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4164A - 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4164A
CN112074164A CN202010960581.9A CN202010960581A CN112074164A CN 112074164 A CN112074164 A CN 112074164A CN 202010960581 A CN202010960581 A CN 202010960581A CN 112074164 A CN112074164 A CN 112074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communicated
inlet
pipelin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05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4164B (zh
Inventor
韩文轩
凌睿
雒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605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4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4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4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4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4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Liquid cooling with phase change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用于对数据中心的冷却,其中,数据中心包括但不限制地用于云计算、云服务、云存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应用场景下的数据的传输、计算、存储等。具体实现方案为:第一冷凝器的进口与制冷装置连通,第一冷凝器的出口与壳体的进口连通,壳体的出口与制冷装置连通;第二冷凝器的进口与辅助蒸发器的出口连通,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辅助蒸发器的进口连通;在通过第一冷凝器对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的同时,第二冷凝器、辅助蒸发器以及辅助压缩机构成独立的冷却系统,以对壳体内即将通过第二管道流向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一步降温,提高了冷却装置的降温效果。

Description

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中心中的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常被用于云计算、云服务、云存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场景下的数据的传输、计算、存储等。数据中心工作时的发热量较大,因此需对数据中心进行制冷,以免其温度过高。
相关技术中,常通过由制冷装置和冷却装置构成的制冷系统对数据中心进行制冷,制冷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却装置包括冷凝器,冷凝器与蒸发器连通;通过使冷却介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流动,并且冷却介质在冷凝器中液化、在蒸发器内气化以实现制冷。冷却介质在液化的过程中放热,冷却装置一般还包括风机、以及喷淋系统,喷淋系统用于向冷凝器喷水,同时风机驱动空气流经冷凝器,进而实现对冷凝器的冷却。
然而,通过风机和喷淋系统对冷凝器进行降温,降温能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辅助压缩机、以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连接的辅助蒸发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进口用于通过第一管道与制冷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壳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壳体的出口用于通过第二管道与制冷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辅助蒸发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辅助蒸发器的进口连通,所述辅助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制冷装置以及上述冷却装置,所述制冷装置与冷却装置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提高了冷却装置的降温效果。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冷凝器;
20:第二冷凝器;
30:辅助蒸发器;
40:壳体;
50:箱体;
60:隔水块;
101:第一管道;
102:第二管道;
103:主压缩机;
104:第二控制阀;
201:第三管道;
202:第四管道;
203:第五管道;
204:第六管道;
205:辅助压缩机;
206:第一控制阀;
207:第三控制阀;
208:单向阀;
209:膨胀阀;
301:第七管道;
302:补液阀;
501:第一容置腔;
502:第二容置腔;
503:风机;
504:喷头;
505:水泵;
506:补水阀;
507: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应用于制冷设备领域,用于对数据中心的冷却,其中,数据中心包括但不限制地用于云计算、云服务、云存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应用场景下的数据的传输、计算、存储等;以提高冷却装置的降温效果。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包括换热器以及第一冷凝器10,换热器包括壳体40,壳体40围设成腔体,壳体40的进口与第一冷凝器10的出口连通,第一冷凝器10的进口通过第一管道101与制冷装置连通,壳体40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102与制冷装置连通。
其中,制冷装置用于对数据中心进行制冷,示例性的,制冷装置可以包括主蒸发器,主蒸发器的一端与第一管道101连通,主蒸发器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102连通;工作时,冷却介质经第一管道101和第二管道102在第一冷凝器10和主蒸发器之间流动,并且冷却介质在第一冷凝器10中液化,在主蒸发器内气化,由于冷却介质在气化的过程中吸热,进而实现对数据中心的制冷。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二冷凝器20以及辅助压缩机205,换热器还包括辅助蒸发器30,辅助蒸发器30与壳体40之间连接,以与壳体40内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辅助蒸发器30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201与第二冷凝器20的进口连通,第二冷凝器20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202与辅助蒸发器30的进口连通;辅助压缩机205设置在第三管道201上,辅助压缩机205驱动冷却介质由辅助蒸发器30的出口向第二冷凝器20的进口流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四管道202上设置有膨胀阀209,使得冷却介质在由第二冷凝器20流入到辅助蒸发器30时,在辅助蒸发器30内气化;同时,冷却介质在第二冷凝器20内液化。由于冷却介质在气化的过程中吸热,使得辅助蒸发器30可以吸收壳体40的热量,进而对壳体40内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以降低由第二管道102流向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经第一管道101进入到第一冷凝器10内,冷却介质在第一冷凝器10内液化后流入到换热的壳体40内,之后经第二管道102流回至制冷装置,以通过制冷装置对数据中心进行制冷。与此同时,辅助压缩机205工作,以驱动冷却介质经辅助蒸发器30的出口向第二冷凝器20的进口流动,并且冷却介质在第二冷凝器20内液化,冷却介质在由第二冷凝器20流出后经第四管道202进入到辅助蒸发器30内,冷却介质在辅助蒸发器30内气化,进而吸收壳体40内的冷却介质的热量,以对壳体40进行降温,以降低经第二管道102流至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换热器包括壳体40以及与壳体40连接的辅助蒸发器30,第一冷凝器10的进口通过第一管道101与制冷装置连通,第一冷凝器10的出口与壳体40的进口连通,壳体40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102与制冷装置连通;第二冷凝器20的进口通过第三管道201与辅助蒸发器30的出口连通,第二冷凝器20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202与辅助蒸发器30的进口连通,辅助压缩机205设置在第三管道201上;在通过第一冷凝器10对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的同时,第二冷凝器20、辅助蒸发器30以及辅助压缩机205构成独立的冷却系统,使冷却介质在辅助蒸发器30内气化,进而吸收壳体40内冷却介质的热量,以对壳体40内即将通过第二管道102流向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一步降温,提高了冷却装置的降温效果。
继续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辅助蒸发器30与壳体40连接,以与壳体4内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进而对壳体40内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示例性的,辅助蒸发器30可以设置在壳体40内;此时,壳体40内的冷却介质可以直接与辅助蒸发器30接触,以提高对壳体40内冷却介质的降温效果;另外,辅助蒸发器30设置在壳体40内,还可以避免辅助蒸发器30与外界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以进一步提高降温效果。
当然,在其他的实现方式中,辅助蒸发器30还可以设置在壳体40的外侧,并且辅助蒸发器30与壳体40的贴合,以使来自壳体40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至辅助蒸发器30内。示例性的,辅助蒸发器30可以包括缠绕在壳体40外侧的金属管。
继续参照图1,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二冷凝器20器的进口还通过第五管道203与第一管道101连通,第五管道20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06,第一管道101和第一冷凝器10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04;第二冷凝器20的出口还通过第六管道204与第一冷凝器10的进口连通,第六管道204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07。
请参照2,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冬季),第一控制阀206、第三控制阀207关闭,第二控制阀104开启,辅助压缩机205不工作;此时,仅通过第一冷凝器10对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请参照3,在外界的温度较高时(如夏季),第一控制阀206、第三控制阀207关闭,第二控制阀104开启,辅助压缩机205工作,进而使得第二冷凝器20、辅助蒸发器30以及辅助压缩机205构成独立的冷却系统,通过辅助蒸发器30可以对即将经第二管道102进入到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行进一步的降温,以提高降温效果。请参照4,在外界的温度适中时(如春季或秋季),第二控制阀104关闭,第一控制阀206、第三控制阀207开启,此时辅助压缩机205不工作,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依次流经第二冷凝器20和第一冷凝器10后,流回至制冷装置。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针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在具有足够的降温效果的同时,可以实现节能的效果。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冷却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工作模式一,请参照图2,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冬季),第一控制阀206、第三控制阀207关闭,第二控制阀104开启,辅助压缩机205不工作,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经第一管道101流入到第一冷凝器10内,进而经壳体40和第二管道102流回至冷却装置;由于此时外界的环境温度较低,通过第一冷凝器10即可满足对冷却介质的降温。
工作模式二,请参照图3,在外界的温度较高时(如夏季),第一控制阀206、第三控制阀207关闭,第二控制阀104开启,辅助压缩机205工作,进而使得第二冷凝器20、辅助蒸发器30以及辅助压缩机205构成独立的冷却系统;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经第一管道101进入到第一冷凝器10内,冷却介质在第一冷凝器10内液化后流入到换热器的壳体40内,之后经第二管道102流回至制冷装置,以通过制冷装置对数据中心进行制冷。与此同时,辅助压缩机205工作,以驱动冷却介质经辅助蒸发器30的出口向第二冷凝器20的进口流动,并且冷却介质在第二冷凝器20内液化,冷却介质在由第二冷凝器20流出后经第四管道202进入到辅助蒸发器30内,冷却介质在辅助蒸发器30内气化,进而吸收壳体40内冷却介质的热量,以对壳体40内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以进一步降低经第二管道102流至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温度,通过辅助蒸发器30可以对即将经第二管道102进入到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行进一步的降温,以提高降温效果。
工作模式三,请参照图4,在外界的温度适中时(如春季或秋季),第二控制阀104关闭,第一控制阀206、第三控制阀207开启,此时辅助压缩机205不工作,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经第一管道101和第五管道203流入到第二冷凝器20,之后经第六管道204流入到第一冷凝器10,由第一冷凝器10流出的冷却介质依次经壳体40和第二管道102流回至制冷装置。首先通过第二冷凝器20先对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之后通过第一冷凝器10对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行再次降温。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三种工作模式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的环境温度中,并且根据冷却设备的功率合理的选择工作模式。例如:在外界环境温度相同时,若制冷装置的制冷功率较大,此时冷却设备可以采用工作模式二;若制冷装置的制冷功率较小,此时冷却设备可以采用工作模式一;若制冷装置的制冷功率适中,此时冷却设备可以采用工作模式三。如此可以,提高冷却装置的工作范围。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阀206、第二控制阀104、第三控制阀207均可以为电磁阀,相应的,冷却装置或者制冷装置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控制阀206、第二控制阀104、第三控制阀207电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206、第二控制阀104、第三控制阀207的开启或者关闭,实现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
继续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辅助蒸发器30的进口还通过第七管道301与第二管道102连通,第七管道301上设置有补液阀302,在第二冷凝器20、辅助蒸发器30以及辅助压缩机205构成的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不足时,可以开启补液阀302,进而使第二管道102内的冷却介质经第七管道301流入到冷却系统内,以向冷却系统内补充冷却介质。
继续参照图1-图4,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三管道201上设置有单向阀208,单向阀208位于辅助压缩机205和第二冷凝器20的进口之间,单向阀208的进口与辅助压缩机205的出口连通,单向阀208的出口与第二冷凝器20的进口连通;使得单向阀208只允许冷却介质由辅助压缩机205流向第二冷凝器20的进口。
如此设置,在工作模式三的状态下,第一控制阀206和第三控制阀207开启,第二控制阀104关闭,此时单向阀208可以阻止第二冷凝器20内的冷却介质经第三管道201向辅助蒸发器30流动。
继续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第二管道102上还设置有主压缩机103,主压缩机103用于驱动第一冷凝器10内的冷却介质经第二管道102流入至制冷装置的主蒸发器,同时,主蒸发器内的冷却介质经第一管道101进入到第一冷凝器10内;于此同时,使得冷却介质在主蒸发器内气化,进而吸收热量,以对数据中心进行制冷,冷却介质在第一冷凝器10内液化,实现热量的释放。
在辅助蒸发器30的出口还通过第七管道301与第二管道102连通的实现方式中,主压缩机103可以设置在第七管道301与第二管道102连通的位置与壳体40出口之间。
本实施例中,主压缩机103和辅助压缩机205均用于对冷却介质进行压缩;示例性的,主压缩机103可以为氟泵、柱塞泵等,当然辅助压缩机205可以与主压缩机103相同或者不同,只要能够实现对冷却介质的压缩即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辅助压缩机205可以为无油压缩机,进而延长了辅助压缩机205的维护周期;相同的,主压缩机103也可以为无油压缩机,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继续参照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还包括箱体50以及风机503,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20均设置在箱体50内;箱体50上设置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风机503与出风口连通,风机503用于驱动箱体50内的空气由出风口排出。
如此设置,箱体50可以实现对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20的保护,进而避免外界的物体与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20接触,以免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20损坏。另外,风机503在工作时可以驱动外界的空气经进风口进入箱体50内,同时箱体50内的空气由出风口流出,可以使更多的空气与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20接触,以提高对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20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风机503可以设置在箱体50的内部或者箱体50的外部,只要使得风机503可以驱动箱体50内的空气经出风口流出,进而使箱体50内的形成负压,外界的空气经进风口流入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箱体50具有顶壁以及与顶壁相邻的侧壁,出风口设置在顶壁上,进风口设置在侧壁上,第二冷凝器20设置在第一冷凝器10和出风口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20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间隔设置,并且第二冷凝器20位于第一冷凝器10的上部。
如此设置,流经第二冷凝器20的温度较高的空气直接经出风口排出,温度较高的空气不会与第一冷凝器10接触;也就是说,与第一冷凝器10接触是由进风口进入的低温空气,使得第一冷凝器10具有较高的冷却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箱体50可以长方体状、圆柱状等规则形状,当然箱体50还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本实施例对箱体50的形状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出风口可以为多个,多个出风口间隔的设置;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箱体50的进风量,进而提高对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20的冷却效果。示例性的,在箱体50呈长方体状时,箱体50具有四个侧壁,相应的,每一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出风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还包括喷淋系统,喷淋系统用于向第二冷凝器20上喷水。
如此设置,水可以与第二冷凝器20之间进行换热,提高对第二冷凝器20的冷却效果,同时第二冷凝器20上的水会蒸发,以进一步提高对第二冷凝器20的冷却效果。另外,由于第二冷凝器20位于第一冷凝器10的上方,由第二冷凝器20上滴落的水会落在第一冷凝器10上,水与第一冷凝器10之间进行热交换,以提高对第一冷凝器10的冷却效果;同时,第一冷凝器10上的水蒸发,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冷凝器10的冷却效果。
继续参照图1-图4,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隔水块60,隔水块60设置在第一冷凝器10和第二冷凝器20之间。如此设置,由第二冷凝器20上滴落的水先落在隔水块60上,之后由隔水块60滴落在第一冷凝器10上,可以延长水滴由第二冷凝器20滴落在第一冷凝器10的时间,由第二冷凝器20上滴落的水,可以在隔水块60上通过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以及蒸发的方式降温,以降低落在第一冷凝器10上的水滴温度,以免由第二冷凝器20上滴落的温度较高的水滴影响第一冷凝器10的冷却效果。
示例性的,隔水块60可以由吸水的材质构成,例如:隔水块60可以为海绵块、棉布块等。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隔水块60可以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纸板,纸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继续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中,箱体50内可以具有第一容置腔501和第二容置腔502,第一冷凝器10、第二冷凝器20以及隔水块60可以设置在第一容置腔501内,换热器、主压缩机103、辅助压缩机205、第三管道201、第四管道202、第五管道203、第六管道204以及第七管道可以均设置在第二容置腔502内。
继续参照图1-图4,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箱体50具有与顶壁相对的底壁,也就是说底壁靠近地面设置;底壁上设置有水盘507。喷淋系统包括水泵505以及喷头504,水泵505的进口与水盘507连通,水泵505的出口与喷头504连通,并且喷头504设置在第二冷凝器20和出风口之间。在水泵505工作时,抽取水盘507中的水,进而将水输送至喷头504,喷头504将水喷洒至第二冷凝器20上,之后由第二冷凝器20上滴落的水经第一冷凝器10后,滴落在水盘507内,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继续参照图1-图4,进一步地,箱体5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水盘507连通的补水口,补水阀506与补水口连通。如此设置,在水盘507内的水因蒸发而减少时,开启补水阀506,以通过补水口向水盘507内加水。
在其他的实现方式中,喷淋系统可以包括水管以及喷头504,水管的一端与喷头504连通,水管的另一端可以与自来水系统连通,以将自来水引入至喷头504,进而喷洒在第二冷凝器20上。本实施例对,喷淋系统的结构不作限制,只要能向第二冷凝器20喷水即可。
继续参照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制冷装置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制冷装置与冷却装置连通。其中,制冷装置可以包括主蒸发器,主蒸发器与冷却装置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用于对数据中心的冷却,其中,数据中心包括但不限制地用于云计算、云服务、云存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应用场景下的数据的传输、计算、存储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制冷装置的换热器包括壳体40以及与壳体40连接的辅助蒸发器30,第一冷凝器10的进口通过第一管道101与制冷装置连通,第一冷凝器10的出口与壳体40的进口连通,壳体40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102与制冷装置连通;第二冷凝器20的进口通过第三管道201与辅助蒸发器30的出口连通,第二冷凝器20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202与辅助蒸发器30的进口连通,辅助压缩机205设置在第三管道201上;在通过第一冷凝器10对来自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的同时,第二冷凝器20、辅助蒸发器30以及辅助压缩机205构成独立的冷却系统,使冷却介质在辅助蒸发器30内气化,进而吸收壳体40内冷却介质的热量,以对壳体40内即将通过第二管道102流向制冷装置的冷却介质进一步降温,提高了冷却装置的降温效果。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辅助压缩机、以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辅助蒸发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进口用于通过第一管道与制冷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壳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壳体的出口用于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制冷装置连通;
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辅助蒸发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辅助蒸发器的进口连通,所述辅助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辅助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口还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还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一冷凝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六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辅助蒸发器的进口还通过第七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七管道上设置有补液阀。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辅助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口之间,所述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辅助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主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箱体以及风机,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箱体内的空气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壁,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中与所述顶壁相邻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冷凝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箱体还包括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用于向所述第二冷凝器上喷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箱体具有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所述底壁上具有水盘;所述喷淋系统包括水泵以及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所述水盘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喷头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水盘连通补水口,补水阀与所述补水口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隔水块,所述隔水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
13.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制冷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制冷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
CN202010960581.9A 2020-09-14 2020-09-14 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 Active CN112074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0581.9A CN112074164B (zh) 2020-09-14 2020-09-14 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0581.9A CN112074164B (zh) 2020-09-14 2020-09-14 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4164A true CN112074164A (zh) 2020-12-11
CN112074164B CN112074164B (zh) 2023-05-09

Family

ID=73695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0581.9A Active CN112074164B (zh) 2020-09-14 2020-09-14 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416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6531A (zh) * 2016-09-30 2016-12-07 海南唯视雅科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式空调制冷主机系统
CN106931565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深圳市蓝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及具该冷却装置的空调
CN107806675A (zh) * 2016-09-06 2018-03-16 深圳市昊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季型风冷式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25776A (zh) * 2019-08-19 2019-11-08 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型竖管蒸发式冷却塔及其双控制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1565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深圳市蓝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及具该冷却装置的空调
CN107806675A (zh) * 2016-09-06 2018-03-16 深圳市昊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季型风冷式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96531A (zh) * 2016-09-30 2016-12-07 海南唯视雅科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式空调制冷主机系统
CN110425776A (zh) * 2019-08-19 2019-11-08 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型竖管蒸发式冷却塔及其双控制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4164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9349C (zh) 冷冻设备
CN210202332U (zh) 一种节能冷却机组
CN110131816B (zh) 一种辅助机械制冷的水侧蒸发冷却系统
CN102252453A (zh) 制冷制冰制热三用一体机
CN107289655A (zh) 冷链与蓄冷耦合系统
CN212179341U (zh) 一种水循环式供冷系统
CN113669810B (zh)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KR101305234B1 (ko) 외기냉방 증발식 응축기
CN108302834A (zh) 空调系统
CN211953106U (zh) 冷却系统
CN219390112U (zh) 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
CN108344084B (zh) 排气装置、制冷空调系统和不凝性气体的排气方法
CN210986804U (zh) 数据中心冷却装置
CN112074164B (zh) 冷却装置及制冷系统
CN216644686U (zh) 一种长距离冷量利用的间接制冷系统
EP3910265B1 (en) Cooling system
CN114963623A (zh) 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
CN211903454U (zh) 多冷源载冷制冷系统
CN109104842B (zh) 散热循环系统
CN108981037B (zh) 一种风冷却蒸发冷低温型多联机组
CN108151362B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02630527U (zh) 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
CN218672468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8820756U (zh) 一种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基站
CN217686020U (zh) 用于冷冻机组的室外机、冷冻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