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4463B -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4463B
CN112104463B CN202011242295.5A CN202011242295A CN112104463B CN 112104463 B CN112104463 B CN 112104463B CN 202011242295 A CN202011242295 A CN 202011242295A CN 112104463 B CN112104463 B CN 1121044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seal
owner user
digital certificate
public key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22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4463A (zh
Inventor
石宁
李达
李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nn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nn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nn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nn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422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4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4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4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4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4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63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certificates, e.g. public key certificate [PKC] or attribute certificate [AC];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63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certificates, e.g. public key certificate [PKC] or attribute certificate [AC];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arrangements
    • H04L9/3268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certificates, e.g. public key certificate [PKC] or attribute certificate [AC];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arrangements using certificate validation, registration, distribution or revocation, e.g. 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 [CR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系统包括:联盟区块链;联盟区块链包括多个节点,节点设置有业务应用子系统,业务应用子系统上注册有至少一个用户;业务应用子系统配置有:代用户向联盟区块链发送数字证书获取请求;代用户向联盟区块链发送电子印章申请;代用户向联盟区块链发送电子印章使用请求;节点配置有:生成数字证书并上链存储;生成电子印章并上链存储;根据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使用电子印章。以解决中心化系统作为用户电子印章的存储机构,不具备不可删除的特性;电子印章与数字证书高度绑定,导致电子印章的使用灵活性较差;以及如果中心化系统遭受攻击,则会造成电子印章及其使用变得不可信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印章技术以先进的数字技术模拟传统实物印章,是一种基于国际PKI(Public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标准的网上身份认证方式。数字证书以数字签名的方式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来有效的进行网上身份认证,帮助各个用户识别对方身份和表明自身身份,具有真实性和防抵赖性。目前,电子印章的颁发和使用场景主要是将电子印章整合到一个稳定的中心化系统中,用户只需要向该中心化系统的运营商注册即可使用在线电子签章的功能,如此,电子印章可信性需要依赖用户的数字证书在中心化系统中的可信性。
然而,中心化系统作为用户电子印章的存储机构,不具备不可删除的特性;电子印章与数字证书高度绑定,导致电子印章的使用灵活性较差;以及如果中心化系统遭受攻击,则会造成电子印章变得不可信,以及电子印章的使用变得不可信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以解决中心化系统作为用户电子印章的存储机构,不具备不可删除的特性;电子印章与数字证书高度绑定,导致电子印章的使用灵活性较差;以及如果中心化系统遭受攻击,则会造成电子印章变得不可信,以及电子印章的使用变得不可信等问题。
第一方面,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系统,包括:联盟区块链;所述联盟区块链包括多个能够点对点通信的节点,所述节点设置有业务应用子系统,所述业务应用子系统上注册有至少一个用户;
所述业务应用子系统配置有:
代所述用户向所述联盟区块链发送数字证书获取请求;
代所述用户向所述联盟区块链发送电子印章申请;
代所述用户向所述联盟区块链发送电子印章使用请求;
所述节点配置有:
根据所述数字证书获取请求,生成数字证书;
将所述数字证书上链存储;
根据所述电子印章申请,生成电子印章;
将电子印章信息上链存储;
根据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使用所述电子印章。
第二方面,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电子印章的颁发,包括:
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申请,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所述属主用户关联的数字证书;
如果在所述联盟区块链中能够查找到所述属主用户关联的所述数字证书,校验所述数字证书是否有效;所述数字证书由业务应用子系统公钥对属主用户公钥和属主用户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得到,所述属主用户公私和属主用户私钥根据属主用户助记词生成得到;
如果所述数字证书有效,生成电子印章;
根据所述电子印章的类型,对所述电子印章进行相关校验;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通过所述相关校验,使用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对所述电子印章进行签名;颁发节点为生成所述电子印章的节点,所述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为所述颁发节点关联的应用数字证书;
将电子印章信息进行上链存储,所述电子印章信息包括签名后的所述电子印章、所述电子印章的属主用户信息、属主用户公钥、所述颁发节点的业务应用子系统公钥以及所述电子印章的相关校验结果。
第三方面,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属主用户对电子印章的使用,包括:
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使用请求,调用电子印章使用智能合约;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由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经过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携带有属主用户公钥;
对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进行校验;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通过校验,利用所述属主用户公钥查找并验证所述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能够查找到所述属主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证书且所述数字证书有效,利用所述属主用户公钥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所述属主用户拥有使用权的电子印章列表,将所述电子印章列表展示给所述属主用户;
调用所述电子印章列表中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指定的电子印章,验证所述电子印章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有效,将所述电子印章叠加在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对应的原始文件中,得到签章文件;
引导所述属主用户输入所述属主用户助记词,得到属主用户私钥,使用所述属主用户私钥对所述签章文件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
将所述属主用户公钥和所述签名文件添加至文件内容中;
通过所述属主用户公钥对所述签名文件的校验,确认所述属主用户公钥与所述属主用户私钥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属主用户公钥与所述属主用户私钥相匹配,将所述电子印章的使用记录上链存储,所述使用记录包括所述原始文件的哈希值、所述签名文件、所述电子印章在所述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和所述属主用户公钥。
第四方面,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电子印章对非属主用户的授权,包括:
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授权请求,调用电子印章授权智能合约;所述电子印章授权请求由电子印章授权请求信息经过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所述电子印章授权请求信息携带有目标电子印章信息、非属主用户公钥和授权约束条件;
对所述电子印章授权请求的签名进行校验;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授权请求的签名通过校验,利用属主用户公钥查找并验证所述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能查找到所述属主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证书且所述数字证书有效,验证与目标电子印章关联的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有效,验证所述目标电子印章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目标电子印章有效,根据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查找并验证所述非属主用户关联的所述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能查找到所述非属主用户关联的所述数字证书且所述数字证书有效,根据所述目标电子印章信息,向所述非属主用户授予所述目标电子印章的使用权;
将授权记录上链存储;所述授权记录包括所述目标电子印章的所述属主用户公钥、所述目标电子印章在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被授权的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和所述授权约束条件。
第五方面,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非属主用户对电子印章的使用,包括:
根据非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使用请求,调用电子印章使用智能合约;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由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经过非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携带有非属主用户公钥;
对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进行校验;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通过校验,利用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验证所述非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非属主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证书有效,利用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所述非属主用户拥有使用权的电子印章列表,将所述电子印章列表展示给所述非属主用户;
调用所述电子印章列表中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指定的电子印章,验证所述电子印章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有效,将所述电子印章叠加在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对应的原始文件中,得到签章文件;
引导所述非属主用户输入所述非属主用户助记词,得到非属主用户私钥,使用所述非属主用户私钥对所述签章文件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
将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和所述签名文件添加至文件内容中;
通过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对所述签名文件的校验,确认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与所述非属主用户私钥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与所述非属主用户私钥相匹配,校验所述非属主用户是否拥有所述电子印章的权授权记录,以及所述授权记录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非属主用户拥有所述电子印章的所述权授权记录,且所述授权记录有效,将所述电子印章的使用记录上链存储,所述使用记录包括所述原始文件的哈希值、所述签名文件、所述电子印章在所述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所述属主用户对所述电子印章的授权记录在区块链中的唯一ID和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书颁发机制,能够解决目前中心化系统保存用户私钥的问题,从根本上保证电子印章的颁发方无法仿冒用户使用电子印章;并且,基于使用授权机制,可以灵活控制将电子印章的使用权授予属主用户以外的非属主用户,可以解除数字证书与电子印章的一对一绑定关系;其中,电子印章使用权的授权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时产生的授权记录存储在区块链上,具备可追溯性,利用数字签名机制可以保证授权记录具有不可否认性。另外,电子签名的使用基于区块链进行权限检查,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时产生的使用记录存储在区块链上,具备可追溯性,极大提高了主动删除使用记录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系统拓扑图;
图2为图1所示节点1的详细配置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数字证书颁发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电子印章颁发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属主用户使用电子印章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电子印章对非属主用户授权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非属主用户使用电子印章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系统拓扑图;图2为图1所示节点1的详细配置图。结合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系统,包括:联盟区块链1;联盟区块链1包括多个能够点对点通信的节点11,节点11上配置有业务应用子系统111,业务应用子系统111上注册有至少一个用户;图1所示的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节点5、…、节点n只是示意性表示联盟区块链1的组成,n是节点的总数,n可以是任一正整数。图2以节点1为例,业务应用子系统111可以注册有用户A、用户B…,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节点11上配置的业务应用子系统111可以代表节点11所属的组织参与联盟区块链1上的共识,提供区块和交易查询的功能,同时具备提供区块链智能合约部署、升级和查询的能力,综上节点11上配置的业务应用子系统111可以执行联盟区块链1的底层功能。
具体的,业务应用子系统111可以配置有:
代用户向联盟区块链发送数字证书获取请求;
代用户向联盟区块链发送电子印章申请;
代用户向联盟区块链发送电子印章使用请求;
代属主用户向联盟区块链发送电子印章授权请求,属主用户是电子印章所属的用户。
节点11可以配置有:
根据数字证书获取请求,生成数字证书;
将数字证书上链存储。将数字证书上链存储的过程则是节点为用户颁发数字证书的过程。
根据电子印章申请,生成电子印章;
将电子印章信息上链存储。将电子印章信息上链存储的过程则是节点为用户颁发电子印章的过程。
根据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使用电子印章。
根据电子印章授权请求,授予非属主用户对于电子印章的使用权,非属主用户则是对于电子印章没有所属权的用户,电子印章的使用权需要电子印章的属主用户授权非属主用户,非属主用户才能使用该电子印章。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数字证书颁发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数字证书的颁发,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用户的数字证书获取请求,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对发出数字证书获取请求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通常是确认用户是否在业务应用子系统中有过合法注册,如果该用户是合法注册的用户,则会通过身份认证,如果不是合法注册的用户,则无法通过身份认证。如果该用户未通过身份认证,该用户需要在联盟区块链中进行用户注册,注册完成后继续进行步骤S1。
S2:如果用户通过身份认证,确定用户助记词。
S3:根据用户助记词,生成用户密钥对,用户密钥对包括用户公钥和用户私钥。用户助记词相当于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用户ID、用户编号和用户名称等,显而易见的用户助记词具有唯一性。根据用户助记词可以生成用户密钥对,用户私钥和用户私钥是对称密钥,可以用于身份校验或者带有身份相关信息的数据校验。
S4:使用业务应用子系统私钥对用户公钥以及用户信息进行数字签名,生成数字证书。业务应用子系统也有自身的公私钥对,可以用于身份识别或检验。利用业务应用子系统公钥对用户公钥和用户信息进行数字签名,以生成数字证书,该数字证书上则带有用户所在节点的相关信息,该业务应用子系统所在的节点则是该数字证书的颁发节点。数字证书可以由联盟区块链上的任意节点颁发,可以是一个节点颁发,也可以是多个节点颁发,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此步骤中的用户公钥即是属主用户公钥,属主用户就是数字证书关联的所属用户,用户信息可以包括属主用户的身份信息等。
S5:将数字证书上链存储;所述数字证书包括生成数字证书的业务应用子系统公钥、数字证书关联的属主用户信息以及属主用户公钥。数字证书上链存储的过程即是数字证书颁发的过程。数字证书可以证明所属用户在联盟区块链中是合法可信的用户,可以看作是属主用户的身份标识。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电子印章颁发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电子印章的颁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M1: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申请,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属主用户关联的数字证书。可以通过属主用户公钥在联盟区块链中进行查找,如果未查找到对应的数字证书,则说明该用户在联盟区块链中未得到合法的身份标识,该用户需要执行数字证书的颁发步骤,得到数字证书后,再继续执行步骤M1。
电子印章申请由电子印章申请信息经过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电子印章申请信息可以包括有属主用户信息以及所要申请的电子印章的相关信息。因此,步骤M1进一步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申请,对电子印章申请的签名进行校验;如果电子印章申请的签名通过校验,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属主用户关联的数字证书。如果电子印章申请的签名未通过校验,需要反馈给用户,用户需要重新发出电子印章申请。
M2 :如果在联盟区块链中能够查找到属主用户关联的数字证书,校验数字证书是否有效。在联盟区块链中能够查找到属主用户关联的数字证书代表着该属主用户在联盟区块链中具有合法的身份标识,则进一步需要验证该数字证书是否有效,如果该数字证书是无效的,则该属主用户需要重新执行数字证书的颁发步骤,得到数字证书后继续从步骤M1开始执行。
M3 :如果数字证书有效,则生成电子印章。生成该电子印章的节点则为颁发节点。电子印章的颁发节点可以是联盟区块链上的任意节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M4 :根据电子印章的类型,对电子印章进行相关校验。电子印章的类型与传统实物印章的类型是相同的,不同类型的电子印章会携带有不同的信息,电子印章的图案也根据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的图案。相关校验可以包括电子印章图案的格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电子印章的相关信息是否完整以及电子印章的相关信息是否正确等等。如果电子印章未通过相关校验,则需要重新生成电子印章。
M5 :如果电子印章通过相关校验,使用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对电子印章进行签名;颁发节点为生成电子印章的节点,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为颁发节点关联的应用数字证书;应用数字证书是节点在联盟区块链中的身份标识。使用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对电子印章进行签名,是对电子印章加盖颁发节点的身份信息。
M6 :将电子印章信息进行上链存储,电子印章信息包括签名后的电子印章、电子印章的属主用户信息、属主用户公钥、颁发节点的业务应用子系统公钥以及电子印章的相关校验结果。电子印章信息上链存储完成,则电子印章的颁发就完成了。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属主用户使用电子印章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属主用户对电子印章的使用,包括:
P1: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使用请求,调用电子印章使用智能合约;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由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经过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携带有属主用户公钥;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可以包括属主用户信息和被请求使用的目标电子印章相关信息等。
P2 :对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未通过,属主用户需要重新发送电子印章使用请求,并且继续执行步骤P1。
P3 :如果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通过校验,利用属主用户公钥查找并验证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如果不能查找到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需要执行数字证书的颁发步骤,或者数字证书是无效的,也需要执行数字证书的颁发步骤。得到数字证书后,继续执行步骤P1。
P4 :如果能够查找到属主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证书且数字证书有效,利用属主用户公钥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属主用户拥有使用权的电子印章列表,将电子印章列表展示给属主用户。
P5 :调用电子印章列表中电子印章使用请求指定的电子印章,验证电子印章是否有效。如果电子印章无效,需要执行电子印章的颁发步骤,得到电子印章后继续执行步骤P1。
P6 :如果电子印章有效,将电子印章叠加在电子印章使用请求对应的原始文件中,得到签章文件。步骤P6即是对文件加盖印章的过程。
P7 :引导属主用户输入属主用户助记词,得到属主用户私钥,使用属主用户私钥对签章文件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对签章文件签名,是将签章文件签署上电子印章属主的身份信息。
P8 :将属主用户公钥和签名文件添加至文件内容中。
P9 :通过属主用户公钥对签名文件的校验,确认属主用户公钥与属主用户私钥是否匹配。通过使用属主用户公钥对签名文件进行校验,如果校验通过,说明属主用户公钥与属主用户私钥是匹配的,如果校验未通过,说明属主用户公钥与属主用户私钥不匹配,有可能是属主用户公钥被篡改或者伪造,或者属主用户私钥被篡改等。由于属主用户公钥和属主用户私钥是在数字证书颁发过程中生成的,所以,如果属主用户公钥与属主用户私钥不匹配,需要重新执行数字证书的颁发步骤,之后从步骤P1开始执行。
P10 :如果属主用户公钥与属主用户私钥相匹配,将电子印章的使用记录上链存储,使用记录可以包括原始文件的哈希值、签名文件、电子印章在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和属主用户公钥。电子印章的使用记录上链存储完成,代表着电子印章本次使用完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系统、应用于数字证书颁发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电子印章颁发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以及应用于属主用户使用电子印章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数字证书的颁发作为电子印章颁发的基础,电子印章的颁发作为电子印章使用的基础。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系统,用户通过节点的业务应用子系统在联盟区块链中进行合法注册,数字证书作为用户的身份标识,证明用户是合法可信的。替换掉传统的中心化系统,对电子印章进行颁发和使用管理,可以避免中心化系统遭受攻击或被伪造后电子印章无法使用或者不可信的问题。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通过数字证书的对用户进行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证明,进而对用户颁发电子印章,在颁发的过程中,采用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对电子印章进行签名,使得电子印章增加了颁发节点的认证保护,能够保证联盟区块链中的节点和用户是可信的,以及用户的电子印章和电子印章使用过程都是安全可信的。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电子印章对非属主用户授权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电子印章对非属主用户的授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T1: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授权请求,调用电子印章授权智能合约;电子印章授权请求由电子印章授权请求信息经过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电子印章授权请求信息可以包括目标电子印章信息、非属主用户公钥和授权约束条件。另外电子印章授权请求应该是属主用户发出的,在此之前非属主用户需要发出使用意向给属主用户。
T2 :对电子印章授权请求的签名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未通过,属主用户需要重新发出电子印章授权请求,之后继续执行步骤T1。
T3 :如果电子印章授权请求的签名通过校验,利用属主用户公钥查找并验证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如果不能查找到数字证书或者数字证书无效,需要重新执行数字证书的颁发步骤,得到数字证书后继续执行步骤T1。
T4 :如果能查找到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且数字证书有效,验证与目标电子印章关联的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是否有效。如果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无效,需要执行节点应用数字证书的颁发步骤,得到节点应用数字证书后继续执行步骤TI。
T5 :如果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有效,验证目标电子印章是否有效。如果目标电子印章无效,需要执行电子印章的颁发步骤,得到电子印章后,需要继续执行步骤T1。
T6 :如果目标电子印章有效,根据非属主用户公钥查找并验证非属主用户关联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如果不能查找到数字证书或者数字证书无效,需要重新执行数字证书的颁发步骤,得到数字证书后继续执行步骤T1。
T7 :如果能够查找到非属主用户关联的数字证书且数字证书有效,根据目标电子印章信息,向非属主用户授予目标电子印章的使用权。目标电子印章信息可以包括目标电子印章的属主用户信息、颁发节点信息以及目标电子印章的身份信息等。
T8 :将授权记录上链存储;授权记录包括目标电子印章的属主用户公钥、目标电子印章在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被授权的非属主用户公钥和授权约束条件。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非属主用户使用电子印章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非属主用户对电子印章的使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L1:根据非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使用请求,调用电子印章使用智能合约;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由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经过非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携带有非属主用户公钥。
L2 :对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未通过,需要重新从步骤L1开始执行。
L3 :如果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通过校验,利用非属主用户公钥验证非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如果数字证书无效,需要执行数字证书的颁发步骤,之后从步骤L1开始执行。
L4 :如果非属主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证书有效,利用非属主用户公钥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非属主用户拥有使用权的电子印章列表,将电子印章列表展示给非属主用户。
L5 :调用电子印章列表中电子印章使用请求指定的电子印章,验证电子印章是否有效。如果电子印章无效,需要执行电子印章的颁发步骤,之后从步骤1开始执行。
L6 :如果电子印章有效,将电子印章叠加在电子印章使用请求对应的原始文件中,得到签章文件。
L7 :引导非属主用户输入非属主用户助记词,得到非属主用户私钥,使用非属主用户私钥对签章文件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
L8 :将非属主用户公钥和签名文件添加至文件内容中。
L9 :通过非属主用户公钥对签名文件的校验,确认非属主用户公钥与非属主用户私钥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需要执行数字证书的颁发步骤。
L10 :如果非属主用户公钥与非属主用户私钥相匹配,校验非属主用户是否拥有电子印章的权授权记录,以及授权记录是否有效。非属主在使用电子印章过程中需要验证电子印章的授权记录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有效,以保证电子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可信性。如果非属主用户不拥有该电子印章的授权记录,或者授权记录无效,需要执行电子印章的授权步骤,之后继续从步骤L1开始执行。授权记录无效可以包括超出授权约定的时间期限或者超出授权约束条件等情况。
L11:如果非属主用户拥有电子印章的权授权记录,且授权记录有效,将电子印章的使用记录上链存储,使用记录包括原始文件的哈希值、签名文件、电子印章在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属主用户对电子印章的授权记录在区块链中的唯一ID和非属主用户公钥。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子印章对非属主用户授权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和应用于非属主用户使用电子印章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通过将电子印章授权给非属主用户以及非属主用户对电子印章的使用,可以使得电子印章完全实现传统实物印章的功能,并且通过对属主用户对应数字证书的验证、电子印章有效性验证和属主用户公私钥对匹配性验证等一些列验证确保电子印章授权过程的安全可信性,以及非属主用于对电子印章使用过程的安全可信性,从而确保电子印章本身及所有应用的安全可信性。
以市或区的政数局为节点构建的联盟区块链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系统及应用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其中,政数局作为节点,各个企业(用户)可以通过政数局的注册或认证完成各个企业基于该联盟区块链的数字证书颁发,并保证只有企业自身掌握各自的私钥。企业及其所属员工可以通过政数局提供的业务应用子系统界面申请各类电子印章,并对该申请使用助记词签名,以确保该申请的合法性和不可抵赖性。政数局的业务应用子系统首先校验发起该申请的企业数字证书在联盟区块链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否有效;如果数字证书存在且有效,生成申请的电子印章;之后根据电子印章的类型,执行符合法律法规所需的相关校验;相关校验通过后,使用政数局应用数字证书对电子印章进行签名,将该电子印章相关的信息上链存储。
当企业法人(属主用户)需要使用电子印章时,企业法人在政数局的业务应用子系统中查询该企业所拥有的电子印章,输入助记词对使用电子印章请求进行签名并携带属主用户公钥;业务应用子系统调用电子印章使用智能合约,电子印章使用智能合约对使用请求的签名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则使用属主用户公钥从联盟区块链中查询该企业所拥有使用权的电子印章列表,并展示给企业法人。企业法人在某个政务场景(如签署电子文件)使用某个电子印章时,输入助记词,由前端页面将电子印章图案叠加至原始文件,对原始文件进行签章操作,使用助记词转换出的属主用户私钥对签章后的文件进行签名,将企业的属主用户公钥和签名后的文件添加至文件内容。前端页面将针对该文件的电子印章使用记录传输至政数局的业务应用子系统的后端,后端将使用记录上链存储。上链字段可以包括:原始文件的哈希值、签名后的文件、原始文件的元数据、电子印章在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以及属主用户公钥等。
当企业法人(属主用户)授权自身电子印章给某办事人员(非属主用户)使用时,企业法人通过政数局提供的业务应用子系统界面进行授权操作,并对该授权请求使用助记词签名以确保该授权请求的合法性和不可抵赖性。业务应用子系统调用电子印章授权智能合约,将授权记录上链存储,上链字段可以包括:属主用户公钥、授权的电子印章在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被授权办事人员的非属主用户公钥以及授权约束条件(可为时间范围、使用次数或者其他限制条件)以及授权过程中进行的所有相关联的校验或验证结果等。
当办事人员(被授权的非属主用户)使用电子印章时,被授权的办事人员在政数局的业务应用子系统上查询自身拥有使用权的电子印章,输入助记词对该使用请求签名并携带非属主用户公钥;业务应用子系统调用电子印章使用智能合约,输入助记词对该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签名并携带非属主用户公钥。电子印章使用智能合约校验该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如果签名验证通过,在联盟区块链中查询该办事人员拥有使用权的电子印章列表并展示给该办事人员。该办事人员在某个场景(如签署电子文件)使用某个电子印章,输入助记词,由前端页面将电子印章图案叠加至原始文件并使用非属主用户私钥进行签名,在文件中还可以添加非属主用户公钥、授权记录在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属主用户公钥及数字签名等。前端页面将针对该文件的电子印章使用记录传输至后端,后端将此次电子印章的使用记录上链存储,上链字段可以包括原始文件的哈希值、签名文件、原始文件的元数据(文件名等数据),电子印章在联盟区块链上的唯一ID、属主用户公钥、非属主用户公钥、电子印章授权记录、授权记录在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相关验证结果等。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书颁发机制,能够解决目前中心化系统保存用户私钥的问题,从根本上保证电子印章的颁发方无法仿冒用户使用电子印章;并且,基于使用授权机制,可以灵活控制将电子印章的使用权授予属主用户以外的非属主用户,可以解除数字证书与电子印章的一对一绑定关系;其中,电子印章使用权的授权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时产生的授权记录存储在区块链上,具备可追溯性,利用数字签名机制可以保证授权记录具有不可否认性。另外,电子签名的使用基于区块链进行权限检查,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时产生的使用记录存储在区块链上,具备可追溯性,极大提高了主动删除使用记录的难度。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Claims (7)

1.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电子印章的颁发,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申请,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所述属主用户关联的数字证书;所述数字证书由业务应用子系统公钥对属主用户公钥和属主用户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得到,属主用户公钥和属主用户私钥根据属主用户助记词生成得到;其中,所述联盟区块链包括多个能够点对点通信的节点,所述节点设置有业务应用子系统;
如果在所述联盟区块链中能够查找到所述属主用户关联的所述数字证书,校验所述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数字证书有效,生成电子印章;
根据所述电子印章的类型,对所述电子印章进行相关校验;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通过所述相关校验,使用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对所述电子印章进行签名;颁发节点为生成所述电子印章的节点,所述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为所述颁发节点关联的应用数字证书;
将电子印章信息进行上链存储,所述电子印章信息包括签名后的所述电子印章、所述电子印章的属主用户信息、属主用户公钥、所述颁发节点的业务应用子系统公钥以及所述电子印章的相关校验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印章申请由电子印章申请信息经过所述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所述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申请,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所述属主用户关联的数字证书,包括:
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申请,对所述电子印章申请的签名进行校验;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申请的签名通过校验,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所述属主用户关联的数字证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校验包括所述电子印章的图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所述电子印章的相关信息是否完整以及所述电子印章的相关信息是否正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颁发节点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5.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属主用户对电子印章的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使用请求,调用电子印章使用智能合约;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由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经过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携带有属主用户公钥;
对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进行校验;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通过校验,利用所述属主用户公钥查找并验证所述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能够查找到所述属主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证书且所述数字证书有效,利用所述属主用户公钥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所述属主用户拥有使用权的电子印章列表,将所述电子印章列表展示给所述属主用户;
调用所述电子印章列表中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指定的电子印章,验证所述电子印章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有效,将所述电子印章叠加在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对应的原始文件中,得到签章文件;
引导所述属主用户输入所述属主用户助记词,得到属主用户私钥,使用所述属主用户私钥对所述签章文件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
将所述属主用户公钥和所述签名文件添加至文件内容中;
通过所述属主用户公钥对所述签名文件的校验,确认所述属主用户公钥与所述属主用户私钥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属主用户公钥与所述属主用户私钥相匹配,将所述电子印章的使用记录上链存储,所述使用记录包括所述原始文件的哈希值、所述签名文件、所述电子印章在所述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和所述属主用户公钥。
6.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电子印章对非属主用户的授权,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授权请求,调用电子印章授权智能合约;所述电子印章授权请求由电子印章授权请求信息经过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所述电子印章授权请求信息携带有目标电子印章信息、非属主用户公钥和授权约束条件;
对所述电子印章授权请求的签名进行校验;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授权请求的签名通过校验,利用属主用户公钥查找并验证所述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能查找到所述属主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证书且所述数字证书有效,验证与目标电子印章关联的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颁发节点应用数字证书有效,验证所述目标电子印章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目标电子印章有效,根据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查找并验证所述非属主用户关联的所述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能查找到所述非属主用户关联的所述数字证书且所述数字证书有效,根据所述目标电子印章信息,向所述非属主用户授予所述目标电子印章的使用权;
将授权记录上链存储;所述授权记录包括所述目标电子印章的所述属主用户公钥、所述目标电子印章在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被授权的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和所述授权约束条件。
7.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应用于非属主用户对电子印章的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非属主用户的电子印章使用请求,调用电子印章使用智能合约;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由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经过非属主用户助记词签名得到,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信息携带有非属主用户公钥;
对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进行校验;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的签名通过校验,利用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验证所述非属主用户对应的数字证书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非属主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证书有效,利用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在联盟区块链中查找所述非属主用户拥有使用权的电子印章列表,将所述电子印章列表展示给所述非属主用户;
调用所述电子印章列表中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指定的电子印章,验证所述电子印章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电子印章有效,将所述电子印章叠加在所述电子印章使用请求对应的原始文件中,得到签章文件;
引导所述非属主用户输入所述非属主用户助记词,得到非属主用户私钥,使用所述非属主用户私钥对所述签章文件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文件;
将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和所述签名文件添加至文件内容中;
通过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对所述签名文件的校验,确认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与所述非属主用户私钥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与所述非属主用户私钥相匹配,校验所述非属主用户是否拥有所述电子印章的权授权记录,以及所述授权记录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非属主用户拥有所述电子印章的所述权授权记录,且所述授权记录有效,将所述电子印章的使用记录上链存储,所述使用记录包括所述原始文件的哈希值、所述签名文件、所述电子印章在所述联盟区块链中的唯一ID、所述属主用户对所述电子印章的授权记录在区块链中的唯一ID和所述非属主用户公钥。
CN202011242295.5A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 Active CN112104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2295.5A CN112104463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2295.5A CN112104463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4463A CN112104463A (zh) 2020-12-18
CN112104463B true CN112104463B (zh) 2021-03-26

Family

ID=73785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2295.5A Active CN112104463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44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225B (zh) * 2021-05-12 2021-08-03 杭州甘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印章可信验真系统
CN113360931B (zh) * 2021-06-29 2022-11-08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司法电子送达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925A (zh) * 2018-08-27 2018-12-07 胡金钱 一种文件认证设备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800254A (zh) * 2019-02-28 2020-02-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数字标记的系统和方法
CN111092737A (zh) * 2019-12-27 2020-05-01 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数字证书管理方法、装置及区块链节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925A (zh) * 2018-08-27 2018-12-07 胡金钱 一种文件认证设备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800254A (zh) * 2019-02-28 2020-02-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数字标记的系统和方法
CN111092737A (zh) * 2019-12-27 2020-05-01 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数字证书管理方法、装置及区块链节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章验证平台设计;李强 等;《信息安全研究》;20191231;第5卷(第12期);参见正文第1089-109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4463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7319B (zh) 区块链网络的交易处理方法及区块链网络
CN11265105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确权方法及系统
CN112104463B (zh) 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电子印章应用方法
CN112165382B (zh) 软件授权方法、装置、授权服务端及终端设备
US20230006840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utomated digital certificate verification
CN110717764A (zh) 多账本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braham et al. Qualified eID derivation into a distributed ledger based IdM system
EP3966997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ublic key management using a blockchain
KR102166690B1 (ko) 전자문서를 위한 전자서명 관리서버 및 관리방법
CN113743921A (zh) 数字资产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8819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章系统及方法
US20230412400A1 (en) Method for suspending protection of an object achieved by a protection device
CN113037827B (zh) 基于区块链的投票方法、自组织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US11863689B1 (en) Security settlement using group signatures
CN11648432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作品权属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55887B (zh) 区块链证书兼容性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280346A (zh) 用于生成、提供和转发基于与用户相关的电子文件的可信电子数据集或证书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80509A (zh) 身份信息生成及验证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EP3125464A1 (de) Sperrdienst für ein durch einen id-token erzeugtes zertifikat
CN111931230A (zh) 数据授权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7056900B (zh) 一种可信数据空间中的主体全流程可信认证的方法
CN115412253B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证书制备方法
US11971929B2 (en) Secure sign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Bitjoka et al. Blockchain Study and Analysis with a View to Optimizing Security on the Aspects of Land Registry
CN116012009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applica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seal based on alliance blockchai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Pledgee: Zijin Trust Co.,Ltd.

Pledgor: Nanjing jinninghui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374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4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Pledgee: Zijin Trust Co.,Ltd.

Pledgor: Nanjing jinninghui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374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Applica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Seals Based on Alliance Blockchai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Pledgee: Zijin Trust Co.,Ltd.

Pledgor: Nanjing jinninghui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617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Pledgee: Zijin Trust Co.,Ltd.

Pledgor: Nanjing jinninghui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