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6207A - 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6207A
CN112056207A CN202011049111.3A CN202011049111A CN112056207A CN 112056207 A CN112056207 A CN 112056207A CN 202011049111 A CN202011049111 A CN 202011049111A CN 112056207 A CN112056207 A CN 112056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inbred line
selecting
vegetable
self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91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彭飞
晋晨
彭凌霄
屈嘉峥
袁希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nchuang Vegetable Molecular Breed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nchuang Vegetable Molecular Breed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nchuang Vegetable Molecular Breed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nchuang Vegetable Molecular Breed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91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62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6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6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4Processes of selection involving genotypic or phenotypic markers; Methods of using phenotypic markers for sele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获得遗传稳定的黑菜自交系S03;2)选择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乌菜自交系W24;3)以黑菜自交系S03为母本,以乌菜自交系W24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代;4)从F1群体中筛选出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得到F2;5)从F2群体中按照上述标准筛选出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得到F3;6)按照上述方式经过不断自交选择,经五代筛选得到F5,在F5群体中选出最优单株。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出具有新的特征的乌菜品种,扩充丰富小白菜种质资源,拓展乌菜生产和消费市场。

Description

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不结球白菜又称小白菜、青菜和小油菜,原产我国,在南方广泛种植,近年来,经北方大量引种栽培,已在全国普遍生产与消费。具有适应性广、生长期短、速生、省工易种、营养丰富等特点,受到广大农业生产者的青睐。乌菜是小白菜的一个变种,盛产于沿淮和西北沿线等地区,具有粗纤维少、口感好、炒食易烂和耐寒等特点。乌菜分为黄心乌和黑心乌,从传统种质资源到生产性品种,二者都是白梗资源和品种。相比于青梗菜具有味淡的特点,对于喜爱小白菜味浓的地区,乌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扩充丰富小白菜种质资源,拓展乌菜生产和消费市场,通过杂交分离再纯化的传统选育方法,培育出了青梗乌菜的纯合材料,为创造优良的青梗乌菜杂交种奠定了基础。
经检索,对于乌菜的选育,现有技术已有相关的申请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376427.7,公开日期为2013年12月25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紫色乌塌菜的选育方法,其方法为:以紫红色不结球白菜PC601为母本,通过与乌塌菜自交系YW905杂交获得表现为紫红色的F1代植株;以自交系YW905为回交父本对杂种植株进行回交;经过多代回交,选择综合性状接近YW905性状、植株颜色为紫红色植株进行自交,获得遗传稳定的、田间表现为紫红色的乌塌菜材料。该申请案的方法采用自交系YW905为回交父本对杂种植株进行多代回交得到紫红色的乌塌菜。此育种方法中,紫色是显性性状,通过不断回交乌菜,可以获得紫色乌菜材料。然而本技术方法中的青梗是数量性状,通过不断回交的育种方法无法获得青梗乌菜材料,因此亟需发明一种新的青梗乌菜的选育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青梗乌菜种质资源的空白,为扩充丰富小白菜种质资源,拓展乌菜生产和消费市场,通过杂交分离再纯化的选育方法,培育出了青梗乌菜的纯合材料,为以后创造出性状优良的青梗乌菜杂交种奠定了基础。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获得遗传稳定的黑菜自交系S03;
2)选择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乌菜自交系W24;
3)以黑菜自交系S03为母本,以乌菜自交系W24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
4)从F1群体中筛选出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得到F2;
5)从F2群体中按照上述标准筛选出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得到F3;
6)按照上述方式经过不断自交选择,经五代筛选得到F5,在F5群体中选出最优单株。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黑菜自交系S03的亲和指数为1.8。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乌菜自交系W24的亲和指数为2.2。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黑菜自交系S03取自江苏南通黑菜品种经5代自交纯化而成的自交系。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乌菜自交系W24取自安徽淮南乌菜品种经6代自交纯化而成的自交系。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F1~F5代的筛选过程如下:在F1群体中选出至少4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2群体中选出至少5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3群体中选出至少5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4群体中选出至少6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5群体中选出一个最优单株。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F1~F5代的筛选依据为:筛选梗色更青、叶片更为皱缩的优良单株。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黑菜自交系S03特征为:株型直立、圆叶下耷、梗色青。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乌菜自交系W24特征为:株型紧凑半直立、叶片皱缩、白梗。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的乌菜材料和品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填补了现有资源中关于青梗乌菜材料的空白,改变了传统乌菜白梗味淡的特点,增大了乌菜的消费区域,创造出了具备青梗以及叶片皱缩特征的青梗乌菜资源,具体特征为:株型紧凑半直立,外叶深绿近圆形,褶皱均匀,心叶深绿不变黄,梗青扁平,且纤维含量较少,风味品质好,耐寒性强,本发明的方法丰富了小白菜种质资源。
(2)本发明的选育方法,通过首次采用选择遗传稳定的黑菜自交系S03作为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乌菜自交系W24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后代通过不断自交选择,经过自交五代即可培育出了兼具青梗以及叶片皱缩特征的青梗乌菜的纯合材料。
(3)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培育的青梗乌菜不仅具有最显著的青梗特征,而且梗宽和单株质量要显著大于W24与墨秀一号,同时,相比W24与墨秀一号具有更强的耐寒性和耐抽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以S03和W24为亲本的青梗乌菜材料选育线路图;
图2为现有的传统乌菜商业品种墨秀一号的图片;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青梗乌菜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约”用于提供与给定术语、度量或值相关联的灵活性和不精确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确定具体变量的灵活性程度。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中的至少一个”旨在与“......中的一个或多个”同义。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个”明确包括仅A、仅B、仅C以及它们各自的组合。
浓度、量和其他数值数据可以在本文中以范围格式呈现。应当理解,这样的范围格式仅是为了方便和简洁而使用,并且应当灵活地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叙述为范围极限的数值,而且还包括涵盖在所述范围内的所有单独的数值或子范围,就如同每个数值和子范围都被明确叙述一样。例如,约1至约4.5的数值范围应当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叙述的1至约4.5的极限值,而且还包括单独的数字(诸如2、3、4)和子范围(诸如1至3、2至4等)。相同的原理适用于仅叙述一个数值的范围,诸如“小于约4.5”,应当将其解释为包括所有上述的值和范围。此外,无论所描述的范围或特征的广度如何,都应当适用这种解释。
任何方法或过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任何步骤可以以任何顺序执行,并且不限于权利要求中提出的顺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获得遗传稳定的黑菜自交系S03;该亲本S03是江苏南通黑菜品种经5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亲和指数1.8,生长速度较快,具有以下特征:株型较直立,圆叶下耷,梗色青,品质好;
2)选择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乌菜自交系W24;该亲本W24是安徽淮南乌菜品种经6代自交纯化而成的自交系,亲和指数2.2,具有以下特征:株型紧凑半直立,叶片皱缩,白梗,耐寒性好。
3)2015年3月对选定的材料进行配组:以黑菜自交系S03为母本,以乌菜自交系W24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代;
4)从F1群体中筛选出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得到F2;
5)从F2群体中按照上述标准筛选出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得到F3;
6)按照上述方式经过不断自交选择,经五代筛选得到F5,在F5群体中选出最优单株。所述F1~F5代的筛选过程如下:在F1群体中选出至少4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2群体中选出至少5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3群体中选出至少5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4群体中选出至少6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5群体中选出一个最优单株。F1~F5代的筛选筛选规则为:筛选梗色更青、叶片更为皱缩的优良单株。具体选育线路图如图1所示。
2019年9月在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农业示范园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亲本之一W24和商业型品种墨秀一号作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品比试验小区面积均为12m2。12月20日进行采收,并考察测定三个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各材料采收期生物学特性差异如表1。通过对表1的观察发现,三者的叶片均为皱缩,叶色都是墨绿色。W24和墨秀一号在性状上差异不大,都是白梗皱叶,W24的植株高度、叶梗宽度和单株质量小于墨秀一号,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相比于W24和墨秀一号,本发明制备的青梗乌菜最显著的特征差异是青梗,且青梗乌菜的梗宽和单株质量要显著大于W24与墨秀一号。
表1各材料采收期生物学特性差异表
Figure BDA0002708985760000041
注:*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α=0.05)
图2为现有的传统乌菜墨秀一号的图片;图3为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青梗乌菜的图片,能观察到叶片皱缩的特征。通过图2和图3的对比可知,本发明的方法培育的青梗乌菜的梗色要明显青于传统乌菜,并且在宽度和高度上,青梗乌菜具有一定优势。
a、耐寒性鉴定
在记录植株性状的同时,还侧重观察三个试验材料的抽薹开花时间,经统计:墨秀一号在3月16日进入初花期,W24(父本)的初花期为3月17日,而青梗乌菜材料的初花期为3月20日。可见,本发明培育的青梗乌菜材料的耐寒性和耐抽苔特性,要强于商业品种墨秀一号和亲本材料W24。
b、材料特征特性
经统计:本发明制备的青梗乌菜成株平均株高为26cm,单株平均质量为680g,株型紧凑半直立,外叶深绿近圆形,褶皱均匀,心叶深绿不变黄,梗青扁平,且纤维含量较少,风味品质好,耐寒性强。
c、栽培技术要点
南京地区从8月下旬开始均可播种,一般2~3d即出苗,出苗后要及时间苗。苗期的水分管理要根据天气灵活调节以控制湿度,提高菜苗的质量,并做好苗期的病虫害防治,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策略。苗龄25d左右可移栽定植,也可以直播,通常乌菜小高畦或平畦栽培,株行距20~30cm,定植结束,浇足定根水以确保存活率。植株生长期可根据心叶的颜色,植株的长势,决定是否追施速效肥,12月份至1月份采收。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为利用安徽淮南乌菜品种经6代自交纯化而成的自交系为父本,以稳定遗传的小白菜自交系为母本进行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获得遗传稳定的乌菜自交系W24;
2)选择获得遗传稳定的小白菜自交系QY24;
3)以小白菜自交系QY24为母本,以乌菜自交系W24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F1群体均具有以下特征:株型异常塌地,叶片轻微皱缩,叶柄显白且较窄。在F1群体中筛选出综合性状相对较好的4个单株进行自交,获得F2。F2群体依然具有F1群体的特征,没有任何一种单株满足本发明想得到的皱叶青柄的特征,因此并未进行下一步的选育。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为利用安徽淮南乌菜品种经6代自交纯化而成的自交系为父本,以稳定遗传的小白菜自交系HC3为母本进行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获得遗传稳定的乌菜自交系W24;
2)选择获得遗传稳定的小白菜自交系HC3;
3)以小白菜自交系HC3为母本,以乌菜自交系W24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F1群体具有以下特征:株型异常直立松散,不成型,叶片轻微皱缩,叶柄宽度极窄。在F1群体中筛选出综合性状相对较好的4个单株进行自交,获得F2。F2群体依然具有F1群体的特征,因此并未进行下一步的选育。

Claims (9)

1.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获得遗传稳定的黑菜自交系S03;
2)选择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乌菜自交系W24;
3)以黑菜自交系S03为母本,以乌菜自交系W24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代;
4)从F1群体中筛选出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得到F2;
5)从F2群体中按照上述标准筛选出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得到F3;
6)按照上述方式经过不断自交选择,经五代筛选得到F5,在F5群体中选出最优单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菜自交系S03的亲和指数为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菜自交系W24的亲和指数为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菜自交系S03取自江苏南通黑菜品种经5代自交纯化而成的自交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菜自交系W24取自安徽淮南乌菜品种经6代自交纯化而成的自交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1~F5代的筛选过程如下:在F1群体中选出至少4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2群体中选出至少5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3群体中选出至少5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4群体中选出至少6个优良单株进行自交,在F5群体中选出一个最优单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1~F5代的筛选依据为:筛选梗色更青、叶片更为皱缩的优良单株。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菜自交系S03特征为:株型直立、圆叶下耷、梗色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菜自交系W24特征为:株型紧凑半直立、叶片皱缩、白梗。
CN202011049111.3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 Pending CN1120562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9111.3A CN112056207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9111.3A CN112056207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6207A true CN112056207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3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9111.3A Pending CN112056207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620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4515A (zh) * 2013-08-26 2013-12-18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紫色乌塌菜雄性不育系的转育方法
CN103461100A (zh) * 2013-08-26 2013-12-25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紫色乌塌菜的选育方法
US20150223422A1 (en) * 2012-09-04 2015-08-13 Sung Ha Lee Novel plant variety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hongkyeongchae, and method for breeding the same
CN107581059A (zh) * 2017-10-27 2018-01-1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一种紫色大白菜育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3422A1 (en) * 2012-09-04 2015-08-13 Sung Ha Lee Novel plant variety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hongkyeongchae, and method for breeding the same
CN103444515A (zh) * 2013-08-26 2013-12-18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紫色乌塌菜雄性不育系的转育方法
CN103461100A (zh) * 2013-08-26 2013-12-25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紫色乌塌菜的选育方法
CN107581059A (zh) * 2017-10-27 2018-01-1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一种紫色大白菜育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ITAMOTO,NAOKO等: "Development of late-bolting F-1 hybrids of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rapa L.) allowing early spring cultivation without heating", 《EUPHYTICA》 *
史永弟: "构建Ar与Cc亚基因组导入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导入系群体",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农业科学辑》 *
夏彭飞等: "青梗乌菜育种材料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
尹凤龙等: "饲油两用油菜高产栽培", 《新农业》 *
李子雄: "油菜抗寒种质材料筛选与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农业科学辑》 *
符明联等: "油菜蚜虫防控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舒英杰等: "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生物学杂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opal Flowering behaviour, male sterility and berry setting in tetraploid Solanum tuberosum germplasm
CN108235904A (zh) 一种早熟棉品种的种性保持和原种生产方法
CN114223533A (zh) 一种高产易脱壳苦荞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5210850B (zh) 一种观赏菜薹种质资源的创制方法
CN105052732A (zh) 一种紫色花椰菜杂交品种的育种方法
CN114831021B (zh) 一种适用于微型盆景的观赏油菜品种培育方法
CN110100721A (zh) 一种紫红叶观光型多用途甘蓝型油菜选育方法
CN115968771A (zh) 一种紫甘蓝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12673954B (zh) 一种有限生长习性芝麻的高产育种方法
Kim et al. Control of growth habit in determinate lablab bean (Lablab purpureus) by temperature and photoperiod
CN112056207A (zh) 一种青梗乌菜材料的选育方法
CN112655546B (zh) 一种三蒴型芝麻的高产定向改良方法
CN105918109B (zh) 一种紫色快菜选育方法
CN106962186A (zh) 一种抗倒伏甜荞品种提纯复壮的方法
CN114145225A (zh) 早熟高产小叶无蜡粉油菜薹常香苔502的选育方法
CN114145227A (zh) 早熟高产菜薹用油菜新品种油苔929的选育方法
CN111374043A (zh) 一种选育薹用青梗菜的方法
CN113396814B (zh) 一种抗病、耐热、速生且口感良好的不结球白菜的选育方法
Onyango et 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East African AAB and AA dessert bananas (Musa spp.)
Gordana The phenological and pomological traits of selected genotypes of wild pear [Pyrus pyraster (L.) Du Roi] importa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generative rootstocks
CN116584370B (zh) 一种适合北方种植的小葱种质资源的创制方法
USPP31837P2 (en) Sweetpotato plant named ‘NCORNSP-024SCRI’
USPP31855P2 (en) Sweetpotato plant named ‘NCORNSP-025SCK’
USPP35702P2 (en) Sweetpotato plant named ‘NCORNSP-028SCKL’
CN114097602B (zh) 一种观赏葵花三元杂交制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