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4862A -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4862A
CN112054862A CN202010753999.2A CN202010753999A CN112054862A CN 112054862 A CN112054862 A CN 112054862A CN 202010753999 A CN202010753999 A CN 202010753999A CN 112054862 A CN112054862 A CN 112054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threshold
cloud platform
container cloud
prese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39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4862B (zh
Inventor
罗颖
汪承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sheng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sheng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sheng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sheng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39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4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4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4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方案步骤对应的模块。

Description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属于云计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容器云是近两年在云计算技术中新兴的一种产品形态,容器在计算形态上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不同于传统虚拟化的内核级的Guest OS封装,容器服务是进程级的虚拟化形态封装,容器的启动与部署迅速,能够在应用层面根据资源需求快速的部署与调度,生命周期变化速度快。
但是,当前,当容器云平台与众多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网络设备较多,数据传输量较大,易出现因信道拥堵而造成的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时,信道拥堵导致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
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的主要类型包括:服务器、网关设备以及云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容器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将所述多个网络设备的特征信息一并发送至容器云平台;
所述容器云平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则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则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包括:
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的出现过的占用量最大值;
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设置所述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实时对所述信道的占用量进行检测,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一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一次标记;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二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二次标记;
检测所述信道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存在情况,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具体为:
如果所述信道不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则利用所述信道进行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果所述信道只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则在未来2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所述信道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连续等间隔的预设时间段内,实时监测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信道的占用量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的变化实时自适应调整所述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进一步地,通过阈值设置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所述阈值设置模型为: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21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22
其中,W1表示信道的第一阈值,W2表示信道的第二阈值,W0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初始值,Wmax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利用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自适应调整,所述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为: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31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32
其中,ΔW1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一阈值,ΔW2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二阈值,n表示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数量,Wi表示包含当前预设时间段在内的每个预设时间段中,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对应的剩余容量值,ΔWmax表示与当前预设时间段相邻的前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进一步地,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包括: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时,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配置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45%的数据量不再使用该信道进行传输;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说明该信道超负荷使用,则在未来5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二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但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30-40%;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变为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40-55%。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通信建立模块,用于将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资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
状态监测模块,用于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的主要类型包括:服务器、网关设备以及云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建立模块包括:
请求接收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容器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请求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将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发送至容器云平台;
安全判断模块,用于所述容器云平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时,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标记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时,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判断模块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的出现过的占用量最大值;
阈值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设置所述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信道标记模块,用于实时对所述信道的占用量进行检测,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一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一次标记;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二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二次标记;
标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信道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存在情况,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具体为:
如果所述信道不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则利用所述信道进行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果所述信道只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则在未来2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所述信道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阈值调整模块,用于在连续等间隔的预设时间段内,实时监测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信道的占用量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的变化实时自适应调整所述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比较模块,用于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进一步地,通过阈值设置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所述阈值设置模型为: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51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52
其中,W1表示信道的第一阈值,W2表示信道的第二阈值,W0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初始值,Wmax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利用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自适应调整,所述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为: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53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54
其中,ΔW1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一阈值,ΔW2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二阈值,n表示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数量,Wi表示包含当前预设时间段在内的每个预设时间段中,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对应的剩余容量值,ΔWmax表示与当前预设时间段相邻的前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模块包括: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一,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时,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配置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45%的数据量不再使用该信道进行传输;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二,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说明该信道超负荷使用,则在未来5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三,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二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但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30-40%;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四,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变为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40-55%。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通过信道占用量的监控以及阈值设置方式,有效提高容器云平台与外部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资源分配效率及合理性。通过根据阈值比较后的结果进行信道分配调整,能够在保证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极大程度上降低信道的饱和率,有效避免信道拥堵,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时,信道拥堵导致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S2、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
S3、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的主要类型包括:服务器、网关设备以及云平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然后,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最后,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信道占用量的监控以及阈值设置方式,有效提高容器云平台与外部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资源分配效率及合理性。通过根据阈值比较后的结果进行信道分配调整,能够在保证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极大程度上降低信道的饱和率,有效避免信道拥堵,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S101、所述容器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将所述多个网络设备的特征信息一并发送至容器云平台;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太类型、协议类型、源端口、目的端口、源网际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等;
S102、所述容器云平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如果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则执行步骤S103;如果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则执行步骤S104;
S103、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S104、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所述容器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将所述多个网络设备的特征信息一并发送至容器云平台;然后,所述容器云平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如果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则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如果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则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其中,所述编号中包含所述网络设备的标记,便于对存在危险的网络设备进行记录。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在于外接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前,对外接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检测,有效保证容器云平台的安全运行性能。同时,检测到存在危险的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和记录存储,方便后续该网络设备再次进行通信连接请求时,进行识别,无需再对其进行重复检测,节省时间,提高外接设备安全性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包括:
S201、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的出现过的占用量最大值;
S202、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设置所述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S203、实时对所述信道的占用量进行检测,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一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一次标记;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二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二次标记;
S204、检测所述信道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存在情况,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S205、在连续等间隔的预设时间段内,实时监测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信道的占用量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的变化实时自适应调整所述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S206、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的出现过的占用量最大值;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为根据实际情况,原先设置的针对占用量最大值的采集时间间隔。
然后,在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设置所述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随后,实时对所述信道的占用量进行检测,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一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一次标记;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二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二次标记;
之后,检测所述信道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存在情况,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具体为:
如果所述信道不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则利用所述信道进行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果所述信道只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则在未来2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所述信道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然后,在连续等间隔的预设时间段内,实时监测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信道的占用量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的变化实时自适应调整所述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最后,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能够对信道容量占用的界限进行合理分配,做到占用量提前预警,防止一个阈值的情况时,到达阈值界限,信道资源占用已经接近极限,此时再进行资源调整,调整效率较低,调整运行负担过重的问题发生。进而提高信道资源调整的效率和响应速度。同时,根据信道占用量最大值,对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具体数值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使信道资源配置规划当前面对的阈值数值实时符合各个信道实际使用状态,使信道配置更符合实际数据传输情况,防止固定阈值下,造成多个信道中部分信道资源的浪费,或者出现,有的信道拥堵,而有的信道剩余量较大的情况发生。使各信道之间的资源配置均衡,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信道拥堵发生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阈值设置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所述阈值设置模型为: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91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92
其中,W1表示信道的第一阈值,W2表示信道的第二阈值,W0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初始值,Wmax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利用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自适应调整,所述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为: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93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094
其中,ΔW1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一阈值,ΔW2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二阈值,n表示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数量,Wi表示包含当前预设时间段在内的每个预设时间段中,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对应的剩余容量值,ΔWmax表示与当前预设时间段相邻的前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利用信道占用量最大值,进行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以及后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自适应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通过上述公式对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设置和自适应调整,能够使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更加符合信道使用的实际状态,提高后续信道资源配置调整的合理性。同时,上述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能够有效准确的对阈值进行调整,使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随着信道实际使用状态和情况进行阈值精准的自适应调整,有效提高阈值自适应调整的准确性和与实际数据传输量的匹配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包括: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时,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配置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45%的数据量不再使用该信道进行传输;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说明该信道超负荷使用,则在未来5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二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但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30-40%;优选为32%,次优选为36%。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变为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40-55%。优选为48%,次优选为5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当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自适应调整后,当前信道的占用量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此时,根据变化范围对信道的使用状态进行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自适应调整后,当前信道的占用量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时,通过上述方式对信道的数据传输量进行调整,能够有效防止信道拥堵,进而有效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有效较少信道饱和状态的发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通信建立模块,用于将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资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
状态监测模块,用于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的主要类型包括:服务器、网关设备以及云平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利用通信建立模块将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然后,通过资源判断模块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最后,通过状态监测模块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信道占用量的监控以及阈值设置方式,有效提高容器云平台与外部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资源分配效率及合理性。通过根据阈值比较后的结果进行信道分配调整,能够在保证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极大程度上降低信道的饱和率,有效避免信道拥堵,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建立模块包括:
请求接收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容器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请求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将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发送至容器云平台;
安全判断模块,用于所述容器云平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时,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标记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时,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所述容器云平台中利用请求接收发送模块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将所述多个网络设备的特征信息一并发送至容器云平台;然后,通过安全判断模块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如果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则利用建立模块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如果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则利用标记模块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其中,所述编号中包含所述网络设备的标记,便于对存在危险的网络设备进行记录。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在于外接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前,对外接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检测,有效保证容器云平台的安全运行性能。同时,检测到存在危险的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和记录存储,方便后续该网络设备再次进行通信连接请求时,进行识别,无需再对其进行重复检测,节省时间,提高外接设备安全性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资源判断模块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的出现过的占用量最大值;
阈值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设置所述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信道标记模块,用于实时对所述信道的占用量进行检测,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一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一次标记;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二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二次标记;
标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信道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存在情况,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阈值调整模块,用于在连续等间隔的预设时间段内,实时监测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信道的占用量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的变化实时自适应调整所述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比较模块,用于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利用监测模块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的出现过的占用量最大值;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为根据实际情况,原先设置的针对占用量最大值的采集时间间隔。
然后,通过阈值设置模块在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设置所述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随后,利用信道标记模块实时对所述信道的占用量进行检测,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一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一次标记;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二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二次标记;
之后,采用标记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所述信道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存在情况,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具体为:
如果所述信道不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则利用所述信道进行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果所述信道只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则在未来2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所述信道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然后,通过阈值调整模块在连续等间隔的预设时间段内,实时监测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信道的占用量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的变化实时自适应调整所述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最后,利用比较模块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能够对信道容量占用的界限进行合理分配,做到占用量提前预警,防止一个阈值的情况时,到达阈值界限,信道资源占用已经接近极限,此时再进行资源调整,调整效率较低,调整运行负担过重的问题发生。进而提高信道资源调整的效率和响应速度。同时,根据信道占用量最大值,对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具体数值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使信道资源配置规划当前面对的阈值数值实时符合各个信道实际使用状态,使信道配置更符合实际数据传输情况,防止固定阈值下,造成多个信道中部分信道资源的浪费,或者出现,有的信道拥堵,而有的信道剩余量较大的情况发生。使各信道之间的资源配置均衡,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信道拥堵发生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阈值设置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所述阈值设置模型为: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141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142
其中,W1表示信道的第一阈值,W2表示信道的第二阈值,W0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初始值,Wmax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利用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自适应调整,所述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为: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143
Figure BDA0002610932500000144
其中,ΔW1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一阈值,ΔW2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二阈值,n表示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数量,Wi表示包含当前预设时间段在内的每个预设时间段中,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对应的剩余容量值,ΔWmax表示与当前预设时间段相邻的前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利用信道占用量最大值,进行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以及后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自适应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通过上述公式对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设置和自适应调整,能够使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更加符合信道使用的实际状态,提高后续信道资源配置调整的合理性。同时,上述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能够有效准确的对阈值进行调整,使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随着信道实际使用状态和情况进行阈值精准的自适应调整,有效提高阈值自适应调整的准确性和与实际数据传输量的匹配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比较模块包括: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一,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时,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配置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45%的数据量不再使用该信道进行传输;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二,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说明该信道超负荷使用,则在未来5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三,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二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但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30-40%;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四,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变为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40-5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当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自适应调整后,当前信道的占用量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此时,根据变化范围对信道的使用状态进行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自适应调整后,当前信道的占用量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时,通过上述方式对信道的数据传输量进行调整,能够有效防止信道拥堵,进而有效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有效较少信道饱和状态的发生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
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容器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将所述多个网络设备的特征信息一并发送至容器云平台;
所述容器云平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则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则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包括:
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的出现过的占用量最大值;
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设置所述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实时对所述信道的占用量进行检测,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一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一次标记;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二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二次标记;
检测所述信道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存在情况,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在连续等间隔的预设时间段内,实时监测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信道的占用量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的变化实时自适应调整所述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阈值设置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所述阈值设置模型为:
Figure FDA0002610932490000021
Figure FDA0002610932490000022
其中,W1表示信道的第一阈值,W2表示信道的第二阈值,W0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初始值,Wmax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利用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自适应调整,所述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为:
Figure FDA0002610932490000023
Figure FDA0002610932490000024
其中,ΔW1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一阈值,ΔW2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二阈值,n表示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数量,Wi表示包含当前预设时间段在内的每个预设时间段中,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对应的剩余容量值,ΔWmax表示与当前预设时间段相邻的前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包括: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时,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配置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45%的数据量不再使用该信道进行传输;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说明该信道超负荷使用,则在未来5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二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但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30-40%;
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变为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40-55%。
6.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通信建立模块,用于将所述容器云平台与多个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资源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资源占用情况,根据所述信道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信道配置;
状态监测模块,用于实时对每个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获得网络安全结果,根据网络安全结果进行通信连接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建立模块包括:
请求接收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容器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并请求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将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发送至容器云平台;
安全判断模块,用于所述容器云平台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网络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符合安全条件时,建立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标记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不符合安全条件时,将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标记,同时将所述网络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打包和编号,形成特征信息数据包,并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包存放至危险设备数据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判断模块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在网络设备运行开启之后的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的出现过的占用量最大值;
阈值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设置所述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信道标记模块,用于实时对所述信道的占用量进行检测,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一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一次标记;当所述信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最大占用量超过所述信道容量的第二阈值时,对所述信道进行第二次标记;
标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信道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次标记和第二次标记,根据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存在情况,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阈值调整模块,用于在连续等间隔的预设时间段内,实时监测每个预设时间段内,信道的占用量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占用量最大值的变化实时自适应调整所述信道对应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比较模块,用于实时将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与不断自适应调整的所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和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的使用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阈值设置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设置,所述阈值设置模型为:
Figure FDA0002610932490000041
Figure FDA0002610932490000042
其中,W1表示信道的第一阈值,W2表示信道的第二阈值,W0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对应的信道容量初始值,Wmax表示第一个预设时间段内,每个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利用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进行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自适应调整,所述阈值自适应调整模型为:
Figure FDA0002610932490000043
Figure FDA0002610932490000044
其中,ΔW1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一阈值,ΔW2表示自适应调整后的信道的第二阈值,n表示每个网络设备与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数量,Wi表示包含当前预设时间段在内的每个预设时间段中,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对应的剩余容量值,ΔWmax表示与当前预设时间段相邻的前一个预设时间段内,网络设备与所述容器云平台之间的信道出现的占用量最大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包括: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一,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时,则在未来3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配置所述容器云平台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45%的数据量不再使用该信道进行传输;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二,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说明该信道超负荷使用,则在未来5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容器云平台不再使用该信道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三,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二阈值,变为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但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二阈值时,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30-40%;
信道使用调整模块四,用于当所述信道当前的占用量由超过自适应调整前的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变为未超过自适应调整后的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量;增加的所述数据传输量为当前信道数据传输量的40-55%。
CN202010753999.2A 2020-07-30 2020-07-30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054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999.2A CN112054862B (zh) 2020-07-30 2020-07-30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999.2A CN112054862B (zh) 2020-07-30 2020-07-30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862A true CN112054862A (zh) 2020-12-08
CN112054862B CN112054862B (zh) 2021-05-07

Family

ID=73601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3999.2A Active CN112054862B (zh) 2020-07-30 2020-07-30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48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4916A1 (zh) * 2022-03-04 2023-09-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7675871A (zh) * 2024-01-31 2024-03-08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基于IPv6网络及北斗三号的多信道水利智慧交互前端联网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630A (zh) * 2015-07-06 2015-11-1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配置、选定方法及其相应的云端服务器和智能设备
US20180146069A1 (en) * 2016-11-18 2018-05-24 Sap Se Efficient application build/deployment for distributed container cloud platform
CN109639455A (zh) * 2018-11-09 2019-04-16 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656717A (zh) * 2018-12-18 2019-04-19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容器化云资源分配方法
CN109784267A (zh) * 2019-01-10 2019-05-21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端多源融合图像语义内容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10990119A (zh) * 2019-12-23 2020-04-10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容器技术提升Iaas云平台服务能力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630A (zh) * 2015-07-06 2015-11-1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配置、选定方法及其相应的云端服务器和智能设备
US20180146069A1 (en) * 2016-11-18 2018-05-24 Sap Se Efficient application build/deployment for distributed container cloud platform
CN109639455A (zh) * 2018-11-09 2019-04-16 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656717A (zh) * 2018-12-18 2019-04-19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容器化云资源分配方法
CN109784267A (zh) * 2019-01-10 2019-05-21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端多源融合图像语义内容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10990119A (zh) * 2019-12-23 2020-04-10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容器技术提升Iaas云平台服务能力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4916A1 (zh) * 2022-03-04 2023-09-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7675871A (zh) * 2024-01-31 2024-03-08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基于IPv6网络及北斗三号的多信道水利智慧交互前端联网方法及系统
CN117675871B (zh) * 2024-01-31 2024-04-30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基于IPv6网络及北斗三号的多信道水利智慧交互前端联网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862B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0049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054862B (zh)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3716208B (zh) 支持大象流的网络管理方法、系统、交换机和网络
CN111198764A (zh) 一种基于sdn的负载均衡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2098301A (zh) 多链路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与系统
US20080198746A1 (en) Switch fabric end-to-end congestion avoidance mechanism
EP2575303A1 (en) Determining congestion measures
CN100459589C (zh) 流量监管方法及流量监管设备
WO2000014931A1 (fr) Dispositif de mesure de charge sur un serveur de reseau et dispositif et procede d'attribution
RU2009144127A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качеством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контроля состояния потока без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CN110944016B (zh) DDoS攻击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28828A (zh) 一种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617824A (zh)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855741B (zh) 业务的自适应接入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3179223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分配ip地址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734905A (zh) 检测数据流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103484A1 (en) Congestion control
RU2598293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стандартных данных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ой системы выбора протокола передачи
CN109614228B (zh) 基于动态负载均衡方式的综合监控前置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9120688A (zh) 用于工业实时数据的分布式采集方法
CN109714435B (zh) 一种云平台视频收集和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4539554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报文处理系统
KR102165187B1 (ko) 자가 적응형 데이터 전송 주기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IoT 시스템
CN112350880B (zh) 过载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08079138A (ja) 通信監視システム、フロー収集装置、解析マネージャ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