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0919A - 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计算机以及指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计算机以及指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0919A
CN112130919A CN202011040030.7A CN202011040030A CN112130919A CN 112130919 A CN112130919 A CN 112130919A CN 202011040030 A CN202011040030 A CN 202011040030A CN 112130919 A CN112130919 A CN 112130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equipment
information
fingerprint device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00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庆
于治楼
肖德广
马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aoyue CNC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aoyue CN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aoyue CN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aoyue CN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00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0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0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0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1Configuring for operat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Loading of device dr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计算机以及指纹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在计算机侧响应于通过UEFI启动项启动指纹设备失败而由所述UEFI启动项加载指纹设备识别服务以执行:利用预设的多种通信协议向新加入的未识别设备发送通信请求;接收来自所述未识别设备的第一响应信息,以识别所述未识别设备;当识别到所述未识别设备为指纹设备时,向其发送驱动程序调用指令;接收来自所述指纹设备的第二响应信息,并基于第二响应信息更新所述UEFI启动项中的加载信息,以使得在后续开机时,利用更新后的UEFI启动项加载预设在所述指纹设备中的驱动程序,进而启动所述指纹设备。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计算机内存资源的占用及使用率,并有助于提升启动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计算机以及指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计算机以及指纹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指纹设备的驱动程序一般预设在计算机侧,并在更换新的指纹设备后需要对旧的指纹设备的驱动程序进行卸载,并安装新的指纹设备的驱动程序,过程较慢;
此外,当计算机中未有指纹设备加入时,计算机在开机过程中仍会加载已有的指纹设备的驱动程序,从而导致内存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包括在计算机侧响应于通过UEFI启动项启动指纹设备失败,由所述UEFI启动项加载指纹设备识别服务以执行以下步骤:利用预设的多种通信协议向新加入的未识别设备发送通信请求;接收来自所述未识别设备的第一响应信息,以识别所述未识别设备;当识别到所述未识别设备为指纹设备时,向其发送驱动程序调用指令;接收来自所述指纹设备的第二响应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更新所述UEFI启动项中的加载信息,以使得在后续开机时,利用更新后的UEFI启动项加载预设在所述指纹设备中的驱动程序,进而启动所述指纹设备。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根据所述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识别所述未识别设备后,由所述UEFI启动项加载设备信息存储服务,以将所述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保存在指定硬盘的指定存储区域中。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指定硬盘包括所述计算机中的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所述指定存储区域包括所述机械硬盘或所述固态硬盘的隐藏只读区域。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包括驱动程序的加载路径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更新所述UEFI启动项中的加载信息进一步包括:更新原有加载信息中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加载设备信息存储服务,将原有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与原有驱动设备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对应保存。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还包括:所述指纹设备识别服务在发送驱动程序调用指令之前,通过加载设备信息存储服务以判断获得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是否已经存在;若已经存在,则获取由设备信息存储服务对应保存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并更新所述UEFI启动项中的加载信息,以使得在后续开机时,利用更新后的UEFI启动项加载预设在所述指纹设备中的驱动程序,进而启动所述指纹设备。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还包括:在启动新加入的指纹设备后,获取由所述新加入的指纹设备获取的指纹信息;将所述指纹信息与保存的历史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响应于所述指纹信息与历史指纹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确认通过指纹验证以进一步执行相应操作。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在指纹设备侧执行以下步骤:响应计算机的通信请求,返回设备名称及设备型号;响应计算机的驱动程序调动指令,返回预设在本地中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指纹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当计算机未接入外部指纹设备时,则系统启动过程中无需加载驱动程序,从而减小了计算机内存资源的占用及使用率,在更换指纹设备时,也无需卸载旧的指纹设备驱动再安装新的指纹设备驱动,从而提升了加载新的外部设备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在计算机侧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在指纹设备侧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在计算机侧的工作流程图。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工作流程包括响应于通过UEFI启动项启动指纹设备失败,由所述UEFI启动项加载指纹设备识别服务以执行以下步骤:步骤S1、利用预设的多种通信协议向新加入的未识别设备发送通信请求;步骤S2、接收来自所述未识别设备的第一响应信息,以识别所述未识别设备;步骤S3、当识别到所述未识别设备为指纹设备时,向其发送驱动程序调用指令;步骤S4、接收来自所述指纹设备的第二响应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更新所述UEFI启动项中的加载信息,以使得在后续开机时,利用更新后的UEFI启动项加载预设在所述指纹设备中的驱动程序,进而启动所述指纹设备。
具体的,本发明方法建立在具有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功能的计算机上。其中,UEFI用于定义操作系统与系统固件之间的软件界面,是一种BIOS的替代方案。与传统BIOS不同的是,UEFI可以加载指定硬件驱动,选择启动文件等。如加载外部指定存储中的启动文件。利用UEFI的这一特点,本发明提出了将指纹设备的驱动预先设置在指纹设备的存储中,从而,在计算机开机加载启动项时加载位于指纹设备中的驱动程序以实现指纹设备的启动。这样做的好处是当计算机未接入指纹设备时,则系统启动过程中无需加对应的载驱动程序,从而减小了计算机内存资源的占用及使用率,在更换指纹设备时,也无需卸载旧的指纹设备驱动再安装新的指纹设备驱动,从而提升了加载新指纹设备的速度。由上述技术效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并不仅适用于指纹设备,其它常见的外部设备通过重新设计后也同样适用,如鼠标。键盘等。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响应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在根据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识别未识别设备后,由UEFI启动项加载设备信息存储服务,以将所述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保存在指定硬盘的指定存储区域中。本实施例中利用UEFI启动项还可以启动其他应用的特点,通过将设备信息保存功能与设备启动功能分开,使得正常启动过程中加载更少的服务或应用,从而有助于提升计算机的开机速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指定硬盘包括计算机中的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指定存储区域包括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的隐藏只读区域。其中,优选的方案是应用固态硬盘进行保存,以进一步提升信息的读写速度,从而实现更快的加载启动;并且通过将信息保存在硬盘的隐藏只读区域能有效防止对保存信息的恶意篡改,以保证加入的指纹设备的安全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响应信息包括驱动程序的加载路径信息,如此,基于第二响应信息更新所述UEFI启动项中的加载信息进一步包括:更新原有加载信息中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并利用设备信息存储服务,将原有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与原有驱动设备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对应保存。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方法还包括:指纹设备识别服务在发送驱动程序调用指令之前,通过加载设备信息存储服务以判断获得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是否已经存在;若已经存在,则获取由设备信息存储服务对应保存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并更新UEFI启动项中的加载信息,以使得在后续开机时,利用更新后的UEFI启动项加载预设在指纹设备中的驱动程序,进而启动所述指纹设备。通过本实施例,当计算机在本地中获得新加入设备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时,则无需再进行发送驱动程序调用指令步骤,从而通过减少计算机与指纹设备的交互通信过程以进一步提升开机速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在启动新加入的指纹设备后,获取由新加入的指纹设备获取的指纹信息;将指纹信息与保存的历史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响应于新获得的指纹信息与历史指纹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确认通过指纹验证以进一步执行相应操作。通过本实施例,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提升新加入指纹设备的安全性。即由信任的人员加入的指纹设备也应当是可信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当预设的所有通信协议均无法与新加入设备通信或者无指纹设备应答时,则停止指纹设备识别服务,并继续执行其他服务或应用的加载。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在指纹设备侧的工作流程图。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工作流程包括:步骤R1、响应计算机的通信请求,返回设备名称及设备型号;步骤R2、响应计算机的驱动程序调动指令,返回预设在本地中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
在上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该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在计算机侧的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指纹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该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在指纹设备侧的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计算机侧
响应于通过UEFI启动项启动指纹设备失败,由所述UEFI启动项加载指纹设备识别服务以执行以下步骤:
利用预设的多种通信协议向新加入的未识别设备发送通信请求;
接收来自所述未识别设备的第一响应信息,以识别所述未识别设备;
当识别到所述未识别设备为指纹设备时,向其发送驱动程序调用指令;
接收来自所述指纹设备的第二响应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更新所述UEFI启动项中的加载信息,以使得在后续开机时,利用更新后的UEFI启动项加载预设在所述指纹设备中的驱动程序,进而启动所述指纹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识别所述未识别设备后,由所述UEFI启动项加载设备信息存储服务,以将所述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保存在指定硬盘的指定存储区域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硬盘包括所述计算机中的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所述指定存储区域包括所述机械硬盘或所述固态硬盘的隐藏只读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包括驱动程序的加载路径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更新所述UEFI启动项中的加载信息进一步包括:
更新原有加载信息中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
加载设备信息存储服务,将原有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与原有驱动设备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对应保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指纹设备识别服务在发送驱动程序调用指令之前,通过加载设备信息存储服务以判断获得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型号是否已经存在;
若已经存在,则获取由设备信息存储服务对应保存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并更新所述UEFI启动项中的加载信息,以使得在后续开机时,利用更新后的UEFI启动项加载预设在所述指纹设备中的驱动程序,进而启动所述指纹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启动新加入的指纹设备后,获取由所述新加入的指纹设备获取的指纹信息;
将所述指纹信息与保存的历史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响应于所述指纹信息与历史指纹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确认通过指纹验证以进一步执行相应操作。
7.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指纹设备侧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计算机的通信请求,返回设备名称及设备型号;
响应计算机的驱动程序调动指令,返回预设在本地中的驱动程序加载路径信息。
8.一种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
9.一种指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
CN202011040030.7A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计算机以及指纹设备 Pending CN112130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0030.7A CN112130919A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计算机以及指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0030.7A CN112130919A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计算机以及指纹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0919A true CN112130919A (zh) 2020-12-25

Family

ID=73843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0030.7A Pending CN112130919A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计算机以及指纹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091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5148A (en) * 1994-05-27 1997-08-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devices including a network adapter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without prior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N101470783A (zh) * 2007-12-25 2009-07-01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信平台模块的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015807A (zh) * 2017-04-06 2017-08-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驱动管理方法
CN109002330A (zh) * 2018-07-27 2018-12-1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uefi os启动项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614156A (zh) * 2018-12-26 2019-04-12 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启动类外部设备的驱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18887A (zh) * 2019-04-03 2019-06-21 中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uefi的固件层指纹识别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5148A (en) * 1994-05-27 1997-08-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devices including a network adapter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without prior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N101470783A (zh) * 2007-12-25 2009-07-01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信平台模块的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015807A (zh) * 2017-04-06 2017-08-04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驱动管理方法
CN109002330A (zh) * 2018-07-27 2018-12-1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uefi os启动项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614156A (zh) * 2018-12-26 2019-04-12 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启动类外部设备的驱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18887A (zh) * 2019-04-03 2019-06-21 中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uefi的固件层指纹识别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9733B2 (en) Saving operational state of open applications when unexpected shutdown events occur
KR101122787B1 (ko) 보안관련 프로그래밍 인터페이스
JP4459290B2 (ja) 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の停止状態からの高速起動
US811274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pabilities verific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managed applications in an execution environment
CN109542744B (zh) 检测终端开机异常问题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EP1577766A2 (en) Side-by-side drivers
US8918776B2 (en) Self-adapting software system
CN109271154B (zh) 应用开发平台及其运行方法
US10423471B2 (en) Virtualizing integrated calls to provide access to resources in a virtual namespace
EP228034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aving operational state of running applications when unexpected shutdown events occur
US9286083B2 (en) Satisfying missing dependencies on a running system
CN106886422A (zh) 软件升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596771A (zh) 一种不间断服务升级的方法及系统
CN109639827B (zh) 客户端升级方法及装置
US11416614B2 (en) Statistical detection of firmware-level compromises
CN112130919A (zh) 一种指纹设备自适应方法、计算机以及指纹设备
CN113805859B (zh) 一种智慧屏中间件设计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8829460A (zh) 车载终端快速启动的方法、装置及车载终端
CN113326077A (zh) 一种配置文件的加载方法及装置
US908172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loading files during a boot-up process
CN11329680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智能网卡和服务器
CN113900775B (zh) 一种边端云计算跨节点虚拟机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30081290A1 (en) Duplex operation system, duplex oper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7278539A (zh) 一种业务配置实现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50230080A1 (en) Media scanning method and media scanning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