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7335A - 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7335A
CN112087335A CN202010949532.5A CN202010949532A CN112087335A CN 112087335 A CN112087335 A CN 112087335A CN 202010949532 A CN202010949532 A CN 202010949532A CN 112087335 A CN112087335 A CN 112087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eriment
service
user
identifi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95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慧林
李长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95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73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7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多个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接入服务器根据用户业务请求中的请求参数,获取该用户业务请求对应的实验信息,进而将该实验信息反馈至实验端进行实验。也即,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由各个业务服务器对向自身请求服务的用户流量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各个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接入服务器统一处理所有的用户流量,这样,无需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分别嵌入流量实验逻辑,便于统一管理,减轻了流量实验逻辑的维护成本,且能够减轻业务服务器的处理压力。

Description

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搜索网站、音乐应用等各类网站和应用,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例如,网站可能需要新增内容,或者是对之前已有的旧内容进行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在新增或改进的内容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用户流量实验。
当前的用户流量实验主要采用A-B对照实验的方式进行。也即,提供服务的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该业务的用户流量之后,将一部分用户流量分配至新增或改进内容对应的实验,另一部分用户流量分配至旧内容对应的对照实验。之后,根据各部分用户流量在实验中反馈的数据对新增或改进内容效果进行评估,以此来决定是否使用该新增或改进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实验方法,应用于接入服务器,所述接入服务器对应多个业务服务器,每个业务服务器用于提供至少一种服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业务请求,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用于向所述多个业务服务器中的一个业务服务器请求服务;
根据所述用户业务请求包括的请求参数,获取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
向实验端反馈所述命中实验信息,以使所述实验端根据所述命中实验信息进行实验。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请求包括的请求参数,获取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包括:
从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请求参数中获取服务标识和用户标识,所述服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种服务,所述用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发送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根据所述服务标识,获取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从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
可选地,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服务标识所标识的业务对应的实验框架,所述实验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包括至少一个实验;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从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包括:
根据第一哈希函数,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哈希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哈希结果确定所述用户标识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层;
根据第二哈希函数,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对应的第二哈希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哈希结果,从所述目标实验层包括的至少一个实验中确定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候选实验;
根据所述目标实验层和所述候选实验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实验层和所述候选实验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候选实验的条件参数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
如果所述用户信息满足所述条件参数,则将所述候选实验作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
根据所述目标实验和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实验信息确定所述命中实验信息,所述命中实验信息包括实验路径和实验配置参数,所述实验路径包括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和所述目标实验的实验标识,所述实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实验配置参数和所述目标实验的实验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服务标识,获取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从配置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多个业务服务器中每个业务服务器提供的每种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实验端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或者,所述实验端为发送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当所述实验端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时,所述向实验端反馈所述命中实验信息,包括:
将所述命中实验信息携带在所述用户业务请求中发送至所述实验端。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实验装置,应用于接入服务器,所述接入服务器对应多个业务服务器,每个业务服务器用于提供至少一种服务,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业务请求,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用于向所述多个业务服务器中的一个业务服务器请求服务;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业务请求包括的请求参数,获取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
反馈模块,用于向实验端反馈所述命中实验信息,以使所述实验端根据所述命中实验信息进行实验。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主要用于:
从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请求参数中获取服务标识和用户标识,所述服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种服务,所述用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发送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根据所述服务标识,获取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从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
可选地,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服务标识所标识的业务对应的实验框架,所述实验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包括至少一个实验;
所述获取模块主要用于:
根据第一哈希函数,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哈希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哈希结果确定所述用户标识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层;
根据第二哈希函数,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对应的第二哈希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哈希结果,从所述目标实验层包括的至少一个实验中确定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候选实验;
根据所述目标实验层和所述候选实验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主要用于:
获取所述候选实验的条件参数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
如果所述用户信息满足所述条件参数,则将所述候选实验作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
根据所述目标实验和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实验信息确定所述命中实验信息,所述命中实验信息包括实验路径和实验配置参数,所述实验路径包括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和所述目标实验的实验标识,所述实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实验配置参数和所述目标实验的实验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从配置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多个业务服务器中每个业务服务器提供的每种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实验端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或者,所述实验端为发送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当所述实验端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时,所述反馈模块主要用于:
将所述命中实验信息携带在所述用户业务请求中发送至所述实验端。
另一方面,提供了流量实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流量实验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流量实验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流量实验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多个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接入服务器根据用户业务请求中的请求参数,获取该用户业务请求对应的实验信息,进而将该实验信息反馈至实验端进行实验。也即,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由各个业务服务器对向自身请求服务的用户流量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各个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接入服务器统一处理所有的用户流量,这样,无需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分别嵌入流量实验逻辑,便于统一管理,减轻了流量实验逻辑的维护成本,且能够减轻业务服务器的处理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歌曲归类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歌集合内歌曲的歌曲评分分布规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量歌曲集合内歌曲的歌曲评分分布规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歌曲归类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进行歌曲归类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目前,诸如搜索网站、音乐应用等各类网站和应用,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例如,对用户终端侧展示的一些可见的内容进行更新或者是对后台服务中的不可见内容进行更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更新后的内容能够更为合理更符合用户需求,在将更新后的内容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用户流量实验。
所谓进行用户流量实验是指将接收到的用户流量分配至更新后内容和更新前内容对应的对照实验,并根据用户流量反馈的数据对更新后内容的性能、效果进行测试评估,以决定是否采用更新内容。
示例性地,针对用户终端侧一些可见内容的更新,例如,搜索网站的网站页面中计划新增加一个功能按键,为了方便说明,将新增加该功能按键的页面称为新页面,之前未增加该功能按键的页面称为旧页面。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向部分用户推出该新页面,部分用户仍然推出旧页面。之后,根据获取到新页面的用户对新页面的操作以及获取到旧页面的用户对旧页面的操作,对新页面和旧页面的效果进行评估,得到流量实验结果,进而根据实验结果来评估是否推出增加了该功能按键的新页面。再例如,计划对网站页面的页面颜色进行更改,其中计划更改的颜色有两种,分别为粉色和蓝色,此时,则可以向三部分用户中的每部分用户推出一种颜色的页面,从而根据各部分用户对自身获取到的页面的操作反馈来评估各个颜色的页面的使用效果,进而根据该评估结果来确定到底选择哪种颜色作为最终的页面颜色。
对于后台服务中一些不可见内容的更新主要包括针对后台服务的算法的修改。例如,对于音乐应用而言,通常具备歌曲推荐功能。当技术人员对歌曲推荐算法进行修改之后,在将该修改后的歌曲推荐算法正式投入使用之前,也可以针对修改后的推荐算法和修改前的推荐算法进行流量实验,以评估修改后的推荐算法的推荐效果。
例如,技术人员研发了两种新的歌曲推荐算法时,后台服务器可以针对一部分用户,采用第一种歌曲推荐算法来向其推荐歌曲,而对一部分用户采用第二种歌曲推荐算法来推荐歌曲。之后,后台服务器可以收集各个用户对自身接收到的推荐歌曲的点击、下载等数据,这些数据即为用户反馈的实验数据。这样,后台服务器即能够根据这些实验数据来对比两种歌曲推荐算法的推荐效果,进而根据推荐效果来决定采用哪种歌曲推荐算法向用户推荐歌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实验方法即能够用于上述场景中,无论是针对用户终端侧的修改还是针对后台服务的算法修改,均能够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流量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以对修改内容进行评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几种可能的示例场景。当然,对于网站和应用等服务,还可能存在一些其他类型的内容修改,相应地,针对这些修改内容,同样能够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实验方法来进行实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实验方法所涉及的系统架构进行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验系统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实验系统包括:用户终端101、接入服务器102和多个业务服务器103。其中,用户终端101与接入服务器102建立有通信连接,接入服务器102与多个业务服务器103均建立有通信连接。
其中,用户终端101用于根据用户操作生成用户业务请求,并向接入服务器102发送该用户业务请求。其中,该用户业务请求用于向多个业务服务器103中的某个业务服务器请求服务。
接入服务器102用于接收用户终端101发送的向多个业务服务器103请求服务的用户业务请求。在接收到用户终端101发送的用户业务请求之后,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实验方法来确定该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进而将该命中实验信息反馈至实验端,以便实验端根据该命中实验信息进行实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实验的不同,实验端可能为用户终端,也可能为用户终端请求服务的业务服务器。例如,对于前述应用场景中所提到的针对用户终端侧的可见内容的修改的实验,则接入服务器102将该命中实验信息反馈至用户终端101。对于后台服务的一些不可见内容的修改的实验,则接入服务器102将该命中实验信息反馈至该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服务对应的业务服务器103。
相应地,用户终端101或业务服务器103在接收到接入服务器102反馈的命中实验信息之后,根据该命中实验信息进行实验。另外,每个业务服务器103能够为用户终端101提供一种或多种服务。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实验系统还包括实验配置平台104,其中,该实验配置平台104包括配置终端1041和配置服务器1042。配置终端1041与配置服务器1042建立有通信连接,配置服务器1042与接入服务器102建立有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终端1041用于为业务提供商提供实验配置界面,通过该实验配置界面,业务提供商可以为多个业务服务器提供的服务创建实验,并为创建的实验配置对应的实验配置参数。其中,一个服务对应一个或多个实验。配置终端1041在获取到每个服务对应的实验配置参数之后,将每个服务对应的实验配置参数作为相应服务的全局配置信息,与相应服务的服务标识一起发送至配置服务器。配置服务器1042将各个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进行存储。这样,接入服务器102可以从配置服务器1042中获取其所连接的多个业务服务器提供的所有服务的全局配置信息,进而在接收到用户业务请求之后,从该全局配置信息中获取该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实验配置平台104中的配置服务器1042的功能和接入服务器102的功能也可以耦合在一个服务器中,也即,通过一个服务器来实现上述配置服务器和接入服务器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各种服务器可以为一台单独的服务器,也可以为一个服务器集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上述的用户终端101与配置终端1041可以为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用户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限定。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实验方法进行介绍。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实验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接入服务器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用户业务请求,该用户业务请求用于向多个业务服务器中的一个业务服务器请求服务。
由前述图1所介绍的实验系统可知,接入服务器为用户终端提供接入多个业务服务器的服务。也即,用户终端在向多个业务服务器中的任一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均需要通过该接入服务器接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想要使用某种服务时,可以在用户终端执行相应地操作。用户终端根据用户操作生成用户业务请求,进而将该用户业务请求发送至接入服务器。其中,该用户业务请求用于向接入服务器对应的多个业务服务器中的任一服务器请求服务。并且,该用户业务请求携带有请求参数,其中,请求参数包括该用户终端所请求的服务的服务标识以及该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示例性地,该用户业务请求为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业务请求中携带的服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种服务,用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发送该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示例性地,用户标识可以为用户终端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或者用户终端的设备标识或者是用户终端上登录的发送该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账号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2:根据该用户业务请求包括的请求参数,获取该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
接入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业务请求之后,从该用户业务请求的请求参数中获取服务标识和用户标识。之后,根据该服务标识,获取该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进而根据该用户标识从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中获取该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业务服务器中每个业务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的全局配置信息由实验配置人员通过实验配置平台进行配置。由前述图1所示的实验系统可知,实验配置平台包括配置终端和配置服务器。其中,配置终端上提供有实验配置界面,实验配置人员通过该实验配置界面为每个业务服务器提供的每种服务配置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示例性地,以任一种服务为例,以下简称第一服务。由于请求第一服务的用户流量是有限的,而对于第一服务,需要进行的实验则可能有多个,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各个实验均能够被分配到足够的用户流量来进行实验,同时也为了保证用于进行实验的用户流量的合理性,实验配置人员需要针对第一服务配置用于指示如何进行流量分配的实验框架,也即是,配置用哪些用户流量来进行哪些实验。配置终端在获取到实验配置人员配置的实验框架之后,将该实验框架作为第一服务的全局配置信息。其中,实验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包括至少一个实验。
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实验配置人员首先可以配置多个实验域,其中,每个实验域对应一个流量标识范围,且各个实验域对应的流量标识范围不存在重叠,也就是说,通过配置多个实验域,相当于是将该服务的所有用户流量划分为了不同部分,每个部分即为一个实验域。除此之外,实验配置人员还可以配置针对多个实验域的第三哈希函数,该第三哈希函数用于后续进行流量分配时,确定用户流量的流量标识,进而结合各个实验域的流量标识范围来确定用户流量所命中的实验域。
之后,实验配置人员可以在每个实验域上配置一个或多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对应第一服务的所有服务参数的一个参数子集。换句话说,第一服务的所有服务参数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参数子集,而每个实验层对应其中的一个参数子集。并且,每个实验层也均对应一个流量标识范围,且位于同一实验域上的各个实验层的流量标识范围不同。除此之外,对于同一个实验域中的实验层,实验配置人员还可以配置针对该实验域内的实验层的第二哈希函数,其中,该第一哈希函数用于后续进行流量分配时,确定用户流量的流量标识,进而结合该实验域内各个实验层的流量标识范围来确定用户流量所命中的实验层。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不同的实验域内的实验层,所采用的第一哈希函数不同。例如,对于实验域A,采用的第一哈希函数为h1,则对于实验域B,采用的第一哈希函数将为与h1不同的h2。
之后,实验配置人员在每个实验层上创建一个或多个实验,其中,每个实验的实验配置参数即为该实验所在的实验层的参数子集中的参数。换句话说,一个实验层上包括的实验实际上就是针对该实验层的参数子集中的部分参数进行的实验,基于此,各个实验的实验配置参数中部分参数的参数值可能相同,部分参数的参数值可能不同。同样的,每个实验也均对应一个流量标识范围,且位于同一实验层上的各个实验的流量标识范围不同。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实验配置人员还可以为每个实验层配置层标识,其中,不同的实验层的层标识不同,为每个实验层上的实验配置实验标识,不同的实验的实验标识也不同。另外,对于同一个实验层中的实验,实验配置人员还可以配置针对该实验层内的实验的第二哈希函数,其中,该第二哈希函数用于后续进行流量分配时,确定用户流量的流量标识,进而结合该实验层内各个实验的流量标识范围来确定用户流量所命中的实验。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不同的实验层内的实验,所采用的第二哈希函数不同。例如,对于实验域A,采用的第二哈希函数为h3,则对于实验域B,采用的第二哈希函数将为与h3不同的h4。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一哈希函数、第二哈希函数和第三哈希函数也不同,也即,针对实验域的哈希函数、针对实验层的哈希函数和针对实验的哈希函数都不同。
例如,图3示出了一种实验框架的示意图。该实验框架包括两个实验域,分别为实验域A和实验域B。其中,实验域A上配置有两个实验层,其中,实验层A1上包括两个实验,实验层A2上包括三个实验。实验域B上配置有一个实验层B1,该实验层B1上配置有两个实验。
可选地,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实验配置人员也可以不配置实验域,而是直接配置多个实验层。或者,实验配置人员还可以在每个实验层中再配置多个实验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实验配置人员除了配置上述的实验框架以指示流量分配原则之外,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实验,实验配置人员还可以配置相应实验对应的条件参数,该条件参数用于对流量标识处于该实验对应的流量标识范围内的用户流量进行进一步的筛选。除此之外,实验配置人员还可以对第一服务的其他一些默认参数进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全局配置信息还包括上述配置的这些参数。
针对多个业务服务器提供的每种服务,实验配置人员均可以参照上述方法为相应的服务配置对应的实验框架。相应地,配置终端在获取到各个服务的实验框架之后,将各个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实验框架发送至配置服务器,由配置服务器将各个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实验框架对应存储。
其中,当配置服务器和接入服务器是同一个服务器时,则接入服务器直接从存储的各个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实验框架中查找该用户业务请求中携带的服务标识所对应的实验框架。
可选地,当配置服务器和接入服务器为两个不同的服务器时,接入服务器首先从该配置服务器中获取各个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实验框架。之后,再从获取到的各个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实验框架中查找该用户业务请求携带的服务标识所对应的实验框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验配置人员可能会通过配置终端对实验框架进行修改,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接入服务器能够获取到最新的各个服务的实验框架,接入服务器可以每隔预设时长从配置服务器中获取一次各个服务的实验框架,以对之前获取到的实验框架进行刷新。
如果接入服务器从各个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实验框架中查找到该用户业务请求携带的服务标识对应的实验框架,则获取查找到的实验框架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所携带的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可选地,如果未能查找到该用户业务请求携带的服务标识所对应的实验框架,则说明当前并不存在该服务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则接入服务器直接将该用户业务请求发送至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以便业务服务器对该用户业务请求进行处理,并返回对应的服务数据给用户终端。
在获取到用户业务请求携带的服务标识所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之后,接入服务器根据用户业务请求所携带的用户标识,从用户业务请求携带的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中获取命中实验信息。
其中,如果用户业务请求携带的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的实验框架包括多个实验域,每个实验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实验,则接入服务器首先通过第三哈希函数,对用户标识进行哈希,得到第三哈希结果,根据第三哈希结果确定该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域。其中,由前述介绍可知,每个实验域均对应一个流量标识范围,基于此,接入服务器将该第三哈希结果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所对应的第三流量标识,将第三流量标识与各个实验域对应的流量标识范围进行比较,之后,将第三流量标识所处的流量标识范围对应的实验域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命中的目标实验域。
在确定目标实验域之后,接入服务器采用第一哈希函数,对用户标识进行哈希,得到第一哈希结果,根据第一哈希结果确定该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层。其中,第一哈希函数是针对目标实验域上的各个实验层预设的哈希函数,其中,针对不同实验域上的实验层所采用的哈希函数不同。例如,假设目标实验域是实验域1,则在目标实验域上选择实验层时,即采用哈希函数h1,如果目标实验域为实验域2,则在目标实验域上选择实验层时,采用的哈希函数将是与h1不同的哈希函数。另外,由前述介绍可知,每个实验层也对应有流量标识范围,基于此,接入服务器将第一哈希结果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对应的第一流量标识,将第一流量标识与目标实验域上的每个实验层的流量标识范围进行比较,并将第一流量标识所处的流量标识范围所对应的实验层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命中的目标实验层。
在确定目标实验层之后,接入服务器获取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之后,采用第二哈希函数对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哈希,得到第二哈希结果,根据第二哈希结果确定该用户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候选实验。其中,针对不同实验层上的实验采用不同的哈希函数来进行实验的选择。例如,对于第一实验层,采用哈希函数h3来对层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哈希,对于第二实验层,则采用与哈希函数h3不同的哈希函数h4来对层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哈希。另外,由前述介绍可知,每个实验也对应有流量标识范围,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服务器将第二哈希结果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对应的第二流量标识,将第二流量标识与目标实验层上的每个实验的流量标识范围进行比较,并将第二流量标识所处的流量标识范围所对应的实验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对应的候选实验。
在确定该用户业务请求对应的候选实验之后,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接入服务器直接将该候选实验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当各个实验还对应有条件参数时,接入服务器获取候选实验的条件参数和该用户业务请求携带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而将该用户信息和候选实验的条件参数进行匹配。如果该用户信息能够满足候选实验的该条件参数,则说明该用户业务请求为符合该实验的实验要求的用户流量,此时,则将该候选实验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如果该用户信息不满足该条件参数,则说明该用户业务请求为不符合该候选实验的实验要求的用户流量,此时,则结束流量实验方法的处理逻辑,直接将该用户业务请求发送至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由对应的业务服务器根据该用户业务请求为用户终端提供相应的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实验的条件参数包括该实验对用户流量的一些限定条件。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条件参数包括该实验所限定的发送用户业务请求的应用的参考版本信息集合、发送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的参考操作系统信息、用户业务请求的参考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集合、发送该用户业务请求的参考应用标识中的至少一项。其中,对于用户终端有可能为智能手机的情况,该条件参数还可以包括发送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的参考手机号号段等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相应地,条件参数中包括的信息种类决定了接入服务器获取的用户信息的种类。例如,当条件参数包括版本信息集合时,则接入服务器根据用户标识获取发送该用户业务请求的应用的版本信息,如果该版本信息存在与参考版本信息集合中,则说明该用户业务请求就是该实验所要求版本的应用发送的请求,此时,则认为该用户业务请求符合该实验的要求。再例如,当条件参数包括得到参考操作系统信息为安卓系统,则接入服务器根据用户标识获取发送该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信息,假设获取的操作系统信息为IOS系统,则由于该操作系统信息与参考操作系统信息不匹配,此时,则认为该用户业务请求为不满足该实验的实验要求的用户流量。
当条件参数包括多项信息时,如果用户信息中的任一项信息与条件参数中对应的信息不匹配,均认为该用户信息不满足该条件参数。如果用户信息中的每项信息与条件参数中对应的信息均匹配,则认为该用户信息满足该条件参数。
上述介绍了实验框架包括多个实验域,每个实验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实验的情况下,确定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的过程。可选地,接入服务器获取到的该用户业务请求携带的服务标识所对应的实验框架也可能不包括实验域,而是包括多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一个或多个实验。在这种情况下,接入服务器则直接根据第一哈希函数,确定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哈希结果;根据第一哈希结果确定该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层;根据第二哈希函数,确定用户标识和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对应的第二哈希结果;根据第二哈希结果,从目标实验层包括的至少一个实验中确定用户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候选实验;之后,根据用户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候选实验确定该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其中,通过第一哈希函数确定目标实验层以及通过第二哈希函数确定候选实验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述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根据候选实验确定目标实验的实现方式也可以参考前述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确定用户业务请求命中的目标实验之后,如果该实验框架包括多个实验域,每个实验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实验,则接入服务器获取命中的目标实验域的域标识、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和目标实验的实验标识,从而得到实验路径。之后,接入服务器获取目标实验域的实验配置参数、目标实验层的实验配置参数和目标实验的实验配置参数。将上述的实验路径和获取的实验配置参数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
可选地,如果该实验框架不包括实验域,包括多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实验,则接入服务器获取命中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和目标实验的实验标识,从而得到实验路径。之后,接入服务器获取目标实验层的实验配置参数和目标实验的实验配置参数。将上述的实验路径和获取的实验配置参数作为该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
步骤203:向实验端反馈命中实验信息,以使实验端根据该命中实验信息进行实验。
在确定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之后,接入服务器将该命中实验信息反馈至实验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命中的实验的不同,实验端也不同。
其中,如前述应用场景中的介绍可知,每种服务对应的实验可以有多个,其中,有针对用户终端侧的可见内容的修改所进行的实验,也有针对后台服务的不可见内容的修改所进行的实验。基于此,当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实验为针对用户终端侧的可见内容的修改所进行的实验时,则实验端为用户终端,此时,接入服务器将该命中实验信息直接反馈至用户终端,以便用户终端根据该命中实验信息进行相应的实验。
可选地,当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实验为针对后台服务的不可见内容的修改所进行的实验时,则实验端为该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此时,接入服务器将该命中实验信息反馈至该业务服务器,以便该业务服务器根据该命中实验信息进行相应的实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向业务服务器反馈命中实验信息时,如果该用户业务请求为http请求,则接入服务器可以将该命中实验信息添加至该http请求的请求头中,进而将该http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
进一步地,实验端在根据命中实验信息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实验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验端可以将命中实验信息中实验路径和产生的实验数据和发送至接入服务器。接入服务器在接收到各个实验端反馈的实验路径和对应的实验数据之后,可以将实验路径和对应的实验数据上报至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服务器,以便BI服务器根据该实验路径和对应的实验数据生成数据报表。
可选地,考虑到实验路径可能比较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202中,接入服务器在确定实验路径之后,可以根据该实验路径生成令牌标识,该令牌标识用于唯一标识该实验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接入服务器可以将该令牌标识作为命中实验信息的一部分反馈至实验端。如此,上述实验端反馈至接入服务器的可以是该令牌标识和对应的实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接入服务器统一对各个业务服务器的用户业务请求进行处理,以获取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也即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接入服务器来完成流量实验中的流量分配以及实验配置参数的反馈,这样,无需再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单独配置流量实验逻辑,便于统一管理,减轻了流量实验逻辑的维护成本,且能够减轻业务服务器的处理压力。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接入服务器直接将命中实验信息反馈给用户终端进行实验,无需再经过业务服务器,提高了实验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由接入服务器将命中实验信息直接携带在用户业务请求中透传至业务服务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业务请求之后,再去获取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实验的实验信息,操作更为简便。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实验装置进行介绍。
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实验装置400,该装置400应用于接入服务器,接入服务器对应多个业务服务器,每个业务服务器用于提供至少一种服务,该装置400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用户业务请求,用户业务请求用于向多个业务服务器中的一个业务服务器请求服务;
获取模块402,用于根据用户业务请求包括的请求参数,获取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
反馈模块403,用于向实验端反馈命中实验信息,以使实验端根据命中实验信息进行实验。
可选地,获取模块402主要用于:
从用户业务请求的请求参数中获取服务标识和用户标识,服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种服务,用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发送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根据服务标识,获取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根据用户标识,从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中获取命中实验信息。
可选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包括服务标识所标识的业务对应的实验框架,实验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包括至少一个实验;
获取模块402主要用于:
根据第一哈希函数,确定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哈希结果;
根据第一哈希结果确定用户标识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层;
根据第二哈希函数,确定用户标识和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对应的第二哈希结果;
根据第二哈希结果,从目标实验层包括的至少一个实验中确定用户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候选实验;
根据目标实验层和候选实验获取命中实验信息。
可选地,获取模块402主要用于:
获取候选实验的条件参数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
如果用户信息满足条件参数,则将候选实验作为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
根据目标实验和目标实验层的实验信息确定命中实验信息,命中实验信息包括实验路径和实验配置参数,实验路径包括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和目标实验的实验标识,实验配置参数包括目标实验层的实验配置参数和目标实验的实验配置参数。
可选地,获取模块402还用于:
从配置服务器中获取多个业务服务器中每个业务服务器提供的每种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可选地,实验端为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或者,实验端为发送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当实验端为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时,反馈模块403主要用于:
将命中实验信息携带在用户业务请求中发送至实验端。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接入服务器统一对各个业务服务器的用户业务请求进行处理,以获取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也即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接入服务器来完成流量实验中的流量分配以及实验配置参数的反馈,这样,无需再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单独配置流量实验逻辑,便于统一管理,减轻了流量实验逻辑的维护成本,且能够减轻业务服务器的处理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实验装置在进行歌曲归类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实验装置与流量实验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的服务器结构示意图。上述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的功能即可以通过图5中所示的服务器来实现。该服务器可以是后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具体来讲:
服务器50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501、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502和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503的系统存储器5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504和中央处理单元501的系统总线505。服务器5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5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513、应用程序514和其他程序模块5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507。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5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5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509。其中显示器508和输入设备5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5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5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501。基本输入/输出系统5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5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5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大容量存储设备5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5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501。大容量存储设备5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服务器5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大容量存储设备5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设备,CD-ROM、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5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5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服务器5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服务器500可以通过连接在系统总线5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511连接到网络5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5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上述存储器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被配置由CPU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实验方法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该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实验方法。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换句话说,可以是非瞬时性存储介质。
应当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也即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流量实验方法。
以上所述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流量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服务器,所述接入服务器对应多个业务服务器,每个业务服务器用于提供至少一种服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业务请求,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用于向所述多个业务服务器中的一个业务服务器请求服务;
根据所述用户业务请求包括的请求参数,获取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
向实验端反馈所述命中实验信息,以使所述实验端根据所述命中实验信息进行实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业务请求包括的请求参数,获取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包括:
从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请求参数中获取服务标识和用户标识,所述服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种服务,所述用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发送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根据所述服务标识,获取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从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服务标识所标识的业务对应的实验框架,所述实验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包括至少一个实验;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从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包括:
根据第一哈希函数,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哈希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哈希结果确定所述用户标识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层;
根据第二哈希函数,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对应的第二哈希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哈希结果,从所述目标实验层包括的至少一个实验中确定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候选实验;
根据所述目标实验层和所述候选实验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实验层和所述候选实验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候选实验的条件参数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
如果所述用户信息满足所述条件参数,则将所述候选实验作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
根据所述目标实验和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实验信息确定所述命中实验信息,所述命中实验信息包括实验路径和实验配置参数,所述实验路径包括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和所述目标实验的实验标识,所述实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实验配置参数和所述目标实验的实验配置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标识,获取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从配置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多个业务服务器中每个业务服务器提供的每种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端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或者,所述实验端为发送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验端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时,所述向实验端反馈所述命中实验信息,包括:
将所述命中实验信息携带在所述用户业务请求中发送至所述实验端。
8.一种流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服务器,所述接入服务器对应多个业务服务器,每个业务服务器用于提供至少一种服务,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业务请求,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用于向所述多个业务服务器中的一个业务服务器请求服务;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业务请求包括的请求参数,获取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命中实验信息;
反馈模块,用于向实验端反馈所述命中实验信息,以使所述实验端根据所述命中实验信息进行实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主要用于:
从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请求参数中获取服务标识和用户标识,所述服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种服务,所述用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发送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根据所述服务标识,获取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从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标识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服务标识所标识的业务对应的实验框架,所述实验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实验层,每个实验层包括至少一个实验;
所述获取模块主要用于:
根据第一哈希函数,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哈希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哈希结果确定所述用户标识所命中的目标实验层;
根据第二哈希函数,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对应的第二哈希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哈希结果,从所述目标实验层包括的至少一个实验中确定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候选实验;
根据所述目标实验层和所述候选实验获取所述命中实验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主要用于:
获取所述候选实验的条件参数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信息;
如果所述用户信息满足所述条件参数,则将所述候选实验作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命中的目标实验;
根据所述目标实验和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实验信息确定所述命中实验信息,所述命中实验信息包括实验路径和实验配置参数,所述实验路径包括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层标识和所述目标实验的实验标识,所述实验配置参数包括所述目标实验层的实验配置参数和所述目标实验的实验配置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从配置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多个业务服务器中每个业务服务器提供的每种服务的服务标识和对应的全局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端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或者,所述实验端为发送所述用户业务请求的用户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实验端为所述用户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服务器时,所述反馈模块主要用于:
将所述命中实验信息携带在所述用户业务请求中发送至所述实验端。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流量实验方法。
CN202010949532.5A 2020-09-10 2020-09-10 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087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9532.5A CN112087335A (zh) 2020-09-10 2020-09-10 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9532.5A CN112087335A (zh) 2020-09-10 2020-09-10 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7335A true CN112087335A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3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9532.5A Pending CN112087335A (zh) 2020-09-10 2020-09-10 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733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2765A (zh) * 2021-04-01 2021-04-30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路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3064820A (zh) * 2021-03-26 2021-07-02 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 更新a/b实验sdk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58497A (zh) * 2021-05-26 2021-07-23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服务实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31821A1 (en) * 2010-03-19 2011-09-22 Jasdeep Singh Sahni Orthogonal experimentation in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9039800A (zh) * 2018-06-28 2018-12-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流量实验中进行流量分配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190057118A1 (en) * 2017-08-15 2019-02-21 Yahoo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Data Bucket Inconsistencies for A/B Experimentation
CN110413533A (zh) * 2019-09-03 2019-11-05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Ab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1922A (zh) * 2019-09-18 2019-12-2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照实验的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51666A (zh) * 2019-11-14 2020-02-28 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流量切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31821A1 (en) * 2010-03-19 2011-09-22 Jasdeep Singh Sahni Orthogonal experimentation in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20190057118A1 (en) * 2017-08-15 2019-02-21 Yahoo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Data Bucket Inconsistencies for A/B Experimentation
CN109039800A (zh) * 2018-06-28 2018-12-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流量实验中进行流量分配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413533A (zh) * 2019-09-03 2019-11-05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Ab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1922A (zh) * 2019-09-18 2019-12-2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照实验的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51666A (zh) * 2019-11-14 2020-02-28 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流量切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4820A (zh) * 2021-03-26 2021-07-02 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 更新a/b实验sdk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64820B (zh) * 2021-03-26 2022-09-16 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 更新a/b实验sdk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32765A (zh) * 2021-04-01 2021-04-30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路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3158497A (zh) * 2021-05-26 2021-07-23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服务实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1558B2 (en) Data shipper agent management and configu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2087335A (zh) 流量实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688598B (zh) 业务参数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991296B2 (en) Consent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heck-in and synchronization process
US9910895B2 (en) Push subscriptions
US20210126977A1 (en) Single Agent for Logs, Metrics, Traces, Synthetics, Security, and End Point Monitoring
CN110708247B (zh) 消息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528289B (zh) 资源的操作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50263977A1 (en) Profile-based cache management
CN110717647A (zh) 决策流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17007A (zh) 用户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08154024B (zh) 一种数据检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430441B1 (en) Tagging resources of a remote computing service based on locality
JP2019212017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47948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ervices
CN111222153A (zh) 应用程序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430290B (zh) 资源地址更新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US893852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mart adapters in a social media content analytics environment
CN110858846A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9678982B2 (en) Accessibility advisement system for digital assets
CN113626188A (zh) 任务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04000B (zh) 一种越权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159078B2 (en) Managing identifiers
CN110688555B (zh) 一种基于爬虫的数据源发现和验证系统
KR101250213B1 (ko) 콘텐츠 신청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콘텐츠 서비스 서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