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5052A - 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5052A
CN112055052A CN202010780164.6A CN202010780164A CN112055052A CN 112055052 A CN112055052 A CN 112055052A CN 202010780164 A CN202010780164 A CN 202010780164A CN 112055052 A CN112055052 A CN 112055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server
edge
node
cloud application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01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5052B (zh
Inventor
徐志轩
朱可
张元�
陈治宇
方赤
何城
尹传威
张荣宸
吴思
李洋莹
秦雯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7801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50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5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5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方法包括: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在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时,对每个边缘节点中的所有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探活接口调用;根据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在传统的集中管理模式下加入了云端到边缘节点的分发和边缘节点内部的分发,可以根据用户本身所归属的边缘节点提供服务,而不是将服务全部集中到云端提供服务,能有效降低云端的应用负载。由于边缘应用服务器与边缘物联网设备相较于云端应用服务器相距更近,比起传统集中处理的速度网络开销更低。

Description

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检核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基于目前最流行的云管边端架构,需要对云边协同的服务场景进行服务管理和分发。这种管理通常都是自云到边的过程,云端需要有统一的状态视图来查看各个边缘服务是否正常,并且对统一请求进行数据分发,让本地化服务和云端服务结合起来解决海量设备同时服务的场景。
传统物联网平台通常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架构,在集中机房通过多台服务器做服务分布式,这种场景通常可以较好的处理WEB服务的各类请求。但是在物联网场景中,对于设备状态和信息的实时性要求是要高于一般的互联网的业务场景的,并且由于设备数量众多,且设备是长期在线,对于系统并发处理和属地化管理也是物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一个重大特点。现有技术都是走集中化然后在集中区域内进行分发,无法满足属地化管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用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包括: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在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时,对每个边缘节点中的所有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探活接口调用;
根据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包括:云端应用服务器查询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是否与自身的IP匹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包括: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与自身的IP匹配时,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包括:
当边缘节点中的主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时,将主转发节点标注为从节点、且将主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状态;
在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包括:
在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
基于确定出的每个从转发节点的IP顺序,将IP顺序排在第一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包括:
当边缘节点中的从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时,将探活接口调用失败的从边缘应用服务器对应的从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包括:云端应用服务器中配置定时任务,云端应用服务器每隔预设时间确定一次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将所有的探活接口同步更新到的边缘节点信息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主云端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发出的服务请求,根据用户信息表查询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
根据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在边缘节点信息表中查询边缘节点的主转发节点,将服务请求发送到主转发节点,使得主转发节点将服务请求转发给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每个转发节点通过服务调用的方式探活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
确定出边缘应用服务器无法响应时,将无法响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从负载列表中剔除。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分发系统,应用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云端应用服务器和至少一个边缘节点;
每个边缘节点包括主转发节点和至少一个从转发节点,每个转发节点对应至少一个边缘服务器;
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在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时,对每个边缘节点中的所有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探活接口调用;根据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查询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是否与自身的IP匹配;确定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与自身的IP匹配时,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当边缘节点中的主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时,将主转发节点标注为从节点、且将主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状态;在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在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基于确定出的每个从转发节点的IP顺序,将IP顺序排在第一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当边缘节点中的从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时,将探活接口调用失败的从边缘应用服务器对应的从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若一个边缘节点中所有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则在下一次探活接口调用时重新检测该边缘节点中每个转发节点的状态;若该边缘节点中的一个转发节点的状态为激活,则将该激活状态的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若该边缘节点中所有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仍然为离线,则确定该边缘节点出现故障,上报告警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云端应用服务器中配置定时任务,云端应用服务器每隔预设时间确定一次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将所有的探活接口同步更新到的边缘节点信息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服务请求,根据用户信息表查询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根据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在边缘节点信息表中查询边缘节点的主转发节点,将服务请求发送到主转发节点,使得主转发节点将服务请求转发给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发节点用于:通过服务调用的方式探活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确定出边缘应用服务器无法响应时,将无法响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从负载列表中剔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云端应用服务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传统的集中管理模式下加入了云端到边缘节点的分发和边缘节点内部的分发,可以根据用户本身所归属的边缘节点提供服务,而不是将服务全部集中到云端提供服务,能有效降低云端的应用负载。由于边缘应用服务器与边缘物联网设备相较于云端应用服务器相距更近,比起传统集中处理的速度网络开销更低。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分发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端应用服务器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名词作简单的解释说明:
服务探活:后台服务状态监控的一种手段,通过事先约定的接口的定期调用、返回指定的数据即表示该接口所属的服务整体正常。
服务分发:云边协同分布式系统涉及云端到指定边缘端的服务分发功能,根据服务调用者所属的边缘应用决定分发的方向。
云边协同:云端服务和边缘服务协同完成分布式物联网平台的业务需求,避免传统的集中式服务所带来的一系列性能极限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分发系统,系统包括云端部分(通常指中心集中的机房部署部分)和边缘端部分(边缘集群)。
如图1所示,云端部分包括数据库和多个集群的云端应用服务器,云端应用服务器完成接入用户登录信息和分发用户请求的相关功能。云端应用服务器为一主多从形式存在,即在多个云端应用服务器中,一个云端应用服务器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其余的云端应用服务器为从云端应用服务器。
边缘端部分包括多个边缘节点(通常每个边缘节点管理就近的物联设备),每个边缘节点中包含多个边缘应用服务器和以及每个边缘应用服务器对应的转发节点,其中,边缘应用服务器完成边缘应用的各类服务。转发节点负责将云端请求分发到边缘节点的各个边缘应用服务器中,负责负载均衡和后端服务探活的相关功能。
云端作为全网核心枢纽,其数据库存储有全网每个边缘节点的所有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和用户信息,并且有独立的管理数据信息的能力。
如图1所示,数据库包括云端主从表(未示出)、边缘节点信息表和用户信息表。
云端主从表记录当前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信息,当前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信息可以包括当前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
边缘节点信息表记录各个边缘节点的信息,包含边缘节点的各个边缘应用服务器的信息、每个边缘应用服务器对应的转发节点的信息。
用户信息表用于记录物联网系统中的用户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分发系统可以应用于探活边缘服务和信息分发。
在探活边缘服务方面,通过主云端应用服务器调用对应边缘节点的形式,确认边缘节点所管理的各个边缘应用服务器是否正常,并且通常将边缘节点中第一个(按照IP顺序)转发节点作为该边缘节点的主转发节点。如果在后续过程中发现某个边缘节点的主转发节点出现故障,则按照IP顺序选择下一个正常的转发节点作为该边缘节点的主转发节点。如果一个边缘节点下的所有转发节点都无法调用,则认为该边缘节点彻底无法提供服务,会上报告警至云端管理控制台。转发节点会配置所属的边缘节点对应的所有的边缘应用服务器,如果某一边缘应用服务器因崩溃而导致其无法探活,则转发节点会自动将流量转到正常的边缘应用服务上。
在信息分发方面,云端应用服务器所接受的请求中必须带上调用者(用户)信息,通过云端部分的用户信息表找到发出该请求的用户所在的边缘节点,再查询边缘节点表获取该边缘的主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随后将请求转发给边缘应用服务器对应的转发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应当说明的是,在执行本方法事前,需要做如下的准备步骤:云端部分的数据库中,用户信息表中配置用户所属边缘节点、边缘节点信息表中配置每个边缘节点中转发节点信息(包括IP,是否为主节点等)、云端主从表配置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每个边缘节点中,每个转发节点配置全部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信息(包括IP、是否为主节点等)。
如图2所示,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包括:云端应用服务器查询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是否与自身的IP匹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包括:云端应用服务器中配置定时任务,云端应用服务器每隔预设时间确定一次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如图1所示,现假设云端部分包括三个云端应用服务器,边缘部分包括两个边缘节点(边缘节点1和边缘节点2),每个边缘节点有三个边缘应用服务器及其对应的转发节点。
在云端部分的数据库的云端主从表中配置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并且在三台云端应用服务器中配置定时任务,每5分钟(该时间可以调整)触发一次。三台云端应用服务器触发定时任务,每台云端应用服务器查询云端主从表中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并和自身的IP对比,如果匹配则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S120:在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时,对每个边缘节点中的所有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探活接口调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包括: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与自身的IP匹配时,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S130:根据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包括:
当边缘节点中的主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时,将主转发节点标注为从节点、且将主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状态;
在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包括:
在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基于确定出的每个从转发节点的IP顺序,将IP顺序排在第一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包括:
当边缘节点中的从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时,将探活接口调用失败的从边缘应用服务器对应的从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若一个边缘节点中所有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则在下一次探活接口调用时重新检测该边缘节点中每个转发节点的状态;若该边缘节点中的一个转发节点的状态为激活,则将该激活状态的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若该边缘节点中所有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仍然为离线,则确定该边缘节点出现故障,上报告警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将所有的探活接口同步更新到的边缘节点信息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主云端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发出的服务请求,根据用户信息表查询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
根据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在边缘节点信息表中查询边缘节点的主转发节点,将服务请求发送到主转发节点,使得主转发节点将服务请求转发给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每个转发节点通过服务调用的方式探活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确定出边缘应用服务器无法响应时,将无法响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从负载列表中剔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传统的集中管理模式下加入了云端到边缘节点的分发和边缘节点内部的分发,可以根据用户本身所归属的边缘节点提供服务,而不是将服务全部集中到云端提供服务,能有效降低云端的应用负载。由于边缘应用服务器与边缘物联网设备相较于云端应用服务器相距更近,比起传统集中处理的速度网络开销更低。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介绍探活边缘服务的过程,如图1所示,现假设云端部分包括三个云端应用服务器,边缘部分包括两个边缘节点(边缘节点1和边缘节点2),每个边缘节点有三个边缘应用服务器及其对应的转发节点。
(a1):在云端部分的数据库的云端主从表中配置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并且在三台云端应用服务器中配置定时任务,每5分钟(该时间可以调整)触发一次。
(a2):三台云端应用服务器触发定时任务,每台云端应用服务器查询云端主从表中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并和自身的IP对比,如果匹配则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a3):云端应用主实例对所有边缘节点中的所有边缘应用服务进行探活接口调用,并且根据探活结果同步更新云端数据库的边缘节点信息表。
(a4):判断同一个边缘节点中的主边缘应用服务器是否正常,如果主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则将主转发节点标注为从转发节点并且状态标注为离线状态,并且从剩下的从转发节中按照IP顺序挑选出第一个正常的从转发节点设置为主转发节点。如果主转发节点正常,从转发节点异常,则直接将该从转发节点的状态修改为失效。
(a5):边缘节点每个转发节点配置该边缘节点所辖的全部的边缘应用服务器对应的探活接口,通过服务调用的方式探活所辖的全部边缘应用服务器,如果由边缘应用服务器奔溃无法响应,则转发节点会自动将该实例剔除负载列表,不将云端的请求路由到崩溃的边缘应用服务器上。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介绍信息分发的过程,如图1所示,现假设云端部分包括三个云端应用服务器,边缘部分包括两个边缘节点(边缘节点1和边缘节点2),每个边缘节点有三个边缘应用服务器及其对应的转发节点。
(b1):云端用户发出服务请求到某个云端应用服务器中,云端应用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表查询到该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
(b2):根据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在云端数据库的边缘节点信息表,查询该实例对应的边缘节点的主转发节点。
(b3):主转发节点根据探活结果将云端的请求转发给正常的边缘应用服务器上。
(b4):处理完成并逐级将返回值给到云端用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分发系统,应用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包括至少一个云端应用服务器和至少一个边缘节点,每个边缘节点包括主转发节点和至少一个从转发节点,每个转发节点对应至少一个边缘服务器。
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在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时,对每个边缘节点中的所有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探活接口调用;根据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查询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是否与自身的IP匹配;确定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与自身的IP匹配时,确定自身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当边缘节点中的主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时,将主转发节点标注为从节点、且将主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状态;在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在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基于确定出的每个从转发节点的IP顺序,将IP顺序排在第一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当边缘节点中的从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时,将探活接口调用失败的从边缘应用服务器对应的从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若一个边缘节点中所有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则在下一次探活接口调用时重新检测该边缘节点中每个转发节点的状态;若该边缘节点中的一个转发节点的状态为激活,则将该激活状态的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若该边缘节点中所有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仍然为离线,则确定该边缘节点出现故障,上报告警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云端应用服务器中配置定时任务,云端应用服务器每隔预设时间确定一次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将所有的探活接口同步更新到的边缘节点信息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服务请求,根据用户信息表查询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根据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在边缘节点信息表中查询边缘节点的主转发节点,将服务请求发送到主转发节点,使得主转发节点将服务请求转发给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发节点用于:通过服务调用的方式探活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确定出边缘应用服务器无法响应时,将无法响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从负载列表中剔除。
如图3所示,云端应用服务器包括存储器203和处理器201,处理器201与存储器203通信连接。存储器203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201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检核脚本的数据检核方法。
可选地,处理器201和存储器203可以通过总线202相连。可选的,语音合成服务器2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2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204不限于一个,该云端应用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201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收发器204可以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收发器204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语音合成服务器200与其他设备通信的功能。
处理器2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2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2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2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2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2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计算机程序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如图4所示,边缘应用服务器包括存储器303和处理器301,处理器301与存储器303通信连接。存储器303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301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检核脚本的数据检核方法。
可选地,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可以通过总线302相连。可选的,语音合成服务器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3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304不限于一个,该云端应用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301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收发器304可以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收发器304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语音合成服务器300与其他设备通信的功能。
处理器3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3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3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3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3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计算机程序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云端应用服务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A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前面所述的各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发明构思,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未详细示出的内容可参照前面所述的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前面所述的各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发明构思,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未详细示出的内容可参照前面所述的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基于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基于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在所述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为所述主云端应用服务器时,对每个边缘节点中的所有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探活接口调用;
根据所述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所述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所述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包括:所述云端应用服务器查询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所述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是否与自身的IP匹配;
所述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为所述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包括:所述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所述云端主从表中预设的主云端应用服务器的IP与自身的IP匹配时,确定自身为所述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所述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所述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包括:
当所述边缘节点中的主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时,将所述主转发节点标注为从节点、且将所述主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状态;
在所述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包括:
在所述边缘节点中其余的从转发节点中确定出至少一个探活接口调用正常的从转发节点;
基于确定出的每个从转发节点的IP顺序,将IP顺序排在第一的从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所述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所述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包括:
当所述边缘节点中的从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探活接口调用失败时,将探活接口调用失败的从边缘应用服务器对应的从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一个所述边缘节点中所有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为离线,则在下一次探活接口调用时重新检测该边缘节点中每个转发节点的状态;
若该边缘节点中的一个转发节点的状态为激活,则将该激活状态的转发节点作为新的主转发节点;
若该边缘节点中所有转发节点的状态标注仍然为离线,则确定该边缘节点出现故障,上报告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应用服务器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包括:所述云端应用服务器中配置定时任务,所述云端应用服务器每隔预设时间确定一次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将所有的所述探活接口同步更新到的边缘节点信息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主云端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发出的服务请求,根据用户信息表查询所述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
根据所述用户所属的边缘节点,在边缘节点信息表中查询边缘节点的主转发节点,将所述服务请求发送到所述主转发节点,使得所述主转发节点将所述服务请求转发给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每个转发节点通过服务调用的方式探活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
确定出所述边缘应用服务器无法响应时,将无法响应的所述边缘应用服务器从负载列表中剔除。
11.一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分发系统,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云端应用服务器和至少一个边缘节点;
每个所述边缘节点包括主转发节点和至少一个从转发节点,每个转发节点对应至少一个边缘服务器;
所述云端应用服务器用于:确定自身是否为主云端应用服务器;在确定自身为所述主云端应用服务器时,对每个边缘节点中的所有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探活接口调用;根据所述探活接口调用的结果,更改所述边缘节点中主转发节点和/或更改所述边缘节点中从转发节点的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节点用于:通过服务调用的方式探活对应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确定出所述边缘应用服务器无法响应时,将无法响应的所述边缘应用服务器从负载列表中剔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云端应用服务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种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
CN202010780164.6A 2020-08-05 2020-08-05 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 Active CN112055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0164.6A CN112055052B (zh) 2020-08-05 2020-08-05 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0164.6A CN112055052B (zh) 2020-08-05 2020-08-05 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052A true CN112055052A (zh) 2020-12-08
CN112055052B CN112055052B (zh) 2022-06-14

Family

ID=73602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0164.6A Active CN112055052B (zh) 2020-08-05 2020-08-05 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50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2817A1 (zh) * 2021-04-23 2022-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应用服务器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80626A1 (en) * 2011-09-26 2013-03-28 Limelight Networks, Inc. Edge-based resource spin-up for cloud computing
CN109587258A (zh) * 2018-12-14 2019-04-05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探活方法及装置
CN110336875A (zh) * 2019-07-05 2019-10-15 深圳市九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物联网应用的计算和存储速度的方法
WO2019237363A1 (en) * 2018-06-15 2019-12-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servers on network edge computing device
CN110708177A (zh) * 2018-07-09 2020-01-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中的异常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1314149A (zh) * 2020-02-26 2020-06-19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个边缘云平台实现统一监控运维管理的系统
CN111556514A (zh) * 2020-04-14 2020-08-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去中心化的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发现和选择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80626A1 (en) * 2011-09-26 2013-03-28 Limelight Networks, Inc. Edge-based resource spin-up for cloud computing
WO2019237363A1 (en) * 2018-06-15 2019-12-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servers on network edge computing device
CN110708177A (zh) * 2018-07-09 2020-01-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中的异常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9587258A (zh) * 2018-12-14 2019-04-05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探活方法及装置
CN110336875A (zh) * 2019-07-05 2019-10-15 深圳市九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物联网应用的计算和存储速度的方法
CN111314149A (zh) * 2020-02-26 2020-06-19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个边缘云平台实现统一监控运维管理的系统
CN111556514A (zh) * 2020-04-14 2020-08-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去中心化的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发现和选择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OGER PUEYO CENTELLES等: ""DIMON: Distribut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Decentralized Edge Clouds in Guifi.net"", 《 2019 IEEE 12TH CONFERENCE ON SERVICE-ORIEN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SOCA)》, 9 January 2020 (2020-01-09) *
TAJ: ""物联网环境下连续目标检测和边缘节点重配置策略"", 《全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15 July 2019 (2019-07-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2817A1 (zh) * 2021-04-23 2022-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应用服务器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052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1882B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同城双活系统和方法
US80557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a cluster of networked nodes
CN103581276B (zh) 集群管理装置、系统、业务客户端及相应方法
CN106911728A (zh) 分布式系统中主节点的选取方法和装置
US6675199B1 (en)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server cluster controller
CN102148850A (zh) 一种集群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及集群系统
US20080288812A1 (en) Cluster system and an error recovery method thereof
CN112583648B (zh) 一种基于dns的智能服务故障处理方法
CN107168970A (zh)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6763372B1 (en) Load balancing of chat servers based on gradients
CN106936662A (zh) 一种实现心跳机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63653A (zh) 监控系统的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31081B (zh)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2340410A (zh) 集群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671928A (zh) 设备集中管理架构、负载均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55052B (zh) 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探活及信息分发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2565327B (zh) 访问流量转发方法、集群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8977595B1 (en) Message-recovery file log locating and monitoring
CN112910743B (zh) 一种区块链性能检测系统
CN113949649A (zh) 故障检测协议的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6100A (zh) 一种集群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14500A (zh) 一种确定访问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45197B (zh) 节点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4978871B (zh) 业务系统的节点切换方法及节点切换装置、电子设备
CN113596195B (zh) 公共ip地址管理方法、装置、主节点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9

Address after: 25 Financial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3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Address before: 25 Financial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3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atentee before: Jianxin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