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4916B - 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4916B
CN112054916B CN201910493131.0A CN201910493131A CN112054916B CN 112054916 B CN112054916 B CN 112054916B CN 201910493131 A CN201910493131 A CN 201910493131A CN 112054916 B CN112054916 B CN 112054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protocol
gam
format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31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4916A (zh
Inventor
寇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31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4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4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4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13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e.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事件源以GAM模型格式上报事件至事件管理模块;事件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并通过网络管理协议将转换后的事件发送至事件接收方,实现事件源与具体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事件模型解耦,事件源不感知新增的事件模型;不同的事件模型间使用脚本实现自动化转化,节约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事件上报是通信设备主动向网络管理者推送设备状态变化的重要机制。现有的标准网络管理协议中,均对事件的机制和信息模型进行了定义。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网络管理协议中,对事件的称呼有所不同,例如通知(notification)、告警(alarm)等等,在本文中,统一称其为事件。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使用Trap(陷阱)来上报事件,其采用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通用信息库)模型来建模,Trap由事件名和事件内容组成。SNMP广泛应用于网络设备,尤其在事件上报领域。
以SNMP最为广泛使用的SNMPv2c为例,其Trap报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格式如表1所示。
表1、SNMP TRAP报文PDU
Figure BDA0002087659180000011
Trap报文的PDU由n个对象名(Object Name)和值(Value)组成。对象名使用OID(Object Identifier,对象标识符)格式来进行标识,其中对象名[0]固定为事件产生时间,对象名[1]固定为事件名称,从对象名[2]开始为事件内容。
linkUp NOTIFICATION-TYPE
OBJECTS{ifIndex,ifAdminStatus,ifOperStatus}
::={snmpTraps 4}
上述是RFC 2863中定义的SNMP Trap格式的LinkUp事件,省略了部分冗余内容,其含义为:事件名:LinkUp,事件内容:ifIndex,ifAdminStatus和ifOperStatus。事件名LinkUp的OID为1.3.6.1.6.3.1.1.5.4,事件内容的OID略。
NETCONF(Network Configuration,网络配置协议)使用通知(Notification)来上报事件,其采用YANG模型来建模。Notification事件由事件名和事件内容组成,事件名和内容采用XML格式编码,以YANG模型节点名称来进行标识,NETCONF诞生时间晚于SNMP,但发展潜力巨大。
Figure BDA0002087659180000021
上述是根据RFC2863定义的YANG格式的LinkUp事件,省略了部分冗余内容,其含义为:事件名:LinkUp,事件内容:ifIndex,ifAdminStatus和ifOperStatus。
LinkUp事件对应的XML格式为:
Figure BDA0002087659180000022
Figure BDA0002087659180000031
Syslog是RFC3164定义的事件协议,其使用文本来显示其事件信息,具有良好的可读性,但通用性不高,不利于自动化处理。
Syslog内容格式参见表2所示:
表2 Syslog内容格式表
优先级(PRI) 消息头(HEADER) 消息内容(MSG)
优先级包含syslog的事件来源和严重等级信息。
消息头包含syslog的事件产生时间和主机名称。
消息内容包含syslog事件的具体内容,由一段文本表示,具体格式不限。
<30>Oct 922:33:20device INTERFACE_LINK_UP:Interface link is down.(ifName=[eth1])
上述是syslog格式LinkUp事件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含义为:优先级:30;消息头:时间为十月9日22:33:20秒,主机名称device;事件内容:接口LinkUp,接口名为eth1。
可以看到syslog相较于SNMP Trap和Netconf notification而言,虽然可读性上有所提升,但不利于程序自动解析。
从上文所举的LinkUp事件的例子可知,不同的事件协议所使用的事件模型不同。对通信设备而言,需要同时支持多种事件模型,这就意味着LinkUp这个事件需要使用不同的事件模型来进行上报。由于事件模型及其对应的网络管理协议诞生的时间先后,当设备需要支持新的事件模型时,通常需要将设备已支持的事件模型全部转换为新的事件模型。在当前常见的开发方式中,由事件源来调用不同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来上报不同模型的事件报文。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需手工编码开发,开发成本高;
2、同一事件源重复多次调用不同的事件上报API,调用次数与通信设备支持的事件模型数量成正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实现设备对不同的网络管理协议事件转化的支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事件源以GAM模型格式上报事件至事件管理模块;
事件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并通过网络管理协议将转换后的事件发送至事件接收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AM模型格式包括GAM事件ID、事件级别、事件参数ID和事件参数内容;协议事件格式包括事件名称和事件内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预设的映射关系包括:
{GAM事件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名称}
{GAM事件参数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内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网络管理协议包括NETCONF协议、SNMP协议或syslog协议,依次对应的所述协议事件格式为YANG模型、SNMP Trap模型和syslog模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事件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协议事件格式为YANG模型时,将GAM事件ID结合事件产生时间映射为YANG事件名、YANG模块名,将GAM事件参数映射为YANG事件参数路径、YANG事件参数类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事件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协议事件格式为SNMP Trap模型时,将GAM事件ID结合事件产生时间映射为SNMPTrap事件OID,将GAM事件参数映射为SNMP Trap事件参数OID、SNMP Trap事件参数类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事件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协议事件格式为syslog模型时,将GAM事件ID结合事件产生时间映射为优先级和消息头,将GAM事件参数映射为syslog消息内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事件自动化转换的系统,包括事件源和事件管理模块:
所述事件源用于:以GAM模型格式向事件管理模块上报事件;
所述事件管理模块包括事件映射子模块和协议代理子模块;事件映射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协议代理子模块用于:通过网络管理协议将转换后的事件发送至事件接收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GAM模型格式包括GAM事件ID、事件级别、事件参数ID和事件参数内容;协议事件格式包括事件名称和事件内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预设的映射关系包括:
{GAM事件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名称}
{GAM事件参数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可带来下列有益效果:
1、事件源与具体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事件模型解耦,事件源不感知新增的事件模型;
2、不同的事件模型之间实现自动化转化,节约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的总体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的总体步骤;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的NETCONF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的YANG与GAM模型映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的SNMP Trap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的Trap与GAM模型映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的syslog实施例;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的syslog与GAM模型映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满足设备对不同的网络管理协议事件的支持,解决不同事件之间的模型差异,避免手工编码,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事件源以GAM(Generic Alarm Model,通用事件模型)模型格式上报事件至事件管理模块;
事件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并通过网络管理协议将转换后的事件发送至事件接收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GAM模型格式包括GAM事件ID、事件级别、事件参数ID和事件参数内容;协议事件格式包括事件名称和事件内容。
优选的,所述预设的映射关系包括:
{GAM事件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名称}
{GAM事件参数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内容}。
协议事件格式包括但不限于YANG模型,SNMP Trap的MIB模型,syslog模型等。
优选的,网络管理协议为NETCONF协议时,所述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为YANG模型。
优选的,网络管理协议为SNMP协议时,所述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为SNMP Trap的MIB模型。
优选的,网络管理协议为syslog协议时,所述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为syslog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事件自动化转换的系统,包括事件源和事件管理模块:
所述事件源用于:以GAM模型格式向事件管理模块上报事件;
所述事件管理模块包括事件映射子模块和协议代理子模块;事件映射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协议代理子模块用于:通过网络管理协议将转换后的事件发送至事件接收方。
优选的,所述GAM模型格式包括GAM事件ID、事件级别、事件参数ID和事件参数内容;协议事件格式包括事件名称和事件内容。
优选的,所述预设的映射关系包括:
{GAM事件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名称}
{GAM事件参数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内容}。
优选的,网络管理协议为NETCONF协议时,所述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为YANG模型。
优选的,网络管理协议为SNMP协议时,所述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为SNMP Trap的MIB模型。
优选的,网络管理协议为syslog协议时,所述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为syslog模型。
当系统中有事件发生时,事件源以通用事件模型生成事件,由事件管理模块转换为事件接收方使用的协议事件格式,并以该格式对应的网络管理协议发送。由于在不同的网络管理协议中,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概念不同。例如,在NETCONF协议中,服务器为事件的发送方,客户端是事件的接收方。在SNMP协议中,客户端是事件的发送方,服务器是事件的接收方。为避免歧义,在本发明中以事件源代指事件产生与发送方,以事件接收方代指事件的接收方。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协议事件格式所采用的格式包括但不限于SNMP Trap、NETCONF通知、syslog等。
为了屏蔽不同事件模型的差异,本发明实施例在通信设备内部,使用统一的、与网络管理协议无关的GAM来定义事件。GAM支持与不同的事件格式基于预设的映射文件进行映射,从而实现不同的事件格式间的自动化转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事件自动转换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201、事件源以GAM模型格式向事件管理模块上报事件给事件管理模块;
步骤202、事件管理模块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协议事件格式;
步骤203、事件管理模块将转换后的事件根据其相应的网络管理协议发送给事件接收方。
步骤201中,GAM模型是与网络管理协议无关的通用事件模型,其内容根据现有事件模型抽象而来,包括:事件ID、事件级别、事件参数ID和事件参数内容等。当事件发生时,事件源以GAM模型格式上报给事件管理模块。
步骤202中,事件管理模块收到GAM模型格式的事件后,根据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类型,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一种或多种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设备支持同时转换为多种协议事件格式,例如:NETCONF Notification或SNMP Trap。本步骤由事件管理模块中的事件映射子模块完成。
转换基于预设的映射脚本自动完成,映射脚本中包含GAM模型中事件的索引以及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名称及内容的一一对应关系。由于协议事件格式的差异,故针对每一种事件格式均有一份映射脚本,以存储不同的事件内容,例如:alarm2yang.xml或alarm2trap.xml。
映射脚本在事件管理模块初始化时加载,在内存中完成GAM与事件的对应关系注册。事件映射子模块在收到GAM事件后,通过GAM事件ID在映射关系中检索,匹配到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名称及事件内容。
步骤203中,事件管理模块将转换后的事件报文按照相应的网络管理协议发送给事件接收方。本步骤由事件管理模块中的协议代理子模块完成。
每个网络管理协议拥有一个相应的协议代理子模块,用于处理网络管理协议事件上报通道的建立,将已建立的通道告知事件映射子模块,以便其判断需要映射成哪一种或多种事件模型。
为了更好地体现本发明优势,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事件接收方采用NETCONF网络管理协议,事件格式采用YANG模型,上报的事件为接口LinkUp事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3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事件源以GAM模型上报LinkUp事件。
在本步骤中,LinkUp的GAM模型包含下列数据:
事件ID,事件级别,事件产生事件,事件参数1ID,事件参数1数据类型,事件参数1数据长度,事件参数1数据值……事件参数nID,事件参数n数据类型,事件参数n数据长度,事件参数n数据值。每个事件内包含多个事件参数。针对LinkUp事件而言,总共有3个事件参数,事件参数1为接口索引,事件参数2为接口管理状态,接口参数3为接口运行状态。
步骤302、事件管理模块将收到的GAM模型的LinkUp事件映射为YANG模型的LinkUpNotification。
在本步骤中,事件管理模块已知事件接收方采用NETCONF网络管理协议与设备连接,故据此映射为YANG模型。GAM模型映射为YANG模型的方式为:
根据前文所述,YANG模型Notification事件由事件名称和事件内容所组成。在GAM到YANG的映射文件中,建立了GAM到YANG的映射关系,包括:
{GAM事件ID,YANG事件名、YANG模块名}
{GAM事件参数1ID,YANG事件参数1路径,YANG事件1参数类型,……GAM事件参数nID,YANG事件参数n路径,YANG事件n参数类型}
其中,YANG事件参数路径,指定是YANG对象在模型中的唯一标识。根据YANG模型标准的规定,使用XPATH路径方式进行标识。
事件管理模块根据映射后的YANG模型信息,自顶向下构建YANG模型高级报文。
步骤303、事件管理模块将构建好的事件报文通过NETCONF协议发送给事件接收方。本步骤由事件管理模块中的NETCONF协议代理子模块完成。
图4是LinkUp事件的GAM模型和YANG模型的映射示意图。
如前文所述,YANG模型通过XPATH来表示每个节点在其树形结构中的位置。事件映射子模块按照YANG模型,根据GAM到YANG的映射关系,将GAM事件产生时间映射为YANG模型eventTime节点,将GAM事件ID(LinkUp)映射为YANG模型notification事件名(LinkUp),将GAM事件参数1(Ifindex)映射为LinkUp的子节点ifIndex,以此类推。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事件接收方采用SNMP网络管理协议,事件格式采用SNMPv2c Trap的MIB模型。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501、事件源以GAM模型上报LinkUp事件。
其内容与步骤301相同,不再赘述。
步骤502、事件管理模块将收到的GAM模型的LinkUp事件映射为MIB模型的LinkUpTrap。
在本步骤中,事件管理模块已知事件接收方采用SNMPv2c网络管理协议与设备连接,故据此映射为SNMP Trap的MIB模型。GAM模型映射为SNMP Trap的MIB模型的方式为:
根据前文所述,SNMP Trap的MIB模型由事件名称和事件内容组成。在GAM到SNMPTrap的映射文件中,建立了GAM到SNMP Trap的映射关系,包括:
{GAM事件ID,SNMP Trap事件OID}
{GAM事件参数1ID,SNMP Trap事件参数1OID,SNMP Trap事件1参数类型,……GAM事件参数n ID,SNMP Trap事件参数n OID,SNMPTrap事件n参数类型}
在SNMP Trap模型中,以OID(Object Identifier,对象标识符又称为物联网域名)作为参数的唯一标识。
事件管理模块根据映射后的SNMP Trap模型信息,构建SNMP Trap模型报文。
步骤503,事件管理模块将构建好的事件报文通过SNMP协议发送给事件接收方。本步骤由事件管理模块中的SNMP协议代理子模块完成。
图6是LinkUp事件的GAM模型和SNMP Trap模型的映射示意图。
如前文所述,SNMP Trap的PDU是由n对OID和Value的组成。事件映射子模块按照Trap PDU的模型格式,依据GAM到TRAP的映射关系,将GAM事件产生时间映射为OID[0],GAM事件ID(LinkUp)映射为OID[1](1.3.6.1.6.3.1.1.5.3),GAM事件参数1(ifIndex)映射为OID[2](1.3.6.1.2.1.2.2.1.1),以此类推。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事件接收方采用syslog协议,事件格式采用syslog。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701与步骤301相同,不再赘述。
步骤702、事件管理模块将受到的GAM模型的LinkUp事件映射为syslog格式的LinkUp syslog。
在本步骤中,事件管理模块已知事件接收方采用SNMPv2c网络管理协议与设备连接,故据此映射为syslog模型。GAM模型映射为syslog模型的方式为:
根据前文所述,syslog有优先级、消息头(相当于事件名称)和消息内容(相当于事件内容)组成。在GAM到syslog的映射文件中,建立了GAM到syslog的映射关系,包括:
{GAM事件ID,syslog优先级、消息头}
{Syslog消息内容,GAM事件参数1ID,GAM事件参数2ID……GAM事件参数n ID}
事件管理模块根据映射后的syslog模型信息,构建syslog报文。
步骤703、事件管理模块将构建好的事件报文通过syslog协议发送给事件接收方。本步骤由事件管理模块中的syslog协议代理子模块完成。
图8是LinkUp事件的GAM模型和syslog模型的映射示意图。
如前文所述,syslog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其事件内容为文本。事件映射子模块按照syslog模型格式,依据GAM到syslog的映射关系,将GAM事件ID结合事件产生时间一起映射为syslog优先级和消息头(<30>Oct 922:33:20device INTERFACE_LINK_UP:Interfacelink is down.),将GAM事件参数4映射为消息内容(ifName=[eth1])。GAM事件参数123在syslog模型中并未使用,故未设计映射关系,映射时予以忽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所有方法步骤或部分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储存有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所有方法步骤或部分方法步骤。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服务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事件源以GAM模型格式上报事件至事件管理模块,所述GAM模型格式包括GAM事件ID、事件级别、事件参数ID和事件参数内容;协议事件格式包括事件名称和事件内容;
事件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并通过网络管理协议将转换后的事件发送至事件接收方,所述网络管理协议包括NETCONF协议、SNMP协议或syslog协议,依次对应的所述协议事件格式为YANG模型、SNMP Trap模型和syslog模型;所述预设的映射关系包括:
{GAM事件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名称}
{GAM事件参数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事件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协议事件格式为YANG模型时,将GAM事件ID结合事件产生时间映射为YANG事件名、YANG模块名,将GAM事件参数映射为YANG事件参数路径、YANG事件参数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事件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协议事件格式为SNMP Trap模型时,将GAM事件ID结合事件产生时间映射为SNMP Trap事件OID,将GAM事件参数映射为SNMP Trap事件参数OID、SNMP Trap事件参数类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事件管理模块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协议事件格式为syslog模型时,将GAM事件ID结合事件产生时间映射为优先级和消息头,将GAM事件参数映射为syslog消息内容。
5.一种事件自动化转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事件源和事件管理模块:
所述事件源用于:以GAM模型格式向事件管理模块上报事件,所述GAM模型格式包括GAM事件ID、事件级别、事件参数ID和事件参数内容;协议事件格式包括事件名称和事件内容;
所述事件管理模块包括事件映射子模块和协议代理子模块;事件映射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将GAM模型格式的事件转换为事件接收方采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对应的协议事件格式;协议代理子模块用于:通过网络管理协议将转换后的事件发送至事件接收方,所述网络管理协议包括NETCONF协议、SNMP协议或syslog协议,依次对应的所述协议事件格式为YANG模型、SNMP Trap模型和syslog模型;所述预设的映射关系包括:
{GAM事件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名称}
{GAM事件参数ID,协议事件格式的事件内容}。
CN201910493131.0A 2019-06-06 2019-06-06 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054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3131.0A CN112054916B (zh) 2019-06-06 2019-06-06 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3131.0A CN112054916B (zh) 2019-06-06 2019-06-06 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916A CN112054916A (zh) 2020-12-08
CN112054916B true CN112054916B (zh) 2023-04-18

Family

ID=73609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3131.0A Active CN112054916B (zh) 2019-06-06 2019-06-06 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491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822A (zh) * 2007-07-06 200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配置协议的事件通知发送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540698A (zh) * 2009-05-04 2009-09-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1764707A (zh) * 2009-12-30 2010-06-3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事件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转换装置和处理系统
CN102969702A (zh) * 2011-08-31 2013-03-13 Abb技术有限公司 过程控制中的安全事件记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75634A1 (en) * 2000-04-01 2001-10-11 Tellus Technology, Inc. System utilizing a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for dual local/remote network access
US20030009543A1 (en) * 2001-04-30 2003-01-09 Ankur Gupta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mputer-based method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N1997199B (zh) * 2007-01-12 2011-05-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g网管接口综合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1483545B (zh) * 2008-12-31 2011-06-2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业务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099595B (zh) * 2015-08-04 2018-12-25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业务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6657149B (zh) * 2017-01-24 2020-03-17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协议转换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822A (zh) * 2007-07-06 200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配置协议的事件通知发送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540698A (zh) * 2009-05-04 2009-09-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1764707A (zh) * 2009-12-30 2010-06-3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事件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转换装置和处理系统
CN102969702A (zh) * 2011-08-31 2013-03-13 Abb技术有限公司 过程控制中的安全事件记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916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4794B (zh) 一种sdn架构的信息转换方法和系统
US11252035B2 (en) Data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052076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网元管理系统及网元管理方法
US9009306B2 (en) Method, system, client and server for locating operation node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94551A (zh) 业务割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86869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management, and device
WO2020207105A1 (zh) 目的报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6899605B (zh) 基于stomp协议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783860B (zh) 一种基于可视化配置的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54916B (zh) 事件自动化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14301988A (zh) 分布式调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407823A (zh) 一种ios消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10855459A (zh)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94519B (zh) 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控制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868559A (zh) 网络日志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6521602A (zh) 一种总线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22190B (zh) 报文维护方法及装置
CN106254122B (zh) 一种基于eoc设备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代理实现方法
CN111314805B (zh) 一种gpon系统互通omci消息的调试方法和装置
CN102263796B (zh) 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3825166B (zh) 一种基站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05750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entralize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heterogenous network devices through software-based node unification
JP2020526138A (ja) データインタラクションの方法、装置および機器
WO2021052248A1 (zh) 链路资源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7124B (zh) 5g基站的配置管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