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3880A - 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3880A
CN112083880A CN202010844545.6A CN202010844545A CN112083880A CN 112083880 A CN112083880 A CN 112083880A CN 202010844545 A CN202010844545 A CN 202010844545A CN 112083880 A CN112083880 A CN 112083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ength
reading
writing
s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45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3880B (zh
Inventor
吴彦鹏
吴松洋
袁耀杭
张辉极
黄加红
曹荣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45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3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3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3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3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3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223User address space allocation, e.g. contiguous or non contiguous base addressing
    • G06F12/023Free address space management
    • G06F12/0238Memory management in non-volatile memory, e.g. resistive RAM or ferroelectric memory
    • G06F12/0246Memory management in non-volatile memory, e.g. resistive RAM or ferroelectric memory in block erasable memory, e.g. flash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Securing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2Securing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飞线方式将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通过ISP编程器根据所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读取长度或写入长度以及手机主板上的闪存芯片中的扇区长度计算得到数据的起始地址在扇区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和读写长度对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在读取或写入数据时通过循环多次读取或写入分别进行数据校验,完成数据校验后最终实现对数据的读取或写入。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手机闪存芯片上任意位置和数据大小的读写。而且通过数据校验后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并且可以直接在线修改,降低下载和上传镜像时可能造成的错误并可以缩短修改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解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司法鉴定过程中经常出现手机密码无法获取的情况,近年来,常用的解决方案均是通过高通9008和MTK Preloder串口的底层刷机协议实现与手机芯片的通信,刷写手机闪存数据来达到手机屏幕锁清除的目的。随着手机安全性能的不断提升,许多厂商开始封堵底层刷机接口,基于ISP(In-System Programming,在系统可编程)技术的解锁方法开始成为解锁方法的主流。
目前常见的解锁方案,都是通过ISP将闪存芯片中所有的数据导出,进行修改后再刷写回芯片内部,实现屏幕锁屏蔽或清除的功能。由于ISP采用飞线技术,长时间的读写存在稳定性不足、数据损坏的风险,容易对手机系统和用户数据造成破坏,影响检材鉴定。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实现对手机系统文件更加便捷、高效和稳定的修改,该方法可以修改手机系统内部的主要文件内容,文件的权限,文件名字等。
有鉴于此,建立一种新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和装置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手机系统文件修改稳定性不足、数据容易损坏等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飞线方式将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
S2:通过ISP编程器根据所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读取长度或写入长度以及手机主板上的闪存芯片中的扇区长度计算得到数据的起始地址在扇区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和读写长度对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
S3:在读取或写入数据时通过循环多次读取或写入分别进行数据校验,完成数据校验后最终实现对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ISP编程器以闪存芯片中的扇区大小为单位进行读取或写入。通过以扇区大小为单位进行读取或写入可以缩短读取或写入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数据的读取操作具体包括:
S211:获取所要读取的数据的第一起始地址A和读取长度L;
S212:判断第一起始地址A是否为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读取长度L是否为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若均是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则将第一起始地址A和读取长度L分别除以扇区长度S并进行数据读取获得长度为L的数据,否则进入步骤S213;
S213:根据第一起始地址A、读取长度L和扇区长度S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指定要读取的数据的第一起始扇区B和读取扇区数量N: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21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22
其中,根据第一起始扇区B和读取扇区数量N驱动ISP编程器读取长度为N×S的数据,并对长度为N×S的数据进行裁剪,提取长度为N×S的数据中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其中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23
通过第一起始地址、读取长度和扇区长度来计算偏移量,可以快速便捷地寻找到需要读取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数据在读取过程中的校验操作具体包括:
S311:初始化循环次数i=0;
S312:对于第i次循环,连续多次读取起始扇区为B+i×j、长度为j个扇区的数据,其中i×j+j小于等于N,并判断多次读取的数据是否有差异,若无差异则将数据放入缓冲区,若有差异则返回错误,当执行最后一次循环时,剩余需要读取的扇区数量可能不足j个,即i×j+j大于N,此时只读取N-i×j个扇区即可;
S313:将i=i+1并重复步骤S312,直至N个扇区读取完成,获取缓冲区内收集的数据。
经过以上步骤的数据校验过程可以保证所读取的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数据的写入操作具体包括:
S221:获取所要写入的数据的第二起始地址A’、写入长度L’和待写入数据缓冲区地址P1;
S222:判断第二起始地址A’是否为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写入长度L’是否为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若均是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则将第二起始地址A’和写入长度L’分别除以扇区长度S并结合待写入数据缓冲区地址P1进行数据写入,否则进入步骤S223;
S223:根据第二起始地址A’、写入长度L’和扇区长度S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指定要写入的数据的第二起始扇区B’和写入扇区数量N’: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31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32
其中,根据第二起始扇区B’和写入扇区数量N’进行数据读取获得长度为N’×S的数据,将长度为N’×S的数据存入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对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内存储的长度为N’×S的数据进行修改,修改长度为N’×S的数据中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其中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33
然后通过第二起始扇区B’、写入扇区数量N’并结合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驱动ISP编程器对使用长度为L’的数据进行修改后的长度为N’×S的数据进行写入。
通过第二起始地址、写入长度和扇区长度来计算偏移量,可以快速便捷地读取到需要写入的数据,对这部分数据进行修改后再写入手机闪存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修改长度为N’×S的数据中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将长度为L’的数据通过待写入数据缓冲区地址P1进行读取,并将长度为L’的数据修改到在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往后偏移了偏移量P’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数据写入过程中的校验操作具体包括:
S321:初始化循环次数i’=0;
S322:对于第i'次循环,写入起始扇区为B’+i’×j’、长度为j’个扇区的数据,其中i’×j’+j’小于等于N’,当执行最后一次循环时,剩余需要写入的扇区数量可能不足j’个,即i’×j’+j’大于N’,此时只写入N’-i’×j’个扇区即可;
S323:对起始扇区为B’+i’×j’、长度为j’个扇区的数据进行多次读取,判断写入的数据与读取的数据是否有差异,若无差异则将i’=i’+1并重复步骤S322直至所有扇区写入完毕,否则i’不变,若写入多次均失败则返回错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与S2之间还包括:
S5:检测ISP编程器的驱动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搜索ISP编程器并进行连接,否则重复步骤S1和S5;
S6:测试ISP编程器的读取功能和写入功能是否正常,若正常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返回错误。
经过以上步骤的数据校验过程可以保证所读取的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ISP编程器的读取功能和写入功能的步骤具体包括:
S61:读取地址从0开始的具有第一长度的数据,分析所读取的数据是否符合GPT分区头的格式,若符合则通过GPT查找对系统正常运行无影响的分区地址,若不符合则返回错误;
S62:选择步骤S61中查找到的分区地址,第一次读取具有第二长度的数据并进行任意修改后再写入,写入后再进行第二次读取,若第二次读取的数据与写入的数据相同则表示写入功能正常,否则返回错误。
通过测试ISP编程器的读取功能和写入功能可以保证读取和写入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装置,包括:
连接模块,被配置为通过飞线方式将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
读写模块,被配置为通过ISP编程器根据所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读取长度或写入长度以及手机主板上的闪存芯片中的扇区长度计算得到数据的起始地址在扇区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和读写长度对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
校验模块,被配置为在读取或写入数据时通过循环多次读取或写入分别进行数据校验,完成数据校验后最终实现对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和装置,通过飞线方式将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通过ISP编程器根据所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读取长度或写入长度以及手机主板上的闪存芯片中的扇区长度计算得到数据的起始地址在扇区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和读写长度对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在读取或写入数据时通过循环多次读取或写入分别进行数据校验,完成数据校验后最终实现对数据的读取或写入。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手机闪存芯片上任意位置和数据大小的读写。而且通过数据校验后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采用本方法进行文件修改需要读写的数据量极小,因此即使通过多次读写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会对读写时间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方法可以直接在线修改,降低下载和上传镜像时可能造成的错误并可以缩短修改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装置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的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的步骤S6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的步骤S2中数据的读取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的步骤S3中数据在读取过程中的校验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的步骤S2中数据的写入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的步骤S3中数据写入过程中的校验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或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装置的示例性装置架构100。
如图1所示,装置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应用,例如数据处理类应用、文件处理类应用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设备101、102、103为硬件时,可以是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当终端设备101、102、103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01、102、103上传的文件或数据进行处理的后台数据处理服务器。后台数据处理服务器可以对获取的文件或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可以由服务器105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101、102、103执行,相应地,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装置可以设置于服务器105中,也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101、102、103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在所处理的数据不需要从远程获取的情况下,上述装置架构可以不包括网络,而只需服务器或终端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离线的方式对文件系统进行修改,也可以通过LINUX或WINDOWS下对EXT进行文件操作相关方法修改而来,其修改文件系统一般遵循以下方法:
1:读取镜像或磁盘头部数据,通过分区表获取目标分区地址。
2:读取EXT分区中的超级块、组描述符、块位图、节点位图和节点表。
3:根据目标文件的文件名路径或节点号路径遍历EXT分区,得到目标文件所在的地址。
4:对文件名、文件内容或文件属性进行修改。
本申请的方案在以上离线修改文件系统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使得支持闪存芯片的在线修改。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飞线方式将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
S2:通过ISP编程器根据所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读取长度或写入长度以及手机主板上的闪存芯片中的扇区长度计算得到数据的起始地址在扇区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和读写长度对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
S3:在读取或写入数据时通过循环多次读取或写入分别进行数据校验,完成数据校验后最终实现对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ISP编程器以闪存芯片中的扇区大小为单位进行读取或写入。通过以扇区大小为单位进行读取或写入可以缩短读取或写入的时间。在优先的实施例中,ISP编程器包括EMMC编程器,该装置通过飞线方式与手机主板连接,用于在软件系统上挂载闪存芯片数据。
在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后,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初始化: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与S2之间还包括:
S5:检测ISP编程器的驱动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搜索ISP编程器并进行连接,否则重复步骤S1和S5;
S6:测试ISP编程器的读取功能和写入功能是否正常,若正常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返回错误。
经过以上步骤的数据校验过程可以保证所读取的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测试ISP编程器的读取功能和写入功能的步骤具体包括:
S61:读取地址从0开始的具有第一长度的数据,分析所读取的数据是否符合GPT分区头的格式,若符合则通过GPT查找对系统正常运行无影响的分区地址,若不符合则返回错误;
S62:选择步骤S61中查找到的分区地址,第一次读取具有第二长度的数据并进行任意修改后再写入,写入后再进行第二次读取,若第二次读取的数据与写入的数据相同则表示写入功能正常,否则返回错误。
通过测试ISP编程器的读取功能和写入功能可以保证读取和写入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2中数据的读取操作具体包括:
S211:获取所要读取的数据的第一起始地址A和读取长度L;
S212:判断第一起始地址A是否为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读取长度L是否为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若均是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则将第一起始地址A和读取长度L分别除以扇区长度S并进行数据读取获得长度为L的数据,否则进入步骤S213;
S213:根据第一起始地址A、读取长度L和扇区长度S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指定要读取的数据的第一起始扇区B和读取扇区数量N: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81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82
其中,根据第一起始扇区B和读取扇区数量N驱动ISP编程器读取长度为N×S的数据,并对长度为N×S的数据进行裁剪,提取长度为N×S的数据中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其中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83
相对应的,B为A除以S后向下取整,N为A+L的和除以S后向上取整再减去B,偏移量P为第一起始地址A减去B乘S的积。长度为N×S的数据中包含上层函数需要的第一起始地址为A、长度为L的数据,因此最后需要经过裁剪后才能获取所要提取的长度为L的数据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3中数据在读取过程中的校验操作具体包括:
S311:初始化循环次数i=0;
S312:对于第i次循环,连续多次读取起始扇区为B+i×j、长度为j个扇区的数据,其中i×j+j小于等于N,并判断多次读取的数据是否有差异,若无差异则将数据放入缓冲区,若有差异则返回错误,当执行最后一次循环时,剩余需要读取的扇区数量可能不足j个,即i×j+j大于N,此时只读取N-i×j个扇区即可;
S313:将i=i+1并重复步骤S312,直至N个扇区读取完成,获取缓冲区内收集的数据。
在此过程中,j一般选择为1,j是可控制粒度的变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多次读取的次数为3次。步骤S312中多次读取的数据有差异说明读取不稳定。经过以上步骤的数据校验过程可以保证所读取的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防止读取数据错误。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2中数据的写入操作具体包括:
S221:获取所要写入的数据的第二起始地址A’、写入长度L’和待写入数据缓冲区地址P1;
S222:判断第二起始地址A’是否为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写入长度L’是否为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若均是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则将第二起始地址A’和写入长度L’分别除以扇区长度S并结合待写入数据缓冲区地址P1进行数据写入,否则进入步骤S223;
S223:根据第二起始地址A’、写入长度L’和扇区长度S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指定要写入的数据的第二起始扇区B’和写入扇区数量N’: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91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92
其中,根据第二起始扇区B’和写入扇区数量N’进行数据读取获得长度为N’×S的数据,将长度为N’×S的数据存入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对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内存储的长度为N’×S的数据进行修改,修改长度为N’×S的数据中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其中
Figure BDA0002642600330000093
然后通过第二起始扇区B’、写入扇区数量N’并结合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驱动ISP编程器对使用长度为L’的数据进行修改后的长度为N’×S的数据进行写入。
相对应的,B’为A’除以S后向下取整,N’为A’+L’的和除以S后向上取整再减去B’,偏移量P’为起始地址A’减去B’乘S的积。由于本申请的在线修改方法只能以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写,当写入数据不以扇区对齐时,需将相关扇区读取出来。读取的长度为N’×S的数据里面包含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需要对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进行修改。通过第二起始地址、写入长度和扇区长度来计算偏移量,可以快速便捷地读取到需要写入的数据,对这部分数据进行修改后再写入手机闪存芯片。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修改长度为N’×S的数据中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将长度为L’的数据通过待写入数据缓冲区地址P1进行读取,并将长度为L’的数据修改到在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往后偏移了偏移量P’的位置。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步骤S3中数据写入过程中的校验操作具体包括:
S321:初始化循环次数i’=0;
S322:对于第i'次循环,写入起始扇区为B’+i’×j’、长度为j’个扇区的数据,其中i’×j’+j’小于等于N’,当执行最后一次循环时,剩余需要写入的扇区数量可能不足j’个,即i’×j’+j’大于N’,此时只写入N’-i’×j’个扇区即可;
S323:对起始扇区为B’+i’×j’、长度为j’个扇区的数据进行多次读取,判断写入的数据与读取的数据是否有差异,若无差异则将i’=i’+1并重复步骤S322直至所有扇区写入完毕,否则i’不变,若写入多次均失败则返回错误。
在此过程中,j’一般选择为1,j’是可控制粒度的变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多次读取和写入的次数为3次。步骤S323中多次读取的数据与写入数据比较有差异说明读取或写入不稳定,步骤S323中通过多次读取的数据校验方式,保证写入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写入错误。
进一步参考图9,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目标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图9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装置,包括:
连接模块1,被配置为通过飞线方式将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
读写模块2,被配置为通过ISP编程器根据所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读取长度或写入长度以及手机主板上的闪存芯片中的扇区长度计算得到数据的起始地址在扇区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和读写长度对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
校验模块3,被配置为在读取或写入数据时通过循环多次读取或写入分别进行数据校验,完成数据校验后最终实现对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和装置,通过飞线方式将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通过ISP编程器根据所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读取长度或写入长度以及手机主板上的闪存芯片中的扇区长度计算得到数据的起始地址在扇区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和读写长度对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在读取或写入数据时通过循环多次读取或写入分别进行数据校验,完成数据校验后最终实现对数据的读取或写入。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手机闪存芯片上任意位置和数据大小的读写。而且通过数据校验后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采用本方法进行文件修改需要读写的数据量极小,因此即使通过多次读写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会对读写时间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方法可以直接在线修改,降低下载和上传镜像时可能造成的错误并可以缩短修改时间。
通过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和装置的其中一种应用在于可以实现在最小修改、最少操作时间,相对更安全的方法清除Android手机屏幕锁,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少读写次数完成目标文件的修改,达到屏幕锁清除的目的。结合多次回读核对,可以保证数据读写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大幅度提高现有方案的效率和稳定性。对于预设ISP测试点或可以通过刮板等方式暴露ISP测试点的手机能够安全快速地进行解锁,测试了主流手机,如OPPO手机的R15梦境版、A7X、A5等型号,均能正常清除屏幕锁。可以缩短ISP飞线方式破解手机密码的时间,并在此之上提供较高的安全性,保证了案件手机的完整性,有助于案件的侦破。
当然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需要对手机系统文件进行在线修改的场景下,可以不用把整个镜像下载下来,并且所用的时间大大缩小,从5-20小时缩小到几秒,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而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读写的时候有校验,可以防止读写错误,避免造成机器系统错误和损坏。
下面参考图10,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的计算机装置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计算机装置10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和图形处理器(GPU)1002,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03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009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004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004中,还存储有装置10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001、GPU1002、ROM 1003以及RAM 1004通过总线1005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006也连接至总线1005。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006: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007;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008;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009;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010。通信部分1010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011也可以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006。可拆卸介质1012,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011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009。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010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01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和图形处理器(GPU)1002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装置、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装置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通过飞线方式将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通过ISP编程器根据所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读取长度或写入长度以及手机主板上的闪存芯片中的扇区长度计算得到数据的起始地址在扇区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和读写长度对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在读取或写入数据时通过循环多次读取或写入分别进行数据校验,完成数据校验后最终实现对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飞线方式将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
S2:通过所述ISP编程器根据所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读取长度或写入长度以及所述手机主板上的闪存芯片中的扇区长度计算得到所述数据的所述起始地址在所述扇区的偏移量,根据所述偏移量和所述读写长度对所述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
S3:在读取或写入所述数据时通过循环多次读取或写入分别进行数据校验,完成数据校验后最终实现对所述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SP编程器以所述闪存芯片中的扇区大小为单位进行读取或写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数据的读取操作具体包括:
S211:获取所要读取的数据的第一起始地址A和所述读取长度L;
S212:判断所述第一起始地址A是否为所述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所述读取长度L是否为所述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若均是所述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则将所述第一起始地址A和所述读取长度L分别除以所述扇区长度S并进行数据读取获得长度为L的数据,否则进入步骤S213;
S213:根据所述第一起始地址A、所述读取长度L和所述扇区长度S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指定要读取的数据的第一起始扇区B和读取扇区数量N:
Figure FDA0002642600320000011
Figure FDA0002642600320000012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起始扇区B和所述读取扇区数量N驱动所述ISP编程器读取长度为N×S的数据,并对所述长度为N×S的数据进行裁剪,提取所述长度为N×S的数据中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其中
Figure FDA00026426003200000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数据在读取过程中的校验操作具体包括:
S311:初始化循环次数i=0;
S312:对于第i次循环,连续多次读取起始扇区为B+i×j、长度为j个扇区的数据,其中i×j+j小于等于N,并判断多次读取的数据是否有差异,若无差异则将所述数据放入缓冲区,若有差异则返回错误,当执行最后一次循环时,剩余需要读取的扇区数量可能不足j个,即i×j+j大于N,此时只读取N-i×j个扇区即可;
S313:将i=i+1并重复所述步骤S312,直至N个扇区读取完成,获取所述缓冲区内收集的所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数据的写入操作具体包括:
S221:获取所要写入的所述数据的第二起始地址A’、写入长度L’和待写入数据缓冲区地址P1;
S222:判断所述第二起始地址A’是否为所述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所述写入长度L’是否为所述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若均是所述扇区长度S的整数倍,则将所述第二起始地址A’和所述写入长度L’分别除以所述扇区长度S并结合所述待写入数据缓冲区地址P1进行数据写入,否则进入步骤S223;
S223:根据所述第二起始地址A’、所述写入长度L’和所述扇区长度S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指定要写入的数据的第二起始扇区B’和写入扇区数量N’:
Figure FDA0002642600320000021
Figure FDA0002642600320000022
其中,根据所述第二起始扇区B’和所述写入扇区数量N’进行数据读取获得长度为N’×S的数据,将所述长度为N’×S的数据存入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对所述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内存储的所述长度为N’×S的数据进行修改,修改所述长度为N’×S的数据中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其中
Figure FDA0002642600320000023
然后通过所述第二起始扇区B’、写入扇区数量N’并结合所述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驱动ISP编程器对使用长度为L’的数据进行修改后的长度为N’×S的数据进行写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所述长度为N’×S的数据中偏移量为P’、长度为L’的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长度为L’的数据通过所述待写入数据缓冲区地址P1进行读取,并将所述长度为L’的数据修改到在所述已读取数据缓冲区地址P2往后偏移所述偏移量P’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数据写入过程中的校验操作具体包括:
S321:初始化循环次数i’=0;
S322:对于第i'次循环,写入起始扇区为B’+i’×j’、长度为j’个扇区的数据,其中i’×j’+j’小于等于N’,当执行最后一次循环时,剩余需要写入的扇区数量可能不足j’个,即i’×j’+j’大于N’,此时只写入N’-i’×j’个扇区即可;
S323:对所述起始扇区为B’+i’×j’、长度为j’个扇区的数据进行多次读取,判断写入的数据与读取的数据是否有差异,若无差异则将i’=i’+1并重复所述步骤S322直至所有扇区写入完毕,否则i’不变,若写入多次均失败则返回错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与所述S2之间还包括:
S5:检测所述ISP编程器的驱动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搜索所述ISP编程器并进行连接,否则重复步骤S1和S5;
S6:测试所述ISP编程器的读取功能和写入功能是否正常,若正常则进入步骤S2,否则返回错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所述ISP编程器的读取功能和写入功能的步骤具体包括:
S61:读取地址从0开始的具有第一长度的数据,分析所读取的数据是否符合GPT分区头的格式,若符合则通过GPT查找对系统正常运行无影响的分区地址,若不符合则返回错误;
S62:选择所述步骤S61中查找到的所述分区地址,第一次读取具有第二长度的数据并进行任意修改后再写入,写入后再进行第二次读取,若第二次读取的数据与写入的数据相同则表示写入功能正常,否则返回错误。
10.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模块,被配置为通过飞线方式将ISP编程器与手机主板连接;
读写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ISP编程器根据所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读取长度或写入长度以及所述手机主板上的闪存芯片中的扇区长度计算得到所述数据的所述起始地址在所述扇区的偏移量,根据所述偏移量和所述读写长度对所述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以及
校验模块,被配置为在读取或写入所述数据时通过循环多次读取或写入分别进行数据校验,完成数据校验后最终实现对所述数据的读取或写入。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844545.6A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083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4545.6A CN112083880B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4545.6A CN112083880B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3880A true CN112083880A (zh) 2020-12-15
CN112083880B CN112083880B (zh) 2023-05-16

Family

ID=7372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4545.6A Active CN112083880B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38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6832A (zh) * 2022-04-15 2022-07-29 巨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单片机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22204971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方法及存储控制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3222A (zh) * 2008-12-18 2010-06-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读写缓冲方法及缓冲装置
US20100250875A1 (en) * 2009-03-25 2010-09-30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Eeprom emulation using flash memory
CN104461644A (zh) * 2014-12-18 2015-03-25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国产计算机平台烧录ec固件的方法
CN108008908A (zh) * 2016-10-31 2018-05-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控sd卡上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68414A (zh) * 2018-03-26 2018-07-10 福州大学 基于spi模式的sd卡驱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3222A (zh) * 2008-12-18 2010-06-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读写缓冲方法及缓冲装置
US20100250875A1 (en) * 2009-03-25 2010-09-30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Eeprom emulation using flash memory
CN104461644A (zh) * 2014-12-18 2015-03-25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国产计算机平台烧录ec固件的方法
CN108008908A (zh) * 2016-10-31 2018-05-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控sd卡上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68414A (zh) * 2018-03-26 2018-07-10 福州大学 基于spi模式的sd卡驱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4971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方法及存储控制器
CN114816832A (zh) * 2022-04-15 2022-07-29 巨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单片机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3880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1145B (zh) 崩溃信息收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19183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ecking influence of deleting cache file, and mobile terminal
US9544399B2 (en) Visually depicting cloud resource utilization during execution of an application
US11768815B2 (en) Determining when a change set was delivered to a workspace or stream and by whom
CN110955578A (zh) 基于宿主机的日志收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83880A (zh) 一种手机系统文件在线修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66475A (zh) 基于云支付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服务器
JP2022003388A (ja) 車載機器の応答速度を試験する方法、装置、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CN109241128B (zh) 一种过期事件自动触发方法及系统
CN111813465B (zh)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5237436A (zh) 应用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62371B (zh) 视图层级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JP2022100232A (ja) 根本原因解析のために経時的にフォレンジックスナップショットを相互参照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190213109A1 (en) Filter trace based on function level
CN107944564B (zh) 深度学习作业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2474A (zh)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272785B (zh) 一种挂载文件系统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6559A (zh) 一种支持权限管理的数据总线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5762B (zh) 一种网卡配置的保存方法及装置
CN111143218B (zh) 适用于5G嵌入式设备的log调试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5629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81126A (zh) 一种电商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413800B (zh) 一种提供小说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8628909B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1104271A (zh) 一种带内刷新固件过程的稳定性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