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5139A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5139A
CN112115139A CN202010842844.6A CN202010842844A CN112115139A CN 112115139 A CN112115139 A CN 112115139A CN 202010842844 A CN202010842844 A CN 202010842844A CN 112115139 A CN112115139 A CN 112115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information
green
identification
acqu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28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烨
彭代文
王文
全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28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51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5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51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订单号;对所述充电订单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行为时,对应充电成分的标识;基于所述充电成分的标识确定所述充电成分中是否包含满足设置需求的类型;所述类型包括绿电和非绿电;所述标识是通过联盟链生成。本发明中将充电订单中的成分电量,给其赋予唯一的标识,通过标识实现对绿电进行溯源,通过追溯电动汽车充的是不是绿电不仅推动了以补贴政策鼓励电动汽车用户充绿电的实施,而且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实现电动汽车用绿电,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通过补贴鼓励电动汽车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实现削峰填谷。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消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销量逐年增长,但大规模的电动汽车无序充电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无序充电一方面指电动汽车在用电高峰进行充电给配电网调度带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指电动汽车充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发的电,间接造成环境污染。另外风光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已经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但风光资源的消纳一直存在问题。综上目前新能源发电和大规模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给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如果利用风光两种清洁能源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不仅可以增加新能源的消纳,而且可以推动清洁能源交易-生产-分配-消费生态平台的良性互动,因此可以通过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来实现提高新能源的消纳。为了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供应商以补贴政策鼓励电动汽车用户充绿电,其中绿电是指利用新能源发的电,怎么判断电动汽车有没有充绿电,则需要确定电动汽车的充电成分中有没有绿电。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和可信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力市场,但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研究更多的侧重于使用区块链技术完成交易,结算或记录功能,没有解决如何利用区块链确定电动汽车的充电成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订单号;
对所述充电订单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行为时,对应充电成分的标识;
基于所述充电成分的标识确定所述充电成分中是否包含满足设置需求的类型;
其中,所述类型包括绿电和非绿电;所述标识是通过联盟链生成。
优选的,所述充电订单号的生成,包括:
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交易中心和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信息,当联盟链收到充电订单请求时触发智能合约;
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匹配充电信息,并按设置需求为所述充电信息中的充电成分类型生成标识;
基于所述充电信息和标识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生成充电订单号。
优选的,所述标识中包含的信息包括:
所充电的类型、所充电的来源、充电运营商和充电桩。
优选的,所述按设置需求为所述充电信息中的充电成分类型生成标识,包括:
当所述充电信息中的充电成分包含绿电时,则基于所述绿电信息生成绿电通证;
其中所述标识为绿电通证。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充电信息和标识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生成充电订单号之后,还包括:
利用区块链获取绿电交易信息和调度曲线信息;
对所述绿电交易信息和调度曲线信息进行管理,所述管理包括绿电合同管理、绿电调度管理、绿电库存管理、绿电订单匹配管理和绿电通证管理。
优选的,所述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交易中心和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信息,包括:
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向联盟链上传的充电订单请求;
获取交易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电力交易曲线;
获取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调度计划。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充电成分的标识确定所述充电成分中是否包含满足设置需求的类型之后,还包括:
基于电动汽车用户设置的溯源偏好,向电动汽车用户展示完成充电行为时的充电成分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订单号;
标识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订单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行为时,对应充电成分的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成分的标识确定所述充电成分中是否包含满足设置需求的类型;
其中,所述类型包括绿电和非绿电;所述标识是通过联盟链生成。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充电订单号生成模块,所述充电订单号生成模块包括:
信息上链单元,用于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交易中心和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信息,当联盟链收到充电订单请求时触发智能合约;
生成标识单元,用于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匹配充电信息,并按设置需求为所述充电信息中的充电成分类型生成标识;
生成充电订单号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充电信息和标识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生成充电订单号。
优选的,所述信息上链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向联盟链上传的充电订单请求;
获取交易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电力交易曲线;
获取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调度计划。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订单号;对所述充电订单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行为时,对应充电成分的标识;基于所述充电成分的标识确定所述充电成分中是否包含满足设置需求的类型;所述类型包括绿电和非绿电,本发明利用联盟链为充电订单中的各成分电量赋予唯一的标识,通过标识实现对绿电的溯源,通过追溯电动汽车充的是不是绿电不仅促进新能源的消纳,而且推动了以补贴政策鼓励电动汽车用户充绿电的实施,实现了引导电动汽车用绿电,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通过补贴鼓励电动汽车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实现削峰填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的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能源车消纳新能源电的区块链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包括:
S1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订单号;
S2对所述充电订单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行为时,对应充电成分的标识;
S3基于所述充电成分的标识确定所述充电成分中是否包含满足设置需求的类型;
其中,所述类型包括绿电和非绿电;所述标识是通过联盟链生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背景为:电动汽车的发明是缓解了汽车燃料的枯竭带来的恐慌,同时也减小了汽车尾气的排放,但如果电动汽车充的电是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发的电,间接的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弃风弃电现象急需解决,如果引导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可以提高对新能源电的消纳,尤其是在近新能源发电厂的地区进行就地消纳,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对用新能源电的新能源车提供奖励,实施奖励就需要确定新能源车的有没有充新能源电。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通过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订单号,并对获取的充电订单号进行解析,通过解析获取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行为时,预先为所充的电的类型添加的标识,通过标识确定电动汽车所充电的类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案可以运用于引导电动汽车充绿电来提高新能源电的消纳,如何确定电动汽车有没有充新能源电即绿电,则需要通过联盟链对电动汽车充的绿电添加唯一的标识,基于标识生成充电订单号,进而通过对充电订单号的解析确定电动汽车有没有充绿电。该方案不限于仅对绿电进行标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非绿电进行标识,或者对绿电中的具体类型例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进行标识,通过标识确定电动汽车所充电的成分,进而反映对各类型电的消纳。其中的标识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区块链的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和隐私保护、智能合约等运作机制,打造“区块链+新能源”模式创新,实现多方互信资源共享的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技术平台,推动清洁能源交易-生产-分配-消费生态平台的良性互动,提升生态体系中多方互信资源共享,打破新能源生产与消纳方的互动壁垒,提升全社会新能源利用效益。
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了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的绿电溯源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实现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提升智慧车联网平台的友好互动能力,为电动汽车用户参与清洁能源的消纳提供技术基础。依托丰富的电动汽车用电资源,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势打通清洁能源的交易-生产-分配-消费的全环节,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通电力交易信息。同时,打破新能源生产与消纳方的互动壁垒,提升客户充电参与感。为后续引导用户充电行为,强化清洁能源全网调度能力,促进清洁能源生产与消纳奠定技术基础。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车消纳新能源电的溯源机制,包括:
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数据隐私安全、数据精准确权等机制,打通交易中心、调度和用电侧的信息壁垒,促进数据共享与协作。将充电订单中的成分电量,给其赋予唯一的数字标识,通过追溯数字标识的方法来对绿电进行溯源。如图2所示,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等核心技术,实现各机构间数据互信和安全传输;通过分布式存储、多点维护、跨链协同技术提升各主体协同效率;通过智能合约确保业务执行过程的透明化,实现凭证可信生成与传导。
借助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建立多方互信资源共享的“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技术平台。整合电力交易中心,调度中心,车联网平台和社会运营商信息,对新能源车充电的能源类型和区域进行溯源;建立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绿电通证形成的基础架构,引入绿电通证和绿电充电订单等方式,根据用户多样的充电偏好加强用户在绿电使用中的参与感;构建通证存档、审计、分配的流通机制,完善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的政策引导基础。为解决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的需要,实现电动汽车用电侧对于整体电网削峰填谷的的服务能力,因此规划了本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的绿电溯源,推动清洁能源生产-分配-消费生态平台的良性互动,支撑消峰填谷、清洁能源消纳等业务。
根据用户的多种使用模式,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新能源的类型,产地匹配。在用户完成充电行为会生成相应的通证号,充电订单中的一个类型电力对应一个通证,该通证记录了电的来源、类型、充电量等。通过量、价、时间3个维度,对新能源车使用能源的类型,区域进行溯源。
如图3所示,新能源车消纳新能源电的架构设计是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并构建智慧车联网平台上的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的绿电溯源应用,通过打通电力交易系统,基于e充电APP实现充电订单的溯源,为电动汽车用户参与清洁能源的消纳提供技术基础,提高用户的充电体验和参与感,其中溯源的过程就是确定充电成分的过程。
区块链底层平台搭建,包括通过区块链底层平台,构建充电运营商、电力交易中心、调度中心多方参与的联盟链。根据联盟链的运营机制和业务需求,定制化开发分区共识、隐私保护、智能合约等功能,为联盟链参与方提供通用的接入区块链等服务。
本实施例提供了数据上链和智能合约开发,包括:设计区块链的传输服务与接口标准,实现电力交易中心、调度曲线、充电订单等数据上链,包含绿电合同、合同公告编号、发端、受端、电力类型、调度曲线等相关信息。同时,开发智能合约程序,为每笔绿电充电订单自动触发执行的智能合约生成绿电通证,并实现“绿电通证”的生成与流通,为前端业务提供通证的查询服务。
本实施例提供了绿电溯源管理系统开发,包括在智慧车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绿电溯源管理系统,利用区块链获取绿电交易信息、调度曲线信息,开发新能源特征曲线算法,实现联盟链中各运营商提交的订购绿电的订单匹配机制,为绿电通证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维护服务。主要功能包括绿电合同管理、绿电调度管理、绿电库存管理、绿电订单匹配管理、绿电通证管理等功能。同时,为APP提供展示链上绿电通证、区块链查验绿电通证等服务。本实施例的联盟链中各运营商提交的订购绿电的订单匹配机制,包括基于各个省份对绿电匹配的时间和电量的规则,基于绿电在各个时间点上的库存量,以先到先得个规则从库存扣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e充电APP功能开发,包括:为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和体验,基于e充电APP3.0上为充电用户提供线上绿电选择、通证管理、充电报告等功能。开发绿电充电溯源模块,提供绿电配置及使用偏要设置。通过与区块链底层平台、绿电溯源等系统交互,实现用户充电订单的溯源,同时通过区块链接口为用户提供通证的查询,并定期生成绿电充电报告,提升用户的参与感与荣誉感。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订单中心功能开发,包括获取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并根据运营商的绿电溯源偏好设置,即为绿电类型排优先级,在都有库存的情况下,优先匹配优先级高的绿电类型,其中绿电类型包括风电、水电、光电等。并按照相关的匹配规则,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的充电订单生成绿电通证,用于标识绿电类型、绿电来源、充电运营商、充电桩等相关信息。可以结合绿电溯源系统,建立消息队列推送机制更新至绿电溯源管理系统,完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区块链信息可视化,包括:开发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信息可视化展示界面,实时展示绿电交易、绿电消纳、绿电通证等相关信息。同时,围绕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场景,提供相关区块链可视化信息,包括区块高度、绿电通证等的全局统计信息,同时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为展示内容提供可信数据背书。
本实施例以新能源车消纳新能源电的实例进行结果分析,包括根据车联网平台数据分析,充电需求的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交通晚高峰前后及夜晚休息前,充电行为主要发生在三个区间段,早高峰、晚高峰,以及晚23点前后。而1:00-7:00的充电量最少,8:00-14:00的充电电量明显少于15:00-0:00的充电量。从中可以看出,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的行为引导需要具体数据和政策的支持。
2019年,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的试点分别在北京,浙江和重庆三地开展落地,北京:2019年完成0.75亿千瓦时;购电种类为:青海扶贫绿电交易和甘肃的风电。浙江:2019年完成0.93亿千瓦时;7月份向西北增购绿电0.465亿;8月份向四川增购绿电0.48亿。重庆:2019年完成0.6亿千瓦时,采购四川水电。
利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系统对2019年北京地区的国网桩订单进行了绿电溯源。共追溯了约0.4亿千万时绿电,生成了170万绿电通证。正面证明了电动汽车消纳新能源电并有利于发挥电动汽车的节能环保效益,电动汽车每消耗1kwh电能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和节约用能当量与目前相比将分别提高4.2倍和1.8倍。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验证,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引导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不仅可以提高新能源电的消纳,而且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实施例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订单号;
标识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订单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行为时,对应充电成分的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成分的标识确定所述充电成分中是否包含满足设置需求的类型;
其中,所述类型包括绿电和非绿电;所述标识是通过联盟链生成。
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充电订单号生成模块,所述充电订单号生成模块包括:
信息上链单元,用于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交易中心和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信息,当联盟链收到充电订单请求时触发智能合约;
生成标识单元,用于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匹配充电信息,并按设置需求为所述充电信息中的充电成分类型生成标识;
生成充电订单号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充电信息和标识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生成充电订单号。
实施例中,所述信息上链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向联盟链上传的充电订单请求;
获取交易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电力交易曲线;
获取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调度计划。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订单号;
对所述充电订单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行为时,对应充电成分的标识;
基于所述充电成分的标识确定所述充电成分中是否包含满足设置需求的类型;
其中,所述类型包括绿电和非绿电;所述标识是通过联盟链生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订单号的生成,包括:
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交易中心和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信息,当联盟链收到充电订单请求时触发智能合约;
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匹配充电信息,并按设置需求为所述充电信息中的充电成分类型生成标识;
基于所述充电信息和标识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生成充电订单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中包含的信息包括:
所充电的类型、所充电的来源、充电运营商和充电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设置需求为所述充电信息中的充电成分类型生成标识,包括:
当所述充电信息中的充电成分包含绿电时,则基于所述绿电信息生成绿电通证;
其中所述标识为绿电通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充电信息和标识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生成充电订单号之后,还包括:
利用区块链获取绿电交易信息和调度曲线信息;
对所述绿电交易信息和调度曲线信息进行管理,所述管理包括绿电合同管理、绿电调度管理、绿电库存管理、绿电订单匹配管理和绿电通证管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交易中心和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信息,包括:
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向联盟链上传的充电订单请求;
获取交易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电力交易曲线;
获取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调度计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充电成分的标识确定所述充电成分中是否包含满足设置需求的类型之后,还包括:
基于电动汽车用户设置的溯源偏好,向电动汽车用户展示完成充电行为时的充电成分信息。
8.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订单号;
标识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订单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行为时,对应充电成分的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成分的标识确定所述充电成分中是否包含满足设置需求的类型;
其中,所述类型包括绿电和非绿电;所述标识是通过联盟链生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充电订单号生成模块,所述充电订单号生成模块包括:
信息上链单元,用于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交易中心和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信息,当联盟链收到充电订单请求时触发智能合约;
生成标识单元,用于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匹配充电信息,并按设置需求为所述充电信息中的充电成分类型生成标识;
生成充电订单号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充电信息和标识为所述充电订单请求生成充电订单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上链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电动汽车运营商向联盟链上传的充电订单请求;
获取交易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电力交易曲线;
获取调度中心向联盟链上传的调度计划。
CN202010842844.6A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1151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2844.6A CN112115139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2844.6A CN112115139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5139A true CN112115139A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4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2844.6A Pending CN112115139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513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2640A (zh) * 2020-12-30 2021-04-09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绿电溯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18679A (zh) * 2021-12-20 2022-03-22 北京联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车网互动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6070878A (zh) * 2023-03-06 2023-05-05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绿电批发侧交易电量数据匹配方法及装置
TWI825406B (zh) * 2021-04-07 2023-12-11 黃坤元 移動式充電裝置管理系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2640A (zh) * 2020-12-30 2021-04-09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绿电溯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TWI825406B (zh) * 2021-04-07 2023-12-11 黃坤元 移動式充電裝置管理系統
CN114218679A (zh) * 2021-12-20 2022-03-22 北京联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车网互动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6070878A (zh) * 2023-03-06 2023-05-05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绿电批发侧交易电量数据匹配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5139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成分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US11983782B2 (en)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carbon trading
US202202926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ata,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u et al. A secure charging scheme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smart communities in energy blockchain
Mohanty et al. Demand side manage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smart grids: A survey on strategies, challenges,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Bauer et al. On-demand automotive fleet electrification can catalyze global transportation decarbonization and smart urban mobility
Wang et al. Adaptive bidding strategy for real-time energy management in multi-energy market enhanced by blockchain
JP2016536718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可能なサービスユニットのための顧客選択可能な電力源選択肢
Zhou et al. An electric vehicle dispatch module for demand-side energy participation
Sheppard et al. Private versus shared, automated electric vehicles for US personal mobility: Energy us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grid integration, and cost impacts
He et al. A trusted architecture for EV shared charging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Wang et al. Integrating vehicle‐to‐grid technology into energy system models: Novel methods and their impact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N11306596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系统
Sun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energy internet
CN113241784A (zh) 一种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充放电行为认证方法及系统
Augello et al. Certifying battery usage for V2G and second life with a blockchain-based framework
CN114417258A (zh) 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及装置
JP2020198060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用方法
CN114493098A (zh)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引导方法和系统
CN111522882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内模管理系统及方法
Monrat et al. Blockchain mobility solution for charging transactions of electrical vehicles
CN11411927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站融合电力资源管理系统
Brandt et al. A household-oriented approach to the benefits of vehicle-to-grid-capable electric vehicles
EP3709253A1 (en) A system for processing and storing charge event information, a method to process and store charge event information and a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Hassan et al. Blockchain Networks for Solar PV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 to Support and Foster Clean Energy Tran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