28 2019-06-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双速永磁风力发电系统
CN109980675A (zh) * 2019-04-25 2019-07-05 曲阜师范大学 柔性直流输电用双馈型磁悬浮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77234A (zh) * 2019-06-29 2019-09-2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在不同传输距离下保持输出功率恒定的接收线圈
CN110867850A (zh) * 2019-10-31 2020-03-06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转速及风电机组参数计算方法、风电机组模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8178B1 (en) * 1999-12-21 2001-03-06 International Power Systems, Inc. Step wave power converter
JP4093814B2 (ja) * 2002-07-30 2008-06-04 東洋電機製造株式会社 小型風力発電装置
ES2392683T3 (es) * 2002-11-01 2012-12-12 Vestas Wind Systems A/S Disposición de circuito para su uso en un sistema de turbina eólica de velocidad variable que comprende un generador de inducción de doble alimentación y un convertidor reversible
JP4269941B2 (ja) * 2004-01-08 2009-05-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風力発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498926A (zh) * 2008-02-02 2009-08-05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分层递阶结构的大型风电机组优化控制系统
CN101465606A (zh) * 2008-09-17 2009-06-24 刘建政 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变流器
KR100981754B1 (ko) * 2010-05-26 2010-09-10 주식회사 미지에너텍 풍력 발전기의 최적 속도 제어장치
CN102278278B (zh) * 2011-07-20 2013-06-05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控制方法
DE102011112924A1 (de) * 2011-09-08 2013-03-14 Theresia Heil-Ostovic Doppelterregte Synchronmaschine
CN202231621U (zh) * 2011-09-30 2012-05-23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流器的并联结构
CN102638056A (zh) * 2012-04-20 2012-08-15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驱式并网风力发电机组
JP5988750B2 (ja) * 2012-07-30 2016-09-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電システム
US9115694B2 (en) * 2012-08-27 2015-08-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ind turbine pitch control system
CN204992615U (zh) * 2015-09-24 2016-01-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变流器集散化改造的双馈异步发电系统
US9973123B2 (en) * 2016-03-16 2018-05-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generator
CN106452098B (zh) * 2016-09-09 2018-08-03 湖南大学 一种高压大功率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86129B (zh) * 2016-10-12 2021-04-0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92257B (zh) * 2018-01-19 2020-04-10 湖南大学 一种18相风力发电机直流并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45347B (zh) * 2020-09-03 2022-07-01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0685U (zh) * 1991-05-16 1992-04-01 杨佐勋 多线并绕串阻电磁铁
CN1523733A (zh) * 2003-06-25 2004-08-25 泽 原 适应转速大范围变化的分点全压发电技术
CN101034855A (zh) * 2006-03-10 2007-09-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二次励磁发电系统用电力变换装置
CN101529699A (zh) * 2006-09-11 2009-09-09 温得概念有限公司 交流发电机
CN201466744U (zh) * 2009-03-16 2010-05-12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功率变换风力发电系统
CN102484444A (zh) * 2009-09-16 2012-05-30 轻风株式会社 风力发电装置
CN102368644A (zh) * 2010-06-29 2012-03-07 通用电气公司 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方法、控制器以及电机的线圈装置
CN103155059A (zh) * 2010-09-23 2013-06-12 鲍尔拜普罗克西有限公司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CN105556780A (zh) * 2013-04-09 2016-05-04 森维安有限公司 具有扩展的电压范围的风力涡轮机
CN104660129A (zh) * 2015-03-19 2015-05-27 中国计量学院 开关磁阻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907295A (zh) * 2015-12-22 2017-06-30 通用电气公司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04207A (zh) * 2016-05-19 2017-11-28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及风力发电系统
CN109698517A (zh) * 2017-10-23 2019-04-30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力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31221A (zh) * 2019-03-28 2019-06-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双速永磁风力发电系统
CN109980675A (zh) * 2019-04-25 2019-07-05 曲阜师范大学 柔性直流输电用双馈型磁悬浮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77234A (zh) * 2019-06-29 2019-09-2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在不同传输距离下保持输出功率恒定的接收线圈
CN110867850A (zh) * 2019-10-31 2020-03-06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转速及风电机组参数计算方法、风电机组模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58711A (ko) 2023-05-03
EP4209676A4 (en) 2024-04-24
CN112145347A (zh) 2020-12-29
EP4209676A1 (en) 2023-07-12
WO2022048185A1 (zh) 2022-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Analysis of squirrel-cage induction generator with Vienna rectifier for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CN102064563A (zh) 用于在风力涡轮机中产生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EP3518368B1 (en)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0785906B (zh) 用于增加由功率生成系统产生的电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EP3402065A1 (e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Pandey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MSG wind turbine at variable wind speed
CN112145347B (zh) 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Osório et al. Robust control of 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 in connection with a grid-tied inverter
WO2013121442A2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motor / multi-motor system
Yaramasu et al. Fixed switching frequency predictive control of boost converter interfaced PMSG wind turbines
WO2021180113A1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以及发电方法
Lopes et al. Reactive power control of direct drive synchronous wind generators to enhance the low voltage ride-through capability
Notash et al. A multi-level input soft switching fly-back converter performance in a stand-alone WECS powering a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led PMSM
CN111711389B (zh) 风力发电机及其功率转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509959B (zh) 低功率变频器拖动2mw发电机试验方法
KR101372930B1 (ko) 풍력 발전 시스템의 전력 변환 장치의 초기 충전 방법
US117360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rmonics in a renewable energy power system
CN103633667B (zh) 一种基于igbt控制的抽水功率调节系统及方法
KR101087582B1 (ko) 다중 권선형 전기기기 시스템
Nashed Comparison between types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converter with various switching techniques
KR20180121721A (ko) 풍력발전시스템의 백-투-백 컨버터제어방법
Sasikumar 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cascaded H-bridge inverter for wind driven isolated squirrel cage induction generators
Guedes et al. Finite-Set Model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 for DFIG with Reduced Number of Voltage Vectors
Lammouchi et al. Predictive control of variable spe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chain-based multilevel converters with balanced voltages
CN110661431B (zh) 风电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