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5175A - 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5175A
CN112055175A CN202010887830.6A CN202010887830A CN112055175A CN 112055175 A CN112055175 A CN 112055175A CN 202010887830 A CN202010887830 A CN 202010887830A CN 112055175 A CN112055175 A CN 112055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video
target
equipment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78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5175B (zh
Inventor
钟广海
叶奇
李翔
邓志吉
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78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5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5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5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包括:第一设备获取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并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在第一设备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目标第二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通过基站转发到视频监控平台。上述方案,由其他带宽充足的监控设备转发监控画面视频,能够有效调配网络资源。

Description

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技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应用技术热点之一,它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场合。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的提高、宽带网络的普及、国内安防视频监控市场持续飞速发展,而视频监控的应用领域更是遍及各行各业,所以,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研究出高质量、高速度、适用于多种场合的协商传输系统是当下视频监控领域的首要任务。
目前,在旅游景区或者商场等人流量密度大、分布随机性强的4G/5G网络环境下,当出现人群聚集等高峰使用网络资源时,单个基站很容易出现带宽过载或者带宽不足的情况。如果监控设备依然通过该基站直接推送视频,很容易出现播放卡顿延迟问题。用户和监控设备在同一个基站下,网络资源不足时容易出现竞争,既影响用户上网需求,又影响监控网络的稳定性。如果通过增加基站数目,成本较高,非高峰时期基站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至少提供一种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所述协商传输方法应用于一种协商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协商传输系统至少包括视频监控平台、基站、分别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通信连接的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所述协商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并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第一余量带宽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
所述目标第二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通过所述基站转发到所述视频监控平台。
其中,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均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中的非敏感监控区域的传输比例降低处理,以生成第二目标带宽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将处理后的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所述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二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
所述目标第二设备将处理后的所述监控画面视频通过所述基站转发到所述视频监控平台。
其中,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均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继续判断是否存在两个目标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分别大于所述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需要的带宽,和所述监控画面视频中敏感监控区域传输需要的带宽;
若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非敏感监控区域部分发送给其中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部分发送给另一个目标第二设备;
所述视频监控平台获取到两个目标第二设备转发的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后,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与非敏感监控区域进行拼接。
其中,所述视频监控平台获取到两个目标第二设备转发的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后,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与非敏感监控区域进行拼接的步骤,包括:
所述视频监控平台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转发视频请求,其中,所述转发视频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序列号以及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区域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非敏感监控区域独立编码封装成第一视频帧,生成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视频帧及其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发送给所述其中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包括所述非敏感监控区域在监控画面视频中的坐标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独立编码封装成第二视频帧,生成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视频帧及其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发送给所述另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包括所述敏感监控区域在监控画面视频中的坐标信息,所述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和所述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的视频帧序号相同;
所述两个目标第二设备分别将所述第一视频帧及其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所述第二视频帧及其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转发至所述视频监控平台;
所述视频监控平台基于所述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和所述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与非敏感监控区域进行拼接。
其中,所述视频监控平台基于所述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和所述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与非敏感监控区域进行拼接的步骤,包括:
所述视频监控平台将所述视频帧序号相同的第一视频帧和第二视频帧放入缓存队列,并将所述第一视频帧和所述第二视频帧按照各自的坐标信息合并成同一视频帧。
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基于自身的监控区域等级生成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所述第一设备的步骤之后,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所述第一余量带宽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带宽的一个目标第二设备;
所述目标第二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转发到所述视频监控平台。
其中,所述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所述第一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设备返回所述第一余量带宽信息。
其中,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在自身的所述第一余量带宽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比较自身的监控区域等级以及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监控区域等级;
当自身的监控区域等级小于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监控区域等级时,所述第二设备基于监控区域等级差,评估降低自身的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的传输比例,并以此生成第二余量带宽信息,其中,第二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
其中,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的转发视频通知后,基于所述监控区域等级差降低自身的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的传输比例。
其中,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恢复向所述视频监控平台直接发送所述监控画面视频时,所述目标第二设备停止转发所述第一设备的监控画面视频,并将恢复自身的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的传输比例。
其中,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实时传输带宽是否大于等于第一目标带宽;
若是,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基站向所述视频监控平台直接发送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并停止向所述目标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监控画面视频。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通过D2D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协商传输方法。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协商传输方法。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获取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并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在第一设备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目标第二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通过基站转发到视频监控平台。上述方案,由其他带宽充足的监控设备转发监控画面视频,能够有效调配网络资源。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系统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敏感监控区域和非敏感监控区域划分的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系统另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正常网络环境下的协商传输系统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系统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协商传输系统100包括视频监控平台11、分别通信连接的监控设备A与基站1,监控设备B与基站2,监控设备C与基站3。监控设备A、监控设备B以及监控设备C分别接入各自临近的基站接入点,其中,连接过程省略其他的中继前端设备。
正常情况下,前端设备和普通用户都能够共用一个基站资源进行网络访问,监控设备A、监控设备B以及监控设备C分别监控各自监控区域的人流量情况,通过人流量的密度评估当前监控区域的风险等级。同时,按照人群分布情况,将所在监控画面的位置划分敏感监控区域和非敏感监控区域,其中,非敏感监控区域可以自定义调整传输区域比例大小,如图2所示,按照监控区域封建等级和非敏感区域传输比例关系,选择性传输监控画面视频至视频监控平台。当人流量密度越大,监控区域风险越高时,需要传输完整的画面(包括敏感区+完整非敏感区),要优先保障监控画面视频的网络资源。当人流量密度越小,监控区域风险越低时,可以不传输完整的画面,即只传输敏感监控区域或者传输敏感监控区域和部分非敏感监控区域,并让出部分网络资源供其它重点监控区域设备使用。
本申请的监控区域等级分配依据以人流量密度参数举例,但不限于这种参考依据,还包括车流量密度,事故现场发生情况,自然灾害发生情况等。
其中,每一基站的网络资源相对固定,需要同时提供给接入的监控设备以及普通用户。当接入同一基站的普通用户的数量较少时,基站有足够的剩余带宽供给监控设备进行网络传输,此时,监控设备可以通过所接入的基站进行网络传输,如图1所示。当接入同一基站的普通用户出现人群聚集时,基站剩余的带宽不足以供给监控设备进行网络传输。同时,该监控设备所在的区域又属于一个高风险监控区域,监控设备需要有足够的带宽来传输当前的监控画面视频。此时,该监控设备需要通过其他监控设备以及基站来转发监控画面视频,从而达到有效调配网络资源的效果。
具体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系统另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图3所示的协商传输系统100中,监控设备A通过D2D(device to device)技术发起D2D组网,并从D2D网络中挑选出该视频监控平台下的监控设备B。进而,监控设备A通过监控设备B将当前的监控画面视频转发传输发到视频监控平台11,保障了协商传输系统在4G/5G环境下的健壮性以及重点监控区域的网络传输资源,降低基站部署数目,提升基站的负载均衡能力。
具体地,协商传输系统100之间的协商传输过程请参阅图4所示的协商传输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1:第一设备获取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并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
其中,在协商传输系统100正式开始运作时,视频监控平台11获取并记录所有接入的监控设备的设备IP,序列号和MAC地址等设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的监控设备A对应第一设备,监控设备B和监控设备C对应第二设备。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的监控区域的监控画面根据人流量密集程度可以划分为敏感监控区域和非敏感监控区域,其中,非敏感监控区域的传输比例可以自定义调整。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画面传输比例关系具体请参阅下表:
监控区域等级和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比例关系表
监控区域等级 监控区画面传输比例 画面质量和带宽占用
高风险监控区 敏感监控区+100%非敏感监控区 质量高,带宽占用大
低风险监控区 敏感监控区+50%非敏感监控区 质量中,带宽占用中
正常监控区 敏感监控区 质量低,带宽占用小
由上表可知,监控区域等级越高,则传输的视频画面监控区域越多,视频质量越好,所需要的网络带宽也越大。在其他实施例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监控区域等级划分规则,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2:在第一设备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监控设备A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等级以及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计算网络传输所需要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进一步地,监控设备A获取所接入基站的剩余带宽信息,并比较所接入基站的剩余带宽和第一目标带宽的大小。
当所接入基站的剩余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时,说明所接入基站的网络资源足以完成监控设备A对于监控画面视频的网络传输任务,此时,监控设备A只需要直接将监控画面视频传输给所接入基站,由所接入基站传输到视频监控平台11。当所接入基站的剩余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时,说明所接入基站的网络资源不足以完成监控设备A对于监控画面视频的网络传输任务,此时,监控设备A需要将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即监控设备B和/或监控设备C。
具体地,监控设备A向视频监控平台11获取所有接入的监控设备的设备IP、序列号和MAC地址等信息,并发送转发接入请求。视频监控平台11通过对监控设备A的转发接入请求进行核实后,授权允许监控设备A转发接入。监控设备A通过D2D技术对该监控视频平台11下的其他监控设备进D2D组网和匹配。
步骤S13: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第一设备。
其中,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视频监控平台11之间的传输带宽信息,并根据传输带宽信息计算第一余量带宽信息。
其中,监控设备A获取多个第二设备反馈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后,通过比较第一余量带宽和第一目标带宽的大小,得到能够满足监控设备A网络传输要求的目标第二设备。例如,在图3的协商传输系统100中,监控设备B的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监控设备A的第一目标带宽,此时,监控设备B成为转发监控设备A的监控画面视频的目标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监控设备A可以选择满足监控设备A网络传输要求中第一余量带宽最大的监控设备作为目标第二设备。
其中,监控设备B接收到监控设备A的转发视频通知时,监控设备B将监控设备A的监控画面视频转发到视频监控平台11。
步骤S14:第一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
其中,监控设备A获取多个第二设备反馈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后,通过比较第一余量带宽和第一目标带宽的大小,得到能够满足监控设备A网络传输要求的目标第二设备。例如,在图3的协商传输系统100中,监控设备B的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监控设备A的第一目标带宽,此时,监控设备B成为转发监控设备A的监控画面视频的目标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监控设备A可以选择满足监控设备A网络传输要求中第一余量带宽最大的监控设备作为目标第二设备。
步骤S15:目标第二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通过基站转发到视频监控平台。
其中,监控设备B接收到监控设备A的转发码流通知时,监控设备B将监控设备A的监控画面视频转发到视频监控平台1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获取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并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在所连接基站的剩余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基于自身的监控区域等级生成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目标第二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转发到视频监控平台。上述方案,由其他带宽充足的监控设备转发监控画面视频,能够有效调配网络资源。
请继续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公开实施例的协商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第一设备获取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并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
步骤S22:在第一设备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步骤S23: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第一设备。
步骤S24:在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均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中的非敏感监控区域的传输比例降低处理,以生成第二目标带宽信息。
其中,当所有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均小于第一目标带宽时,说明视频监控平台11的其他监控设备以及所接入基站的网络资源均无法完成监控设备A对于监控画面视频的网络传输任务。
此时,监控设备A可以通过降低自身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即减少非敏感监控区域画面的大小,从而降低第一目标宽带的要求。具体地,监控设备A将自身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进行降一级处理,并根据降级处理后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生成第二目标带宽信息。其中,第二目标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
进一步地,由于对于例如高风险监控区域而言,需要保证有最低的画面质量,即最低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才能够满足视频监控平台11的监控需求。因此,监控设备A设置有预设带宽,当生成第二目标带宽信息时,判断第二目标宽带是否大于预设带宽。若是,则重新判断是否存在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二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并进入步骤S25;若否,则重新获取当前的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即重新执行步骤S21~步骤S24。
步骤S25:第一设备将处理后的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二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
步骤S26:目标第二设备将处理后的监控画面视频通过基站转发到视频监控平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获取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并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在第一设备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均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中的非敏感监控区域的传输比例降低处理,以生成第二目标带宽信息;第一设备将处理后的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二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目标第二设备将处理后的监控画面视频通过基站转发到视频监控平台。上述方案,由其他带宽充足的监控设备转发监控画面视频,能够有效调配网络资源。
请继续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公开实施例的协商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第一设备获取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并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
步骤S32:在第一设备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步骤S33: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第一设备。
步骤S34:在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均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继续判断是否存在两个目标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分别大于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需要的带宽,和监控画面视频中敏感监控区域传输需要的带宽。
其中,在第二设备反馈的第一余量带宽均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说明不存在单独的第二设备可以满足监控设备A的视频转发要求。此时,监控设备A可以计算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需要的带宽,以及监控画面视频中敏感监控区域传输需要的带宽,并继续判断所有第二设备中是否存在两个目标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分别大于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需要的带宽,以及监控画面视频中敏感监控区域传输需要的带宽。
若存在,即说明存在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可以承担转发监控设备A的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的网络传输任务,另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可以承担转发监控设备A的监控画面视频中敏感监控区域的网络传输任务。通过由多个目标第二设备单独传输监控画面视频中的部分区域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协商传输系统的灵活性和鲁棒性。
步骤S35:第一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的非敏感监控区域部分发送给其中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部分发送给另一个目标第二设备。
其中,监控设备A将监控画面视频的非敏感监控区域独立编码封装成第一视频帧,生成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并将第一视频帧及其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发送给其中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至少包括非敏感监控区域在监控画面视频中的坐标信息。
监控设备A将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独立编码封装成第二视频帧,生成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并将第二视频帧及其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发送给另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其中,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包括敏感监控区域在监控画面视频中的坐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两个目标第二设备获取的是监控设备A的同一帧监控画面视频,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和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的视频帧序号相同,以表示第一视频帧与第二视频帧来源相同。
具体地,上述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和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按照字节编码,对应的视频帧扩展头部结构请参阅下表:
图像拼接视频帧扩展头部结构表
Figure BDA0002656092500000131
步骤S36:视频监控平台获取到两个目标第二设备转发的监控画面视频后,将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与非敏感监控区域进行拼接。
其中,视频监控平台11获取监控设备A的转发视频请求,核实并获取转发视频请求中监控设备A的设备序列号以及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区域信息。
视频监控平台11分别从两个目标第二设备获取第一视频帧和第二视频帧后,根据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区域信息识别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和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得到第一视频帧和第二视频帧的拼接参数。其中,拼接参数至少包括敏感监控区域在监控画面视频的坐标位置,以及非敏感监控区域在监控画面视频的坐标位置。视频监控平台11根据拼接参数将第一视频帧和第二视频帧按照对应的坐标位置进行拼接,最终得到监控设备A传输的监控画面视频。
具体地,在协商传输系统100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视频监控平台11将设备序列号相同的监控设备A对应的第一视频帧和第二视频帧放入缓存队伍中,并按照视频帧序号对缓存队伍中的所有视频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然后,视频监控平台11选取视频帧序号相同的第一视频帧和第二视频帧合并成同个视频帧,并将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和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合并整合为图像拼接视频帧扩展头部参数,其中,图像拼接视频帧扩展头部参数对应监控设备A的设备序列号。
请继续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公开实施例的协商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第一设备获取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并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
步骤S42:在第一设备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步骤S43: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
步骤S44:第二设备在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设备返回第一余量带宽信息。
步骤S45:第一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的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并由目标第二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通过基站转发到视频监控平台。
步骤S46:第二设备在自身的第一余量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比较自身的监控区域等级以及第一设备的当前监控区域等级。
其中,第二设备在自身的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或者,自身的监控区域等级高于监控设备A的监控区域等级的情况下,第二设备直接向第一设备返回第一余量带宽信息。
第二设备在自身的第一余量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且自身的监控区域等级低于监控设备A的监控区域等级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降低自身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从而降低自身网络传输的带宽需求,满足监控设备A的转发需求,具体请继续参阅步骤S47。
步骤S47:当自身的监控区域等级小于第一设备的当前监控区域等级时,第二设备基于监控区域等级差,评估降低自身的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的传输比例,并以此生成第二余量带宽信息,其中,第二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
其中,第二设备计算自身监控区域等级于监控设备A的当前监控区域等级的监控区域等级差,并根据该监控区域等级差评估自身需要降低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以此生成第二余量带宽信息,第二余量带宽小于第一余量带宽。
步骤S48:第一设备将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第二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的一个目标第二设备。
其中,监控设备A将第二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的一个第二设备选择为目标第二设备,并向该目标第二设备发送监控画面视频以及转发视频通知。
步骤S49:目标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的转发视频通知后,基于监控区域等级差降低自身的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的传输比例,并将监控画面视频通过基站转发到视频监控平台。
其中,目标第二设备接收到监控设备A的转发视频信息后,判断自身的第一余量带宽是否大于第一目标带宽。若是,则直接转发监控设备A的监控画面视频;若否,则按照监控区域等级差,降低自身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留出足够的空余带宽转发监控设备A的监控画面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步骤S41~S49的过程中,监控设备A均可以检测所接入基站的实时剩余带宽是否大于等于第一目标带宽。若否,则继续上述步骤S41~S49的协商传输过程;若是,则停止向目标第二设备发送监控画面视频,切换回直接向视频监控平台11发送监控画面视频的传输模式。
当监控设备A恢复向视频监控平台11直接发送监控画面视频时,目标第二设备停止转发监控设备A的监控画面视频,并将自身降级处理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恢复到原来的传输比例。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协商传输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协商传输设备80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81和处理器82,处理器82用于执行存储器8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协商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8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型计算机、服务器,此外,电子设备80还可以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处理器82用于控制其自身以及存储器81以实现上述任一协商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处理器8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8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8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82可以由集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901,程序指令901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协商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3)

1.一种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商传输方法应用于一种协商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协商传输系统至少包括视频监控平台、基站、分别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通信连接的第一设备和多个第二设备;所述协商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监控画面视频,以及当前监控区域等级和对应的监控区域画面传输比例,并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带宽信息;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目标带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第一余量带宽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
所述目标第二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通过所述基站转发到所述视频监控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均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中的非敏感监控区域的传输比例降低处理,以生成第二目标带宽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将处理后的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发送给所述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二目标带宽的目标第二设备;
所述目标第二设备将处理后的所述监控画面视频通过所述基站转发到所述视频监控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均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继续判断是否存在两个目标第二设备的第一余量带宽分别大于所述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需要的带宽,和所述监控画面视频中敏感监控区域传输需要的带宽;
若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非敏感监控区域部分发送给其中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部分发送给另一个目标第二设备;
所述视频监控平台获取到两个目标第二设备转发的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后,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与非敏感监控区域进行拼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频监控平台获取到两个目标第二设备转发的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后,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与非敏感监控区域进行拼接的步骤,包括:
所述视频监控平台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转发视频请求,其中,所述转发视频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序列号以及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区域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非敏感监控区域独立编码封装成第一视频帧,生成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视频帧及其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发送给所述其中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包括所述非敏感监控区域在监控画面视频中的坐标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独立编码封装成第二视频帧,生成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视频帧及其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发送给所述另一个目标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包括所述敏感监控区域在监控画面视频中的坐标信息,所述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和所述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的视频帧序号相同;
所述两个目标第二设备分别将所述第一视频帧及其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所述第二视频帧及其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转发至所述视频监控平台;
所述视频监控平台基于所述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和所述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与非敏感监控区域进行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频监控平台基于所述第一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和所述第二视频帧扩展头部信息将所述监控画面视频的敏感监控区域与非敏感监控区域进行拼接的步骤,包括:
所述视频监控平台将所述视频帧序号相同的第一视频帧和第二视频帧放入缓存队列,并将所述第一视频帧和所述第二视频帧按照各自的坐标信息合并成同一视频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并返回给所述第一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自身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第一余量带宽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设备返回所述第一余量带宽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在自身的所述第一余量带宽小于所述第一目标带宽的情况下,比较自身的监控区域等级以及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监控区域等级;
当自身的监控区域等级小于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监控区域等级时,所述第二设备基于监控区域等级差,评估降低自身的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的传输比例,并以此生成第二余量带宽信息,其中,第二余量带宽大于第一目标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第二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的转发视频通知后,基于所述监控区域等级差降低自身的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的传输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恢复向所述视频监控平台直接发送所述监控画面视频时,所述目标第二设备停止转发所述第一设备的监控画面视频,并将恢复自身的监控画面视频中非敏感监控区域传输的传输比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商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与所述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实时传输带宽是否大于等于第一目标带宽;
若是,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基站向所述视频监控平台直接发送所述监控画面视频,并停止向所述目标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监控画面视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通过D2D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协商传输方法。
CN202010887830.6A 2020-08-28 2020-08-28 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055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7830.6A CN112055175B (zh) 2020-08-28 2020-08-28 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7830.6A CN112055175B (zh) 2020-08-28 2020-08-28 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175A true CN112055175A (zh) 2020-12-08
CN112055175B CN112055175B (zh) 2023-03-24

Family

ID=7360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7830.6A Active CN112055175B (zh) 2020-08-28 2020-08-28 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51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2760A (zh) * 2021-05-31 2021-10-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视频播放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91043A (zh) * 2021-09-28 2022-01-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288A (zh) * 2012-12-28 2013-03-27 北京视博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图像的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5635128A (zh) * 2014-11-21 2016-06-01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视频流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N105847778A (zh) * 2016-03-29 2016-08-10 朱光喜 360°多视点3d全息视频采集方法、设备及实现方法
CN105959240A (zh) * 2016-04-28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6612410A (zh) * 2015-10-26 2017-05-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11902A (zh) * 2017-03-15 2017-06-30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图像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040674A (zh) * 2018-07-23 2018-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089246A (zh) * 2018-08-09 2018-1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525802A (zh) * 2018-11-27 2019-03-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流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035278A (zh) * 2019-03-29 2019-07-19 网御安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数字视频监控方法、系统及其监控设备、监控中心
CN110300290A (zh) * 2019-08-07 2019-10-01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教学监控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00007823A1 (en) * 2016-12-19 2020-01-02 Telicomm City Connect, Ltd. Predi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for real-time video with varying video and network conditions
CN110784745A (zh) * 2019-11-26 2020-02-11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25381A (zh) * 2018-11-26 2020-06-02 T移动美国公司 基站节点内的频谱共享优化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288A (zh) * 2012-12-28 2013-03-27 北京视博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图像的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5635128A (zh) * 2014-11-21 2016-06-01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视频流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N106612410A (zh) * 2015-10-26 2017-05-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47778A (zh) * 2016-03-29 2016-08-10 朱光喜 360°多视点3d全息视频采集方法、设备及实现方法
CN105959240A (zh) * 2016-04-28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共享方法及装置
US20200007823A1 (en) * 2016-12-19 2020-01-02 Telicomm City Connect, Ltd. Predi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for real-time video with varying video and network conditions
CN106911902A (zh) * 2017-03-15 2017-06-30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图像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040674A (zh) * 2018-07-23 2018-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089246A (zh) * 2018-08-09 2018-1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225381A (zh) * 2018-11-26 2020-06-02 T移动美国公司 基站节点内的频谱共享优化
CN109525802A (zh) * 2018-11-27 2019-03-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流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035278A (zh) * 2019-03-29 2019-07-19 网御安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数字视频监控方法、系统及其监控设备、监控中心
CN110300290A (zh) * 2019-08-07 2019-10-01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教学监控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84745A (zh) * 2019-11-26 2020-02-11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灿: "基于TD-SCDMA的视频码率动态调整策略", 《微型机与应用》, no. 23, 10 December 2014 (2014-12-1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2760A (zh) * 2021-05-31 2021-10-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视频播放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91043A (zh) * 2021-09-28 2022-01-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175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55176B (zh) 基于视频码流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55177B (zh) 基于视频分层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55175B (zh) 基于视频分区的协商传输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存储介质
CN106534808B (zh) 一种基于虚拟摄像机的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
US20220015026A1 (en) Method for network resource shar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432158B (zh) 媒体节点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6993014A (zh) 缓存内容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83536B (zh) 调节视频码率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507235A (ja) データバッファリング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CN104010228A (zh) 一种用于基于级的自动调整的对等媒体流的装置和方法
CN115134632A (zh) 视频码率控制方法、设备、介质及内容分发网络cdn系统
CN106792923B (zh) 一种配置QoS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07087B (zh) 一种媒体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3114978A (zh) 一种多设备视频协商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7635197B (zh) Mcptt系统中用户话权控制的方法
EP2039063B1 (en) User network and method for using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to connect to remot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96355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client balancing
CN11233369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及网络接入点设备
KR102615305B1 (ko) Vmi 화면공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280170A1 (en) Content distribu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ent distribution control method
CN111836020A (zh) 监控系统中的码流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43262A (zh) 一种降低云游戏网络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31618A (zh) 一种发送编解码重协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29228A (zh) 带宽测试方法及用户设备、存储装置
WO2016131327A1 (zh) 一种多系统聚合的方法及相应的功能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