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9454A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9454A
CN112099454A CN202011018035.XA CN202011018035A CN112099454A CN 112099454 A CN112099454 A CN 112099454A CN 202011018035 A CN202011018035 A CN 202011018035A CN 112099454 A CN112099454 A CN 112099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code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control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80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9454B (zh
Inventor
刘扶东
伍胜
李军宽
张佳乐
曹英坡
彭长宝
赵振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 Tai Hua Precision Electronic Zhe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Tai Hua Precision Electronic Zhe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 Tai Hua Precision Electronic Zhe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80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9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9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9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9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9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368Quality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工件标识处理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所述工件标识处理系统包括工件标识绑定装置和工件标识读取装置,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用于绑定标识码于第一工件,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本申请通过确定第一标识码可用,获取特征信息,并依据标识码和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并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将第三标识码与第一工件绑定。本申请通过保证工件标识读取装置和工件标识绑定装置有序作业,以实现第三标识码与对应的工件精确绑定,防止串码,提升生产效率,自动化作业,节省人力成本。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生产线,为了追溯产品的加工流程,加工流程的工序点通常需要扫描识别产品的标识码并将所识别的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以利于控制系统对产品加工流程的控制。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产品数量较多,且一个产品可能具有多个标识码,标识码漏扫或错扫的发生概率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工件标识处理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所述工件标识处理系统包括工件标识绑定装置和工件标识读取装置,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用于绑定标识码于第一工件,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的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获取所述第一工件的特征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二标识码和所述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
发送包含所述第三标识码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绑定所述第三标识码于所述第一工件;
接收来自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绑定结果;
确定所述绑定结果为成功;
基于所述绑定结果为成功,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读取第二工件的标识码。
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确定所述绑定结果为成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标记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已使用;和
建立所述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二标识码及所述第三标识码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未标记为已使用;和
确定不存在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多个特征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不正确;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不正确,生成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在第一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确定在第二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生成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响应信息还包括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绑定于所述第一工件的第四标识码,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三标识码与所述第四标识码不一致,生成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标识处理系统还包括工件移动装置,所述工件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第一工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工件移动装置将所述第一工件移离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工件标识处理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所述工件标识处理系统包括工件标识绑定装置和工件标识读取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和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用于将标识码绑定于第一工件,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通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的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以及
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获取所述第一工件的特征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二标识码和所述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
其中,所述通信器进一步用于发送包含所述第三标识码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绑定所述第三标识码于所述第一工件;所述通信器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绑定结果;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绑定结果为成功;所述通信器进一步用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读取第二工件的标识码。
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确定所述绑定结果为成功之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标记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已使用;和
建立所述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二标识码及所述第三标识码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未标记为已使用;和
确定不存在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多个特征参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不正确;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不正确,生成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发送包含所述第三标识码的第一控制指令之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在第一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确定在第二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生成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响应信息还包括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绑定于所述第一工件的第四标识码,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三标识码与所述第四标识码不一致,生成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标识处理系统还包括工件移动装置,所述工件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第一工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生成第三控制指令,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至所述工件移动装置,以控制所述工件移动装置将所述第一工件移离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
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通过在读取第一工件的标识码后,对至少一个标识码进行可用性判断,如果可用性判断通过,再获取对应的特征信息,并依据标识码和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并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将第三标识码绑定于第一工件,绑定完成之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工件标识读取装置读取第二工件的标识码,保证了工件标识读取装置和工件标识绑定装置有序作业,以实现第三标识码与对应的第一工件精确绑定,防止串码,提升生产效率,自动化作业,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工件标识处理系统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工件标识处理系统中控制装置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工件标识处理系统 100
工件标识读取装置 10
控制装置 20
通信器 21
处理器 22
存储器 23
通信总线 24
工件标识绑定装置 30
工件移动装置 40
控制系统 200
判断模块 201
预警模块 202
确定模块 203
获取模块 204
标记模块 2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工件标识处理系统100的硬件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工件标识处理系统100包括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控制装置20、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和工件移动装置40,其中,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用于读取工件的标识码,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用于绑定标识码于工件,工件移动装置40用于移动工件,控制装置20分别与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工件移动装置40和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通信连接,用于控制工件标识码的读取、绑定及工件移动等操作。
请参见图2,所述控制装置20包括通信器21、处理器22、存储器23及通信总线24。
通信器21用于与工件标识处理系统100中的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及工件移动装置40进行通信。例如,通信器21接收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发送的工件标识码等信息,并通过通信总线24传送给处理器22。处理器22用于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通信器21发送至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及工件移动装置40的至少其中一个,以实现在工件标识处理系统100中的控制作用。存储器23用于存储控制装置20中的各类数据,例如各种数据库、程序代码、壳体的检测尺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器21可以为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处理器22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还可以包括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22是控制装置2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控制装置20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2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擦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通信总线2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PCI)总线。
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以下将对控制装置20在工件标识处理系统100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用于读取工件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并将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发送至控制装置20的通信器21。
其中,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分别用于标识工件的两个组成部件。在工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一个工件通常由众多部件组装而成,不同部件的材料、来源、加工程序等通常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利于加工制造流程的精细化控制,一般的,一个工件整体可由一个标识码来识别,工件中不同的部件可分别设置不同的标识码以进行识别。例如,手机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作为一种加工工件,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其中包括手机中板和背板。手机整体设置一个标识码,中板和背板分别设置不同的标识码进行标识,中板标识码可为第一标识码,背板标识码可为第二标识码。可以理解地,工件可包括多于两个的组成部件,进而包括多于两个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码,例如,第一标识码为相机标识码,第二标识码为屏幕标识码,此外还包括第三标识码或更多标识码以标识不同部件。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码或第二标识码可包括多个标识码,例如,第一标识码包括相机标识码,屏幕标识码,背板标识码等。
工件的标识码的承载形式包括多种类型,例如,二维码、条形码、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和近场通信智能卡。本实施例中,工件的标识码的承载形式为二维码或条形码,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为扫描枪或扫描终端。可以理解地,若工件的标识码承载形式为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则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为一阅读器;若工件的标识码承载形式为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智能卡,则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可为读卡器。
控制装置20的通信器21接收来自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后,通过通信总线24传送到处理器22,由处理器22进行分析。处理器22判断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是否不符合预设规则。例如,预设规则可对第一标识码及第二标识码的编码长度或编码结构有一定要求,处理器22则会将第一标识码及第二标识码的编码长度或编码结构与预设的标准进行比对,判断是否符合预设规则。
若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处理器22则通过通信器21向工件移动装置40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控制工件移动装置40将工件移离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
若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都符合预设规则,处理器22则进一步判断第一标识码的可用性,即判断第一标识码是否已被使用于生成第三标识码。
如果第一标识码是可用的,处理器22会获取工件的特征信息,并根据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及特征信息生成第三标识码,再控制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将第三标识码绑定于工件。第三标识码绑定成功后,处理器22会建立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特征信息及第三标识码的关联关系,存储于存储器23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22还通过标志位设置的方式将第一标识码标记为已使用,具体的,可通过设置表示第一标识码是否使用的标志位,例如,标志位默认值为0,表示该第一标识码未使用;当第三标识码绑定成功后,处理器22将标志位置为1,表示该第一标识码已用于生成第三标识码。当然,处理器22除了可对第一标识码设置标志位,以用于判别其是否已被使用,还可以对第二标识码也进行类似的标志位设置。
因此,为了保证用于生成第三标识码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的对应关系是正确的,处理器22收到来自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并在进行预设规则判断后,会进一步判断第一标识码的可用性,具体的,判断第一标识码的标志位是否标记为使用或判断是否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22除了对第一标识码进行判断外,还可再判断第二标识码的标志位是否标记为使用或判断是否存在基于第二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2若判断第一标识码的标志位标记为已使用或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则生成预警信息;若判断第一标识码未标记为已使用或不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则确定第一标识码为可用。其中,第一标识码未标记为已使用包括:一种情况,对第一标识码设置了是否使用的标志位,且标志位的值表示未被使用;另一种情况,第一标识码未设置是否使用的标志位,这种情况下,第一标识码未被使用时,不设置是否使用的标志位,当第一标识码被使用时,再设置一标识位,表示该第一标识码已被使用。通过对第一标识码的可用性判断,可避免标识码绑定错码和串码的问题。
处理器22确定第一标识码为可用后,获取工件的特征信息,其中特征信息可为印刷信息,包括印刷颜色、印刷油墨、印刷工艺等。可以理解地,特征信息还可以为包括多个特征参数的组装信息。
处理器22还判断特征信息的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否正确。工件的特征信息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有时为人工配置,有可能出现特征参数之间矛盾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于存储器23中预置特征参数间的逻辑关系规则,特定的印刷颜色需对应特定的印刷工艺,例如,印刷颜色为黑色,对应的印刷工艺应为喷涂。处理器22对多个特征参数进行判断,例如判断当特征参数印刷颜色为特定颜色时,会进一步判断特征参数印刷工艺是否符合预设要求。通过对特征信息的多个特征参数间的关联关系的判断,能更好地保证特征参数的数据正确性。
处理器22判断若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不正确,则生成预警信息;若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正确,则依据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和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该第三标识码可为工件整体的标识,也可为工件的组成部件的标识。例如,手机中板标识码为第一标识码,背板标识码为第二标识码,手机整体设置一个标识码,处理器22根据中板标识码、背板标识码以及工件的特征信息生成第三标识码,该第三标识码可以为手机整体的标识码,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手机某一特定部件的标识码,比如壳体部件的标识码。
进一步地,处理器22生成第一控制指令,该第一控制指令包含第三标识码,用于指示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将第三标识码绑定于工件,并通过通信器21向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并依据第一控制指令绑定第三标识码于第一工件,并向控制装置20发送响应消息。
处理器22还可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后,启动一定时器,并判断第一时间内是否收到响应消息,该第一时间为预设的定时时长。如果在第一时间内没有收到响应消息,则重新向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发送第一控制指令。重新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后,可再启动一定时器,判断第二时间内是否收到响应消息,该第二时间为预设的定时时长。如果第二时间内没有收到响应消息,则生成预警信息。
具体地,预设一第一时间,例如两秒钟,判断预设时间内通信器21是否收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的响应信息,预设一第二时间,例如五秒钟。可以理解的是,两次的定时时长可以不同,也可相同。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等待响应消息和重发第一控制指令的次数。通过第一控制指令重传的方式,可降低因网络问题而导致的标识码绑定失败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信器21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第四标识码,该第四标识码为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绑定于工件的标识码。
处理器22将该第四标识码与第三标识码进行比较,若两者不一致,则生成预警信息。如果判断第四标识码与第三标识码相同,则确定为绑定成功,建立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及第三标识码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对应关系存储于存储器23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22还对第一标识码设置一标志位,用于标记第一标识码为已使用。基于确定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成功绑定第三标识码于工件,处理器22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通过通信器21向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发送,以控制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读取第二工件的标识码。
如此,通过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读取第一工件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在确定第一标识码可用的情况后,获取第一工件的特征信息,并依据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和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并通过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将第三标识码绑定于第一工件,绑定完成之后,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读取第二工件的标识码,使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控制装置20和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依序执行,防止工件之间的串码或漏码。
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和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可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可以理解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和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也可为一个设备,该设备具有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和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的功能。
请参阅图3,控制系统200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形式的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形式的计算机指令存储于所述存储器23中,并由所述处理器22执行,以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功能。所述控制系统200可以被分割成判断模块201、预警模块202、确定模块203、获取模块204及标记模块205。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详述。
获取模块204用于获取通信器21接收自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判断模块201用于判断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是否不符合预设规则。若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则使通信器21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控制工件移动装置40将工件移离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
若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均符合预设规则,判断模块201还用于判断第一标识码的可用性,即判断第一标识码是否已被使用于生成第三标识码,也即判断第一标识码标记为未使用和不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中是否符合其中一个,若第一标识码标记为已使用或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则预警模块202用于生成预警信息,其中预警信息包括声光预警、语音预警、邮件预警或短信预警其中至少一种。若为第一标识码标记为未使用或不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则确定模块203用于确定第一标识码为可用。
获取模块204用于基于第一标识码为可用,获取第一工件的特征信息。
进一步地,判断模块201还用于判断特征信息的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否正确,若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为不正确,则预警模块202用于生成预警信息;若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为正确,标记模块205依据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和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
进一步地,通信器21发送包含第三标识码的第一控制指令之后,判断模块201还用于判断第一时间内是否收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的响应消息。若第一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则使通信器21重新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若第一时间内收到响应消息,判断模块201还用于判断响应消息中绑定结果是否为成功。
进一步地,判断模块201还用于判断第二时间内是否收到响应消息。若为第二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预警模块202用于生成预警信息;若第二时间内收到响应消息,判断模块201还用于判断响应消息中绑定结果是否为成功。若绑定结果为不成功,预警模块202用于生成预警信息;若绑定结果为成功,判断模块201还用于判断响应消息中的第四标识码与第三标识码是否一致,若第四标识码与第三标识码不一致,预警模块202用于生成预警信息;若第四标识码与第三标识码一致,标记模块205用于标记第一标识码为已使用或建立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及第三标识码的对应关系。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根据不同的需求,该流程图中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请同时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工件标识处理系统100中的控制装置20,该工件标识处理系统100还包括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和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用于将标识码绑定于工件,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用于读取工件的标识码。
本实施例中,工件为智能终端。可以理解地,工件还可以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等。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接收来自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
其中,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分别用于标识工件的两个组成部件。在工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一个工件通常由众多部件组装而成,不同部件的材料、来源、加工程序等通常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利于加工制造流程的精细化控制,一般的,一个工件整体可由一个标识码来识别,工件中不同的部件可分别设置不同的标识码以进行识别。例如,手机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作为一种加工工件,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其中包括手机中板和背板。手机整体设置一个标识码,中板和背板分别设置不同的标识码进行标识,中板标识码可为第一标识码,背板标识码可为第二标识码。可以理解地,工件可包括多于两个的组成部件,进而包括多于两个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码,例如,第一标识码为相机标识码,第二标识码为屏幕标识码,此外还包括第三标识码或更多标识码以标识不同部件。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码或第二标识码可包括多个标识码,例如,第一标识码包括相机标识码,屏幕标识码,背板标识码等。
工件的标识码的承载形式包括多种类型,例如,二维码、条形码、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和近场通信智能卡。
步骤S2:判断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是否不符合预设规则。
具体地,预设规则可对第一标识码及第二标识码的编码长度或编码结构有一定要求,例如通过比对第一标识码及第二标识码的编码长度或编码结构与预设的标准,判断是否符合预设规则,例如,在扫码过程中,工件标识码发生磨损、遮盖等,使第一标识码及第二标识码显示不全,导致第一标识码及第二标识码的扫描信息不符合预设的标准。
若为是,执行步骤S3: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控制工件移动装置40将第一工件移离工件标识读取装置。
若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通过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使工件移动装置40将第一工件移离工件标识读取装置,进一步地,工件移动装置40还用于将另一工件移动至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
若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均符合预设规则,执行步骤S4:判断第一标识码标记为未使用和不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中是否符合其中一个。
其中,第一标识码未标记为未使用包括:一种情况,对第一标识码设置了是否使用的标志位,且标志位的值表示未被使用;另一种情况,第一标识码未设置是否使用的标志位,这种情况下,第一标识码未被使用时,不设置是否使用的标志位,当第一标识码被使用时,再设置一标识位标识码,表示该第一标识码已被使用。通过对第一标识码的可用性判断,可避免标识码绑定错码和串码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第二标识码的标志位是否标记为使用或判断是否存在基于第二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
若第一标识码标记为已使用或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执行步骤S5:生成预警信息。
具体地,若第一表示码标记为已使用或者若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表示第一标识码已使用,则生成预警信息,其中预警信息包括声光预警、语音预警、邮件预警或短信预警其中至少一种。
第一标识码标记为未使用或不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则执行步骤S6:确定第一标识码为可用。
具体地,第一标识码未标记为已使用且不存在基于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同时成立,则表示第一标识码未被使用且可用。
步骤S7:基于第一标识码为可用,获取第一工件的特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特征信息可为印刷信息,包括印刷颜色、印刷油墨、印刷工艺等。可以理解地,特征信息还可以为包括多个特征参数的组装信息。
进一步地,特征信息包括多个特征参数。
步骤S8:判断特征信息的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否正确。
本实施例中,预置特征参数间的存在逻辑关系规则,特定的印刷颜色需对应特定的印刷工艺,例如,印刷颜色为黑色,对应的印刷工艺应为喷涂。对多个特征参数进行判断,例如判断当特征参数印刷颜色为特定颜色时,会进一步判断特征参数印刷工艺是否符合预设要求。通过对特征信息的多个特征参数间的关联关系的判断,能更好地保证特征参数的数据正确性。
若特征信息的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不正确,执行步骤S5。
具体地,确定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不正确;则基于关联关系不正确,生成预警信息。
若特征信息的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为正确,执行步骤S9:依据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和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
该第三标识码可为工件整体的标识,也可为工件的组成部件的标识。例如,手机中板标识码为第一标识码,背板标识码为第二标识码,手机整体设置一个标识码,根据中板标识码、背板标识码以及工件的特征信息生成第三标识码,该第三标识码可以为手机整体的标识码,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手机某一特定部件的标识码,比如壳体部件的标识码。
步骤S10:发送包含第三标识码的第一控制指令。
该第一控制指令用于将第三标识码绑定于第一工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标识码为二维码,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将该二维码打印并贴附于第一工件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标识码为射频识别信息或近场通信信息,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将射频识别信息写入工件电子标签或将近场通信信息写入近场通信智能卡中。
步骤S11:判断第一时间内是否收到响应消息。
具体地,预设一第一时间,例如两秒钟,五秒钟,判断预设时间内控制装置20是否收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的响应信息。
若第一时间内收到响应消息,转至步骤S13。
若第一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则执行步骤S12:重新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并判断第二时间内是否收到响应消息。
具体地,预设一第二时间,例如五秒钟,十秒钟。其中第二时间与第一时间可相同,也可不同。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等待响应消息和重发第一控制指令的次数。通过第一控制指令重传的方式,可降低因网络问题而导致的标识码绑定失败问题。
若第二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则执行步骤S5:生成预警信息。
若第二时间内收到响应消息,则执行步骤S13:判断所述响应消息中绑定结果是否为成功。
若绑定结果为不成功,执行步骤S5:生成预警信息。
通过第一时间的重发机制和第二时间的预警机制,以保证第一控制指令的有效送达,提升指令发送过程的容错性。
若绑定结果为成功,执行步骤S14:判断响应消息中的第四标识码与第三标识码是否一致。
具体地,第一控制指令携带的第三标识码与绑定于第一工件的第四标识码是否一致。通过该判定流程以保证绑定于第一工件的第四标识码的准确性。
若第四标识码与第三标识码不一致,执行步骤S5:生成预警信息。
若四标识码与第三标识码一致,执行步骤S15:标记第一标识码为已使用或建立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及第三标识码的对应关系。
如此,通过标记第一标识码防止该第一标识码再次被使用,导致工件之间第一标识码串码。通过建立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及第三标识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防止该工件的标识码与其他工件的标识码相混淆,甚至导致串码。
步骤S16: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工件标识读取装置读取第二工件的标识码。
本申请通过读取第一工件标识码后,对至少一个标识码进行可用性判断,如可用性判断通过,再获取对应的特征信息,并依据标识码和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并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将第三标识码与工件绑定,绑定完成之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读取下一工件的标识码。保证了工件标识读取装置10和工件标识绑定装置30有序操作,以实现第三标识码与对应的工件精确绑定,防止串码,提升生产效率,自动化作业,节省人力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计算机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计算机装置也可以由同一个单元或计算机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工件标识处理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所述工件标识处理系统包括工件标识绑定装置和工件标识读取装置,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用于绑定标识码于第一工件,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的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获取所述第一工件的特征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二标识码和所述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发送包含所述第三标识码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绑定所述第三标识码于所述第一工件;
接收来自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绑定结果;确定所述绑定结果为成功;
基于所述绑定结果为成功,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读取第二工件的标识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所述确定所述绑定结果为成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标记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已使用;和
建立所述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二标识码及所述第三标识码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未标记为已使用;和
确定不存在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多个特征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不正确;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不正确,生成预警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所述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在第一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确定在第二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生成预警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信息还包括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绑定于所述第一工件的第四标识码,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三标识码与所述第四标识码不一致,生成预警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工件标识处理系统还包括工件移动装置,所述工件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第一工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工件移动装置将所述第一工件移离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
8.一种用于工件标识处理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所述工件标识处理系统包括工件标识绑定装置和工件标识读取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和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用于将标识码绑定于第一工件,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第一工件的第一标识码和第二标识码,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通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的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以及
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获取所述第一工件的特征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二标识码和所述特征信息形成第三标识码;
其中,所述通信器进一步用于发送包含所述第三标识码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绑定所述第三标识码于所述第一工件;所述通信器进一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括绑定结果;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绑定结果为成功;所述通信器进一步用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读取第二工件的标识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确定所述绑定结果为成功之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标记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已使用;和
建立所述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二标识码及所述第三标识码的对应关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为可用,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未标记为已使用;和
确定不存在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建立的对应关系。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多个特征参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不正确;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不正确,生成预警信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发送包含所述第三标识码的第一控制指令之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在第一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确定在第二时间内未收到响应消息,生成预警信息。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响应信息还包括所述工件标识绑定装置绑定于所述第一工件的第四标识码,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三标识码与所述第四标识码不一致,生成预警信息。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工件标识处理系统还包括工件移动装置,所述工件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第一工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码和所述第二标识码中的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规则,生成第三控制指令,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至所述工件移动装置,以控制所述工件移动装置将所述第一工件移离所述工件标识读取装置。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18035.XA 2020-09-24 2020-09-24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099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8035.XA CN112099454B (zh) 2020-09-24 2020-09-24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8035.XA CN112099454B (zh) 2020-09-24 2020-09-24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9454A true CN112099454A (zh) 2020-12-18
CN112099454B CN112099454B (zh) 2022-08-30

Family

ID=7375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8035.XA Active CN112099454B (zh) 2020-09-24 2020-09-24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94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319A (zh) * 2021-01-08 2021-05-18 刘连英 Agv车的调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3453A (zh) * 2005-09-06 2009-09-02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rfid准确度的传感器融合
CN101655918A (zh) * 2009-09-04 2010-02-24 重庆大学 基于rfid与条码融合的精细化生产系统和生产方法
CN103295142A (zh) * 2013-05-24 2013-09-11 深圳市威富多媒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3971203A (zh) * 2014-05-08 2014-08-06 深圳市共济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it资产电子标识码生成与管理系统及实现方法
JP2015084200A (ja) * 2013-03-27 2015-04-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CN105160379A (zh) * 2015-08-31 2015-12-16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码的生成方法和装置、校验方法和装置
CN106446989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北京红马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rfid票纸的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64740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ir的条码烧写、校验及粘贴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40619A (zh) * 2017-02-16 2017-08-11 深圳市丰巨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硬件唯一标识码的生成和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194701A (zh) * 2017-04-05 2017-09-22 李峰 一种防伪信息与验证码进行绑定的方法及查验方法
CN107220776A (zh) * 2017-06-05 2017-09-29 北京李尔岱摩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座椅装配首工位信息读写系统
CN108073592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惠州市康冠科技有限公司 判断序列号是否重复的方法及电视机序列号的写入方法
US20190012494A1 (en) * 2007-01-09 2019-01-10 Moj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nventory Control
CN109254789A (zh) * 2018-09-30 2019-01-2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电控固件烧写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服务器
CN110119798A (zh) * 2019-05-14 2019-08-13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主控板装错检测方法
CN110351168A (zh) * 2019-07-12 2019-10-18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的标识方法及装置、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10533396A (zh) * 2019-09-05 2019-12-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绑定方法、物料绑定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580515A (zh) * 2018-06-08 2019-12-17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生产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标签
US20190392244A1 (en) * 2013-03-04 2019-12-26 Nec Corporation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0727678A (zh) * 2019-09-25 2020-01-24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与移动终端的绑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26523A (zh) * 2019-11-30 2020-05-08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物件信息追溯的方法及设备
CN111368507A (zh) * 2020-02-28 2020-07-03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编码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39502A (zh) * 2020-03-25 2020-08-14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防伪二维码的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3453A (zh) * 2005-09-06 2009-09-02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rfid准确度的传感器融合
US20190012494A1 (en) * 2007-01-09 2019-01-10 Moj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nventory Control
CN101655918A (zh) * 2009-09-04 2010-02-24 重庆大学 基于rfid与条码融合的精细化生产系统和生产方法
US20190392244A1 (en) * 2013-03-04 2019-12-26 Nec Corporation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5084200A (ja) * 2013-03-27 2015-04-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CN103295142A (zh) * 2013-05-24 2013-09-11 深圳市威富多媒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3971203A (zh) * 2014-05-08 2014-08-06 深圳市共济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it资产电子标识码生成与管理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5160379A (zh) * 2015-08-31 2015-12-16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码的生成方法和装置、校验方法和装置
CN106446989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北京红马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rfid票纸的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8073592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惠州市康冠科技有限公司 判断序列号是否重复的方法及电视机序列号的写入方法
CN10664740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ir的条码烧写、校验及粘贴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40619A (zh) * 2017-02-16 2017-08-11 深圳市丰巨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硬件唯一标识码的生成和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194701A (zh) * 2017-04-05 2017-09-22 李峰 一种防伪信息与验证码进行绑定的方法及查验方法
CN107220776A (zh) * 2017-06-05 2017-09-29 北京李尔岱摩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座椅装配首工位信息读写系统
CN110580515A (zh) * 2018-06-08 2019-12-17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生产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标签
CN109254789A (zh) * 2018-09-30 2019-01-2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电控固件烧写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及服务器
CN110119798A (zh) * 2019-05-14 2019-08-13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主控板装错检测方法
CN110351168A (zh) * 2019-07-12 2019-10-18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的标识方法及装置、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10533396A (zh) * 2019-09-05 2019-12-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绑定方法、物料绑定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727678A (zh) * 2019-09-25 2020-01-24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与移动终端的绑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26523A (zh) * 2019-11-30 2020-05-08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物件信息追溯的方法及设备
CN111368507A (zh) * 2020-02-28 2020-07-03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编码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39502A (zh) * 2020-03-25 2020-08-14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防伪二维码的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GUI LIU: "The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 production control in the discret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200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DEO AND SIGNAL BASED SURVEILLANCE》 *
宋潇潇: "面向精益生产的传送带式流水线生产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319A (zh) * 2021-01-08 2021-05-18 刘连英 Agv车的调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9454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9454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59812A (zh) 接口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583163A (zh) 一种智能讲台解锁方法与装置
CN111126030B (zh) 标签排版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0780625B (zh) 预装线自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3857B (zh) 标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346366A (zh)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8460021U (zh) 标签绑定系统及组合标签
JP2015101424A (ja) 商品の棚卸システム
CN110493818B (zh) 无线保真模块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269499A (zh) 仓库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628884A (zh) 一种终端升级的方法、一种网关、智能终端设备
CN114626774A (zh) 试剂管理系统和试剂信息存储系统
CN113190277A (zh) 设备识别方法、设备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582736B (zh) 基于mes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28098A (zh) 基于鸽钟设备的数据监控方法、监控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0750283B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驱动程序远程升级方法及系统
CN210983436U (zh) 一种识别隐患物料的便携识别装置
CN112114570B (zh) 一种防止面料工艺流程出错的防错方法及装置
CN114154597B (zh) 基于无线射频辨识的备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421169A (zh) 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4923A (zh) 一种服务器条码智能校验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92841A (zh) Rfid参数配置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26691A (zh) 软件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90467A (zh) 数据比对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0016 standard workshop No.7, Henan Zhengzhou export processing zone, 9th Street, Zhe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standard workshop No.7, Henan Zhengzhou export processing zone, 9th Street, Zhe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