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8587A - 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8587A
CN112048587A CN201910487042.5A CN201910487042A CN112048587A CN 112048587 A CN112048587 A CN 112048587A CN 201910487042 A CN201910487042 A CN 201910487042A CN 112048587 A CN112048587 A CN 112048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ln
temperature
section
amount
secondar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70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8587B (zh
Inventor
胡兵
曾小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70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8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8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8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8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8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13/00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 C21B13/08Making spongy iron or liquid steel, by direct processes in rotary furn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通过在回转窑窑头罩上增设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同时从还原回转窑的窑头和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实时在线监测沿窑长方向线上的温度,根据所测点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异,调整还原回转窑的窑头和/或窑尾的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确保沿窑长方向窑内温度场的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避免了回转窑内结圈的出现,为还原物料提供了更长的高温带,产品质量指标得到显著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属于回转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保部门早已对SO2和NOx排放收费,随着碳减排压力加剧,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即将运行,CO2排放也将逐步纳入缴费范围。传统长流程将给钢企带来比短流程更高的成本负担;世界钢铁发展趋势逐步由“高炉-转炉”长流程向“直接还原(废钢)-电炉”短流程过渡,美国的电炉钢比将由66.8%提高到70%,许多高炉将被关闭或是暂时闲置;直接还原+电炉短流程是钢铁产业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的方向,美国纽柯钢铁公司短流程的吨钢成本比采用高炉-转炉流程的共和钢公司降低近50-60美元。
直接还原是将铁氧化物在不熔化、不造渣条件下,进行固态还原,生产金属铁产品,即直接还原铁(DRI)。直接还原方法具有以下优势:缩短钢铁生产流程、摆脱对焦煤资源的依赖,改善能源结构;降低吨钢能耗、节能减排,促使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钢铁产品结构,生产优质钢、纯净钢的重要原料;生产优质纯净钢铸锻件坯料,有效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解决优质废钢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冶金资源的综合利用,特别是难处理特色冶金资源。
世界上现有煤基直接还原工艺不少,但真正形成生产规模的煤基直接还原工艺主要是煤基回转窑法,回转窑法是煤基法中最重要、最有价值、应用较广的工艺。此法还原铁矿石可按不同的作业温度生产海绵铁、粒铁,但以低温作业的回转窑生产海绵铁最有意义。回转窑的优点是能够直接使用固体煤作为能源,原燃料适应性强、分布广泛,还原效率较高。
传统还原窑受限于产能小,易结圈,从热工系统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因窑尾煤供入量少,而窑头煤喷射距离又覆盖不了回转窑中后部区域,因而造成中后部球团不能被还原煤所覆盖,导致出窑球团金属化率波动大,不合格球团多,生产不稳定。
2)操作中为了覆盖回转窑中后部球团而提高窑尾煤供入量时,由于窑尾煤挥发分溢出量增大,致使冷烟室温度迅速升至1100℃~1200℃,造成再燃室内灰尘软熔严重,粘结形成“结圈”,当“结圈”局部脱落落入水封槽时又造成严重的“水爆”现象,带来了安全隐患。
3)沿窑身方向的温度场波动较大,回转窑易结圈。
另外二次风喷嘴结构形式还决定了二次风与窑内可燃成份基本上处于平行流动状态,混合不好,窑尾煤挥发分不能在窑中后部完全燃烧,使之进入冷烟室后再燃烧,这也是造成冷烟室温度过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现有的回转窑测温方法包括红外测温,只能监测一些点的温度,且受环境的干扰大,温度不准确;热电偶插入窑内直接测温,非常容易磨损,难以更换,寿命短;非接触式测温(软测量),精度不高,不能实时反映窑内的温度变化。
生产中,上述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回转窑易结圈现象,温度难以控制,燃烧和还原效率低,造成产品质量指标不达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回转窑内沿窑长方向温度不均,容易结圈,还原效率低;高温段短,挥发分和CO逸散进入再燃室,且温度很难控制,产量小,能耗高;温度不能在线实时精确监测,造成供风系统、燃料系统和温度的不协调,容易结圈,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通过在回转窑窑头罩上增设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同时从还原回转窑的窑头和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实时在线监测沿窑长方向线上的温度,根据所测点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异,调整还原回转窑的窑头和/或窑尾的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确保沿窑长方向窑内温度场的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避免了回转窑内结圈的出现,为还原物料提供了更长的高温带,产品质量指标得到显著提升。另外,还可改变对应窑身区段上二次风嘴的风量,确保料层中挥发出来的挥发分、CO等与二次风进行充分燃烧,不仅为回转窑中还原物料提供了温度,而且极大减少了进入再燃室的挥发分和CO含量,燃料利用效率高,避免了再燃室高温结圈和“水爆”的出现。该回转窑及温度控制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回转窑直接还原的产品质量,有效防止了回转窑和再燃室结圈的出现,而且具有“温度检测精度高、燃烧和还原效率高、温度和气氛可控”的特点。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
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还原回转窑上设有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还原回转窑的窑身分为n段,每一段窑身上设有二次风喷口,并且每一处二次风喷口与风机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还原物料装入还原回转窑内,在还原回转窑的窑头和窑尾位置加入还原性燃料,从每一段窑身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二次风。
2)在还原回转窑的窑头位置设有烧嘴,待还原物料在还原回转窑内,经过还原性燃料的燃烧和还原,获得还原物料。
3)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检测还原回转窑的每一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并记录对应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其中i=1,2,……,n。
4)根据待还原物料的目标还原温度T0,调节从窑头和/或窑尾位置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使得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
作为优选,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检测还原回转窑的每一段窑身位置的温度,比较该段窑身检测获得的气氛温度Ti与目标还原温度T0,若该段窑身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控制系统不做燃料调整。若该段窑身的气氛温度Ti超出(1±10%)T0的范围内,则进行以下步骤:
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检测该段窑身处于整个还原回转窑的位置:
5a)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窑身前段1/3或1/2的区段内,通过调整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使得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
5b)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窑身后段2/3或1/2的区段内,通过调整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使得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
作为优选,先调整还原回转窑的窑头喷入风的风量,后调整窑头的还原性燃料喷入量,步骤5a)具体为:
5a1)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窑身前段1/3或1/2的区段内,调整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
若调整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若调整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1±10%)T0的范围,进行步骤5a2)。
5a2)通过调整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
若调整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若调整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1±10%)T0的范围,停机检查。
作为优选,步骤5b)具体为: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窑身后段2/3或1/2的区段内,通过调整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
若调整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若调整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1±10%)T0的范围,停机检查。
作为优选,ΔE=Ti-T0,其中:△E为第i段窑身位置实际气氛温度与目标还原温度的差值,根据△E值调整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为Psv。步骤5a1)中所述调整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具体调整规则为:
a.△E≥100℃,Psv=60%P~80%P。
b.50℃≤ΔE<100℃,Psv=70%P~90%P。
c.30℃≤ΔE<50℃,Psv=85%P~95%P。
d.10℃≤ΔE<30℃,Psv=90%P~99%P。
e.-10℃<ΔE<10℃,Psv=P。
f.-30℃<ΔE≤-10℃,Psv=101%P~110%P。
g.-50℃<ΔE≤-30℃,Psv=105%P~115%P。
h.-100℃<ΔE≤-50℃,Psv=110%P~130%P。
i.△E≤-100℃,Psv=120%P~140%P。
其中:P为窑头位置的当前喷入风的风压。
作为优选,ΔE=Ti-T0,其中:△E为第i段窑身位置实际气氛温度与目标还原温度的差值。步骤5a2)中所述调整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具体调整规则为:
a.△E≥100℃,Δm1=-(0.04~0.06)m1
b.50℃≤ΔE<100℃,Δm1=-(0.03~0.05)m1
c.30℃≤ΔE<50℃,Δm1=-(0.02~0.04)m1
d.10℃≤ΔE<30℃,Δm1=-(0.01~0.03)m1
e.-10℃<ΔE<10℃,Δm1=0。
f.-30℃<ΔE≤-10℃,Δm1=(0.01~0.03)m1
g.-50℃<ΔE≤-30℃,Δm1=(0.02~0.04)m1
h.-100℃<ΔE≤-50℃,Δm1=(0.03~0.05)m1
i.△E≤-100℃,Δm1=(0.04~0.06)m1
其中:Δm1=msv1-m1,Δm1为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1为负数,说明减少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Δm1为正数,说明增加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sv1为调整后应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1为当前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
作为优选,ΔE=Ti-T0,其中:△E为第i段窑身位置实际气氛温度与目标还原温度的差值。步骤5b)中所述调整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具体调整规则为:
a.△E≥100℃,Δm2=-(0.06~0.1)m2
b.50℃≤ΔE<100℃,Δm2=-(0.04~0.08)m2
c.30℃≤ΔE<50℃,Δm2=-(0.01~0.04)m2
d.10℃≤ΔE<30℃,Δm2=-(0.01~0.04)m2
e.-10℃<ΔE<10℃℃,Δm2=0。
f.-30℃<ΔE≤-10℃,Δm2=(0.01~0.04)m2
g.-50℃<ΔE≤-30℃,Δm2=(0.02~0.06)m2
h.-100℃<ΔE≤-50℃,Δm2=(0.04~0.08)m2
i.△E≤-100℃,Δm2=(0.06~0.1)m2
其中:Δm2=msv2-m2,Δm2为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2为负数,说明减少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Δm2为正数,说明增加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sv2为调整后应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2为当前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
作为优选,调整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同时应该调整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的二次风风量,具体为:
根据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1,计算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二次风的调整风量ΔF1
ΔF1=K1×P×Δm1。其中:Δm1为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K1为调整窑头还原性燃料喷入量时,调风量的修正系数,无量纲。P为比例常数,无量纲。ΔF1为负数,说明减少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二次风风量。ΔF1为正数,说明增加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二次风风量。
根据调整风量ΔF1,可以计算出:二次风风量调整后,当前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二次风的目标风量值为:
Fsv1=F1+ΔF1,F1为调整前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量值。
作为优选,调整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同时应该调整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的二次风风量,具体为:
根据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2,计算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二次风的调整风量ΔF2
ΔF2=K2×P×Δm2。其中:Δm2为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K2为调整窑尾还原性燃料喷入量时,调风量的修正系数,无量纲。P为比例常数,无量纲。ΔF2为负数,说明减少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二次风风量。ΔF2为正数,说明增加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二次风风量。
根据调整风量ΔF2,可以计算出:二次风风量调整后,当前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喷入二次风目标风量值为:
Fsv2=F2+ΔF2,F2为调整前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量值。
作为优选,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设置在还原回转窑的窑头、窑身或窑尾。
作为优选,所述还原性燃料为煤粉或煤块。
作为优选,在还原回转窑的窑头位置加入煤粉,在还原回转窑的窑尾位置加入煤块。
在本申请中,为了解决回转窑内温度场不均匀的问题,从还原回转窑的窑头和/或窑尾添加还原性燃料,确保还原物料一直保持还原氛围。同时对还原回转窑沿延长方向进行实时在线测温测距,实时获取还原回转窑各个长度位置的温度信息,根据所获得的各个长度位置的温度信息,将获得的气氛温度Ti与目标还原温度T0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窑头和/或窑尾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从而调整整个还原回转窑窑身各处的气氛温度Ti在所要求的目标还原温度T0的(1±10%)T0范围内。从而实现还原回转窑内温度场的均匀一致,而且高温还原段大幅延长,还原回转窑的产品质量指标显著提高。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通过在窑身上增开二次风喷口,使得窑尾段烟气中的可燃性挥发份和CO充分燃烧,避免了在还原回转窑的再燃室二次燃烧,能源效率低、结圈和“水爆”现象的出现。
在本申请中,采用超声波测温测距仪来检测还原回转窑的每一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并能准确的记录对应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超声波测温测距仪是利用超声波发射通过介质的发射回波接收后的时差来测量被测距离,同时因为超声波在气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被测物体的温度,从而达到测温测距的目的。超声波测温测距技术具有非接触、对测量对象无干扰等优点,能够实现温度和距离的在线监测,且超声波具有非侵入性和更快的响应时间的优势。解决了还原回转窑内不能实时在线测温测距的难题,通过在还原回转窑窑头罩上增设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实时在线监测沿窑长方向线上的温度分布。
在本申请中,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检测还原回转窑每一段窑身的温度。实时对比气氛温度Ti和目标还原温度T0的大小。当检测到气氛温度Ti超出(1±10%)T0的范围内,则执行步骤5)。步骤5)具体为:先判断需要调温的区域在窑身的大致位置,如需要调温的位置在窑身前段的1/3或1/2的区段内,则通过调节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来调节该窑身前段1/3或1/2的区段内的温度。如果需要调温的位置在窑身后段的2/3或1/2的区段内,则通过调节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来调节该窑身后段2/3或1/2的区段内的温度。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窑身前段1/3或1/2的区段的意思为,从还原回转窑的窑头一端开始计算。前段1/3的区域即为从窑头的一端开始,直至窑身1/3处的区域。前段1/2的区域即为从窑头的一端开始,直至窑身1/2处的区域。
窑身后段2/3或1/2的区段的意思为,从还原回转窑窑尾一端开始计算。后段2/3的区域即为从窑尾的一端开始,直至窑身2/3处的区域。后段1/2的区域即为从窑尾的一端开始,直至窑身1/2处的区域。
在本申请的步骤5a)中,当需要调温的位置在窑身前段的1/3或1/2的区段内时,优先通过调节调整窑头(101)位置喷入风的风量,来提高窑头喷射的火焰距离,从而调整需要调温的位置的温度。若该方案达不到要求,则再调整从窑头处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从而调整需要调温的位置的温度。若还是达不到要求,则停机检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需要调温的位置的温度与目标温度T0之间形成温度差,温度差为△E。根据△E的大小,调节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为Psv,和/或调节窑头位置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1
在本申请的步骤5b)中,当需要调温的位置在窑身后段的2/3或1/2的区段内时,直接通过调整窑尾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来调节窑尾该需要调温的位置的温度。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根据△E的大小,调节窑尾位置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2
在本申请中,还在沿还原回转窑窑长方向的窑身上增开一系列二次风喷口,向窑身内部直接喷入二次风。当调整从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时,相应的调整喷入二次风的调整风量为ΔF1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根据所需要调节温度的具体位置,若需要调节温度的区域位于还原回转窑前段1/3或1/2的区段内,结合窑头调风量的修正系数K1、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1和比例常数P,得出二次风的调整风量ΔF1的值。二次风的调整风量的公式为:ΔF1=K1×P×Δm1。调整后,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的目标风量值Fsv1=F1+ΔF1,F1为调整前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量值。
根据所需要调节温度的具体位置,若需要调节温度的区域位于还原回转窑后段2/3或1/2的区段内,整从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结合窑尾调风量的修正系数K2、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2和比例常数P,得出二次风的调整风量ΔF2的值。二次风的调整风量的公式为:ΔF2=K2×P×Δm2。调整后,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的目标风量值Fsv2=F2+ΔF2,F2为调整前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量值。
在本发明中,K1、K2和P均根据回转窑生产时现场调试来取值。一般的,K1和K2的取值范围为0-2,优选为0.1-1.8,更优选为0.2-1.6。P的取值范围为0.1-1,优选为0.3-0.99,更优选为0.5-0.98。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还原性燃料的挥发份和CO经过料层逸散到腔体烟气中,在窑身上增开二次风喷口,使得窑尾段烟气中的可燃性挥发份和CO充分燃烧,避免了在还原回转窑的再燃室二次燃烧,能源效率低、结圈和“水爆”现象的出现。
通过超声波测温测距仪检测还原回转窑的每一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并记录对应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调节与第i段窑身位置上二次风喷口连接的风机,从而调整第i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进风量,使得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
具体为:
步骤一:程序开始;
步骤二:读取二次风嘴对应温度点的实际温度值;
步骤三:根据温度差值△E,温度差值是实际温度值与目标温度值的差值,然后利用调整规则表,调整窑头喷入位置喷入风的风压值、和/或调整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和/或调整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
步骤四:延时t1秒,t1值,系统事先根据经验设定,一般设1-60秒,优选2-50秒;
步骤五:系统判定温度差值的绝对值|ΔE|是否在减少;若是,则执行步骤六、否则,二次风调整失败,报系统故障。
步骤六:判定|ΔE|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与目标温度值的允许偏差在±(5-20℃),优选为±10℃,若是,温度控制调整结束;若否,则执行步骤七;
步骤七:根据温度差值|ΔE|,温度差值是实际温度值与目标温度值的差值,然后利用调整规则表,再次调整窑头喷入位置喷入风的量、调整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和/或调整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
步骤八:延时t1秒,t1值,系统事先根据经验设定,一般设1-60秒,优选2-50秒;
步骤九:系统判定温度差值的绝对值|ΔE|是否在减少;
步骤十:判定|ΔE|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与目标温度值的允许偏差在±(5-20℃),优选为±10℃,若是,温度控制调整结束,若否,停机检修。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可以准确检测还原回转窑的各个窑身区段内的气氛温度,根据待还原物料的目标还原温度T0,比较各个窑身区段内的气氛温度Ti与待还原物料的目标还原温度T0;如某一个窑身区段内的气氛温度与待还原物料的目标还原温度T0的差值超出设定范围,则通过调整窑头喷入位置喷入风的量、调整窑头加入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和/或调整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使得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设定范围内。本发明可以精准控制各个窑身区段内的气氛温度,进而保证整个还原回转窑的气氛温度均为最适合待还原物料的目标还原温度,从而使得高温还原段大幅延长,还原回转窑的产品质量指标显著提高。另外,通过在窑身上增开二次风喷口,使得窑尾段烟气中的可燃性挥发份和CO充分燃烧,避免了在还原回转窑的再燃室二次燃烧,能源效率低、结圈和“水爆”现象的出现。
本发明通过在沿回转窑窑长方向的窑身上增开一系列二次风喷口,由于待还原物料外配还原性燃料,以及窑头中央烧嘴喷入还原性燃料,确保物料中一直保持着还原气氛,可燃性的挥发份和CO经过料层逸散到腔体烟气中,同时,对回转窑沿延长方向进行实时在线测温测距,当回转窑内某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通过调整窑身二次风进风量以实现对窑温的精准控制,从而实现回转窑内温度场的均匀一致,而且高温还原段大幅延长,回转窑的产质量指标显著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可以准确检测还原回转窑的各个窑身区段内的气氛温度,实现沿窑长方向实时精确测温;
2、本发明根据检测还原回转窑的各个窑身区段内的实际气氛温度,调整窑头和/或窑尾加入还原性燃料的添加量,来调节各个窑身区段内的气氛温度,从而提高回转窑直接还原的产品质量;
3、本发明根据检测还原回转窑的各个窑身区段内的实际气氛温度,通过调整窑头喷入位置喷入风的量,使得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设定范围内,使得高温段大大延长(温度低加风,温度高减风),产量成倍提高,规模成倍增加;
4、通过本发明的控制,使得窑内产生的挥发分和CO等再燃气体得到充分燃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通过本发明的控制,解决了再燃室结圈的问题,提高了再燃气体的能源利用效率,能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的控制调整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的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4为用于本发明温度控制方法的温度可控型还原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用于本发明温度控制方法的温度可控型还原回转窑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还原回转窑;101:窑头;102:窑尾;103:烧嘴;2: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3:二次风喷口;4: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还原回转窑1上设有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还原回转窑1的窑身分为n段,每一段窑身上设有二次风喷口3,并且每一处二次风喷口3与风机4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还原物料装入还原回转窑1内,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101和窑尾102位置加入还原性燃料,从每一段窑身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
2)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101位置设有烧嘴103,待还原物料在还原回转窑1内,经过还原性燃料的燃烧和还原,获得还原物料。
3)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还原回转窑1的每一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并记录对应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其中i=1,2,……,n。
4)根据待还原物料的目标还原温度T0,调节从窑头101和/或窑尾102位置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使得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重复实施例1,只是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还原回转窑1的每一段窑身位置的温度,比较该段窑身检测获得的气氛温度Ti与目标还原温度T0,若该段窑身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返回步骤3)控制系统不作燃料优化调整。若该段窑身的气氛温度Ti超出(1±10%)T0的范围内,则进行以下步骤:
5a)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1窑身前段1/3或1/2的区段内,通过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使得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
5b)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1窑身后段2/3或1/2的区段内,通过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使得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增加一项调整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101喷入风的风压的措施。步骤5a)具体为:
5a1)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1窑身前段1/3或1/2的区段内,调整窑头101位置喷入风的风压,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
若调整窑头101位置喷入风的风压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窑头101位置喷入风的风压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若调整窑头101位置喷入风的风压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1±10%)T0的范围,进行步骤5a2)。
5a2)通过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
若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若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1±10%)T0的范围,停机检查。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步骤5b)具体为: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1窑身后段2/3或1/2的区段内,通过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
若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若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1±10%)T0的范围,停机检查。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4,只是ΔE=Ti-T0,其中:△E为第i段窑身位置实际气氛温度与目标还原温度的差值,根据△E值调整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为Psv。步骤5a1)中所述调整窑头101位置喷入风的风压,具体调整规则为:
a.△E≥100℃,Psv=60%P~80%P。
b.50℃≤ΔE<100℃,Psv=70%P~90%P。
c.30℃≤ΔE<50℃,Psv=85%P~95%P。
d.10℃≤ΔE<30℃,Psv=90%P~99%P。
e.-10℃<ΔE<10℃,Psv=P。
f.-30℃<ΔE≤-10℃,Psv=101%P~110%P。
g.-50℃<ΔE≤-30℃,Psv=105%P~115%P。
h.-100℃<ΔE≤-50℃,Psv=110%P~130%P。
i.△E≤-100℃,Psv=120%P~140%P。
其中:P为窑头位置的当前喷入风的风压。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ΔE=Ti-T0,其中:△E为第i段窑身位置实际气氛温度与目标还原温度的差值。步骤5a2)中所述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具体调整规则为:
a.△E≥100℃,Δm1=-(0.04~0.06)m1
b.50℃≤ΔE<100℃,Δm1=-(0.03~0.05)m1
c.30℃≤ΔE<50℃,Δm1=-(0.02~0.04)m1
d.10℃≤ΔE<30℃,Δm1=-(0.01~0.03)m1
e.-10℃<ΔE<10℃,Δm1=0。
f.-30℃<ΔE≤-10℃,Δm1=(0.01~0.03)m1
g.-50℃<ΔE≤-30℃,Δm1=(0.02~0.04)m1
h.-100℃<ΔE≤-50℃,Δm1=(0.03~0.05)m1
i.△E≤-100℃,Δm1=(0.04~0.06)m1
其中:Δm1=msv1-m1,Δm1为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1为负数,说明减少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Δm1为正数,说明增加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sv1为调整后应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1为当前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6,只是ΔE=Ti-T0,其中:△E为第i段窑身位置实际气氛温度与目标还原温度的差值。步骤5b)中所述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具体调整规则为:
a.△E≥100℃,Δm2=-(0.06~0.1)m2
b.50℃≤ΔE<100℃,Δm2=-(0.04~0.08)m2
c.30℃≤ΔE<50℃,Δm2=-(0.01~0.04)m2
d.10℃≤ΔE<30℃,Δm2=-(0.01~0.04)m2
e.-10℃<ΔE<10℃℃,Δm2=0。
f.-30℃<ΔE≤-10℃,Δm2=(0.01~0.04)m2
g.-50℃<ΔE≤-30℃,Δm2=(0.02~0.06)m2
h.-100℃<ΔE≤-50℃,Δm2=(0.04~0.08)m2
i.△E≤-100℃,Δm2=(0.06~0.1)m2
其中:Δm2=msv2-m2,Δm2为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2为负数,说明减少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Δm2为正数,说明增加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sv2为调整后应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2为当前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只是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同时调整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的二次风风量,具体为:
根据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1,计算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的调整风量ΔF1
ΔF1=K1×P×Δm1。其中:Δm1为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K1为调整窑头还原性燃料喷入量时,调风量的修正系数,无量纲。P为比例常数,无量纲。ΔF1为负数,说明减少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风量。ΔF1为正数,说明增加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风量。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8,只是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同时调整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的二次风风量,具体为:
根据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2,计算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的调整风量ΔF2
ΔF2=K2×P×Δm2。其中:Δm2为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K2为调整窑尾还原性燃料喷入量时,调风量的修正系数,无量纲。P为比例常数,无量纲。ΔF2为负数,说明减少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风量。ΔF2为正数,说明增加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风量。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9,只是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设置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窑身或窑尾。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10,只是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101位置加入煤粉,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尾102位置加入煤块。
实施例12
采用实施例5所述的方法用于铁氧化物的直接还原。在还原回转窑内发生如下反应:
3Fe2O3+C=2Fe3O4+CO,ΔGΘ=120000-218.46T,J/mol;
3Fe2O3+CO=2Fe3O4+CO2,ΔGΘ=-26520-57.03T,J/mol;
Fe3O4+C=3FeO+CO,ΔGΘ=207510-217.62T,J/mol;
Fe3O4+CO=3FeO+CO2,ΔGΘ=35100-41.49T,J/mol;
FeO+C=Fe+CO,ΔGΘ=158970-160.25T,J/mol;
FeO+CO=Fe+CO2,ΔGΘ=-17490+21.13T,J/mol;
C+CO2=2CO,ΔGΘ=170700-174.5T,J/mol(布多尔反应)。
铁氧化物的目标还原温度T0为1050℃,还原回转窑的窑身长度为80m,还原回转窑的窑身分为20段,每段窑身的长度为4m。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设置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101位置加入煤粉,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尾102位置加入煤块。
步骤5a)根据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第6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为1200℃;
根据比较的气氛温度Ti与目标还原温度T0的差值△E为150℃,调整窑头位置的当前喷入风的风压为Psv为70%P(即调整为当前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的70%);
窑头位置的当前喷入风的风压为Psv为70%P进行10秒后,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再次检测第6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为1055℃;
判断:第6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设定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窑头位置的当前喷入风的风压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12只是步骤5a)中,根据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第6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为1200℃;
根据比较的气氛温度Ti与目标还原温度T0的差值△E为150℃,调整窑头位置的当前喷入风的风压为Psv为70%P(即调整为当前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的70%);
窑头位置的当前喷入风的风压为Psv为70%P进行10秒后,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再次检测第6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为1100℃;
5a2)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比较的气氛温度Ti与目标还原温度T0的差值△E为50℃,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
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为0.96m1(即调整为当前窑头位置还原性燃料的加入量的96%),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再次检测第6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为1060℃;
判断:第6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设定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窑头位置的当前喷入风的风压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13,只是步骤5a2)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比较的气氛温度Ti与目标还原温度T0的差值△E为50℃,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
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为0.96m1(即调整为当前窑头位置还原性燃料的加入量的96%),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再次检测第6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为1090℃;
判断: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设定的范围,停机检查。
实施例15
采用实施例7所述的方法用于铁氧化物的直接还原。在还原回转窑内发生如下反应:
3Fe2O3+C=2Fe3O4+CO,ΔGΘ=120000-218.46T,J/mol;
3Fe2O3+CO=2Fe3O4+CO2,ΔGΘ=-26520-57.03T,J/mol;
Fe3O4+C=3FeO+CO,ΔGΘ=207510-217.62T,J/mol;
Fe3O4+CO=3FeO+CO2,ΔGΘ=35100-41.49T,J/mol;
FeO+C=Fe+CO,ΔGΘ=158970-160.25T,J/mol;
FeO+CO=Fe+CO2,ΔGΘ=-17490+21.13T,J/mol;
C+CO2=2CO,ΔGΘ=170700-174.5T,J/mol(布多尔反应)。
铁氧化物的目标还原温度T0为1050℃,还原回转窑的窑身长度为80m,还原回转窑的窑身分为20段,每段窑身的长度为4m。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设置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101位置加入煤粉,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尾102位置加入煤块。
步骤5b)具体为:根据待还原物料的目标还原温度T0为1050℃,根据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第15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为1000℃;
根据比较的气氛温度Ti与目标还原温度T0的差值△E为-50℃,通过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为1.1m2(即调整为当前窑尾位置还原性燃料的加入量的1.1倍),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为1045℃;
判断:第15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设定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窑头位置的当前喷入风的风压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实施例16
重复实施例15,只是步骤5b)具体为:根据待还原物料的目标还原温度T0,根据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第15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为1000℃;
根据比较的气氛温度Ti与目标还原温度T0的差值△E为-50℃,通过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为1.1m2(即调整为当前窑尾位置还原性燃料的加入量的1.1倍),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为1020℃;
判断: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设定的范围,停机检查。

Claims (11)

1.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还原回转窑(1)上设有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还原回转窑(1)的窑身分为n段,每一段窑身上设有二次风喷口(3),并且每一处二次风喷口(3)与风机(4)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还原物料装入还原回转窑(1)内,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101)和窑尾(102)位置加入还原性燃料,从每一段窑身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
2)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101)位置设有烧嘴(103),待还原物料在还原回转窑(1)内,经过还原性燃料的燃烧和还原,获得还原物料;
3)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还原回转窑(1)的每一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并记录对应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其中i=1,2,……,n;
4)根据待还原物料的目标还原温度T0,调节从窑头(101)和/或窑尾(102)位置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使得第i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还原回转窑(1)的每一段窑身位置的温度,比较该段窑身检测获得的气氛温度Ti与目标还原温度T0,若该段窑身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控制系统不作燃料优化调整;若该段窑身的气氛温度Ti超出(1±10%)T0的范围内,则进行以下步骤:
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检测该段窑身处于整个还原回转窑的位置:
5a)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1)窑身前段1/3或1/2的区段内,通过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使得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
5b)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1)窑身后段2/3或1/2的区段内,通过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使得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101)喷入风;步骤5a)具体为:
5a1)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1)窑身前段1/3或1/2的区段内,调整窑头(101)位置喷入风的风压,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
若调整窑头(101)位置喷入风的风压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窑头(101)位置喷入风的风压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若调整窑头(101)位置喷入风的风压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1±10%)T0的范围,进行步骤5a2);
5a2)通过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
若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若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1±10%)T0的范围,停机检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b)具体为:若该段窑身位于整个还原回转窑(1)窑身后段2/3或1/2的区段内,通过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检测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
若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在(1±10%)T0的范围内,则保持当前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不变,温度调整完成;
若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后,该段窑身位置的气氛温度Ti仍超出(1±10%)T0的范围,停机检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ΔE=Ti-T0,其中:△E为第i段窑身位置实际气氛温度与目标还原温度的差值,根据△E值调整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为Psv;步骤5a1)中所述调整窑头位置喷入风的风压,具体调整规则为:
a.△E≥100℃,Psv=60%P~80%P;
b.50℃≤ΔE<100℃,Psv=70%P~90%P;
c.30℃≤ΔE<50℃,Psv=85%P~95%P;
d.10℃≤ΔE<30℃,Psv=90%P~99%P;
e.-10℃<ΔE<10℃,Psv=P;
f.-30℃<ΔE≤-10℃,Psv=101%P~110%P;
g.-50℃<ΔE≤-30℃,Psv=105%P~115%P;
h.-100℃<ΔE≤-50℃,Psv=110%P~130%P;
i.△E≤-100℃,Psv=120%P~140%P;
其中:P为窑头位置的当前喷入风的风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ΔE=Ti-T0,其中:△E为第i段窑身位置实际气氛温度与目标还原温度的差值;步骤5a2)中所述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具体调整规则为:
a.△E≥100℃,Δm1=-(0.04~0.06)m1
b.50℃≤ΔE<100℃,Δm1=-(0.03~0.05)m1
c.30℃≤ΔE<50℃,Δm1=-(0.02~0.04)m1
d.10℃≤ΔE<30℃,Δm1=-(0.01~0.03)m1
e.-10℃<ΔE<10℃,Δm1=0;
f.-30℃<ΔE≤-10℃,Δm1=(0.01~0.03)m1
g.-50℃<ΔE≤-30℃,Δm1=(0.02~0.04)m1
h.-100℃<ΔE≤-50℃,Δm1=(0.03~0.05)m1
i.△E≤-100℃,Δm1=(0.04~0.06)m1
其中:Δm1=msv1-m1,Δm1为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1为负数,说明减少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Δm1为正数,说明增加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sv1为调整后应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1为当前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ΔE=Ti-T0,其中:△E为第i段窑身位置实际气氛温度与目标还原温度的差值;步骤5b)中所述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具体调整规则为:
a.△E≥100℃,Δm2=-(0.06~0.1)m2
b.50℃≤ΔE<100℃,Δm2=-(0.04~0.08)m2
c.30℃≤ΔE<50℃,Δm2=-(0.01~0.04)m2
d.10℃≤ΔE<30℃,Δm2=-(0.01~0.04)m2
e.-10℃<ΔE<10℃℃,Δm2=0;
f.-30℃<ΔE≤-10℃,Δm2=(0.01~0.04)m2
g.-50℃<ΔE≤-30℃,Δm2=(0.02~0.06)m2
h.-100℃<ΔE≤-50℃,Δm2=(0.04~0.08)m2
i.△E≤-100℃,Δm2=(0.06~0.1)m2
其中:Δm2=msv2-m2,Δm2为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2为负数,说明减少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Δm2为正数,说明增加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sv2为调整后应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m2为当前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从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同时调整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的二次风风量,具体为:
根据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1,计算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的调整风量ΔF1
ΔF1=K1×P×Δm1;其中:Δm1为窑头(101)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K1为调整窑头还原性燃料喷入量时,调风量的修正系数,无量纲;P为比例常数,无量纲;ΔF1为负数,说明减少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风量;ΔF1为正数,说明增加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风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从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量,同时调整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的二次风风量,具体为:
根据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Δm2,计算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的调整风量ΔF2
ΔF2=K2×P×Δm2;其中:Δm2为窑尾(102)加入还原性燃料的调整量;K2为调整窑尾还原性燃料喷入量时,调风量的修正系数,无量纲;P为比例常数,无量纲;ΔF2为负数,说明减少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风量;ΔF2为正数,说明增加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风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风风量调整后,当调整窑头燃料时,即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的目标风量值Fsv1=F1+ΔF1,F1为调整前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量值;
二次风风量调整后,当调整窑尾燃料时,即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喷口(3)喷入二次风的目标风量值Fsv2=F2+ΔF2,F2为调整前该段窑身位置上的二次风量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测温测距分析仪(2)设置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窑身或窑尾;和/或
所述还原性燃料为煤粉或煤块;作为优选,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头(101)位置加入煤粉,在还原回转窑(1)的窑尾(102)位置加入煤块。
CN201910487042.5A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 Active CN112048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7042.5A CN112048587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7042.5A CN112048587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8587A true CN112048587A (zh) 2020-12-08
CN112048587B CN112048587B (zh) 2022-06-03

Family

ID=73609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7042.5A Active CN112048587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858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682A (zh) * 2020-12-14 2022-06-1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测量及调整风量和燃料量控制回转窑物料温度的方法
CN114623681A (zh) * 2020-12-14 2022-06-1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精准测量及调整燃料量控制回转窑内物料温度的方法
CN115572819A (zh) * 2022-12-09 2023-01-06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均热均质还原焙烧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37325A (en) * 1967-04-11 1969-04-0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Heat balance control of a rotary kiln
CN2828698Y (zh) * 2005-10-20 2006-10-18 朱东海 旋转窑体上设置有在线测温装置的回转窑
CN101464093A (zh) * 2007-12-19 2009-06-24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煅烧回转窑的温度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226643A (zh) * 2011-03-28 2011-10-26 宁夏惠冶镁业集团有限公司 回转窑自动控制系统及回转窑自动控制方法
CN103307872A (zh) * 2013-06-26 2013-09-1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窑内烟气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37325A (en) * 1967-04-11 1969-04-0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Heat balance control of a rotary kiln
CN2828698Y (zh) * 2005-10-20 2006-10-18 朱东海 旋转窑体上设置有在线测温装置的回转窑
CN101464093A (zh) * 2007-12-19 2009-06-24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煅烧回转窑的温度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226643A (zh) * 2011-03-28 2011-10-26 宁夏惠冶镁业集团有限公司 回转窑自动控制系统及回转窑自动控制方法
CN103307872A (zh) * 2013-06-26 2013-09-1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窑内烟气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682A (zh) * 2020-12-14 2022-06-1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测量及调整风量和燃料量控制回转窑物料温度的方法
CN114623681A (zh) * 2020-12-14 2022-06-1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精准测量及调整燃料量控制回转窑内物料温度的方法
CN114623682B (zh) * 2020-12-14 2023-06-2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测量及调整风量和燃料量控制回转窑物料温度的方法
CN114623681B (zh) * 2020-12-14 2023-06-2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精准测量及调整燃料量控制回转窑内物料温度的方法
CN115572819A (zh) * 2022-12-09 2023-01-06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均热均质还原焙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8587B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8587B (zh) 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
CN112050627A (zh) 一种还原回转窑温度控制方法
CN112050626B (zh) 一种通过优化调整燃料量和风量控制还原回转窑温度的方法
KR101987139B1 (ko) 용광로에서의 공기 유동 분포 검출 방법
Watakabe et al. Operation trial of hydrogenous gas injection of COURSE50 project at an experimental blast furnace
CN110804684B (zh) 一种转炉co2-o2混合喷吹冶炼火点区温度动态控制方法
EP2653564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blast furnace
US9816151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blast furna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olten pig iron
CN108444297B (zh) 一种轧钢加热炉炉内气氛调整方法
EP2653565B1 (en) Blast furnace operation method
WO2023115310A1 (zh) 一种粗钢生产碳排放核算系统及方法
Kurunov Ways of improving blast furnace smelting efficiency with injection of coal-dust fuel and natural gas
CN110904299A (zh) 一种转炉使用碳系升温剂补充热量的方法
US7572316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duced metal
CN210512590U (zh) 一种温度可控型还原回转窑
CN102382915A (zh) 使用二氧化碳作传输介质进行高炉喷煤的方法
CN114139799A (zh) 一种高炉风口进风面积的确定方法
JP2983087B2 (ja) 溶融還元の操業方法
CN112921137A (zh) 一种炼铁高炉风口回旋区内煤粉燃烧率的检测方法
CN114381569B (zh) 一种转炉系统煤气回收优化综合评价方法
Lyalyuk Diameter Selection of Blast Furnace Tuyeres Based on the Rate and Energy of the Fuel-Enriched Blast and Tuyere Gas Flows with the Injection of the Pulverized Coal
CN113046513B (zh) 一种消除溅渣护炉过程偏溅现象的方法
CN115323101B (zh) 一种转炉氧枪快速打火的方法
TOYOTA et al. Decreasing Coke Rate under All-Pellet Operation in Kobe No. 3 Blast Furnace
CN114427013A (zh) 回转窑快速还原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