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3261A - 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3261A
CN112133261A CN202011208854.0A CN202011208854A CN112133261A CN 112133261 A CN112133261 A CN 112133261A CN 202011208854 A CN202011208854 A CN 202011208854A CN 112133261 A CN112133261 A CN 112133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value
ambient light
light information
value
br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88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3261B (zh
Inventor
周亚楠
郄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88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3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3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3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3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依据第一环境光信息和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亮度值;依据目标亮度值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本发明在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自动调节时综合考虑了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环境光信息及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环境光信息,从而实现显示设备的自动亮度调节,并且能够使显示更加舒适,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液晶电视,投影仪等显示设备已经在广达消费者家庭中普及,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娱乐方式,智能显示设备使用的方便性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当人们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观看智能显示设备,对显示的亮度有不同的要求,通常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则采用的手动或遥控设置,这样不仅麻烦且不容易调节到最好的观看设置,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智能终端设备的自动亮度调节,并且能够使显示更加舒适,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
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亮度值;
依据所述目标亮度值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可选的,通过设置在所述显示设备上的第一环境采集器获取所述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或
通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获取所述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可选的,在通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获取所述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之前,还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智能显示设备连接的可穿戴设备,若是,则执行所述通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获取所述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的步骤。
可选的,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进行获取;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环境光信息的过程为:
依据当前时间间隔内的一组第一环境光信息计算得到第一平均亮度值;
依据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内的一组第二环境光信息计算得到第二平均亮度值;
依据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的过程为:
当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依据所述第一计算关系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所述第一计算关系式为L-C=(M*ΔL-TV+N*ΔL-W)/2;
当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之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时,依据所述第二计算关系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所述第二计算关系式为L-C=(M*ΔL-TV+M*ΔL-W)/2;
当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依据所述第三计算关系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所述第三计算关系式为L-C=(N*ΔL-TV+M*ΔL-W)/2;
其中,L-C为目标亮度值,ΔL-TV为第一平均亮度值,ΔL-W为第二平均亮度值,M和N为加权因子,N>2M;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目标环境光信息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为:
将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与上一相邻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进行比较,得到亮度差值;
当所述亮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三预设值时,依据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依据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为:
当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低于预设下限时,控制所述显示设备按照预设柔和模式进行亮度显示;
当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在预设上限与所述预设下限之间时,依据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进行查表,确定出对应的显示参数,并控制所述显示设备依据所述显示参数进行亮度显示;
当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高于所述预设上限时,控制所述显示设备按照预设明亮模式进行亮度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的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亮度值;
调节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亮度值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可选的,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进行获取;
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计算在当前时间间隔内的第一平均亮度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计算在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内的第二平均亮度值;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系统,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在对显示设备设备进行亮度调节时,根据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以及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确定出目标亮度值,再根据该目标亮度值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也即本申请在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自动调节时综合考虑了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环境光信息及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环境光信息,从而可以实现显示设备的自动亮度调节,并且能够使显示更加舒适,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显示设备的自动亮度调节,并且能够使显示更加舒适,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10: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
S120: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显示设备(如智能电视)进行亮度调节时,可以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信息以及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信息。
具体的,可以通过设置在显示设备上的第一环境采集器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
也即,可以预先在显示设备上设置第一环境光采集器,具体可以设置环境光传感器,并且可以在显示设备开启后启动第一环境光采集器对显示设备所在处的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具体可以采集得到第一环境光信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设有第一环境采集器的采集装置放置在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从而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
具体的,可以通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预设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采集其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其中,用户在观看显示设备时可以将该设有第二环境光采集器的可穿戴设备穿戴在身上,该可穿戴设备具体可以为手环等,从而可以使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采集用户所在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设有第二环境采集器的采集装置放置在用户所在位置处,从而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环境光采集器和第二环境光采集器均可以为光传感器,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器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特殊限定。
更进一步的,在通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之前,检测是否存在与显示设备连接的可穿戴设备,若是,则执行获取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采集的第二环境光信息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在佩戴可穿戴设备后将可穿戴设备与显示设备建立连接,具体可以建立无线连接(可以通过WiFI、蓝牙等建立无线连接)。在显示设备检测到存在已连接的可穿戴设备时,再获取(具体可以通过无线连接进行读取)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采集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上的设置功能,设置允许显示设备获取可穿戴设备的参数信息,并且可穿戴设备可以向显示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显示设备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亮度参数调节模式进入多设备数据采集模式,然后读取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采集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S130:依据第一环境光信息和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亮度值;
S140:依据目标亮度值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结合第一环境光信息和第二环境光信息来进一步确定出对显示设备进行调节的目标亮度值,也即,本申请中在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时,既考虑了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环境光信息,也同时考虑了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环境光信息,使得到的目标亮度值更加合理,根据该目标亮度值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可以使用户观看更加舒适,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第一环境光信息和第二环境光信息进行获取;
具体的,可以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第一环境光信息和第二环境光信息,具体可以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读取第一环境光采集器采集的第一环境光信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读取第二环境光采集器采集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具体可以通过显示设备上的处理器读取第一环境光采集器所采集的第一环境光信息,所读取的第一环境光信息例如为L-TV,还可以记录下读取第一环境光信息的时刻Ti,并将所读取的数据按照(L-TVi,Ti)的格式存储在存储器中;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上的处理器读取第二环境光采集器采集的第二环境光信息,所读取的第二环境光信息例如为L-W,并记录下读取第二环境光信息的时刻Ti,将采样数据按照(L-Wi,Ti)的格式存储在存储器中,然后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将所记录的数据发送至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上的处理器可以对齐同一时间间隔内的亮度环境光信息的时间标签,对两组环境光信息进行计算处理。
则,上述S130中依据第一环境光信息和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环境光信息的过程,具体可以为:
依据当前时间间隔内的一组第一环境光信息计算得到第一平均亮度值;
依据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内的一组第二环境光信息计算得到第二平均亮度值;
依据第一平均亮度值和第二平均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
具体的,可以对当前时间间隔内的一组第一环境光信息进行算数平均值的计算,得到第一平均亮度值,对当前时间间隔内的一组第二环境光信息进行算数平均值的计算,得到第二平均亮度值。例如第一平均亮度值△L-TV=(L-TV1+L-TV2+…)/i,第二平均亮度值△L-W=(L-W1+L-W2+…)/i,i表示当前时间间隔内的第i个时刻。在得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第二平均亮度值后,根据该第一平均亮度值和第二平均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
进一步的,上述依据第一平均亮度值和第二平均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的过程,具体可以为:
当第一平均亮度值和第二平均亮度值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依据第一计算关系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第一计算关系式为L-C=(M*ΔL-TV+N*ΔL-W)/2;其中,L-C为目标亮度值,ΔL-TV为第一平均亮度值,ΔL-W为第二平均亮度值,M和N为加权因子,N>2M;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显示设备所处位置光线较暗,用户所在位置光线较亮,此时用户位置的权重较大。
当第一平均亮度值和第二平均亮度值之差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时,依据第二计算关系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第二计算关系式为L-C=(M*ΔL-TV+M*ΔL-W)/2;其中,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智能显示设备所处位置光线和用户所在位置光线的亮暗程度差异不大,采用相同的加权因子求算数平均。
当第一平均亮度值和第二平均亮度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值时,依据第三计算关系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第三计算关系式为L-C=(N*ΔL-TV+M*ΔL-W)/2;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显示设备所处位置光线较亮,用户所在位置光线较暗,此时显示设备位置的权重较大。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值可以为-A,第二预设值可以为A,其中,A为大于0的常数,A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中人眼能够感受到的亮度变化值进行确定,例如A可以等于5。
可以理解的是,
进一步的,上述S140中依据目标环境光信息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具体可以为:
将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与上一相邻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进行比较,得到亮度差值;
当亮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三预设值(具体等于第二预设值)时,依据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具体的,可以将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L-C与上一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L-P进行比较,并且当△L=|L-C-L-P|>5时,可以根据与L-C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预设值具体也可以为A,其具体大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不做特殊限定。
更进一步的,上述依据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具体可以为:
当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低于预设下限时,控制显示设备按照预设柔和模式进行亮度显示;
具体的,可以预先设置预设下限和预设上限,并且预先设置几种显示模式,例如三种显示模式,分别为柔和模式(对应暗光环境)、标准模式(对应日常白天环境)、明亮模式(对应强光照射环境)。其中,在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低于预设下限时,说明对应的环境光较暗,整体处于暗光环境,因此可以将显示设备按照柔和模式进行亮度显示,具体还可以向用户显示是否进入柔和模式的提示信息,并且在用户确认后使显示设备进行柔和模式的亮度显示。
当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在预设上限与预设下限之间时,依据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进行查表,确定出对应的显示参数,并控制显示设备依据显示参数进行亮度显示;
具体的,对于目标亮度值在预设上限与预设下限之间的,可以预先建立目标亮度值与显示参数的对应关系表,当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在预设上限与预设下限之间时,可以根据该目标亮度值进行查表,确定出与该目标亮度值对应的显示参数,然后根据该显示参数控制显示设备进行相应的亮度显示。
当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高于预设上限时,控制显示设备按照预设明亮模式进行亮度显示。
具体的,在与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高于预设上限时,说明对应的环境光较亮,整体处于强光环境,因此可以将显示设备按照明亮模式进行亮度显示,具体也可以向用户显示是否进入明亮模式的提示信息,并且在用户确认后使显示设备进行明亮模式的亮度显示。
可见,该方法在对显示设备进行亮度调节时,根据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以及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确定出目标亮度值,再根据该目标亮度值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也即本申请在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自动调节时综合考虑了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环境光信息及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环境光信息,从而可以实现显示设备的自动亮度调节,并且能够使显示更加舒适,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的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装置,具体请参照图2。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计算模块23,用于依据第一环境光信息和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亮度值;
调节模块24,用于依据目标亮度值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第一环境光信息和第二环境光信息进行获取;
计算模块23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依据第一环境光信息计算在当前时间间隔内的第一平均亮度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依据第二环境光信息计算在当前时间间隔内的第二平均亮度值;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依据第一平均亮度值和第二平均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装置具有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方法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系统,具体请参照图3。该系统包括
存储器3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3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步骤。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32用于实现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依据第一环境光信息和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亮度值;依据目标亮度值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处理器32可以通过设置在显示设备上的第一环境光采集器33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通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34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然后再依据第一环境光信息和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亮度值;依据目标亮度值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
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亮度值;
依据所述目标亮度值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显示设备上的第一环境采集器获取所述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或
通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获取所述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获取所述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之前,还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的可穿戴设备,若是,则执行所述通过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的第二环境光采集器获取所述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进行获取;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环境光信息的过程为:
依据当前时间间隔内的一组第一环境光信息计算得到第一平均亮度值;
依据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内的一组第二环境光信息计算得到第二平均亮度值;
依据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的过程为:
当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依据所述第一计算关系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所述第一计算关系式为L-C=(M*ΔL-TV+N*ΔL-W)/2;
当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之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时,依据所述第二计算关系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所述第二计算关系式为L-C=(M*ΔL-TV+M*ΔL-W)/2;
当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依据所述第三计算关系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所述第三计算关系式为L-C=(N*ΔL-TV+M*ΔL-W)/2;
其中,L-C为目标亮度值,ΔL-TV为第一平均亮度值,ΔL-W为第二平均亮度值,M和N为加权因子,N>2M;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目标环境光信息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为:
将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与上一相邻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进行比较,得到亮度差值;
当所述亮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三预设值时,依据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为:
当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低于预设下限时,控制所述显示设备按照预设柔和模式进行亮度显示;
当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在预设上限与所述预设下限之间时,依据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进行查表,确定出对应的显示参数,并控制所述显示设备依据所述显示参数进行亮度显示;
当与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对应的目标亮度值高于所述预设上限时,控制所述显示设备按照预设明亮模式进行亮度显示。
8.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显示设备所在位置处的第一环境光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所在位置处的第二环境光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得到目标亮度值;
调节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亮度值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和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进行获取;
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信息计算在当前时间间隔内的第一平均亮度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环境光信息计算在所述当前时间间隔内的第二平均亮度值;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平均亮度值和所述第二平均亮度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亮度值。
10.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08854.0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133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8854.0A CN112133261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8854.0A CN112133261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261A true CN112133261A (zh) 2020-12-25
CN112133261B CN112133261B (zh) 2021-12-28

Family

ID=7385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8854.0A Active CN112133261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326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9510A (zh) * 2020-12-02 2021-03-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37957A1 (zh) * 2022-01-24 2023-07-27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环境光感值的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4836A (zh) * 2012-10-26 2013-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光传感器、用户使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4994315A (zh) * 2015-07-17 2015-10-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调整方法、显示设备、遥控器及系统
CN106507005A (zh) * 2016-12-05 2017-03-1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7509285A (zh) * 2017-08-04 2017-1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电子终端、系统
CN107818765A (zh) * 2016-09-13 2018-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和显示设备
CN109729327A (zh) * 2017-10-31 2019-05-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4836A (zh) * 2012-10-26 2013-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光传感器、用户使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4994315A (zh) * 2015-07-17 2015-10-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调整方法、显示设备、遥控器及系统
CN107818765A (zh) * 2016-09-13 2018-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和显示设备
CN106507005A (zh) * 2016-12-05 2017-03-1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7509285A (zh) * 2017-08-04 2017-1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电子终端、系统
CN109729327A (zh) * 2017-10-31 2019-05-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洪亚: "LED显示屏亮度自动控制技术与应用", 《学园(教育科研)》 *
逯龙: "环境亮度与LED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案的设计", 《现代显示》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9510A (zh) * 2020-12-02 2021-03-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亮度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37957A1 (zh) * 2022-01-24 2023-07-27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环境光感值的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3261B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3261B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61865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终端
US9167193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EP2395420B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CN107749289B (zh) 亮度调节方法、装置、亮度调节系统和增强现实设备
US20090247895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djustment of electroencephalograms distinction method
CN106445151B (zh) 一种终端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WO2006129627A1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EP2830306B1 (en)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ing method thereof
CN101527137A (zh) 屏幕显示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573627A (zh) 一种通过智能眼镜提示用户进行护眼的方法及装置
US9633626B2 (en) Adjust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based on gaze tracking
JP438213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05516804A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WO2016201766A1 (zh) 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4543313A (zh) 空调控制方法、服务器、空调及用户终端
CN117032612A (zh) 基于远光成像学习机的互动教学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07730846A (zh) 坐姿矫正的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7174567A (ja) 表示機能付き電子機器、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778938A (zh) 一种显示器的白平衡装置
CN106898332B (zh) 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7872636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参数的调整方法
CN110854949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6080B (zh) 调节背光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28068A (zh) 降低显示设备功耗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