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3235A - 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3235A
CN112073235A CN202010912641.XA CN202010912641A CN112073235A CN 112073235 A CN112073235 A CN 112073235A CN 202010912641 A CN202010912641 A CN 202010912641A CN 112073235 A CN112073235 A CN 112073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machine
preset
user
user terminal
tok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26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3235B (zh
Inventor
邓延嵘
朱翔
马倩琳
林荫
韩文芸
田增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Developmen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Develop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Developmen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Development
Priority to CN2020109126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3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3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3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3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3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ticket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by monitoring network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95Network integration; Enabling network access i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包括:云服务器、与云服务器通讯连接的第一用户终端和多个第二用户终端;云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新建虚拟机指令和令牌分享信息,基于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虚拟机,基于令牌分享信息和预设虚拟机信息生成授权令牌,将授权令牌发送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多个第二用户终端接收授权令牌并使用授权令牌与虚拟机连接。本发明的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可以使多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虚拟机,增强了用户对个人虚拟机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KVM虚拟机最常用最主流的技术是spice(独立计算环境简单协议)协议,在中国,大部分企业和用户在使用虚拟机时都是采用的spice协议进行操作的,但是它还存在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只能单用户使用,如果当前虚拟机正在使用,其他用户如果通过spice协议连接虚拟机时则会把当前用户给挤掉,无法多个连接同时操作虚拟机统,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的使用场景,例如:教育场景,老师或者其他学生需要在自己的电脑上连接上该学生的虚拟机帮助或指导同学解决问题,并且该学生不能掉线,按照老师(其他同学)的引导帮助或者和老师(其他同学)一起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等。同时,虚拟机的所属用户无法授权别的用户使用自己的虚拟机,终端与虚拟机的连接和数据传输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实现了虚拟机的所属用户能够将自己的授权令牌自由分发至其它用户终端,增强了用户对个人虚拟机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使多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操作虚拟机,解决了原有虚拟机有新用户连接的时原始用户被挤掉线的问题,满足了更多的使用场景,通过令牌进行安全验证,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包括:云服务器、与所述云服务器通讯连接的第一用户终端和多个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新建虚拟机指令和令牌分享信息,基于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虚拟机,基于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和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生成授权令牌,将所述授权令牌发送到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接收所述授权令牌并使用所述授权令牌与所述虚拟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云服务器包括:
虚拟机创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新建虚拟机指令并基于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所述虚拟机;
令牌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并基于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和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生成授权令牌;
令牌共享模块,用于将所述授权令牌发送到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
安全验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和所述授权令牌,将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虚拟机。
优选地,所述虚拟机创建模块接收所述新建虚拟机指令并基于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所述虚拟机,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新建虚拟机指令;
获取预设虚拟机信息;
其中,预设虚拟机信息包括:虚拟机IP、所述虚拟机IP对应的虚拟机名称和与所述虚拟机IP对应的虚拟机端口信息;
基于所述虚拟机IP、所述虚拟机名称和所述虚拟机端口信息创建虚拟机。
优选地,所述令牌生成模块接收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并基于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和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生成授权令牌,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令牌分享信息;
其中,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包括:分享对象和令牌有效时间;
采用采用MD5消息摘要算法对所述虚拟机IP、所述虚拟机名称和所述虚拟机端口信息进加密获得密文信息;
采用所述令牌有效时间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标记获得授权令牌。
优选地,所述令牌共享模块将所述授权令牌发送到与所述分享对象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上。
优选地,所述安全验证模块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和所述授权令牌,将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虚拟机,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和所述授权令牌;
获取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和预设标准安全码;
若安全码与预设标准安全码相同,将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虚拟机;
获取所述授权令牌中的所述令牌有效时间;
当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虚拟机时,预设计时器开始计时,当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的连接时间超过所述令牌有效时间时,断开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虚拟机为用户提供由Windows和/或Linux作为系统支持的操作界面。
优选地,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还包括:
协同操作模块,用于实现多个用户终端进行协同操作;
所述协同操作模块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协同控制请求;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的控制许可指令;
将与所述控制许可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连接至预设协同控制层;
和/或,
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协同邀请信息;
获取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接收的同意邀请信息;
将与所述同意邀请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连接至预设协同控制层;
获取并存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的协同控制区域;
将所述协同控制区域发送到各个第二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预设协同控制层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各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操作,并按接收时间先后顺序在所述协同控制区域中执行对应的用户操作;
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断开连接请求;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的断开许可指令;
将与所述断开许可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断开与预设协同控制层的连接;
和/或,
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断开连接指令,
将与所述断开连接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断开与预设协同控制层的连接。
优选地,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还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用户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
所述监控模块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按时间先后顺序两次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
其中,第一次获取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获得第一待验证序列X=(x1,x2,...,xi,...,xd),第二次获取所述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获得第二待验证序列Y=(y1,y2,...,yi,...,yd);
基于所述第一待验证序列X=(x1,x2,...,xi,...,xd)和所述第二待验证序列Y=(y1,y2,...,yi,...,yd),计算综合安全评价指数;
若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大于预设数据安全阈值时,执行预设数据安全操作;
若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小于预设数据安全阈值时,执行预设数据风险预警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带宽测试数据;
其中,所述带宽测试数据包括:n个数据块和与所述n个数据块对应的发送时间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041
当接收到所述n个数据块时,对所述n个数据块依次标记接收时间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051
基于n个数据块对应的发送时间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052
和接收时间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053
计算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之间带宽测试水平指数: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054
其中,L为带宽测试水平指数,Si为n个数据块中第i个数据块的发送时间与接收时间的差值;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等于预设第一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零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预设第一负荷阈值且小于预设第二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低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二负荷阈值且小于预设第三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中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三负荷阈值且小于预设第四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高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等于预设第四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满负荷预警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r个行为样本;
基于所述r个行为样本,计算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055
其中,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056
为第c个行为判定指标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fz为P个行为样本中第z个行为样本,fc为第c个行为判定指标对应的预设判定基准,r为行为样本的总数,w1、w2、w3为预设权重值;
获取预设第一行为判定指标、预设第二行为判定指标和预设第三行为判定指标;
计算预设第一行为判定指标下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获得第一行为风险指数,计算预设第二行为判定指标下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获得第二行为风险指数,计算预设第三行为判定指标下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获得第三行为风险指数;
若第一行为风险指数大于预设第一行为安全指数阈值,
和/或,
第二行为风险指数大于预设第二行为安全指数阈值,
和/或,
第三行为风险指数大于预设第三行为安全指数阈值,
执行预设安全预警操作。
优选地,所述监控模块基于所述第一待验证序列X=(x1,x2,...,xi,...,xd)和所述第二待验证序列Y=(y1,y2,...,yi,...,yd),计算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具体包括:
计算综合安全评价指数: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061
其中,Q为综合安全评价指数,μ为预设分辨系数,xi为第一待验证序列中第i个属性值,yi为第二待验证序列中第i个属性值,k1、k2为预设权重系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应用中的示意图。
图中,正常情况下,用户A1使用VM1令牌与虚拟机vm1建立连接,用户A2使用VM2令牌与虚拟机vm2建立连接,用户A3使用VM3令牌与虚拟机vm3建立连接,用户A4使用VM4令牌与虚拟机vm3建立连接,如果用户B和用户C想要与用户A1进行协同操作时,用户A1将VM1令牌通过云服务器分享给用户B和用户C,用户B和用户C就可以使用用户A1分享的VM1令牌与虚拟机vm1建立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云服务器1、与所述云服务器1通讯连接的第一用户终端2和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
所述云服务器1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新建虚拟机指令和令牌分享信息,基于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虚拟机,基于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和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生成授权令牌,将所述授权令牌发送到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接收所述授权令牌并使用所述授权令牌与所述虚拟机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用户终端2具体为虚拟机的原始用户,已经与虚拟机建立连接;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具体为其他准备进行连接虚拟机的用户;用户终端可以是电脑、平板和智能手机;所述云服务器1接收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新建虚拟机指令后基于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虚拟机;所述云服务器1接收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令牌分享信息后基于令牌分享信息和预设虚拟机信息制成授权令牌;接着,将授权令牌发送给准备连接的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第二用户终端就可以使用接收到的授权令牌与虚拟机连接;
例如:当教师使用以虚拟机为基础的课堂平台时,希望多个学生可以连接到自己的课堂平台,同时,学生不能掉线还可以对课堂平台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将自身虚拟机课堂平台的全局唯一授权令牌通过令牌共享模块发送给多个学生使用的计算机,学生们就可以使用老师分给自己的全局唯一授权登入连接至教师的课堂平台,当教师在讲解题目时,可以请某位学生进行板演即让学生来先做题,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自己的计算机选择正确的答案;另外,当同学之间有问题需要进行交流时,甲同学可以将自己的交流平台的令牌通过令牌共享模块发送到乙同学,乙同学使用该令牌就可以连接到甲同学的交流平台,两个人就可以同时对交流平台上的作业难题一起操作解决。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虚拟机的所属用户能够将自己的授权令牌自由分发至其它用户终端,增强了用户对个人虚拟机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使多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操作虚拟机,解决了原有虚拟机有新用户连接的时原始用户被挤掉线的问题,满足了更多的使用场景,通过令牌进行安全验证,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所述云服务器1包括:
虚拟机创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新建虚拟机指令并基于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所述虚拟机;
令牌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并基于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和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生成授权令牌;
令牌共享模块,用于将所述授权令牌发送到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
安全验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发送的连接指令和所述授权令牌,将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连接到所述虚拟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云服务器1由虚拟机创建模块、令牌生成模块、令牌共享模块和安全验证模块组成;虚拟机创建模块接收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新建虚拟机指令后基于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虚拟机;令牌生成模块接收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令牌分享信息后基于令牌分享信息和预设虚拟机信息制成授权令牌;接着,令牌共享模块将授权令牌发送给准备连接的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第二用户终端就可以使用接收到的授权令牌与虚拟机连接;安全验证模块用于对第二用户终端使用的授权令牌进行验证,只有当第二用户终端使用的授权令牌的安全码与预设标准安全码相同时,安全验证模块才会将第二用户终端连接至虚拟机,否则,会提示令牌错误警告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云服务器1由虚拟机创建模块、令牌生成模块、令牌共享模块和安全验证模块组成,实现了虚拟机的所属用户能够将自己的授权令牌自由分发至其它用户终端,增强了用户对个人虚拟机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使多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操作虚拟机,解决了原有虚拟机有新用户连接的时原始用户被挤掉线的问题,满足了更多的使用场景,通过令牌进行安全验证,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所述虚拟机创建模块接收所述新建虚拟机指令并基于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所述虚拟机,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所述新建虚拟机指令;
获取预设虚拟机信息;
其中,预设虚拟机信息包括:虚拟机IP、所述虚拟机IP对应的虚拟机名称和与所述虚拟机IP对应的虚拟机端口信息;
基于所述虚拟机IP、所述虚拟机名称和所述虚拟机端口信息创建虚拟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云服务器1中的虚拟机创建模块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新建虚拟机指令时,获取预设虚拟机信息中的IP地址作为虚拟机的IP,同时预设虚拟机信息中存储有该虚拟机IP对应的虚拟机名称和虚拟机端口号,虚拟机创建模块依据虚拟机IP、虚拟机名称和虚拟机端口号创建一个虚拟机;每一个虚拟机中都包含该虚拟机对应的虚拟机IP、虚拟机名称和虚拟机端口号;虚拟机创建模块在新建虚拟机时,会调用相应的配置文件,可以根据虚拟机的用途和服务类型自动调整虚拟机的配置,还可以允许用户自行自定义设置虚拟机的主要参数;每一个虚拟机都有对应的操作系统作为支持,例如:Windows、Linus和Novell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虚拟机创建模块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新建虚拟机指令时,自动获取相应的配置文件创建虚拟机,该虚拟机可以允许多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操作,解决了原有虚拟机有新用户连接的时原始用户被挤掉线的问题,满足了更多的使用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所述令牌生成模块接收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并基于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和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生成授权令牌,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所述令牌分享信息;
其中,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包括:分享对象和令牌有效时间;
采用采用MD5消息摘要算法对所述虚拟机IP、所述虚拟机名称和所述虚拟机端口信息进加密获得密文信息;
采用所述令牌有效时间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标记获得授权令牌。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云服务器1中的令牌生成模块将每个虚拟机独有的虚拟机IP、虚拟机名称和虚拟机端口采用MD5消息摘要算法进行加密获得密文信息;采用令牌有效时间对密文信息进行标记获得授权令牌;其中,MD5消息摘要算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输出一个128为(16字节)的哈希值,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MD5消息摘要算法分为处理原文、设置初始值、循环加工和拼接四步;先计算出需要加密的原文即虚拟机IP、虚拟机名称和虚拟机端口号的比特长度,将该比特长度对512求余,如果求余的结果不等于448,就是对需要加密的原文进行填充,填充至原文的比特长度对512求余等于448,填充的方法就是第一位填充1,其余位填充0;接着,MD5的输出结构哈希值为128位,按每32位分成4组,这四组是由4个初始值不断演变得到;然后,对四个初始值的分组进行循环加工再进行拼接就获得了加密值;MD5消息摘要算法具有抗修改性和抗伪造性的特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令牌生成模块通过MD5消息摘要算法对虚拟机信息进行加密并标记令牌有效时间获得该虚拟机对应的授权令牌,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便于在验证用户使用令牌连接虚拟机时,能够避免伪造令牌的用户终端通过验证,确保用户可以将令牌分享给其他分享对象时,与虚拟机连接的都是用户指定的分享对象,实现了虚拟机的所属用户能够将自己的授权令牌自由分发至其它用户终端,增强了用户对个人虚拟机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使多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操作虚拟机,解决了原有虚拟机有新用户连接的时原始用户被挤掉线的问题,满足了更多的使用场景,通过令牌进行安全验证,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所述令牌共享模块将所述授权令牌发送到与所述分享对象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令牌分享信息中包含第一用户终端2的用户想要将授权令牌分享至的目标用户对象即分享对象,令牌共享模块将授权令牌分享给与分享对象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上;
例如:上课时,老师正在使用虚拟机课堂平台,当老师想请A组同学来连接虚拟机板演习题时,就可以指定将虚拟机课堂平台的的连接授权令牌通过令牌共享模块发送到A组同学的终端上,A组同学就可以使用手中的终端对对应的习题进行扮演,以此类推,老师想让B组同学进行板演习题,就将分享对象指定为B组同学对应的用户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虚拟机的所属用户能够将自己的授权令牌自由分发至指定的用户终端,增强了用户对个人虚拟机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使多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操作虚拟机,解决了原有虚拟机有新用户连接的时原始用户被挤掉线的问题,满足了更多的使用场景,通过令牌进行安全验证,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所述安全验证模块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发送的连接指令和所述授权令牌,将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连接到所述虚拟机,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和所述授权令牌;
获取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和预设标准安全码;
若安全码与预设标准安全码相同,将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虚拟机;
获取所述授权令牌中的所述令牌有效时间;
当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虚拟机时,预设计时器开始计时,当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的连接时间超过所述令牌有效时间时,断开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授权令牌具有自身附属的唯一安全码,第二用户终端使用的的授权令牌必须具有与预设标准安全码相同的安全码,才可以连接至虚拟机;若第二用户终端令牌的安全码与预设标准安全码不同,安全验证模块向用户终端发送令牌错误警告提示信息;当第二用户终端验证通过时,安全验证模块根据本地IP结合预设换算算法计算出虚拟机的IP,同时查询该虚拟机IP对应的虚拟机名称和虚拟机端口作为虚拟机信息,将通过安全验证的用户终端连接至与该虚拟机信息对应的虚拟机;如果多个用户终端都通过安全验证,就将他们全部连接至虚拟机;授权令牌上有令牌有效时间,当授权令牌与虚拟机建立连接时,预设计时器就开始计时,当连接时长超过令牌有效时间时,安全验证模块断开第二用户终端与虚拟机的连接。
例如:教师在使用虚拟机课堂平台时,在授课时,可以通过令牌分享模块向学生们发放该课堂平台的唯一授权令牌同时规定该令牌的有效时间为45分钟,同学们使用老师分发的唯一授权令牌连接至老师的课堂平台,在一节课45分钟时间结束后,令牌失效,这节课结束,老师授课完毕;同时,如果老师提前完成这节课的授课任务,老师可以直接通过令牌分享模块向学生的终端发送令牌回收指令,同学们的令牌立即失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验证模块通过验证第二用户终端使用的授权令牌的安全码和预设标准安全码是否相同,确定是否将用户终端连接至虚拟机,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还可以使多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操作虚拟机,解决了原有虚拟机有新用户连接的时原始用户被挤掉线的问题,满足了更多的使用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所述虚拟机为用户提供由Windows和/或Linux作为系统支持的操作界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虚拟机中安装有以Windows和/或Linux作为系统支持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对该操作界面进行操作,使用该操作界面与用户操作自己的计算机没有区别;Windows操作系统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Linux,全称GUN/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尤尼克斯)操作系统;
例如:两名作家需要共同完成一篇写作,A作家只需将自己的虚拟机写作平台的令牌分享给B作家,B作家使用A作家分享的令牌将自己使用的终端即计算机连接至写作平台,然后,A作家将写作文件在操作界面上打开,B作家也可以对该写作文件进行操作,两名作家就可以通过沟通在操作界面上共同完成这篇作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虚拟机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界面来使用虚拟机,增加了虚拟机的可操作性,同时,多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操作虚拟机的操作界面,解决了原有虚拟机有新用户连接的时原始用户被挤掉线的问题,满足了更多的使用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还包括:
协同操作模块,用于实现多个用户终端进行协同操作;
所述协同操作模块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发送的协同控制请求;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2接收的控制许可指令;
将与所述控制许可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连接至预设协同控制层;
和/或,
接收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协同邀请信息;
获取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接收的同意邀请信息;
将与所述同意邀请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连接至预设协同控制层;
获取并存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2接收的协同控制区域;
将所述协同控制区域发送到各个第二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预设协同控制层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2和各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操作,并按接收时间先后顺序在所述协同控制区域中执行对应的用户操作;
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发送的断开连接请求;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2接收的断开许可指令;
将与所述断开许可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断开与预设协同控制层的连接;
和/或,
接收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的断开连接指令,
将与所述断开连接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断开与预设协同控制层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用户终端2可以向准备连接虚拟机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协同连接邀请,待第二用户终端同意邀请后就将第二用户终端连接至预设协同控制层;第二用户终端也可以向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协同控制请求,当第一用户终端2同意第二用户终端的协同控制时,就将第二用户终端连接至预设协同控制层;第一用户终端2可以随时断开任意已经与虚拟机建立连接的第二用户终端,想要断开的用户终端也可以发出断开请求,待第一用户终端2同意后可以断开与预设协同控制层的连接;第一用户终端2的用户可以设置协同控制区域即该区域内各个用户终端可以同时进行操作;预设协同控制层接收各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操作,按照接收时间先后顺序执行用户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协同控制层实现了多个用户终端同时连接在协同控制区域内进行操作,解决了原有虚拟机有新用户连接的时原始用户被挤掉线的问题,满足了更多的使用场景,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和断开与协同控制层的连接时,都需要向第一用户终端2发送请求,增强了虚拟机的所属用户对个人虚拟机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还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用户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
所述监控模块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按时间先后顺序两次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
其中,第一次获取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获得第一待验证序列X=(x1,x2,...,xi,...,xd),第二次获取所述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获得第二待验证序列Y=(y1,y2,...,yi,...,yd);
基于所述第一待验证序列X=(x1,x2,...,xi,...,xd)和所述第二待验证序列Y=(y1,y2,...,yi,...,yd),计算综合安全评价指数;
若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大于预设数据安全阈值时,执行预设数据安全操作;
若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小于预设数据安全阈值时,执行预设数据风险预警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带宽测试数据;
其中,所述带宽测试数据包括:n个数据块和与所述n个数据块对应的发送时间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161
当接收到所述n个数据块时,对所述n个数据块依次标记接收时间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162
基于n个数据块对应的发送时间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163
和接收时间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164
计算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之间带宽测试水平指数: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165
其中,L为带宽测试水平指数,Si为n个数据块中第i个数据块的发送时间与接收时间的差值;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等于预设第一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零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预设第一负荷阈值且小于预设第二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低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二负荷阈值且小于预设第三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中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三负荷阈值且小于预设第四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高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等于预设第四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满负荷预警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r个行为样本;
基于所述r个行为样本,计算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171
其中,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172
为第c个行为判定指标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fz为P个行为样本中第z个行为样本,fc为第c个行为判定指标对应的预设判定基准,r为行为样本的总数,w1、w2、w3为预设权重值;
获取预设第一行为判定指标、预设第二行为判定指标和预设第三行为判定指标;
计算预设第一行为判定指标下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获得第一行为风险指数,计算预设第二行为判定指标下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获得第二行为风险指数,计算预设第三行为判定指标下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获得第三行为风险指数;
若第一行为风险指数大于预设第一行为安全指数阈值,
和/或,
第二行为风险指数大于预设第二行为安全指数阈值,
和/或,
第三行为风险指数大于预设第三行为安全指数阈值,
执行预设安全预警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监控模块按时间先后顺序连续两次获取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授权令牌的安全码,将第一次获取的安全码作为第一待验证序列,第二次获取的安全码作为第二待验证序列;基于第一待验证序列和第二待验证序列计算出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即精确分析这两个待验证序列是否相同,若相同,说明用户终端与虚拟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属于安全状态,若不相同,说明安全码存在被篡改或伪造的可能,具有入侵风险;如果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大于安全值时,系统对用户终端与虚拟机之间的连接不做任何操作,如果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小于安全值时,说明系统存在入侵风险,则应立即断开终端与虚拟机之间的连接,并向终端发送危险警告提示信息;获取多个第二用户终端2发送的带宽测试数据,带宽测试数据就是任意数据,该任意数据具有n个数据块,同时用户终端对n个数据块标记上对应的发送时间,监控模块接收到n个数据块时,也对其标记对应的接收时间,依据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就可以计算用户终端与虚拟机之间数据传输通道的负载比即带宽测试水平指数;用户终端与虚拟机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负载比具有零负荷、低负荷、中负荷、高负荷和满负荷等级;当带宽测试水平系数等于0时,数据传输通道属于零负荷水平,说明未进行任何数据传输,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请求信息;当带宽测试水平系数大于0但小于0.5时,数据传输通道属于低负荷水平,适当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请求信息;当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0.5但小于0.8时,数据传输通过属于中负荷水平,适当减少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请求信息;当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0.8但小于1时,数据传输通道属于高负荷水平,多减少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请求信息;当带宽测试水平指数等于1时,数据传输通道属于满负荷水平,一直减少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请求信息;用户终端可以采集用户正常行为的行为样本,将行为样本数据发送到监控模块,监控模块可以根据行为样本构建一定行为判定指标下的行为风险评价指数算法,将计算出的风险评价指数与预设行为安全阈值比较,从而判断用户行为是否存在非正常行为,即被入侵;例如:第一行为判定指标为用户对重要或敏感文件的访问量,第二行为判定指标为用户对对重要或敏感文件的访问频率,第三行为判定指标为用户对重要或敏感文件的访问停留时间,这三者有一者与用户的正常行为不同,都存在终端被入侵的风险,就要发出被入侵警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增设了对多个第二用户终端与虚拟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进行和用户行为安全监控的功能,实时精准地检测数据是否被篡改或伪造,监控用户终端是否被恶意入侵,提升了用户终端与虚拟机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为用户终端和虚拟机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还可以自动调节用户与虚拟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的负载,提升了用户终端与虚拟机之间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所述监控模块基于所述第一待验证序列X=(x1,x2,...,xi,...,xd)和所述第二待验证序列Y=(y1,y2,...,yi,...,yd),计算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具体包括:
计算综合安全评价指数:
Figure BDA0002663871000000191
其中,Q为综合安全评价指数,μ为预设分辨系数,xi为第一待验证序列中第i个属性值,yi为第二待验证序列中第i个属性值,k1、k2为预设权重系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发明实施例计算两个待验证序列的综合安全评价指数,是将待验证序列放在多维空间中,从而比较多维空间中两个待验证序列中的属性值之间的绝对距离,再将两个待验证序列中的属性值作为对应的两个向量,通过计算该两个向量的夹角余弦值来评估它们的相似度;同时,对比较绝对距离和计算向量夹角余弦值赋予对应的权重值k1、k2;μ为分辨系数,μ越小,分辨力越大,一般的μ的取值区间为[0,1],当μ≤0.5463时,分辨力最好,通常取μ=0.5。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两个待验证序列的属性值的绝对距离和属性值作为向量构成的向量夹角计算两个待验证序列的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实现了精准分析用户终端向虚拟机发送的数据是否存在被篡改或伪造的可能,规避了系统被入侵的风险,不仅提升了用户终端与虚拟机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还为虚拟机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器、与所述云服务器通讯连接的第一用户终端和多个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新建虚拟机指令和令牌分享信息,基于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虚拟机,基于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和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生成授权令牌,将所述授权令牌发送到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接收所述授权令牌并使用所述授权令牌与所述虚拟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包括:
虚拟机创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新建虚拟机指令并基于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所述虚拟机;
令牌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并基于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和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生成授权令牌;
令牌共享模块,用于将所述授权令牌发送到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
安全验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和所述授权令牌,将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虚拟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创建模块接收所述新建虚拟机指令并基于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创建所述虚拟机,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新建虚拟机指令;
获取预设虚拟机信息;
其中,预设虚拟机信息包括:虚拟机IP、所述虚拟机IP对应的虚拟机名称和与所述虚拟机IP对应的虚拟机端口信息;
基于所述虚拟机IP、所述虚拟机名称和所述虚拟机端口信息创建虚拟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令牌生成模块接收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并基于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和所述预设虚拟机信息生成授权令牌,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令牌分享信息;
其中,所述令牌分享信息包括:分享对象和令牌有效时间;
采用采用MD5消息摘要算法对所述虚拟机IP、所述虚拟机名称和所述虚拟机端口信息进加密获得密文信息;
采用所述令牌有效时间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标记获得授权令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令牌共享模块将所述授权令牌发送到与所述分享对象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验证模块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和所述授权令牌,将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虚拟机,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和所述授权令牌;
获取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和预设标准安全码;
若安全码与预设标准安全码相同,将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虚拟机;
获取所述授权令牌中的所述令牌有效时间;
当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到所述虚拟机时,预设计时器开始计时,当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的连接时间超过所述令牌有效时间时,断开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为用户提供由Windows和/或Linux作为系统支持的操作界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协同操作模块,用于实现多个用户终端进行协同操作;
所述协同操作模块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协同控制请求;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的控制许可指令;
将与所述控制许可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连接至预设协同控制层;
如/或,
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协同邀请信息;
获取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接收的同意邀请信息;
将与所述同意邀请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连接至预设协同控制层;
获取并存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的协同控制区域;
将所述协同控制区域发送到各个第二用户终端;
其中,所述预设协同控制层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各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操作,并按接收时间先后顺序在所述协同控制区域中执行对应的用户操作;
接收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断开连接请求;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的断开许可指令;
将与所述断开许可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断开与预设协同控制层的连接;
和/或,
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断开连接指令,
将与所述断开连接指令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断开与预设协同控制层的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用户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
所述监控模块执行包括如下操作:
按时间先后顺序两次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
其中,第一次获取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获得第一待验证序列X=(x1,x2,...,xi,...,xd),第二次获取所述所述授权令牌的安全码获得第二待验证序列Y=(y1,y2,...,yi,...,yd);
基于所述第一待验证序列X=(x1,x2,...,xi,...,xd)和所述第二待验证序列Y=(y1,y2,...,yi,...,yd),计算综合安全评价指数;
若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大于预设数据安全阈值时,执行预设数据安全操作;
若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小于预设数据安全阈值时,执行预设数据风险预警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带宽测试数据;
其中,所述带宽测试数据包括:n个数据块和与所述n个数据块对应的发送时间
Figure FDA0002663870990000041
当接收到所述n个数据块时,对所述n个数据块依次标记接收时间
Figure FDA0002663870990000042
基于n个数据块对应的发送时间
Figure FDA0002663870990000043
和接收时间
Figure FDA0002663870990000044
计算用户终端与所述虚拟机之间带宽测试水平指数:
Figure FDA0002663870990000045
其中,L为带宽测试水平指数,Si为n个数据块中第i个数据块的发送时间与接收时间的差值;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等于预设第一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零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预设第一负荷阈值且小于预设第二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低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二负荷阈值且小于预设第三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中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大于等于预设第三负荷阈值且小于预设第四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高负荷操作;
若带宽测试水平指数等于预设第四负荷阈值时,执行预设带宽满负荷预警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r个行为样本;
基于所述r个行为样本,计算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
Figure FDA0002663870990000051
其中,
Figure FDA0002663870990000052
为第c个行为判定指标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fz为P个行为样本中第z个行为样本,fc为第c个行为判定指标对应的预设判定基准,r为行为样本的总数,w1、w2、w3为预设权重值;
获取预设第一行为判定指标、预设第二行为判定指标和预设第三行为判定指标;
计算预设第一行为判定指标下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获得第一行为风险指数,计算预设第二行为判定指标下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获得第二行为风险指数,计算预设第三行为判定指标下的用户行为风险评价指数获得第三行为风险指数;
若第一行为风险指数大于预设第一行为安全指数阈值,
和/或,
第二行为风险指数大于预设第二行为安全指数阈值,
和/或,
第三行为风险指数大于预设第三行为安全指数阈值,
执行预设安全预警操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基于所述第一待验证序列X=(x1,x2,...,xi,...,xd)和所述第二待验证序列Y=(y1,y2,...,yi,...,yd),计算综合安全评价指数,具体包括:
计算综合安全评价指数:
Figure FDA0002663870990000061
其中,Q为综合安全评价指数,μ为预设分辨系数,xi为第一待验证序列中第i个属性值,yi为第二待验证序列中第i个属性值,k1、k2为预设权重系数。
CN202010912641.XA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 Active CN112073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2641.XA CN112073235B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2641.XA CN112073235B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3235A true CN112073235A (zh) 2020-12-11
CN112073235B CN112073235B (zh) 2021-07-27

Family

ID=7366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2641.XA Active CN112073235B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323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6133A (zh) * 2021-06-29 2021-11-09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98617A (zh) * 2021-03-26 2022-06-07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针对安防监控联网实现大规模多任务并行检测处理的装置
US20230281288A1 (en) * 2022-03-03 2023-09-07 National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Federation Server that supports security access of terminal device of the us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496A (zh) * 2015-01-22 2015-04-29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临时代理的虚拟机访问系统及服务器
US20150256341A1 (en) * 2012-11-22 2015-09-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Virtual Machine
CN105162774A (zh) * 2015-08-05 2015-12-16 深圳市方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机登陆方法、用于终端的虚拟机登陆方法及装置
CN106487829A (zh) * 2015-08-26 2017-03-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控制系统、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0400063A (zh) * 2019-07-10 2019-11-01 郑州厚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互助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56341A1 (en) * 2012-11-22 2015-09-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Virtual Machine
CN104580496A (zh) * 2015-01-22 2015-04-29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临时代理的虚拟机访问系统及服务器
CN105162774A (zh) * 2015-08-05 2015-12-16 深圳市方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机登陆方法、用于终端的虚拟机登陆方法及装置
CN106487829A (zh) * 2015-08-26 2017-03-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控制系统、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0400063A (zh) * 2019-07-10 2019-11-01 郑州厚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互助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617A (zh) * 2021-03-26 2022-06-07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针对安防监控联网实现大规模多任务并行检测处理的装置
CN113626133A (zh) * 2021-06-29 2021-11-09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281288A1 (en) * 2022-03-03 2023-09-07 National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Federation Server that supports security access of terminal device of the us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11886565B2 (en) * 2022-03-03 2024-01-30 National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Federation Server that supports security access of terminal device of the us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3235B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3235B (zh) 一种虚拟机多功能互助系统
CN110365491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数据共享系统
CN109669986A (zh) 基于区块链的黑名单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33093A (zh) 账户密钥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2167B (zh) 机器学习模型的联合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81297A (zh) 区块链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475484B (zh) USB key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9413096A (zh) 一种多应用的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865028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管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49321A (zh) 登陆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11709860B (zh) 遗嘱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8517982A (ja) 自動再チャージ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サーバ
CN10490193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系统、终端、服务器
CN104253687B (zh) 降低验证效率方法、生成验证码方法、相关系统及服务器
CN109101664A (zh) 一种轻量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569263A (zh) 跨私域数据的安全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66168A (zh) 实现隐私保护的业务标签查询方法及装置
WO2022206431A1 (zh) 查询Fabric区块链账本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67802B (zh) 一种用户标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5507A (zh) 事务请求有效性识别和发起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4866282B (zh)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399128A (zh) 一种用户数据的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7390277A (zh) 一种课程资源和服务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935070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1152825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systemic error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gorith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