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4982B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4982B
CN112104982B CN201910523810.8A CN201910523810A CN112104982B CN 112104982 B CN112104982 B CN 112104982B CN 201910523810 A CN201910523810 A CN 201910523810A CN 112104982 B CN112104982 B CN 1121049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oup
layer
reachable
me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38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4982A (zh
Inventor
应江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9105238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4982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97546.9A priority patent/CN114501341A/zh
Priority to EP20826830.0A priority patent/EP3975591B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96203 priority patent/WO2020253658A1/zh
Priority to BR112021025198A priority patent/BR112021025198A2/pt
Priority to MX2021015681A priority patent/MX2021015681A/es
Publication of CN112104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4982A/zh
Priority to US17/552,697 priority patent/US2022010958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4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4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6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comprising mechanisms for improved reliability, e.g. status reports
    • H04L12/1868Measures taken after transmission, e.g. acknowledg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81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schedule organisation, e.g. priority, sequen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装置,用于使终端的AS能够确定终端的周边的组员的具体数目,以使得终端的AS能够正常执行组播的HARQ机制。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该第一终端对应群组中的第一组员;之后,第一终端的V2X层接收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并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群组中可达组员的个数;第一终端的V2X层向第一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技术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它使得车与车、车与基站之间能够通信,使得车辆能够获取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切交通信息,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提供车载娱乐信息等。
V2X网络除了可以采用基于PC5接口的广播模式传输数据之外,还可以采用组播模式传输数据。目前,对于组播模式,发送端向群组中的组员发送组播信息,位于该发送端周边的组员在接收到该发送端发送的组播信息之后向发送端发送应答(acknowledgement,ACK)消息以表明成功接收到该组播信息,进而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ACK消息,确定是否所有位于该发送端周边的组员均成功接收到该组播信息。若发送端确定周边的组员中存在至少一个组员未成功接收到该组播信息,发送端可以重新发送组播信息,以实现组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
当前,在以终端的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层执行组播的HARQ机制时,终端的AS不能够确定是否所有位于该终端周边的组员均成功接收到组播信息。这样一来,终端的AS无法正常执行组播的HARQ机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使终端的AS能够确定群组中位于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数目,以使得终端的AS能够正常执行组播的HARQ机制。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第一终端对应该群组中的第一组员;第一终端的V2X层接收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群组中可达组员的个数;第一终端的V2X层向第一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一消息,以触发群组中的其他组员对应的终端反馈响应消息,从而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响应消息,能够发现群组中第一组员周边的组员,从而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第一终端的V2X层向第一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从而使得第一终端的AS能够感知获知第一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个数。这样一来,第一终端的AS能够根据接收到的ACK消息的个数是否等于感知到的第一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个数,确定是否所有位于该第一终端周边的组员均成功接收到组播信息,从而保证第一终端的AS正常执行组播的HARQ机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的V2X层获得第一组员的编号,并向第一终端的AS发送第一组员的编号。其中,第一组员的编号用于确定第一组员对应的反馈资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员是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第一终端的V2X层获得第一组员的编号,包括: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一组员的编号;或者,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一组员的编号;或者,第一终端的V2X层分配第一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员的编号为第一组员的层2标识或者第一组员的层1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的AS接收组播消息;第一终端的AS根据第一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第一终端的AS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否认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消息。基于该设计,一方面,第一终端的AS根据第一组员的编号,确定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保证了第一终端的AS可以正常地向组播发送端反馈ACK/NACK消息。另一方面,组播发送端无需针对可达组员中的每一个组员逐一配置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也减少了组播流程的实现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以及群组中第二组员的标识,第二组员为群组中的可达组员的一个。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的V2X层向第二组员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有可达组员的个数或可达组员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可达组员的编号;或者,第二组员的编号;或者,可达组员中除第一组员之外其他所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群组的标识。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终端的V2X层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第一终端对应群组中的第一组员,第二终端对应群组中的第二组员;第二终端的V2X层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第二终端的V2X层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二消息;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第二消息,获得群组中的可达组员的个数;第二终端的V2X层向第二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终端的V2X层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消息,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以使得第一终端的能够发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组员是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组员的周边组员。第二终端的V2X层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二消息,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第二终端的V2X层向第二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从而使得第二终端的AS能够感知获知第二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个数。这样一来,第二终端的AS能够根据接收到的ACK消息的个数是否等于感知到的第二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个数,确定是否所有位于该第二终端周边的组员均成功接收到组播信息,从而保证第二终端的AS正常执行组播的HARQ机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以及第二组员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携带有可达组员的个数或可达组员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可达组员的编号;或者,第二组员的编号;或者,可达组员中除第一组员之外其他所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组员的编号时,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第二消息,获得第二组员的编号;第二终端的V2X层向第二终端的AS发送第二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终端的AS接收组播消息;第二终端的AS根据第二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第二终端的AS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基于该设计,一方面,第二终端的AS根据第二组员的编号,确定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保证了第二终端的AS可以正常地向组播发送端反馈ACK/NACK消息。另一方面,组播发送端无需针对可达组员中的每一个组员逐一配置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也减少了组播流程的实现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群组中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终端对应群组中的第三组员;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终端的V2X层向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的AS能够获知可达组员的个数,从而感知获知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个数。这样一来,终端的AS能够根据接收到的ACK消息的个数是否等于感知到的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个数,确定是否所有位于该终端周边的组员均成功接收到组播信息,从而保证终端的AS正常执行组播的HARQ机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包括: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生成/分配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终端的V2X层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终端的V2X层向终端的AS发送第三组员的编号。其中,第三组员的编号用于确定第三组员的反馈资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组员是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终端的V2X层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包括: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终端的V2X层根据第一列表中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第一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或层2标识;或者,终端的V2X层根据第二列表,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第二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或者,终端的V2X层分配第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组员的编号为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或者第三组员的层1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的AS接收组播消息;终端的AS根据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终端的AS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基于该设计,一方面,终端的AS根据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保证了终端的AS可以正常地向组播发送端反馈ACK/NACK消息。另一方面,组播发送端无需针对可达组员中的每一个组员逐一配置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也减少了组播流程的实现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群组的应用层标识;终端的V2X层根据群组的应用层标识,向终端的AS发送群组的层2标识。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群组中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终端对应群组中的第三组员;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向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终端的AS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的AS能够获知可达组员的个数,从而感知获知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个数。这样一来,终端的AS能够根据接收到的ACK消息的个数是否等于感知到的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个数,确定是否所有位于该终端周边的组员均成功接收到组播信息,从而保证终端的AS正常执行组播的HARQ机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的AS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其中,第三组员的编号用于确定第三组员的反馈资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组员为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终端的AS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包括:终端的AS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终端的AS根据第二列表中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第二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或者,终端的AS分配第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组员的编号为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或者第三组员的层1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的AS接收组播消息;终端的AS根据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终端的AS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基于该设计,一方面,终端的AS根据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保证了终端的AS可以正常地向组播发送端反馈ACK/NACK消息。另一方面,组播发送端无需针对可达组员中的每一个组员逐一配置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也减少了组播流程的实现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群组的应用层标识;终端的V2X层根据群组的应用层标识,向终端的AS发送群组的层2标识。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的应用层获得群组中可达组员的个数,第三组员是群组中的一个可达组员;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终端的V2X层向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的AS能够获知可达组员的个数,从而感知获知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个数。这样一来,终端的AS能够根据接收到的ACK消息的个数是否等于感知到的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个数,确定是否所有位于该终端周边的组员均成功接收到组播信息,从而保证终端的AS正常执行组播的HARQ机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的应用层获得群组中可达组员的个数,包括:终端的应用层获取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并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或者,终端的应用层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可达组员的个数;或者,终端的应用层接收群组管理终端发送的可达组员的个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的应用层获取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包括:终端的应用层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或者,终端的应用层接收群组管理终端发送的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的应用层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三组员的编号;终端的V2X层向终端的AS发送第三组员的编号。其中,第三组员的编号用于确定第三组员的反馈资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组员为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终端的应用层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包括:终端的应用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终端的应用层根据第三列表中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第三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或者,终端的应用层分配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终端的应用层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终端的应用层接收群组管理终端发送的第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终端的AS接收组播消息;终端的AS根据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终端的AS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基于该设计,一方面,终端的AS根据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保证了终端的AS可以正常地向组播发送端反馈ACK/NACK消息。另一方面,组播发送端无需针对可达组员中的每一个组员逐一配置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也减少了组播流程的实现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群组的应用层标识;终端的V2X层根据群组的应用层标识,向终端的AS发送群组的层2标识。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V2X层模块和AS模块。V2X层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通信装置对应群组的第一组员;接收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群组中可达组员的个数;向AS模块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AS模块,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可达组员的个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V2X层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一组员的编号,并向AS模块发送第一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员为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V2X层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一组员的编号,包括: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一组员的编号;或者,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一组员的编号;或者,分配第一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员的编号为第一组员的层2标识或者第一组员的层1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AS模块,还用于接收组播消息;根据第一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以及群组中第二组员的标识,第二组员为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V2X层模块,还用于向第二组员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有可达组员的个数或可达组员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可达组员的编号;或者,第二组员的编号;或者,可达组员中除第一组员之外其他所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群组的标识。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V2X层模块和AS模块。V2X层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第一终端对应群组中的第一组员,通信装置对应群组中的第二组员;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接收第一终端的V2X层发送的第二消息;根据第二消息,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向AS模块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AS模块,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可达组员的个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以及第二组员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携带有可达组员的个数或可达组员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可达组员的编号;或者,第二组员的编号;或者,可达组员中除第一组员之外其他所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V2X层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消息,获得第二组员的编号;向AS模块发送第二组员的编号。AS模块,还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第二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AS模块,还用于接收组播消息;根据第二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应用层模块、V2X层模块、以及AS模块。应用层模块,用于向V2X层模块发送群组中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通信装置对应群组中的第三组员。V2X层模块,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向AS模块发送群组中的可达组员的个数。AS模块,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可达组员的个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V2X层模块,用于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包括: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生成/分配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V2X层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向AS模块发送第三组员的编号。AS模块,还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第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V2X层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包括: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根据第一列表中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第一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或层2标识;或者,分配第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组员的编号为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或者第三组员的层1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AS模块,还用于接收组播消息;根据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层模块,还用于向V2X层模块发送群组的应用层标识。V2X层模块,还用于接收应用层模块发送的群组的应用层标识;根据群组的应用层标识,向AS模块发送群组的层2标识。AS模块,还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群组的层2标识。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应用层模块、V2X层模块和AS模块。应用层模块,用于向V2X层模块发送群组中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通信装置对应群组中的第三组员。V2X层模块,用于接收应用层模块发送的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向AS模块发送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AS模块,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AS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AS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包括: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根据第二列表中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第二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或者,分配第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组员的编号为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或者第三组员的层1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AS模块,还用于接收组播消息;根据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层模块,还用于向V2X层模块发送群组的应用层标识。V2X层模块,还用于接收应用层模块发送的群组的应用层标识;根据群组的应用层标识,向AS模块发送群组的层2标识。AS模块,还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群组的层2标识。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应用层模块、V2X层模块以及AS模块。应用层模块,用于获得群组中可达组员的个数,通信装置对应群组中的第三组员;向V2X层模块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V2X层模块,用于向AS模块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AS模块,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可达组员的个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层模块,用于获得群组中可达组员的个数,包括:获取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并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或者,接收应用服务器/群组管理终端发送的可达组员的个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层模块,用于获取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包括:接收应用服务器/群组管理终端发送的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层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向V2X层模块发送第三组员的编号。V2X层模块,还用于向AS模块发送第三组员的编号。AS模块,还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第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层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包括: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根据第三列表中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第三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或者,分配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接收来自于应用服务器或群组管理终端的第三组员的编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AS模块,还用于接收组播消息;根据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层模块,还用于向V2X层模块发送群组的应用层标识。V2X层模块,还用于接收应用层模块发送的群组的应用层标识;根据群组的应用层标识,向AS模块发送群组的层2标识。AS模块,还用于接收V2X层模块发送的群组的层2标识。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可选的,该终端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可以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涉及的通信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涉及的通信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当该处理器执行指令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涉及的通信方法。该指令可以来自芯片内部的存储器,也可以来自芯片外部的存储器。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输入输出电路。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第二终端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的通信方法。
上述第六方面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方法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协议层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消息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消息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消息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HARQ
HARQ是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这两种技术的结合。采用HARQ机制时,在接收数据包的过程中,接收端使用FRC技术纠正能够纠正的错误数据包;并且,接收端通过错误检测判断不能纠正错误的数据包,丢弃该不能纠错的数据包,向发送端请求重新发送相同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组播模式下的HARQ机制主要是指:在一个群组中,当发送端组员发送组播消息时,该发送端组员周边的其他组员在成功接收到组播消息之后,其他组员向发送端组员发送响应消息(例如ACK消息或者NACK消息),进而发送端组员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是否周边的组员均成功接收到该组播消息。若发送端组员确定周边的组员中存在至少一个组员未成功接收到组播消息,发送端组员会重新发送组播消息。
2、群组、可达组员
群组可以是V2X应用中的一个群组,也可以是终端的应用层的组管理服务器所配置的一个群组。一个群组可以包括多个组员。
对于一个群组来说,可达组员可以包括该群组中的一部分组员或者全部组员。例如,群组包括组员#1、组员#2、组员#3、以及组员#4,所有可达组员包括组员#1和组员#2;或者,所有可达组员包括组员#1、组员#2、组员#3、以及组员#4。
对于群组中的一个组员来说,可达组员包括群组中能够接收到该组员发送的组播消息的其他组员。可选的,可达组员还包括该组员本身。举例来说,群组#1包括组员#1-组员#10,假设组员#2-组员#5位于组员#1的覆盖范围内,组员#6-组员#10位于组员#1的覆盖范围之外。也就是说,在组员#1发送组播消息的情况下,组员#2-组员#5能够接收到组员#1组播消息,组员#6-组员#10不能够接收到组员#1发送的组播消息。因此,对于组员#1来说,可达组员包括组员#2-组员#5。可选的,可达组员还包括组员#1。
或者,对于群组中的一个组员来说,可达组员包括群组中位于该组员周边的其他组员。可选的,可达组员还包括该组员本身。可以理解的是,群组中位于该组员周边的其他组员是指与该组员位于同一地理区域(例如街道、城市)的其他组员。或者,群组中位于该组员周边的其他组员是指与该组员位于同一通信区域(例如小区、跟踪区)的其他组员。举例来说,群组#1包括组员#1-组员#10,组员#1-组员#4位于小区#1,组员#5-组员#10位于小区#2。这种情况下,对于组员#1来说,可达组员包括组员#2和组员#3,还可以包括组员#1。对于组员#5来说,可达组员包括组员#6-组员#10,还可以包括组员#5。
3、终端对应的组员、组员对应的终端
对于一个群组来说,终端对应群组中的一个组员,具体是指:该终端的一个用户是该群组中的一个组员。例如,终端对应群组中的组员#1,则说明该终端的用户是群组中的组员#1。
对于一个群组来说,群组中的一个组员对应的终端,具体是指:作为该组员的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例如,用户#1是群组中的组员#1,组员#1对应的终端即为用户#1所使用的终端。
可选的,终端的用户可以是指终端的V2X应用的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用于支持V2X业务数据传输的任一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又可以为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也可以为非3GPP通信系统,不予限制。
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等。
终端,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者终端设备(terminal)。该终端可以安装有V2X应用(application)。该终端可以支持V2X通信,如:接收或发送V2X消息,此时,该终端又可以称之为V2X终端。其中,V2X消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车辆对车辆(vehicleto vehicle,V2V)消息、车对人(vehicle to person,V2P)消息、车对网络(vehicle tonetwork,V2N)消息、车与路面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信息、车与车之间的防碰撞消息、娱乐应用消息、车与车之间交互的导航消息等。显然,图1所示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车载终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智能加油站、智能信号灯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传输V2X消息。其中,通信接口可以包括PC5口和/或Uu口。其中,Uu接口是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接口。PC5接口为终端之间用于V2X业务的用户面ProSe直接通信的参考点。
接入网设备,负责无线资源管理,上下行数据分类和QoS应用,以及与控制面网元完成信令处理,与用户面网元完成数据转发等功能。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非3GPP接入设备等。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对于终端接入核心网的设备,在文中统一称之为接入网设备,不再进行说明。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是4G网络中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设备、5G网络中的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设备等。
参见图1,核心网设备可以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络开发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库(user datarepository,UDR)。
AMF、PCF、UDM等网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除RAN之外的运营商网元构成的网络可以成为核心网,在4G网络中,其包括MME,S-GW,P-GW,HSS等网元,在5G网络中,其包括AMF,SMF,UPF,UDM,PCF等网元。
如图2所示,为一种终端的协议层的示意图,终端的协议层可以支持终端传输V2X消息。终端的协议层可以包括: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V2X层、AS。
其中,应用层,主要用于提供V2X服务,如:生成V2X消息。
V2X层,主要用于确定V2X消息的通信接口等、确定V2X消息在PC5接口的通信模式、PC5单播连接的建立、PC5通信的层2标识的确定。其中,终端的V2X层可以独立部署在终端中,也可以部署在终端的其他协议层中,如:可以部署在终端的非接入(non-accessstratum,NAS)(图2中未示出)中。当V2X层部署在NAS中时,V2X层执行的动作可以认为是由NAS执行,不予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以终端的V2X层独立部署在终端中为例进行说明,不予限制。
AS,主要用于支持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选择、小区选择、无资源资源管理等流程。示例性的,无线资源管理流程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建立流程、终端和核心网之间的信令建立流程、切换流程等。对于PC5口通信,AS还为PC5接口发送的V2X消息申请PC5通信资源,为V2X消息填写源和目的层2地址,为PC5单播通信建立PC5-RRC连接等。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300的组成示意图,该通信装置300可以为终端或者终端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300包括处理器301,通信线路302以及通信接口303。
进一步的,该通信装置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04。其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4以及通信接口303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302连接。
其中,处理器3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301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不做限制。
通信线路302,用于在通信装置300所包括的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3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其它通信网络进行通信。该其它通信网络可以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303可以是模块、电路、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存储器304,用于存储指令。其中,指令可以是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304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还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等,不予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存储器304可以独立于处理器301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存储器304可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或者一些数据等。存储器304可以位于通信装置300内,也可以位于通信装置300外,不做限制。
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4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例如,当通信装置300为终端或者终端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时,处理器301可以执行存储器304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发送端所执行的步骤。
在一种示例中,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3中的CPU0和CPU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300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除图3中的处理器301之外,还可以包括处理器30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300还包括输出设备305和输入设备306。示例性地,输入设备306是键盘、鼠标、麦克风或操作杆等设备,输出设备305是显示屏、扬声器等设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介绍。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上述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群组的标识。群组的标识可以包括:群组的应用层标识和/或层2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可以用于指示该第一消息所对应的群组。
其中,第一消息可以用于发现群组中除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组员之外的其他可达组员。或者说,第一消息可以用于发现群组中位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组员周边的组员。可选的,第一消息还可以称为组成员报告(group member report),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其中,第一终端可以对应群组中的第一组员,该第一组员可以是该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
可选的,第一消息还包括:指示信息和第一组员的标识。该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反馈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第一组员的标识可以包括第一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和/或层标识。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第一终端的V2X应用触发组播业务时,第一终端的应用层向第一终端的V2X层发送业务触发的指示消息。之后,第一终端的V2X层以组播/广播的方式发送第一消息。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当第一终端的应用层建立/更新V2X群组时,第一终端的应用层向第一终端的V2X层发送V2X群组建立/更新的指示信息。之后,第一终端的V2X层以组播/广播的方式发送第一消息。
上述业务触发的指示信息、以及V2X群组建立/更新的指示信息均可以包括群组的应用层标识,还可以包括第一组员的应用层标识。
S102、第二终端的V2X层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消息。
其中,第二终端可以为该群组中除第一组员之外的任意一个组员(可以称之为第二组员)对应的终端。例如,若一个终端的V2X层能够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消息,且该终端的用户是第一消息所对应的群组中的组员,则该终端即为第二终端。举例说明,终端#1的用户是群组#1中的组员,终端#2的用户是群组#2中的组员,终端#3的用户是群组#1中的组员,终端#4的用户是群组#1中的组员。假设终端#1为第一终端,终端#1的V2X层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群组#1的标识。终端#2的V2X层、终端#3的V2X层、终端#4的V2X层均接收到来自终端#1的第一消息。由于终端#2的用户不是群组#1中的组员,因此第二终端不包括终端#2。终端#3的用户和终端#4的用户是群组#1中的组员,因此第二终端可以为终端#3和终端#4中的至少一个。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终端的V2X层能够接收到来自于第一终端的第一消息,因此第二终端位于第一终端的周边,也就是说,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组员位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组员的周边。这样一来,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组员也是所述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
S103、第二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其中,上述响应消息可以包括:群组的标识和第二组员的标识。其中,第二组员的标识可以包括第二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和/或层2标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响应消息所包括的群组的标识与第一消息所包括的群组的标识可以是同一个群组的标识。
上述响应消息可以有其他名称,例如,组成员报告响应(group member reportack),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二终端的V2X层从第二终端的应用层获取群组的应用层标识;并根据群组的应用层标识,生成/分配群组的层2标识。从而,第二终端的V2X层可以存储群组的标识。在第二终端的V2X层接收到第一消息之后,第二终端的V2X层判断自身存储的群组的标识是否匹配第一消息所包括的群组的标识。若自身存储的群组的标识与第一消息所包括的群组的标识相同,则第二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其中,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群组的应用层标识,分配该群组的层2标识,具体是指:第二终端的V2X层随机分配一个该群组的层2标识。
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群组的应用层标识,生成该群组的层2标识,具体是指: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预设的算法/第一对应关系,以及群组的应用层标识,生成群组的层2标识。其中,第一对应关系是指群组的应用层标识与群组的层2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性的,表1为第一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结合表1进行举例说明,假设群组的应用层标识为11,则第二终端的V2X层能够确定群组的层2标识为1111110000000000。
表1
群组的应用层标识 群组的层2标识
11 1111110000000000
10 1111110000000001
00 1111110000000011
01 1111110000000010
S104、第一终端的V2X层接收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的V2X层可能接收到一个或多个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S105、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响应消息,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的个数,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
若上述第二组员是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且第一组员是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则可达组员的个数可以等于接收到响应消息的个数加1。
结合步骤S102中的例子,假设终端#1仅接收到终端#3的响应消息,那么群组#1中可达组员的个数可以是2。
若第二组员是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且第一组员不是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则可达组员的个数可以等于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的个数。
结合步骤S102中的例子,假设终端#1接收到终端#3发送的响应消息以及终端#4发送的响应消息,则群组#1中可达组员的个数可以是2。
S106、第一终端的V2X层向第一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相应地,第一终端的AS接收到可达组员的个数。
从而,第一终端的AS能够获知群组中位于第一终端周边的组员的具体数目。具体的,在第一组员不是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群组中位于第一终端周边的组员的个数等于可达组员的个数。在第一组员是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群组中位于第一终端周边的组员的个数等于可达组员的个数减去1。
可选的,除了可达组员的个数之外,第一终端的V2X层还向第一终端的AS发送群组的层2标识和/或第一组员的层2标识。
基于步骤S101-S106,第一终端的V2X层通过发送第一消息,以触发群组中第一组员周边的组员发送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从而第一终端的V2X层能够根据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第一终端的V2X层向第一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这样一来,第一终端的AS可以根据可达组员的个数,确定群组中位于第一组员周边的组员的具体数目。这样一来,第一终端的AS在发起组播业务的情况下,第一终端的AS根据可达组员的个数以及接收到的ACK消息的个数,判断第一终端周边的组员是否均成功接收到组播消息,以保证HARQ机制的正常执行。
可选地,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包括步骤S107-S109,如下所述。
S107、第一终端的V2X层向第二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二消息。
其中,第二消息可以用于使第二终端的V2X层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第二消息可以携带有可达组员的个数和可达组员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可达组员的标识可以包括:第一组员的标识以及所有第二组员的标识。
可选的,第二消息还包括群组的标识。另外,在第二消息不携带可达组员的标识的情况下,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组员的标识。
可选的,第二消息为组信息通知(group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终端的V2X层以单播的方式发送第二消息。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终端的V2X层以组播/广播的方式发送第二消息。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单播的方式,第二消息以组播/广播的方式发送,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第一终端的V2X层执行步骤S106和S107的顺序。例如,第一终端的V2X层可以先执行步骤S106,再执行步骤S107;或者,可以先执行步骤S107,再执行步骤S106;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106和S107。
S108、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第二消息,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
在第二消息包括可达组员的个数的情况下,第二终端的V2X层通过解析第二消息,可以直接获取可达组员的个数。
在第二消息不包括可达组员的个数,但包括可达组员的标识的情况下,第二终端的V2X层通过解析第二消息,获取可达组员的标识;之后,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标识,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可以理解的是,可达组员的个数等于可达组员的标识的个数。
举例来说,若第二消息包括:可达组员#1的标识、可达组员#2的标识、可达组员#3的标识、以及可达组员#4的标识,则第二终端的V2X层能够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为4。
S109、第二终端的V2X层向第二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相应地,第二终端的AS获取到可达组员的个数。
可选的,除了可达组员的个数之外,第二终端的V2X层还向第二终端的AS发送群组的层2标识和/或第二组员的层2标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终端的V2X层接收第一消息;在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组员属于第一消息对应的群组的情况下,第二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以使得第一终端获知第二终端对应的组员位于第一终端的周边。之后,第二终端的V2X层接收第二消息,并根据第二消息,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第二终端的V2X层向第二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这样一来,第二终端的AS在发起组播业务的情况下,第二终端的AS根据可达组员的个数以及接收到的ACK消息的个数,判断第二终端周边的组员是否均成功接收到组播消息,以保证HARQ机制的正常执行。
可选的,如图5所示,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是在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的基础上实现的,具体地,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步骤S201-S202。
S201、第一终端的V2X层获得第一组员的编号。
其中,第一组员的编号可以为第一组员的层2标识、层1标识、或者其他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层1标识可以是由层2标识经过截短处理得到。也就是说,层1标识是截短后的层2标识。举例来说,假设截短处理是指将层2标识的前10个比特截去,仅保留层2标识第11个比特之后的比特,若第一组员的层2标识为0011001111110001,则第一组员的层1标识为110001。
可选的,若第一组员是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在第一组员的编号为其他参数的情况下,第一终端的V2X层可以采用以下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以获得第一组员的编号。
实现方式一、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一组员的编号。
可选的,第一终端的V2X层将所有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并根据第一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在第一排列顺序/第二排列顺序中的序号,作为第一组员的编号。其中,第一排列顺序是指所有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第二排列顺序是指所有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示例性的,对于第一排列顺序或第二排列顺序来说,起始序号可以为任意一个自然数,例如0。
下面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上述实现方式一。假设可达组员#1的应用层标识为0000,可达组员#2的应用层标识为0011,可达组员#3的应用层标识为0010,可达组员#4的应用层标识为0001,则第一排列顺序可以为:可达组员#1的应用层标识、可达组员#4的应用层标识、可达组员#3的应用层标识,可达组员#2的应用层标识。假设第一排列顺序的起始序号为0,因此,可达组员#1的应用层标识在第一排列顺序中的序号为0,可达组员#4的应用层标识在第一排列顺序中的序号为1,可达组员#3的应用层标识在第一排列顺序中的序号为2,可达组员#2的应用层标识在第一排列顺序中的序号为3。这样一来,若第一组员为可达组员#3,则第一终端的V2X层可以第一组员的编号为2。
实现方式二、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一组员的编号。
可选的,第一终端的V2X层将所有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并根据第一组员的层2标识在第三排列顺序/第四排列顺序中的序号,作为第一组员的编号。其中,第三排列顺序是指所有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第四排列顺序是指所有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示例性的,对于第三排列顺序或第四排列顺序来说,起始序号可以为任意一个自然数,例如0。
下面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上述实现方式二。假设可达组员#1的层2标识为0011001111110000,可达组员#2的层2标识为0011001111110011,可达组员#3的层2标识为0011001111110010,可达组员#4的层2标识为0011001111110001,则第三排列顺序可以为:可达组员#1的层2标识、可达组员#4的层2标识、可达组员#3的层2标识,可达组员#2的层2标识。假设第三排列顺序的起始序号为0,因此,可达组员#1的层2标识在第三排列顺序中的序号为0,可达组员#4的层2标识在第三排列顺序中的序号为1,可达组员#3的层2标识在第三排列顺序中的序号为2,可达组员#2的层2标识在第三排列顺序中的序号为3。这样一来,若第一组员为可达组员#3,第一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第一组员的编号为2。
实现方式三、第一终端的V2X层分配第一组员的编号。
其中,编号的取值范围是根据可达组员的个数来确定的。例如,可达组员的个数为10,则编号的取值可以从0至9的整数中选择,或者编号的取值可以从1至10的整数中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分配给第一组员的编号不会被分配给可达组员中的其他组员。也就是说,在群组中,可达组员中不同的两个组员具有不同的两个编号。
举例来说,假设群组中可达组员包括10个组员,则第一终端的V2X层需要分配10个编号,这10个编号可以分别为0,1,2,3,4,5,6,7,8,9。第一终端的V2X层可以从10个编号之中随机选择一个编号(例如编号9)分配给第一组员。
S202、第一终端的V2X层向第一终端的AS发送第一组员的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步骤S201-S202与步骤S105-S106的执行顺序。也就是说,第一终端的V2X层可以先执行步骤S201-S202,再执行步骤S105-S106;或者,先执行步骤S105-S106,再执行步骤S201-S202;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105-S106,和步骤S201-S202。
可选的,在第一终端的V2X层同时执行步骤S202和步骤S106的情况下,第一组员的编号以及可达组员的个数可以承载于同一消息中。
基于步骤S201-S202,第一终端的AS能够获知第一组员的编号。从而,第一终端的AS在接收到组播消息之后,第一终端的AS能够根据第一组员的编号,确定相应的反馈资源,并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其具体细节可以参考下文图12所示的实施例。
可选的,如图5所示,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在步骤S107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203-S204。
S203、第二终端的V2X层获得第二组员的编号。
其中,第二组员的编号可以为第二组员的层2标识、层1标识、或者其他参数。
在第二组员的编号为其他参数的情况下,第二终端的V2X层可以根据第二消息,获得第二组员的编号。
可选的,第二消息以隐式的方式指示第二组员的编号。例如,第二消息包括可达组员的标识。
这样一来,第二终端的V2X层可以从第二消息,获取可达组员的标识。之后,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二组员的编号。其中,第二组员的编号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考步骤S201中实现方式一或实现方式二的相关描述。
或者,组员的标识在第二消息中的位置对应组员的编号。从而,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第二组员的标识在第二消息中的位置,确定第二组员的编号。
结合图6进行举例说明,组员#1的标识位于第二消息中的第一位置,组员#2的标识位于第二消息中的第二位置,组员#3的标识位于第二消息中的第三位置。第二消息中第一位置对应编号1,第二消息中的第二位置对应编号2,第二消息中的第三位置对应编号3。假设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组员为组员#3,则第二终端的V2X层能够确定第二组员的编号为3。
可选的,第二消息以显式的方式指示第二组员的编号。
例如,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组员的编号。这样一来,第二终端的V2X层通过解析第二消息,可以直接获取到第二组员的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消息仅包括第二组员的编号,不包括其他组员的编号的情况下,第一终端的V2X层是以单播的方式将该第二消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V2X层。
又例如,第二消息可以包括可达组员的编号。或者,在第一组员为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可达组员中除了第一组员之外的其他所有组员的编号。
下面以第二消息包括可达组员的编号的情况,具体说明第二终端的V2X层如何确定第二组员的编号。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消息包括可达组员中除了第一组员之外的其他所有组员的编号的情况下,第二终端的V2X层确定第二组员的编号的实现方式也可以参考下文中的相应描述。
第二消息包括可达组员的编号,还包括可达组员的标识。对于可达组员中的任一个组员来说,该组员的标识在第二消息中的位置,可以隐式指示该组员的编号在第二消息中的位置。从而,由于第二终端的V2X层预先获知第二组员的标识,因此第二终端的V2X层可以先确定第二组员的标识在第二消息中的位置,从而确定第二组员的编号在第二消息中的位置,进而确定第二组员的编号。
可选的,在第二消息包括可达组员的编号和可达组员的标识的情况下,组员的标识在第二消息中的位置隐式指示该组员的编号在第二消息中的位置,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一、第二消息包括第一信元和第二信元,第一信元用于承载可达组员的标识,第二信元用于承载可达组员的编号。对于可达组员中的任一个组员来说,组员的标识在第一信元中的位置与组员的编号在第二信元中的位置相同。
基于实现方式一,第二终端的V2X层通过确定第二组员的标识在第一信元中的位置,从而确定第二组员的编号在第二信元中的位置。这样一来,第二终端的V2X层从第二信元中能够获取到第二组员的编号。
结合图7进行举例说明,如图7所示,组员#1的标识在第一信元中的第一位置,组员#2的标识在第一信元中的第二位置,组员#3的标识在第一信元中的第三位置。组员#1的编号在第二信元中的第一位置,组员#2的编号在第二信元中的第二位置,组员#3的编号在第二信元中的第三位置。假设第二组员为组员#3,第二终端的V2X层先确定组员#3的标识位于第一信元中的第三位置,从而第二终端的V2X层从第二信元的第三位置获取组员#3的编号。
实现方式二、第二消息包括M个信元,M等于可达组员的个数。M个信元中一个信元对应一个组员,一个信元用于承载对应的组员的标识和编号。
基于实现方式二,第二终端的V2X层通过确定第二信息中用于承载第二组员的标识的信元,从而在第二信息中用于承载第二组员的标识的信元中获取到第二组员的编号。
结合图8进行举例说明,组员#1的标识以及编号承载于第二消息的信元#1中,组员#2的标识以及编号承载于第二消息的信元#2中,组员#3的标识以及编号承载于第二消息的信元#3中。假设第二组员为组员#2,则第二终端的V2X层能够确定根据组员#2的标识,确定信元#2,并从信元#2中获得组员#2的编号。
S204、第二终端的V2X层向第二终端的AS发送第二组员的编号,以使得第二终端的AS接收到第二终端的V2X层发送的第二组员的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步骤S203-S204和步骤S108-S109的执行顺序。也就是说,第二终端的V2X层可以先执行步骤S203-S204,再执行步骤S108-S109;或者,先执行步骤S108-S10,再执行步骤S203-S204;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203-S204,和步骤S108-S109。
可选的,在第二终端的V2X层同时执行步骤S204和步骤S109的情况下,第二组员的编号和可达组员的个数可以承载于同一消息中。
基于上述步骤S203-S204,第二终端的AS能够获知第二组员的编号。从而,第二终端的AS在接收到组播消息之后,第二终端的AS能够根据第二组员的编号,确定相应的反馈资源,并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其具体细节可以参考下文图12所示的实施例。
可选的,在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组员的编号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该通信方法在步骤S107之前还包括步骤S205。
S205、第一终端的V2X层获得第二组员的编号。
其中,第一终端获得第二组员的编号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步骤S201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步骤S201和步骤S205的执行顺序。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相应地,终端的V2X层接收终端的应用层发送的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对应群组中的第三组员。第三组员可以是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
可选的,终端的应用层执行步骤S301的触发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终端的V2X应用触发组播业务、群组的建立、群组的更新。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的应用层获得群组中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之后,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
可选的,终端的应用层获得群组中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包括:终端的应用层接收其他设备(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群组管理终端)发送的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
其中,群组管理终端是用于管理群组的终端,具有创建群组、更新群组的组员、删除群组等功能。或者说,群组管理终端对应群组中的管理组员,该管理组员用于对群组进行管理,具有创建群组、更新群组的组员、删除群组等功能。
S302、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的V2X层统计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个数,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其中,可达组员的个数等于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个数。
例如,终端的V2X层接收到组员#1的应用层标识、组员#3的应用层标识、组员#5的应用层标识、组员#6的应用层标识、以及组员#7的应用层标识,则终端的V2X层能够确定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个数为5,从而终端的V2X层确定可达组员的个数为5。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生成/分配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之后,终端的V2X层统计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个数,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其中,可达组员的个数等于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个数。
其中,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分配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具体是指:终端的V2X层随机分配一个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
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生成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具体是指:终端的V2X层根据预设的算法/第二对应关系,以及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生成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其中,第二对应关系是指组员的应用层标识与组员的层2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性的,表2为第二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结合表2进行举例说明,假设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组员的应用层标识为1101,则终端的V2X层能够确定该组员的层2标识为111101011001001。假设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组员的应用层标识为1111,则终端的V2X层能够确定该组员的层2标识为111101011001101。
表2
Figure BDA0002097535640000171
Figure BDA0002097535640000181
S303、终端的V2X层向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相应地,终端的AS接收终端的V2X层发送的可达组员的个数。
基于上述步骤S301-S303,终端的AS层能够获知可达组员的个数,从而保证终端的AS能够在组播模式下执行HARQ机制。
可选的,如图9所示,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步骤S304-S305。
S304、终端的V2X层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
其中,第三组员的编号可以是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层1标识或者其他参数。
可选的,在第三组员是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的情况下,若第三组员的编号为其他参数,则终端的V2X层可以根据以下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
实现方式一、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
实现方式二、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
实现方式三、终端的V2X层分配第三组员的编号。
上述实现方式一至实现方式三的细节可以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在赘述。
实现方式四、终端的V2X层根据第一列表中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
其中,第一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或层2标识。
可选的,终端的V2X层根据第三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层2标识在第一列表中的位置,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例如,在第一列表以一列/行记录一个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层2标识的情况下,终端的V2X层可以以第三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层2标识所在的列/行的序号,作为第一可达组员的编号。
举例说明,假设第一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表3为第一列表的一个示例。假设第三组员的应用层标识为1101,可见第三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在第一列表中的第一行。假设第一列表中的行从0开始排序时,第一行的序号为0。这样一来,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为0。
表3
1101
1110
1111
1100
举例说明,假设第一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表4为第一列表的一个示例。假设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为111101011001001,可见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在第一列表中的第一行。假设第一列表中的行从0开始排序时,第一行的序号为0。这样一来,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为0。
表4
111101011001001
111101011001010
111101011001101
11110111100100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三组员的编号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可达组员中的其他组员。
S305、终端的V2X层向终端的AS发送第三组员的编号。相应地,终端的AS接收终端的V2X层发送的第三组员的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步骤S302-S303,和步骤S304-S305的执行顺序。也就是说,可以先执行步骤S302-S303,再执行步骤S304-S305;或者,先执行步骤S304-S305,再执行步骤S302-S303,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302-S303,和步骤S304-S305。
基于步骤S304-S305,终端的AS可以获知第三组员的编号,以便于保证在终端的AS接收到组播消息之后,终端的AS能够正确地反馈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其具体细节可以参考下文图12所示的实施例。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相应地,终端的V2X层接收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
其中,步骤S401的具体描述可参考步骤S301,在此不再赘述。
S402、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向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相应地,终端的AS接收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的V2X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生成/分配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之后,终端的V2X层向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
其中,终端的V2X层生成/分配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具体描述可参考图9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301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403、终端的AS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
其中,可达组员的个数等于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个数。
基于步骤S401-S403,终端的AS层能够获知可达组员的个数,从而保证终端的AS能够在组播模式下执行HARQ机制。
可选的,如图10所示,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步骤S404。
S404、终端的AS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
其中,第三组员的编号可以是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层1标识或者其他参数。
可选的,在第三组员为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的情况下,若第三组员的编号为其他参数,则终端的AS可以根据以下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
实现方式一、终端的AS根据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
实现方式二、终端的AS分配第三组员的编号。
上述实现方式一和实现方式二的细节可以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1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现方式三、终端的AS根据第二列表中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其中,第二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
上述实现方式三的细节可以参考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04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三组员的编号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可达组员中的其他组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步骤S403和步骤S404的执行顺序。也就是说,可以先执行步骤S403,再执行步骤S404;或者,先执行步骤S404,再执行步骤S403,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403,和S404。
基于步骤S404,终端的AS可以获知第三组员的编号,以便于保证在终端的AS接收到组播消息之后,终端的AS能够正确地反馈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其具体细节可以参考下文图12所示的实施例。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终端的应用层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对应群组中的第三组员。
可选的,终端的应用层执行步骤S501的触发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终端的V2X应用触发组播业务、群组的建立、群组的更新。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的应用层获得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之后,终端的应用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获得可达组员的个数。其中,可达组员的个数等于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个数。
可选的,终端的应用层获得群组中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包括:终端的应用层接收其他设备(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群组管理终端)发送的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
S502、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相应地,终端的V2X层接收可达组员的个数。
S503、终端的V2X层向终端的AS发送可达组员的个数。相应地,终端的AS接收可达组员的个数。
基于上述步骤S501-S503,终端的AS获知可达组员的个数,以保证终端的AS能够在组播模式下正常执行HARQ机制。
可选的,如图11所示,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步骤S504-S506。
S504、终端的应用层获得第三组员的编号。
其中,第三组员的编号可以是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层1标识或者其他参数。
可选的,在第三组员为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的情况下,若第三组员的编号为其他参数,则终端的应用层可以根据以下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
实现方式一、终端的应用层根据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
实现方式二、终端的应用层分配第三组员的编号。
上述实现方式一和实现方式二的细节可以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1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现方式三、所述终端的应用层根据第三列表中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第三组员的编号。其中,第三列表用于记录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
上述实现方式三的细节可以参考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04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现方式四、终端的应用层接收来自于应用服务器或群组管理终端的第三组员的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三组员的编号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可达组员中的其他组员。
S505、终端的应用层向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三组员的编号。相应地,终端的V2X层接收第三组员的编号。
S506、终端的V2X层向终端的AS发送第三组员的编号。相应地,终端的AS接收第三组员的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步骤S501-S503,与步骤S504-S506的执行顺序。也就是说,可以先执行步骤S501-S503,再执行步骤S504-S506;或者,先执行步骤S504-S506,再执行步骤S501-S503,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501-S503,和S504-S506。
基于步骤S504-S506,终端的AS可以获知第三组员的编号,以便于保证在终端的AS接收到组播消息之后,终端的AS能够正确地反馈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其具体细节可以参考下文图12所示的实施例。
在图9、图10或者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的应用层可以向终端的V2X层发送群组的应用层标识;之后,终端的V2X层根据群组的应用层标识,生成/分配群组的层2标识,并向终端的AS发送群组的层2标识。这样使得终端的AS获知群组的层2标识。从而,终端的AS所发送的组播消息可以包括群组的层2标识,以指示该组播消息对应的群组。
在图9、图10或者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三组员不是群组中可达组员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终端的应用层还向终端的V2X层发送第三组的应用层标识;终端的V2X层根据第三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生成/分配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之后,终端的V2X层向终端的AS发送第三组的层2标识。这样使得终端的AS获知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从而,终端的AS在发送组播消息时,第三组员的层2标识可以作为组播消息中的源地址。
下面以图12所示的实施例,具体说明终端对应的组员的编号的功能。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01、组播接收端的AS接收组播发送端的AS发送的组播消息。
其中,组播消息可以包括群组的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组播接收端可以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也可以是图9、图10或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
组播接收端对应群组中的第四组员。可以理解的是,若组播接收端为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则第四组员即为第一组员。若组播接收端为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则第四组员即为第二组员。若组播接收端为图9、图10或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则第四组员即为第三组员。
S602、组播接收端的AS根据第四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
其中,反馈资源用于承载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反馈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空域资源、和/或码域资源。
时域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时间单元可以是子帧、时隙、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等。
频域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频域单元,频域单元可以是子载波、带宽。
空域资源包括波束、天线端口。
码域资源可以为在相同时域和频域上互不影响的符号序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组员的编号与反馈资源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或者说,组员的编号用于确定该组员对应的反馈资源。
可选的,组员的编号与反馈资源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具体是指:组员的编号与反馈资源的索引/名称/标识/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表5为组员的编号与反馈资源的索引之间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结合表5进行举例说明,假设第四组员的编号为2,从而终端的AS在索引为2的反馈资源上发送ACK/NACK消息。
表5
可达组员的编号 反馈资源的索引
0 0
1 1
2 2
3 3
可以理解的是,组员的编号与反馈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存在的,例如编号0的组员对应第一个反馈资源,编号1的组员对应第二个反馈资源,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或者,组员的编号与反馈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显式存在的。可选的,在这种情况下,组播发送端可以以广播/组播的方式,向组播接收端发送组员的编号与反馈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S603、组播接收端的AS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NACK消息。
当组播接收端的AS接收到完整的组播消息时,组播接收端的AS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ACK消息,以使组播发送端的AS获知该组播接收端的AS已完整接收到组播消息。
当组播接收端的AS未接收到组播消息或者接收到不完整的组播消息时,组播接收端的AS根据反馈资源,发送组播消息的NACK消息,以触发组播发送端的AS重新发送组播消息。
基于图12所示的技术方案,一方面,组播接收端的AS根据组播接收对应的组员的编号,确定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保证了组播接收端的AS可以正常地向组播发送端反馈ACK/NACK消息。另一方面,组播发送端无需针对可达组员中的每一个组员逐一配置相应的反馈资源,从而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也减少了组播流程的实现复杂度。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应用层模块1301、V2X模块1302、以及AS模块1303。其中,应用层模块1301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9中的步骤S301,图10中的步骤S401,图5中的步骤S501、S502、S504和S505,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他过程。V2X层模块1302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4中的步骤S101-S109,图5中的步骤S201-S205,图9中的步骤S301-S305,图10中的步骤S401和S402,图11中的步骤S502、S503、S505和S506,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他过程。AS模块1303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4中的步骤S106或者S109,图5中的步骤S202或者S204,图9中的步骤S303和S305,图10中的步骤S402-S404,图11中的步骤S503和S506,图12中的S601-S6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他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本发明实施例通信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该芯片系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该第一终端用于执行图4或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该第二终端用于执行图4或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闪存、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或者,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例如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来控制执行。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的车联网V2X层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对应所述群组的第一组员;
所述第一终端的V2X层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群组的标识以及所述群组中第二组员的标识,所述第二组员为所述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
所述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响应消息,确定所述群组中的可达组员的个数;
所述第一终端的V2X层向所述第一终端的接入层AS发送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的V2X层获得所述第一组员的编号,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AS发送所述第一组员的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员是所述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终端的V2X层获得所述第一组员的编号,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所述第一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所述第一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的V2X层分配所述第一组员的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的AS接收组播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的AS根据所述第一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的AS根据所述反馈资源,发送所述组播消息的应答ACK/否认应答NACK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的V2X层向所述第二组员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有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或所述可达组员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可达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第二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可达组员中除所述第一组员之外其他所有组员的编号。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的车联网V2X层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群组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对应所述群组中的第一组员,所述第二终端对应所述群组中的第二组员;
所述第二终端的V2X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群组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组员的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的V2X层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第二消息,获得所述群组中的可达组员的个数;
所述第二终端的V2X层向所述第二终端的接入层AS发送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携带有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或所述可达组员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可达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第二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可达组员中除所述第一组员之外其他所有组员的编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组员的编号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第二消息,获得所述第二组员的编号;
所述第二终端的V2X层向所述第二终端的AS发送所述第二组员的编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的AS接收组播消息;
所述第二终端的AS根据所述第二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
所述第二终端的AS根据所述反馈资源,发送所述组播消息的应答ACK/否认应答NACK消息。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的应用层向所述终端的车联网V2X层发送群组中的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所述终端对应所述群组中的第三组员;
所述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确定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
所述终端的V2X层向所述终端的接入层AS发送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确定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包括:
所述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生成/分配所述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
所述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确定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V2X层获得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
所述终端的V2X层向所述终端的AS发送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员为所述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所述终端的V2X层获得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包括:
所述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终端的V2X层根据第一列表中所述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所述第一列表用于记录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或层2标识;或者,
所述终端的V2X层分配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AS接收组播消息;
所述终端的AS根据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
所述终端的AS根据所述反馈资源,发送所述组播消息的应答ACK/否认应答NACK消息。
1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的应用层向所述终端的车联网V2X层发送群组中的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所述终端对应所述群组中的第三组员;
所述终端的V2X层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向所述终端的接入层AS发送所述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
所述终端的AS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确定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AS获得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员为所述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所述终端的AS获得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包括:
所述终端的AS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的大小,确定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终端的AS根据第二列表中所述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所述第二列表用于记录所述可达组员的层2标识;或者,
所述终端的AS分配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AS接收组播消息;
所述终端的AS根据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
所述终端的AS根据所述反馈资源,发送所述组播消息的应答ACK/否认应答NACK消息。
2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的应用层获得群组中的可达组员的个数,所述终端对应所述群组中的第三组员;
所述终端的应用层向所述终端的车联网V2X层发送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
所述终端的V2X层向所述终端的接入层AS发送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应用层获得群组中的可达组员的个数,包括:
所述终端的应用层获取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并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确定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或者,
所述终端的应用层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或所述群组管理终端的所述可达组员的个数。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应用层获取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包括:
所述终端的应用层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或群组管理终端的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应用层获得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
所述终端的应用层向所述终端的V2X层发送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
所述终端的V2X层向所述终端的AS发送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员为所述群组中的可达组员中的一个;所述终端的应用层获得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包括:
所述终端的应用层根据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的大小,确定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终端的应用层根据第三列表中所述第三组员所处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所述第三列表用于记录所述可达组员的应用层标识;或者,
所述终端的应用层分配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或者,
所述终端的应用层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或群组管理终端的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的AS接收组播消息;
所述终端的AS根据所述第三组员的编号,确定反馈资源;
所述终端的AS根据所述反馈资源,发送所述组播消息的应答ACK/否认应答NACK消息。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2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所涉及的步骤的模块。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910523810.8A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1049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7546.9A CN114501341A (zh)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1910523810.8A CN112104982B (zh)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096203 WO2020253658A1 (zh) 2019-06-17 2020-06-15 通信方法及装置
BR112021025198A BR112021025198A2 (pt) 2019-06-17 2020-06-15 Método e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EP20826830.0A EP3975591B1 (en) 2019-06-17 2020-06-15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MX2021015681A MX2021015681A (es) 2019-06-17 2020-06-15 Metodo y aparato de comunicacion.
US17/552,697 US20220109586A1 (en) 2019-06-17 2021-12-16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3810.8A CN112104982B (zh)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7546.9A Division CN114501341A (zh)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4982A CN112104982A (zh) 2020-12-18
CN112104982B true CN112104982B (zh) 2021-12-31

Family

ID=7374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3810.8A Active CN112104982B (zh)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2111497546.9A Pending CN114501341A (zh)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7546.9A Pending CN114501341A (zh) 2019-06-17 2019-06-17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09586A1 (zh)
EP (1) EP3975591B1 (zh)
CN (2) CN112104982B (zh)
BR (1) BR112021025198A2 (zh)
MX (1) MX2021015681A (zh)
WO (1) WO2020253658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6025A (zh) * 2015-09-08 2016-01-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v2x业务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05362A (zh) * 2016-02-12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资源选择技术的系统与方法
CN108990125A (zh) * 2017-06-01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547168A (zh) * 2017-09-2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7453A (zh) * 2012-03-22 2013-09-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pcef和pcrf的方法
CN107710795B (zh) * 2015-06-24 2020-11-24 英特尔公司 用于车辆到任意事物(V2X)通信的增强型邻近服务(ProSe)协议
CN107040898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车联网业务的方法及本地化网络架构
EP3443765B1 (en) * 2016-04-11 2021-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handling quasi co-location (qcl) configuration for multicast transmissions
US10931426B2 (en) * 2017-08-10 2021-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US10931406B2 (en) * 2019-06-10 2021-02-23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feedback resource for groupcast in side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005254A1 (en) * 2019-07-23 2022-06-0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inimum communication range for mac tb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6025A (zh) * 2015-09-08 2016-01-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v2x业务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05362A (zh) * 2016-02-12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资源选择技术的系统与方法
CN108990125A (zh) * 2017-06-01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547168A (zh) * 2017-09-2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Groupcast for NR V2X;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4》;20181116;第6.21节,第2.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1341A (zh) 2022-05-13
US20220109586A1 (en) 2022-04-07
WO2020253658A1 (zh) 2020-12-24
BR112021025198A2 (pt) 2022-02-01
EP3975591A1 (en) 2022-03-30
CN112104982A (zh) 2020-12-18
EP3975591A4 (en) 2022-07-06
EP3975591B1 (en) 2024-01-10
MX2021015681A (es) 2022-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1295B2 (en)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terminal accessing 5G network on non-3GPP access
JP7013498B2 (ja) 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1159929B2 (en) Scheduling request for further enhanced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feNB-IoT)
CN112995958B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10167190A (zh) 会话建立方法和设备
US20220248417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configuring sidelink resour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a
CN112788543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0033941A1 (en) Prioritization of control and data transmsission for different services
WO2016145735A1 (zh) 基于终端直连通信的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和终端
JP2013527697A (ja) 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識別子(stid)割当方法及び装置
WO2012115406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치 업데이트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171672A1 (en) Rout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38574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8141810A (zh) 车联网系统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4449473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7431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ystem
US20220217618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104982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392137B (zh)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1585708B (zh) 组播反馈资源的确定方法、接收节点及发送节点
JP6497711B2 (ja) リソースブロードキャスト方法およびリソースブロードキャスト装置
JP2023519922A (ja) 信号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40040496A1 (en) Ue access identity determination for 3gpp and non-3gpp accesses
JP2020145693A (ja) 車車間・路車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KR20220069856A (ko)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페이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