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8773A -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8773A
CN112088773A CN202011152555.XA CN202011152555A CN112088773A CN 112088773 A CN112088773 A CN 112088773A CN 202011152555 A CN202011152555 A CN 202011152555A CN 112088773 A CN112088773 A CN 112088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arrying
base
nes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525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莹
龚俞
彭屹
匡海鸥
杜林�
黎恒铭
侯萍
刘嘉
周定勇
任立群
李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Livestock And Poultry Heredity Resource Administrative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Livestock And Poultry Heredity Resource Administrative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Livestock And Poultry Heredity Resource Administrative Station filed Critical Guizhou Livestock And Poultry Heredity Resource Administrative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20111525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87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8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8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人工授粉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解决雌雄异株植物因花期错开无法完成授粉的蜜蜂携粉授粉装置。该装置包括蜂箱、携粉基座和回巢基座,携粉基座的设置有上携粉通道和储粉槽,回巢基座上设置有回巢通道。该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商品花粉放入储粉槽内,蜂箱中的蜜蜂通过携粉通道出巢采集时经过储粉槽下方,储粉槽内的花粉漏过纱网粘附在蜜蜂绒毛上,蜜蜂在目标植物上采集花朵的过程中便可完成植物授粉,有效解决雌雄异株且花期错开植物授粉问题,另外出去采蜜的蜜蜂只能通过携粉通道离开蜂箱,确保了出去的蜜蜂都能携带花粉。适合蜜蜂养殖领域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界70%以上的有花植物,包括2/3的农作物需要昆虫授粉,但是由于农药以及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造成了自然界中昆虫数量和种类减少,造成设施农业自然昆虫授粉效率极低或不能进行。采用激素使植物结果的方法逐渐不被消费者接受,因此要得到安全质量好高产低成本的农产品,绿色种植和昆虫授粉是一个重要环节和保障。蜜蜂经过长期与植物的协同进化,形成了绒毛、花粉刷、花粉篮等适应采集花粉的器官,1只蜜蜂可以携带5000-10000粒花粉,1只蜜蜂每次的采粉量为12-29mg,每日每只工蜂大约采集花粉10次左右,蜜蜂周身所带的花粉粒任何昆虫携带的花粉粒都多,当蜜蜂在植物花丛中飞翔采集时,达到传递花粉的目的,因而具有比其它昆虫更优越的授粉特性;又因为蜜蜂是社会性昆虫,数万只蜜蜂组成群体,因而具有很高的授粉效益。
猕猴桃等雌雄异株植物,雌株上的花花粉不育,雄株上的花雌蕊退化,雌花子房需要雄花花粉受精才能发育成实,只有充分授粉才能形成大果实,保证其正常的授粉受精是稳产高产的前提条件。授粉不良,极易造成种子发育不均,常出现果实大小不一、果实太小或花后严重落果,畸形果率显著增加,从而导致产量和果园经济效益显著降低,授粉方式是影响猕猴桃坐果率最直接的原因。在猕猴桃授粉方面一直采取人工授粉方式,成本高、劳动力需求大,授粉效果难以保证,且因雌花和雄花期不一致等原因,采用常用的蜜蜂授粉方式不能达到授粉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人工授粉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解决雌雄异株植物因花期错开无法完成授粉的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包括蜂箱,所述蜂箱的前侧壁下端设置有巢门,所述巢门处设置有携粉基座和回巢基座,所述携粉基座的后侧表面与回巢基座的后侧表面均与蜂箱的前侧表面相接触且共同将巢门密封,所述携粉基座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前后贯穿的携粉通道,所述携粉通道的后端与巢门互相连通,所述携粉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沿携粉基座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矩形孔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携粉通道互相连通,所述矩形孔的左侧壁表面与携粉通道的左侧壁表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矩形孔的右侧壁表面与携粉通道的右侧壁表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矩形孔内设置有纱网,所述纱网的长度与矩形孔的长度相同,所述纱网的宽度大于矩形孔的宽度,所述纱网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携粉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纱网的前后两端分别位于矩形孔的前后两侧,所述纱网的中部内凹至矩形孔的底部下方形成一个储粉槽,所述纱网中部的最低点与携粉通道的下侧壁表面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携粉通道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携粉通道的前端的通道口处均设置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包括第一固定片和第一活动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一活动片的长度相等且等于携粉通道的通道口处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一活动片的宽度之和大于携粉通道的通道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一固定片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携粉通道的上侧壁表面,所述第一活动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活动片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片的下端通过第一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片的下端位于第一固定片的前侧且与携粉通道下侧壁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回巢基座前侧表面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回巢通道,所述回巢通道的后端与巢门互相连通,所述回巢通道的后端的通道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包括第二固定片和第二活动片,所述第二固定片和第二活动片的长度相等且等于回巢通道的通道口处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片和第二活动片的宽度之和大于回巢通道的通道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回巢通道的上侧壁表面,所述第二活动片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活动片的上端与第二固定片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片的下端位于第二固定片的后侧且与回巢通道下侧壁的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是,所述储粉槽的上方设置有槽盖,所述槽盖包括水平盖板、左侧竖板、右侧竖板,所述左侧竖板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水平盖板的左端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右侧竖板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水平盖板的右端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左侧竖板到右侧竖板之间的间距与携粉基座左右方向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水平盖板的宽度大于纱网前后两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左侧竖板的长度、右侧竖板的长度均等于水平盖板的宽度,所述左侧竖板的宽度、右侧竖板的宽度相等且小于携粉基座的高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携粉基座的长度为8厘米,携粉基座的宽度为6.5厘米,所述携粉基座的高度为2厘米。
进一步的是,所述携粉通道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5厘米,携粉通道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6.5厘米,所述携粉通道的高度为1厘米。
进一步的是,所述矩形孔的长度为5厘米,所述矩形孔的宽度为2厘米,所述矩形孔的深度为1.5厘米。
进一步的是,所述纱网的网格规格为100目。
进一步的是,所述回巢基座的长度为4.5厘米,所述回巢基座的宽度为6.5厘米,所述回巢基座的高度为1.5厘米。
所述回巢基座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4.5厘米,所述回巢基座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6.5厘米,所述回巢基座的高度为1.5厘米。
进一步的是,所述水平盖板的长为8.5厘米,所述水平盖板的宽为7厘米。
进一步的是,所述左侧竖板的宽度、右侧竖板的宽度均为1.5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商品花粉放入储粉槽内,由于携粉通道的后端与巢门互相连通,携粉通道的前端的通道口处均设置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包括第一固定片和第一活动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一活动片的长度相等且等于携粉通道的通道口处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一活动片的宽度之和大于携粉通道的通道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一固定片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携粉通道的上侧壁表面,所述第一活动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活动片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片的下端通过第一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片的下端位于第一固定片的前侧且与携粉通道下侧壁的表面相接触,为此第一挡片只能从内向外推开,进而实现蜂箱中的蜜蜂只能从携粉通道出去,不能通过携粉通道回到蜂箱中,进一步的是,回巢通道的后端与巢门互相连通,回巢通道的后端的通道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包括第二固定片和第二活动片,所述第二固定片和第二活动片的长度相等且等于回巢通道的通道口处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片和第二活动片的宽度之和大于回巢通道的通道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回巢通道的上侧壁表面,所述第二活动片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活动片的上端与第二固定片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片的下端位于第二固定片的后侧且与回巢通道下侧壁的表面相接触,为此第二挡片只能从内向外推开,进而实现了出去的蜜蜂只能通过回巢通道进入蜂箱,而不能从回巢通道出去到外界,这样便实现了出去采蜜的蜜蜂进入蜂箱时只能通过回巢通道进入,蜂箱中的蜜蜂出去到外界采蜜时只能通过携粉通道出去,由于纱网中部的最低点与携粉通道的下侧壁表面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携粉通道高度的三分之二,花粉是放置在纱网上的,蜂箱中的蜜蜂通过携粉通道出巢采集时经过储粉槽下方,储粉槽内的花粉漏过纱网粘附在蜜蜂绒毛上,蜜蜂在目标植物上采集花朵的过程中便可完成植物授粉,有效解决雌雄异株且花期错开植物授粉问题,拓宽蜜蜂授粉技术在作物授粉上的应用,另外,出去采蜜的蜜蜂只能通过携粉通道离开蜂箱,确保了出去的蜜蜂都能携带花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该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该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携粉基座与回巢基座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携粉基座与回巢基座组合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携粉基座与纱网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携粉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回巢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的回巢基座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蜂箱1、巢门2、携粉基座3、回巢基座4、携粉通道5、矩形孔6、纱网7、第一固定片8、第一活动片9、回巢通道10、第二固定片11、第二活动片12、槽盖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8所示,该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包括蜂箱1,所述蜂箱1的前侧壁下端设置有巢门2,所述巢门2处设置有携粉基座3和回巢基座4,所述携粉基座3的后侧表面与回巢基座4的后侧表面均与蜂箱1的前侧表面相接触且共同将巢门2密封,所述携粉基座3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前后贯穿的携粉通道5,所述携粉通道5的后端与巢门2互相连通,所述携粉基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孔6,所述矩形孔6沿携粉基座3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矩形孔6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携粉通道5互相连通,所述矩形孔6的左侧壁表面与携粉通道5的左侧壁表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矩形孔6的右侧壁表面与携粉通道5的右侧壁表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矩形孔6内设置有纱网7,所述纱网7的长度与矩形孔6的长度相同,所述纱网7的宽度大于矩形孔6的宽度,所述纱网7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携粉基座3的上表面,所述纱网7的前后两端分别位于矩形孔6的前后两侧,所述纱网7的中部内凹至矩形孔6的底部下方形成一个储粉槽,所述纱网7中部的最低点与携粉通道5的下侧壁表面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携粉通道5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携粉通道5的前端的通道口处均设置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包括第一固定片8和第一活动片9,所述第一固定片8和第一活动片9的长度相等且等于携粉通道5的通道口处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片8和第一活动片9的宽度之和大于携粉通道5的通道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一固定片8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携粉通道5的上侧壁表面,所述第一活动片9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活动片9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片8的下端通过第一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片9的下端位于第一固定片8的前侧且与携粉通道5下侧壁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回巢基座4前侧表面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回巢通道10,所述回巢通道10的后端与巢门2互相连通,所述回巢通道10的后端的通道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包括第二固定片11和第二活动片12,所述第二固定片11和第二活动片12的长度相等且等于回巢通道10的通道口处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片11和第二活动片12的宽度之和大于回巢通道10的通道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二固定片1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回巢通道10的上侧壁表面,所述第二活动片12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活动片12的上端与第二固定片11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片12的下端位于第二固定片11的后侧且与回巢通道10下侧壁的表面相接触。该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商品花粉放入储粉槽内,由于携粉通道5的后端与巢门2互相连通,携粉通道5的前端的通道口处均设置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包括第一固定片8和第一活动片9,所述第一固定片8和第一活动片9的长度相等且等于携粉通道5的通道口处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片8和第一活动片9的宽度之和大于携粉通道5的通道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一固定片8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携粉通道5的上侧壁表面,所述第一活动片9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活动片9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片8的下端通过第一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片9的下端位于第一固定片8的前侧且与携粉通道5下侧壁的表面相接触,为此第一挡片只能从内向外推开,进而实现蜂箱1中的蜜蜂只能从携粉通道5出去,不能通过携粉通道5回到蜂箱1中,进一步的是,回巢通道10的后端与巢门2互相连通,回巢通道10的后端的通道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包括第二固定片11和第二活动片12,所述第二固定片11和第二活动片12的长度相等且等于回巢通道10的通道口处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片11和第二活动片12的宽度之和大于回巢通道10的通道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二固定片1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回巢通道10的上侧壁表面,所述第二活动片12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活动片12的上端与第二固定片11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片12的下端位于第二固定片11的后侧且与回巢通道10下侧壁的表面相接触,为此第二挡片只能从内向外推开,进而实现了出去的蜜蜂只能通过回巢通道10进入蜂箱1,而不能从回巢通道10出去到外界,这样便实现了出去采蜜的蜜蜂进入蜂箱1时只能通过回巢通道10进入,蜂箱1中的蜜蜂出去到外界采蜜时只能通过携粉通道5出去,由于纱网7中部的最低点与携粉通道5的下侧壁表面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携粉通道5高度的三分之二,花粉是放置在纱网7上的,蜂箱1中的蜜蜂通过携粉通道5出巢采集时经过储粉槽下方,储粉槽内的花粉漏过纱网7粘附在蜜蜂绒毛上,蜜蜂在目标植物上采集花朵的过程中便可完成植物授粉,有效解决雌雄异株且花期错开植物授粉问题,拓宽蜜蜂授粉技术在作物授粉上的应用,另外,出去采蜜的蜜蜂只能通过携粉通道5离开蜂箱1,确保了出去的蜜蜂都能携带花粉。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保护储粉槽内的花粉,防止储粉区内花粉被灰尘等杂质污染,同时防止因下雨、刮风等导致花粉潮湿或损失,所述储粉槽的上方设置有槽盖13,所述槽盖13包括水平盖板、左侧竖板、右侧竖板,所述左侧竖板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水平盖板的左端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右侧竖板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水平盖板的右端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左侧竖板到右侧竖板之间的间距与携粉基座3左右方向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水平盖板的宽度大于纱网7前后两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左侧竖板的长度、右侧竖板的长度均等于水平盖板的宽度,所述左侧竖板的宽度、右侧竖板的宽度相等且小于携粉基座3的高度。这样通过槽盖13便可将储粉槽内的花粉加以保护。
作为优选的,所述携粉基座3的长度为8厘米,携粉基座3的长度为左右方向的距离,携粉基座3的宽度为6.5厘米,携粉基座3的宽度为前后方向的距离,所述携粉基座3的高度为2厘米。
作为优选的,所述携粉通道5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5厘米,携粉通道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6.5厘米,所述携粉通道5的高度为1厘米。
作为优选的,所述矩形孔6的长度为5厘米,所述矩形孔6的宽度为2厘米,所述矩形孔6的深度为1.5厘米。
作为优选的,所述纱网7的网格规格为100目。
作为优选的,所述回巢基座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4.5厘米,所述回巢基座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6.5厘米,所述回巢基座4的高度为1.5厘米。
作为优选的,所述回巢通道1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3厘米,所述回巢通道1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6.5厘米,所述回巢通道10的高度为1厘米。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平盖板的长为8.5厘米,所述水平盖板的长为左右方向的距离,所述水平盖板的宽为7厘米,所述水平盖板的宽为前后方向的距离。
作为优选的,所述左侧竖板的宽度、右侧竖板的宽度均为1.5厘米,所述左侧竖板的宽度、右侧竖板的宽度均为上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Claims (10)

1.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包括蜂箱(1),所述蜂箱(1)的前侧壁下端设置有巢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巢门(2)处设置有携粉基座(3)和回巢基座(4),所述携粉基座(3)的后侧表面与回巢基座(4)的后侧表面均与蜂箱(1)的前侧表面相接触且共同将巢门(2)密封,所述携粉基座(3)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前后贯穿的携粉通道(5),所述携粉通道(5)的后端与巢门(2)互相连通,所述携粉基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孔(6),所述矩形孔(6)沿携粉基座(3)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矩形孔(6)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携粉通道(5)互相连通,所述矩形孔(6)的左侧壁表面与携粉通道(5)的左侧壁表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矩形孔(6)的右侧壁表面与携粉通道(5)的右侧壁表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矩形孔(6)内设置有纱网(7),所述纱网(7)的长度与矩形孔(6)的长度相同,所述纱网(7)的宽度大于矩形孔(6)的宽度,所述纱网(7)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携粉基座(3)的上表面,所述纱网(7)的前后两端分别位于矩形孔(6)的前后两侧,所述纱网(7)的中部内凹至矩形孔(6)的底部下方形成一个储粉槽,所述纱网(7)中部的最低点与携粉通道(5)的下侧壁表面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携粉通道(5)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携粉通道(5)的前端的通道口处均设置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包括第一固定片(8)和第一活动片(9),所述第一固定片(8)和第一活动片(9)的长度相等且等于携粉通道(5)的通道口处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片(8)和第一活动片(9)的宽度之和大于携粉通道(5)的通道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一固定片(8)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携粉通道(5)的上侧壁表面,所述第一活动片(9)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活动片(9)的上端与第一固定片(8)的下端通过第一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片(9)的下端位于第一固定片(8)的前侧且与携粉通道(5)下侧壁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回巢基座(4)前侧表面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回巢通道(10),所述回巢通道(10)的后端与巢门(2)互相连通,所述回巢通道(10)的后端的通道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包括第二固定片(11)和第二活动片(12),所述第二固定片(11)和第二活动片(12)的长度相等且等于回巢通道(10)的通道口处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片(11)和第二活动片(12)的宽度之和大于回巢通道(10)的通道口处的宽度,所述第二固定片(1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回巢通道(10)的上侧壁表面,所述第二活动片(12)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活动片(12)的上端与第二固定片(11)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片(12)的下端位于第二固定片(11)的后侧且与回巢通道(10)下侧壁的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粉槽的上方设置有槽盖(13),所述槽盖(13)包括水平盖板、左侧竖板、右侧竖板,所述左侧竖板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水平盖板的左端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右侧竖板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水平盖板的右端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左侧竖板到右侧竖板之间的间距与携粉基座(3)左右方向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水平盖板的宽度大于纱网(7)前后两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左侧竖板的长度、右侧竖板的长度均等于水平盖板的宽度,所述左侧竖板的宽度、右侧竖板的宽度相等且小于携粉基座(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携粉基座(3)的长度为8厘米,携粉基座(3)的宽度为6.5厘米,所述携粉基座(3)的高度为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携粉通道(5)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5厘米,携粉通道(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6.5厘米,所述携粉通道(5)的高度为1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孔(6)的长度为5厘米,所述矩形孔(6)的宽度为2厘米,所述矩形孔(6)的深度为1.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7)的网格规格为1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巢基座(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4.5厘米,所述回巢基座(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6.5厘米,所述回巢基座(4)的高度为1.5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巢通道(1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3厘米,所述回巢通道(1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6.5厘米,所述回巢通道(10)的高度为1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盖板的长为8.5厘米,所述水平盖板的宽为7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竖板的宽度、右侧竖板的宽度均为1.5厘米。
CN202011152555.XA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Pending CN112088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2555.XA CN112088773A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2555.XA CN112088773A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8773A true CN112088773A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86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52555.XA Pending CN112088773A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8773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70385A (en) * 1974-04-03 1977-04-14 Nat Res Dev Beehives
US4322861A (en) * 1978-04-14 1982-04-06 Healy Kenneth T Entrance for a beehive
TW525432U (en) * 2002-04-19 2003-03-21 Miaoli Distr Agricultural Impr Device for assisting bees in carrying pollen and pollinating
CN202496290U (zh) * 2012-03-16 2012-10-24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蜜蜂携粉器
CN102939897A (zh) * 2012-10-30 2013-02-27 山西省晋中种蜂场 一种蜜蜂授粉巢门带粉器
WO2014186848A1 (en) * 2013-05-22 2014-11-27 Todor Dobrev Todorov Beehive
CN205648710U (zh) * 2016-05-20 2016-10-19 宋来喜 一种蜜蜂携粉器
CN206851743U (zh) * 2017-05-22 2018-01-09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携粉器和蜂箱
CN108391589A (zh) * 2018-05-11 2018-08-14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及方法
CN108401898A (zh) * 2018-05-11 2018-08-17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及其授粉方法
KR20200071424A (ko) * 2018-12-11 2020-06-19 대한민국(농촌진흥청장) 꽃가루 부착장치가 구비된 뒤영벌용 봉군상자
CN111296323A (zh) * 2020-04-16 2020-06-19 嘉禾源硕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熊蜂授粉及精准施药施肥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048166U (zh) * 2019-07-18 2020-07-21 安徽金敦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使蜜蜂携带菌粉剂的蜂箱
CN213369211U (zh) * 2020-10-26 2021-06-08 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70385A (en) * 1974-04-03 1977-04-14 Nat Res Dev Beehives
US4322861A (en) * 1978-04-14 1982-04-06 Healy Kenneth T Entrance for a beehive
TW525432U (en) * 2002-04-19 2003-03-21 Miaoli Distr Agricultural Impr Device for assisting bees in carrying pollen and pollinating
CN202496290U (zh) * 2012-03-16 2012-10-24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蜜蜂携粉器
CN102939897A (zh) * 2012-10-30 2013-02-27 山西省晋中种蜂场 一种蜜蜂授粉巢门带粉器
WO2014186848A1 (en) * 2013-05-22 2014-11-27 Todor Dobrev Todorov Beehive
CN205648710U (zh) * 2016-05-20 2016-10-19 宋来喜 一种蜜蜂携粉器
CN206851743U (zh) * 2017-05-22 2018-01-09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携粉器和蜂箱
CN108391589A (zh) * 2018-05-11 2018-08-14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及方法
CN108401898A (zh) * 2018-05-11 2018-08-17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及其授粉方法
KR20200071424A (ko) * 2018-12-11 2020-06-19 대한민국(농촌진흥청장) 꽃가루 부착장치가 구비된 뒤영벌용 봉군상자
CN211048166U (zh) * 2019-07-18 2020-07-21 安徽金敦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使蜜蜂携带菌粉剂的蜂箱
CN111296323A (zh) * 2020-04-16 2020-06-19 嘉禾源硕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熊蜂授粉及精准施药施肥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369211U (zh) * 2020-10-26 2021-06-08 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Jong et al. Comparativ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four peach production systems in California
CN107580994B (zh) 一种滇中地区草莓鲜果的绿色安全生产方法
CN103477825A (zh) 一种大棚的草莓、西瓜、樱桃番茄以及葡萄的套种方法
CN103355069A (zh) 金手指葡萄栽培的方法
CN108718980A (zh) 一种油棉连作栽培方法
CN105493860A (zh) 藤本作物山坡地阶段性避雨栽培方法
CN109122300A (zh) 一种茶树杂交培育方法
CN213369211U (zh)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CN112088712B (zh) 一种猕猴桃和山银花组合栽培生态治理南方石漠化的方法
CN113424748A (zh) 一种大白菜杂交制种方法
CN103782896B (zh) 一种利用日光温室唐菖蒲育种方法
CN104255308A (zh) 一种树木硬枝嫁接其他品种的方法
CN101467513A (zh) 杂交棉制种方法
CN111543243A (zh) 一种提高青梅品质的异位两主枝y型栽培方法
Hasey Kiwifruit growing and handling
CN112088773A (zh) 一种蜜蜂携粉授粉装置
CN105580730A (zh) 露地轻简型大白菜种株自交采种方法
Li et al. Sea buckthorn production guide
Nixon Growing d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N213695105U (zh) 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
Singh Seabuckthorn (Hippophae L.): a multipurpose wonder plant
CN113875476A (zh) 一种抑制赣南纽荷尔脐橙结果树夏梢旺长的种植管理方法
CN205196516U (zh) 一种枸杞栽培用篱架
Albert et al. Date growing in Arizona
Matheson Managing honey bee pollination of kiwifruit (Actinidia deliciosa) in New Zealand-A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