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4661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4661A
CN112134661A CN201910550066.0A CN201910550066A CN112134661A CN 112134661 A CN112134661 A CN 112134661A CN 201910550066 A CN201910550066 A CN 201910550066A CN 112134661 A CN112134661 A CN 112134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information
dmrs
mcs
correspond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00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4661B (zh
Inventor
余雅威
李超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500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466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7068 priority patent/WO2020259406A1/zh
Priority to EP20830828.8A priority patent/EP3979541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134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4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4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4661B/zh
Priority to US17/560,971 priority patent/US20220116176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04L1/003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where the transmitter decides based on inferences, e.g. use of im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如何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MCS信息后,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该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从而,使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该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从而,使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系统中,针对不同的无线衰落信道,为了确保接收端能够准确估计无线衰落信道,配置了不同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图样(Demodulation Refence Signal Pattern,DMRS Pattern)。DMRS图样包括发送DMRS的符号个数和发送DMRS的资源位置。
目前,在NR系统中,DMRS图样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进行通知,以上行传输为例:网络设备在确定DMRS图样后,通过RRC信令将DMRS图样的相关信息告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依此进行DMRS的配置和发送。但是,RRC连接建立过程还包含了连接管理、无线承载控制和连接移动性等过程,导致发送端接收到DMRS图样的时间较长,因此,难以实现短时间内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如何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信息的信令之后,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并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一MCS信息的信令,并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以及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MCS信息(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第一MCS信息与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第一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一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一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一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一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一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一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一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第一MCS信息与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第二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二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二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二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二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二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二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二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第一MCS信息、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三对应关系。
其中,第三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三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三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三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三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三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三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三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包括第一MCS信息的信令之后,根据第一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并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一MCS信息的信令,并根据第一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以及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第一MCS信息、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和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四对应关系。
其中,第四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四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四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四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四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四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四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四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第一MCS信息、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五对应关系。
其中,第五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五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五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五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五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五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五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五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第一MCS信息、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六对应关系。
其中,第六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六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六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六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六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六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六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六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包括第一MCS信息的信令可以为下行控制信息,第一MCS信息为第一MCS索引,上行参考信号可以为DMRS。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包括第二MCS信息的信令之后,根据第二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并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MCS信息(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二MCS信息的信令,并确定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第二MCS信息与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七对应关系。
其中,第七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七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七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七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七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七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七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七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第二MCS信息与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八对应关系。
其中,第八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八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八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八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八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八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八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八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第二MCS信息、参考信号类型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九对应关系。
其中,第九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九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九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九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九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九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九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九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包括第二MCS信息的信令之后,根据第二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并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二MCS信息的信令,并确定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第二MCS信息、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与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十对应关系。
其中,第十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十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十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十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第二MCS信息、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与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一对应关系。
其中,第十一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十一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十一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一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一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一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一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十一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第一MCS信息、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参考信号类型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二对应关系。
其中,第十二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十二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十二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二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二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二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二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十二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信令为下行控制信息,第二MCS信息为第二MCS索引,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DMRS。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确定第一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之后,发送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包括第一CQI,根据第一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并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到包括第一CQI的第一信令后,根据第一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以及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CQI(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第一CQI与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十三对应关系。
其中,第十三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十三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十三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三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三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三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三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十三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第一CQI与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四对应关系。
其中,第十四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十四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十四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四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四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四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四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十四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第一CQI、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五对应关系。
其中,第十五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十五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十五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五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五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五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五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十五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CQI是终端设备针对上行传输信道(如PUSCH)测量的信道质量。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二CQI后,发送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包括第二CQI,根据第二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并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CQI(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到包括第二CQI的第二信令后,根据第二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图样,以及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第二CQI与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十六对应关系。
其中,第十六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十六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十六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六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六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六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六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十二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第二CQI与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七对应关系。
其中,第十七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十七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十七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七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七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七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七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十七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第一CQI、参考信号类型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八对应关系。
其中,第十八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第十八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十八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具体的,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八对应关系,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为第十八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八对应关系,或者,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第十八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第十八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CQI是终端设备针对下行传输信道(如PDSCH)测量的信道质量。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信令,第一信令包括第一MCS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包括第一MCS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通过MCS信息隐式指示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实时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信令,第一信令包括第一MCS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四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包括第一MCS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通过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隐式指示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实时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五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信令,第二信令包括第二MCS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二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通过MCS信息隐式指示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实时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六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六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二MCS信息的信令,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七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七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信令,第二信令包括第二MCS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二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通过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隐式指示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实时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八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八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二MCS信息的信令,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九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九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包括第一CQI;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CQI,以及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第二十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十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十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信令,第一信令包括第一CQI;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通过CQI隐式指示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实时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第二十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十一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十一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CQI,以及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二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包括第二CQI。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通过CQI隐式指示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实时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第二十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十二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十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包括第二CQI的第二信令;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二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十三方面至第二十四方面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收发器,用于完成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的功能,处理器,用于完成处理单元的功能,存储器,用于处理器处理本申请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具体的,可以参考第一方面至第十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行为的功能。
第二十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十二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或者,所述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第八方面、第十方面、第十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各相关方面描述的方法的功能。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可以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各相关方面描述的方法中的功能。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若所述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该其它设备为终端设备。若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该其它设备为网络设备。
具体的确定至少一个参数的方法可以参考上述各方面中相应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十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当计算机软件指令在通信装置中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各相关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中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各相关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二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获取程序或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或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可以集成在终端设备中,或者独立实现。进一步,所述装置可以为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可以为ASIC或FPGA。所述集成电路进一步还包含电路元件,例如电阻等。
第三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获取程序或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或执行以实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第八方面、第十方面、第十二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可以集成在网络设备中,或者独立实现。进一步,所述装置可以为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可以为ASIC或FPGA。所述集成电路进一步还包含电路元件,例如电阻等。
第三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十三方面描述的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以及第十四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
或者,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十五方面描述的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以及第十六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四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
或者,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十七方面描述的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五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以及第十八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六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
或者,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十九方面描述的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七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以及第二十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八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
或者,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二十一方面描述的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九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以及第二十二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十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
或者,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二十三方面描述的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十一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以及第二十四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十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
或者,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三十方面描述的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以及第三十一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第八方面、第十方面、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
另外,上述任意方面的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相关技术的简要介绍: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可以通过无线衰落信道与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对于下行链路,发送端可以是网络设备,接收端可以是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将下行数据承载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上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对于上行链路,发送端可以是终端设备,接收端可以是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将上行数据承载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为了接收端能够准确地从接收信号中正确解调出数据,接收端需要先准确地估计无线衰落信道。例如,在传输数据的时频资源中插入作为导频的参考信号,接收端在接收到经历过无线衰落信道的参考信号后进行无线衰落信道估计。在下文中,参考信号可以是指DMRS。
时频资源包括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NR系统支持各种时间调度单元,长度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符号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NR系统是由时隙(slot)组成的,一个slot包括14个符号。NR系统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下时隙slot对应的时间长度不同。例如,当子载波间隔为15千赫兹(kilohertz,kHz),那么一个slot对应的时间长度为1毫秒(millisecond,ms)。例如当子载波间隔30kHz,那么一个slot对应的时间长度为0.5ms。例如当子载波间隔60kHz,那么一个slot对应的时间长度为0.25ms。例如当子载波间隔120kHz,那么一个slot对应的时间长度为0.125ms。由于一个时隙的符号数一直都是14个符号,因此可以理解的是,符号对应的时间长度也随着子载波间隔的变化而变化。频域资源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载波/小区,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载波上的一个或多个BWP上的一个或多个RB,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载波上的一个或多个BWP上的一个或多个RB上的一个或多个RE。时域资源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时隙,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时隙上的一个或多个符号。
在NR系统中,为了确保接收端能够准确估计无线衰落信道,针对不同的无线衰落信道,配置了不同的DMRS图样。DMRS图样包括发送DMRS的符号个数和发送DMRS的资源位置。对DMRS图样采用前置(Front-loaded)DMRS和附加(Additional)DMRS的设计。依据DMRS在频域和时域的分布,可以通过DMRS类型(dmrs-type)、前置DMRS时域长度(maxLength)和DMRS附加位置(dmrs-additionalPosition)等字段表示DMRS图样。其中,DMRS类型用于指示前置DMRS在频域的图样。前置DMRS时域长度用于指示在时域上前置DMRS占用1个时域符号还是连续两个时域符号。DMRS附加位置用于指示附加DMRS占用时域上的符号数。
例如,以下行为例,RRC信令包括“DL-DMRS-config-type”字段、“DL-DMRS-max-len”字段和“DL-DMRS-add-pos”字段。“DL-DMRS-config-type”字段用于指示DMRS类型(dmrs-type)的取值。DL-DMRS-max-len”字段用于指示前置DMRS时域长度的取值。“DL-DMRS-add-pos”字段用于指示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
如表1所示,定义了DMRS图样相关字段(field)的配置取值(configure)。
表1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121
当dmrs-type配置为类型1(type1)时,频域上每个物理资源模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有两组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每个CDM组的6个子载波通过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能支持2个流(Layer)的传输,因此,单个符号上能支持4个Layer。
当dmrs-type配置为类型2(type2)时,频域上每个PRB有三组CDM。每个CDM组的4个子载波通过OCC能支持2个Layer,因此,单个符号上能最多能支持6个Layer。
当maxLength配置为单(single)时,Front-loaded DMRS只占用时域上一个符号。
当maxLength配置为双(double)时,Front-loaded DMRS占用时域上的连续两个符号。因此通过在两个符号之间采用时域OCC,能支持更多一倍终端设备的复用。例如,当dmrs-type配置为type1,且maxLength=2时,最多能支持8个Layer的传输。当dmrs-type配置为type2,且maxLength=2时,最多能支持12个Layer的传输。
当dmrs-additionalPosition配置为pos0时,附加DMRS不占用时域符号。
当dmrs-additionalPosition配置为pos1时,附加DMRS占用1个时域符号(maxlength=single)或者1个时域符号对(maxlength=double)。
当dmrs-additionalPosition配置为pos2时,Additional DMRS占用2个时域符号。
当dmrs-additionalPosition配置为pos3时,Additional DMRS占用3个时域符号。
目前,在NR系统中,DMRS图样可以通过RRC信令进行通知。以上行传输为例:网络设备在确定DMRS图样后,通过RRC信令将DMRS图样的相关信息告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在每个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内依此进行DMRS的配置和发送。但是,RRC连接建立过程还包含了连接管理、无线承载控制和连接移动性等过程,RRC信令从高层传达给终端设备需要经历较长时间(例如,百毫秒),导致发送端接收到更新的DMRS图样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因此,难以实现短时间内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获取到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该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从而,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或者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对于上行传输而言,在网络设备获取到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该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从而,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其中,第一信息可以是第一MCS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一MCS信息和RS发送周期信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MCS信息、或MCS信息和RS发送周期信息(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的是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例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101、网络设备102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103和终端设备104)。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网络设备相连,网络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网络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网络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网络设备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能够接收网络设备调度和指示信息的无线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如,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或者互联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手机(mobile phone))、计算机和数据卡,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站(subscriber station,SS)、用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NR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等。
网络设备是网络侧中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如新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 B,gNodeB)。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AP,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NR系统中的gNodeB等。另外,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此外,在其它可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是其它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称为网络设备。
上述所述的通信系统可以5G NR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通信系统,只要该通信系统中存在实体需要发送传输方向指示信息,另一个实体需要接收该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一定时间内的传输方向。示例性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例图。如图2所示,基站和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可以发送上行数据给基站,基站接收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发送的上行数据。基站也可以向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发送下行数据,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接收下行数据。此外,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6也可以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5可以接收终端设备4或终端设备6发送的上行信息,终端设备5向终端设备4或终端设备6发送的下行信息。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以及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信号传输,也可以适用于上行信号传输,还可以适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信号传输。对于D2D的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终端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也是终端设备。对于下行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网络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是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该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使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对于上行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终端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是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该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使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下面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上行传输为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
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在网络设备根据PUSCH的信道质量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调制阶数和码率之后,可以通过第一信令将MCS索引值通知给终端设备。
当PUSCH的传输质量较好(如SNR较高)时,网络设备选择较高的调制阶数和码率,基于预定义的MCS表格,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上行传输时可以采用较高的MCS索引值。当PUSCH的传输质量较差(如SNR较低)时,网络设备选择较低的调制阶数和码率,基于预定义的MCS表格,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上行传输时可以采用较低的MCS索引值。
对于PUSCH上行传输,MCS表格可以参见协议TS 38.214中的表格Table6.1.4.1-1和Table6.1.4.1-2。
具体的,所述第一信令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例如,DCI中包含5bit长度的MCS索引值字段,所述MCS索引值字段所承载的比特状态(或者说比特信息)指示了MCS索引。终端设备能够灵活地采用所述DCI指示的所述MCS索引来适配上行传输的信道质量。
S3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
第一信令可以是DCI。具体的解释可以参考S301的阐述,不予赘述。
S3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
在第一种设计中,第一信息可以是指第一MCS信息,如第一MCS索引。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获取第一MCS索引,即第一信令包括第一MCS索引。
在第二种设计中,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一MCS索引和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可以是指第一RS发送周期或第一RS发送周期的索引,本申请不予限定。其中,所述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可以来自网络设备。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信令或高层信令将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通知给终端终端,从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第一信令或高层信令获取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
该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至少一个参数可以包括DMRS类型和DMRS附加位置中至少一个。
关于S3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参考下文的详细阐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DMRS附加位置,而DMRS类型和前置DMRS时域长度可以通过高层信令获取。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高层信令,高层信令包括DMRS类型和前置DMRS时域长度。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而前置DMRS时域长度可以通过高层信令获取。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高层信令,高层信令包括前置DMRS时域长度。其中,高层信令可以是RRC信令。
S304、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在终端设备确定了DMRS附加位置、DMRS类型和前置DMRS时域长度之后,便可以根据DMRS附加位置、DMRS类型和前置DMRS时域长度等参数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所述前置DMRS时域长度一般通过高层信令直接配置,与数据传输层数目相关,例如,当并行传输的层数>6时,高层信令配置前置DMRS时域长度为2,当并行传输的层数≤6时,高层信令配置前置DMRS时域长度为1。依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可以确定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例如,依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确定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依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确定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第二参考信号。这里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可以为时域上不同的资源。如在时隙1发送满足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DMRS,在时隙2又发送了满足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DMRS,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和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属于不同时隙的资源。
S305、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
在第一种设计中,第一信息可以是指第一MCS信息,如第一MCS索引。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获取第一MCS索引,即第一信令包括第一MCS索引。
在第二种设计中,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一MCS索引和RS发送周期信息。
具体解释可以参考S303的阐述,不予赘述。
S306、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由于第一MCS信息是网络设备通知给终端设备的,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从而,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在对应的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或者,由于第一MCS信息和RS发送周期信息是网络设备通知给终端设备的,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CS信息和RS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从而,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在对应的资源上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MCS信息、或MCS信息和RS发送周期信息(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下面对根据MCS信息确定参考信号图样的可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这里以第一信息为第一MCS信息为例进行阐述。对于S303的详细解释如S303a的说明,对于S305的详细解释如S305a的说明,其他S301、S302、S304、S306的解释可以参考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步骤的阐述,不予赘述。
S303a、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
具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包括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可以通过DMRS附加位置、DMRS类型和前置DMRS时域长度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可理解的,所述的“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也可以替换表述为“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图样,第一参考信号图样通过至少一个参数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附加位置。第一MCS信息与DMRS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一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CS信息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其中,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多个MCS信息和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是多个MCS信息范围与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所涉及的多个MCS信息是否涵盖第一MCS信息,若多个MCS信息涵盖第一MCS信息,获取第一MCS信息对应的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
示例的,假设MCS信息为MCS索引,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包括pos0、pos1、pos2和pos3。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与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2呈现了第一对应关系。
表2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171
其中,IMCS表示MCS索引。由表2可知,当a≤IMCS<b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3。当b≤IMCS<c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2。当c≤IMCS<d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当d≤IMCS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0。a、b、c和d均是非负整数。取值的范围为MCS表格中MCS索引的取值范围0~31。例如,以Table5.1.3.1-1为例,a=0,b=5,c=10,d=17。
可选的,第一对应关系还可以是多个MCS信息离散取值与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示例的,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与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3呈现了第一对应关系。
表3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172
其中,当IMCS∈Λ1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3。当IMCS∈Λ2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2。当IMCS∈Λ3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当IMCS∈Λ4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0。Λ1、Λ2、Λ3和Λ4分别表示MCS索引可能的取值集合。且Λ1、Λ2、Λ3和Λ4相互间的取值集合完全不相同。例如,Λ1的取值为{0,1,2,3,4}。Λ2的取值为{5,6,7,8,9}。Λ3的取值为{10,11,…,16}。Λ4的取值为{17,18,…,31}。
进一步的,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先获取第一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所谓预先定义可以理解为标准或者协议中预先定义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需要预先存储该预先定义的第一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获取到第一MCS信息后,可以从本地获取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MCS信息对应的DMRS附加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的。例如,高层信令可以是RRC信令。具体的,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第一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获取到第一MCS信息,以及从高层信令或第一信令中获取到第一对应关系后,确定第一MCS信息对应的DMRS附加位置。
或者,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第一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预先存储预先定义的第一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获取到第一MCS信息,以及从高层信令或第一信令中获取到第一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后,可以从本地获取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MCS信息对应的DMRS附加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所述多个对应关系可以是根据多个移动场景设置的对应关系。例如,依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设置第一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的移动速度来设置MCS索引的取值范围。示例的,当移动速度为0.1km/h的准静态时,MCS索引与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4呈现了第一对应关系,其中,a=0,b=3,c=4,d=7。当移动速度为3km/h时,MCS索引与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5呈现了第一对应关系,其中,a=0,b=5,c=10,d=17。
表4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181
表5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182
通常,在相同信道条件下,增加DMRS图样中DMRS附加位置占用的符号数,有助于更准确地估计信道和正确译码,改善系统的通信性能。但同时,更多的DMRS符号数造成了更多的开销,导致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减少。因此,频谱效率受信道估计和DMRS开销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而言,当信道条件较差时(如:SNR很低),需要多列附加DMRS才能正确译码,实现最优的频谱效率,相应地,可以配置编号较小的MCS索引;当信道条件较好时(如:SNR很高),只需要少量附加DMRS就可以正确译码,实现最优的频谱效率,相应地,可以配置编号较大的MCS索引。因此,可以通过MCS的索引值隐式指示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类型,第一MCS信息与DMRS类型之间存在第二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CS信息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DMRS类型的取值。其中,第二对应关系包括多个MCS信息和DMRS类型的取值。第二对应关系可以是多个MCS信息范围与DMRS类型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所涉及的多个MCS信息是否涵盖第一MCS信息,若多个MCS信息涵盖第一MCS信息,获取第一MCS信息对应的DMRS类型的取值。
示例的,假设MCS信息为MCS索引,DMRS类型的取值包括type1和type2。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与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6呈现了第二对应关系。
表6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191
其中,IMCS表示MCS索引。由表6可知,当e≤IMCS<f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f≤IMCS≤g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f和g均是非负整数。取值的范围为MCS表格中MCS索引的取值范围0~31。例如,以Table5.1.3.1-1为例,e=0,f=10,g=31。
可选的,第二对应关系还可以是多个MCS信息离散取值与DMRS类型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示例的,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与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7呈现了第二对应关系。
表7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192
其中,当IMCS∈Λ5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MCS∈Λ6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Λ5和Λ6分别表示MCS索引可能的取值集合。且Λ5和Λ6相互间的取值集合完全不相同。例如,Λ5的取值为{0,1,…,22}。Λ6的取值为{23,24,…,31}。
进一步的,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DMRS类型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先获取第二对应关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的。或者,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第二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关于第一对应关系的阐述,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所述多个对应关系可以是根据多个移动场景设置的对应关系。例如,依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设置第二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的移动速度来设置MCS索引的取值范围。示例的,当移动速度为3km/h的准静态时,MCS索引与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8呈现了第二对应关系,其中,e=0,f=22,g=31。当移动速度为0km/h时,MCS索引与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9呈现了第二对应关系,其中,e1=0,f1=31,e2=22,f2=31。
表8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01
表9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02
当采用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时,每个DMRS符号占用1个RB内的6个子载波,子载波间隔2;而当采用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时,每个DMRS符号占用1个RB内的4个子载波,子载波对间隔4。因此,type1的DMRS比type2的DMRS占用的频域子载波更密集,且频域分集效果更好。当信道条件较差时(如:SNR较低),此时采用type1的DMRS能够通过更密集的DMRS和频域分集增益,更准确的估计信道进行正确译码,实现更优的频谱效率;而当信道条件较好时(如:SNR较高),此时少量的DMRS也能保证信道的准确估计,因此采用type2的DMRS,导频开销更小,频谱效率更高。通常,当信道条件较差时,采用的MCS索引较小;当信道条件较好时,采用的MCS索引较大,因此,可以通过MCS索引隐式指示DMRS类型的取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第一MCS信息、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之间存在第三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CS信息和第三对应关系确定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和DMRS类型的取值。其中,第三对应关系包括多个MCS信息、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和DMRS类型的取值。第三对应关系可以是多个MCS信息范围与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和DMRS类型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对应关系所涉及的多个MCS信息是否涵盖第一MCS信息,若多个MCS信息涵盖第一MCS信息,获取第一MCS信息对应的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和DMRS类型的取值。
示例的,假设MCS信息为MCS索引,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包括pos0、pos1、pos2和pos3,DMRS类型的取值包括type1和type2。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与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0呈现了第三对应关系。
表10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11
其中,IMCS表示MCS索引。由表10可知,当h≤IMCS<i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3,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IMCS<j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2,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j≤IMCS<k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k≤IMCS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0,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j、i、j和k均是非负整数。取值的范围为MCS表格中MCS索引的取值范围0~31。例如,以Table5.1.3.1-1为例,h=0,i=5,j=10,k=17。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10所示的DMRS类型和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只是一个示例性说明,也可能存在type2对应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pos2和pos3等组合”。
可选的,第三对应关系还可以是多个MCS信息离散取值与DMRS类型的取值和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示例的,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与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1呈现了第三对应关系。
表11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12
其中,当IMCS∈Λ7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3,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MCS∈Λ8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2,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MCS∈Λ9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MCS∈Λ10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MCS∈Λ11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0,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Λ7、Λ8、Λ9、Λ10和Λ11分别表示MCS索引可能的取值集合。且Λ7、Λ8、Λ9、Λ10和Λ11相互间的取值集合完全不相同。例如,Λ7的取值为{0,1,2,3,4}。Λ8的取值为{5,6,7,8,9}。Λ9的取值为{12,13}。Λ10的取值为{10,11,14,15,16}。Λ11的取值为{17,…,31}。
进一步的,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和第三对应关系确定DMRS类型和DMRS附加位置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先获取第三对应关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的。或者,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第三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关于第一对应关系的阐述,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所述多个对应关系可以是根据多个移动场景设置的对应关系。例如,依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设置第三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的移动速度,可以设置不同的MCS索引的取值范围,以及不同的MCS索引的取值范围对应不同的DMRS类型和DMRS附加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一个相同的移动场景,第一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和第三对应关系中至少一个可以以同一个表格的形式呈现。即,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和第三对应关系中至少两个或者全部可以是相同的对应关系。
当信道条件较差时(如:SNR较低),需要更多的DMRS来保证接收端准确估计信道进行数据解调,因此采用多列附加DMRS(时域更密集),DMRS类型配置为type1(频域更密集),来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此时,信道条件较差,网络设备配置较小编号的MCS索引。因此,当MCS索引值较小时,采用更多列附加DMRS和配置DMRS类型为type1。
当信道条件较好时(如:SNR较高),仅需较少DMRS便可以准确估计信道进行正确的数据解调和译码,因此配置较少的附加DMRS和type2的DMRS来降低导频开销,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此时,信道条件好,网络设备配置较大编号的MCS索引。因此,当MCS索引值较大时,采用较少列附加DMRS并配置DMRS类型为type2。
综上,可以通过MCS索引隐式指示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和DMRS类型的取值。
S305a、网络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
具体解释可以参考S303a的阐述,不予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MCS索引(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在万物互联的5G通信时代,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MTC)成为当前NR系统中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特别的,针对终端设备放置在稳定高处的视频监控类应用,由于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信道中散射体基本保持位置不变,因此从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的上行无线信道在一定时间(例如:百毫秒级)基本保持不变。这样的信道可以称为准静态无线信道。对于准静态信道,在某一时刻估计出的无线信道和其他时刻估计的无线信道基本不发生变化。
那么,无论信道在时域上的变化快慢,在每个TTI内都配置DMRS进行信道估计,导致DMRS的开销较大,尤其是在上行传输受限时,会导致传输的频谱效率较低。因此,在时域每个TTI都配置DMRS不能灵活地适配信道准静态不变的特性。
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周期性配置DMRS,能有效地解决在信道时变较慢的场景下DMRS开销大的问题。
下面对根据MCS信息和RS发送周期信息确定参考信号图样的可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这里以第一信息为第一MCS信息为例进行阐述。对于S303的详细解释如S303b的说明,对于S305的详细解释如S305b的说明,其他S301、S302、S304、S306的解释可以参考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步骤的阐述,不予赘述。另外,所述方法还包括S501和S502。
S5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配置RS发送周期。RS发送周期的长度可以是TTI的长度的整数倍。
示例的,当终端设备处于高速状态下,可以每个TTI都配置DMRS,即RS发送周期为1个TTI。当终端设备处于中高速状态下,可以每5个TTI都配置一个DMRS,即RS发送周期为5个TTI。当终端设备处于中低速状态下,可以每10个TTI都配置一个DMRS,即RS发送周期为10个TTI。当终端设备处于低速状态或静态下,可以每20个TTI都配置一个DMRS,即RS发送周期为20个TTI。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设置其他更多的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等级,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第一信令获取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即第一信令包括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包括第一RS发送周期或第一RS发送周期的索引。
例如,第一信令可以是DCI。DCI中包含x bit的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所承载的比特状态(或者说比特信息)指示了RS发送周期信息。例如:通过DCI中包含的2bit指示上述四种RS发送周期。“00”表示RS发送周期为1个TTI,“01”表示RS发送周期为5个TTI,“10”表示RS发送周期为10个TTI,“11”表示RS发送周期为20个TTI。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获取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即高层信令包括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高层信令可以是RRC信令。
例如,通过RRC信令的相关字段指示RS发送周期信息。如“dmrs-Period”字段可以配置‘low’、‘medium’、‘high’和‘very high’。low表示RS发送周期为1个TTI。medium表示RS发送周期为5个TTI。high表示RS发送周期为10个TTI。very high表示RS发送周期为20个TTI。
S5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或第一信令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具体的解释可以参考S501的阐述,不予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RS发送周期和RS发送周期的索引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需要预先存储该预先定义的RS发送周期和RS发送周期的索引的对应关系。如果终端设备获取到第一RS发送周期的索引,可以从本地获取RS发送周期和RS发送周期的索引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一RS发送周期的索引确定该第一RS发送周期的索引对应的RS发送周期。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第一信令发送第一RS发送周期,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第一信令接收第一RS发送周期。
S303b、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和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
具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可以通过DMRS附加位置、DMRS类型和前置DMRS时域长度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可理解的,所述的“根据第一MCS信息以及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也可以替换表述为“根据第一MCS信息以及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图样,第一参考信号图样通过至少一个参数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附加位置。第一MCS信息、第一RS发送周期与DMRS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四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CS信息、第一RS发送周期和第四对应关系确定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其中,第四对应关系包括多个MCS信息、多个RS发送周期和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第四对应关系可以是多个MCS信息范围、多个RS发送周期与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四对应关系,确定第四对应关系所涉及的多个MCS信息是否涵盖第一MCS信息,以及第四对应关系包括的多个RS发送周期是否涵盖第一RS发送周期,若多个MCS信息涵盖第一MCS信息,多个RS发送周期涵盖第一RS发送周期,获取第一MCS信息和第一RS发送周期对应的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
示例的,假设MCS信息为MCS索引,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包括pos0、pos1、pos2和pos3。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RS发送周期与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2呈现了第四对应关系。
表12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41
其中,IMCS表示MCS索引。由表12可知,当a≤IMCS<b&x1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3。当b≤IMCS<c&x2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2。当c≤IMCS<d&x3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当d≤IMCS&x4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0。a、b、c和d均是非负整数。取值的范围为MCS表格中MCS索引的取值范围0~31。例如,a=0,b=5,c=10,d=17。x1~x4均是非负整数。x1~x4的取值可以是不完全相同的可能周期取值集合。例如,x1的取值可以为1个TTI。x2的取值可以为5个TTI。x3的取值可以为10个TTI。x4的取值可以为20个TTI。
可选的,第四对应关系还可以是多个MCS信息离散取值、多个RS发送周期与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示例的,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RS发送周期与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3呈现了第四对应关系。
表13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42
其中,当IMCS∈Λ1&x1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3。当IMCS∈Λ2&x2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2。当IMCS∈Λ3&x3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当IMCS∈Λ4&x4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0。Λ1、Λ2、Λ3和Λ4分别表示MCS索引可能的取值集合。另外,只要保证{IMCS∈Λ1&x1}、{IMCS∈Λ2&x2}、{IMCS∈Λ3&x3}和{IMCS∈Λ4&x4}不相同即可。例如,Λ1的取值为包括{11,18}的集合,Λ2的取值为包括22的集合,Λ3的取值为包括28的集合,Λ4的取值为包括28的集合。或者可以归纳为Λ1=[0,1,…,18],Λ2=[19,…,22],Λ3=[23,…,28],Λ4=[29,…,31]。x1的取值可以为5个TTI。x2的取值可以为5个TTI。x3的取值可以为1个TTI。x4的取值可以为1个TTI。
进一步的,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第一RS发送周期和第四对应关系确定DMRS附加位置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先获取第四对应关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的。或者,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第四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关于第一对应关系的阐述,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所述多个对应关系可以是根据多个移动场景设置的对应关系。例如,依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设置第四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的移动速度来设置MCS索引的取值范围。示例的,当移动速度为0.1km/h的准静态时,MCS索引、RS发送周期与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4呈现了第四对应关系。当移动速度为3km/h时,MCS索引、RS发送周期与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5呈现了第四对应关系。
表14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51
表15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52
当信道条件较差时(如:SNR较低),确定的MCS索引较小,可以配置更多的附加DMRS来确保接收端准确估计信道并进行正确解调译码,实现较好的频谱效率。而当信道条件较好时(如:SNR较高),确定的MCS索引较大,可以配置少量附加DMRS即可保证准确的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实现较好的频谱效率。
此外,当配置的RS发送周期较大时,基于相同的导频开销,可以实现更多列的附加DMRS,且更多的附加DMRS能有效改善信道估计准确度。而当配置的RS发送周期较小时,在相同导频开销时,只能配置较少的附加DMRS。
综上,当MCS索引较低且RS发送周期较大时,可以配置更多的附加DMRS;当MCS索引较大且RS发送周期较小时,只能配置较少的附加DMRS。因此,可以通过MCS索引和RS发送周期来隐式指示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类型,第一MCS信息、第一RS发送周期与DMRS类型之间存在第五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CS信息、第一RS发送周期和第五对应关系确定DMRS类型的取值。其中,第五对应关系包括多个MCS信息、多个RS发送周期和DMRS类型的取值。第五对应关系可以是多个MCS信息范围、多个RS发送周期与DMRS类型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五对应关系,确定第五对应关系所涉及的多个MCS信息是否涵盖第一MCS信息,以及第五对应关系包括的多个RS发送周期是否涵盖第一RS发送周期,若多个MCS信息涵盖第一MCS信息,多个RS发送周期涵盖第一RS发送周期,获取第一MCS信息和第一RS发送周期对应的DMRS类型的取值。
示例的,假设MCS信息为MCS索引,DMRS类型的取值包括type1和type2。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RS发送周期与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6呈现了第五对应关系。
表16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61
其中,IMCS表示MCS索引。由表16可知,当e≤IMCS<f&x5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f≤IMCS≤g&x6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e、f和g均是非负整数。取值的范围为MCS表格中MCS索引的取值范围0~31。例如,以Table5.1.3.1-1为例,e=0,f=10,g=31。x5~x6均是非负整数。x5~x6的取值可以是不完全相同的可能周期取值集合。例如,x5的取值可以为1个TTI。x6的取值可以为5个TTI。
可选的,第五对应关系还可以是多个MCS信息离散取值、多个RS发送周期与DMRS类型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示例的,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RS发送周期与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7呈现了第五对应关系。
表17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62
其中,当IMCS∈Λ5&x5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MCS∈Λ6&x6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Λ5和Λ6分别表示MCS索引可能的取值集合。且Λ5和Λ6相互间的取值集合不完全相同。例如,Λ5的取值为{0,1,…,22}。Λ6的取值为{23,24,…,31}。x5的取值可以为5个TTI。x6的取值可以为10个TTI。
进一步的,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第一RS发送周期和第五对应关系确定DMRS类型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先获取第五对应关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的。或者,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第五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关于第一对应关系的阐述,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所述多个对应关系可以是根据多个移动场景设置的对应关系。例如,依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设置第一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的移动速度来设置MCS索引的取值范围。示例的,当移动速度为0.1km/h的准静态时,MCS索引、RS发送周期和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8呈现了第五对应关系。当移动速度为3km/h时,MCS索引、RS发送周期和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9呈现了第五对应关系。
表18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71
表19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72
在实际应用中,第五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参数仿真得到。例如,仿真参数包括DMRS类型(如,配置为type1&type2)、DMRS附加位置(如,配置为pos1)、Ideal CSI-RSestimation、Real DMRS estimation和TDL-C channel model。
当信道条件较差时(如:SNR较低),确定的MCS索引较小,采用type1的DMRS相比type2的DMRS在频域上分布更密集且能够提供更好的频率分集增益,因此能够更准确的估计信道保证正确的数据解调和译码,实现更优的频谱效率;当信道条件较好时(如:SNR较高),确定的MCS索引较大,采用type2的DMRS能够节省DMRS导频开销,从而改善系统频谱效率。
当配置的RS发送周期较大时,在相同导频开销时能够允许更密集的DMRS配置,即type1DMRS;而当配置的RS发送周期较小时,采用type2的DMRS有助于降低导频开销。
综上,当MCS索引较小且RS发送周期较大时,可以配置type1的DMRS;当MCS索引较大且RS发送周期较小时,只能配置type2的DMRS。因此,可以通过MCS索引和RS发送周期隐式指示DMRS类型的取值。
示例的,MCS索引、RS发送周期和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20呈现了第五对应关系。
表20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81
由表20可知,当0≤IMCS≤22,且RS发送周期={1,5,10,20}TTI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23≤IMCS≤28,且RS发送周期=20个TTI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23≤IMCS≤28,且RS发送周期={1,5,10}TTI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当29≤IMCS≤31,且RS发送周期=20个TTI时,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第一MCS信息、RS发送周期、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之间存在第六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MCS信息、RS发送周期和第六对应关系确定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其中,第六对应关系包括多个MCS信息、多个RS发送周期、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和DMRS类型的取值。第六对应关系可以是多个MCS信息范围、多个RS发送周期、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和DMRS类型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六对应关系,确定第六对应关系所涉及的多个MCS信息是否涵盖第一MCS信息,若多个MCS信息涵盖第一MCS信息,并确定第六对应关系包括的多个RS发送周期是否涵盖第一RS发送周期,若多个RS发送周期涵盖第一RS发送周期,获取第一MCS信息和第一RS发送周期对应的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和DMRS类型的取值。
示例的,假设MCS信息为MCS索引,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包括pos0、pos1、pos2和pos3。DMRS类型的取值包括type1和type2。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RS发送周期、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21呈现了第六对应关系。
表21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82
其中,IMCS表示MCS索引。由表21可知,当h≤IMCS<i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3,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IMCS<j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2,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j≤IMCS<k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k≤IMCS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0,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j、i、j和k均是非负整数。取值的范围为MCS表格中MCS索引的取值范围0~31。例如,以Table5.1.3.1-1为例,h=0,i=5,j=10,k=17。x1的取值可以为5个TTI、10个TTI或20个TTI。x2的取值可以为5个TTI或10个TTI。x3的取值可以为1个TTI或5个TTI。x4的取值可以为1个TTI或5个TTI。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21所示的DMRS类型和DMRS附加位置的对应关系只是一个示例性说明,也可能存在type2对应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pos2和pos3等组合”。
可选的,第六对应关系还可以是多个MCS信息离散取值与DMRS类型的取值和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的整体对应关系。示例的,当maxlength配置为single时,MCS索引、RS发送周期、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22呈现了第六对应关系。
表22
Figure BDA0002105166060000291
其中,当IMCS∈Λ7&x7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3,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MCS∈Λ8&x8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2,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MCS∈Λ9&x9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1。当IMCS∈Λ10&x10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1,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当IMCS∈Λ11&x11时,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为pos0,DMRS类型的取值为type2。Λ7、Λ8、Λ9、Λ10和Λ11分别表示MCS索引可能的取值集合。且Λ7、Λ8、Λ9、Λ10和Λ11相互间的取值集合完全不相同。例如,Λ7的取值为{0,1,2,3,4}。Λ8的取值为{5,6,7,8,9}。Λ9的取值为{12,13}。Λ10的取值为{10,11,14,15,16}。Λ11的取值为{17,…,31}。x7的取值可以为5个TTI、10个TTI或20个TTI。x8的取值可以为5个TTI或10个TTI。x9的取值可以为1个TTI或5个TTI。x10的取值可以为1个TTI或5个TTI。x11的取值可以为1个TTI或5个TTI。
进一步的,在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和第六对应关系确定DMRS类型和DMRS附加位置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先获取第六对应关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六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六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的。或者,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第一信令配置第六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关于第一对应关系的阐述,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六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所述多个对应关系可以是根据多个移动场景设置的对应关系。例如,依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设置第六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的移动速度来设置MCS索引的取值范围。
当信道条件较差时(如:SNR较低),确定的MCS索引较小,且RS发送周期较大时,需要采用更多的DMRS来保证准确的信道估计和正确的数据解调译码。因此,配置更多的附加DMRS且采用频域更密集的type1DMRS;当信道条件较好时(如:SNR较高),确定的MCS索引较大,且RS发送周期较小时,只需要较少的DMRS便能准确估计信道实现正确的数据解调译码,因此,配置较少的附加DMRS且采用频域稍微稀疏的type2DMRS,能够有效降低参考信号的导频开销,改善系统频谱效率。
综上,可以通过MCS索引和RS发送周期能隐式指示DMRS附加位置的取值和DMRS类型的取值。
S305b、网络设备根据第一MCS信息和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
具体解释可以参考S303b的阐述,不予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MCS索引和RS发送周期信息(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另外,不再每个TTI都配置DMRS,从而,降低了DMRS的时频资源的开销,改善系统的频谱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示例的,如S501和S301之间的前后顺序可以互换,即可先执行S501,再执行S301,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对于下行传输而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PDSCH的信道质量和终端设备当前所属小区的干扰信息,来确定发送下行参考信号采用的参考信号图样,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令。
具体的,在网络设备根据PDSCH的信道质量确定用于下行传输的调制阶数和码率之后,可以通过第二信令将调制阶数和码率对应的MCS索引值通知给终端设备。第二信令可以是DCI。例如,DCI中包含5bit长度的MCS索引值字段,所述MCS索引值字段所承载的比特状态(或者说比特信息)指示了MCS索引。终端设备能够灵活地采用所述DCI指示的MCS索引来适配下行传输的信道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PDSCH下行传输,MCS表格可以参见协议TS 38.214中的表格Table5.1.3.1-1、Table5.1.3.1-2和Table5.1.3.1-3。其他具体解释可以参考S301的阐述,不予赘述。
S6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信令。
第二信令可以是DCI。具体的解释可以参考S601的阐述,不予赘述。
S603、网络设备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PDSCH的信道质量和终端设备当前所属小区的干扰信息确定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再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具体解释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不予赘述。
S604、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
在第一种设计中,第二信息可以是指第二MCS信息,如第二MCS索引。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第二信令获取第二MCS索引,即第二信令包括第二MCS索引。
在第二种设计中,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第二MCS索引和第二RS发送周期信息。第二RS发送周期信息可以是指第二RS发送周期或第二RS发送周期的索引,本申请不予限定。
该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二参考信号图样。第二参考信号图样可以通过DMRS附加位置、DMRS类型和前置DMRS时域长度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至少一个参数可以包括DMRS类型和DMRS附加位置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第二MCS信息与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七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第二MCS信息与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八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第一MCS信息、参考信号类型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九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第二MCS信息、第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与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十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第二MCS信息、第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与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一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第一MCS信息、第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参考信号类型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二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与上行传输的第一对应关系至第六对应关系类似,下行传输中所述的第七对应关系至第十二对应关系中MCS索引的具体取值范围可以和上行传输中所述的第一对应关系至第六对应关系相同,也可以依据下行信道特性进行调整。
在该实施例中,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DMRS。另外,关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303、S303a、S303b的阐述,不予赘述。
S605、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MCS信息、或MCS信息和RS发送周期信息(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可选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MCS信息可以替换为CQI。
在时分复用TDD系统中,可以基于下行传输信道和上行传输信道的互易性来传输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所谓下行传输信道和上行传输信道的互易性可以理解为下行传输信道和上行传输信道是相同的信道,具有相同的信道质量、信道强度等特征。
下面对根据CQI确定参考信号图样的可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701、终端设备获取第一CQI。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下行传输中配置CSI-RS导频,终端设备在获得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RS导频后,可以根据CSI-RS导频进行下行信道测量和估计,获知如下至少一个信息:发送层数Rank指示、预编码矩阵时(PrecodingMatrix Indication,PMI)、CQI、最强层指示(Layer Indication,L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等。
在本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获取到第一CQI之后,可以根据第一CQI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为进行阐述。第一CQI可以是根据下行CSI-RS导频估计得到的。
S70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CQI。
终端设备在获得上行传输授权及CSI上报触发后,将下行信道CSI和CQI信息通过上行传输通知给网络设备,供网络设备接收上行参考信号使用,以及进行下行调度传输做决策。
S703、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CQI。
S704、终端设备根据第一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
基于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互易性,终端设备可以参考下行CQI获知上行信道质量。因此,终端设备根据第一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三参考信号图样。第三参考信号图样可以由DMRS附加位置、DMRS类型和前置DMRS时域长度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可理解的,所述的“根据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三参考信号图样”也可以替换表述为“根据CQI确定第三参考信号图样,第三参考信号图样通过至少一个参数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附加位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类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第一CQI与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十三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第一CQI与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四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第一CQI、参考信号类型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五对应关系。
该实施例与在先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将上述“第一MCS信息”替换为CQI。具体的,所述CQI索引范围可以为0~15,可以参考TS 38.214Table 5.2.2.1-2,3,4。第十三对应关系至第十五对应关系中第一CQI的具体取值范围与DMRS附加位置和/或DMRS类型的取值可以根据上行传输信道的特性设置,具体的方法步骤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步骤的阐述,不予赘述。
S705、终端设备根据第三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S706、网络设备根据第一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
S707、网络设备根据第三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对于S705~S707的解释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步骤的阐述,不予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CQI(隐式)指示用于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相比通过RRC信令通知确定DMRS图样的参数的方式,能够更灵活地配置DMRS图样的相关参数,适配实际信道的变化,同时节省部分比特开销。
同理,对于下行传输而言,基于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互易性,终端设备基于下行CQI获知下行信道质量。终端设备根据第一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根据第四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在获取到第一CQI,可以根据第一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根据第四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其中,该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四参考信号图样。第四参考信号图样可以由DMRS附加位置、DMRS类型和前置DMRS时域长度中至少一个来确定。可理解的,所述的“根据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四参考信号图样”也可以替换表述为“根据CQI确定第四参考信号图样,第四参考信号图样通过至少一个参数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附加位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类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DMRS附加位置和DMRS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第一CQI与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十六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第一CQI与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七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第一CQI、参考信号类型和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十八对应关系。
该实施例与在先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将上述“第一MCS信息”替换为CQI,且CQI索引范围为0~15,可以参考TS 38.214 Table 5.2.2.1-2,3,4。第十六对应关系至第十八对应关系中第一CQI的具体取值范围与DMRS附加位置和/或DMRS类型的取值可以根据下行传输信道的特性设置,具体的方法步骤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步骤的阐述,不予赘述。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设备、终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上述和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该通信装置能执行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801、处理单元802和发送单元803。
当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支持终端设备实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
其中,接收单元8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例如,接收单元801,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2,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2,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2和S502,图6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602。
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3,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3a,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3b,图6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604,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704。
发送单元803,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4,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4,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4,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702和S705。
当所述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支持网络设备实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
其中,接收单元8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例如,接收单元801,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6,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6,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6,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707。
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5,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5a,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5b,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706。
发送单元803,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1,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1,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301和S501,图6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601和S60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相同的效果。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9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9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或者,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9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9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示例性地,处理器901可以用于根据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或者根据第一MCS信息和第一RS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或者根据第一CQI确定至少一个参数等等,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9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902和处理器9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901可能和存储器902协同操作。处理器901可能执行存储器9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9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通信装置9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该其它设备为终端设备。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该其它设备为网络设备。处理器901利用通信接口903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图3~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903、处理器901以及存储器9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9中以通信接口903、处理器901以及存储器902之间通过总线904连接,总线在图9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CS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CS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
所述第一MCS信息与所述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一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或者,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或者,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
所述第一MCS信息与所述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二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或者,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或者,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
所述第一MCS信息、所述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所述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三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
所述第三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
所述第三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三对应关系,或者,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三对应关系,或者,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1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CS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图样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1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CS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信息和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参数,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图样;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图样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
所述第一MCS信息、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附加位置之间存在第四对应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
所述第四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
所述第四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四对应关系,或者,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四对应关系,或者,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类型;
所述第一MCS信息、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和所述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五对应关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
所述第五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
所述第五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五对应关系,或者,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五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五对应关系,或者,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五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25.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包含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参考信号类型;
所述第一MCS信息、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周期信息、所述参考信号附加位置和所述参考信号类型之间存在第六对应关系。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对应关系是预先定义的;或者
所述第六对应关系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
所述第六对应关系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六对应关系,或者,所述高层信令配置的为所述第六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六对应关系,或者,所述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为所述第六对应关系的索引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六对应关系为多个对应关系中的一个。
29.根据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为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MCS信息为第一MCS索引。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5~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软件指令,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计算机软件指令在通信装置或内置在通信装置的芯片中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5~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50066.0A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134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0066.0A CN112134661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097068 WO2020259406A1 (zh) 2019-06-24 2020-06-1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0830828.8A EP3979541A4 (en) 2019-06-24 2020-06-19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7/560,971 US20220116176A1 (en) 2019-06-24 2021-12-23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0066.0A CN112134661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4661A true CN112134661A (zh) 2020-12-25
CN112134661B CN112134661B (zh) 2021-12-21

Family

ID=73849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0066.0A Active CN112134661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16176A1 (zh)
EP (1) EP3979541A4 (zh)
CN (1) CN112134661B (zh)
WO (1) WO202025940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2091A1 (zh) * 2021-01-18 2022-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dmrs图样的指示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O2023168611A1 (zh) * 2022-03-08 2023-09-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附加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发送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207712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WO2024007172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24666B2 (en) * 2021-01-13 2024-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based signal-to-noise ratio for demodulation processing
WO2023048330A1 (en) * 2021-09-23 2023-03-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30082A1 (en) * 2013-02-21 2014-08-28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 cellular networks
US20140293881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selection
CN104125186A (zh) * 2013-04-28 2014-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图样信息的选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50282123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Honglei Miao User equipment generation and signaling of feedback for supporting adaptive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20190090201A1 (en) * 2017-09-18 2019-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ling power transitions in new radio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1637B2 (en) * 2013-02-14 2016-12-13 Blackberry Limited Small cel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and initial synchronization
US9060321B2 (en) * 2013-02-26 2015-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and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extension carrier of LTE advanced
CN104980247B (zh) * 2014-04-04 2019-11-2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调制编码方式和参考信号图样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US10404340B2 (en) * 2016-10-11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djustment of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with continuous precoding
JP7195146B2 (ja) * 2016-12-26 2022-12-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
CN115884403A (zh) * 2017-01-06 2023-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32005B (zh) * 2017-03-24 2023-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635906A1 (en) * 2017-06-09 2020-04-15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pt-rs) multiplexing
CN109151982B (zh) * 2017-06-16 2022-04-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电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US10951381B2 (en) * 2017-11-17 2021-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SI reference resource definition for CSI report in NR
US11108526B2 (en) * 2018-04-02 2021-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reporting fo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30082A1 (en) * 2013-02-21 2014-08-28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 cellular networks
US20140293881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selection
CN104125186A (zh) * 2013-04-28 2014-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图样信息的选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50282123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Honglei Miao User equipment generation and signaling of feedback for supporting adaptive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20190090201A1 (en) * 2017-09-18 2019-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ling power transitions in new radio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ROADCOM CORPORATION: ""Adaptive UE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2BIS R1-1313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iderations on Physical Layer aspects of NR V2X"",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7 R1-1907269》 *
ZTE: ""Considerations for LTE Downlink DMRS Overhead Reduction"", 《3GPP TSG RAN WG1 #89 R1-170718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2091A1 (zh) * 2021-01-18 2022-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dmrs图样的指示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O2023168611A1 (zh) * 2022-03-08 2023-09-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附加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发送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207712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WO2024007172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79541A4 (en) 2022-07-20
US20220116176A1 (en) 2022-04-14
WO2020259406A1 (zh) 2020-12-30
EP3979541A1 (en) 2022-04-06
CN112134661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9970B2 (en)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213466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562239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674494B2 (en)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downlink channel,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931378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6729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EP344213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er equipment unit,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9511173B (zh) 一种子帧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180131585A (ko) 전송 방법, 기기 및 시스템
US2021040918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07623542B (zh) 一种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JP2019519959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デバイス、および参照信号の構成のための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
WO2014183680A1 (zh) 一种传输下行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1204128A1 (zh) 一种传输块尺寸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689845B (zh) 一种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US20220224481A1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137510A1 (zh) 一种保留资源的指示方法及设备
EP4187830A1 (en) Method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230169101A (ko) 사운딩 레퍼런스 신호 송신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150029B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02659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947455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4061236A1 (zh) 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通信装置
CN116455538A (zh) Dmrs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