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1751A - 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1751A
CN112111751A CN202010819414.2A CN202010819414A CN112111751A CN 112111751 A CN112111751 A CN 112111751A CN 202010819414 A CN202010819414 A CN 202010819414A CN 112111751 A CN112111751 A CN 112111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collecting
hydrogen
layer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94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敬登伟
赵子涵
董家伟
倪一帆
孙忠昊
王培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8194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1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1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1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28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humid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33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e.g. sunligh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利用内部为空腔结构的集水架,在集水架内上端固定有第一集水层,在集水架内底部设有第二集水层,集水架一侧设有可封闭的开关门,集水架下端设有集水箱,集水箱通过集水管连接于第二集水层,集水箱一侧设有制氢装置和集氢容器,制氢装置的阴极通过导气管连接于集氢容器,制氢装置通过导水管连接至第二集水层,第一集水层与第二集水层同时在夜间集水,利用太阳能将第一集水层中的水汽蒸发利用第二集水层收集,提高第一集水层的收集效率,可实现不间断集水,确保制氢有足够水源,实现不间断制氢,高效地转化和利用太阳能,结构简单,产水速率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大多数人生活在受沙漠化影响的地区,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人民物质生活很难得到较好保障。但目前的沙漠集水装置工作时间不连续,集水速率也不稳定,难以确保有效集水。沙漠地区也蕴含着丰富的太阳能,当前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主要集中于沙漠太阳能发电,通过太阳能板等装置采集太阳能并对其加以利用,效率低。目前,普通空气集水装置对环境湿度有很高的要求,应用场景局限;同时,太阳能采集系统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存在环境污染大、电力运输损耗大、难以清洁和维护、应用场景局限等缺点,亟待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集水架,集水架内上端固定有第一集水层,第一集水层的上端面能够接收集水架外的阳光,集水架内底部设有第二集水层,集水架一侧设有可封闭的开关门,集水架下端设有集水箱,集水箱通过集水管连接于第二集水层,集水箱一侧设有制氢装置和集氢容器,制氢装置的阴极通过导气管连接于集氢容器,制氢装置的阴阳极通过导水管分别连接至第二集水层。
进一步的,第一集水层包括石墨层和MOF层,石墨层和MOF层贴合,MOF层采用MOF材料。
进一步的,集水架上端设有玻璃窗口,石墨层贴合玻璃窗口设置,MOF层设置于石墨层下端。
进一步的,集水架上端开设通孔,石墨层设置于通孔处,石墨层与集水架之间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制氢装置采用光反应制氢容器,制氢装置内设有Nation隔膜,Nation隔膜位于制氢装置阴阳极交汇处。
进一步的,第二集水层下端设有集水凹槽,集水管的一端设置于集水凹槽内,用于将第二集水层收集的水分导流至集水箱内。
进一步的,第二集水层包括PS基板,PS基板上设有金属网。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于制氢装置底部的蓄电池,蓄电池用于向制氢装置以及滑轨供电,制氢装置连接于蓄电池。
进一步的,集水架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底部设有滑轨,开关门设置于滑轨上,滑轨上设有用于驱动开关门开关运动的电机,集水架上设有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和电机均连接于控制器。
一种集水产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光照强度低于第一集水层释放水汽的最低光照强度,打开集水架上的开关门,利用第一集水层和第二集水层收集水分,同时制氢装置不间断工作;
步骤2)、当光照强度高于第一集水层释放水汽的最低光照强度,关闭集水架上的开关门,通过光照使第一集水层释放水汽,通过第二集水层收集第一集水层释放的水汽,同时制氢装置不间断工作,从而实现不间断收集水汽和制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持式MOF-BM耦合全天候淡水及氢能联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可在沙漠地区全天候快速制备淡水。针对白天和夜晚两种场景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白天温度高,MOF放水,与纳米布沙漠甲虫仿生材料耦合工作,产水速率稳定;夜晚温度低,MOF吸水,仿生材料独立工作,实现不间断集水。在集水装置的基础上增设光电解制氢模块。
本发明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利用内部为空腔结构的集水架,在集水架内上端固定有第一集水层,在集水架内底部设有第二集水层,集水架一侧设有可封闭的开关门,集水架下端设有集水箱,集水箱通过集水管连接于第二集水层,集水箱一侧设有制氢装置和集氢容器,制氢装置的阴极通过导气管连接于集氢容器,制氢装置的阴阳极通过导水管分别连接至第二集水层,利用第一集水层与第二集水层,同时在夜间集水,然后利用太阳能将第一集水层中的水汽蒸发并利用第二集水层收集,提高第一集水层的收集效率,可实现不间断集水,同时能够确保制氢有足够水源,实现不间断制氢,高效地转化和利用太阳能,制得的氢气既可为沙漠化地区提供家庭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结构简单,产水速率稳定。
进一步的,集水架上端设有玻璃窗口,石墨层贴合玻璃窗口设置,MOF层设置于石墨层下端,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使第一集水层内的水汽蒸发。
进一步的,第二集水层下端设有集水凹槽,有利于集水收集。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于制氢装置底部的蓄电池,蓄电池用于向制氢装置以及滑轨供电,制氢装置连接于蓄电池,集水架一侧设有开设有开口,开口底部设有滑轨,开关门设置于滑轨上,滑轨上设有用于驱动开关门开关运动的电机,集水架上设有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和电机均连接于控制器,自动化控制,不需要人为控制。
一种集水产氢方法,当光照强度低于第一集水层释放水汽的最低光照强度,打开集水架上的开关门,利用第一集水层和第二集水层收集水分,同时制氢装置不间断工作;当光照强度高于第一集水层释放水汽的最低光照强度,关闭集水架上的开关门,通过光照使第一集水层释放水汽,通过第二集水层收集第一集水层释放的水汽,同时制氢装置不间断工作,从而实现不间断收集水汽和制氢,可实现不间断集水和产氢,提高产能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水产氢装置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水产氢装置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水产氢装置俯视图。
其中:1-集水架,2-第一集水层,3-第二集水层,4-集水箱,5-集水管,6-开关门,7-制氢装置,8-集氢容器,9-导水管,10-蓄电池,11-滑轨,12-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集水架1,集水架1内上端固定有第一集水层2,第一集水层2的上端面能够接收集水架1外的阳光,集水架1内底部设有第二集水层3,集水架1一侧设有可封闭的开关门6,集水架1下端设有集水箱4,集水箱4通过集水管5连接于第二集水层3,集水箱4一侧设有制氢装置7和集氢容器8,制氢装置7的阴极通过导气管12连接于集氢容器8,制氢装置7的阴阳极通过导水管9分别接至第二集水层3,将第二集水层3内的水引至制氢装置7内,利用制氢装置7的阴阳极发生反应达到制氢的目的。
第一集水层2包括石墨层和MOF层,石墨层和MOF层贴合,MOF层采用MOF材料,用于集水;集水架1上端设有玻璃窗口,石墨层贴合玻璃窗口设置,MOF层设置于石墨层下端;或者集水架1上端开设通孔,石墨层设置于通孔处,石墨层与集水架1之间密封连接,具体通过胶粘或者通过固定架固定了连接,采用固定架与石墨层形成制式结构,固定架与集水架之间焊接或者扣压密封连接;当没有阳光时,开关门6打开,石墨层不工作,MOF层吸收空气中水分并储存在MOF层内,多余的水分滴落在第二集水层3上,同时第二集水层3利用自身特性从空气中收集水分,收集的水分从第二集水层3收集至集水箱4内,当有阳光气温升高时,集水架1的开关门6封闭,集水架1内形成密封空间,石墨层吸收太阳光照,集水架1内部逐渐升温,MOF层2逐步向集水架1内部空间释放夜间吸收水气,第二集水层3收集集水架1内部空间水汽并将其转移至集水箱4内;
制氢装置7采用光反应制氢容器,导水管9将收集到的淡水分别引入制氢装置7的阴阳极发生反应,制氢装置7内设有Nation隔膜,Nation隔膜位于制氢装置7阴阳极交汇处,实现离子互通;导气管12一端连接制氢装置7阴极,另一端连接集氢容器8,将制氢装置7阴极生成的氢气引入集氢容器8储存以备后续使用。
第二集水层3下端设有集水凹槽,集水管5的一端设置于集水凹槽内,用于对第二集水层3收集的水分导流至集水箱4内。
第二集水层3包括PS基板,PS基板上设有金属网,金属网通过热压工艺固定于PS基板上构成仿生材料结构,第二集水层3放置于集水架1内部的底层之上,实现仿生材料的集水功能;具体的,金属网采用铜网,铜网在PS基板上形成疏水区。
具体的,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于制氢装置7底部的蓄电池10,蓄电池10用于向制氢装置7以及滑轨11供电,制氢装置7连接于蓄电池10。
集水架1一侧设有开设有开口,开口底部设有滑轨11,开关门6设置于滑轨11上,滑轨11上设有用于驱动开关门6开关运动的电机,集水架1上设有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和电机均连接于控制器,当光强度达到光敏传感器设定阈值时,控制器控制开关门闭合,集水架1内形成密封空间,石墨层吸收太阳光照,集水架1内部逐渐升温,MOF层2逐步向集水架1内部空间释放夜间吸收水气;当光强度小于光敏传感器设定阈值时,开关门6打开,石墨层不工作,MOF层吸收空气中水分并储存在MOF层内,多余的水分滴落在第二集水层3上,利用第二集水层3收集至集水箱4内。
在沙漠干燥情况下,对石墨材料和MOF材料进行耦合,针对夜晚和白天温度不同设计两种工作模式,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快速制备淡水,并且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储存以备使用。
本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分为白天与夜晚两种工作状态:夜晚室外光线昏暗,光敏传感器感受到光照强度低于设定阈值,判断为夜晚环境,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关门6打开,石墨层不工作,MOF层2吸收空气中水分并储存在层内以备白天排水,多余的水分滴落在第二集水层3上,同时第二集水层3利用自身特性从空气中收集水分,收集的水分从第二集水层3收集至集水箱4内,组成仿生材料的第二集水层3在进行工作时,是先由金属网作为疏水区收集空气中水汽,之后PS基板作为亲水区将水汽汇聚成水滴,水滴一部分通过内部连接的集水管5流入集水箱4中储存,另一部分通过内部连接的导水管9引入制氢装置7内作为阴阳极反应材料,之后阴极生成的氢气由导气管12引入集氢容器8中储存备用;白天室外温度高,石墨层吸收太阳光照,集水架1内内部逐渐升温,MOF层逐步向装置内部空间释放夜间吸收水气,仿第二集水层3进行与夜晚状态一致的工作流程,继续集水制氢集氢,实现全天候不间断连续集水。

Claims (10)

1.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集水架(1),集水架(1)内上端固定有第一集水层(2),第一集水层(2)的上端面能够接收集水架(1)外的阳光,集水架(1)内底部设有第二集水层(3),集水架(1)一侧设有可封闭的开关门(6),集水架(1)下端设有集水箱(4),集水箱(4)通过集水管(5)连接于第二集水层(3),集水箱(4)一侧设有制氢装置(7)和集氢容器(8),制氢装置(7)的阴极通过导气管(12)连接于集氢容器(8),制氢装置(7)通过导水管(9)连接至第二集水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集水层(2)包括石墨层和MOF层,石墨层和MOF层贴合,MOF层采用MOF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架(1)上端设有玻璃窗口,石墨层贴合玻璃窗口设置,MOF层设置于石墨层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架(1)上端开设通孔,石墨层设置于通孔处,石墨层与集水架(1)之间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制氢装置(7)采用光反应制氢容器,制氢装置(7)内设有Nation隔膜,Nation隔膜位于制氢装置(7)阴阳极交汇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集水层(3)下端设有集水凹槽,集水管(5)的一端设置于集水凹槽内,用于对第二集水层(3)收集的水分导流至集水箱(4)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集水层(3)包括PS基板,PS基板上设有金属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以及制氢装置(7),制氢装置(7)用于将收集的水转化成氢气,且连接于蓄电池(10)和控制器,蓄电池(10)向制氢装置(7)及滑轨(11)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架(1)一侧设有开设有开口,开口底部设有滑轨(11),开关门(6)设置于滑轨(11)上,滑轨(11)上设有用于驱动开关门(6)开关运动的电机,集水架(1)上设有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和电机均连接于控制器。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集水产氢装置的集水产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光照强度低于第一集水层释放水汽的最低光照强度,打开集水架上的开关门,利用第一集水层和第二集水层收集水分,同时制氢装置不间断工作;
步骤2)、当光照强度高于第一集水层释放水汽的最低光照强度,关闭集水架上的开关门,通过光照使第一集水层释放水汽,通过第二集水层收集第一集水层释放的水汽,同时制氢装置不间断工作,从而实现不间断收集水汽和制氢。
CN202010819414.2A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2111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414.2A CN112111751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9414.2A CN112111751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1751A true CN112111751A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4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9414.2A Pending CN112111751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175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3597A (zh) * 2005-06-08 2005-11-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高凝水率表面的集水器
CN1734025A (zh) * 2004-08-03 2006-02-15 上海市向明中学 太阳能吸附式空气取水器
CN201506994U (zh) * 2009-07-21 2010-06-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 一种太阳能空气水分采集装置
CN103441564A (zh) * 2013-08-07 2013-12-11 沈建跃 无需水源的太阳能离网制氢储能供电系统
CN106968294A (zh) * 2017-05-09 2017-07-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仿生式节能空气集水装置
CN108178219A (zh) * 2018-01-05 2018-06-19 武汉大学 基于mof材料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
CN109208694A (zh) * 2018-07-20 2019-01-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亲疏水结合结构从空气中制水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36905A1 (en) * 2018-08-14 2020-02-2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ctive atmospheric moisture harvest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4025A (zh) * 2004-08-03 2006-02-15 上海市向明中学 太阳能吸附式空气取水器
CN1693597A (zh) * 2005-06-08 2005-11-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高凝水率表面的集水器
CN201506994U (zh) * 2009-07-21 2010-06-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 一种太阳能空气水分采集装置
CN103441564A (zh) * 2013-08-07 2013-12-11 沈建跃 无需水源的太阳能离网制氢储能供电系统
CN106968294A (zh) * 2017-05-09 2017-07-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仿生式节能空气集水装置
CN108178219A (zh) * 2018-01-05 2018-06-19 武汉大学 基于mof材料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
CN109208694A (zh) * 2018-07-20 2019-01-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亲疏水结合结构从空气中制水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36905A1 (en) * 2018-08-14 2020-02-2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ctive atmospheric moisture harves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30515Y (zh) 囱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11774865U (zh) 一种节能光伏幕墙系统
CN110205642A (zh) 一种太阳能装置
CN110760873B (zh) 一种耦合太阳能光伏光热的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装置
CN101159420A (zh) 光伏板太阳能遮光板式自动跟踪装置
CN201601627U (zh) 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装置
CN207512831U (zh) 适用于高温低湿环境的光伏电解质膜一体化空气制水装置
CN112111751A (zh) 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
CN201130914Y (zh) 光伏板太阳能遮光板式自动跟踪装置
CN112811495A (zh) 一种基于界面加热的全天候海水淡化装置及方法
CN210297269U (zh) 一种风、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能互补混合发电系统
CN204993230U (zh) 光伏智能温室
CN105871317A (zh) 一种空气压力能助力的太阳能清洁系统及跟踪器
CN206504249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球泡灯
CN205490362U (zh) 一种空气压力能助力的太阳能清洁系统及跟踪器
CN115682078A (zh) 一种利用光伏效应的家居供能系统
CN103050554B (zh) 太阳能集热发电一体化薄膜及其构成的发电集热热水器
CN107842062A (zh) 适用于高温低湿环境的光伏电解质膜一体化空气制水装置
CN204465414U (zh) 一种太阳能连续发电系统
CN204244149U (zh) 可伸缩窗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7812871U (zh)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物
CN201859880U (zh) 具有导电减反射膜的太阳电池
CN205807718U (zh) 一种太阳能风能复合利用的公交候车亭
CN214900777U (zh) 一种新型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电站装置
CN215050723U (zh) 一种电解水制氢设备用收集氢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