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7375B -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7375B
CN112097375B CN202011047846.2A CN202011047846A CN112097375B CN 112097375 B CN112097375 B CN 112097375B CN 202011047846 A CN202011047846 A CN 202011047846A CN 112097375 B CN112097375 B CN 112097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humidity
equal
rea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78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7375A (zh
Inventor
罗江波
薛江段
管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78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7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7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7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7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7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所述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范围和湿度控制范围,计算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在焓湿图上根据计算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以焓值变化量最小为原则,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每个区对应至少一种控制方式;根据空调进风口探测的温湿度,计算实时的焓值和含湿量,并实时与焓湿图上划分的多个区进行匹配,按照每个区对应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空调的温湿度控制,由点控制转化为范围控制,平均能耗降低30%左右,真正实现了控制温湿度点与环境能源的实时匹配,实现了智能化节能控制,本控制方法投资低,设备改造简单,容易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涂装用工业空调,要求满足一定温湿度,控制模式基本为单点控制,即一定时间内设定固定的温度及湿度,然后通过程序控制加热、加湿、表冷等来达到设定温湿度来满足现场使用。外界环境温湿度不同时段状态不一样,所对应焓值也不一样,而空调温湿度设定根据春夏秋冬模式是一个固定值,温湿度为单点控制,不能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对整个系统能耗要求很高,能源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将空调的温湿度控制由点控制转化为范围控制,平均能耗降低30%,更加节能。
对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其包括:
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范围和湿度控制范围,计算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在焓湿图上根据计算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以焓值变化量最小为原则,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每个区对应至少一种控制方式;
根据空调进风口探测的温湿度,计算实时的焓值和含湿量,并实时与焓湿图上划分的多个区进行匹配,按照每个区对应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空调进风口附近安装温湿度探测器,实时自动检测环境温湿度,计算含湿量、焓值,根据焓湿图上的工艺范围,以焓值变化量最小为原则,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每个区代表一个控制方式;将空调进风口探测的环境数据(温湿度,焓值,含湿量),实时与设定的多个分区进行匹配,根据逻辑运算形成多个控制模式,每个模式即为当前环境状态下空调控制及最节能模式,使得空调的控制更加智能和节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根据计算的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结合等焓线,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控制范围包括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所述湿度控制范围包括湿度下限和湿度上限;
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A点,温度上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B点,温度上限、湿度上限对应焓湿图上的C点,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D点,在焓湿图上根据每个点做等焓线,将环境状态划分为8个不同的区,在焓湿图上,过A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1点,过B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B1点,过C点做等焓线,与横/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1点,过D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1点;过A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2点,过C点做等湿度线,与顶部含湿量横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2点,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3点,过D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2点,将环境状态划分为A1-A-B-B1区域、B1-B-C-C1区域、C1-C-C2区域、C2-C-C3的右侧区域、C3-C-D-D2区域、D2-D-A-A2区域、A1-A-A2左侧区域、A-B-C-D区域,根据如上8个不同的区分别进行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环境状态处于A1-A-B-B1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湿度等于A-B点的湿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B1-B-C-C1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度等于B-C点的温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C1-C-C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的温湿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C2-C-C3的右侧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制冷及加热,最终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温湿度;
当环境状态处于C3-C-D-D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到相对湿度等于C-D点;
当环境状态处于D2-D-A-A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到温度等于A-D点;
当环境状态处于A1-A-A2左侧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以及加湿到温湿度等于A点温湿度;
当环境状态处于A-B-C-D区域,控制方式为不需要任何能源处理,直接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根据温度控制范围、湿度控制范围、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进行逻辑划分形成15种控制方式,所述控制方式包括:
(1)如果实时的焓值小于A点的焓值,实时的含湿量小于A点的含湿量,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下限和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加湿;
(2)如果实时的焓值小于A点的焓值,实时的含湿量大于或等于A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一温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3)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4)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大于温度下限时,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5)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小于温度下限、实时的含湿量位于A点和B点的含湿量之间,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6)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小于温度下限、实时的含湿量大于或等于B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7)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8)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小于湿度上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9)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上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10)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11)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大于温度下限时,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12)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湿度上限、且实时的含湿量小于或等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13)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大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除湿和加热控制;
(14)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小于或等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和加湿控制;
(15)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大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除湿和加热控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其包括:
计算单元,根据设定的空调控制的温度控制范围和湿度控制范围,计算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
分区控制划分单元,在焓湿图上根据计算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以焓值变化量最小为原则,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每个区对应至少一种控制方式;
比较控制单元,根据空调进风口探测的温湿度,计算实时的焓值和含湿量,并实时与焓湿图上划分的多个区进行匹配,按照每个区对应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区控制划分单元根据计算的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结合等焓线,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
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A点,温度上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B点,温度上限、湿度上限对应焓湿图上的C点,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D点,在焓湿图上,过A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1点,过B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B1点,过C点做等焓线,与横/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1点,过D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1点;过A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2点,过C点做等湿度线,与顶部含湿量横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2点,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3点,过D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2点,将环境状态划分为A1-A-B-B1区域、B1-B-C-C1区域、C1-C-C2区域、C2-C-C3的右侧区域、C3-C-D-D2区域、D2-D-A-A2区域、A1-A-A2左侧区域、A-B-C-D区域,根据如上8个不同的区分别进行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比较控制单元根据以下情况进行控制:
当环境状态处于A1-A-B-B1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湿度等于A-B点的湿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B1-B-C-C1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度等于B-C点的温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C1-C-C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的温湿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C2-C-C3的右侧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制冷及加热,最终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温湿度;
当环境状态处于C3-C-D-D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到相对湿度等于C-D点;
当环境状态处于D2-D-A-A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到温度等于A-D点;
当环境状态处于A1-A-A2左侧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以及加湿到温湿度等于A点温湿度;
当环境状态处于A-B-C-D区域,控制方式为不需要任何能源处理,直接输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空调控制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空调控制装置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其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环境温湿度及焓值实时传送给空调控制系统,将空调的温湿度控制,由点控制转化为范围控制,平均能耗降低30%左右,真正实现了控制温湿度点与环境能源的实时匹配,可以取消春夏秋冬手动控制,变为自动识别,实现智能化节能控制,本控制方法投资低,设备改造简单,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在焓湿图上的分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其包括:
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范围和湿度控制范围,计算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在焓湿图上根据计算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以焓值变化量最小为原则,结合等焓线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每个区对应至少一种控制方式;
空调进风口附近安装温湿度探测器,实时自动检测环境温湿度,根据空调进风口探测的温湿度,计算实时的焓值和含湿量,并实时与焓湿图上划分的多个区进行匹配,按照每个区对应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所述温度控制范围包括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所述湿度控制范围包括湿度下限和湿度上限。本实施例中,温度下限为21℃,温度上限为26℃,湿度下限为60RH%,湿度上限为85RH%。将该控制范围点描绘在焓湿图上。
如图1所示,焓湿图的纵坐标轴为温度,底部坐标轴为焓值,顶部横坐标轴为含湿量。将该控制范围点描绘在焓湿图上,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A点,温度上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B点,温度上限、湿度上限对应焓湿图上的C点,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D点,控制范围组成四边形ABCD,在焓湿图上根据每个点做等焓线,将环境状态划分为8个不同的区,在焓湿图上,过A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1点,过B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B1点,过C点做等焓线,与横/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1点,过D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1点;过A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2点,过C点做等湿度线,与顶部含湿量横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2点,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3点,过D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2点,将环境状态划分为A1-A-B-B1区域、B1-B-C-C1区域、C1-C-C2区域、C2-C-C3的右侧区域、C3-C-D-D2区域、D2-D-A-A2区域、A1-A-A2左侧区域、A-B-C-D区域,根据如上8个不同的区分别进行控制。
将空调进风口探测的环境数据(温湿度,焓值,含湿量),实时与上图中的8个区进行匹配,按照不同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包括:
I区:A1-A-B-B1区域,此区域特点焓值在A,B之间,相对湿度低于AB点(AB处在等相对湿度线)。此区域通过等焓加湿控制相对湿度等于A-B点相对湿度,不用其他能源,即可满足工艺范围(A-B线);
II区:B1-B-C-C1区域,此区域特点焓值在B,C之间,温度高于BC点(BC处在等温线)。此区域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度等于B-C点温度,不用其他能源,即可满足工艺范围(B-C线);
III区:C1-C-C2区域,此区域特点焓值高于C点焓值,且含湿量小于C点(C-C1为等含湿量线)。此区域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温湿度,不用其他能源,即可满足工艺范围C点;
IV区:C2-C-C3右侧,此区域特点含湿量高于C点,需要通过制冷除湿到C3点,然后加热到C点,即通过制冷及加热,最终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温湿度;
V区:C3-C-D-D2,此区域特点含湿量处于C-D之间,相对湿度大于C点(C-D为等相对湿度线)。此区域通过加热到相对湿度等于C-D点,即可满足工艺范围;
VI区:D2-D-A-A2,此区与特点含湿量处于A-D之间,温度低于D点(A-D为等温线)。此区域通过加热到温度等于A-D点,即可满足工艺范围;
VII区:A1-A-A2左侧区域,此区域特点焓值小于A点,且含湿量小于A点。此区域通过加热以及加湿到温湿度等于A点温湿度,即可满足工艺范围;
VIII区:A-B-C-D区域,此区域所有情况均在工艺范围内,因此此区域不需要任何能源处理,直接输出即可满足。
更具体的来说,如表1所示,根据温度控制范围、湿度控制范围、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进行逻辑划分形成15种控制方式,每个模式即为当前环境状态下空调控制及最节能模式,所述控制方式包括:
(1)如果实时的焓值小于A点的焓值,实时的含湿量小于A点的含湿量,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下限和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加湿;
(2)如果实时的焓值小于A点的焓值,实时的含湿量大于或等于A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一温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3)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4)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大于温度下限时,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5)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小于温度下限、实时的含湿量位于A点和B点的含湿量之间,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6)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小于温度下限、实时的含湿量大于或等于B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7)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8)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小于湿度上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9)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上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10)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11)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大于温度下限时,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12)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湿度上限、且实时的含湿量小于或等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13)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大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除湿和加热控制;
(14)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小于或等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和加湿控制;
(15)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大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除湿和加热控制。
表1 15种控制方式的参数
Figure BDA0002708551880000091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于有温湿度要求的区域,此方法通过实时探测当前环境状态,并计算耗能最少的控制点,保证实时都可以满足最低能耗达到目标温湿度。对于其他任何涉及温湿度控制的区域,使用此方法均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如此,空调的控制可以取消春夏秋冬手动控制,变为自动识别;空调温湿度控制,由点控制转化为范围控制,平均能耗降低30%。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其包括:
计算单元,根据设定的空调控制的温度控制范围和湿度控制范围,计算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
分区控制划分单元,在焓湿图上根据计算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以焓值变化量最小为原则,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每个区对应至少一种控制方式;
比较控制单元,根据空调进风口探测的温湿度,计算实时的焓值和含湿量,并实时与焓湿图上划分的多个区进行匹配,按照每个区对应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所述分区控制划分单元根据计算的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结合等焓线,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
如图1所示,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A点,温度上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B点,温度上限、湿度上限对应焓湿图上的C点,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D点,在焓湿图上,过A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1点,过B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B1点,过C点做等焓线,与横/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1点,过D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1点;过A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2点,过C点做等湿度线,与顶部含湿量横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2点,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3点,过D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2点,将环境状态划分为A1-A-B-B1区域、B1-B-C-C1区域、C1-C-C2区域、C2-C-C3的右侧区域、C3-C-D-D2区域、D2-D-A-A2区域、A1-A-A2左侧区域、A-B-C-D区域,根据如上8个不同的区分别进行控制。
所述比较控制单元将空调进风口探测的环境数据(温湿度,焓值,含湿量),实时与上图中的8个区进行匹配,按照不同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包括:
I区:A1-A-B-B1区域,此区域特点焓值在A,B之间,相对湿度低于AB点(AB处在等相对湿度线)。此区域通过等焓加湿控制相对湿度等于A-B点相对湿度,不用其他能源,即可满足工艺范围(A-B线);
II区:B1-B-C-C1区域,此区域特点焓值在B,C之间,温度高于BC点(BC处在等温线)。此区域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度等于B-C点温度,不用其他能源,即可满足工艺范围(B-C线);
III区:C1-C-C2区域,此区域特点焓值高于C点焓值,且含湿量小于C点(C-C1为等含湿量线)。此区域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温湿度,不用其他能源,即可满足工艺范围C点;
IV区:C2-C-C3右侧,此区域特点含湿量高于C点,需要通过制冷除湿到C3点,然后加热到C点,即通过制冷及加热,最终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温湿度;
V区:C3-C-D-D2,此区域特点含湿量处于C-D之间,相对湿度大于C点(C-D为等相对湿度线)。此区域通过加热到相对湿度等于C-D点,即可满足工艺范围;
VI区:D2-D-A-A2,此区与特点含湿量处于A-D之间,温度低于D点(A-D为等温线)。此区域通过加热到温度等于A-D点,即可满足工艺范围;
VII区:A1-A-A2左侧区域,此区域特点焓值小于A点,且含湿量小于A点。此区域通过加热以及加湿到温湿度等于A点温湿度,即可满足工艺范围;
VIII区:A-B-C-D区域,此区域所有情况均在工艺范围内,因此此区域不需要任何能源处理,直接输出即可满足。
更具体的来说,如表1所示,根据温度控制范围、湿度控制范围、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进行逻辑划分形成15种控制方式,每个模式即为当前环境状态下空调控制及最节能模式,所述比较控制单元的控制方式包括:
(1)如果实时的焓值小于A点的焓值,实时的含湿量小于A点的含湿量,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下限和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加湿;
(2)如果实时的焓值小于A点的焓值,实时的含湿量大于或等于A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一温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3)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4)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大于温度下限时,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5)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小于温度下限、实时的含湿量位于A点和B点的含湿量之间,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6)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小于温度下限、实时的含湿量大于或等于B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7)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8)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小于湿度上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9)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上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10)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11)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大于温度下限时,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12)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湿度上限、且实时的含湿量小于或等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13)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大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除湿和加热控制;
(14)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小于或等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和加湿控制;
(15)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大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除湿和加热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空调控制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空调控制装置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其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范围和湿度控制范围,计算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在焓湿图上根据计算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以焓值变化量最小为原则,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每个区对应至少一种控制方式;
根据空调进风口探测的温湿度,计算实时的焓值和含湿量,并实时与焓湿图上划分的多个区进行匹配,按照每个区对应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根据计算的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结合等焓线,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
所述温度控制范围包括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所述湿度控制范围包括湿度下限和湿度上限;
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A点,温度上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B点,温度上限、湿度上限对应焓湿图上的C点,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D点,在焓湿图上根据每个点做等焓线,将环境状态划分为8个不同的区;在焓湿图上,过A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1点,过B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B1点,过C点做等焓线,与横/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1点,过D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1点;过A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2点,过C点做等湿度线,与顶部含湿量横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2点,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3点,过D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2点,将环境状态划分为A1-A-B-B1区域、B1-B-C-C1区域、C1-C-C2区域、C2-C-C3的右侧区域、C3-C-D-D2区域、D2-D-A-A2区域、A1-A-A2左侧区域、A-B-C-D区域,根据如上8个不同的区分别进行控制;
当环境状态处于A1-A-B-B1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湿度等于A-B点的湿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B1-B-C-C1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度等于B-C点的温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C1-C-C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的温湿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C2-C-C3的右侧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制冷及加热,最终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温湿度;
当环境状态处于C3-C-D-D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到相对湿度等于C-D点;
当环境状态处于D2-D-A-A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到温度等于A-D点;
当环境状态处于A1-A-A2左侧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以及加湿到温湿度等于A点温湿度;
当环境状态处于A-B-C-D区域,控制方式为不需要任何能源处理,直接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温度控制范围、湿度控制范围、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进行逻辑划分形成15种控制方式,所述控制方式包括:
(1)如果实时的焓值小于A点的焓值,实时的含湿量小于A点的含湿量,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下限和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加湿;
(2)如果实时的焓值小于A点的焓值,实时的含湿量大于或等于A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3)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4)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大于温度下限时,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5)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小于温度下限、实时的含湿量位于A点和B点的含湿量之间,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下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6)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A点的焓值、并小于D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小于温度下限、实时的含湿量大于或等于B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7)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8)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小于湿度上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9)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D点的焓值、并小于B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上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10)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时,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下限为目标进行等焓加湿;
(11)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湿度下限、且实时的温度大于温度下限时,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不需控制,直接输出;
(12)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湿度大于湿度上限、且实时的含湿量小于或等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加热;
(13)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或等于B点的焓值、并小于或等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大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除湿和加热控制;
(14)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小于或等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和加湿控制;
(15)如果实时的焓值大于C点的焓值,当实时的含湿量大于C点的含湿量,则对应的控制方式为以温度上限、湿度上限为目标进行表冷除湿和加热控制。
3.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计算单元,根据设定的空调控制的温度控制范围和湿度控制范围,计算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
分区控制划分单元,在焓湿图上根据计算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以焓值变化量最小为原则,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每个区对应至少一种控制方式;
比较控制单元,根据空调进风口探测的温湿度,计算实时的焓值和含湿量,并实时与焓湿图上划分的多个区进行匹配,按照每个区对应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所述分区控制划分单元根据计算的得到的焓值范围和含湿量范围,结合等焓线,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
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A点,温度上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B点,温度上限、湿度上限对应焓湿图上的C点,温度下限、湿度下限对应焓湿图上的D点,在焓湿图上,过A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1点,过B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B1点,过C点做等焓线,与横/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1点,过D点做等焓线,与纵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1点;过A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A2点,过C点做等湿度线,与顶部含湿量横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2点,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C3点,过D点做等湿度线,与底部焓值坐标轴相交的点为D2点,将环境状态划分为A1-A-B-B1区域、B1-B-C-C1区域、C1-C-C2区域、C2-C-C3的右侧区域、C3-C-D-D2区域、D2-D-A-A2区域、A1-A-A2左侧区域、A-B-C-D区域,根据如上8个不同的区分别进行控制;
所述比较控制单元根据以下情况进行控制:
当环境状态处于A1-A-B-B1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湿度等于A-B点的湿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B1-B-C-C1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度等于B-C点的温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C1-C-C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等焓加湿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的温湿度,不用其他能源;
当环境状态处于C2-C-C3的右侧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制冷及加热,最终控制温湿度等于C点温湿度;
当环境状态处于C3-C-D-D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到相对湿度等于C-D点;
当环境状态处于D2-D-A-A2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到温度等于A-D点;
当环境状态处于A1-A-A2左侧区域,控制方式为通过加热以及加湿到温湿度等于A点温湿度;
当环境状态处于A-B-C-D区域,控制方式为不需要任何能源处理,直接输出。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空调控制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空调控制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
5.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其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
CN202011047846.2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Active CN112097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7846.2A CN112097375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7846.2A CN112097375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7375A CN112097375A (zh) 2020-12-18
CN112097375B true CN112097375B (zh) 2022-01-14

Family

ID=73783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7846.2A Active CN112097375B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737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39241A (ja) * 2005-11-16 2007-06-07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425822A (zh) * 2011-09-02 2012-04-25 张洪 新风空调
JP2018031534A (ja) * 2016-08-25 2018-03-01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JP2019190691A (ja) * 2018-04-20 2019-10-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
CN211400104U (zh) * 2019-12-27 2020-09-01 北京环都拓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涂装车间新风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4539A (en) * 1987-07-04 1989-01-18 Johnson Controls Nippon Controlling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US6711907B2 (en) * 2001-02-28 2004-03-30 Munters Corporation Desiccant refrigerant dehumidifier systems
JP2003050038A (ja) * 2001-08-03 2003-02-21 Yamatake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温湿度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温湿度制御方法
JP2009216330A (ja) * 2008-03-11 2009-09-24 Kyocera Corp 空調装置および空調装置の使用方法
CN101782263B (zh) * 2010-03-10 2012-06-27 广东吉荣空调有限公司 多工况节能控制的双金属复合箱体结构的组合式恒温恒湿空调机
CN102506487B (zh) * 2011-10-18 2014-06-25 中通服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降温装置用优化焓差方法
NL2009415C2 (en) * 2012-09-04 2014-03-05 Aquaver B V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use thereof.
CN204730410U (zh) * 2015-05-28 2015-10-28 厦门立思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空调箱的全工况自适应控制装置
CN204880562U (zh) * 2015-07-14 2015-12-16 苏州天成涂装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温湿度控制系统
CN106225142B (zh) * 2016-07-19 2021-04-06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涂装车间用空调恒湿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8132519A1 (en) * 2017-01-12 2018-07-19 Nelumbo Inc.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controller
CN107166676A (zh) * 2017-06-21 2017-09-15 厉建炜 一种涂装车间温湿度解耦分区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7543281B (zh) * 2017-07-31 2020-04-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温度及湿度调控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WO2019089971A1 (en) * 2017-11-01 2019-05-09 7Ac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 systems for liquid desiccan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N109297164A (zh) * 2018-11-08 2019-02-01 唐晓林 空调节能系统及参数设置方法
CN110260481A (zh) * 2019-05-27 2019-09-20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使用计算机对空调plc控制系统进行干预性控制的方法
CN110986195A (zh) * 2019-12-27 2020-04-10 北京环都拓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涂装车间新风空调及其恒温恒湿控制方法
CN111412561A (zh) * 2020-02-28 2020-07-14 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au和dcc的半导体洁净室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39241A (ja) * 2005-11-16 2007-06-07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425822A (zh) * 2011-09-02 2012-04-25 张洪 新风空调
JP2018031534A (ja) * 2016-08-25 2018-03-01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JP2019190691A (ja) * 2018-04-20 2019-10-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
CN211400104U (zh) * 2019-12-27 2020-09-01 北京环都拓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涂装车间新风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7375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2386B (zh) 组合式恒温恒湿控制风柜及无露点控制方法
CN104807137B (zh) 空调温湿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152412A (zh) 空调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28136B (zh) 空调节能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3820163B (zh)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355954A (zh) 一种全新风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6196515A (zh) 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319549B (zh)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的新风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4730410U (zh) 一种组合式空调箱的全工况自适应控制装置
CN106225153A (zh) 空调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67310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08131804A (zh) 一种通过露点温度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96472A (zh) 空调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88141A (zh) 空调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4345961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制冷系统
CN105115033B (zh) 一种节能回风型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97375B (zh)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3091166A (zh) 一种地下工程除湿系统分级除湿及新风处理运行方法
CN106482248A (zh) 基于多联式空调的机房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398036B (zh) 一种空调制冷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0089057U (zh) 一种节能型全新风空调机组控制系统
CN106369703B (zh) 一种洞库空调机组
CN207797333U (zh) 一种通过露点温度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
Yu et al. Variable recycled air controls of HVAC systems for energy savings in high-tech industries
CN109556257A (zh) 空调器及其除湿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