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7514B - 超低排放的环形炉 - Google Patents

超低排放的环形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7514B
CN112097514B CN202011045303.7A CN202011045303A CN112097514B CN 112097514 B CN112097514 B CN 112097514B CN 202011045303 A CN202011045303 A CN 202011045303A CN 112097514 B CN112097514 B CN 112097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nitrogen oxide
zone
heating area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53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7514A (zh
Inventor
李进荣
陆超
郑卫卫
李恩学
王久营
黄金良
夏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anhuai Steel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ianhuai Steel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ianhuai Steel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ianhuai Steel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53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7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7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7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7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7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3/00Furnaces with both stationary charge and progression of heating, e.g. of ring type, of type in which segmental kiln moves over stationary charge
    • F27B13/02Furnaces with both stationary charge and progression of heating, e.g. of ring type, of type in which segmental kiln moves over stationary charge of multiple-chamber type with permanent partitions; Combinations of furn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3/00Furnaces with both stationary charge and progression of heating, e.g. of ring type, of type in which segmental kiln moves over stationary charge
    • F27B13/06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furnaces of this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3/00Furnaces with both stationary charge and progression of heating, e.g. of ring type, of type in which segmental kiln moves over stationary charge
    • F27B13/06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furnaces of this type
    • F27B13/12Arrangements of hea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3/00Furnaces with both stationary charge and progression of heating, e.g. of ring type, of type in which segmental kiln moves over stationary charge
    • F27B13/06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furnaces of this type
    • F27B13/14Arrangement of controlling, monitoring, alarm or lik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排放的环形炉,环形炉体依次设有坯料预热区、炉体预热区、炉体加热区、炉体均热区和坯料出料区,坯料预热区通过炉体所产生的高温废气的余热对坯料进行预热;炉体预热区包括加热一区和加热二区,炉体加热区包括加热三区、加热四区、加热五区,炉体均热区包括加热六区和加热七区,坯料出料区为加热八区。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通过低氮氧化物高速烧嘴的作用,不仅逐步反应并释放化学能,降低火焰燃烧产生的高温区的温度,抑制氮原子的活性;而且喷口高速燃烧方式,缩短高温区停留时间,卷吸周围的低温烟气回流,降低燃烧火焰温度;另外速度越高,产生混合气体在高温区域的时间越短,氮氧化物的浓度越低。

Description

超低排放的环形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炉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排放的环形炉。
背景技术
环形加热炉是一种坯料在环形的旋转炉底上边移动边加热的连续加热炉。环形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烟气通过烟囱排出,进入大气污染环境,随着国家超低排放的标准出台,对于烟气中氮氧化物要求越来越严格,甚至要求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小于150mg/Nm3(基准含氧量8%),这就对于环形炉的燃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当环形炉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气的时候,所产生的烟气中仍然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目前世界上的主流观点是氮氧化物产生的量的多少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1)反应区内的火焰温度;2)反应区氮的浓度;3)反应区氧的浓度;4)在反应区逗留的时间。
反应区内的火焰温度:这是氮氧化物形成的主因。燃烧产生的火焰温度越高,惰性气体N原子的活性越强,与氧原子结合越容易。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在冷空气中的理论燃烧温度高达2300℃,若空气预热至450℃左右,其理论燃烧温度更高,可达2600℃以上,如此高的燃烧温度,局部的N原子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大量与氧原子结合,形成多阶的氮氧化物。而燃料本身往往不是用户能够选择的,因此延缓化学剧烈反应过程,降低理论燃烧温度,抑制氮原子的活性成为减少氮氧化物生成的关键。
反应区氮的浓度和氧的浓度:在高温状态下,N + xO 到 NOx是一个可逆反应,其反应平衡点取决于氮和氧的浓度,如果减少氮的浓度或者氧的浓度或者两者同时减少,则可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浓度。从式中可以看出,降低氮的浓度,增加氧的浓度可能相互抵消,对减少氮氧化物的效果并不明显,除非氮的浓度低至PPM级。这也是为何富氧燃烧技术无法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根本原因所在。由于环形炉不是一个可以密闭的空间,因此氮的浓度降至PPM级是不可行的,即使通氮气也无法达到,且要消耗额外的大量热能,并且操作环境有窒息的风险,极不安全。
在反应区逗留的时间:氮和氧碰撞结合是需要反映时间的,在高温反应区停留的时间越短,氮结合的频率和浓度越低。
所以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环形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低排放的环形炉,通过低氮氧化物高速烧嘴的作用,不仅使燃气和空气多级混合燃烧,逐步反应并释放化学能,降低火焰燃烧产生的高温区的温度,抑制氮原子的活性,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生成;采用喷口高速燃烧方式,缩短高温区停留时间,并且在高速火焰气流根部产生局部负压区,卷吸周围的低温烟气回流,实现再次混合,降低燃烧火焰温度;另外速度越高,化学反应产生的高温混合气体在高温区域的时间越短,氮氧化物产生的浓度越低;通过将大功率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设置于加热量最大的加热二区~加热四区,增加可燃气和空气流通量,从而能够避免氮氧化物生成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达到对应区域的加热温度;加热二区至加热七区均采取弱还原性气氛可以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浓度;加热一区属于相对低温区,该区采取强氧化性气氛控制,目的是将加热二区至加热七区所产生的还原性气氛在此区域充分燃烧干净,即提高了热效率,又防止CO产生;对于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烧嘴的加热一区、加热三区、加热四区、加热五区、加热六区和加热七区而言,当上述加热区能量需求低于额定供给的30%时,采取脉冲控制方式;当上述加热区能量需求高于额定供给的30%时,采取比例控制方式。
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包括环形炉体,所述环形炉体依次设有坯料预热区、炉体预热区、炉体加热区、炉体均热区和坯料出料区,并且坯料预热区和坯料出料区相邻;
所述坯料预热区内面向坯料出料区的一端通过隔墙还设有坯料进料区,所述坯料出料区的相邻两侧也通过隔墙与坯料进料区和炉体均热区连接;
其中坯料进料区与坯料预热区之间的隔墙和炉体均热区与坯料出料区之间的隔墙设有可启闭的门洞;
所述坯料预热区通过炉体所产生的高温废气的余热对坯料进行预热;
所述炉体预热区包括加热一区和加热二区,所述炉体加热区包括加热三区、加热四区、加热五区,所述炉体均热区包括加热六区和加热七区,所述坯料出料区为加热八区;
所述加热一区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使温度在800摄氏度~100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二区通过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使温度在950摄氏度~114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三区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使温度在1180摄氏度~125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四区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使温度在1220摄氏度~128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五区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使温度在1290摄氏度~1315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六区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均匀设于炉顶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使温度在1270摄氏度~131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七区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均匀设于炉顶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使温度在1250摄氏度~129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八区通过比例控制均匀设于炉顶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使温度大于等于1200摄氏度的范围内。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和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均为低氮氧化物高速烧嘴。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加热一区、加热二区、加热三区、加热四区、加热五区、加热六区、加热七区和加热八区对应于环形炉的弧度依次分别为52度、44度、52度、52度、44度、22度、30度和5度,所述坯料预热区位于环形炉剩余弧度区域。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加热一区内为强氧化性气氛,从所述加热二区至加热七区内均为弱还原性气氛,所述加热八区内为弱氧化性气氛。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对于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烧嘴的加热一区、加热三区、加热四区、加热五区、加热六区和加热七区而言,当上述加热区能量需求低于额定供给的30%时,采取脉冲控制方式;当上述加热区能量需求高于额定供给的30%时,采取比例控制方式。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当上述加热区采取脉冲控制方式的时候,所述环形炉内处于待料、待轧或临时故障处理状态;当上述加热区采取比例控制方式的时候,所述环形炉内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加热一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加热二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加热三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和加热五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分别分设有加热前区和加热后区。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加热一区的加热前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数量小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数量,所述加热二区的加热前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数量小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数量,所述加热三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数量小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数量,所述加热五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数量大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数量。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加热一区的加热前区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排列密度小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排列密度,所述加热二区的加热前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排列密度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排列密度相等,所述加热三区的加热前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排列密度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排列密度相等,所述加热五区的加热前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排列密度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排列密度相等。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加热四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均匀设于加热四区的侧壁,所述加热六区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均匀设于加热六区的顶部,所述加热七区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均匀设于加热七区的顶部,所述加热八区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均匀设于加热八区的顶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发明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通过低氮氧化物高速烧嘴的作用,不仅使燃气和空气多级混合燃烧,逐步反应并释放化学能,降低火焰燃烧产生的高温区的温度,抑制氮原子的活性,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生成;采用喷口高速燃烧方式,缩短高温区停留时间,并且在高速火焰气流根部产生局部负压区,卷吸周围的低温烟气回流,实现再次混合,降低燃烧火焰温度;另外速度越高,化学反应产生的高温混合气体在高温区域的时间越短,氮氧化物产生的浓度越低。
第二、本发明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通过将大功率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设置于加热量最大的加热二区~加热四区,增加可燃气和空气流通量,从而能够避免氮氧化物生成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达到对应区域的加热温度。
第三、本发明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加热二区至加热七区均采取弱还原性气氛可以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浓度。
第四、本发明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加热一区属于相对低温区,该区采取强氧化性气氛控制,目的是将加热二区至加热七区所产生的还原性气氛在此区域充分燃烧干净,即提高了热效率,又防止CO产生。
第五、本发明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对于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烧嘴的加热一区、加热三区、加热四区、加热五区、加热六区和加热七区而言,当上述加热区能量需求低于额定供给的30%时,采取脉冲控制方式;当上述加热区能量需求高于额定供给的30%时,采取比例控制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环形炉的各加热区的参数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可知,本发明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包括环形炉体1,所述环形炉体1依次设有坯料预热区2、炉体预热区、炉体加热区、炉体均热区和坯料出料区,并且坯料预热区2和坯料出料区相邻;所述坯料预热区2内面向坯料出料区的一端通过隔墙16还设有坯料进料区,所述坯料出料区的相邻两侧也通过隔墙16与坯料进料区和炉体均热区连接;其中坯料进料区与坯料预热区2之间的隔墙16和炉体均热区与坯料出料区之间的隔墙16设有可启闭的门洞;所述坯料预热区2通过炉体所产生的高温废气的余热对坯料进行预热;所述炉体预热区包括加热一区3和加热二区4,所述炉体加热区包括加热三区5、加热四区6、加热五区7,所述炉体均热区包括加热六区8和加热七区9,所述坯料出料区为加热八区10;所述加热一区3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使温度在800摄氏度~100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加热二区4通过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使温度在950摄氏度~114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加热三区5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使温度在1180摄氏度~125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加热四区6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使温度在1220摄氏度~128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加热五区7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使温度在1290摄氏度~1315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加热六区8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均匀设于炉顶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使温度在1270摄氏度~131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加热七区9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均匀设于炉顶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使温度在1250摄氏度~129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加热八区10通过比例控制均匀设于炉顶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使温度大于等于120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和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均为低氮氧化物高速烧嘴;所述加热一区3、加热二区4、加热三区5、加热四区6、加热五区7、加热六区8、加热七区9和加热八区10对应于环形炉体 1的弧度依次分别为52度、44度、52度、52度、44度、22度、30度和5度,所述坯料预热区2位于环形炉体 1剩余弧度区域;所述加热一区3内为强氧化性气氛,从所述加热二区4至加热七区9内均为弱还原性气氛,所述加热八区10内为弱氧化性气氛;对于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烧嘴的加热一区3、加热三区5、加热四区6、加热五区7、加热六区8和加热七区9而言,当上述加热区能量需求低于额定供给的30%时,采取脉冲控制方式;当上述加热区能量需求高于额定供给的30%时,采取比例控制方式;当上述加热区采取脉冲控制方式的时候,所述环形炉体1内处于待料、待轧或临时故障处理状态;当上述加热区采取比例控制方式的时候,所述环形炉体 1内处于正常生产状态;所述加热一区3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加热二区4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加热三区5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和加热五区7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分别分设有加热前区和加热后区;所述加热一区3的加热前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数量小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数量,所述加热二区4的加热前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数量小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数量,所述加热三区5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数量小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数量,所述加热五区7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数量大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数量;所述加热一区3的加热前区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排列密度小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排列密度,所述加热二区4的加热前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排列密度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排列密度相等,所述加热三区5的加热前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排列密度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排列密度相等,所述加热五区7的加热前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排列密度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排列密度相等;所述加热四区6的为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均匀设于加热四区6的侧壁,所述加热六区8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均匀设于加热六区8的顶部,所述加热七区9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均匀设于加热七区9的顶部,所述加热八区10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均匀设于加热八区10的顶部。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环形炉体 1的各加热区的参数如下图2,所述环形炉体 1使用天然气,燃气热值:8400kCal/ Nm3(空气预热温度450℃)。烧嘴都使用广州思(施)能燃烧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按照原位原装的基本设计理念,本炉在加热一区选用侧墙安装的SNLNOx950N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加热二区、加热三区和加热四区选用侧墙安装的SFSV1500N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加热五区均选用侧墙安装的SNLNOx1200N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加热六区、加热七区和加热八区均选用炉顶安装的SFFF300N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在950℃~1100℃的温度段范围,采用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产生的氮氧化物浓度非常低,只有10~25PPM。加热八区10位于出料口,两侧有隔墙16阻隔,该区顶部设置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是为了坯料出炉前的保温,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忽略,并且该区因频繁开启炉门,炉内气氛也很难控制,因此采取弱氧化性气氛控制。加热一区3属于相对低温区,该区采取强氧化性气氛控制,目的是将加热二区4至加热七区9所产生的还原性气氛在此区域充分燃烧干净,即提高了热效率,又防止CO产生。

Claims (7)

1.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炉体(1),所述环形炉体(1)依次设有坯料预热区(2)、炉体预热区、炉体加热区、炉体均热区和坯料出料区,并且坯料预热区(2)和坯料出料区相邻;
所述坯料预热区(2)内面向坯料出料区的一端通过隔墙(16)还设有坯料进料区,所述坯料出料区的相邻两侧也通过隔墙(16)与坯料进料区和炉体均热区连接;
其中坯料进料区与坯料预热区(2)之间的隔墙(16)和炉体均热区与坯料出料区之间的隔墙(16)设有可启闭的门洞;
所述坯料预热区(2)通过炉体所产生的高温废气的余热对坯料进行预热;
所述炉体预热区包括加热一区(3)和加热二区(4),所述炉体加热区包括加热三区(5)、加热四区(6)、加热五区(7),所述炉体均热区包括加热六区(8)和加热七区(9),所述坯料出料区为加热八区(10);
所述加热一区(3)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使温度在800摄氏度~100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二区(4)通过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使温度在950摄氏度~114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三区(5)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使温度在1180摄氏度~125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四区(6)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使温度在1220摄氏度~128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五区(7)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对称设于两侧炉壁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使温度在1290摄氏度~1315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六区(8)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均匀设于炉顶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使温度在1270摄氏度~131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七区(9)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均匀设于炉顶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使温度在1250摄氏度~129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八区(10)通过比例控制均匀设于炉顶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使温度大于等于1200摄氏度的范围内;
所述加热一区(3)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加热二区(4)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加热三区(5)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和加热五区(7)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分别分设有加热前区和加热后区;
所述加热一区(3)的加热前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数量小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数量,所述加热二区(4)的加热前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数量小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数量,所述加热三区(5)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数量小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数量,所述加热五区(7)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数量大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数量;
所述加热一区(3)的加热前区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排列密度小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排列密度,所述加热二区(4)的加热前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排列密度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排列密度相等,所述加热三区(5)的加热前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排列密度与加热后区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排列密度相等,所述加热五区(7)的加热前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排列密度与加热后区的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排列密度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3)、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和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均为低氮氧化物高速烧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一区(3)、加热二区(4)、加热三区(5)、加热四区(6)、加热五区(7)、加热六区(8)、加热七区(9)和加热八区(10)对应于环形炉体 (1)的弧度依次分别为52度、44度、52度、52度、44度、22度、30度和5度,所述坯料预热区(2)位于环形炉体 (1)剩余弧度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一区(3)内为强氧化性气氛,从所述加热二区(4)至加热七区(9)内均为弱还原性气氛,所述加热八区(10)内为弱氧化性气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其特征在于:对于通过比例控制结合脉冲控制烧嘴的加热一区(3)、加热三区(5)、加热四区(6)、加热五区(7)、加热六区(8)和加热七区(9)而言,当上述加热区能量需求低于额定供给的30%时,采取脉冲控制方式;当上述加热区能量需求高于额定供给的30%时,采取比例控制方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加热区采取脉冲控制方式的时候,所述环形炉体 (1)内处于待料、待轧或临时故障处理状态;当上述加热区采取比例控制方式的时候,所述环形炉体 (1)内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排放的环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四区(6)的无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4)均匀设于加热四区(6)的侧壁,所述加热六区(8)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均匀设于加热六区(8)的顶部,所述加热七区(9)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均匀设于加热七区(9)的顶部,所述加热八区(10)的平焰型低氮氧化物烧嘴(15)均匀设于加热八区(10)的顶部。
CN202011045303.7A 2020-09-29 2020-09-29 超低排放的环形炉 Active CN112097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5303.7A CN112097514B (zh) 2020-09-29 2020-09-29 超低排放的环形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5303.7A CN112097514B (zh) 2020-09-29 2020-09-29 超低排放的环形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7514A CN112097514A (zh) 2020-12-18
CN112097514B true CN112097514B (zh) 2022-03-18

Family

ID=7378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5303.7A Active CN112097514B (zh) 2020-09-29 2020-09-29 超低排放的环形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751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1037A (zh) * 2007-11-21 2009-05-27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炉和环形炉供热工艺
CN201555446U (zh) * 2009-12-16 2010-08-18 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还原镍的冶炼用转底炉
CN101893375A (zh) * 2010-07-06 2010-11-24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加热炉及加热炉供热方式
CN102808059A (zh) * 2012-08-29 2012-12-05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的转底炉热工控制方法
CN106086372A (zh) * 2016-08-02 2016-11-09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无缝钢管的加热方法
CN109099721A (zh) * 2018-09-29 2018-12-28 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 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加热炉加热系统及方法
CN110425872A (zh) * 2019-08-27 2019-11-08 东北大学 一种脉冲式燃烧转底炉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1037A (zh) * 2007-11-21 2009-05-27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炉和环形炉供热工艺
CN201555446U (zh) * 2009-12-16 2010-08-18 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还原镍的冶炼用转底炉
CN101893375A (zh) * 2010-07-06 2010-11-24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加热炉及加热炉供热方式
CN102808059A (zh) * 2012-08-29 2012-12-05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的转底炉热工控制方法
CN106086372A (zh) * 2016-08-02 2016-11-09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无缝钢管的加热方法
CN109099721A (zh) * 2018-09-29 2018-12-28 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 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加热炉加热系统及方法
CN110425872A (zh) * 2019-08-27 2019-11-08 东北大学 一种脉冲式燃烧转底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7514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4981B2 (en) Method for decreasing nitrogen oxides of a pulverized coal boiler using burner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type
CN103277795A (zh) 可调节烟气自身再循环燃气燃烧器
JP3557028B2 (ja) 燃焼バーナ及びその炉内燃焼方法
CN104235849A (zh) 分级富氧无焰燃烧燃气烧嘴及其控制方法
CN215372438U (zh) 一种掺烧氨气的煤粉锅炉系统
AU2003261754B2 (en) Combustion apparatus and window box
CN206112904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低氮燃烧系统
CN112097514B (zh) 超低排放的环形炉
CN201187773Y (zh) 一种采用内燃式燃烧器的煤粉锅炉
CN206478661U (zh) 蓄热式燃烧系统
CN102679390A (zh) 一种协同控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
CN204084375U (zh) 分级富氧无焰燃烧燃气烧嘴
CN113432117A (zh) 一种掺烧氨气的煤粉锅炉系统及掺氨燃烧方法
TWI784805B (zh) 蓄熱式平焰燃燒器
CN111750670B (zh) 一种带还原炉与分解炉的分区组织燃烧自脱硝系统及工艺
CN112648613B (zh) 用于环形套筒窑下燃烧室的燃烧器及无焰燃烧方法
CN105349158A (zh) 一种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方法及立火道底部结构
CN213713045U (zh) 一种用于燃气高温加热炉的平焰低氮燃烧器
CN212618251U (zh) 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可控量返料器装置
CN206890506U (zh) 对冲燃烧锅炉掺烧生物质气体降低NOx排放的布置结构
CN106838898A (zh) 蓄热式燃烧系统及蓄热式燃烧方法
CN213120085U (zh) 分解炉分区组织燃烧自脱硝系统
CN217979280U (zh) 一种超低氮排放燃气热风炉
CN217127336U (zh) 一种低排放的加热炉
CN218119746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专用沼气掺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