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4245B -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4245B
CN112084245B CN202010925878.1A CN202010925878A CN112084245B CN 112084245 B CN112084245 B CN 112084245B CN 202010925878 A CN202010925878 A CN 202010925878A CN 112084245 B CN112084245 B CN 112084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andard
communication
node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58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4245A (zh
Inventor
黄旭辉
王晓红
侯腾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NV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ZNV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NV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ZNV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NV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ZNV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N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258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4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4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4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4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4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8Data format conversion from or to a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当检测到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通过转换节点对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转换得到的标准数据通过存储节点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标准数据,并将标准数据输出至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进行接入,并在将输入数据转换为标准数据后输出至相应上层应用,实现对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智慧城市/社区应用中,需要连接各种不同通讯方式、通讯能力、通讯协议的数据源,例如人脸抓拍数据、卡口过车数据、门禁刷卡数据、水电气表数据等,并将这些数据汇聚在一起供上层业务平台使用。
针对多样的数据源,传统的方法是针对不同的数据源开发独立的接入网关程序,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接入网关程序的扩展性不好,不同的数据难以相互关联,难以进行集中式的运维管理,使得数据的管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对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管理时,管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基于数据输入端触发的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
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并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
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并将所述标准数据输出至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输入数据的格式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输入数据是否为标准格式的数据;
若所述输入数据为非标准格式的数据,则获取所述输入数据与所述标准格式的数据之间的转换关系;
基于所述转换关系,通过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转换关系,通过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向所述标准数据中填充元数据,通过所述元数据对所述标准数据进行标识。
优选地,所述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
若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为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存储至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若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为非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存储至非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优选地,所述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标准数据在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存储位置信息;
将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所述存储位置信息进行关联,并生成索引表。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数据输入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数据输入端的第一通讯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通讯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
根据所述接入节点对所述数据输入端进行适配,并与所述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上层应用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上层应用的第二通讯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通讯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接出节点;
根据所述接出节点对所述上层应用进行适配,并与所述上层应用通信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装置,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基于数据输入端触发的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
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并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
输出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并将所述标准数据输出至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设备,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当检测到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通过转换节点对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转换得到的标准数据通过存储节点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标准数据,并将标准数据输出至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进行接入,并在将输入数据转换为标准数据后输出至相应上层应用,实现对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数据连接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接入节点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接出节点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转换节点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存储节点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1400平台接入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当检测到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通过转换节点对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转换得到的标准数据通过存储节点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标准数据,并将标准数据输出至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进行接入,并在将输入数据转换为标准数据后输出至相应上层应用,实现对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设备可以是PC,也可以是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
在图1所示的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检测到基于数据输入端触发的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
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并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
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并将所述标准数据输出至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输入数据的格式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输入数据是否为标准格式的数据;
若所述输入数据为非标准格式的数据,则获取所述输入数据与所述标准格式的数据之间的转换关系;
基于所述转换关系,通过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转换关系,通过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向所述标准数据中填充元数据,通过所述元数据对所述标准数据进行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
若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为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存储至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若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为非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存储至非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标准数据在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存储位置信息;
将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所述存储位置信息进行关联,并生成索引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数据输入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数据输入端的第一通讯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通讯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
根据所述接入节点对所述数据输入端进行适配,并与所述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上层应用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上层应用的第二通讯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通讯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接出节点;
根据所述接出节点对所述上层应用进行适配,并与所述上层应用通信连接。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当检测到基于数据输入端触发的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
本实施例中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应用于数据连接平台,参照图4,数据连接平台至少包括接入节点、接出节点、转换节点、存储节点以及多种数据存储组件,参照图6-图9,接入节点用于连接各种数据输入端作为数据源,适配数据输入端的通讯方式、通讯协议,完成接入节点与数据源的数据通讯,将来自数据输入端的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得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分别导入到不同的数据管线中,流向后续的处理节点,数据管线可以为多种数据存储组件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接出节点用于通过管线将来自不同数据输入端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在经过协议处理后以标准的格式输出给表征上层应用的外部平台,其中外部平台与接出节点存在数据通讯,包括适配上层应用的通讯方式和通讯协议,以及访问控制;转换节点用于通过管线从数据输入端中获取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并转换为标准数据,将连接平台的元数据(比如设备信息)填充到标准数据中,并将转换为标准数据后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通过管线输出;存储节点用于将通过管线获取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等标准数据进行数据缓存,通过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将标准数据缓存到多种数据存储组件例如ES或FDFS,以供连接平台对标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数据连接平台将每个处理节点均设计成一个单独的微服务,并对每个处理节点定义多个输入和输出,以同时对多种数据进行处理;多种数据存储组件至少包括Kafka、FastDFS、Elasticsearch、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远程字典服务)以及MySQL等可用于存储数据的组件,其中Kafka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可以处理消费者在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FastDFS简称FDFS,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分布式文件系统,用于对文件进行管理,功能包括:文件存储、文件同步、文件访问(文件上传、文件下载)等;Elasticsearch简称ES,是一个基于Lucene的搜索服务器,其提供了一个分布式多用户能力的全文搜索引擎,基于RESTful web接口;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可提供多种语言的API;My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连接平台可以利用多种数据存储组件的存储特征,将多种数据存储组件临时或永久存储数据,并作为数据管线使数据在各个节点中流动。
可以理解地,为了及时从数据输入端获取输入数据或将数据连接平台中存储的标准数据输出到上层应用,数据连接平台将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数据输入端或上层应用的数据请求信息,其中数据请求信息至少包含表征数据将数据输入数据连接平台的数据传输请求和表征将数据输出至上层应用的数据索引请求。进一步地,当存在数据输入端需要将数据输入至数据连接平台,或数据连接平台需要从数据输入端拉取数据时,数据输入端可通过其内部指令触发相应的模块向数据连接平台发送数据传输请求,或数据连接平台通过控制指令触发数据输入端向数据连接平台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进一步地,当检测到存在数据传输请求时,数据连接平台根据数据输入端的第一通讯信息,从多个接入节点中确定出可与数据输入端适配的接入节点,并通过该接入节点与数据输入端进行适配并完成通信连接。进一步地,当检测到基于数据输入端触发的数据传输请求时,数据连接平台调用已经与数据输入端完成适配的接入节点,通过与数据输入端完成适配的接入节点接收数据输入端在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的输入数据。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在接收到输入数据后,可从多种数据存储组件中选择一种数据存储组件作为数据管线,将输入数据通过数据管线传输至转换节点中,以供转换节点将输入数据转换为标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a1,对数据输入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数据输入端的第一通讯信息;
步骤a2,根据所述第一通讯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
步骤a3,根据所述接入节点对所述数据输入端进行适配,并与所述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在接收数据输入端传输的输入数据之前,数据连接平台对数据输入端进行解析,具体地,数据连接平台对需要进行连接的数据输入端进行解析,获取数据输入端进行连接所采用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等第一通讯信息,其中通讯方式可以为并行通信或串行通信,通讯协议可以为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Socket Layer)、MQTT(Message Queuing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数据库、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通讯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国际互联网通讯协议)、IPX/SPX、NetBEUI(NetBIOS Extend UserInterface,NetBIOS用户扩展接口协议)等,IPX为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为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可以理解地,为了可以与具有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输入端进行数据交流,数据连接平台中设置了以不同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封装的多个接入节点,例如接入节点可以是以并行通信为通讯方式、以TCP/IP为通讯协议封装的节点;也可以是以串行通信为通讯方式、以MQTT为通讯协议封装的节点;还可以是由其他通讯方式与其他通讯协议封装的节点,在本实施例中不进行一一赘述。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以第一通讯信息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进行检索,从多个接入节点中查找与第一通讯信息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相匹配的接入节点,将查找到的接入节点作为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调用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按照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对数据输入端进行通讯适配,并在完成适配后通过该接入节点与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
步骤S20,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并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
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检测接收到的输入数据是否为标准格式的数据,若输入数据为标准格式的数据,则直接调用存储节点,对输入数据的类型进行分析后缓存至相应的数据存储组件;若输入数据不是标准格式的数据,则通过转换节点将输入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并在调用存储节点判断标准数据的类型后,缓存至相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步骤S30,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并将所述标准数据输出至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
进一步地,当存在上层应用需要从数据连接平台获取数据时,数据连接平台根据上层应用的第二通讯信息从多个接出节点中,确定出可与上层应用适配的接入节点,通过该接出节点与上层应用进行适配并完成通信连接,以将存储节点中缓存的标准数据输出至上层应用。进一步地,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数据连接平台调用已经与上层应用完成适配的接出节点作为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接出节点,并从数据索引请求中识别出索引关键字,按照索引关键字从存储节点中查找对应的标准数据,并将查找到的标准数据输出至通过接出节点连接的上层应用,其中索引关键字可以为文件名、存储位置等信息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b1,对上层应用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上层应用的第二通讯信息;
步骤b2,根据所述第二通讯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接出节点;
步骤b3,根据所述接出节点对所述上层应用进行适配,并与所述上层应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在将标准数据输出至上层应用之前,数据连接平台对上层应用进行解析,具体地,数据连接平台对需要进行连接的上层应用进行解析,获取上层应用进行连接所采用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等第二通讯信息,其中通讯方式可以为并行通信或串行通信,通讯协议可以为HTTP/HTTPS、MQTT、SDK、数据库、TCP/IP、IPX/SPX、NetBEUI等,IPX为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为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可以理解地,为了可以与不同类型的上层应用进行数据交流,数据连接平台中设置了以不同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封装的多个接出节点,例如接出节点可以是以并行通信为通讯方式、以TCP/IP为通讯协议封装的节点;也可以是以串行通信为通讯方式、以HTTP/HTTPS为通讯协议封装的节点;还可以是由其他通讯方式与其他通讯协议封装的节点,在本实施例中不进行一一赘述。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以第二通讯信息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进行检索,从多个接出节点中查找与第二通讯信息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相匹配的接出节点,将查找到的接出节点作为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接出节点。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调用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接出节点,按照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接出节点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对上层应用进行通讯适配,并在完成适配后通过该接出节点与上层应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10,本实施例以1400平台作为数据输入端,对1400平台的输入数据进行管理,具体地,1400平台向接入节点发送注册请求,当接入节点通过注册请求并注册成功后,1400平台通过接入节点向数据连接平台推送人脸事件,当接收到接入节点基于人脸事件的接收确认信号时,1400再通过接入节点向数据连接平台推送过车事件,当接收到接入节点基于过车事件发送的接收确认信号时,完成1400平台的数据输入流程;进一步地,接入节点在接收到人脸事件与过车事件后,通过转换节点向人脸事件关联人脸设备信息,将完成关联后的人脸事件或图片保存至存储节点,以及通过转换节点向过车事件关联过车设备信息,并将完成关联后的过车事件或图片保存至存储节点。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当检测到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通过转换节点对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将转换得到的标准数据通过存储节点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标准数据,并将标准数据输出至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进行接入,并在将输入数据转换为标准数据后输出至相应上层应用,实现对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3,基于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对所述输入数据的格式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输入数据是否为标准格式的数据;
步骤S22,若所述输入数据为非标准格式的数据,则获取所述输入数据与所述标准格式的数据之间的转换关系;
步骤S23,基于所述转换关系,通过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
进一步地,为确定从数据输入端接收的输入数据是否为所有上层应用均可识别的标准格式的数据,数据连接平台对接入节点传输的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解析,具体地,对输入数据所在的文件进行解析,得到输入数据的存储格式,并将输入数据的存储格式与标准格式进行对比。进一步地,若经对比输入数据的存储格式与标准格式相同,则判定输入数据为标准格式的数据,通过存储节点将输入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中,并在接收到数据索引请求时直接将输入数据输出至上层应用;若经对比输入数据的存储格式与标准格式不相同,则判定输入数据不是标准格式的数据,不能直接将输入数据输出至任意上层应用,需要对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根据输入数据的格式与标准格式,分析得到输入数据与标准格式的数据之间的转换关系。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调用转换节点,按照分析得到的转换关系,将输入数据的格式转换为标准格式,得到表征所有上层应用均通用的标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转换关系,通过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c1,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向所述标准数据中填充元数据,通过所述元数据对所述标准数据进行标识。
进一步地,在将输入数据转换为标准数据之后,为了令标准数据输出至上层应用后便于查看来源以及进行数据追踪,数据连接平台调用内部设置的用于对数据进行标记的元数据,其中元数据可以为数据连接平台的设备标识符。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将作为元数据的设备标识符填充至标准数据中,将设备标识符作为标准数据的唯一标识,以在将标准数据输出至上层应用后,便于用户查看标准数据的来源或对输出的标准数据进行追踪。
本实施例将输入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并通过元数据对标准数据进行标识,使得从不同数据输入端接收的各种格式的输入数据均可以标准格式输出至上层应用,以及可查看标准数据的来源或对输出的标准数据进行追踪,实现对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对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
步骤S32,若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为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存储至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步骤S33,若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为非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存储至非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可以理解地,由于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方式与存储的数据存储组件并不相同,因此数据连接平台需要对标准数据进行类型判断,再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存储组件中。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获取标准数据的文件名,并对标准数据的文件名进行识别,从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中确定标准数据的类型。进一步地,若标准数据的类型为从企业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即)、财务系统、医疗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等获取的结构化数据,数据连接平台调用存储节点将标准数据存储至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Kafka或Elasticsearch或Redis或MySQL中。进一步地,若标准数据的类型为办公文档、XML、HTML、各类报表、图片和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数据连接平台调用存储节点将标准数据存储至非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FastDFS中。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d1,获取所述标准数据在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存储位置信息;
步骤d2,将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所述存储位置信息进行关联,并生成索引表。
进一步地,在通过存储节点将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之后,数据连接平台获取标准数据在数据存储组件中所处的存储位置信息,同时提取标准数据的文件名。进一步地,数据连接平台将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标准数据的存储位置信息进行关联,具体地,可以在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标准数据的存储位置信息中设置相同的关联符号,以表示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标准数据的存储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并将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标准数据的存储位置信息作为因子填入空白索引栏目中,生成索引表。可以理解地,每次通过存储节点将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后,都将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存储位置信息进行关联,并将新的文件名与新的存储位置信息追加至索引表,以在接收到数据检索请求时,通过索引表从数据存储组件中快速获取标准数据,并通过接出节点将标准数据输出至相应的上层应用。
本实施例通过存储节点将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分别存储至相应的数据存储组件中,快速将不同类型的标准数据存储至相应的数据存储组件,并将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存储位置信息进行关联,生成索引表,以在接收到数据检索请求时,通过索引表从数据存储组件中快速获取标准数据,并通过接出节点将标准数据输出至相应的上层应用,实现对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装置。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用于当检测到基于数据输入端触发的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
转换模块20,用于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并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
输出模块30,用于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并将所述标准数据输出至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10包括:
第一解析单元,用于对数据输入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数据输入端的第一通讯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讯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
第一适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节点对所述数据输入端进行适配,并与所述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模块20包括:
第二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输入数据的格式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输入数据是否为标准格式的数据;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输入数据为非标准格式的数据,则获取所述输入数据与所述标准格式的数据之间的转换关系;
转换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转换关系,通过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模块20还包括:
填充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向所述标准数据中填充元数据,通过所述元数据对所述标准数据进行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模块20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若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为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存储至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若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为非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存储至非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模块20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标准数据在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存储位置信息;
关联单元,用于将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所述存储位置信息进行关联,并生成索引表。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模块30包括:
第三解析单元,用于对上层应用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上层应用的第二通讯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讯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接出节点;
第二适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出节点对所述上层应用进行适配,并与所述上层应用通信连接。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优选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
在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施例中,包含了上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特征,说明和解释内容与上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终端,如物联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空调、智能电灯、智能电源、智能路由器等智能家居;也可以是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的联网AR/VR装置、智能音箱、自动驾驶汽车等诸多联网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基于数据输入端触发的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
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并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
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并将所述标准数据输出至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数据输入端进行解析,获取所述数据输入端进行连接所采用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的第一通讯信息,其中,通讯方式为并行通信或串行通信,通讯协议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传输控制通讯协议、国际互联网通讯协议;以第一通讯信息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进行检索,从多个接入节点中查找与第一通讯信息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相匹配的接入节点,将查找到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调用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按照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对所述数据输入端进行通讯适配,并在完成适配后通过所述接入节点与所述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标准数据在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所处的存储位置信息,并提取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在所述文件名与所述存储位置信息中设置相同的关联符号,以表示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标准数据的存储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并将所述文件名与所述存储位置信息作为因子填入空白索引栏目中通过关联符号进行关联,生成索引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输入数据的格式进行解析,确定所述输入数据是否为标准格式的数据;
若所述输入数据为非标准格式的数据,则获取所述输入数据与所述标准格式的数据之间的转换关系;
基于所述转换关系,通过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转换关系,通过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格式的标准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向所述标准数据中填充元数据,通过所述元数据对所述标准数据进行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
若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为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存储至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若所述标准数据的类型为非结构化数据,则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存储至非结构化数据对应的数据存储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上层应用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上层应用的第二通讯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通讯信息确定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接出节点;
根据所述接出节点对所述上层应用进行适配,并与所述上层应用通信连接。
6.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基于数据输入端触发的数据传输请求时,基于所述数据输入端适配连接的接入节点接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的输入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数据传输至转换节点;
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转换节点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标准数据,并通过存储节点将所述标准数据缓存至数据存储组件;
输出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上层应用发送的数据索引请求时,基于所述上层应用适配连接的接出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所述标准数据,并将所述标准数据输出至所述数据索引请求对应的上层应用;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解析单元,用于对数据输入端进行解析,获取所述数据输入端进行连接所采用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的第一通讯信息,其中,通讯方式为并行通信或串行通信,通讯协议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传输控制通讯协议、国际互联网通讯协议;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以第一通讯信息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进行检索,从多个接入节点中查找与第一通讯信息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相匹配的接入节点,将查找到的接入节点作为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第一适配单元,用于调用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按照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接入节点中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对所述数据输入端进行通讯适配,并在完成适配后通过所述接入节点与所述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转换模块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标准数据在所述数据存储组件中所处的存储位置信息,并提取所述标准数据的文件名;关联单元,用于在所述文件名与所述存储位置信息中设置相同的关联符号,以表示标准数据的文件名与标准数据的存储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并将所述文件名与所述存储位置信息作为因子填入空白索引栏目中通过关联符号进行关联,生成索引表。
7.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所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25878.1A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084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5878.1A CN112084245B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5878.1A CN112084245B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4245A CN112084245A (zh) 2020-12-15
CN112084245B true CN112084245B (zh) 2024-03-12

Family

ID=73732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5878.1A Active CN112084245B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42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2419B (zh) * 2021-04-21 2022-08-30 上海微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源数据聚合搜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6988B1 (en) * 1997-09-05 2001-05-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Data retrieval system
CN101350790A (zh) * 2007-07-19 2009-01-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901877A (zh) * 2015-06-17 2015-09-09 燕山大学 多接口自适应的无线异构网络协议转换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5701176A (zh) * 2016-01-04 2016-06-22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整合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04527A (zh) * 2017-09-18 2018-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173866A (zh) * 2017-12-29 2018-06-15 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胸痛中心认证数据的集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47280A (zh) * 2018-05-03 2018-10-12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通讯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88882A (zh) * 2018-09-20 2018-12-25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网络控制器以及系统
CN109492040A (zh) * 2018-11-06 2019-03-19 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数据中心海量短报文数据处理的系统
CN110008193A (zh) * 2019-04-16 2019-07-12 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CN110335647A (zh) * 2019-06-21 2019-10-15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 一种临床数据标准化系统及标准化数据采集方法
CN209823749U (zh) * 2019-07-02 2019-12-20 深圳市综科智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同时实现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接口复用装置
CN111475375A (zh) * 2020-03-18 2020-07-31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状态的更新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6988B1 (en) * 1997-09-05 2001-05-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Data retrieval system
CN101350790A (zh) * 2007-07-19 2009-01-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901877A (zh) * 2015-06-17 2015-09-09 燕山大学 多接口自适应的无线异构网络协议转换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5701176A (zh) * 2016-01-04 2016-06-22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整合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04527A (zh) * 2017-09-18 2018-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173866A (zh) * 2017-12-29 2018-06-15 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胸痛中心认证数据的集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47280A (zh) * 2018-05-03 2018-10-12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通讯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88882A (zh) * 2018-09-20 2018-12-25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网络控制器以及系统
CN109492040A (zh) * 2018-11-06 2019-03-19 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数据中心海量短报文数据处理的系统
CN110008193A (zh) * 2019-04-16 2019-07-12 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标准化方法及装置
CN110335647A (zh) * 2019-06-21 2019-10-15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 一种临床数据标准化系统及标准化数据采集方法
CN209823749U (zh) * 2019-07-02 2019-12-20 深圳市综科智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同时实现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接口复用装置
CN111475375A (zh) * 2020-03-18 2020-07-31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状态的更新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ames N.Hughes等.Geomesa: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for spatio-temporal fusion.《Geospatial informatics,fusion,and motion video analytics V》.2015,第9473卷1-9. *
无线网络下的高效传输机制研究;隋奔志;《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200115;I136-104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4245A (zh)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5622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over a network
CN107346320B (zh) 一种数据调用方法和装置
DE60312868D1 (de) Inhaltsbasierte berichtübertragung mit erweiterung eines fernprozeduraufrufes
RU2008137258A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выбора услуг и клиентский сервер приложений
KR20040014999A (ko) Xml 문서를 xml 문법 규칙 세트의 서브세트에 따라구성된 적어도 하나의 xml 문서로 변환하기 위한 방법및 시스템
US201300944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nsor network information
CN112765103B (zh) 一种文件解析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JP2009116733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検索システム、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検索方法、モニタ端末、検索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309931A (zh) 一种业务优化方法及装置
WO2021093673A1 (zh) 邮件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22286B (zh) 消息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0692042A (zh) 在基于音频的计算环境中执行请求的动作的平台选择
CN102542010B (zh) 使用外部搜索系统来搜索链接的内容
CN112084245B (zh)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70143102A1 (en) Voice processing unit and system, and voice processing method
CN101916283B (zh) 由动态网页上获取链接信息的方法及其服务器
CN111159590A (zh) 一种基于前后端业务调用链路的串联方法及装置
US9164781B2 (en) Client bundle resource creation
CN117271584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2110144B (zh) 文档访问方法和文档访问装置
CN106209936B (zh) 第三方系统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KR101055552B1 (ko) 이기종 센서 네트워크의 데이터 통합 센서 네트워크 미들웨어 시스템
JP5072880B2 (ja) メタデータ抽出サーバ、メタデータ抽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087252B1 (ko) 매쉬업 서비스 관리 시스템
KR20220143462A (ko) 멀티미디어 재난정보를 제공하는 Open API 서비스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