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3963A -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3963A
CN112073963A CN202010975846.2A CN202010975846A CN112073963A CN 112073963 A CN112073963 A CN 112073963A CN 202010975846 A CN202010975846 A CN 202010975846A CN 112073963 A CN112073963 A CN 112073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interaction data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network management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58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康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ONGX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ONGX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ONGX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ONGX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58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39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3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3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过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基于NIO高并发网络业务逻辑处理进行通信交互数据的传输,能实现更稳定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并能提高开发者的开发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得到快速发展。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通过网络设备互联,进行通信交互。随着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的规模增加,智能设备间的通信交互数据呈现高并发网络业务的特点,产生大量的并发数据。
网络管理设备,可以实时采集的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的通信交互数据。根据业务需要,用户通过移动终端需要获取网络管理设备实时采集的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的通信交互数据。目前,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直接建立连接,获取管理网络设备实时采集的通信交互数据。为了实现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的通信连接,移动终端侧的开发者需要针对移动终端进行TCP和UDP等网络编程,编写相应的用于通信的代码。但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直连的方式,在获取大量的并发数据时,容易导致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通信出现不稳定、阻塞等问题。因此,现有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存在稳定性差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稳定性差的缺陷,实现开发者的高稳定性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
基于NIO方式,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与所述基于NIO方式,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之间,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授权认证请求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网络管理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管理设备根据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确认所述移动终端合法之后,允许所述移动终端登录所述网络管理设备;
其中,所述授权认证请求消息,携带有用户名、密码、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所述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基于NIO方式,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具体步骤包括:
基于NIO方式,接收所述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化为数据流;
将所述数据流拆包为单条数据,放入缓冲队列;
将所述缓冲队列中的各单条数据,分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所述通信交互数据,为所述网络管理设备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通信交互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授权认证请求消息,携带有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用户名、密码、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所述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加密算法为Base64算法。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所述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前,还包括:
基于TCP协议,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
解码转发模块,用于基于NIO方式,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过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基于NIO高并发网络业务逻辑处理进行通信交互数据的传输,能实现更稳定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并能提高开发者的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其发明构思是,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通过NIO网络装置建立连接,NIO网络装置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可以稳定地获取通信交互数据。并且,基于异步的、事件驱动的网络应用程序框架和工具,开发者不用过多关注设备间的通信交互引发的问题,可以快速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移动终端的程序,从而提高开发者的开发效率。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为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该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基于NIO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是一种NIO网络装置。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先对车联网信息获取系统进行描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网络管理设备201、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和移动终端203。
网络管理设备201,用于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间的通信交互数据(简称“通信交互数据”)。
网络管理设备201可以作为车载设备设置于车辆内,也可以作为固定设备设置于室内。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
优选地,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可以为基于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可以在其上实现基于NIO的高并发网络业务逻辑处理框架。
移动终端203,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掌上电脑(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等。移动终端方便便捷,携带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管理设备201与移动终端203并不直接通信连接,而是通过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实现网络管理设备201与移动终端203之间的通信连接。
移动终端203可以向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发送连接请求,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接收该连接请求。
连接请求,用于请求建立与某一网络管理设备201之间的连接。
连接请求,可以携带有网络管理设备的信息。网络管理设备的信息,为需要与之建立连接的目标网络管理设备的信息。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接收该连接请求并做出响应,尝试建立发送该连接请求的移动终端203,与该网络管理设备201之间的连接。
如果尝试成功,则移动终端203与网络管理设备201之间的连接建立成功,由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进行移动终端203与网络管理设备201之间的数据中转。
移动终端203与网络管理设备201之间的连接建立成功之后,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可以向移动终端203返回提示信息,以提示已根据连接请求成功建立连接。
步骤S102、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
具体地,移动终端203与网络管理设备201之间的连接建立成功之后,网络管理设备201可以将通信交互数据实时发送至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可以基于NIO方式,接收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203。
NIO就是New IO,相对于Java的老式IO(输入/输出)方式而言,是一种新的输入/输出方式。Java的老式IO,又称为OIO(Old IO)或传统IO。
OIO方式是面向流的输入/输出方式,建立的通道是单向的。传统IO是一种同步的阻塞IO,IO在进行读写时,该线程将被阻塞,线程无法进行其它操作。其缺点包括:
当客户端较多多时,会创建大量的处理线程。且每个线程都要占用栈空间和一些CPU时间,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阻塞可能带来频繁的上下文切换,且大部分上下文切换可能是无意义的,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NIO方式是面向缓冲区的输入/输出方式,创建的通道是双向的。
基于Java(JDK1.4)的NIO是一种同步非阻塞IO,主要有三大核心部分:Channel(通道),Buffer(缓冲区)和Selector(多路复用器)。
NIO基于Channel和Buffer进行操作,数据总是从通道读取到缓冲区中,或者从缓冲区写入到通道中。Selector用于监听多个通道的事件(例如:连接打开或数据到达)。因此,单个线程可以监听多个数据通道。
NIO的核心在于通道和缓冲区。通道表示打开到IO设备的连接,若需要使用NIO,需要获取用于连接IO设备的通道以及用于容纳数据的缓冲区;然后操作缓冲区,对数据进行处理。简而言之就是通道负责传输,缓冲区负责存储。
NIO技术省去了将操作系统的read buffer拷贝到程序的buffer,以及从程序buffer拷贝到socket buffer的步骤。
基于Java的NIO的出现,使网络传输的协议不再集中在IO读写上。NIO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块状读写;另外一个是多路复用技术(multiplex)。第一个特点改变了老式IO中,每次读写只有一个字节或两个字节的方式,提高了读写的速度;第二个特点改变了原来读写socket时候阻塞的同步状况,使socket的读写具有异步的功能。
因此,NIO方式的优点包括:
通过Channel注册到Selector上的状态来实现一种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Channel中数据的读取是通过Buffer,是非阻塞的读取方式;Selector采用单线程模型,线程的资源开销相对比较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基于NIO方式,可以将大量设备的字节流转化为可以识别的文本或数字。基于NIO方式,通过自有的Buffer系统,可以减少复制所带来的消耗;通过整套Channel,处理网络连接的通道的状态;实现高度可定制的线程模型,线程模型可以包括单线程、一个或多个线程池。
基于NIO方式实现通信交互数据的传输,可以加快项目的开发进度,开发者可以不用过多关注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的交互,更好的处理业务层的数据展示模块功能,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基于NIO高并发网络业务逻辑处理进行通信交互数据的传输,能实现更稳定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并能提高开发者的开发效率。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容,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与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之间,还包括: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授权认证请求消息,并转发至网络管理设备,以使得网络管理设备根据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确认移动终端合法之后,允许移动终端登录网络管理设备。
其中,授权认证请求消息,携带有用户名、密码、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
具体地,由于互联网安全漏洞、恶意软件扩散和恶意网络地址入侵,使数据在传输中非常不安全,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采集信息,因此,可以在传输通信交互数据之前,对移动终端进行授权认证,只向合法的移动终端发送通信交互数据,既可以保证数据安全传输,有可以保证数据实时有效更新,便于存储。
移动终端203与网络管理设备201之间的连接建立成功之后,移动终端203可以向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发送授权认证请求消息,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接收该授权认证请求消息。
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用于网络管理设备对移动终端进行授权认证,验证该移动终端是否为合法终端。
该移动终端为合法终端,指之前已授权该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具有获取通信交互数据的权限;该移动终端为非法终端,指之前未授权该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不具有获取通信交互数据的权限。
授权认证请求消息携带有向网络管理设备请求的请求参数。上述请求参数可以包括:用户名、密码、该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该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
用户名和密码,用于登录该网络管理设备。
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ID)号,为唯一的ID号。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接收该授权认证请求消息之后,可以将该授权认证请求消息转发至网络管理设备201。
网络管理设备201接收该授权认证请求消息之后,可以获取该授权认证请求消息携带的请求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合法终端的ID号,以及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会存储于网络管理设备201的数据库列表中。
网络管理设备201可以根据提取的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在该数据库列表中进行匹配。
如果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匹配成功,则网络管理设备201做出激活成功的响应,说明该移动终端为合法终端;如果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匹配失败,则网络管理设备201做出未授权或设备不存在的响应。
激活成功的消息,及未授权或设备不存在的消息,可以经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转发至移动终端203。
如果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匹配成功,网络管理设备201做出激活成功的响应之后,可以根据提取的用户名和密码在该数据库列表中进行匹配。
如果用户名和密码匹配成功,网络管理设备201做出快速登录的响应,移动终端203成功登录该网络管理设备201;如果用户名和密码匹配失败,网络管理设备201做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的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203可以包括用户授权模块2031和信息显示模块2032。
用户授权模块2031,用于向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发送携带有用户名、密码、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的授权认证请求消息。
信息显示模块2032,用于将接收通信交互数据并存储于本地数据库中,还可以用于将通信交互数据实时上传,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还可以防止网络异常导致的数据丢失,并且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网络管理设备对移动终端进行授权认证,保证仅向合法终端发送通信交互数据,能提高通信交互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更新的及时性。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容,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的具体步骤包括:基于NIO方式,接收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化为数据流。
具体地,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接收通信交互数据,基于NIO方式对通信交互数据进行协议解码,将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化为数据流。
将数据流拆包为单条数据,放入缓冲队列。
具体地,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基于NIO方式,对数据流进行拆包处理,获得若干条单条数据。
若干条,指一条或多条。
获得若干条单条数据之后,将上述若干条单条数据放入缓冲队列,分类型进行单个临时缓存。
将缓冲队列中的各单条数据,分发至移动终端。
具体地,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基于NIO方式,对缓冲队列中的数据进行分发,实现将通信交互数据转发至移动终端203。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于NIO方式将通信交互数据转化为数据流,拆包为单条数据,存入缓冲队列,分发至移动终端,基于NIO高并发网络业务逻辑处理进行通信交互数据的传输,能实现更稳定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并能提高开发者的开发效率。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容,通信交互数据,为网络管理设备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通信交互数据。
具体地,为了保证通信交互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网络管理设备201可以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对通信交互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将加密后的通信交互数据发送至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
预设的加密算法,可以为MD5信息摘要算法、Base64算法或安全散列算法(即哈希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SHA)等。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可以基于NIO方式,接收加密后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203。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终端203可以直接存储加密后的通信交互数据,在需要显示通信交互数据时,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对加密后的通信交互数据进行解密,获取明文形式的通信交互数据并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通信交互数据进行加密后再传输,能提高通信交互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容,授权认证请求消息,携带有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用户名、密码、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
具体地,为了保证通信交互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移动终端203可以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对用户名、密码、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进行加密,得到由数字、英文字母和符号组成的暗文字符串,将该暗文字符串作为授权认证请求消息发送至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
可以理解的是,该暗文字符串携带有加密后的用户名、密码、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
预设的加密算法,可以为MD5信息摘要算法、Base64算法或安全散列算法(即哈希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SHA)等。
相应地,网络管理设备201可以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对授权认证请求消息进行解密,获取明文形式的用户名、密码、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携带有加密后的用户名、密码、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的授权认证请求消息进行授权认证,保证仅向合法终端发送通信交互数据,能提高通信交互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容,加密算法为Base64算法。
具体地,可以采用Base64算法对通信交互数据进行加密。
Base64是网络上最常见的用于传输8Bit字节码的编码方式之一。Base64是一种基于64个可打印字符来表示二进制数据的方法。
Base64编码是从二进制到字符的过程,可用于在HTTP环境下传递较长的标识信息。采用Base64编码具有不可读性,需要解码后才能阅读。
因此,Base64算法兼顾了加密的安全性、速度和方便性,适合不同平台、不同语言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Base64算法将通信交互数据进行加密后再传输,能提高通信交互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且不影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的速率。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容,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前,还包括:基于TCP协议,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
具体地,移动终端203可以基于TCP协议,向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发送连接请求。
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202基于TCP协议,接收该连接请求。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TCP协议具有高可靠性,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乱序。TCP协议可以保证接收端毫无差错地接收到发送端发出的字节流,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TCP协议传输连接请求,能保证连接请求的传输安全,从而能安全地根据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能实现更稳定、安全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与上文描述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容,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连接建立模块301和解码转发模块302,其中:
连接建立模块301,用于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
解码转发模块302,用于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
具体地,连接建立模块301和解码转发模块302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
连接建立模块3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并做出响应,尝试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
如果尝试成功,则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建立成功,由通解码转发模块302进行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中转。
解码转发模块302可以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实时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该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的各模块实现相应功能的具体方法和流程详见上述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该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前述各实施例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因此,在前述各实施例中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描述和定义,可以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执行模块的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基于NIO高并发网络业务逻辑处理进行通信交互数据的传输,能实现更稳定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并能提高开发者的开发效率。
图4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01、存储器(memory)402和总线403;其中,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通过总线4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401用于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中并可在处理器4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0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基于NIO方式,接收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移动终端。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
基于NIO方式,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与所述基于NIO方式,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之间,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授权认证请求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网络管理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管理设备根据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确认所述移动终端合法之后,允许所述移动终端登录所述网络管理设备;
其中,所述授权认证请求消息,携带有用户名、密码、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所述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NIO方式,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的具体步骤包括:
基于NIO方式,接收所述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化为数据流;
将所述数据流拆包为单条数据,放入缓冲队列;
将所述缓冲队列中的各单条数据,分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交互数据,为所述网络管理设备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通信交互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认证请求消息,携带有根据预设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用户名、密码、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所述授权认证请求消息的消息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算法为Base64算法。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前,还包括:
基于TCP协议,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连接请求。
8.一种通信交互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
解码转发模块,用于基于NIO方式,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设备发送的通信交互数据,并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75846.2A 2020-09-16 2020-09-16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073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5846.2A CN112073963A (zh) 2020-09-16 2020-09-16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5846.2A CN112073963A (zh) 2020-09-16 2020-09-16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3963A true CN112073963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6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5846.2A Pending CN112073963A (zh) 2020-09-16 2020-09-16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396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9643A (zh) * 2021-03-10 2021-07-13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5296890A (zh) * 2022-08-02 2022-11-04 浙江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间数据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6725A1 (en) * 2002-01-22 2005-09-29 Sami Vaarala Method for sending messages over sec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links
US20120317025A1 (en) * 2011-06-13 2012-12-13 Erick Wong Selective Author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3491071A (zh) * 2013-09-06 2014-01-0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CN103530172A (zh) * 2012-07-03 2014-01-22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io的简易高效的socket通信框架
CN103618741A (zh) * 2013-12-09 2014-03-05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cp长连接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7169100A (zh) * 2017-05-16 2017-09-15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电动汽车远程监控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8234508A (zh) * 2018-01-16 2018-06-29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便携安全模式信息终端获取系统及其方法
CN108848569A (zh) * 2018-07-10 2018-11-20 内蒙古大学 一种基于Netty通信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资源共享系统
CN109309599A (zh) * 2018-09-06 2019-02-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路灯硬件平台实现物联网设备高并发通信的方法
CN109558450A (zh) * 2018-10-30 2019-04-02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汽车远程监控方法和装置
WO2019149006A1 (zh) * 2018-01-30 2019-08-08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获取、提供无线接入点接入信息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N110830491A (zh) * 2019-11-14 2020-02-21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车联网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586115A (zh) * 2020-04-26 2020-08-25 特瓦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6725A1 (en) * 2002-01-22 2005-09-29 Sami Vaarala Method for sending messages over sec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links
US20120317025A1 (en) * 2011-06-13 2012-12-13 Erick Wong Selective Author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3530172A (zh) * 2012-07-03 2014-01-22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io的简易高效的socket通信框架
CN103491071A (zh) * 2013-09-06 2014-01-0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CN103618741A (zh) * 2013-12-09 2014-03-05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cp长连接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7169100A (zh) * 2017-05-16 2017-09-15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电动汽车远程监控通信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8234508A (zh) * 2018-01-16 2018-06-29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便携安全模式信息终端获取系统及其方法
WO2019149006A1 (zh) * 2018-01-30 2019-08-08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获取、提供无线接入点接入信息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N108848569A (zh) * 2018-07-10 2018-11-20 内蒙古大学 一种基于Netty通信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资源共享系统
CN109309599A (zh) * 2018-09-06 2019-02-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路灯硬件平台实现物联网设备高并发通信的方法
CN109558450A (zh) * 2018-10-30 2019-04-02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汽车远程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0830491A (zh) * 2019-11-14 2020-02-21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车联网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586115A (zh) * 2020-04-26 2020-08-25 特瓦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利国: "Java SE 应用程序设计", 31 October 2007,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s: 44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9643A (zh) * 2021-03-10 2021-07-13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109643B (zh) * 2021-03-10 2022-09-30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5296890A (zh) * 2022-08-02 2022-11-04 浙江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间数据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5296890B (zh) * 2022-08-02 2024-03-12 浙江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间数据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1022B (zh) 一种微服务统一鉴权方法及网关
US1148980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mail access
US945092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mail access
US902103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mail access
US932571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mail access
CN108600268B (zh) 一种应用于非授信认证的加密解密方法及非授信认证系统
CN116471109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第一端及控制设备
CN108322416B (zh) 一种安全认证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638346B (zh) 一种用户数字证书的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8616540B (zh) 一种基于跨平台加密算法与声明式过滤认证的平台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5491073B (zh) 一种数据下载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25351B (zh) 一种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141365B (zh) 分布式微服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9729000B (zh)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213195A (zh) 一种登录认证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CN111181912A (zh) 浏览器标识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579657A (zh) 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0213247A (zh) 一种提高推送信息安全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83154A (zh) 一种基于Web中间件访问智能密码钥匙的系统及方法
CN112073963A (zh) 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040501B (zh) 基于平台即服务的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12653556A (zh) 一种基于token的微服务安全认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2689014A (zh) 一种双全工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49740A (zh) 一种资源数据的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14362931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注册和安全认证连接及指令交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