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2918B - 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2918B
CN112082918B CN202010771601.8A CN202010771601A CN112082918B CN 112082918 B CN112082918 B CN 112082918B CN 202010771601 A CN202010771601 A CN 202010771601A CN 112082918 B CN112082918 B CN 112082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sity
pore volume
mass
determining
bri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16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2918A (zh
Inventor
王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0107716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2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2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2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2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2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页岩储层包括脆性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均为通过样本页岩储层得到的,样本页岩储层为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采样得到的;根据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该方法提高了确定页岩储层的孔隙度的效率。

Description

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页岩孔隙度是评价页岩储集能力及页岩气资源量的核心参数。
现有技术,确定页岩孔隙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测试页岩岩石样本,来确定页岩孔隙度,即对待测试页岩进行采样处理,得到大量的页岩岩石样本,然后对采集到的每个页岩样品进行实验前的预处理,再在实验室环境中对采集到的页岩岩石样本进行分析处理,进而达到待测试页岩的孔隙度。
然而,现有技术的确定方式由于需要采集大量的页岩样品,导致其不仅测试成本高,而且,由于在实验分析处理前还需要对采集到的每个页岩样品进行实验前的预处理,导致操作过程复杂,测试周期长,确定页岩孔隙度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降低页岩孔隙度的测试成本,缩短页岩孔隙度的测试周期,提高确定页岩孔隙度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页岩储层包括脆性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均为通过样本页岩储层得到的,样本页岩储层为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采样得到的;根据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脆性矿物的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孔隙度,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有机质的孔隙度。
可选的,所述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包括:获取所述样本页岩储层,所述样本页岩储层包括样本脆性矿物、样本粘土矿物和样本有机质;确定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和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分别确定所述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所述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根据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所述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该方法通过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采样得到的样本页岩储层进行分析,能够确定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对应的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通过采样分析,相较于直接在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上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测井分析,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岩石密度、所述页岩孔隙度、所述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包括:根据如下公式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21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22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23
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其中,ρ1、ρ2、ρ3均表示岩石密度,且ρ1≠ρ2≠ρ3,Φ1、Φ2、Φ3均表示页岩孔隙度,且Φ1≠Φ2≠Φ3,wBri1、wBri2、wBri3均表示第一质量百分含量,且wBri1≠wBri2≠wBri3,wClay1、wClay1、wClay1均表示第二质量百分含量,且wClay1≠wClay2≠wClay3,wOrg1、wOrg1、wOrg1均表示第三质量百分含量,且wOrg1≠wOrg2≠wOrg3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31
表示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32
表示所述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33
表示所述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该方法通过三个样本页岩储层对应的三组对应的岩石密度、第一质量百分含量、第二质量百分含量、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和页岩孔隙度,能够确定出待测试岩石储层对应的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计算过程简单。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包括:确定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四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六质量百分含量、以及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该方法通过结合对待测试页岩储层进行测井分析得到的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对样本页岩储层进行岩心分析得到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能够提高确定待测试页岩储层对应的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四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六质量百分含量、以及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包括: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四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对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该方法通过对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包括:通过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或压汞法,得到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
可选的,所述分别确定所述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所述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通过X衍射全岩分析方法,得到所述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所述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孔隙度的确定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页岩储层包括脆性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
该确定模块,还用于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均为通过样本页岩储层得到的,样本页岩储层为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采样得到的。
该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脆性矿物的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孔隙度,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有机质的孔隙度。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样本页岩储层,样本页岩储层包括样本脆性矿物、样本粘土矿物和样本有机质;确定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和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分别确定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根据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第一质量百分含量、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如下公式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51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52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53
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其中,ρ1、ρ2、ρ3均表示岩石密度,且ρ1≠ρ2≠ρ3,Φ1、Φ2、Φ3均表示页岩孔隙度,且Φ1≠Φ2≠Φ3,wBri1、wBri2、wBri3均表示第一质量百分含量,且wBri1≠wBri2≠wBri3,wClay1、wClay1、wClay1均表示第二质量百分含量,且wClay1≠wClay2≠wClay3,wOrg1、wOrg1、wOrg1均表示第三质量百分含量,且wOrg1≠wOrg2≠wOrg3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54
表示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55
表示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056
表示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四质量百分含量、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第六质量百分含量、以及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四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对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和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或压汞法,得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X衍射全岩分析方法,得到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页岩储层包括脆性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进一步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其中,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均为通过样本页岩储层得到的,样本页岩储层为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采样得到的,即根据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采样分析,即进行岩心分析,确定出待测试样本中不同组分对应的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然后根据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脆性矿物的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孔隙度,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有机质的孔隙度。通过将岩心分析和测井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纯通过实验室测试页岩岩石样本,获取页岩孔隙度的方式,能够减少样本数量,进而降低实验前对样本进行预处理的工作量,提高页岩孔隙度的测试效率,缩短了测试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孔隙度的确定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输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孔隙度的确定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申请文件中涉及到的名词作简要介绍。
有机质孔隙:指位于有机质颗粒内部的孔隙,呈蜂窝状、串珠状等形态分布,孔隙大小为纳米级,简称有机质孔。
黏土矿物孔隙:指絮状粘土矿物集合体内的片状黏土颗粒通过边边、面面及边面之间的定向接触而形成大量孔隙;以及蒙脱石经过脱水转化形成薄片状或纤维状伊利石,在伊利石片层之间会形成一些狭缝型或楔形层间孔隙,简称黏土矿物孔。
脆性矿物孔隙:包括赋存于石英、长石、碳酸盐岩等脆性矿物颗粒间原生孔隙、溶蚀孔隙、自生矿物(黄铁矿)晶间孔、粒内孔,简称脆性矿物孔。
页岩孔隙度:是指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体积的比值。
取芯井:用机械方法将所钻地层呈柱状岩样从井底取出的井。
油气勘探过程中,页岩孔隙度是其核心参数之一,如何快速、准确和精细表征页岩气储层孔隙度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目标。
现有技术中,确定页岩孔隙度的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实验室对大量的页岩岩石样本进行测试,来确定出页岩孔隙度,但是这种方式需要采集大量的岩石样本,测试成本高、测试周期长,确定页岩孔隙度的效率较低;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测井分析确定页岩孔隙度,即通过测井数据建立其页岩孔隙度的定量化表征模型,在利用测井曲线确定页岩孔隙度,但是这种方式对测井设备的依赖性较高,同时受测井环境的影响,精测数据的精度难以保证,导致页岩孔隙度的准确性不高。
基于此,发明人想到,如果能够将岩心分析和测井分析结合,则能够有效克服单一测试方式的缺陷,提高页岩孔隙度的确定效率及准确性。由于在不考虑孔隙与岩石基质的位置关系,仅从成因机理角度考虑,可以将页岩储层孔隙分为脆性矿物孔隙、黏土矿物孔隙和有机质孔隙。而页岩孔隙度等于页岩中各组分孔隙度之和,即脆性矿物的孔隙度、黏土矿物的孔隙度和有机质的孔隙度之和。如果能够准确、高效的确定出待测试页岩储层对应的脆性矿物的孔隙度、黏土矿物的孔隙度和有机质的孔隙度,则能够提高确定页岩孔隙度的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发明人提出一种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在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包括的脆性矿物的孔隙度、粘土矿物的孔隙度和有机质的孔隙度时,可以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采样,也即进行岩心分析,从而得到样本页岩储层,通过对样本页岩储层进行实验分析,分别得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再根据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基于该方法,通过将岩心分析和测井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纯通过实验室测试页岩岩石样本,获取页岩孔隙度的方式,能够减少样本数量,进而降低实验前对样本进行预处理的工作量,提高页岩孔隙度的测试效率,缩短测试周期。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出的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孔隙度的确定方法的一种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是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服务器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
其中,页岩储层包括脆性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
具体的,电子设备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可以是根据用户通过电子设备的交互界面输入的位置信息来确定的,例如根据用户输入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也可以是根据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再根据预设的标识信息与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例如用户输入标识信息“001”,电子设备根据预设的标识信息与页岩储层的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001”,确定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
S102、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其中,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均为通过样本页岩储层得到的。样本页岩储层为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采样得到的。
其中,孔隙体积是指一定质量的页岩中的孔隙空间所占的体积。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是指单位质量的页岩中的孔隙空间所占的体积。
具体的,样本页岩储层可以是从待测试的页岩储层对应的取芯井获取的岩心样本,通过机械方法将所钻地层呈柱状岩样从取芯井的井底取出,其中取出的柱状岩样即为样本页岩储层。
进一步的,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获取样本页岩储层,样本页岩储层包括样本脆性矿物、样本粘土矿物和样本有机质;确定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和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分别确定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根据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第一质量百分含量、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具体的,该方法通过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采样得到的样本页岩储层进行分析,能够确定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对应的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通过采样分析,相较于直接在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上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测井分析,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可以通过岩心分析确定,岩心分析是指利用仪器设备来观测和分析岩心特性的技术。具体的,确定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或压汞法,得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可以通过气测法、煤油饱和法孔隙度仪来确定。
可选的,可以通过X衍射全岩分析方法,得到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其中,X衍射全岩分析方法,是一种利用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判断岩石的岩性的方法。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公式(1)来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公式(1)是根据页岩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建立页岩孔隙度数学模型,公式(1)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01
其中,ρ表示岩石密度,Φ表示页岩孔隙度,wBri表示第一质量百分含量,wClay表示第二质量百分含量,wOrg表示第三质量百分含量,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02
表示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03
表示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04
表示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具体的,通过上述公式(1)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可以从岩心分析数据中,获取三组对应的岩石密度、第一质量百分含量、第二质量百分含量、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和页岩孔隙度,带入公式(1),联立成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即根据如下公式(2)、(3)、(4)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11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12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13
其中,ρ1、ρ2、ρ3均表示岩石密度,且ρ1≠ρ2≠ρ3,Φ1、Φ2、Φ3均表示页岩孔隙度,且Φ1≠Φ2≠Φ3,wBri1、wBri2、wBri3均表示第一质量百分含量,且wBri1≠wBri2≠wBri3,wClay1、wClay1、wClay1均表示第二质量百分含量,且wClay1≠wClay2≠wClay3,wOrg1、wOrg1、wOrg1均表示第三质量百分含量,且wOrg1≠wOrg2≠wOrg3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14
表示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15
表示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16
表示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下面通过一个示例,对公式(2)、(3)、(4)进行说明。表1为本申请提供的某井对应的三组岩心分析数据,如表1所示,第一组岩心分析数据对应的岩石密度为2.68g/cm3、第一质量百分含量为59.16%、第二质量百分含量为40.27%、第三质量百分含量为0.58%和页岩孔隙度0.76%;第二组岩心分析数据对应的岩石密度为2.55g/cm3、第一质量百分含量为55.29%、第二质量百分含量为40.87%、第三质量百分含量为2.45%和页岩孔隙度1.53%;第二组岩心分析数据对应的岩石密度为2.5g/cm3、第一质量百分含量为71.75%、第二质量百分含量为21.19%、第三质量百分含量为5.06%和页岩孔隙度3.66%,将这三组数据代入公式(2)、(3)、(4),得到三元一次方程组:
表1某井对应的三组岩心分析数据及计算得到的脆性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对应的单位质量孔隙度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21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22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23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24
进而根据上述方程组,计算得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25
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26
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27
该方法通过三个样本页岩储层对应的三组对应的岩石密度、第一质量百分含量、第二质量百分含量、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和页岩孔隙度,能够确定出待测试岩石储层对应的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计算过程简单。
S103、根据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其中,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脆性矿物的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孔隙度,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有机质的孔隙度。
具体的,脆性矿物的孔隙度是指岩样中脆性矿物的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体积的比值;粘土矿物的孔隙度是指岩样中粘土矿物的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体积的比值;有机质的孔隙度是指岩样中有机质的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体积的比值。
其中,根据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四质量百分含量、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第六质量百分含量、以及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具体的,可以依据测井分析得到的测井资料来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具体的可采用常规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与元素俘获测井资料。其中,测井是寻找油气藏以及其它矿藏的重要手段,具体是指采用各种专门的仪器沿井身测量剖面地层的各种物理参数,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判断油气藏及其它矿藏的方法。测井资料可以通过测井解释的方法获得。测井解释是通过建立解释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测井信息转化成地质信息。
该方法通过结合对待测试页岩储层进行测井分析得到的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对样本页岩储层进行岩心分析得到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能够提高确定待测试页岩储层对应的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的准确性。
可选的,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四质量百分含量、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第六质量百分含量、以及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四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对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和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其中,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四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可以是通过公式(5)来确定,公式(5)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41
其中,PORBri表示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DEN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wBri表示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48
表示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可以是通过公式(6)来确定,公式(6)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42
其中,PORClay表示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DEN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wClay表示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43
表示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可以是通过公式(7)来确定,公式(7)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44
其中,POROrg表示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DEN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wOrg表示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45
表示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进一步的,由于DEN、wBri、wClay、wOrg是测井分析得到的值,与岩心分析得到的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通过公式(5)、(6)、(7)确定出的PORBri、PORClay、POROrg存在一定的误差。具体的,可以根据公式(8)、(9)和(10),分别对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和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公式(8)、(9)和(10)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46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47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51
其中,POR表示测井解释得到的总孔隙度,PORBri表示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PORClay表示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POROrg表示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PORBris表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PORClays表示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POROrgs表示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通过公式(8)、(9)、(10)对其做归一化处理,能够提高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的准确性。
可选的,还可以包括:输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电子设备输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可以是通过其交互界面输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使用户能够直观的知悉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电子设备还可以将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输出值其他电子设备,供其他电子设备进一步使用该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输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通过其交互界面输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孔隙度的确定方法,通过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页岩储层包括脆性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选出了用户需要测试的页岩储层,进一步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其中,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均为通过样本页岩储层得到的,样本页岩储层为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采样得到的,即根据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采样分析,即进行岩心分析,确定出待测试样本中不同组分对应的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然后根据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通过将岩心分析和测井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纯通过实验室测试页岩岩石样本,获取页岩孔隙度的方式,能够减少样本数量,进而降低实验前对样本进行预处理的工作量,提高测试效率,缩短测试周期。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孔隙度的确定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31,用于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页岩储层包括脆性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
该确定模块31,还用于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均为通过样本页岩储层得到的,样本页岩储层为对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采样得到的。
该确定模块31,还用于根据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脆性矿物的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孔隙度,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有机质的孔隙度。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31,具体用于获取样本页岩储层,样本页岩储层包括样本脆性矿物、样本粘土矿物和样本有机质;确定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和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分别确定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根据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第一质量百分含量、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31,具体用于根据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61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62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63
确定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其中,ρ1、ρ2、ρ3均表示岩石密度,且ρ1≠ρ2≠ρ3,Φ1、Φ2、Φ3均表示页岩孔隙度,且Φ1≠Φ2≠Φ3,wBri1、wBri2、wBri3均表示第一质量百分含量,且wBri1≠wBri2≠wBri3,wClay1、wClay1、wClay1均表示第二质量百分含量,且wClay1≠wClay2≠wClay3,wOrg1、wOrg1、wOrg1均表示第三质量百分含量,且wOrg1≠wOrg2≠wOrg3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71
表示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72
表示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BDA0002616825130000173
表示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31,具体用于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四质量百分含量、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第六质量百分含量、以及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31,具体用于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四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根据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对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和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31,具体用于通过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或压汞法,得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
可选的,该确定模块31,具体用于通过X衍射全岩分析方法,得到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处理器41与存储器42通信连接。存储器4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41用于调用存储器4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收发器43,用于与其他设备实现通信。
该电子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所述页岩储层包括脆性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
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均为通过样本页岩储层得到的,所述样本页岩储层为对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采样得到的;
确定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
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
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四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六质量百分含量、以及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其中,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是依据测井分析得到的测井资料确定的;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脆性矿物的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孔隙度,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有机质的孔隙度;
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四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六质量百分含量、以及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四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
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
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
对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四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包括:
根据公式(5)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21
其中,PORBri表示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DEN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WBri表示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22
表示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包括:
根据公式(6)确定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23
其中,PORClay表示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DEN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WClay表示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24
表示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包括:
根据公式(7)确定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25
其中,POROrg表示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DEN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WOrg表示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26
表示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所述对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包括:
根据公式(8)、(9)、(10)得到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27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28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29
其中,POR表示测井解释得到的总孔隙度,PORBri表示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PORClay表示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POROrg表示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PORBris表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PORClays表示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POROrgs表示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包括:
获取所述样本页岩储层,所述样本页岩储层包括样本脆性矿物、样本粘土矿物和样本有机质;
确定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和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
分别确定所述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所述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
根据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所述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所述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31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32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33
其中,ρ1、ρ2、ρ3均表示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且ρ1≠ρ2≠ρ3,Φ1、Φ2、Φ3均表示样本页岩储层的页岩孔隙度,且Φ1≠Φ2≠Φ3,WBri1、WBri2、WBri3均表示第一质量百分含量,且WBri1≠WBri2≠WBri3,WClay1、WClay2、WClay3均表示第二质量百分含量,且WClay1≠WClay2≠WClay3,WOrg1、WOrg2、WOrg3均表示第三质量百分含量,且WOrg1≠WOrg2≠WOrg3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34
表示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35
表示所述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36
表示所述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包括:
通过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或压汞法,得到所述样本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确定所述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所述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
通过X衍射全岩分析方法,得到所述样本脆性矿物的第一质量百分含量、所述样本粘土矿物的第二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样本有机质的第三质量百分含量。
6.一种孔隙度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测试的页岩储层,所述页岩储层包括脆性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均为通过样本页岩储层得到的,所述样本页岩储层为对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进行采样得到的;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
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
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四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六质量百分含量、以及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分别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其中,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是依据测井分析得到的测井资料确定的;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脆性矿物的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黏土矿物的孔隙度,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用于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中有机质的孔隙度;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四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对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四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包括:
根据公式(5)确定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51
其中,PORBri表示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DEN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WBri表示脆性矿物的第四质量百分含量,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52
表示脆性矿物的第一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五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包括:
根据公式(6)确定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53
其中,PORClay表示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DEN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WClay表示粘土矿物的第五质量百分含量,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54
表示粘土矿物的第二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所述第六质量百分含量和所述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确定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包括:
根据公式(7)确定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55
其中,POROrg表示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DEN表示待测试的页岩储层的岩石密度,WOrg表示有机质的第六质量百分含量,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56
表示有机质的第三单位质量孔隙体积;
所述对所述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包括:
根据公式(8)、(9)、(10)得到所述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所述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和所述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57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58
Figure FDA0003265698510000059
其中,POR表示测井解释得到的总孔隙度,PORBri表示脆性矿物的初始孔隙度,PORClay表示粘土矿物的初始孔隙度,POROrg表示有机质的初始孔隙度,PORBris表示脆性矿物的目标孔隙度,PORClays表示粘土矿物的目标孔隙度,POROrgs表示有机质的目标孔隙度。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孔隙度的确定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孔隙度的确定方法。
CN202010771601.8A 2020-08-04 2020-08-04 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2082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1601.8A CN112082918B (zh) 2020-08-04 2020-08-04 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1601.8A CN112082918B (zh) 2020-08-04 2020-08-04 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2918A CN112082918A (zh) 2020-12-15
CN112082918B true CN112082918B (zh) 2021-11-09

Family

ID=73736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1601.8A Active CN112082918B (zh) 2020-08-04 2020-08-04 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2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4220B (zh) * 2021-07-26 2022-07-2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页岩有机质和无机质分布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4009A (zh) * 2014-04-16 2014-08-13 孙赞东 基于纵、横波测井资料的三种孔隙类型定量反演方法
CN105093340A (zh) * 2015-08-05 2015-1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煤层可动水体积的获取方法及获取装置
CN106290103A (zh) * 2015-06-12 2017-01-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储层中粘土微孔孔隙度的测定方法
CN107703561A (zh) * 2017-10-23 2018-02-16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中计算有机碳含量的测井方法
CN108150161A (zh) * 2017-12-27 2018-06-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页岩含气性评价方法装置
CN109655940A (zh) * 2017-10-12 2019-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建模方法
CN109655903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层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4009A (zh) * 2014-04-16 2014-08-13 孙赞东 基于纵、横波测井资料的三种孔隙类型定量反演方法
CN106290103A (zh) * 2015-06-12 2017-01-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储层中粘土微孔孔隙度的测定方法
CN105093340A (zh) * 2015-08-05 2015-1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煤层可动水体积的获取方法及获取装置
CN109655903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层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9655940A (zh) * 2017-10-12 2019-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建模方法
CN107703561A (zh) * 2017-10-23 2018-02-16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中计算有机碳含量的测井方法
CN108150161A (zh) * 2017-12-27 2018-06-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页岩含气性评价方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空间定量表征;王玉满 等;《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0630;第44卷(第6期);第1351-1353页 *
王玉满 等.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空间定量表征.《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第44卷(第6期), *
鄂西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特征;王宏坤 等;《天然气地球科学》;20180331;第29卷(第3期);第418页左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2918A (zh)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8991B (zh) 盐湖相烃源岩有机碳和生烃潜量的多元测井计算方法
CA2903451C (en) Determining continuous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for subsurface earth formations using saturation and nmr log data
Liu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structures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by multifractal analysis of the NMR T 2 distribution
WO2017024530A1 (zh) 一种计算烃源岩中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CN108561126B (zh) 一种确定页岩气储层有机孔隙度的简易方法
CN107688037A (zh) 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
CN102735821B (zh) 测定岩石研磨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12082918B (zh) 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285652B (zh) 确定页岩游离气体饱和度的方法
CN110344822B (zh) 含钙质致密储层含水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CN105350959A (zh) 由测井岩性密度确定页岩气储层含气饱和度的方法
CN111751259A (zh) 确定不规则岩石样品有效孔隙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56410A (zh) 岩样孔隙结构快速定性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2505154B (zh) 泥页岩储层矿物成分含量解析与岩相识别表征方法
CN111427095B (zh) 一种应用核磁共振四边形解释图版识别流体性质的方法
CN114280272A (zh) 煤岩岩石物理参数分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Berezovsky et al. Examination of clastic oil and gas reservoir rock permeability modeling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using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Amanipoor Providing a subsurface reservoir quality maps in oil fields by geostatistical methods
CN112231881A (zh) 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4428089B (zh) 泥质烃源岩分岩石类型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hen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Cutoff of Effective Porosity of Callovian-Oxfordian Carbonate Rocks in Central Block B in the Amu Darya Right Bank Area
Mahmoud et al. Digital rock physics (DRP) workflow to assess reservoir flow characteristics
CN114075965B (zh) 一种河道砂岩粒度的确定方法
CN114086938B (zh) 一种非均质性砂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预测方法
CN113009115B (zh) 一种多孔缝介质储层连通孔缝度的定量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