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1923A - 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1923A
CN112101923A CN202010981719.3A CN202010981719A CN112101923A CN 112101923 A CN112101923 A CN 112101923A CN 202010981719 A CN202010981719 A CN 202010981719A CN 112101923 A CN112101923 A CN 112101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response resul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17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观钊
梁艳姬
邱文超
付小丽
吴兴威
尹智
郑梓悫
蒙龙达
揭育柱
罗恕人
陈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9817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19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1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1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08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12Accounting
    • G06Q40/125Finance or payro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第一交易报文,第一交易报文用于表示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第一交易信息;根据第一交易报文确定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一清算信息;向后端发送第一交易请求,接收后端返回的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若第一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向后端发送第二支付请求,接收后端返回的向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若第二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完成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清算处理过程。该实施方式是一种通用的实时清算模式,可以适用于网关跳转、APP跳转、H5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实时清算方式只能实现电话收单的实时到账功能,无法适用于网关跳转、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跳转、H5(H5是一种万维网的核心语言)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即现有实时清算方式不是一种通用的实时清算模式,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实时清算方式无法适用网关跳转、APP跳转、H5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交易报文,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用于表示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第一交易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一清算信息,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
向后端发送第一交易请求,所述第一交易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执行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
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二支付请求,所述第二支付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执行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向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完成所述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交易报文,所述第二交易报文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第二交易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二清算信息,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
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三交易请求,所述第三交易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后端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执行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三响应结果;
若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向所述后端发送第四交易请求,所述第四交易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后端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执行所述第一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所述第一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四响应结果;
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完成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或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并缓存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
可选地,缓存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包括:
将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缓存至哈希表中,以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的交易流水号作为Key值,以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的交易信息作为Value值。
可选地,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返回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一账户向所述第二账户付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并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
可选地,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可选地,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向第二账户转账的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失败,则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并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可选地,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向第二账户转账的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返回第二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
在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成功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可选地,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三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返回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并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
可选地,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对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三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为失败,则解除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的记录,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可选地,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操作的第四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解除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的记录,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可选地,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操作的第四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返回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且检测到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在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成功后,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是否成功;
若未成功,则每隔预设的间隔时间重复执行一次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步骤,直至冲正成功或者冲正次数已达到预设的总次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包括:
交易调度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交易报文,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用于表示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第一交易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一清算信息,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
第一账务模块,用于向后端发送第一交易请求,所述第一交易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执行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
第二账务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二支付请求,所述第二支付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执行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向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完成所述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可选地,所述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还包括:
超时控制模块,用于记录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或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并缓存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通用的实时清算模式,可以适用于网关跳转、APP跳转、H5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8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4。
步骤S101:接收第一交易报文,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用于表示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第一交易信息。
在步骤S101中,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均可以为银行卡账户或电子账户等类型。所述第一账户可以为消费者的账户(或称为持卡人账),所述第二账户可以为商家的账户(或称为商户账),此时的交易过程可以称为正交易过程。所述第一交易信息用于表示与所述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交易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至少包括:交易金额或交易流水号等。
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一清算信息,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
在步骤S102中,可以根据所述第二账户的合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一清算信息。
步骤S103:向后端发送第一交易请求,所述第一交易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执行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
在步骤S103中,所述后端可以理解为后端服务系统,所述后端至少包括:第一账户的账务系统(或称为发卡系统)以及第二账户的账务系统(或称为商户账系统),通过步骤S103可以向所述后端的第一账户的账务系统发送第一交易请求,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系统根据所述第一交易请求对所述第一账户进行扣款操作以得到第一响应结果,并返回所述第一响应结果,所述第一响应结果至少包括:扣款操作成功或失败。除此之外,还会存在未返回所述第一响应结果的情形,此时需要执行冲正的过程。
步骤S104: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二支付请求,所述第二支付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执行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完成所述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在步骤S104中,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向所述后端的第二账户的账务系统发送第二支付请求,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执行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所述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可以理解为向所述第二账户转入账款的操作,得到所述第二响应结果并返回第二响应结果,所述第二响应结果至少包括:入账操作成功或失败。除此之外,还会存在未返回所述第二响应结果的情形,此时需要执行对所述第一账户和/或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的过程。
为了对交易处理时间进行监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记录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交易处理时间,并缓存第一交易报文。为了便于以后查找交易信息,将第一交易报文缓存至哈希表中,以第一交易报文的交易流水号作为Key值,以第一交易报文的交易信息作为Value值。
在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失败或未返回所述第一响应结果时,需要冲正所述第一账户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情形一:
若未返回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一账户向所述第二账户付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一阈值,则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情形二:
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类似地,在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失败或未返回所述第二响应结果时,同样需要冲正所述第一账户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情形一:
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失败,则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并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情形二:
若未返回第二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在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成功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冲正过程是循环执行的过程,即在冲正过程中会对应判断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是否成功;若未成功,则每隔预设的间隔时间重复执行一次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过程,直至冲正成功或者冲正次数已达到预设的总次数。其中,可以从交易配置表中获取预设的间隔时间以及冲正的总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通用的实时清算模式,可以适用于网关跳转、APP跳转、H5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201至步骤S214。
步骤S201:接收前端发送的第一交易报文,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用于表示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第一交易信息。在步骤201之后执行步骤S202和步骤S210。
在步骤201中,前端可以理解为前端服务系统。客户在前端发起消费或完成预授权,前端上送第一交易报文,第一交易报文中携带有第一交易信息,第一交易信息用于表示与所述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交易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至少包括:交易金额或交易流水号等。
步骤S202:读取第二账户的合约信息,计算第二账户的手续费和清算金额。
步骤S203:向后端发送第一交易请求,所述第一交易请求中携带有交易信息中的交易金额,接收后端返回的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
在步骤S203中,所述第一响应结果可以为成功或失败,除此之外,还存在未返回第一响应结果的情形。
步骤S204:判断第一响应结果是否为成功;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执行步骤S208。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成功,则执行步骤S205。
步骤S205: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二支付请求,所述第二支付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执行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向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
在步骤S205中,通过所述第二支付请求将清算金额发送给后端,后端通过清算金额执行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
步骤S206:判断第二响应结果是否为成功。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失败,则执行步骤S208和步骤209。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成功,则执行步骤S207。
步骤S207: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或简称为解超时),并向前端发送交易成功的报文。
在步骤S207中,当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第二账户为商户账时,若商户账交易返回成功,则解除交易登记超时,并向前端发送交易成功的报文。
步骤S208: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或简称为解超时),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步骤S209: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当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第二账户为商户账时,若商户账交易返回失败,则解除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解除交易登记超时),返回前端交易失败,仅冲正持卡人账。
步骤S210:记录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交易处理时间,并缓存第一交易报文,然后执行步骤S211。
在步骤S210中,可以登记交易处理时间来确定交易是否超时,若超时,则冲正所述第一账户和/或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
步骤S211:检测该交易是否超时,即判断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是否超过第二阈值。若未返回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一账户向所述第二账户付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S212。若未返回第二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执行步骤S213和步骤S214。
步骤S212:若未返回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一账户向所述第二账户付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并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第二账户为商户账时,若持卡人账交易未返回且检测到交易已超时,则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并发起冲正,仅冲正持卡人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根据交易类型预先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不同交易类型设置不同的第一阈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具体限定所述第一阈值的具体取值。
步骤S213:若未返回第二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
步骤S214:在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成功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当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第二账户为商户账时,若商户账交易未返回且检测到交易已超时,则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并发起冲正,先冲正商户账,商户账冲正成功返回则再冲正持卡人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根据交易类型预先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不同交易类型设置不同的第二阈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具体限定所述第二阈值的具体取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通用的实时清算模式,可以适用于网关跳转、APP跳转、H5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为了实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清算处理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4。
步骤S301:接收第二交易报文,所述第二交易报文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第二交易信息。
在步骤S301中,所述第二交易信息用于表示与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交易有关的信息,所述第二交易信息至少包括:交易金额或交易流水号等。
步骤S302:根据所述第二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二清算信息,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
在步骤S302中,可以根据所述第二账户的合约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二清算信息。
步骤S303: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三交易请求,所述第三交易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后端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执行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三响应结果。
通过步骤S303可以向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系统发送第三交易请求,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系统根据所述第三交易请求对所述第二账户进行扣款操作以得到第三响应结果,并返回所述第三响应结果,所述第三响应结果至少包括:扣款操作成功或失败。除此之外,还会存在未返回所述第三响应结果的情形,此时需要执行所述第一账户和/或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过程。
步骤S304:若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向所述后端发送第四交易请求,所述第四交易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后端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执行所述第一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所述第一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四响应结果;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完成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通过步骤S304可以向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系统发送第四交易请求,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系统根据所述第四交易请求对所述第一账户进行入账操作以得到第四响应结果,并返回所述第四响应结果,所述第四响应结果至少包括:入账操作成功或失败。除此之外,还会存在未返回所述第四响应结果的情形,此时需要执行所述第一账户和/或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过程。
在步骤S301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记录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并缓存第二交易报文。为了便于以后查找交易信息,可以将第二交易报文缓存至哈希表中,以第二交易报文的交易流水号作为Key值,以第二交易报文的交易信息作为Value值。
在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为失败或未返回所述第三响应结果时,需要冲正所述第一账户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情形一:
若未返回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并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
情形二:
若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为失败,则解除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的记录,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类似地,在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失败或未返回所述第四响应结果时,需要冲正所述第一账户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情形一:
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解除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的记录,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情形二:
若未返回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且检测到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在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成功后,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冲正过程是循环执行的过程,即在进行冲正的过程中,可以判断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是否成功;若未成功,则每隔预设的间隔时间重复执行一次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步骤,直至冲正成功或者冲正次数已达到预设的总次数。其中可以从交易配置表中获取预设的间隔时间以及冲正的总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通用的实时清算模式,可以适用于网关跳转、APP跳转、H5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该处理方法还可以实现反交易的清算过程。
为了实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清算处理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401至步骤S414。
步骤S401:接收第二交易报文,所述第二交易报文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第二交易信息。
在步骤S401中,所述第一账户在前端触发退货或撤销交易的请求,前端根据退货或撤销交易的请求形成第二交易报文。
步骤S402:计算第二账户的手续费和清算金额;
在步骤S402中,读取第二账户的合约信息,计算第二账户的手续费和清算金额。
步骤S403: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三交易请求,所述第三交易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后端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执行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三响应结果。
步骤S404:判断所述第三响应结果是否为成功;若是,则执行步骤S405;否则,执行步骤S408。
步骤S405:若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向所述后端发送第四交易请求,所述第四交易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后端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执行所述第一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所述第一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四响应结果。
当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所述第二账户为商户账,若商户账交易返回成功,发起退持卡人账交易至持卡人账的账务系统,上送的是交易金额。
步骤S406:判断该第四响应结果是否为成功;若是,则执行步骤S407;否则,执行步骤S408和步骤S409。
步骤S407: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完成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清算处理过程,并向前端发送交易成功的报文。
当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所述第二账户为商户账,若持卡人账交易返回成功,交易调度模块则通知超时控制模块解超时(解除交易登记超时),并响应前端交易成功。
步骤S408: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解除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的记录,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当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所述第二账户为商户账,若商户账交易返回失败,交易调度模块则通知超时控制模块解超时(解除交易登记超时),并响应前端交易失败。
步骤S409: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
当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所述第二账户为商户账,若持卡人账交易返回失败,则解超时(解除交易登记超时),返回前端交易失败,仅对商户账进行冲正。
步骤S410:记录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并缓存第二交易报文。
步骤S411:检测该交易是否超时,即判断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若未返回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执行步骤S412;若未返回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且检测到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执行步骤S413和步骤S414。
步骤S412:若未返回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并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
当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所述第二账户为商户账,若商户账交易未返回,超时控制模块检测到交易已超时,则通知交易调度模块响应前端交易超时,并发起冲正,仅冲正商户账。
步骤S413:若未返回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且检测到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步骤S414:在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成功后,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
当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所述第二账户为商户账,若持卡人账交易未返回,超时控制模块检测到交易已超时,则通知交易调度模块响应前端交易超时,并发起冲正,先冲正持卡人账,持卡人冲正成功返回则再冲正商户账。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通用的实时清算模式,可以适用于网关跳转、APP跳转、H5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该处理方法还可以实现反交易的清算过程。同时,该处理方法可以实现正反交易的实时清算,确保正反交易资金流向统一,且在交易失败或超时时,可自动触发冲正。
图5是本发明的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如下模块:交易调度模块501、第一账务模块502和第二账务模块503。
交易调度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交易报文,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用于表示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第一交易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一清算信息,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
第一账务模块502,用于向后端发送第一交易请求,所述第一交易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执行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
第二账务模块503,用于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二支付请求,所述第二支付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执行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向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完成所述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可选地,所述交易调度模块501,还用于接收第二交易报文,所述第二交易报文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第二交易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二清算信息,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
所述第二账务模块503,还用于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三交易请求,所述第三交易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后端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执行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三响应结果;
所述第一账务模块502,用于若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向所述后端发送第四交易请求,所述第四交易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后端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执行所述第一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所述第一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四响应结果;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完成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可选地,所述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还包括:
超时控制模块,用于记录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或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并缓存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
可选地,所述超时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
将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缓存至哈希表中,以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的交易流水号作为Key值,以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的交易信息作为Value值。
可选地,若未返回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一账户向所述第二账户付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账务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所述交易调度模块501用于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所述超时控制模块用于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所述交易调度模块501用于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可选地,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失败,则所述第一账务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所述超时控制模块用于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所述交易调度模块501用于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可选地,若未返回第二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二账务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所述第一账务模块502用于在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成功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可选地,若未返回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二账务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所述交易调度模块501用于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
可选地,若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为失败,则所述超时控制模块用于解除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的记录,所述交易调度模块501用于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可选地,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所述超时控制模块用于解除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的记录,所述第二账务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所述交易调度模块501用于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可选地,若未返回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且检测到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账务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所述第二账务模块503用于在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成功后,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超时控制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是否成功;
若未成功,则每隔预设的间隔时间重复执行一次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步骤,直至冲正成功或者冲正次数已达到预设的总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是一种通用的实时清算模式,可以适用于网关跳转、APP跳转、H5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图6是本发明的交易信息的处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处理系统包括:前端601、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以及后端,其中该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如下模块:交易调度模块602、第一账务模块603(或称为持卡人账模块)、第二账务模块604(或称为商户账模块)和超时控制模块605,所述后端包括:第一账户的账务系统606和第二账户的账务系统607。
当通过所述交易信息的处理系统完成所述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的付款清算处理过程时,交易调度模块602是本实时清算模式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接收和请求前端601请求交易报文、组装返回前端601报文、读取第二账户的合约信息、读取第二账户的扣率信息、计算第二账户的手续费和清算金额、调度其余三个模块完成整个交易、返回交易结果至前端601等功能。第一账务模块603主要用于第一账户的账务处理,主要功能包括根据交易的卡种类型组装各类发卡组件交易报文、调用后端交易(包括消费、退货、撤销、冲正等正反交易)、接收并解析后端返回报文、反馈结果至交易调度模块602等。该第二账务模块604则主要负责第二账户的账务处理,主要根据第二账户的结算账户类型组装各类结算组件交易报文、调用后端结算交易(包括入商户账、扣商户账、冲正商户账等正反交易)、接收和解析后端返回报文、反馈结果至交易调度模块602等功能。超时控制模块605的作用是缓存交易信息并登记交易处理时间、检测交易是否未返回结果、检测交易是否超时、通知交易调度模块602发起冲正、解除交易超时登记等。在实时清算交易过程中,各个模块各司其职,相互连接和相互作用,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该交易调度模块602是核心基础模块,同时又依赖于其余三个模块。该第一账务模块603和第二账务模块604是独立的重要账务性模块,并依赖于交易调度模块602的控制。该超时控制模块605则是整个实时清算处理过程的关键模块,能有效处理账务性异常,是收单系统的强力补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模块采用多进程的方式实现,而模块之间则采取消息队列通讯的方式。多进程方式使得模块易于扩展,便于支撑交易量日益增长的收单业务。模块之间采用消息队列异步处理通讯,可以使得每个模块之间是松耦合的,还能起到流量削峰的作用。
在实时清算处理过程中,正交易是先调用第一账务模块603,再调用第二账务模块604;而反交易则先调用第二账务模块604,再调用第一账务模块603。这是因为,在收单业务过程中,商户是真正与处理系统签约的一侧,商户的账务归属该处理系统处理,而持卡人的账务则归属发卡系统处理。这样的调度顺序可以保证在出现网络中断等极端异常的情况下,商户侧的账务不会短款,方便收单系统进行调账和追账。
本发明中的实时清算处理过程,冲正交易是由超时控制模块605触发的。若后端交易未返回结果,并且检测到整个交易已超时,则通知交易调度模块602发起冲正交易。以所述第一账户为持卡人账,第二账户为商户账为例,在实时清算冲正交易中,持卡人账和商户账并不是都需要冲正。在正交易的过程中,在明确了持卡人账成功而商户账失败的情况下,应该只冲正持卡人账;在反交易的过程中,在明确了商户账成功而持卡人账失败的情况下,应该只冲正商户账。只有在两者都成功或其中一方不确定的情况下,才都需冲正。
在这里,超时控制模块605通知交易调度模块602发起冲正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交易配置表会配置每类交易的冲正总次数,以及冲正的相隔时间。超时控制模块605预先读取交易的冲正总次数和相隔时间,每隔一段时间通知交易调度模块602发起冲正,直到冲正成功返回或者冲正次数已达到总次数。
由于各类交易场景不同,本行卡和他行卡交易的耗时也不同,实时清算交易的超时时间不能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为此,可以预先设置交易配置表,该表各类交易配置不同的时间阈值,超时控制模块605判断交易是否超时,可以从该交易配置表中确定每个交易类型对应的时间阈值。超时控制模块605登记交易信息,主要用于通知交易调度模块602发起冲正交易。但交易调度模块602在得到后端反馈结果的时候,需要通知超时控制模块605解除登记超时,这时超时控制模块605需要查找到原交易。为了便于寻找交易信息,可以采用HashMap的方式缓存交易信息,以交易流水号作为Key值,以交易信息作为Value值,既支持快速插入交易信息,也可以快速查找交易信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系统是一种通用的实时清算模式,可以适用于网关跳转、APP跳转、H5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该处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反交易的清算过程。同时,该处理系统可以实现正反交易的实时清算,确保正反交易资金流向统一,且在交易失败或超时时,可自动触发冲正。
图7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或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700。
如图7所示,系统架构7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701、702、703,网络704和服务器705。网络704用以在终端设备701、702、703和服务器7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7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701、702、703通过网络704与服务器7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一般由服务器705执行,相应地,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705中。
应该理解,图7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8,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800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计算机系统8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存储有系统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8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8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8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8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8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805。可拆卸介质8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8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8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8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接收第一交易报文,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用于表示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第一交易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一清算信息,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向后端发送第一交易请求,所述第一交易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执行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二支付请求,所述第二支付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执行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向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完成所述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通用的实时清算模式,可以适用于网关跳转、APP跳转、H5页面跳转、扫码或无感支付等支付场景,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交易报文,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用于表示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第一交易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一清算信息,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
向后端发送第一交易请求,所述第一交易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执行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
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二支付请求,所述第二支付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执行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向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完成所述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交易报文,所述第二交易报文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第二交易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二清算信息,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
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三交易请求,所述第三交易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后端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执行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三响应结果;
若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向所述后端发送第四交易请求,所述第四交易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后端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执行所述第一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所述第一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四响应结果;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完成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或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并缓存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存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包括:
将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缓存至哈希表中,以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的交易流水号作为Key值,以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的交易信息作为Value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返回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一账户向所述第二账户付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并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向第二账户转账的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失败,则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并解除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处理时间的记录,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向第二账户转账的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返回第二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
在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成功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三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返回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且检测到所述第二账户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并向前端发送交易超时的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对所述第二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三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响应结果为失败,则解除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的记录,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操作的第四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为失败时,则解除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的记录,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并向前端发送交易失败的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后端返回向所述第一账户退款的操作的第四响应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返回所述第四响应结果且检测到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处理时间超过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冲正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
在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冲正成功后,根据所述第二清算信息冲正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5、7、8、9、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是否成功;
若未成功,则每隔预设的间隔时间重复执行一次所述第一账户的账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账户的账务信息的冲正步骤,直至冲正成功或者冲正次数已达到预设的总次数。
14.一种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易调度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交易报文,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用于表示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第一交易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账户对应的第一清算信息,所述第一清算信息包括:手续费和/或清算金额;
第一账务模块,用于向后端发送第一交易请求,所述第一交易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交易信息执行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对第一账户的扣款操作的第一响应结果;
第二账务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响应结果为成功,则向所述后端发送第二支付请求,所述第二支付请求用于指示后端根据所述第一清算信息执行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接收所述后端返回的向第二账户的入账操作的第二响应结果;若所述第二响应结果为成功时,则完成所述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的清算处理过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易信息的处理装置还包括:
超时控制模块,用于记录第一账户向第二账户付款或第二账户向第一账户退款的交易处理时间,并缓存第一交易报文或第二交易报文。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81719.3A 2020-09-17 2020-09-17 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21019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1719.3A CN112101923A (zh) 2020-09-17 2020-09-17 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1719.3A CN112101923A (zh) 2020-09-17 2020-09-17 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1923A true CN112101923A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59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1719.3A Pending CN112101923A (zh) 2020-09-17 2020-09-17 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192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0380A (zh) * 2021-03-29 2021-06-11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一致性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487304A (zh) * 2021-07-08 2021-10-0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账务不一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38087U (zh) * 2010-05-19 2011-05-1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警务pos终端及系统
US20140114852A1 (en) * 2012-10-18 2014-04-24 Raj S. Rajagopal Instant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for payment transactions
WO2014118589A1 (en) * 2013-02-04 2014-08-07 Scherr Petr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CN105741094A (zh) * 2016-01-26 2016-07-0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到帐的支付系统以及电商系统
CN107154900A (zh) * 2016-03-02 2017-09-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10414988A (zh) * 2019-07-25 2019-11-0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支付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192057A (zh) * 2019-12-31 2020-05-22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支付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38087U (zh) * 2010-05-19 2011-05-1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警务pos终端及系统
US20140114852A1 (en) * 2012-10-18 2014-04-24 Raj S. Rajagopal Instant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for payment transactions
WO2014118589A1 (en) * 2013-02-04 2014-08-07 Scherr Petr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CN105741094A (zh) * 2016-01-26 2016-07-0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到帐的支付系统以及电商系统
CN107154900A (zh) * 2016-03-02 2017-09-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10414988A (zh) * 2019-07-25 2019-11-0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支付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192057A (zh) * 2019-12-31 2020-05-22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支付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0380A (zh) * 2021-03-29 2021-06-11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一致性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487304A (zh) * 2021-07-08 2021-10-0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账务不一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1179B (zh) 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101923A (zh) 交易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026769B (zh) 双核心前置系统的工作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WO2020181936A1 (zh) 支付防抖方法及装置
CN112288577B (zh) 分布式服务的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861437A (zh)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881329A (zh) 一种账户余额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2907344A (zh) 账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83873B (zh) 交易通信方法、服务器、pos机及电子设备
CN111861745A (zh) 一种业务风控方法和装置
CN108960792B (zh) 一种轮询方法、支付方法、装置、服务器和支付系统
CN104680368A (zh) 一种近场无卡支付订单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2884181A (zh) 额度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413421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259032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15145A (zh) 一种扣款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249190A (zh) 一种异步入账动态预警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950380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一致性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272321B (zh) 快速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1746A (zh) 一种处理交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7408700A (zh) 刷脸支付方法、装置、刷脸设备和服务器
CN111415245A (zh) 一种开户方法和装置
CN111784346A (zh) 基于无人售卖设备的用户拦截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695985A (zh) 处理公积金自愿缴存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12819479A (zh) 订单状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