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0873A - 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0873A
CN112100873A CN202010716168.8A CN202010716168A CN112100873A CN 112100873 A CN112100873 A CN 112100873A CN 202010716168 A CN202010716168 A CN 202010716168A CN 112100873 A CN112100873 A CN 112100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model
bearing capacity
load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61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改新
孙粤琳
李萌
李蓉
孟丽娟
赵妍
李秀琳
郝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Beijing IWHR KH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Beijing IWHR KH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Beijing IWHR KH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20107161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0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0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0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分析建筑物分解为数值模型和试验模型;对试验模型进行初级加载;获得两模型的边界位移和试验子结构的变形刚度;统一所有数值模型和试验子模型,以形成整体结构的平衡方程并求解该方程,得到当前荷载步上各自由度的参数;确定下一级荷载的大小,以对试验子模型下一级加载,直至试验全部荷载加载或试验子模型破坏,以得出待分析建筑物在当前加载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本发明融合了物理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混合试验技术,可以反映实际结构的复杂变形性能、性能老化演变以及不同加载路径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物承载力评估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仿真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经过多年建设高峰现已进入缓慢稳定增长期,对老化病害水工建筑物开展承载力安全评估的需求日益凸显。目前对水工建筑物病害和修补加固效果的结构评估,仍普遍采用基于各种假定参数的结构分析软件。由于老化病害水工建筑物的材料性能劣化程度复杂,复合加固结构的应力分析难度大,结构分析结果与建筑物真实性态常存在明显差异,导致结构评估盲目性较大,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为了提高评估的技术水平,需要通过结构检测和试验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参数进行不断检验和修正。但目前室内结构试验手段缺乏,仅仅依靠有限的现场检测难以达到对结构真实形态进行评估的要求。因此,传统的数值计算和物理试验方法均难以准确反映老化病害建筑物加固前后的实际承载力水平。
混合仿真试验是一种将整体结构数值模型与局部物理子模型结合起来进行建筑物力学分析的试验方法。该方法最早起源于结构动力试验,并一直在土木工程、交通、机械和航天等领域的结构振动和动力性能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将这一试验方法引入水工建筑物承载力评估领域,可充分发挥数值计算和物理试验方法在反映水工建筑物复杂力学行为方面的作用,取长补短,更加精准地反应建筑物实际的承载力水平。但是目前水利和土木工程领域混合仿真试验均针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性能,侧重于研究地震作用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以建筑物本身复杂的材料特性和结构特性为出发点、以确定结构承载力为目的的混合仿真试验还没有。
发明内容
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待分析建筑物分解为数值模型和试验模型;
步骤S2:对试验模型进行初级加载;
步骤S3:获得两模型的边界位移和试验子结构的变形刚度;
步骤S4:统一所有数值模型和试验子模型,以形成整体结构的平衡方程并求解该方程,得到当前荷载步上各自由度的参数;
步骤S5:确定下一级荷载的大小,以对试验子模型下一级加载;
步骤S6:重复步骤S3-步骤S5,直至试验全部荷载加载或试验子模型破坏,以得出待分析建筑物在当前加载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其中,所述步骤S1中,数值模型和试验模型互为边界条件。
其中,所述步骤S2及步骤S5中,根据建筑物实际可能承受的荷载情况确定加载模式和加载过程。
其中,所述步骤S3中,通过开源试验控制系统将两模型的边界位移和试验子结构的变形刚度传递给有限元分析软件,所述步骤S4中,由有限元软件统一所有数值模型和试验子模型,以形成整体结构的平衡方程并求解该方程,得到当前荷载步上各自由度的参数。
其中,所述步骤S5中,由有限元分析软件根据试验子模型的位移和刚度确定下一级荷载的大小,并将加载信号发送给试验控制系统,试验控制系统按照收到的加载信号对试验子模型下一级加载,并收集试验模型的位移信号给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利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下一次的加载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融合了物理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混合试验技术,可以反映实际结构的复杂变形性能、性能老化演变以及不同加载路径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物承载力评估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确定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数值计算方法和物理试验方法难以准确确定水工建筑物实际承载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仿真试验技术的建筑物承载力确定方法。
本发明将结构混合仿真试验技术引入建筑物承载力评估领域。即将建筑物中非线性较强、力学行为演变复杂的构件,包括受损严重的构件,以及进行各种加固处理的构件作为试验子模型采用物理试验模拟,将易于把握的其他建筑物或者与试验子模型结构性能相近的结构在计算机中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两个模型在实际评估要求的整个加载过程中进行数据交互,协同控制试验和计算进程直至试验子模型构件破坏,从而完成对整体结构的承载力评估。
图1为本发明的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确定方法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确定方法,首先将待分析建筑物分解成数值模型和试验模型,两者互为边界条件,再根据建筑物实际可能承受的荷载情况确定加载模式和加载过程,对试验模型进行初级加载获得两模型之间的边界位移和试验子结构的变形刚度,通过开源试验控制系统将试验子结构的变形刚度传输给有限元分析软件;然后由有限元软件将所有数值模型和试验子模型统一起来形成整体结构的平衡方程进行求解,得到该荷载步各自由度上的参数,如位移等;同时,有限元软件根据试验子模型的位移和刚度调整确定下一级荷载的大小,并将加载信号发送给试验控制系统;试验控制系统按照收到的加载信号对试验子模型进行加载,并收集试验模型的位移信号传回给有限元软件;如此循环,直至试验全部荷载加载结束或试验子模型破坏。据此可得出建筑物在这一加载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从而确定建筑物的承载力。
本发明的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确定方法,融合了物理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混合试验技术,可以反映实际结构的复杂变形性能、性能老化演变以及不同加载路径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物承载力评估的准确性。
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5)

1.一种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待分析建筑物分解为数值模型和试验模型;
步骤S2:对试验模型进行初级加载;
步骤S3:获得两模型的边界位移和试验子结构的变形刚度;
步骤S4:统一所有数值模型和试验子模型,以形成整体结构的平衡方程并求解该方程,得到当前荷载步上各自由度的参数;
步骤S5:确定下一级荷载的大小,以对试验子模型下一级加载;
步骤S6:重复步骤S3-步骤S5,直至试验全部荷载加载或试验子模型破坏,以得出待分析建筑物在当前加载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数值模型和试验模型互为边界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及步骤S5中,根据建筑物实际可能承受的荷载情况确定加载模式和加载过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通过开源试验控制系统将两模型的边界位移和试验子结构的变形刚度传递给有限元分析软件,所述步骤S4中,由有限元软件统一所有数值模型和试验子模型,以形成整体结构的平衡方程并求解该方程,得到当前荷载步上各自由度的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由有限元分析软件根据试验子模型的位移和刚度确定下一级荷载的大小,并将加载信号发送给试验控制系统,试验控制系统按照收到的加载信号对试验子模型下一级加载,并收集试验模型的位移信号给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利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下一次的加载信号。
CN202010716168.8A 2020-07-23 2020-07-23 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Pending CN112100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6168.8A CN112100873A (zh) 2020-07-23 2020-07-23 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6168.8A CN112100873A (zh) 2020-07-23 2020-07-23 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0873A true CN112100873A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4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6168.8A Pending CN112100873A (zh) 2020-07-23 2020-07-23 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08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8293A (zh) * 2021-03-05 2021-07-23 重庆交通大学 建筑物安全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2718A (zh) * 2013-10-09 2014-01-15 江苏交科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模型的预测-修正混合试验方法
CN110728094A (zh) * 2019-10-29 2020-01-24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整体结构拟静力试验方法
CN110795884A (zh) * 2019-11-20 2020-02-14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尺度模型更新的新型混合试验方法
CN111027261A (zh) * 2019-11-15 2020-04-17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研究结构风激励响应的混合模拟试验方法
CN111207900A (zh) * 2020-03-16 2020-05-2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空间框架子结构混合仿真试验方法及试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2718A (zh) * 2013-10-09 2014-01-15 江苏交科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模型的预测-修正混合试验方法
CN110728094A (zh) * 2019-10-29 2020-01-24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整体结构拟静力试验方法
CN111027261A (zh) * 2019-11-15 2020-04-17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研究结构风激励响应的混合模拟试验方法
CN110795884A (zh) * 2019-11-20 2020-02-14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尺度模型更新的新型混合试验方法
CN111207900A (zh) * 2020-03-16 2020-05-2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空间框架子结构混合仿真试验方法及试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ENG-QI YANG 等: "Physical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unnel excavation in slanted upper-soft and lower-hard strata",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vol. 82, 31 December 2018 (2018-12-31), pages 248 - 264, XP085512616, DOI: 10.1016/j.tust.2018.08.049 *
朱宏平 等: "建筑隔震结构研究进展与分析", 工程力学, vol. 31, no. 3, 25 March 2014 (2014-03-25), pages 1 - 10 *
段军 等: "新型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撑体系承载力计算方法缺陷分析", 科学技术与工程, vol. 17, no. 26, 18 September 2017 (2017-09-18), pages 285 - 28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8293A (zh) * 2021-03-05 2021-07-23 重庆交通大学 建筑物安全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158293B (zh) * 2021-03-05 2022-06-17 重庆交通大学 建筑物安全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5229B (zh) 一种无网格固体力学仿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32515B (zh) 一种基于模型更新的时程级迭代实时混合试验方法
CN112100765B (zh) 一种涡轮盘冷挤压强化孔结构的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件及设计方法
CN111709174B (zh) 一种基于失效面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分析方法
CN111062162B (zh) 一种岩土材料精确本构模型的数值建模与应用方法
CN109858112B (zh) 基于结构应力监测结果的数值反演分析方法
CN111209695A (zh) 一种基于lstm的结构动力响应预测方法
CN111027261B (zh) 一种用于研究结构风激励响应的混合模拟试验方法
CN112100873A (zh) 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CN109726435B (zh) 一种接头钉群载荷计算的方法
CN110008520B (zh) 基于位移响应协方差参数和贝叶斯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CN109858152B (zh) 一种预测含初始分层损伤复合材料的剩余疲劳寿命的方法
CN111625911B (zh) 一种模拟螺钉连接的建模方法
CN115794644B (zh) 一种基于单试件重启动多任务加载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
CN115391947A (zh) 轨道交通车辆复合材料结构虚拟分析方法及系统
You et al. Breaking the testing pyramid with virtual testing and hybrid simulation
CN113076586B (zh) 应用性能前馈集中塑性铰单元的抗震分析方法
Ren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research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hear wall structure of prefabricat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CN110147643B (zh) 车钩钩体剩余寿命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361099B (zh) 一种裂隙岩体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5374556B (zh) 一种考虑销轴滑移和刚度修正的贝雷架挠度计算方法
CN110309544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梁大变形的受力点预测方法
Chen et al. Analysis of the force on the balance beam of the lifting device
CN113190891B (zh) 一种古建筑木结构残损抗振性能的评估试验方法
CN116822083A (zh) 重载轴承冲击损伤数值仿真再现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