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0484B - 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0484B
CN112050484B CN202010968132.9A CN202010968132A CN112050484B CN 112050484 B CN112050484 B CN 112050484B CN 202010968132 A CN202010968132 A CN 202010968132A CN 112050484 B CN112050484 B CN 112050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necting pipe
moving
clamp
heat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81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0484A (zh
Inventor
戎瑞
郭加澄
徐进良
刘志坚
淘鸿俊
张玲
靳光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9681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0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0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0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0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0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1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 F24S10/7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the working fluids being conveyed through tubular absorbing conduits
    • F24S10/74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the working fluids being conveyed through tubular absorbing conduits the tubular conduits are not fixed to heat absorbing plates and are not touching each other
    • F24S10/742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the working fluids being conveyed through tubular absorbing conduits the tubular conduits are not fixed to heat absorbing plates and are not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conduits being parallel to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50/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60/0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heat collected by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60/1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heat collected by 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latent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025/6001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by using hook and loop-type faste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本发明在第一连接管与初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之间还设置有流量控制连通盘,流量控制连通盘能够控制每个第二连接管内的介质的流速或者流量,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液端和/或者出液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均由所述智能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径的.倍,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管内的介质流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或者第三连接管内介质的流速,进而减少介质的热量损失,提高储能的效率的同时保证储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太阳能的不断利用,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一般采用太阳能集热器进行集热,以便实现热水的使用。但是,这种方式储热效果不佳,仅仅能够实现在晴天下的利用,而长时间存储热水后,往往出现丢失掉大部分热量的问题,因此,目前的这种太阳能集热器基本无法实现储热功能,随着相变蓄热的不断发展,相变蓄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太阳能集热器在于相变蓄热器进行连接时,往往由于管路位置损失较多的热量,尤其是由于相变蓄热器内一般要求其内部换热介质流速不能过快,流速过快不仅容易在流动中出现热量损失,而且,流动也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的,但是,如果流动过慢,则集热器与相变蓄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处由于其流量与相变蓄热器的流量相等,因此,往往需要将该管路设置为较大的直径,而这种大直径的管路往往产生较多的热量损失,影响储热效率,此外,当储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吸热管与集热箱相连接,并且放置在顶层上,在户外长时间作用下,吸热管与连接端之间的连接不稳固,且不容易进行更换吸热管,影响到储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解决以上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初级储热机构、次级储热机构和智能控制器,其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出液端采用第一连接管连接至所述初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所述初级储热机构的出液端采用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二连接管连接至所述次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所述次级储热机构的出液端采用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三连接管循环流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液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初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之间还设置有流量控制连通盘,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能够控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内的介质的流速或者流量,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液端和/或者出液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均由所述智能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径的.倍,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管内的介质流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或者第三连接管内介质的流速,进而减少介质的热量损失。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初级储热机构和次级储热机构均采用相变式蓄热箱,所述初级储热机构和次级储热机构上均连接有循环热量排出管。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初级储热机构和次级储热机构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箱。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初级储热机构内设置有多个并联排列设置的换热金属管,其中一个所述换热金属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其余所述换热金属管的输出端与各自的第二连接管串联连接,且其余所述换热金属管的输入端以并联的方式与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上设置有多个流量控制接头,每个所述流量控制接头上均设置有一个流量控制阀,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均由所述智能控制器进行控制。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初级储热机构和次级储热机构内均设置有换热管网组和相变蓄热介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支架、蓄热器本体和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位于支架前端,所述加固装置由旋钮、移动机构、移动架、连接板、移动夹、移动条、固定条、固定夹和固定板组成,所述旋钮左端位于移动机构右端,所述移动机构上端与移动架相连接,所述移动架左端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与移动夹右端插接,所述移动夹与移动条下端相连接,所述移动条左端与固定条相抵,所述固定条与固定夹上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夹左端与固定板插接,所述固定板下端紧固于移动机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集热箱右端中部设置有控制转化器,并且集热箱右端上端与上连接管左端插接,所述上连接管下端cm处设置有下连接管,所述集热箱下端前侧设置有连接端,并且连接端前端与吸热管上端相对齐,所述吸热管下端与支架前端下侧插接,所述集热箱内壁设置有集热介质,并且集热介质内壁与中空筒外壁贴合固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由外壳、螺杆和滑动板组成,所述外壳后端与支架前端上侧贴合固定,所述螺杆前端面与旋钮后端面贴合固定,并且螺杆外部与滑动板中部过盈配合,所述滑动板外部与外壳内部滑动安装。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右端设置有两块限位块,并且外壳上端设置有两条滑槽,所述滑动板呈梯形,并且滑动板上端与移动架下端面贴合固定,所述移动机构后端与支架前端贴合固定,并且移动机构的长度等于支架的长度,所述移动夹和固定夹形状一致,并且两者内部设置有隔热垫,所述移动条和固定条形状一致,且所述移动架、连接板、移动夹、移动条、固定条、固定夹和固定板均设置有组,并且均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第一连接管与初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之间还设置有流量控制连通盘,流量控制连通盘能够控制每个第二连接管内的介质的流速或者流量,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液端和/或者出液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均由所述智能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径的.倍,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管内的介质流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或者第三连接管内介质的流速,进而减少介质的热量损失,提高储能的效率的同时保证储能效果;
(2)本发明为解决当储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吸热管与集热箱相连接,并且放置在顶层上,在户外长时间作用下,吸热管与连接端之间的连接不稳固,且不容易进行更换吸热管,影响到储热装置的使用效果的问题,通过支架前端上侧设置了加固装置,由旋钮带动螺杆在外壳内部转动,螺杆带动滑动板在外壳内部滑动,实现了滑动的功能,接着滑动板通过移动架带动移动夹与固定夹相互配合,进而夹紧连接端和吸热管的连接之处,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从而解决了在户外长时间作用下,吸热管与连接端之间的连接不稳固,且不容易进行更换吸热管,影响到储热装置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集热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加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01、初级储热机构05、次级储热机构02和智能控制器,其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01的出液端采用第一连接管09连接至所述初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所述初级储热机构的出液端采用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二连接管04连接至所述次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所述次级储热机构的出液端采用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三连接管03循环流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01的进液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初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之间还设置有流量控制连通盘06,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06能够控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内的介质的流速或者流量,所述太阳能集热器01的进液端和/或者出液端上设置有循环泵010,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06均由所述智能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管09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径的1.5倍,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管内的介质流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或者第三连接管内介质的流速,进而减少介质的热量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初级储热机构05和次级储热机构02均采用相变式蓄热箱,所述初级储热机构05和次级储热机构02上均连接有循环热量排出管011。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初级储热机构05和次级储热机构02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箱07。
所述初级储热机构05内设置有多个并联排列设置的换热金属管08,其中一个所述换热金属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09连通,其余所述换热金属管的输出端与各自的第二连接管04串联连接,且其余所述换热金属管的输入端以并联的方式与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连接。
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上设置有多个流量控制接头,每个所述流量控制接头上均设置有一个流量控制阀,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均由所述智能控制器进行控制。
所述初级储热机构05和次级储热机构02内均设置有换热管网组和相变蓄热介质。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01包括支架1、蓄热器本体和加固装置10,所述加固装置10位于支架1前端,所述加固装置10由旋钮101、移动机构102、移动架103、连接板104、移动夹105、移动条106、固定条107、固定夹108和固定板109组成,所述旋钮101左端位于移动机构102右端,所述移动机构102上端与移动架103相连接,所述移动架103左端与连接板104相连接,所述连接板104与移动夹105右端插接,所述移动夹105与移动条106下端相连接,所述移动条106左端与固定条107相抵,所述固定条107与固定夹108上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夹108左端与固定板109插接,所述固定板109下端紧固于移动机构102。本发明的旋钮101左端位于移动机构102右端,有利于带动螺杆1022在外壳1021内部进行转动,实现移动的功能,移动机构102上端与移动架103相连接,有利于进行滑动安装,起到了移动的作用,移动架103左端与连接板104相连接,连接板104与移动夹105右端插接,移动夹105与移动条106下端相连接,有利于在移动机构102上端进行移动,起到了夹紧的作用,移动条106左端与固定条107相抵,固定条107与固定夹108上端相连接,有利于外部螺栓穿过,增加加固时的稳定性,固定夹108左端与固定板109插接,有利于与移动夹105相互配合,起到夹紧吸热管7的作用,固定板109下端紧固于移动机构102
所述集热箱2右端中部设置有控制转化器3,并且集热箱2右端上端与上连接管4左端插接,所述上连接管4下端12cm处设置有下连接管5,所述集热箱2下端前侧设置有连接端6,并且连接端6前端与吸热管7上端相对齐,所述吸热管7下端与支架1前端下侧插接,所述集热箱2内壁设置有集热介质8,并且集热介质8内壁与中空筒9外壁贴合固定。
所述移动机构102由外壳1021、螺杆1022和滑动板1023组成,所述外壳1021后端与支架1前端上侧贴合固定,所述螺杆1022前端面与旋钮101后端面贴合固定,并且螺杆1022外部与滑动板1023中部过盈配合,所述滑动板1023外部与外壳1021内部滑动安装。
所述外壳1021右端设置有两块限位块1001,并且外壳1021上端设置有两条滑槽1003,所述滑动板1023呈梯形,并且滑动板1023上端与移动架103下端面贴合固定,所述移动机构102后端与支架1前端贴合固定,并且移动机构102的长度等于支架1的长度,所述移动夹105和固定夹108形状一致,并且两者内部设置有隔热垫1002,所述移动条106和固定条107形状一致,且所述移动架103、连接板104、移动夹105、移动条106、固定条107、固定夹108和固定板109均设置有11组,并且均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本发明在第一连接管与初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之间还设置有流量控制连通盘,流量控制连通盘能够控制每个第二连接管内的介质的流速或者流量,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液端和/或者出液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均由所述智能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径的.倍,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管内的介质流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或者第三连接管内介质的流速,进而减少介质的热量损失,提高储能的效率的同时保证储能效果;本发明为解决当储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吸热管与集热箱相连接,并且放置在顶层上,在户外长时间作用下,吸热管与连接端之间的连接不稳固,且不容易进行更换吸热管,影响到储热装置的使用效果的问题,通过支架前端上侧设置了加固装置,由旋钮带动螺杆在外壳内部转动,螺杆带动滑动板在外壳内部滑动,实现了滑动的功能,接着滑动板通过移动架带动移动夹与固定夹相互配合,进而夹紧连接端和吸热管的连接之处,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从而解决了在户外长时间作用下,吸热管与连接端之间的连接不稳固,且不容易进行更换吸热管,影响到储热装置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01)、初级储热机构(05)、次级储热机构(02)和智能控制器,其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01)的出液端采用第一连接管(09)连接至所述初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所述初级储热机构的出液端采用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二连接管(04)连接至所述次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所述次级储热机构的出液端采用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三连接管(03)循环流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01)的进液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初级储热机构的进液端之间还设置有流量控制连通盘(06),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06)能够控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内的介质的流速或者流量,所述太阳能集热器(01)的进液端和/或者出液端上设置有循环泵(010),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06)均由所述智能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管(09)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径的1.5倍,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管内的介质流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或者第三连接管内介质的流速,进而减少介质的热量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储热机构(05)和次级储热机构(02)均采用相变式蓄热箱,所述初级储热机构(05)和次级储热机构(02)上均连接有循环热量排出管(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储热机构(05)和次级储热机构(02)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箱(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储热机构(05)内设置有多个并联排列设置的换热金属管(08),其中一个所述换热金属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09)连通,其余所述换热金属管的输出端与各自的第二连接管(04)串联连接,且其余所述换热金属管的输入端以并联的方式与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连通盘上设置有多个流量控制接头,每个所述流量控制接头上均设置有一个流量控制阀,每个所述流量控制阀均由所述智能控制器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储热机构(05)和次级储热机构(02)内均设置有换热管网组和相变蓄热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01)包括支架(1)、蓄热器本体和加固装置(10),所述加固装置(10)位于支架(1)前端,所述加固装置(10)由旋钮(101)、移动机构(102)、移动架(103)、连接板(104)、移动夹(105)、移动条(106)、固定条(107)、固定夹(108)和固定板(109)组成,所述旋钮(101)左端位于移动机构(102)右端,所述移动机构(102)上端与移动架(103)相连接,所述移动架(103)左端与连接板(104)相连接,所述连接板(104)与移动夹(105)右端插接,所述移动夹(105)与移动条(106)下端相连接,所述移动条(106)左端与固定条(107)相抵,所述固定条(107)与固定夹(108)上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夹(108)左端与固定板(109)插接,所述固定板(109)下端紧固于移动机构(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热箱(2),所述集热箱(2)右端中部设置有控制转化器(3),并且集热箱(2)右端上端与上连接管(4)左端插接,所述上连接管(4)下端处设置有下连接管(5),所述集热箱(2)下端前侧设置有连接端(6),并且连接端(6)前端与吸热管(7)上端相对齐,所述吸热管(7)下端与支架(1)前端下侧插接,所述集热箱(2)内壁设置有集热介质(8),并且集热介质(8)内壁与中空筒(9)外壁贴合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02)由外壳(1021)、螺杆(1022)和滑动板(1023)组成,所述外壳(1021)后端与支架(1)前端上侧贴合固定,所述螺杆(1022)前端面与旋钮(101)后端面贴合固定,并且螺杆(1022)外部与滑动板(1023)中部过盈配合,所述滑动板(1023)外部与外壳(1021)内部滑动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21)右端设置有两块限位块(1001),并且外壳(1021)上端设置有两条滑槽(1003),所述滑动板(1023)呈梯形,并且滑动板(1023)上端与移动架(103)下端面贴合固定,所述移动机构(102)后端与支架(1)前端贴合固定,并且移动机构(102)的长度等于支架(1)的长度,所述移动夹(105)和固定夹(108)形状一致,并且两者内部设置有隔热垫(1002),所述移动条(106)和固定条(107)形状一致,且所述移动架(103)、连接板(104)、移动夹(105)、移动条(106)、固定条(107)、固定夹(108)和固定板(109)均设置有11组,并且均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CN202010968132.9A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 Active CN112050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8132.9A CN112050484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8132.9A CN112050484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0484A CN112050484A (zh) 2020-12-08
CN112050484B true CN112050484B (zh) 2021-11-19

Family

ID=73603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8132.9A Active CN112050484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04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32727U (zh) * 2012-04-25 2012-11-1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低能耗住宅太阳能复合利用装置
CA2925917A1 (en) * 2012-10-02 2014-04-10 Grace COULTER Solar air heating / cooling system
FR2996631B1 (fr) * 2012-10-08 2015-02-06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Echangeur thermique pour systeme de stockage thermique
US20140299120A1 (en) * 2013-03-15 2014-10-09 Paul M. Klinkman Solar Heat Collection and Storage System
WO2016179199A1 (en) * 2015-05-04 2016-11-10 Gossamer Space Frames Solar power plant
CN206146004U (zh) * 2016-08-31 2017-05-03 杭州惠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相变蓄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08218180B (zh) * 2018-02-09 2018-12-04 西安交通大学 聚光分频式太阳能污泥干燥、家用供暖一体化系统、方法
CN111365755A (zh) * 2020-04-30 2020-07-03 江苏宇能精科光电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相变储热式供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0484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4915Y (zh) 太阳能热水器
CN201314734Y (zh) 一种冷媒电加热装置
CN201104088Y (zh) 蓄热式太阳能干燥设备
CN209445488U (zh) 一种基于cpc太阳能集热器的采暖系统
CN201463107U (zh) 集中储热的交换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1715753U (zh) 一种家庭用微通道平行流太阳能热水器
CN112050484B (zh) 一种智能太阳储热装置
CN203518273U (zh) 移动式太阳能储热用间接加热车
CN201724447U (zh) 一种太阳能采暖用微通道平行流集热模块
CN111397229A (zh) 一种强化温度分层的大体积储热水罐
CN209371849U (zh) 一种不等间距管束海水源热泵换热器
CN200972268Y (zh) 循环交换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7778834U (zh) 一种量子超导热管平板集热器
CN113090950A (zh) 一种基于光热转化的集热-储热式输油管道加热系统
CN109059584A (zh) 一种不等间距管束海水源热泵换热器
CN100351587C (zh) 太阳能高温导热介质热交换系统
CN201672727U (zh) 阳台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折线式吸热流道
CN2541797Y (zh) 节能供暖供冷装置
CN220152970U (zh) 一种太阳能在清洁能源蓄能中的低碳应用装置
CN205299981U (zh) 一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CN217737322U (zh) 一种超声辅助的太阳能相变蓄热供热站
CN219390654U (zh) 一种脱水无机盐相变储能专用热交换器
CN219624568U (zh) 一种环肋式三套管相变蓄热器
CN108844245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储热罐
CN215766656U (zh) 一种分体轨道式的相变蓄热材料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