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5470A - 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5470A
CN112085470A CN202010948208.1A CN202010948208A CN112085470A CN 112085470 A CN112085470 A CN 112085470A CN 202010948208 A CN202010948208 A CN 202010948208A CN 112085470 A CN112085470 A CN 112085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aborative
visualization
information
collaboration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82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田海洋
袁叶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Minz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Minz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9482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54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5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5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1Collaborative creation, e.g. joint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协作场景识别模块、协作分析模块、图关系模型、协作信息数据库和协作参与度可视化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方法。本发明通过深入研究多设备参与的协同活动,在此基础上基于多设备参与的协同过程,获取协作场景的数据。通过协作分析得到协同环境中多设备参与的协同场景下成员之间、成员与设备之间、成员与任务之间的各类关系并构造图关系模型。根据图关系模型结合协作信息数据制定参与度可视化方案并实现协同过程的可视化,帮助团队更全面地理解多设备参与的协同活动,更科学的管理协同内容,协作更自然协调,有效提高团队协同工作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可视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而言,用户与远程协同工作的同事或者各类设备构成了一个共享的虚拟协同工作环境,用户在其中交互信息,克服了时空的限制,达到共同完成任务的目的。然而,用户在虚拟的工作空间中缺乏在面对面的协作环境下工作的自然性和真实性,难以了解其他人的位置、动作和意图等与协同工作相关的信息,不能把握全局协作动向,使得协同工作无法顺畅高效地进行。
近十年来,以智能手机为开端,各种智能设备不断出现,智能电视、智能摄像头、智能手环、智能音箱对我们来说都不再陌生,虽然它们的智能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给协同过程带来了新的问题。
首先协同过程是复杂的,不同设备会产生大量繁杂的交互信息,协作任务及其进展缺乏客观描述和衡量,因此如何对这些交互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协同过程可视化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次,多设备环境下,用户的协作行为如何跨越不同类型的设备,并在不同的设备间同步,是协同工作面临的新的需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因多设备参与的协同过程的复杂性而导致的协作任务极其进展缺乏客观描述和衡量、多设备环境下在不同的设备间协作信息难以同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客观描述和衡量协同过程的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包括协作场景识别模块、协作分析模块、图关系模型、协作信息数据库和协作参与度可视化模块;
协作场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协作场景,将协作场景中的协作信息数据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
协作分析模块,用于对协作信息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数据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
图关系模型,用于根据协同过程的各类关系进行建模,以此作为制定可视化方案的主要依据;
协作参与度可视化模块,用于通过可视化方案对数据进行实时加载和可视化交互。
进一步,所述协作参与度可视化模块包含二维可视化方案、三维可视化方案、混合可视化方案的实现。
所述二维可视化方案用于基于设备参与度对协同过程实现在线预览与交互功能。
所述三维可视化方案用于对协同过程进行仿真的全角度可视化预览与交互功能。
所述混合可视化方案用于通过选取和设计可视化图形将协同过程的二维可视化图例、三维可视化图例结合起来,并添加文字描述以展示协同过程的详细信息。
进一步,所述协作场景识别模块运行的步骤为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协作场景结合相关方法将提取到的协作信息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
进一步,所述可视化方案的制定步骤为根据用户组和设备组获取当前协作场景数据,利用协同过程的各类关系构造的图关系模型、协作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制定可视化方案。
所述协作参与度可视化运行的步骤为根据协作参与度可视化方案布局协作可视化交互界面,所述可视化交互界面用于实时展示协作过程的信息。
进一步,所述图关系模型包含用户组关系模型、设备组关系模型,以及协同场景关系模型。
所述协同场景关系模型表述协同场景与用户和设备之间的关系,以及协同场景、用户、设备的协作信息。
所述设备组关系模型表述设备组与设备之间的关系,以及设备组、设备的协作信息。
所述用户组关系模型表述用户组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户组、用户的协作信息。
本发明所述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摄像头及相关方法识别协作场景。
S2:创建协同信息数据库,对协同过程进行分析并构造图关系模型。
S3:设计并选取可视化图形,制定协同信息可视化方案。
S4:展示实时协同参与度可视化信息。
在所述S2的步骤中,对协同过程进行分析包含如下步骤:通过系统注册信息或通过步骤S1获得的协同场景数据分析用户组和设备组的参与度。
在所述S3的步骤中,设计选取可视化图形包括:二维可视化图形、三维可视化图形。
制定协同信息可视化方案包括:二维可视化方案、三维可视化方案、混合可视化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深入研究多设备参与的协同活动,在此基础上基于多设备参与的协同过程,利用相关方法获取协作场景的数据。通过协作分析得到协同环境中多设备参与的协同场景下成员之间、成员与设备之前、成员与任务之间的各类关系并构造图关系模型。根据图关系模型结合协作信息数据制定参与度可视化方案并实现协同过程的可视化,以此帮助团队更全面地理解多设备参与的协同活动,更科学的管理协同内容。使团队协作更自然协调,最终有效提高团队协同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作场景识别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定可视化方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协作参与度可视化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协作分析模块所构建的协同场景的图关系模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协作分析模块所构建的用户组的图关系模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协作分析模块所构建的设备组的图关系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协作场景识别模块、协作分析模块、图关系模型和协作参与度可视化。
所述场景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摄像头识别一个特定的协作场景,作为协同过程中一项协作任务的子任务,所识别的协同场景中包含协作成员、协作设备等协作信息。
所述协作信息以图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中,以此作为协作分析、构造协同过程的图关系模型及参与度可视化表述处理依据。
所述协作分析模块,用于通过协作场景识别的得到的数据与系统注册信息完成对协作过程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数据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中,协作过程分析涉及到协作成员、协作设备、协作任务以及当前协作场景的信息,具体包括:设备在线状态、设备参与度、协作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通过协作分析可以得到协同过程的各类关系。
所述系统注册信息是指通过人工注册的成员信息和设备信息,以及人工创建的任务信息。
特别地,所述成员不止拥有一个设备,所述设备不止被一个成员所使用。
所述图关系模型,用于将协同过程分析的到的各类关系进行建模,并根据建模结果制定可视化方案,所述可视化方案包含的数据元素有:时间、参与度、地点、成员、任务等,具体可视化效果以日历热力图等方式实现对各数据元素的联合展示。
所述参与度可视化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实时加载、可视化展示与交互,所述可视化模块优选为动态加载引擎,包括二维可视化方案、三维可视化方案块、混合可视化方案的实现。
所述二维可视方案用于基于设备参与度对协同过程实现在线预览与交互功能。
所述三维可视化方案用于对协同过程进行仿真的全角度可视化预览与交互功能。
所述混合可视化方案用于将协同过程的二维、三维可视化方案结合起来,并添加文字描述以展示详细信息。可视化的绘制工具建议选用ECharts.js,支持大数据的加载,可视化效果极好。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过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协作任务11根据协作任务需求,将协作任务分配给用户\设备组。
协作场景12:用户\设备组通过操作指令利用摄像头识别协作场景。协作场景中包含协作信息。
协同过程的可视化13通过可视化工具基于定制的可视化方案实现协同过程的可视化展示。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作场景识别示意图。具体包括:
摄像头01通过摄像头以多张图片的形式获取当前协作场景。通过相关方法提取图片中的用户组、设备组的基本数据信息。
所述用户组为协作场景中全体协作成员,所述设备组为协作场景中协作成员的多个设备和公用设备。
协作信息数据库02将提取的数据信息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中并将作为子任务的协作场景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存储协作信息数据库。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构造图关系模型示意图。具体包括:
协作场景21根据用户组和设备组根据需求,获取协作场景的数据信息。
图关系模型22对协同分析得到的协同过程的各类关系进行建模。
可视化方案23根据协同过程的图关系模型制定参与度可视化方案。所述可视化方案包括:
二维可视化方案。通过可视化工具以日历图、热力图等方式展现以设备参与度为主要依据的协同过程;
三维可视化方案。通过可视化工具以仿真场景的方式展示当前协同办公场景的参与成员、设备等协作信息;
混合可视化方案。通过可视化工具以仿真场景为背景,日历图、热力图、活动图为主要元素,以文字信息为辅助信息清楚的展示协作过程。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协作参与度可视化模块示意图。具体包括:
协作可视化方案31通过协作任务需求,获取基于协同过程的图关系模型所制定的参与度可视化方案。
协作可视化交互界面32通过参与度可视化方案分别布局二维可视化界面与三维可视化界面。可视化界面用于通过点击鼠标、发出声音指令等方式在可视化界面上进行交互操作。
协作过程信息33用户/设备组可以在界面上观察到协同过程的具体信息、把握全局动向。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S1:通过摄像头及相关方法识别协作场景。通过摄像头识别协作场景,获取一张张协作场景的图片,通过相关方法提取协同场景图片中的信息。协作场景中应包括协作场景的地点、协作场景时间、参与协作办公成员、协作成员的办公设备(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协作场景主题等信息。
S2:创建协同信息数据库,对协同过程进行分析并构造图关系模型。创建协同信息数据库,将S1中获取的信息存入数据库,以此作为协作分析的部分依据。其中数据格式为图数据结构,数据库类型为图数据库。主要涵盖以协作任务、设备、协作成员为中心元素的协同过程的各项信息数据。将系统注册信息和协作场景信息结合起来实现对协同过程的分析。对协同过程的分析主要通过用户/设备登录的频率、浏览的时间长短等信息分析用户的参与程度,并以此构造图关系模型。
所述系统注册信息是指系统中注册的协同过程的各项信息,具体包括通过人工注册的成员信息和设备信息,以及人工创建的任务信息等。
S3:设计并选取可视化图形,制定协同信息可视化方案。可设计并选取可视化图形。所选用协作过程的可视化图形包括:热力图、日历图、时序图、雷达图、关系图、树图等图形。确定可视化图形结合协同过程的图关系模型制定可视化方案。
所述可视化方案包含的数据元素有:时间、参与度、地点、成员、任务等,具体可视化效果以日历热力图等方式实现对各数据元素的联合展示。
S4:展示实时协同参与度可视化信息。可通过动态加载服务端数据、可视化工具实现可视化展示及交互。可通过二维可视化方案实现基于设备参与度实现协作数据可视化展示及交互。可通过三维可视化方案完成协同场景的仿真展示,以提升用户在网络上的协同办公的真实性。可通过混合可视化方案结合二维可视化图形、三维可视化图形、辅助文字信息更清晰的展示协同过程的信息。
本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图像,利用相关方法提取协作场景信息结合层系统注册设备信息、团队人员信息等实现协同过程的识别。通过协作分析、图关系模型制定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可视化方案。利用可视化工具基于参与度可视化方案将协同成员在参与协同工作中各自所使用的设备(智能平板、智能手环、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所进行的任务及和其他成员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述。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协作分析模块所构建的协同场景的图关系模型示意图。
根据协作分析模块所构建的协同场景的图关系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协同场景信息,并将协同场景信息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
所述协同场景信息数据的格式为JSON格式:{"name":"协同场景","date":"2020.1.1",address:"address1","people":[{}],"equipment":[{}]}
name表示协同场景,date表示时间日期,address表示地点,peopl表示协同场景中包含的用户及其信息,equipment表示协同场景中包含的设备及其信息。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协作分析模块所构建的用户组的图关系模型示意图。根据协作分析模块所构建的用户组的图关系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用户组信息,并将用户组信息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
所述用户组信息数据的格式为JSON格式:"pgroup":[{"category":0,"name":"用户1","eneagement":75,sex:"man",phone:"18888888888",year:"1",address:"地址1"},]
pgroup表示一个用户组组,其中category表示用户类别,name表示用户姓名,eneagement表示用户参与度,sex表示用户性别,phone表示用户联系方式,year表示用户工龄,address表示用户居住地址。
所述用户组以参与度为判定标准定义活跃用户与不活跃用户,并以此来构建可视化方案。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协作分析模块所构建的设备组的图关系模型示意图。根据协作分析模块所构建的设备组的图关系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设备信息,并将设备信息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
所述设备组信息数据的格式为JSON格式:"egroup":["name":"设备1","eneagement":65,group:"group1",type:"pc",people:"用户1"};
egroup表示一个设备组,其中name表示设备姓名,eneagement表示设备参与度,type表示设备类别,people表示设备所属用户。
所述设备组以参与度为判定标准定义活跃设备与不活跃设备,并以此来构建可视化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协作场景识别模块、协作分析模块、图关系模型、协作信息数据库和协作参与度可视化模块;
协作场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协作场景,将协作场景中的协作信息数据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
协作分析模块,用于对协作信息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数据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
图关系模型,用于根据协同过程的各类关系进行建模,以此作为制定可视化方案的主要依据;
协作参与度可视化模块,用于通过可视化方案对数据进行实时加载和可视化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参与度可视化模块包含二维可视化方案、三维可视化方案、混合可视化方案的实现;
所述二维可视化方案用于基于设备参与度对协同过程实现在线预览与交互功能;
所述三维可视化方案用于对协同过程进行仿真的全角度可视化预览与交互功能;
所述混合可视化方案用于通过选取和设计可视化图形将协同过程的二维可视化图例、三维可视化图例结合起来,并添加文字描述以展示协同过程的详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运行的步骤为将协作任务分配给用户组和设备组,用户\设备组通过摄像头获取协作场景,根据协作场景的信息实现协同过程的可视化表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场景识别模块运行的步骤为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协作场景结合相关方法将提取到的协作信息存储在协作信息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组为协作场景中的全部协作成员,所述设备组为协作成员的全部设备及公共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方案的制定步骤为根据用户组和设备组获取当前协作场景数据,利用协同过程的各类关系构造的图关系模型、协作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制定可视化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参与度可视化运行的步骤为根据协作参与度可视化方案布局协作可视化交互界面,所述可视化交互界面用于实时展示协作过程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关系模型包含用户组关系模型、设备组关系模型,以及协同场景关系模型;所述协同场景关系模型表述协同场景与用户和设备之间的关系,以及协同场景、用户、设备的协作信息;所述设备组关系模型表述设备组与设备之间的关系,以及设备组、设备的协作信息;所述用户组关系模型表述用户组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户组、用户的协作信息。
9.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摄像头及相关方法识别协作场景;
S2:创建协同信息数据库,对协同过程进行分析并构造图关系模型;
S3:设计并选取可视化图形,制定协同信息可视化方案;
S4:展示实时协同参与度可视化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的步骤中,对协同过程进行分析包含如下步骤:通过系统注册信息或通过步骤S1获得的协同场景数据分析用户组和设备组的参与度,在所述S3的步骤中,设计选取可视化图形包括:二维可视化图形、三维可视化图形;制定协同信息可视化方案包括:二维可视化方案、三维可视化方案、混合可视化方案。
CN202010948208.1A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20854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8208.1A CN112085470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8208.1A CN112085470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5470A true CN112085470A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36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8208.1A Pending CN112085470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547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3619A1 (en) * 2011-09-15 2013-03-21 Ramakrishna J. Tumuluri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aborative 3D visualization and real-time interaction on a computer network.
CN106774949A (zh) * 2017-03-09 2017-05-31 北京神州四达科技有限公司 协同仿真交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951479A (zh) * 2017-03-08 2017-07-14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基于云环境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及方法
US9721038B1 (en) * 2013-03-14 2017-08-01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Collaborative data visualization
CN107168537A (zh) * 2017-05-19 2017-09-15 山东万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式增强现实的可穿戴作业指导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73619A1 (en) * 2011-09-15 2013-03-21 Ramakrishna J. Tumuluri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aborative 3D visualization and real-time interaction on a computer network.
US9721038B1 (en) * 2013-03-14 2017-08-01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Collaborative data visualization
CN106951479A (zh) * 2017-03-08 2017-07-14 北京仿真中心 一种基于云环境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06774949A (zh) * 2017-03-09 2017-05-31 北京神州四达科技有限公司 协同仿真交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168537A (zh) * 2017-05-19 2017-09-15 山东万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式增强现实的可穿戴作业指导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OHAK, C等: "Collaborative Web-Based Merged Volumetric and Mesh Rendering Framework", 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ND COMPUTER GRAPHICS,PTI, 1 January 2019 (2019-01-01) *
丁毓峰, 赵秀栩, 罗丹, 盛步云: "产品数字化协同交互式设计系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no. 10 *
翟晓沛;史永胜;: "飞机维修计划制定过程的协同可视化方法研究", 飞机设计, no. 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6915B2 (en) Surrogate visitor mixed-reality live environment sharing system with remote visitors
US11024085B2 (en) Electron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mixed-reality space and experienc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Wang et al. Mixed reality i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ong et al. Construction defect management using a telematic digital workbench
MacEachren et al. Geovisualization to mediate collaborative work: Tools to support different-plac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Freeman et al. A bi-directional interface for improved interaction with engineering models in virtual reality design reviews
US1192838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Künz et al. The potential of augmented reality for digital twins: A literature review
US20210173340A1 (en) Real-World Object Holographic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 Room System
Tanaya et al.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R/VR Collaborations: An initial result
Jacob et al.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 for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t sites and museums: sharing Visitors’ experiences and interactions
Poppe et al.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n augmented reality collaborative process modelling system
Tseng et al. Building an AR-based smart campus platform
CN112085470A (zh) 一种基于设备参与度的协同过程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US20190378335A1 (en) Viewer position coordination in simulated reality
Emerson et al. Enabling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with 360 panoramas between large-scale displays and immersive headsets
Bressan et al. Case studies of eXtended reality combined with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 literature review
CN114511671A (zh) 展品展示方法、导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Han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on museum exhibition—a museum display project in Mawangdui Han dynasty tombs
Bidgoli E‐collaboration: new productivity tool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beyond
Jegatheswaran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in solving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Alfaro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n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 for Art Galleries and Museums in Peru
Morrow et al. Thinking through the tool: collaborative archaeological bodywork in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Fathima et al. Enhancing Customer Experience in Restaurants Using Augmented Reality-Based Marketing Strategy
Li et al. Co-located Collaboration Analysis Based on Group Tra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