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5065A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5065A
CN112105065A CN201910523127.4A CN201910523127A CN112105065A CN 112105065 A CN112105065 A CN 112105065A CN 201910523127 A CN201910523127 A CN 201910523127A CN 112105065 A CN112105065 A CN 112105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transmission path
sess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network
ps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31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5065B (zh
Inventor
宗在峰
朱奋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31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506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4601 priority patent/WO20202535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5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5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plit of the control plane or user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在切换过程中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该方法包括: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且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与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由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控制。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领域中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在5G网络架构中,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由一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来管理。SMF可以负责会话管理,包括PDU会话的建立、修改、释放等。SMF可以控制5G网络架构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user planefunction,UPF),UPF负责用户面数据包的转发。UPF分为中间UPF(intermediate-UPF,I-UPF)和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DU session anchor,PSA),PSA又分为与远端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接口的PSA和与本地DN接口的本地PSA(local-PSA,L-PSA),I-UPF与接入网接口。
若上述5G网络架构中只有一个SMF,该SMF网元可以控制所有UPF。若上述5G网络架构中有多个SMF,该多个SMF可以分别控制不同的UPF。具体地,控制PSA的SMF可以称为锚点SMF(anchor-SMF,A-SMF),控制L-PSA和与接入网接口的UPF的SMF可以称为中间SMF(intermediate-SMF,I-SMF)。
由于终端设备具有移动性,当终端设备从源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目标基站的覆盖范围时,终端设备需要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上述与接入网接口的I-UPF、控制该I-UPF的I-SMF都要切换。在上述切换过程中,如何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在切换过程中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PSA与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由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在PDU会话存在本地路径、且该本地路径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情况下,通过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相关隧道信息,建立PDU会话的本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使得源路径的数据包可以通过建立的转发隧道发送到目标路径,能够在切换过程中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由于上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DN连接,因此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即为本地传输路径。在该第一传输路径上的与PSA连接的用户面网元具有分流的功能,可以为ULCL或者BP,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上述流程是以直接建立本地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为例进行说明的,删除了源用户面网元。可替换地,可以在目标路径上保留源用户面网元,将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替换成源用户面网元,即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本地传输路径对应的源用户面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以便该目标用户面网元根据该上行信道信息,建立该本地传输路径对应的源用户面网元和该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且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时,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从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PSA由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控制。
应理解,当目标路径中包括源用户面网元时,锚点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的是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源用户面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由于上述第一传输路径为本地传输路径,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即为本地PSA。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本地PSA在第一传输路径上的上行隧道信息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从源会话管理网元处获取的。示例性地,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无条件地向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上述上行隧道信息。或者,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确定了存在上述第一传输路径、且上述第一传输路径需要保持会话连续性之后,再向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上述上行隧道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源会话管理网元请求该PDU会话的上下文,从而获得源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包括: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指示信息,所述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PDU会话插入了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示例性地,在切换流程之前,源会话管理网元为PDU会话插入了本地传输路径,例如在本地传输路径上增加ULCL或BP,以支持将终端设备的部分数据流经过该ULCL或BP分流到本地DN。在源会话管理网元插入本地传输路径的过程中,源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述插入指示信息,以指示该PDU会话插入了ULCL或BP(即上述第一传输路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包括: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根据预设规则和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确定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
上述预设规则可以是PCC规则(Ppolicy and Ccharging Rrule,策略和计费规则),也可以是其他预定义的规则,表示需要支持连续性的传输路径的DNAI。应理解,DNAI表示传输路径上的PSA连接到DN的接入点的标识,例如,图2中的PSA连接到DN的接入点会对应一个DNAI,L-PSA连接到DN的接入点会对应另一个DNAI。因此,传输路径和DNAI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上述预设规则是PCC规则时,若PCC规则所对应的应用需要支持连续性,且所述应用可以通过该DNAI访问时,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该预设规则可以是以表格的形式体现,也可以是其他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所述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包括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或者控制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应理解,上述第二传输路径可以与第一传输路径相同,也可以与第一传输路径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当该第二传输路径是第一传输路径时,且切换后的第一传输路径中包括源用户面网元时,上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可以替换为源用户面网元,该源用户面网元具体可以为上述ULCL或BP。
示例性地,上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获取的上行隧道信息,或者,根据接收到了插入ULCL/BP的插入指示信息,且该ULCL/BP对应的需要支持连续性的路径,确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需要切换,并且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判断由其中的哪一个传输路径发送结束标识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传输路径的长度,确定由哪个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应理解,上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是针对第一传输路径的。
此外,上述第二消息也可以携带上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源会话管理网元接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接收用于指示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的需求指示信息,根据该需求指示信息获知该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保持连续性,再将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第一会话管理网元。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在PDU会话存在本地传输路径、且该本地传输路径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情况下,通过源会话管理网元向控制该本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相关隧道信息,建立PDU会话的本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使得源路径的数据包可以通过建立的转发隧道发送到目标路径,能够在切换过程中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发送结束标识符;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用于指示所述PSA发送结束标识符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第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当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PSA的上行隧道信息,确定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源会话管理网元;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指示信息和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所述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会话插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当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表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除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之外的其他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由第三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三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所述其他传输路径对应的PSA不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为通信芯片,通信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发射机,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接收机。
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中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装置可以配置在上述会话管理网元中,或者该装置本身即为会话管理网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任意可能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还包括,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分离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称为收发机。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的装置,以及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的装置;或者,
该系统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的装置,以及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的装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或者其他演进的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陆上公用移动通信网(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等,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可以是新型无线系统(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在一种网络结构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或者控制面CU节点(CU-CP节点)和用户面CU节点(CU-UP节点)以及DU节点的RAN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各个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是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对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进行详细说明。图1中仅以无线接入网设备为基站(包括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为例进行说明,但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中的接入网设备并不限定于基站,即下面的图1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还可以替换成其他接入网设备。
图1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100包括:源会话管理网元110、锚点会话管理网元120、源用户面网元130、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50、目标用户面网元160、源基站170和目标基站180。当然,系统架构100中还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通过基站接入到核心网,从而接收网络侧的下行数据包,因后续流程主要不涉及终端设备,故未在图1中示出。其中,源基站170与源用户面网元130连接,源用户面网元130与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连接,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可以接入到本地DN。源用户面网元130还可以与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50连接,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50可以接入到远端DN。上述源用户面网元130和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均由源会话管理网元110控制。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50由锚点会话管理网元120控制。
目标基站180与目标用户面网元160连接,若终端设备移动进了锚点会话管理网元120的服务区域,则目标用户面网元160可以由锚点会话管理网元120控制。可选地,若终端设备未移动进上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120的服务区域,该系统架构100中还包括目标会话管理网元190,目标用户面网元160由该目标会话管理网元190控制。
示例性地,若终端设备从源基站170的覆盖范围移动到了目标基站180的覆盖范围,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路径就需要从源路径切换至目标路径。在本申请中,“传输路径”可以简称为“路径”。源路径包括源路径1和源路径2,其中,源路径1: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源用户面网元130—>源基站170。源路径2: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50—>源用户面网元130—>源基站170。切换后的目标路径包括目标路径1和目标路径2。目标路径1: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源用户面网元130—>目标用户面网元160—>目标基站180,或者,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目标用户面网元160—>目标基站180。目标路径2: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50—>目标用户面网元160—>目标基站180。具体地,源路径2在切换时,源用户面网元130可以保留在路径上,也可以不保留在路径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上述源用户面网元160可以与本地PDU会话锚点140合设,这里的“合设”是指同一个设备同时具备两个实体或网元的功能。当然,上述合设后的源用户面网元和本地PDU会话锚点可以直接称为源用户面网元,也可以称为本地PDU会话锚点网元,也可以采用其他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源用户面网元130和目标用户面网元160可以是支持分流作用的上行分类器(uplink classifier,ULCL)或分支点(branching point,BP),以提供将上行数据包分类并分别发送到本地数据网络(经过本地PDU会话锚点)或者发送到PDU会话锚点。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系统架构200。如图2所示,该系统架构200具体可以包括下列网元:
1、终端设备。
2、(无线)接入网网元(radio access network,(R)AN):用于为特定区域的授权用户提供入网功能,并能够根据用户的级别,业务的需求等使用不同质量的传输隧道。(R)AN网元能够管理无线资源,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服务,进而完成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在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转发,(R)AN也可以理解为传统网络中的基站。
3、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用于分组路由和转发、或用户面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处理等。UPF网元具体分为中间-UPF(intermediate-UPF,I-UPF)和锚点UPF(anchor-UPF,A-UPF)。其中,I-UPF与接入网RAN连接,A-UPF为会话锚点的UPF,A-UPF又可以称为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DU sessionanchor,PSA)。
本申请实施例的UPF可以具备分流功能,例如ULCL或BP,从而使得UE连接到本地数据网络,从本地数据网络获取数据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架构200中还包括L-PSA,I-UPF可以通过L-PSA连接到本地DN。L-PSA和I-UPF可以是合设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4、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主要用于会话管理、终端设备的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和管理、选择可管理用户平面功能、策略控制、或收费功能接口的终结点以及下行数据通知等。SMF具体可以分为中间SMF(intermediate-SMF,I-SMF)和锚点SMF(anchor-SMF,A-SMF)两种类型,其中,I-SMF控制与接入网络接口的UPF(即I-UPF),A-SMF控制会话锚点UPF网元(即PSA)。本申请实施例将A-SMF直接称为SMF。对应图1中的源会话管理网元110、锚点会话管理网元120、目标会话管理网元190。
5、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用于提供传输数据的网络,例如,Internet网络等。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架构中,PSA接入远端DN,L-PSA可以接入本地DN。
应理解,在上述系统架构100中,源基站170和目标基站180具体可以对应图2中的RAN;源用户面网元130、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以及目标用户面网元160具体可以对应图2中的I-UPF,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50具体可以对应图2中的UPF(即PSA);源会话管理网元110和目标会话管理网元190具体可以对应图2中的I-SMF,锚点会话管理网元120具体可以对应图2中的SMF。
可选地,该系统架构200还可以包括:
6、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主要用于移动性管理和接入管理等,可以用于实现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功能中除会话管理之外的其它功能,例如,合法监听、或接入授权(或鉴权)等功能。
7、认证服务功能网元(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主要用于用户鉴权等。
8、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用于指导网络行为的统一策略框架,为控制平面功能网元(例如AMF,SMF网元等)提供策略规则信息等。
9、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用于处理用户标识、接入鉴权、注册、或移动性管理等。
10、应用功能网元(application function,AF):用于进行应用影响的数据路由,接入网络开放功能网元,或,与策略框架交互进行策略控制等。
11、网络切片选择功能网元(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用于进行网络切片的选择。
在该系统架构200中,N1接口为终端设备与AMF之间的参考点;N2接口为(R)AN和AMF的参考点,用于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的发送等;N3接口为(R)AN和I-UPF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用户面的数据等;N4接口为I-SMF和I-UPF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例如N3连接的隧道标识信息、数据缓存指示信息、以及下行数据通知消息等信息;N5接口为PCF与AF之间的参考点;N6接口为UPF和DN之间的参考点、或L-PSA和本地DN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用户面的数据等;N7接口为SMF和PCF之间的参考点;N8接口为AMF和UDN之间的参考点;N9接口为UPF之间的参考点;N10接口为SMF与UDM之间的参考点;N11接口为AMF与I-SMF之间的参考点;N12接口为AMF与AUSF之间的参考点;N14接口为AMF之间的参考点;N15接口为AMF与PCF之间的参考点;N16a接口为I-SMF与SMF之间的参考点;N22接口为AMF与NSSF之间的参考点。
应理解,上述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200仅是举例说明的从参考点架构的角度描述的网络架构,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并不局限于此,任何能够实现上述各个网元的功能的网络架构都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称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的名称可能为其他的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包括的各个网元(比如SMF、AF、UPF等)的名称也仅是一个示例,对网元本身的功能不构成限定。在5G网络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中,上述各个网元也可以是其他的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在6G网络中,上述各个网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沿用5G中的术语,也可能采用其他名称,等等,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此外,应理解,上述各个网元之间的所传输的消息(或信令)的名称也仅仅是一个示例,对消息本身的功能不构成任何限定。
由于终端设备具有移动性,当终端设备从源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目标基站的覆盖范围时,终端设备需要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上述与接入网接口的I-UPF、控制该I-UPF的I-SMF都要切换。在上述切换过程中,如何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能够在切换过程中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3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100,也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200,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应理解,方法300可以适用的场景为终端设备从源I-SMF的服务区域移动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的服务区域内,即目标会话管理网元就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目标用户面网元可以由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控制。
S310,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
其中,该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即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锚点用户面网元(PDU session anchor,PSA)需要保持不变。上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可以理解为在这条传输路径上的PSA。此外,该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
S320,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对应地,目标用户面网元接收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其中,该上行隧道信息可以用于建立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与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该目标用户面网元由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控制。在本文中,目标用户面网元由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控制,也可以称为目标用户面网元由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管理,例如,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管理目标用户面网元进行数据转发。
由于上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DN连接,因此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即为本地传输路径(也可以称为本地路径、本地会话路径等,本申请对其名称不作限定)。在该第一传输路径上的与PSA连接的用户面网元(例如,图1中的源用户面网元130和目标用户面网元160)具有分流的功能,可以为ULCL或者BP,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结合上述图1为例对方法300进行描述,第一传输路径可以为图1中的源路径1。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即为图1中的本地PDU会话锚点140在切换时需要保持不变。该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图1中的源用户面网元130和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该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连接到本地DN。其中,该源用户面网元可以为ULCL或BP。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传输路径可以为上述源路径1,切换后的目标路径1可以为: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目标用户面网元160—>目标基站180。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了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存在本地传输路径、且该本地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情况下,可以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该本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以便该目标用户面网元根据该上行隧道信息,建立该本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与该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即上述图1对应的目标路径1中的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与目标用户面网元160之间的路径。
应理解,上述流程是以直接建立本地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为例进行说明的,对应到图1,建立的目标路径1可以为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目标用户面网元160—>目标基站180,删除了源用户面网元。
应理解,源用户面网元和本地PSA可以是独立的两个设备,也可以是合设的一个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后续均采用本地PSA来描述,但应理解,在源用户面网元和本地PSA合设的情况下,该本地PSA均可以替换为源用户面网元。
还应理解,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一个路径,也可以包括多个路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对应地,当第一传输路径包括多个路径时,每个第一传输路径均有对应的PSA且每个PSA有对应的的上行隧道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在PDU会话存在本地路径、且该本地路径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情况下,通过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相关隧道信息,建立PDU会话的本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使得源路径的数据包可以通过建立的转发隧道发送到目标路径,能够在切换过程中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PSA由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控制。
可替换地,S301可以替换为:当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时,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PSA由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控制。
应理解,当上述目标路径1中包括源用户面网元时,锚点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的是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源用户面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第一传输路径为本地传输路径,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即为本地PSA。该本地PSA在第一传输路径上的上行隧道信息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从源会话管理网元处获取的。示例性地,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无条件地向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上述上行隧道信息。或者,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确定了存在上述第一传输路径、且上述第一传输路径需要保持会话连续性之后,再向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上述上行隧道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源会话管理网元请求该PDU会话的上下文,从而获得源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源会话管理网元在插入本地传输路径时,向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插入指示信息;则对应地,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包括: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指示信息,该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会话管理网元为该PDU会话插入了上述第一传输路径。
示例性地,在切换流程之前,源会话管理网元为PDU会话插入了本地传输路径,例如在本地传输路径上增加ULCL或BP,以支持将终端设备的部分数据流经过该ULCL或BP分流到本地DN。在源会话管理网元插入本地传输路径的过程中,源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述插入指示信息,以指示该PDU会话插入了ULCL或BP(即上述第一传输路径)。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源会话管理网元向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 accessidentifier,DNAI);则对应地,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该源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预设规则和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确定该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
上述预设规则可以是PCC规则(policy and charging rule,策略和计费规则),也可以是其他预定义的规则,表示需要支持连续性的传输路径的DNAI。应理解,DNAI表示传输路径上的PSA连接到DN的接入点的标识,例如,图2中的PSA连接到DN的接入点会对应一个DNAI,L-PSA连接到DN的接入点会对应另一个DNAI。因此,传输路径和DNAI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上述预设规则是PCC规则时,若PCC规则所对应的应用需要支持连续性,且所述应用可以通过该DNAI访问时,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
该预设规则可以是以表格的形式体现,也可以是其他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该第二传输路径可以为上述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该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包括上述第一传输路径;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或者控制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第三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上述结束标识符。
示例性地,该第一消息中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发送结束标识符的路径的信息,例如,可以使用DNAI标识该DNAI对应的本地会话路径,即该第一消息包括DNAI,以指示该DNAI对应的本地传输路径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
应理解,上述第二传输路径可以与第一传输路径相同,也可以与第一传输路径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当该第二传输路径是第一传输路径时,且切换后的第一传输路径中包括源用户面网元时,上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可以替换为源用户面网元,该源用户面网元具体可以为上述ULCL或BP。
示例性地,上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获取的上行隧道信息,或者,根据接收到了插入ULCL/BP的插入指示信息,且该ULCL/BP对应的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确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需要切换,并且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判断由其中的哪一个传输路径发送结束标识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传输路径的长度,确定由哪个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例如,以图1为例,假设源路径1的长度更短,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由源路径2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这是因为通过较长路径发送的数据包时延更大,如果结束标识符从长度较短的路径上发送数据包,则可能出现结束标识符比其他路径上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先到达目标基站的情况。
在确定了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后,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第一消息,指示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直接由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控制,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直接向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上述第一消息。例如,该第二传输路径为图1中的源路径2,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即为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50,由锚点会话管理网元120直接控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由其他会话管理网元控制,那么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需要将该第一消息发送给控制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第三会话管理网元,由该第三会话管理网元指示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第二传输路径是本地会话路径(即上述第一传输路径),若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管理多条本地会话路径,则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不在上述第一消息中指示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具体由哪条本地会话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而是仅仅触发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进行确定,由该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由哪条本地会话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示符。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发送PSA的本地会话路径的方法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类似。换句话说,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只确定发送结束标识符的路径对应的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例如,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根据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判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所管理的路径的长度,据此判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所管理的路径与其他会话管理网元(如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所管理的路径的相对长度,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应理解,上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是针对第一传输路径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消息还可以携带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以便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可以根据该下行隧道信息,建立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上述方法300中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所执行的步骤,其中,本实施例将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替换成源用户面网元,即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源用户面网元的上行隧道信息,以便该目标用户面网元根据该上行信道信息,建立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源用户面网元和该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
示例性地,以图1为例,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可以为源路径1,切换后的目标路径1可以为: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源用户面网元130—>目标用户面网元160—>目标基站180。换句话说,目标用户面网元160在切换时可以在目标路径1上保留源用户面网元,建立上述图1对应的目标路径1中的源用户面网元130与目标用户面网元160之间的路径。
关于上述通信方法的实现方式可参考上述方法300,此处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通信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4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100,也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200,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S410,源会话管理网元接收需求指示信息。
其中,该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该源会话管理网元控制,该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
S420,该源会话管理网元根据上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切换后的第一传输路径中包括源用户面网元时,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可以替换为源用户面网元,该源用户面网元具体可以为上述ULCL或BP。
应理解,上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控制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会话管理网元,其可以为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为目标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是其他会话管理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可以为本地传输路径,则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又可称为L-PSA。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从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服务区域移动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的服务区域内,目标会话管理网元就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在这种情况下,源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述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具体流程可参见上述方法300,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上述L-PSA的会话管理网元就是目标会话管理网元,该源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目标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述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以便L-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建立转发隧道。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上述L-PSA的会话管理网元是除了上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和目标会话管理网元之外的其他会话管理网元,该源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直接向该其他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述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也可以向目标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述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和控制该L-PSA的其他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以便该目标会话管理网元指示该其他会话管理网元控制该L-PA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接收用于指示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的需求指示信息,根据该需求指示信息获知该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保持连续性,再将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第一会话管理网元。
其中,S410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如下所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源会话管理网元为PDU会话插入了本地传输路径,以支持将终端设备的部分数据流从该本地传输路径分流到本地DN。在插入本地传输路径的过程中,源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上述需求指示信息,即该PDU会话的本地传输路径需要支持连续性的需求。例如,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源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述需求指示信息,指示上述本地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本地传输路径是由该源会话管理网元之前的会话管理网元切换而来的,在上次切换过程中,该源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之前的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上述需求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在PDU会话存在本地传输路径、且该本地传输路径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情况下,通过源会话管理网元向控制该本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相关隧道信息,建立PDU会话的本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使得源路径的数据包可以通过建立的转发隧道发送到目标路径,能够在切换过程中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在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发送结束标识符;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用于指示所述PSA发送结束标识符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或目标会话管理网元。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确定了存在多条传输路径需要切换的情况下,选择一条传输路径发送结束标识符。本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选择了源会话管理网元所管理的本地传输路径,即第一传输路径,因此,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源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述第一消息,指示发送结束标识符,源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消息,进而指示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
应理解,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选择发送结束标识符的传输路径的方法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300中锚点会话管理网元选择发送结束标识符的传输路径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上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是针对第一传输路径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上述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在切换过程中,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可以根据该下行隧道信息,建立该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以便后续向目标用户面网元转发源路径上的数据包。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通信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5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100,也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200,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S510,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
其中,该第二传输路径为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
S520,当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时,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该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该第一消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上述结束标识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或目标会话管理网元,在终端设备从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服务区域移动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的服务区域内,目标会话管理网元就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控制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会话管理网元,该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是源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在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不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的情况下),还可以是其他会话管理网元。示例性地,以上述图1为例,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在切换之前对应两个传输路径:
源路径1:本地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40—>源用户面网元130—>源基站170,
源路径2: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150—>源用户面网元130—>源基站170。
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上述第二传输路径为源路径1,那么该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能是源会话管理网元,也可能是其他会话管理网元。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上述第二传输路径为源路径2,当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不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即目标会话管理网元和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为不同的两个网元时,该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能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当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就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时,由于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直接控制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即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直接指示该PSA发送结束标识符。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PSA的上行隧道信息,确定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
具体而言,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是根据获取到的上行隧道信息确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的。示例性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源会话管理网元请求该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上下文,从而获得源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分别在各自传输路径上对应的上行隧道信息。例如,一条传输路径对应一个上行隧道信息,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该上行隧道信息的个数,确定存在的传输路径的个数。应理解,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的上行隧道信息,均是需要保持连续性的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关于源会话管理网元如何发送上行隧道信息的方式可以详见上述方法400,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源会话管理网元;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指示信息和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所述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会话插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当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表示该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
在路径切换之前,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插入指示信息,确定哪些会话需要保持连续性,从而确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就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就是源会话管理网元,因此关于插入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详见上述方法300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第一传输路径和第二传输路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就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就是源会话管理网元,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从源会话管理网元处获取的。示例性地,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无条件地向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上述上行隧道信息。或者,该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确定了存在上述第一传输路径、且上述第一传输路径需要保持会话连续性之后,再向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上述上行隧道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需要在获知控制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会话管理网元是哪一个网元的情况下,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才可以向对应的网元发送第一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除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之外的其他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由第三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三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其他传输路径对应的PSA不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应理解,发送结束标识符的作用是为了保证数据包的有序传输。由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由第二传输路径发送结束标识符,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需要将其他传输路径先切换到目标侧,然后,再指示第二传输路径发送结束标识符后再切换路径。由于先切换了其他传输路径,源用户面网元已经停止从其他传输路径的源路径发送数据包,在这之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通知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切换路径,并在切换路径之前发送结束标识符,可以保证结束标识符是在源路径上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目标基站可以将从源基站转发的数据包全部发送给终端设备之后,再将从目标路径上收到的数据包发送给终端设备,避免从目标路径上收到的数据包在从源路径的数据包之前被发送给终端设备,导致数据包乱序。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上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是针对第一传输路径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上述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在切换过程中,该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可以根据该下行隧道信息,建立该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以便后续向目标用户面网元转发源路径上的数据包。
应理解,上述第二消息也可以携带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切换过程中建立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此处不再赘述。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图2中的网元为例,结合图6至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通信方法6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6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100,也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200,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I-SMF被切换为目标I-SMF。
切换前的路径包括:
源路径1:L-PSA—>源ULCL—>源基站;
源路径2:PSA—>源ULCL—>源基站。
切换后的路径包括:
目标路径1:L-PSA—>目标ULCL—>目标基站,或者,L-PSA—>源ULCL—>目标ULCL—>目标基站;
目标路径2:PSA—>目标ULCL—>目标基站。
源路径1在切换时,源ULCL可以保留在目标路径1上,也可以不保留在目标路径1上。当源ULCL保留时,切换后的路径为:L-PSA->源ULCL->目标ULCL->目标基站,当源ULCL不保留时,切换后的路径为:L-PSA->目标ULCL->目标基站。
应理解,上述路径1(包括源路径1和目标路径1)均是通过L-PSA连接到本地DN,也可以称为本地路径,本地路径对应的会话可以称为本地会话。上述路径2(包括源路径2和目标路径2)均是通过PSA连接到远端DN,也可以称为远端路径,远端路径对应的会话可以称为远端会话。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PDU会话对应的传输路径可以既包括远端路径,也可以既包括远端路径、又包括本地路径。则对应地,一个PDU会话可以仅包括远端会话,也可以既包括远端会话、也包括本地会话。
在S601中,目标I-SMF向源I-SMF请求UE的PDU会话的上下文信息。
具体地,UE从源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了目标基站的覆盖范围,确定需要进行切换。该切换流程可以是N2切换,也可以是Xn切换。源基站在确定了UE移动到目标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后,可以向AMF发送切换请求,请求将UE的PDU会话切换至该目标基站。AMF根据该切换请求,选择一个目标I-SMF,并向该目标I-SMF发送创建请求,请求该目标I-SMF为UE创建PDU会话。目标I-SMF根据该创建请求,请求从源I-SMF获取上下文信息。
在S602中,源I-SMF接收到上述目标I-SMF的上下文请求之后,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需要支持连续性的本地会话,换句话说,该源I-SMF需要判断UE的PDU会话是否存在本地路径,且该本地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S601之前,源I-SMF为PDU会话插入了本地路径,即该本地路径上的UPF为ULCL,以支持将UE的部分数据流经过该ULCL从本地分流到本地DN。在插入ULCL的过程中或插入ULCL之前,源I-SMF可以获取该本地会话在切换时是否需要支持连续性。例如,源I-SMF可以向SMF发送插入了ULCL的指示信息以及该ULCL对应的DNAI,SMF可以向源I-SMF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上述本地会话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或者,又例如,在ULCL插入之前,SMF可以给源I-SMF发送该源I-SMF所支持的该PDU会话所对应的DNAI列表,并且指示该列表中的DNAI对应的传输路径切换时是否需要支持连续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源I-SMF的本地会话是由该源I-SMF之前的I-SMF切换而来的,在上次切换过程中,该源I-SMF可以从之前的I-SMF获取该本地会话需要支持连续性的需求,即传输路径支持连续性的需求,在这种场景下该本地会话对应的L-PSA由该之前的I-SMF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I-SMF确定需要支持连续性的本地会话对应的本地路径为上述路径1。
在S603中,源I-SMF将路径1对应的UPF(即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I-SMF,则对应地,目标I-SMF接收该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上述源I-SMF还可以将控制该L-PSA的SMF的信息发送给目标I-SMF。示例性地,源I-SMF可以向目标I-SMF发送控制该L-PSA的SMF的标识、或者该本地会话在该SMF中的会话标识,例如会话上下文ID(session management context ID)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上述源I-SMF还可以将路径2对应的UPF(即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I-SMF,则对应地,目标I-SMF接收该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可选地,上述源I-SMF还可以向目标I-SMF发送控制该PSA的SMF的信息。
可选地,上述源I-SMF可以发送路径指示信息,以指示上述隧道信息所对应的路径。以便目标I-SMF根据该路径指示信息确定控制该路径对应的UPF的SMF。
可选地,上述源I-SMF还可以向目标I-SMF发送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支持连续性的本地会话对应的DNAI,目标I-SMF可以接收该需求指示信息,并根据该需求指示信息在下一次切换时(该目标I-SMF作为下一次切换流程中的源I-SMF)判断是否需要保持该本地会话的连续性。
在S604中,目标I-SMF将接收到的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LCL,以便目标ULCL后续根据该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建立L-PSA与该目标ULCL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即用于切换源路径1的上行路径。
在S605中,AMF向目标I-SMF发送会话更新请求,请求目标I-SMF对UE的PDU会话的传输路径进行更新,即触发目标I-SMF进行会话传输路径的切换。则对应地,目标I-SMF接收该会话更新请求。
具体而言,当该切换流程用于N2切换时,AMF在接收到UE的切换完成通知之后,会向目标I-SMF发送该会话更新请求;当该切换流程用于Xn切换时,没有该步骤,目标I-SMF直接执行下一步。
在S606中,目标I-SMF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该第二传输路径为UE的PDU会话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的PDU会话对应的传输路径为源路径1和源路径2,假设目标I-SMF确定的该第二传输路径为源路径2。
具体地,目标I-SMF可以根据S603中接收到的上行隧道信息,确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需要切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源I-SMF向目标I-SMF发送了源路径1和源路径2对应的UPF的上行隧道信息,该目标I-SMF可以据此判断存在两个传输路径需要切换,并判断由其中的哪一个路径发送结束标识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总是由SMF控制的UPF(即PSA)发送上述结束标识符,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目标I-SMF进行判断。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I-SMF可以根据传输路径的长度,确定由哪个路径对应的UPF发送结束标识符。例如,假设源路径1的长度更短,目标I-SMF可以确定由路径2对应的UPF发送结束标识符,这是因为通过较长路径发送的数据包时延更大,如果结束标识符从长度较短的路径上发送数据包,则可能出现结束标识符比其他路径上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先到达目标基站的情况。
可选地,目标I-SMF可以根据各路径对应的UPF的地址信息判断该UPF与源基站之间的路径长度,该目标I-SMF还可以从网络数据分析功能网元(network data analysisfunction,NWDAF)获取路径长度信息进行判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S607中,目标I-SMF向源I-SMF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在上述源路径1上不发送结束标识符。则对应地,源I-SMF接收第二消息。
具体地,由于目标I-SMF确定由源路径2发送结束标识符,该目标I-SMF需要将源路径1切换到目标侧,然后,再指示源路径2发送结束标识符后再切换路径。由于先切换了源路径1,源ULCL已经停止从源路径1发送数据包,在这之后,目标I-SMF通知PSA切换路径,并在切换路径之前发送结束标识符,可以保证结束标识符是源路径2上发送给UE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目标基站可以将从源基站转发的数据包全部发送给UE之后,再将从目标路径上收到的数据包发送给UE,避免从目标路径上收到的数据包在从源路径的数据包之前被发送给UE,导致数据包乱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路径1对应的UPF的是源I-SMF,因此目标I-SMF向源I-SMF发送上述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中携带目标ULCL的下行隧道信息,该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路径1对应的UPF和目标ULCL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即用于切换源路径1的下行路径。
应理解,上述第二消息指示不发送结束标识符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当第二消息中不包括指示发送结束标识符的指示信息时,表示不发送结束标识符;又例如,当第二消息中携带不发送结束标识符的指示信息时,表示不发送结束标识符。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假设控制L-PSA的SMF是源I-SMF,在实际应用中,控制L-PSA的SMF还可能是其他SMF,即除了源I-SMF、目标I-SMF和SMF之外的其他SMF,则目标I-SMF通知L-PSA切换路径需要经过其他SMF,或者,目标I-SMF可以直接向控制L-PSA的SMF发送上述第二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S608中,源I-SMF根据第二消息,与L-PSA进行会话更新。
具体地,源I-SMF可以向L-PSA发送会话更新请求,将目标ULCL的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L-PSA,用于L-PSA建立L-PSA和目标ULCL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并指示该PSA不发送结束标识符(可以不发送指示信息,也可以发送用于指示不发送结束标识符的指示信息)。在L-PSA与目标ULCL建立完成上行转发隧道和下行转发隧道之后,该会话更新结束流程结束。
在S609中,源I-SMF向目标I-SMF发送响应消息,表示已经完成了路径1的切换,即将源路径1切换至目标路径1。则对应地,目标I-SMF接收该响应消息。
在S610中,目标I-SMF向SM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源路径2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则对应地,SMF接收该第一消息。
具体地,在路径1切换之后,目标I-SMF可以通过第一消息触发路径2的切换。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目标ULCL的下行隧道信息,该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PSA和目标ULCL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即用于切换源路径2的下行路径。
在S611中,SMF根据第一消息,与PSA进行会话更新,并指示PSA发送结束标识符。
具体地,SMF可以向PSA发送会话更新请求,将目标ULCL的下行隧道信息和发送结束标识符的指示信息发送给PSA,用于指示PSA在将路径2从源路径2切换到目标路径2之前经过源路径2发送结束标识符,即,PSA经过源ULCL发送结束标识符。在发送了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识符之后,该PSA可以通过PSA与目标ULCL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发送下行数据。该会话更新结束流程结束。
在S612中,SMF向目标I-SMF发送响应消息,表示已经完成了路径2的切换,即将源路径2切换至目标路径2。则对应地,目标I-SMF接收该响应消息。
在S613中,执行后续的切换流程,可参见现有技术,如TS 23.502,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以L-PSA为例进行说明,但应理解,在L-PSA与源ULCL合设的情况下,上述L-PSA可以替换成源ULCL,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在PDU会话存在本地路径、且该本地路径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情况,建立该PDU会话的L-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使得源路径的数据包可以通过建立的转发隧道发送到目标路径,且通过后切换的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保证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有序地接收下行数据包,能够在切换过程中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是以发送结束标识符的路径为源路径2为例进行说明的,针对发送结束标识符的路径为源路径1的情况,与上述方法类似,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通信方法7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7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100,也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200,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ULCL和源ULCL由同一个I-SMF控制,L-PSA可以由该I-SMF控制,也可能由其他SMF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与上述方法600相同,切换前的路径包括:
源路径1:L-PSA—>源ULCL—>源基站;
源路径2:PSA—>源ULCL—>源基站。
切换后的路径包括:
目标路径1:L-PSA—>目标ULCL—>目标基站,或者,L-PSA—>源ULCL—>目标ULCL—>目标基站;
目标路径2:PSA—>目标ULCL—>目标基站。
源路径1在切换时,源ULCL可以保留在目标路径1上,也可以不保留在目标路径1上。当源ULCL保留时,切换后的路径为:L-PSA->源ULCL->目标ULCL->目标基站,当源ULCL不保留时,切换后的路径为:L-PSA->目标ULCL->目标基站。
应理解,上述路径1(包括源路径1和目标路径1)均是通过L-PSA连接到本地DN,也可以称为本地路径,本地路径对应的会话可以称为本地会话。上述路径2(包括源路径2和目标路径2)均是通过PSA连接到远端DN,也可以称为远端路径,远端路径对应的会话可以称为远端会话。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PDU会话对应的传输路径可以既包括远端路径,也可以既包括远端路径、又包括本地路径。则对应地,一个PDU会话可以仅包括远端会话,也可以既包括远端会话、也包括本地会话。
在S701中,AMF向I-SMF发送会话更新请求,请求I-SMF对UE的PDU会话的传输路径进行更新,即触发I-SMF进行会话传输路径的切换。则对应地,I-SMF接收该会话更新请求。
具体而言,当该切换流程用于N2切换时,AMF在接收到UE的切换完成通知之后,会向I-SMF发送该会话更新请求;当该切换流程用于Xn切换时,没有该步骤,I-SMF直接执行下一步。
在S702中,I-SMF判断是否存在需要支持连续性的本地会话,换句话说,该I-SMF需要判断UE的PDU会话是否存在本地路径,且该本地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S701之前,I-SMF为PDU会话插入了本地路径,即该本地路径上的UPF为ULCL,以支持将UE的部分数据流经过该ULCL从本地分流到本地DN。在插入ULCL的过程中或插入ULCL之前,I-SMF可以获取该本地会话在切换时是否需要支持连续性。例如,I-SMF可以向SMF发送插入了ULCL的指示信息以及该ULCL对应的DNAI,SMF可以向I-SMF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上述本地会话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或者,又例如,在ULCL插入之前,SMF可以给I-SMF发送该I-SMF所支持的该PDU会话所对应的DNAI列表,并且指示该列表中的DNAI对应的传输路径在切换时是否需要支持连续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I-SMF的本地会话是由该I-SMF之前的I-SMF切换而来的,在上次切换过程中,该I-SMF可以从之前的I-SMF获取该本地会话需要支持连续性的需求,即传输路径支持连续性的需求,在这种场景下该本地会话对应的L-PSA由该之前的I-SMF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SMF确定需要支持连续性的本地会话对应的本地路径为上述路径1。
在S703中,I-SMF将路径1对应的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LCL,以便目标ULCL后续根据该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建立L-PSA与该目标ULCL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即用于切换源路径1的上行路径。
相应地,I-SMF将路径2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LCL,以便目标ULCL后续根据该PSA的上行隧道建立PSA与该目标ULCL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即用于切换源路径2的上行路径。
在S704中,I-SMF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该第二传输路径为UE的PDU会话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的PDU会话对应的传输路径为源路径1和源路径2,假设I-SMF确定的该第二传输路径为源路径2。
具体确定第二传输路径的方法与上述方法600中的S606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S705中,I-SMF与L-PSA进行会话更新。
具体地,I-SMF可以向L-PSA发送会话更新请求,将目标ULCL的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L-PSA,用于L-PSA建立L-PSA和目标ULCL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在L-PSA与目标ULCL建立完成上行转发隧道和下行转发隧道之后,该会话更新结束流程结束。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假设控制L-PSA的SMF是I-SMF,在实际应用中,控制L-PSA的SMF还可能是其他SMF,即除了I-SMF、SMF之外的其他SMF,则I-SMF通知L-PSA切换路径需要经过其他SMF,或者,I-SMF可以直接指示控制L-PSA的SMF切换路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S706中,I-SMF向SM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在源路径2上发送结束标识符。则对应地,SMF接收该第一消息。
具体地,在路径1切换之后,I-SMF可以通过第一消息触发路径2的切换。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目标ULCL的下行隧道信息,该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PSA和目标ULCL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即用于切换源路径2的下行路径。
在S707中,SMF根据第一消息,与PSA进行会话更新,并指示PSA发送结束标识符。
具体地,SMF可以向PSA发送会话更新请求,将目标ULCL的下行隧道信息和发送结束标识符的指示信息发送给PSA,用于指示PSA在将路径2从源路径2切换到目标路径2之前经过源路径2发送结束标识符,即,PSA经过源ULCL发送结束标识符。在发送了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识符之后,该PSA可以通过PSA与目标ULCL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发送下行数据。该会话更新结束流程结束。
在S708中,SMF向I-SMF发送响应消息,表示已经完成了路径2的切换,即将源路径2切换至目标路径2。则对应地,I-SMF接收该响应消息。
在S709中,执行后续的切换流程,可参见现有技术,如TS 23.502,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以L-PSA为例进行说明,但应理解,在L-PSA与源ULCL合设的情况下,上述L-PSA可以替换成源ULCL,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在PDU会话存在本地路径、且该本地路径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情况,建立该PDU会话的L-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使得源路径的数据包可以通过建立的转发隧道发送到目标路径,且通过后切换的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保证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有序地接收下行数据包,能够在切换过程中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是以发送结束标识符的路径为源路径2为例进行说明的,针对发送结束标识符的路径为源路径1的情况,与上述方法类似,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通信方法8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8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100,也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200,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从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服务区域移动到了SMF的服务区域,即目标基站与SMF控制的UPF之间存在N3接口。在这种情况下,SMF即为上述目标I-SMF。
切换前的路径包括:
源路径1:L-PSA—>源ULCL—>源基站;
源路径2:PSA—>源ULCL—>源基站。
切换后的路径包括:
目标路径1:L-PSA—>目标ULCL—>目标基站,或者,L-PSA—>源ULCL—>目标ULCL—>目标基站;
目标路径2:PSA—>目标ULCL—>目标基站。
源路径1在切换时,源ULCL可以保留在目标路径1上,也可以不保留在目标路径1上。当源ULCL保留时,切换后的路径为:L-PSA->源ULCL->目标ULCL->目标基站,当源ULCL不保留时,切换后的路径为:L-PSA->目标ULCL->目标基站。
应理解,上述路径1(包括源路径1和目标路径1)均是通过L-PSA连接到本地DN,也可以称为本地路径,本地路径对应的会话可以称为本地会话。上述路径2(包括源路径2和目标路径2)均是通过PSA连接到远端DN,也可以称为远端路径,远端路径对应的会话可以称为远端会话。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PDU会话对应的传输路径可以既包括远端路径,也可以既包括远端路径、又包括本地路径。则对应地,一个PDU会话可以仅包括远端会话,也可以既包括远端会话、也包括本地会话。
在S801中,SMF判断是否存在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本地路径。
具体地,UE从源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了目标基站的覆盖范围,确定需要进行切换。该切换流程可以是N2切换,也可以是Xn切换。源基站在确定了UE移动到目标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后,可以向AMF发送切换请求,请求将UE的PDU会话切换至该目标基站。AMF根据该切换请求,发现目标基站在SMF服务区域,该AMF向SMF发送创建请求,请求SMF为UE创建PDU会话,SMF接收该创建请求之后,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本地路径。
可选地,在本步骤之前,源I-SMF为该UE的PDU会话插入了路径1(本地路径)。在源I-SMF插入路径1时,源I-SMF可以给SMF发送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I-SMF在该PDU会话的路径上插入了源ULCL和L-PSA。源I-SMF还可以将该路径1对应的DNAI发送给SMF。
则对应地,SMF根据上述插入指示信息,可以判断该PDU会话存在本地会话,对应的本地路径为路径1,并且该SMF可以根据DNAI和预设的PCC规则判断该DNAI对应的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则SMF将上述路径1确定为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本地会话路径。SMF根据PCC规则确定该PDU会话对应的传输路径是否需要支持连续性的方法可参见上述方法300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S802中,SMF向源I-SMF请求路径1对应的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MF在确定了存在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本地路径的情况下,向源I-SMF请求本地路径对应的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在具体实现时,可选地,SMF可以向源I-SMF获取会话上下文,会话上下文中包括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可选地,SMF可以向源I-SMF指定获取某条本地路径对应的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该本地路径可以使用DNAI进行标识,在这种情况下,源I-SMF仅向SMF发送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MF不判断是否存在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本地路径,SMF直接请求源I-SMF发送会话上下文,由源I-SMF判断是否存在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本地路径,若存在,源I-SMF将该本地路径对应的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SMF。在这种情况下,方法800不执行上述S801,直接执行S802。
在S803中,源I-SMF接收到上述目标I-SMF的请求之后,可选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需要支持连续性的本地路径,换句话说,该源I-SMF需要判断UE的PDU会话是否存在本地路径,且该本地路径需要支持连续性。
具体判断是否存在支持连续性的本地会话的方法与上述方法600中的S60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若SMF向源I-SMF指定了某本地路径对应的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则源I-SMF可不进行上述判断,而是直接确定需要发送该路径对应的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S804中,源I-SMF将路径1对应的UPF(即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SMF,则对应地,SMF接收该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上述源I-SMF还可以将控制该L-PSA的SMF的信息发送给SMF。示例性地,源I-SMF可以向SMF发送控制该L-PSA的SMF的标识、或者该本地会话在控制该L-PSA的SMF中的会话标识,例如会话上下文ID(session management context ID)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上述源I-SMF还可以向SMF发送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支持连续性的本地会话对应的DNAI,SMF可以接收该需求指示信息,并根据该需求指示信息在下一次切换时(该SMF作为下一次切换流程中的源I-SMF)判断是否需要保持该本地会话的连续性。
在S805中,SMF将接收到的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发送给目标ULCL,以便目标ULCL后续根据该L-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建立L-PSA与该目标ULCL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即用于切换源路径1的上行路径。
在S806中,AMF向SMF发送会话更新请求,请求SMF对UE的PDU会话的传输路径进行更新,即触发SMF进行会话传输路径的切换。则对应地,SMF接收该会话更新请求。
具体而言,当该切换流程用于N2切换时,AMF在接收到UE的切换完成通知之后,会向SMF发送该会话更新请求;当该切换流程用于Xn切换时,不执行该步骤,直接执行下一步。
在S807中,SMF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该第二传输路径为UE的PDU会话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的PDU会话对应的传输路径为源路径1和源路径2,假设SMF确定的该第二传输路径为源路径1。
具体确定第二传输路径的方法与上述方法600中的S606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S808中,SMF与PSA进行会话更新。
具体地,由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路径为源路径1,SMF可以先切换源路径2。SMF可以向PSA发送会话更新请求,将目标ULCL的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PSA,用于PSA建立PSA和目标ULCL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并指示该PSA不发送结束标识符(可以不发送指示信息,也可以发送用于指示不发送结束标识符的指示信息)。在PSA与目标ULCL建立完成上行转发隧道和下行转发隧道之后,该会话更新结束流程结束。
在S809中,SMF向源I-SM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在源路径1上发送结束标识符。则对应地,源I-SMF接收该第一消息。
具体地,在路径2切换之后,SMF可以通过第一消息触发路径1的切换。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目标ULCL的下行隧道信息,该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PSA和目标ULCL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即用于切换源路径1的下行路径。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假设控制L-PSA的SMF是源I-SMF,在实际应用中,控制L-PSA的SMF还可能是其他SMF,即除了源I-SMF、SMF之外的其他SMF,则源I-SMF通知L-PSA切换路径需要经过其他SMF,或者,SMF可以直接向控制L-PSA的SMF发送上述第一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S810中,源I-SMF根据第一消息,与L-PSA进行会话更新,并指示L-PSA发送结束标识符。
具体地,源I-SMF可以向L-PSA发送会话更新请求,将目标ULCL的下行隧道信息和发送结束标识符的指示信息发送给L-PSA,用于指示L-PSA在将路径1从源路径1切换到目标路径1之前经过源路径1发送结束标识符,即,L-PSA经过源ULCL发送结束标识符。在发送了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识符之后,该L-PSA可以通过L-PSA和目标ULCL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发送下行数据。该会话更新结束流程结束。
在S811中,源I-SMF向SMF发送响应消息,表示已经完成了路径1的切换,即将源路径1切换至目标路径1。则对应地,SMF接收该响应消息。
在S812中,执行后续的切换流程,可参见现有技术,如TS 23.502,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以L-PSA为例进行说明,但应理解,在L-PSA与源ULCL合设的情况下,上述L-PSA可以替换成源ULCL,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在PDU会话存在本地路径、且该本地路径需要保持连续性的情况,建立该PDU会话的L-PSA和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转发隧道,使得源路径的数据包可以通过建立的转发隧道发送到目标路径,且通过后切换的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结束标识符,保证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有序地接收下行数据包,能够在切换过程中保障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连续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是以发送结束标识符的路径为源路径1为例进行说明的,针对发送结束标识符的路径为源路径2的情况,与上述方法类似,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8,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下面将结合图9至图12,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900,所述装置900可以是前述的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中的芯片,该装置900包括:
处理单元910,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
收发单元920,用于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PSA与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由所述通信装置控制。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920还用于:在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前,当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且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时,从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PSA由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控制。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10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指示信息,所述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PDU会话插入了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92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所述处理单元910具体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和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确定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920还用于: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所述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包括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收发单元920还用于:向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或者控制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9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900可以具体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锚点会话管理网元,装置9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00,所述装置1000可以是前述源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是源会话管理网元中的芯片,该装置1000包括:
接收单元1010,用于接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所述通信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
发送单元1020,用于根据所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1010还用于:在根据所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发送结束标识符;
所述发送单元102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用于指示所述PSA发送结束标识符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10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1000可以具体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源会话管理网元,装置10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源会话管理网元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100,所述装置1100可以是前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是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中的芯片。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是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是目标会话管理网元。该装置1100包括:
处理单元1110,用于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
收发单元1120,用于当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时,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20还用于:在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前,接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处理单元1110还用于:根据所述PSA的上行隧道信息,确定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为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源会话管理网元;所述收发单元1120还用于:在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前,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指示信息和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所述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会话插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所述处理单元1110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表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时,确定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20还用于: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20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120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前,当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除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之外的其他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由第三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时,向所述第三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指示所述其他传输路径对应的PSA不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11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1100可以具体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装置11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装置900与方法实施例中的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完全对应,上述装置1000与方法实施例中源会话管理网元完全对应,上述装置1100与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完全对应,由相应的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收发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方法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收发步骤,除收发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不再详述。
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900、装置1000和装置1100分别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源会话管理网元、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收发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发送单元可以由发射机替代,接收单元可以由接收机替代,其它单元,如处理单元等可以由处理器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图9至图11中的装置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对应地,收发单元(即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是该芯片的收发电路,在此不做限定。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通信装置1200。该装置1200包括处理器1210、收发器1220和存储器1230。其中,处理器1210、收发器1220和存储器12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12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2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2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12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对应的各个步骤或流程。
其中,该处理器1210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通过该收发器1220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PSA与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由所述通信装置控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源会话管理网元对应的各个步骤或流程。
其中,该收发器1220用于接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所述通信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根据所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对应的各个步骤或流程。
其中,该处理器1210用于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收发器1220用于当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时,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应理解,装置1200可以具体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源会话管理网元或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源会话管理网元或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该存储器12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12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12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1210用于执行上述与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源会话管理网元或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上述的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上述的各个器件或部分器件可以集成到芯片中实现,如集成到基带芯片中实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图12中的收发器也可以是通信接口,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个会话管理网元既可以是物理上的实体设备,也可是是虚拟的功能网元,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理解,进行了多种举例说明。然而,这些例子仅仅是一些举例,并不意味着是实现本申请的最佳实现方式。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的描述,采用了请求消息,响应消息以及其他各种消息的名称。然而,这些消息仅仅是以举例方式说明需要携带的内容或者实现的功能,消息的具体名称并不对本申请的做出限定,例如:还可以是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第三消息等。这些消息可以是具体的一些消息,可以是消息中的某些字段。这些消息还可以代表各种服务化操作。
也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装置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一个网元所对应的方法。例如,该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300中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所对应的方法,或者该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400中源会话管理网元所对应的方法,或者该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500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所对应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至图8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一个网元所对应的方法。例如,该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300中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所对应的方法,或者该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400中源会话管理网元所对应的方法,或者该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500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所对应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网元。例如,该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方法300中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或者,该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方法300中的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和目标用户面网元。又例如,该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方法400中源会话管理网元,或者,该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方法400中的源会话管理网元和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再例如,该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方法500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或者,该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方法500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和第二会话管理网元。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c,SSD))等。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通信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以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
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PSA与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由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且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时,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从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PSA由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指示信息,所述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PDU会话插入了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根据预设规则和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确定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所述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包括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所述锚点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或者控制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会话管理网元接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
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发送结束标识符;
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用于指示所述PSA发送结束标识符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
当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PSA的上行隧道信息,确定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源会话管理网元;
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指示信息和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所述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会话插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
当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表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存在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
收发单元,用于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PSA与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由所述通信装置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前,当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且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时,从源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PSA由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指示信息,所述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PDU会话插入了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源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规则和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确定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所述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包括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或者控制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所述通信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在根据所述需求指示信息,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发送结束标识符;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用于指示所述PSA发送结束标识符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目标用户面网元的下行隧道信息,所述下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下行转发隧道。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为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所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中的一个;
收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DU会话锚点用户面网元PSA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控制时,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发送所述结束标识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前,接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PSA的上行隧道信息,确定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锚点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源会话管理网元;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确定用于发送结束标识符的第二传输路径之前,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指示信息和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所述插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U会话插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与本地数据网络DN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DNAI表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在切换时需要支持连续性时,确定所述PDU会话存在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输路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
向目标用户面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的上行隧道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PSA和所述目标用户面网元之间的上行转发隧道。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以及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或者,
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以及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23127.4A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112105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3127.4A CN112105065B (zh)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PCT/CN2020/094601 WO2020253551A1 (zh) 2019-06-17 2020-06-05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3127.4A CN112105065B (zh)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065A true CN112105065A (zh) 2020-12-18
CN112105065B CN112105065B (zh) 2022-04-05

Family

ID=7374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3127.4A Active CN112105065B (zh)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5065B (zh)
WO (1) WO202025355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9109A (zh) * 2021-04-07 2021-07-06 鹏城实验室 一种数据报文处理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093493A1 (zh) * 2021-11-29 2023-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du会话中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9365B (zh) 2018-11-14 202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的乱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209395A (zh) * 2021-04-02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22206979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6033494A (zh) * 2021-10-26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消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918A (zh) * 2016-10-14 2018-04-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移动性管理功能以及会话管理功能
WO2018165982A1 (zh) * 2017-03-17 2018-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
CN108882334A (zh) * 2017-08-11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和源基站
CN109246780A (zh) * 2017-06-16 2019-01-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会话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31490A1 (ja) * 2017-08-08 2019-02-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20190059027A1 (en) * 2017-09-29 2019-02-21 Feng Yang Next generation node-b (gnb) and method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separate user plane and control plane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CN109392043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切换的方法及相应设备
CN109548009A (zh) * 2017-07-3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释放ip地址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3293B (zh) * 2016-07-01 2024-04-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wtru中所使用的方法及wtru
CN110192406A (zh) * 2016-12-15 2019-08-30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673024B (zh) * 2017-10-17 2023-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通道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918A (zh) * 2016-10-14 2018-04-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移动性管理功能以及会话管理功能
WO2018165982A1 (zh) * 2017-03-17 2018-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
CN109246780A (zh) * 2017-06-16 2019-01-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会话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48009A (zh) * 2017-07-3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释放ip地址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WO2019031490A1 (ja) * 2017-08-08 2019-02-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CN108882334A (zh) * 2017-08-11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和源基站
CN109392043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切换的方法及相应设备
US20190059027A1 (en) * 2017-09-29 2019-02-21 Feng Yang Next generation node-b (gnb) and method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separate user plane and control plane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2-180546_502_SMF behaviour based on LADN notification"", 《3GPP TSG_SA\WG2_ARCH》 *
3GPP工作组: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5G System; Stage 2;(Release 16)", 《3GPP TS 23.501 V16.0.1 (2019-06)》 *
3GPP工作组: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5G System; Stage 2;(Release 16)", 《3GPP TS 23.501 V16.0.2》 *
ERICSSON: "S2-178565 "TS 23.502: End marker handling"", 《3GPP TSG_SA\WG2_ARCH》 *
HUAWEI, HISILICON: "UL-CL insertion when ULCL is in different region comparing to A-SMF", 《SA WG2 MEETING #128 S2-187019》 *
吕华章等: "边缘计算标准化进展与案例分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
张云帆: "5G承载网方案探讨", 《邮电设计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9109A (zh) * 2021-04-07 2021-07-06 鹏城实验室 一种数据报文处理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093493A1 (zh) * 2021-11-29 2023-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du会话中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3551A1 (zh) 2020-12-24
CN112105065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05065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182543B (zh) 切换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82591B (zh) 网络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85830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746585B (zh) 授时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055879B (zh) 一种用户标识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301446A (zh) 传输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71574B (zh) QoS流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637785B (zh) 用于多播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65988A (zh) 中继传输的方法、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
CN113938840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70703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45073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390634A (zh) 一种中继终端的选择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901895B (zh) 一种建立用户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03350B (zh) 一种安全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727342B (zh) 网络注册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73384A (zh) QoS控制方法、装置及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3649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915096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789896B (zh) 切换传输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15884153A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5484615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442792A (zh) 接入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201729A1 (en) Faster release or resume for ue in inactive st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