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3274A - 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3274A
CN112053274A CN202011083887.7A CN202011083887A CN112053274A CN 112053274 A CN112053274 A CN 112053274A CN 202011083887 A CN202011083887 A CN 202011083887A CN 112053274 A CN112053274 A CN 112053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vernment
data
template
application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3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3274B (zh
Inventor
孙傲冰
滕一帆
郝颖
王世清
骆雄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838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3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3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3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3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3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65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Fina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Bioeth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云技术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应用;方法包括:响应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触发操作,呈现候选的应用场景;响应于场景选择操作,呈现与被选中的应用场景对应的配置向导工具界面,并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响应于模板配置操作,获取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并将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确定为用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通过本申请,能够简化政务区块链网络构建的流程,提升构建效率。

Description

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中,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狭义来说,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的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说,区块链是利用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以及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也就是说,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时序数据、集体维护、可编程和安全可信等特点。
然而,当前围绕区块链网络构建的向导工具不多,特别是在政府信息化领域,缺乏有力的支撑工具,导致政府工作人员在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时比较困难,不知道如何操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简化政务区块链网络构建的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包括:
响应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触发操作,呈现候选的应用场景;
响应于场景选择操作,呈现与被选中的应用场景对应的配置向导工具界面,并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
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其中,每个所述模板中包括用于配置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响应于模板配置操作,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并
将所述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确定为用于构建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企交换场景时,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政企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政企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用于通过依申请实时查询的方式将数据请求记录在共享账本中;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企业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所述企业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企交换场景时,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政企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企业数据使用方、以及政府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其中,所述目录的管理包括:目录的创建、更新和数据需求;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以及企业数据使用方通过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述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政企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企政交换场景时,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企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企业节点和政府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企政数据交换场景,使用可对接或可映射的方法确认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所述身份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用于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企政互通跨域访问的场景提供各种可复制的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所述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企政交换场景时,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企政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对区块链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政府单位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所述政府单位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企政交换场景时,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企业数据提供方、政府数据使用方、以及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其中,所述目录的管理包括:目录的创建、更新和数据需求;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企业数据提供方、以及政府数据使用方通过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述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企政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银交换场景时,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政银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政府节点和金融机构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银数据交换场景,使用可对接或可映射的方法确认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所述身份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政银互通跨域访问的场景提供各种可复制的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所述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银交换场景时,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政银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金融机构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所述金融机构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银交换场景时,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供需合约模板,包括管理供需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和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对数据需求进行管理,其中,所述数据需求的管理包括:需求的创建、更新和自动匹配;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以及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通过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述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政银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装置,包括:
呈现模块,用于响应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触发操作,呈现候选的应用场景;
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场景选择操作,呈现与被选中的应用场景对应的配置向导工具界面,并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
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其中,每个所述模板中包括用于配置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模板配置操作,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确定为用于构建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应用场景下的每个所述应用类型,执行以下处理:确定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每个维度中能够被所述应用类型复用的相同取值的参数,以建立相应维度的模板;针对每个所述应用场景,执行以下处理:将在每个所述应用场景下建立的不同维度的模板的集合,关联到相应的应用场景。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呈现以下候选的应用场景至少之一:政政交换场景,是不同的政府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场景;政企交换场景,是政府单位将隐私数据经由网络交换区发送给企业的数据交换场景;企政交换场景,是政府单位在企业的数据中心部署合约应用,以实时采集所述企业的业务数据的数据交换场景;政银交换场景,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政府单位将经由智能合约加工处理后的用户的个人信息发送给金融机构的数据交换场景。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政交换场景时,呈现以下候选的应用类型至少之一:个人身份鉴权;电子证照;不动产;信息公开;数据共享。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包括的参数的取值能够复用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其中,所述容器模板的安全级别包括:涉密、非涉密、能够公开;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府之间数据交换场景、使用统一的方法确认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所述身份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所述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包括的参数的取值能够复用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数据库的参数,用于支持使用多种数据库作为状态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缓存;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加密的参数,用于对各参与方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共享账本进行加密;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用于通过依申请实时查询的方式将数据请求记录在共享账本中,并采用匿名的方式将所述共享账本提供给智能合约进行评估计算;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政府单位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所述政府单位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包括的参数的取值能够复用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以下模板至少之一: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目录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以及中心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其中,所述目录的管理包括:目录的创建和更新;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数据提供方、以及数据使用方通过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述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各政务部门业务系统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管理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政企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政府节点和企业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其中,所述容器模板的安全级别包括:涉密、非涉密、可公开;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企数据交换场景,使用统一的方法确认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所述身份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政企互通在用户映射、以及跨域访问的场景下提供各种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所述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政企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政企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用于通过依申请实时查询的方式将数据请求记录在共享账本中;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企业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所述企业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政企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企业数据使用方、以及政府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其中,所述目录的管理包括:目录的创建、更新和数据需求;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以及企业数据使用方通过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述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政企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企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企业节点和政府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企政数据交换场景,使用可对接或可映射的方法确认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所述身份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用于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企政互通跨域访问的场景提供各种可复制的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所述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企政交换场景时,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企政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对区块链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政府单位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所述政府单位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企政交换场景时,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企业数据提供方、政府数据使用方、以及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其中,所述目录的管理包括:目录的创建、更新和数据需求;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企业数据提供方、以及政府数据使用方通过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述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企政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政银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政府节点和金融机构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银数据交换场景,使用可对接或可映射的方法确认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所述身份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政银互通跨域访问的场景提供各种可复制的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所述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银交换场景时,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政银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金融机构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所述金融机构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银交换场景时,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供需合约模板,包括管理供需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和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对数据需求进行管理,其中,所述数据需求的管理包括:需求的创建、更新和自动匹配;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以及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通过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述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企银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审核模块,用于响应于注册请求,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当审核通过后,为所述用户分配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通道,并在所述通道中注册所述用户,以获取所述用户的密钥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响应于数据上链请求,将所述用户需要上链存储的数据暂存在上层的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中,以供所述用户进行删除或者修改;所述装置还包括查询模块,用于响应于区块信息查询请求,呈现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所述用户所查询的区块信息;以及用于响应于报表查询请求,呈现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分析报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界面中呈现候选的应用场景,以供用户进行应用场景的选择;接着,在用户选中应用场景后,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用户所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以供用户进行应用类型的选择;随后,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用户所选择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以供用户对模板中的参数进行配置,并将用户所配置的参数确定为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来进行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如此,用户只需通过几个步骤的简单操作,就能快速构建出所需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简化了政务区块链网络构建的流程,提升了构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功能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交互界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板裁剪树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府数据交换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企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企政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银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区块链(Blockchain),是由区块(Block)形成的加密的、链式的交易的存储结构。
例如,每个区块的头部既可以包括区块中所有交易的哈希值,同时也包含前一个区块中所有交易的哈希值,从而基于哈希值实现区块中交易的防篡改和防伪造;新产生的交易被填充到区块并经过区块链网络中节点的共识后,会被追加到区块链的尾部从而形成链式的增长。
2)区块链网络(Blockchain Network),通过共识的方式将新区块纳入区块链的一系列的节点的集合。
3)政务区块链网络,是专门为政府业务构建的区块链网络,用于保障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及政府与组织之间的数据可信交换、防篡改等目标。
4)账本(Ledger),是区块链(也称为账本数据)和与区块链同步的状态数据库的统称。
其中,区块链是以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的形式来记录交易;状态数据库是以不同类型的键(Key)值(Value)对的形式来记录区块链中的交易,用于支持对区块链中交易的快速查询。
5)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也称为链码(Chaincode)或应用代码,部署在区块链网络的节点中的程序,节点执行接收的交易中所调用的智能合约,来对账本数据库的键值对数据进行更新或查询的操作。
6)共识(Consensus),是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过程,用于在涉及的多个节点之间对区块中的交易达成一致,达成一致的区块将被追加到区块链的尾部,实现共识的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PoW,Proof of Work)、权益证明(PoS,Proof of Stake)、股份授权证明(DPoS,Delegated Proof-of-Stake)、消逝时间量证明(PoET,Proof of Elapsed Time)等。
7)交易(Transaction),等同于计算机术语“事务”,交易包括了需要提交到区块链网络执行的操作,并非单指商业语境中的交易,鉴于在区块链技术中约定俗成地使用了“交易”这一术语,本申请实施例遵循了这一习惯。
例如,部署(Deploy)交易用于向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安装指定的智能合约并准备好被调用;调用(Invoke)交易用于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中追加交易的记录,并对区块链的状态数据库进行操作,包括更新操作(包括增加、删除和修改状态数据库中的键值对)和查询操作(即查询状态数据库中的键值对)。
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简单来说,在区块链系统中,每过一段时间,各参与主体产生的交易数据会被打包成一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形成数据区块的链条,各参与主体拥有同样的数据链条,且无法单方面篡改,任何信息的修改只能经过约定比例的主体同意方可进行,并且只能添加新的信息,无法删除或修改旧的信息,从而实现多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和一致决策,确保各主体身份和主体间交易信息的不可篡改、公开透明。
然而,当前围绕区块链网络构建的工具不多,特别是在政府信息化领域,缺乏有力的支撑工具,导致政府工作人员在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时比较困难,不知道如何操作。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相关技术提供了如下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A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政务数据共享系统,包括区块链政务数据共享云数据库,其中,区块链政务数据共享云数据库由管理员进行管理,并通过第一传输模块连接至数据采集终端。区块链政务数据共享云数据库包括数据存储模块、身份存储模块、身份对比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筛选系统、智能合约执行系统。同时,区块链政务数据共享云数据库通过第二传输模块连接至若干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通过第三传输模块连接至若干个客户端,所有客户端上均设置有身份识别模块。
方案B提供了一种引入监管机制的联盟链共识方法,其通过创世节点运行联盟链网络,其中,联盟链网络包括监管账户和联盟链成员账户;并且,监管账户的决策权大于联盟链成员账户的决策权的总和;通过获得监管账户的投票激活联盟链成员账户的出块节点;当激活的出块节点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后,联盟成员节点的出块权转移至联盟链成员节点各自控制的出块节点,每个激活的出块节点根据预设规则行使出块权。
然而,相关技术提供的上述两种方案只是提取了比较泛化的区块链网络的建设思路,对于如何更加便利地构建区块链网络,简化区块链的应用,并没有给出具体明确的细节。例如,方案A中只是提到了共享系统中具体的组件,对于这些组件如何配合,以达到快速建设区块链网络的目的并没有涉及。方案B中只是提到了区块链网络及存储的建立模式,但是没有涉及具体的建链方法和步骤。
也就是说,相关技术提供的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对于如何构建区块链网络没有太多的技术细节,仅停留在比较基本的步骤层面上;
2、对于如何简化区块链网络的构建、以及如何实现区块链网络的快速构建没有太多深入的涉及;
3、对于如何构建一个成熟的区块链应用系统没有太多的涉及,仅停留在原型系统的刻画方面;
4、对于如何构建区块链网络的向导工具没有涉及;
5、对于如何屏蔽区块链底链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6、对于数据如何同步或者异步上链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简化政务区块链网络构建的难度,从而降低区块链应用的门槛,进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快速应用。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需要构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功能架构进行说明。示例的,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100的功能架构示意图,包括应用层101、共识层102、网络层103、数据层104和资源层105,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资源层105封装了实现政务区块链网络100中的各个节点110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通信资源,例如计算机、服务器/集群和云中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通信资源,进行抽象并向数据层104提供统一的接口以屏蔽实现资源层105的底层硬件的差异性。
计算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各种形式的处理器。
存储资源包括各种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
通信资源包括用于供政务区块链网络的节点110之间、政务区块链网络100与业务主体之间通信的各种链路。
数据层104封装了实现账本的各种数据结构,包括以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实现的区块链,键值型的状态数据库和存在性证明(例如区块中交易的哈希树)。
网络层103封装了点对点(P2P,Point to Point)网络协议、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接入认证机制和业务主体身份管理的功能。
其中,P2P网络协议实现政务区块链网络100中节点110之间的通信,数据传播机制保证了交易在政务区块链网络100中的传播,数据验证机制用于基于加密学方法(例如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公/私钥对)实现节点110之间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接入认证机制用于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对加入政务区块链网络100的业务主体的身份进行认证,并在认证通过时赋予业务主体接入政务区块链网络100的权限;业务主体身份管理用于存储允许接入政务区块链网络100的业务主体的身份、以及权限(例如能够发起的交易的类型)。
共识层102封装了政务区块链网络100中的节点110对区块达成一致性的机制(即共识机制)、交易管理和账本管理的功能。
共识机制包括POS、POW和DPOS等共识算法,支持共识算法的可插拔。
交易管理用于验证节点110接收到的交易中携带的数字签名,验证业务主体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判断确认其是否具有权限进行交易(从业务主体身份管理读取相关信息);对于获得接入政务区块链网络100的授权的业务主体而言,均拥有认证中心颁发的数字证书,业务主体利用自己的数字证书中的私钥对提交的交易进行签名,从而声明自己的合法身份。
账本管理用于维护区块链和账本数据库。对于取得共识的区块,追加到区块链的尾部;执行取得共识的区块中的交易,当交易包括更新操作时更新状态数据库中的键值对,当交易包括查询操作时查询账本数据库中的键值对并向业务主体返回查询结果。支持对账本数据库的多种维度的查询操作,包括:根据区块序列号(例如交易的哈希值)查询区块;根据区块哈希值查询区块;根据交易序列号查询区块;根据交易序列号查询交易;根据业务主体的账号(序列号)查询业务主体的账号数据;根据通道名称查询通道中的区块链。
应用层101封装了区块链网络能够实现的各种业务,包括交易的溯源、存证和验证等。
下面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的电子设备可以实施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专用消息设备)等各种类型的用户终端,也可以实施为服务器,例如独立的物理服务器,或者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下面,将说明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的电子设备实施为用户终端时的示例性应用。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系统200的架构示意图。其中,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系统200包括:服务器300、网络400、终端500和数据库600,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服务器30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5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各种类型的用户终端,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和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服务器300,用于从数据库600中获取历史建链数据,并根据所获取的历史建链数据提取出可通用的模板,随后,服务器300将提取出的通用的模板发送给终端500。
网络400,用于连接服务器300和终端500,网络400可以是广域网或者是局域网,又或者是二者的组合。
终端500上运行有配置向导工具510(配置向导工具510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独立的客户端、操作系统中集成的功能模块,又或者是可以集成到任意客户端中的应用编程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用于供其他客户端进行调用),用于接收服务器300通过网络400下发的多个模板、以及在界面中呈现用户所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多个候选的应用类型,以供用户(例如政府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选择。接着,在用户选中所需的应用类型后,还在配置向导工具510的界面中呈现用户所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以供用户针对至少一个模板中包括的参数进行配置。随后,配置向导工具510将用户在至少一个模板中配置的参数,确定为用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如此,可以根据确定出的参数来自动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100。
数据库600,用于存储历史建链数据,包括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例如过去一年内)成功构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各种参数,例如成功构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网络参数、链参数、账本参数等。
下面对图2中的终端500的结构进行说明。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500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终端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10、存储器550、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20和用户接口530。终端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40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40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40。
处理器5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例如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用户接口530包括使得能够呈现媒体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输出装置531,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视觉显示屏。用户接口53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532,包括有助于用户输入的用户接口部件,比如键盘、鼠标、麦克风、触屏显示屏、摄像头、其他输入按钮和控件。
存储器550可以是可移除的,不可移除的或其组合。示例性的硬件设备包括固态存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存储器550可选地包括在物理位置上远离处理器5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
存储器550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550旨在包括任意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50能够存储数据以支持各种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程序、模块和数据结构或者其子集或超集,下面示例性说明。
操作系统551,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基本系统服务和执行硬件相关任务的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网络通信模块552,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520到达其他计算设备,示例性的网络接口520包括:蓝牙、无线相容性认证(WiFi)、和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
呈现模块553,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与用户接口530相关联的输出装置531(例如,显示屏、扬声器等)使得能够呈现信息(例如,用于操作外围设备和显示内容和信息的用户接口);
输入处理模块554,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来自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532之一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或互动进行检测以及翻译所检测的输入或互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装置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图3示出了存储在存储器550中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装置555,其可以是程序和插件等形式的软件,包括以下软件模块:呈现模块5551、获取模块5552、确定模块5553、审核模块5554、存储模块5555和查询模块5556,这些模块是逻辑上的,因此根据所实现的功能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或进一步拆分。将在下文中说明各个模块的功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法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将结合图4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401中,响应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触发操作,呈现候选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例如政府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时,可以点击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中呈现的例如“政务区块链网络构建”的按钮,终端在接收到用户针对“政务区块链网络构建”按钮的点击操作后进行响应,控制人机交互界面跳转至呈现候选的应用场景的画面。
示例的,当终端在响应于用户针对“政务区块链网络构建”按钮的点击操作后,可以在跳转后的人机交互界面中呈现如下的四种候选的应用场景:政政交换场景、政企交换场景、企政交换场景和政银交换场景。此外,为了方便用户了解每种应用场景的具体含义,还可以在每种应用场景后面附加呈现相应的解释说明文字。
例如,对于政政交换场景,可以呈现如下内容:政政交换场景是不同的政府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场景,例如公安单位与工商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场景;对于政企交换场景,可以呈现如下内容:政企交换场景是政府单位将隐私数据经由网络交换区发送给企业的数据交换场景,例如教育单位将学生的隐私数据摆渡到专门开设的网络交换区,并通过区块链网络运行智能合约,计算出可公开的数据结果,以及将计算出的可公开的数据结果返回给企业,从而实现将教育单位的数据开放给企业使用的目标;对于企政交换场景,可以呈现如下内容:企政交换场景是政府单位在企业的数据中心部署合约应用,以实时采集企业的业务数据的数据交换场景,例如工商单位在食品药品等企业的数据中心部署合约应用,以实时采集食品药品等企业的业务数据,;对于政银交换场景,可以呈现如下内容:政银交换场景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政府单位将经由智能合约加工处理后的用户的个人信息发送给金融机构的数据交换场景,例如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工信单位将经智能合约加工处理后的用户的个人信息发送给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使用。如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从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中呈现的多个候选的应用场景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应用场景,以进行所需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
在步骤S402中,响应于场景选择操作,呈现与被选中的应用场景对应的配置向导工具界面,并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中呈现多种候选的应用场景后,用户可以针对所呈现的多种候选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例如可以在终端的人机交换界面中呈现多个候选的应用场景分别对应的选项框,以供用户进行选择。当用户点击所需要的应用场景对应的选项框后,终端控制人机交互界面跳转至呈现用户所选中的应用场景对应的配置向导工具界面的画面,并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用户所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
示例的,以用户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政交换场景为例,当用户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所呈现的多个候选的应用场景中,点击政政交换场景对应的选项框后,终端进行响应并控制人机交互界面跳转至与政政交换场景对应的配置向导工具界面的画面,并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政政交换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其中,政政交换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可以包括:个人身份鉴权、电子证照、不动产、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等。如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配置向导工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选中应用场景后,从被选中的应用场景对应的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的多个候选的应用类型中,选择所需要的应用类型。
在步骤S403中,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其中,每个模板中包括用于配置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多个候选的应用类型后,用户可以针对所呈现的多个候选的应用类型进行选择,例如可以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多个候选的应用类型分别对应的选项框,以供用户进行选择。当用户选中所需要的应用类型后,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用户所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
示例的,以用户选中的应用类型为个人身份鉴权为例,当用户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所呈现的多个候选的应用类型中选中个人身份鉴权后,终端进行响应并控制配置向导工具界面跳转至呈现个人身份鉴权下的至少一个模板的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模板的存储模式、以及提高模板的检索效率,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处理:针对上述每个应用场景下的每个应用类型,执行以下处理:确定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每个维度(例如节点、合约、容器、账本等维度)中能够被同一应用类型复用的相同取值的参数,以建立相应维度的模板;以及针对每个应用场景,执行以下处理:将在每个应用场景下建立的不同维度的模板的集合,关联到相应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用户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政交换场景为例,终端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终端响应于针对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包括的参数的取值能够复用于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其中,容器模板的安全级别包括:涉密、非涉密和能够公开;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不同政府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场景,使用统一的方法确认所构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与方的合法身份,并使用身份实现对所构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例如是在同一个域内、或者可以是跨域,用于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承接上述实施例,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还可以呈现以下至少一个模板: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数据库的参数,用于支持使用多种数据库作为状态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缓存;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加密的参数,用于对各参与方在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共享账本进行加密,以实现共享账本上的数据对于应用系统不可视、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用于通过依申请实时查询的方式将数据请求记录在共享账本中,并采用匿名的方式将共享账本提供给智能合约进行评估计算,从而使这些信息同时为政务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共享,并且具有不可篡改和可信任等特点;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以实现账本数据的点对点加密,例如当政府单位A准备将数据公开给政府单位B时,可以采用政府单位B主体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政府单位B接收到数据后,使用自身预先存储的私钥进行解密,以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接上述实施例,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还可以呈现以下至少一个模板: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目录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以及中心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其中,目录数据的管理包括:目录创建、以及目录更新等操作;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数据提供方、以及数据使用方通过所构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所构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签订的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各政务部门业务系统库表中的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管理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等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以用户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企交换场景为例,终端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响应于针对政企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政府节点和企业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其中,容器模板的安全级别包括:涉密、非涉密和能够公开,如此,用户可以针对政企交换场景下不同的安全级别,选择对应的容器模板;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针对不同的共识服务需求,配置对应的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企数据交换场景,使用统一的方法确认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所确认的身份实现对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政企互通场景下在用户映射、以及跨域访问等场景下提供各种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灵活配置,从而适应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接上述实施例,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还可以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针对政企交换场景对于安全的需求,配置对应的政企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针对加密和安全场景需求,配置对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用于对于低安全级别的数据请求通过依申请实时查询的方式记录在共享账本中,其中,共享账本上的数据可做到对于应用系统不可视、也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以实现政企互通账本数据的点对点加密,例如当政府单位A准备将数据公开给企业单位B使用时,可以使用企业单位B主体的公钥对政府单位A准备公开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企业单位B接收到政府单位A发送的数据后,使用自身预先存储的私钥进行解密,从而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承接上述实施例,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还可以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企业数据使用方、以及政府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包括:目录创建、目录更新和数据需求等操作;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以及企业数据使用方通过所构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政企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等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以用户选中的应用场景为企政交换场景为例,终端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响应于针对企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企业节点和政府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针对常见的企政互通的共识服务需求,配置对应的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企政互通数据交换场景,使用可对接或者可映射的方法确认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所确认的身份实现对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企政互通跨域访问等场景提供各种可复制的策略模板,供上层应用进行灵活配置,以适应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接上述实施例,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还可以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针对企政交换场景对于数据容量和安全的需求,配置对应的企政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针对加密和安全场景需求,配置对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企政互通账本的参数,以实现共享账本上的数据对于应用系统不可视、也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以实现企政互通账本数据的点对点加密,例如当企业A准备将数据公开给政府单位B时,使用政府单位B主体的公钥对企业A准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政府单位B接收到数据后,使用预先存储的私钥进行解密,以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接上述实施例,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还可以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企业数据提供方、政府数据使用方、以及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包括:目录创建、目录更新和数据需求等操作;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企业数据提供方、以及政府数据使用方通过所构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签订的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企政交换的库表和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等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以用户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银交换场景为例,终端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响应于针对政银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政府节点和金融机构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针对加密和安全场景需求,配置对应的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银数据交换场景,使用可对接或者可映射的方法确认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并使用所确认的身份对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政银互通跨域访问的场景提供各种可复制的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接上述实施例,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还可以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针对政银交换场景对于数据容量和安全的需求,配置对应的政银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针对加密和安全场景需求,配置对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政银互通共享账本的参数,以使共享账本上的数据对于应用系统不可视、也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以实现政银互通账本数据的点对点加密,例如当政府单位A准备将数据公开给金融机构B时,可以使用金融机构B主体的公钥对政府单位A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金融机构B接收到数据后,使用预先存储的私钥进行解密,以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承接上述实施例,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还可以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供需合约模板,包括管理供需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以及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对数据需求进行管理,包括需求创建、需求更新和需求自动化匹配等操作;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用于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以及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通过所构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签订的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政银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等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联盟配置模板,包括配置联盟的参数,例如联盟是采用邀请制还是配给制;链配置模板,包括配置链的参数,例如链的容量、封链要求、失效要求和共识类型等;区块配置模板,包括配置区块的参数,例如区块容量、封块要求、失效时间和校验模式等。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应用类型下模板的类型和数量可以是相同或者部分相同的,例如对于个人身份鉴权和电子证照这两个应用类型,两者下属的模板的类型和数量可以是相同或者是部分相同的,但是部分模板中配置的参数有差异。例如,对于个人身份鉴权下的节点配置模板,其默认配置的参数为部署在政务云端;而对于电子证照下的节点配置模板,其默认配置的参数为部署在互联网上。
在步骤S404中,响应于模板配置操作,获取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并将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确定为用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在选中所需的应用场景、以及在所选中的应用场景下所需的应用类型后,终端可以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用户所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此时,用户可以进一步针对所呈现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的参数进行配置。终端响应于模板配置操作,获取至少一个模板中用户配置的参数,并将至少一个模板中用户配置的参数,确定为用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示例的,假设用户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政交换场景,在政政交换场景下选中的应用类型是个人身份鉴权,并且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的模板包括:节点配置模板、联盟配置模板、网络配置模板、链配置模板、区块配置模板、账本配置模板,这些模板中的参数是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必须的参数。此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所有模板中的参数进行配置,或者只针对部分模板中的参数进行配置,其他模板中的参数保持默认参数,随后,当用户完成配置操作后,终端将上述所呈现的所有模板中包括的参数(包括用户进行配置的参数和预先默认的参数),确定为用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如此,用户只需针对模板中的参数进行配置,屏蔽了区块链底链,简化了政务区块链网络构建的流程,提升了构建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完成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之后,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处理:响应于注册请求,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当审核通过后,为用户分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通道,并在通道中注册用户,以获取用户的密钥信息;响应于数据上链请求,将用户需要上链存储的数据暂存在上层的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中,以便用户进行删除或者修改,如此,通过对用户的信息进行验证,以实现对同步和异步数据的上链均进行验证,从而大大简化了数据操作的过程;响应于区块信息查询请求,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中呈现政务区块链上用户所查询的区块信息;响应于报表查询请求,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中呈现在政务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分析报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中呈现候选的应用场景,以供用户进行应用场景的选择;接着,在用户选中应用场景后,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用户所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以供用户进行应用类型的选择;随后,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用户所选择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以供用户对模板中的参数进行配置,并将用户所配置的参数确定为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来进行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如此,用户只需通过几个步骤的简单操作,就能快速构建出所需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简化了政务区块链网络构建的难度。
下面继续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装置555实施为软件模块的示例性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存储在存储器550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装置555中的软件模块可以包括:呈现模块5551、获取模块5552、确定模块5553、审核模块5554、存储模块5555和查询模块5556。
呈现模块5551,用于响应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触发操作,呈现候选的应用场景;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响应于场景选择操作,呈现与被选中的应用场景对应的配置向导工具界面,并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其中,每个模板中包括用于配置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获取模块5552,用于响应于模板配置操作,获取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确定模块5553,用于将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确定为用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553,还用于针对每个应用场景下的每个应用类型,执行以下处理:确定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每个维度中能够被应用类型复用的相同取值的参数,以建立相应维度的模板;针对每个应用场景,执行以下处理:将在每个应用场景下建立的不同维度的模板的集合,关联到相应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呈现以下候选的应用场景至少之一:政政交换场景,是不同的政府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场景;政企交换场景,是政府单位将隐私数据经由网络交换区发送给企业的数据交换场景;企政交换场景,是政府单位在企业的数据中心部署合约应用,以实时采集企业的业务数据的数据交换场景;政银交换场景,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政府单位将经由智能合约加工处理后的用户的个人信息发送给金融机构的数据交换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当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政交换场景时,呈现以下候选的应用类型至少之一:个人身份鉴权;电子证照;不动产;信息公开;数据共享。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包括的参数的取值能够复用于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其中,容器模板的安全级别包括:涉密、非涉密、能够公开;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府之间数据交换场景、使用统一的方法确认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身份实现对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包括的参数的取值能够复用于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数据库的参数,用于支持使用多种数据库作为状态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缓存;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加密的参数,用于对各参与方在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共享账本进行加密,以实现共享账本上的数据对于应用系统不可视、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用于通过依申请实时查询的方式将数据请求记录在共享账本中,并采用匿名的方式将共享账本提供给智能合约进行评估计算,以实现数据的共享、不可篡改和可信任;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政府单位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政府单位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以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包括的参数的取值能够复用于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以下模板至少之一: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目录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以及中心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其中,目录的管理包括:目录的创建和更新;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数据提供方、以及数据使用方通过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各政务部门业务系统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管理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政企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政府节点和企业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其中,容器模板的安全级别包括:涉密、非涉密、可公开;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企数据交换场景,使用统一的方法确认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身份实现对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政企互通在用户映射、以及跨域访问的场景下提供各种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政企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政企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对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用于通过依申请实时查询的方式将数据请求记录在共享账本中,以实现共享账本中的数据对于应用系统不可视、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企业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企业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以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政企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企业数据使用方、以及政府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其中,目录的管理包括:目录的创建、更新和数据需求;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以及企业数据使用方通过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政企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响应于针对企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企业节点和政府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企政数据交换场景,使用可对接或可映射的方法确认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身份实现对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用于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企政互通跨域访问的场景提供各种可复制的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当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企政交换场景时,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企政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对区块链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用于实现共享账本中的数据对于应用系统不可视、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政府单位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政府单位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以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当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企政交换场景时,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企业数据提供方、政府数据使用方、以及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其中,目录的管理包括:目录的创建、更新和数据需求;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企业数据提供方、以及政府数据使用方通过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企政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政银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政府节点和金融机构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银数据交换场景,使用可对接或可映射的方法确认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身份实现对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政银互通跨域访问的场景提供各种可复制的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当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银交换场景时,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政银互通账本的参数;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对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账本进行加密的参数;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用于实现共享账本中的数据对于应用系统不可视、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金融机构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金融机构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以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模块5551,还用于当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银交换场景时,在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供需合约模板,包括管理供需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和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对数据需求进行管理,其中,数据需求的管理包括:需求的创建、更新和自动匹配;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以及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通过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数据目录和政银交换的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装置555还包括审核模块5554,用于响应于注册请求,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当审核通过后,为用户分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通道,并在通道中注册用户,以获取用户的密钥信息;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装置555还包括存储模块5555,用于响应于数据上链请求,将用户需要上链存储的数据暂存在上层的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中,以便用户进行删除或者修改;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装置555还包括查询模块5556,用于响应于区块信息查询请求,呈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用户所查询的区块信息;以及用于响应于报表查询请求,呈现在政务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分析报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装置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装置中未尽的技术细节,可以根据图4-6任一附图的说明而理解。
下面,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能够根据以往的建链经验,提取出可通用的模板,包括联盟创建、链创建和账本创建等,同时,收集用户个性化配置信息,来快速创建出用户所需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用户只需进行几个步骤的简单操作,就可以快速使用。
示例的,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交互界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可以抽象为9个步骤,用户通过与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工具进行交互,采集各种信息,结合图5的具体步骤说明。
步骤501,选择应用场景,例如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企业单位-政府部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公众等不同的应用场景;
步骤502,选择应用类型,例如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场景下包括:个人身份鉴权、电子证照、不动产等不同的应用类型;
步骤503,确定节点参数,例如是在政务云端、还是在互联网、或者在不同的部署中心等;
步骤504,确定联盟参数,例如联盟是采用邀请制还是配给制等;
步骤505,确定网络参数,例如是在同一个域内,或者是可以跨域;
步骤506,确定链参数,例如确定链的容量、封链要求、失效要求、共识类型等;
步骤507,确定区块参数,例如确定区块容量、封块要求、失效时间和校验模式等;
步骤508,确定账本参数,例如确定账本的类型、账本的初始化方法和账本的接口模式等;
步骤509,确定合约参数,例如确定合约类型、合约机制、合约模式、合约时效和触发模式等。
如上,由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过程需要采集的步骤和参数较多,为了进一步简化用户的参与操作,可以建立如图6所示的模板裁剪树,其中,场景1模板、场景2模板、以及场景N模板可以分别对应于政政交换场景、政企交换场景、以及政银交换场景。场景1模板下的类型11模板、以及类型1N模板可以分别对应于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个人身份鉴权、以及电子证照。此外,类型11模板下还可以包括:节点配置模板111、联盟配置模板112、网络配置模板113、链配置模板114、区块配置模板115、账本配置模板116和合约配置模板117等。以类型11模板和场景1模板为例,首先确定出类型11模板下的节点配置模板111至合约配置模板117中能够被类型11模板复用的相同取值的参数,以建立相应维度的模板;接着,针对场景1模板,将在场景1模板下建立的不同维度的模板的集合,关联到场景1模板。如此,通过收集不同类型的区块链网络的建设参数,以及通过合并不同应用场景和应用类型相同参数的模板进入上级模板,来简化中间的选择步骤,从而形成面向以上模板的不同的裁剪树。其中,形成的模板裁剪树可以存储在配置文件集合中,也可以直接存储在数据库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类型1N模板、以及类型N1模板和类型NN模板,其下也可以包括节点配置模板111至合约配置模板117,为节省篇幅,在图6中并未示出。
下面以区块链向导系统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区块链向导系统提供区块链应用建设、管理和运维的工具和向导,帮助委办局解决区块链应用建设的难题。其中,区块链向导系统可以是基于政务云进行部署,为委办局针对区块链的应用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针对典型的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建立政务区块链向导系统,促进业务协同处理,为政府工作人员、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强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参与感。政府跨部门交换公共基础数据上链,能够减少数据版本,增强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互信。此外,通过多种安全级别实现政府数据被授权企业使用,例如数据安全岛、用后即焚、安全传输等。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企业对政府应用的信任,允许政府合约应用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实时采集企业的业务数据。
示例的,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府数据交换场景示意图,如图7所示,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
(1)政政交换,即政府单位和政府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同时,不同的政府单位可以在同一个政务网,或者也可以跨不同省市的多个政务网。
(2)政企交换,即政府单位通过政务区块链网络将数据开放给企业,例如政府单位通过专门开设的网络交换区将数据摆渡到该区域,从而实现通过区块链实现将政府数据开放给企业使用的目标。
(3)企政交换,即企业的数据通过区块链网络交换给政府单位,以实现支撑政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相关数据的采集。
(4)政银交换,即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政府将持有的用户的相关个人信息经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加工处理后再返回给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
下面针对上述四种应用场景分别进行具体说明。
(一)政政交换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8所示,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包括主题库(包括宏观经济、工业、人才、交通等)、专项库(包括工商、税务、社保和教育等)和公共基础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电子证照等),并分别通过专题数据链、专项数据链和基础数据链进行管理。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的共享是大势所趋,借助区块链网络的有序共享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安全与共识的共享机制,实现跨政府部门利用数据进行业务评估。例如,当具有权限的工商单位需要获取税务单位的数据时,可以通过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向税务单位发送请求,以使税务单位调用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工商单位。政政互通子平台,针对政府各单位之间建立用于数据交换的联盟链,提供面向政政交换场景的模板、向导和工具的支持,包括账本和合约的管理模块。
示例的,政政互通子平台提供区块链网络节点、智能合约、容器服务和共识服务等模板。其中,政政互通容器节点模板,可以支持运行各种主流容器的区块链节点,针对政政互通的应用场景,定义常用的容器模板,包括涉密、非涉密、可公开等不同安全级别和业务场景;政政互通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在分布式网络中对交易和区块形成共识;政政互通节点管理模板,结合政府数据交换场景,使用统一的方法确认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并使用该身份实现对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政政互通网络策略模板,可以供上层应用灵活配置,适应平台的各种业务场景。
示例的,针对政政互通子平台上的区块链上每个政府单位的账本的政务业务特点,执行以下处理:政政互通账本配置,可以支持基于模板的灵活配置,支持使用多种数据库作为状态数据库进行数据的缓存;政政互通账本加密,包括各参与方在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节点的共享账本上加密存储或者依申请提交政府节点的相关数据,智能合约利用共享账本中的数据在链上进行计算,从而实现共享账本上的数据对于应用系统不可视、也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政政互通共享账本,包括数据请求通过依申请实时查询的方式记录在共享账本中,账本采用匿名的方式仅供智能合约评估计算,这些信息同时为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上的所有节点共享,并且具有不可篡改、可信任等特点;政政互通点对点加密,账本数据可点对点加密,当某一政府单位准备将数据公开给另一政府单位时,可将对应数据用按待接收数据的政府单位主体的公钥进行加密,并由其取出数据后再用私钥解密,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示例的,政政互通子平台数据共享链的服务合约包括目录合约、协议合约和秘钥合约。其中,政政互通目录合约,包括目录合约支持目录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中心管理者对目录进行管理,包括目录创建、目录更新等操作;政政互通协议合约,包括协议合约支持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通过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链上对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合约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政政互通子平台通过区块链服务平台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合约开放、合约上传、合约管理、合约安装等功能。
示例的,创建针对政政互通子平台的分布式账本创建、分布式账本查询、合约管理及查询、区块信息管理、链式信息管理、以及账户管理等向导工具。此外,针对政务业务数据上链,如果业务数据中含有敏感数据,则能够自动识别并采用加密机制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包含加密后敏感数据的基本业务数据及业务数据的哈希值一并储存到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上。其中,向导工具的类型包括:政政互通用户向导,用于引导用户收集需求等相关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后,为用户分配资源,如分配政政交换区块链网络的通道并在该通道内注册该用户,以获取用户的密钥信息;政政互通数据向导,用于引导用户对上链的数据进行收取录入暂存在上层B/S架构,以便用户删除修改;政政互通查询向导,用于提供各种可视化工具,支撑用户查询链上的区块信息;政政互通报表向导,用于提供各种可视化报表,展示用户在政政互通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分析报表等内容。
(二)政企交换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企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9所示,政企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涉及数据目录(即政府单位的数据目录,包括公安、社保、法院等单位的数据目录)、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用于通过电子契约对数据进行检查,确定数据的限制级别,包括:可公开、内部公开、受控和其他)、数据安全岛(包括多个云区块链容器节点,用于调用智能合约对政府数据进行运算)、安全边界平台和企业端。根据政府涉及隐私数据不出其网络边界的要求,政府单位通过开设专门的数据安全岛将数据摆渡到该区域中,并通过区块链运行智能合约,计算出可公开的数据结果,并由客户端返回给企业,实现将政府数据开放给企业使用的目标。一般可以通过多种安全级别实现政府数据被授权企业使用,包括:数据安全岛,即政府数据不出边界,通过数据上链并自动运行智能合约,仅合规的结果被返回给企业;对于可开放数据,企业拿回后按与政府的协议来使用,其获取日志上链保存;对于合规的低安全要求数据,企业拿回后按与政府的协议来使用,其获取日志上链,并且企业受控使用,过期即焚(销毁)。
示例的,政企互通子平台提供区块链节点、智能合约、容器服务和共识服务的模板。其中,政企互通容器节点模板,针对常用的政企交换需求生成支持运行各种主流容器的区块链节点模板,定义政府节点和企业节点对于常用的容器模板包括涉密、非涉密、可公开等不同安全级别和业务场景;政企互通合约共识服务模板,针对不同的共识服务需求,在分布式网络中对交易和区块形成共识;政企互通节点管理模板,结合政企数据交换场景,使用统一的方法确认政企互通区块链网络上各参与方的合法身份,并使用该身份实现对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政企互通网络策略模板,针对政企互通在用户映射,跨域访问等场景提供各种策略模板,可以供上层应用灵活配置,适应平台的各种业务场景。
示例的,针对政企互通子平台上的政企互通区块链网络中,每个政府单位和企业单位的账本业务特点,执行以下处理:政企互通账本配置,针对政企互通对于安全的需求,基于向导和模板生成政企互通账本;政企互通账本加密,针对加密和安全场景需求,对政企互通区块链网络节点的账本进行加密;政企互通共享账本,对于低安全级别的数据请求,通过依申请实时查询的方式记录在共享账本中,其中,共享账本上的数据可做到应用系统不可视,也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政企互通点对点加密,政企互通账本数据可点对点加密,例如,当政府单位准备将数据公开给企业单位时,可将对应数据用按企业单位主体的公钥加密,由其取出数据后再用私钥解密,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示例的,政企互通子平台数据共享链的服务合约包括目录合约、协议合约和秘钥合约。其中,政企互通目录合约,包括目录合约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企业数据使用方、政府管理者对数据目录进行管理,包括目录创建、目录更新、数据需求等操作;政企互通协议合约,包括协议合约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通过政企互通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链上对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政企互通秘钥合约,包括秘钥合约主要记录数据目录和政企交换的库表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政企互通子平台通过区块链服务平台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合约开放、合约上传、合约管理、合约安装等功能。
示例的,针对政企互通子平台的向导工具包括:政企互通用户向导,用于引导用户收集需求等相关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后,为用户分配资源,如分配政企互通区块链网络的通道,并在该通道内注册该用户,以获取用户的密钥信息;政企互通数据向导,用于引导用户对上链的数据进行收取录入暂存在上层浏览器/服务器架构(Browser/Server架构,B/S架构),以便用户删除修改;政企互通查询向导,用于提供各种可视化工具,支撑用户查询链上的区块信息;政企互通报表向导,用于提供各种可视化报表,展示用户在政企互通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分析报表等内容。
(三)企政交换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企政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0所示,企政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涉及政府侧(包括数据应用平台、专项库和数据采集平台)、前置机/云节点(包括区块链容器节点X,其中,在容器节点X中包括合约应用网关和账本,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和企业端(包括环保、危爆品、流行病、食药监等企业)。如此,政府侧通过在企业端的数据中心部署的合约应用,以对企业端的业务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企政互通子平台在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用于数据交换的联盟链,提供面向企政交换场景的模板、向导和工具的支持,包括账本和约合的管理模块,以实现企业被政府应用的信任,允许政府合约应用部署在企业的数据中心,实时采集企业的业务数据,例如通过企政互通区块链网络,政府可以实时采集食品药品、危爆品、环保重点等相关企业的信息。
示例的,企政互通子平台提供区块链节点、智能合约、容器服务、共识服务的模板。其中,企政互通容器节点模板,针对常用的企政交换的安全需求和业务场景,生成支持自动化部署和运维的各种主流容器的区块链节点模板,定义企业节点和政府节点常用的资源配置和初始化模式;企政互通合约共识服务模板,针对常见的企政互通的共识服务需求,在分布式网络中对交易和区块形成共识;企政互通节点管理模板,结合企政数据互通的常见场景,使用可对接或可映射的方法确认企政互通区块链网络上各参与方的合法身份,并使用该身份实现对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企政互通网络策略模板,提供企政互通跨域访问等场景提供各种可复制的策略模板,供上层应用灵活配置,适应平台的各种业务场景。
示例的,针对企政互通子平台上的区块链上,政府单位和企业单位的账本的特点,执行以下处理:企政互通账本配置,针对企政互通对于数据容量和安全的需求,基于向导和模板生成企政互通账本;企政互通账本加密,针对加密和安全场景需求,对区块链节点的账本进行加密;企政互通共享账本,设置企政互通共享账本,共享账本上的数据可做到应用系统不可视,也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企政互通点对点加密,企政互通账本数据可点对点加密,当企业准备将数据公开给政府单位时,可将对应数据用按政府单位主体的公钥加密,由其取出数据后再用私钥解密,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示例的,企政互通子平台数据共享链的服务合约包括目录合约、协议合约和秘钥合约。其中,企政互通目录合约,包括目录合约支持企业数据提供方、政府数据使用方、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对数据目录进行管理,包括目录创建、目录更新、数据需求等操作;企政互通协议合约,包括协议合约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通过企政互通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链上对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企政互通秘钥合约,包括秘钥合约主要记录数据目录和企政交换的库表和用户名/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企政互通子平台通过区块链服务平台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合约开放、合约上传、合约管理、合约安装等功能。
示例的,针对企政互通子平台提供的向导工具包括:企政互通用户向导,用于引导用户收集需求等相关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后,为用户分配资源,如分配企政互通区块链网络的通道,并在该通道内注册该用户,以获取用户的密钥信息;企政互通数据向导:用于引导用户对上链的数据进行收取录入暂存在上层B/S架构,以便用户删除修改;企政互通查询向导,用于提供各种可视化工具,支撑用户查询链上的区块信息;企政互通报表向导,用于提供各种可视化报表,展示用户在区块链中的数据分析报表等内容。
(四)政银交换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政银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1所示,政银互通区块链网络的应用场景涉及个人/法人、政府大数据中心(包括智能合约应用网关和银行金融模型,其中,银行金融模型用于对法人的共享账本进行计算,生成每个法人的金融产品能力评估结果)和银行。当个人/法人授权认证后,政府大数据中心调用智能合约对个人/法人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例如通过银行金融模型中的数据交换服务、金融模型服务和结果调用服务对个人/法人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加工处理后的信息推送给银行。政银互通子平台,针对政府部门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之间建立用于数据交换的联盟链,并且提供面向政银交换场景的模板、向导和工具的支持,同时,还可以包括账本和合约的管理模块。例如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政府将持有的用户的相关个人信息经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加工处理后再返回给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
示例的,政银互通子平台提供区块链节点、智能合约、容器服务、共识服务的模板。其中,政银互通容器节点模板,针对常用的政银互通的安全需求和业务场景,生成支持自动化部署和运维的各种主流容器的区块链节点模板,定义金融机构节点和政府节点常用的资源配置和初始化模式;政银互通合约共识服务模板,针对常见的政银互通的共识服务需求,在分布式网络中对交易和区块形成各种场景下的共识模板;政银互通节点管理模板,结合政银互通的常见场景,使用可对接或可映射的方法确认政银互通区块链网络上各参与方的合法身份,并使用该身份实现对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政银互通网络策略模板,提供政银互通跨域访问等场景提供各种可复制的策略模板,供上层应用灵活配置,适应平台的各种业务场景。
示例的,针对政银互通子平台上的区块链上,政府单位和金融机构的账本的特点,提供以下针对性的管理工具,包括:政银互通账本配置,针对政银互通对于数据容量和安全的需求,基于向导和模板生成企政互通账本;政银互通账本加密,针对加密和安全场景需求,对政银互通区块链节点的账本进行加密;政银互通共享账本,设置政银互通共享账本,共享账本上的数据可做到应用系统不可视,也不可非授权复制和转发;政银互通点对点加密,政银互通账本数据可点对点加密,当政府准备将数据公开给金融机构时,可将对应数据用按金融机构,例如银行主体的公钥加密,由其取出数据后再用私钥解密,实现数据的点对点共享。
示例的,政银互通的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区块链节点上的可执行代码,由各参与金融单位编写发布到区块链节点上,智能合约根据金融产品的算法规则和风控规则对法人的共享账本数据进行计算,并生成每个法人的金融产品能力评估结果。企政互通子平台数据共享链的服务合约包括供需合约、协议合约和秘钥合约。其中,政银互通数据供需合约,包括供需合约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对数据需求进行管理,包括需求创建、需求更新、需求自动匹配等操作;政银互通协议合约,包括协议合约支持政府数据提供方、金融机构数据使用方通过政银互通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链上对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政银互通秘钥合约,包括秘钥合约主要记录数据目录和政银交换的库表和用户名/密码授权结果;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政银互通子平台通过区块链服务平台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合约开放、合约上传、合约管理、合约安装等功能。
示例的,针对政银互通子平台还可以提供以下向导工具,包括:政银互通用户向导,用于引导用户收集需求等相关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后,为用户分配资源,如分配政银互通区块链网络的通道,并在该通道内注册该用户,以获取用户的密钥信息;政银互通数据向导,用于引导用户对上链的数据进行收取录入暂存在上层B/S架构,以便用户删除修改;政银互通查询向导,用于提供各种可视化工具,支撑用户查询链上的区块信息;政银互通报表向导,用于提供各种可视化报表,展示用户在区块链中的数据分析报表等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将引起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如图4示出的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闪存、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采用程序、软件、软件模块、脚本或代码的形式,按任意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或者声明性或过程性语言)来编写,并且其可按任意形式部署,包括被部署为独立的程序或者被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可以被存储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存储在超日志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Markup Language)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中,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
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简化了政务区块链网络构建的难度,通过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工具,快速地收集用户需求,从而快速建成政务区块链网络;
2、通过提供模板配置树,简化了模板的存储模板,提高了模板的检索速度;
3、降低了区块链应用的门槛,推动了区块链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快速应用;
4、定义了统一的模板,避免了标准不统一造成政务区块链网络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定义和操作;
5、和应用对接已经验证过,降低了应用对接的难度;
6、同步和异步数据上链都经过了验证,使用统一模板可以大大简化数据操作和编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触发操作,呈现候选的应用场景;
响应于场景选择操作,呈现与被选中的应用场景对应的配置向导工具界面,并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
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其中,每个所述模板中包括用于配置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响应于模板配置操作,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并
将所述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确定为用于构建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应用场景下的每个所述应用类型,执行以下处理:
确定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每个维度中能够被所述应用类型复用的相同取值的参数,以建立相应维度的模板;
针对每个所述应用场景,执行以下处理:
将在每个所述应用场景下建立的不同维度的模板的集合,关联到相应的应用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候选的应用场景,包括:
呈现以下候选的应用场景至少之一:
政政交换场景,是不同的政府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场景;
政企交换场景,是政府单位将隐私数据经由网络交换区发送给企业的数据交换场景;
企政交换场景,是政府单位在企业的数据中心部署合约应用,以实时采集所述企业的业务数据的数据交换场景;
政银交换场景,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政府单位将经由智能合约加工处理后的用户的个人信息发送给金融机构的数据交换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政交换场景时,所述呈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包括:
呈现以下候选的应用类型至少之一:个人身份鉴权;电子证照;不动产;信息公开;数据共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包括的参数的取值能够复用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以下模板至少之一:
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其中,所述容器模板的安全级别包括:涉密、非涉密、能够公开;
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
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府之间数据交换场景、使用统一的方法确认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所述身份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
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所述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包括的参数的取值能够复用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以下模板至少之一:
账本配置模板,包括配置数据库的参数,用于支持使用多种数据库作为状态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缓存;
账本加密模板,包括配置加密的参数,用于对各参与方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节点上的共享账本进行加密;
共享账本模板,包括配置数据请求的参数,用于通过依申请实时查询的方式将数据请求记录在共享账本中,并采用匿名的方式将所述共享账本提供给智能合约进行评估计算;
点对点加密模板,包括管理密钥的参数,用于使用政府单位的公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所述政府单位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政政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包括的参数的取值能够复用于所述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以下模板至少之一:
目录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目录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目录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以及中心管理者对目录数据进行管理,其中,所述目录的管理包括:目录的创建和更新;
协议合约模板,包括管理协议合约的参数,用于支持数据提供方、以及数据使用方通过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签订资源使用协议,并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对所述协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
秘钥合约模板,包括管理秘钥合约的参数,用于记录各政务部门业务系统库表中用户名和密码授权结果;
合约生命周期管理模板,包括管理智能合约的参数,用于对智能合约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智能合约的开放、上传、管理和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为政企交换场景时,所述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政企交换场景下的任意一个应用类型的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以下模板至少之一:
容器模板,包括配置运行政府节点和企业节点的虚拟化环境的参数,其中,所述容器模板的安全级别包括:涉密、非涉密、能够公开;
合约共识服务模板,包括配置智能合约和共识服务的参数;
节点管理模板,包括管理节点的参数,用于结合政企数据交换场景,使用统一的方法确认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参与方的合法身份、以及使用所述身份对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准入许可控制;
网络策略模板,包括配置网络策略的参数,用于针对政企互通在用户映射、以及跨域访问的场景下提供各种策略模板,以供上层应用进行适应所述上层应用的平台的业务场景的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注册请求,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
当审核通过后,为所述用户分配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通道,并在所述通道中注册所述用户,以获取所述用户的密钥信息;
响应于数据上链请求,将所述用户需要上链存储的数据暂存在上层的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中,以供所述用户进行删除或者修改;
响应于区块信息查询请求,呈现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上所述用户所查询的区块信息;
响应于报表查询请求,呈现在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分析报表。
10.一种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呈现模块,用于响应于构建政务区块链网络的触发操作,呈现候选的应用场景;
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场景选择操作,呈现与被选中的应用场景对应的配置向导工具界面,并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所述被选中的应用场景下的候选的应用类型;
所述呈现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类型选择操作,在所述配置向导工具界面中呈现被选中的应用类型下的至少一个模板,其中,每个所述模板中包括用于配置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模板配置操作,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模板中被配置的参数,确定为用于构建所述政务区块链网络的参数。
CN202011083887.7A 2020-10-12 2020-10-12 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053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3887.7A CN112053274B (zh) 2020-10-12 2020-10-12 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3887.7A CN112053274B (zh) 2020-10-12 2020-10-12 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3274A true CN112053274A (zh) 2020-12-08
CN112053274B CN112053274B (zh) 2023-10-27

Family

ID=73605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3887.7A Active CN112053274B (zh) 2020-10-12 2020-10-12 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327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7668A (zh) * 2020-12-09 2021-03-16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数据存证方法、存证系统、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21158A (zh) * 2020-12-31 2021-08-06 上海能链众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证券工作底稿的安全存证验证方法
CN115412452A (zh) * 2022-08-19 2022-11-29 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理层Fabric场景的配置导航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6781713A (zh) * 2023-08-16 2023-09-19 中移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基于p2p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系统、数据获取方法
CN116800512A (zh) * 2023-07-06 2023-09-22 山东大学 一种药品数据多方匹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72146A1 (en) * 2011-04-21 2012-10-2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ic application wizard
CN106228344A (zh) * 2016-07-28 2016-12-14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法
CN109118168A (zh) * 2018-07-20 2019-01-01 北京开普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机制的政务服务过程追溯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9743328A (zh) * 2019-01-17 2019-05-10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开放云服务平台
CN110597832A (zh) * 2019-09-12 2019-12-20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政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60524A (zh) * 2020-01-13 2020-06-09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11338645A (zh) * 2020-05-15 2020-06-2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合约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72146A1 (en) * 2011-04-21 2012-10-2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ic application wizard
CN106228344A (zh) * 2016-07-28 2016-12-14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法
CN109118168A (zh) * 2018-07-20 2019-01-01 北京开普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机制的政务服务过程追溯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9743328A (zh) * 2019-01-17 2019-05-10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开放云服务平台
CN110597832A (zh) * 2019-09-12 2019-12-20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政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60524A (zh) * 2020-01-13 2020-06-09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11338645A (zh) * 2020-05-15 2020-06-2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合约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7668A (zh) * 2020-12-09 2021-03-16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数据存证方法、存证系统、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21158A (zh) * 2020-12-31 2021-08-06 上海能链众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证券工作底稿的安全存证验证方法
CN113221158B (zh) * 2020-12-31 2023-08-08 上海零数众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证券工作底稿的安全存证验证方法
CN115412452A (zh) * 2022-08-19 2022-11-29 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理层Fabric场景的配置导航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6800512A (zh) * 2023-07-06 2023-09-22 山东大学 一种药品数据多方匹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800512B (zh) * 2023-07-06 2024-04-19 山东大学 一种药品数据多方匹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781713A (zh) * 2023-08-16 2023-09-19 中移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基于p2p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系统、数据获取方法
CN116781713B (zh) * 2023-08-16 2023-11-03 中移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基于p2p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系统、数据获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3274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1560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lementing consensus on read via a consensus on write smart contract trigger for a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 platform
US11057353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mplementing a smart contract on a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platform
CN111295869B (zh) 用于认证去中心化标识的系统和方法
EP368865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proxy service for a blockchain cloud service
CN112053274B (zh) 政务区块链网络的构建向导方法及装置
US2021032630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time collaboration and annotation-based action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WO2019205849A1 (zh) 区块链访问的鉴权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988338B (zh) 基于区块链的权限可控的物联网云平台及数据交互方法
CN112631605B (zh) 联邦学习模型的代码编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97832A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政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ikitamara et al. Digital identity management on blockchain for open model energy system
CN111832001B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管理方法及身份管理系统
CN113438088A (zh) 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身份的社交网络信用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3129149A (zh) 基于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的交易风险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4760071B (zh)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跨域数字证书管理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5705571A (zh) 保护可审计的帐户的隐私
Ji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in copyright protection
Transaction et al. Blockchain: Opportunities for health care
Xu et al. Design of a credible blockchain-based E-health records (CB-EHRs) platform
CN111178896B (zh) 乘车支付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Yewale Study of blockchain-as-a-service systems with a case study of hyperledger fabric implementation on Kubernetes
Satybaldy et al. A Taxonomy of Challenges for Self-Sovereign Identity Systems
Puligheddu et al. Managing CRM with Fabric Hyperledger blockchain technology
Wang et al. Blockchain for Public Safety: A Survey of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Lin New Innovations in eIDAS-compliant Trust Services: Blockch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