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0490A - 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0490A
CN112040490A CN202010759403.XA CN202010759403A CN112040490A CN 112040490 A CN112040490 A CN 112040490A CN 202010759403 A CN202010759403 A CN 202010759403A CN 112040490 A CN112040490 A CN 112040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quality
route area
route
networ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94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94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04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0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0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检测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是否在固定移动路线上,在移动轨迹在固定移动线路上的情况下,检测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其中,固定移动路线为预先生成的多个具有网络质量数据的移动路线中的一条,若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由此,在网络质量较差的环境下,可以基于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提供,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提供的连续性,保证了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通过为终端设备提供网络资源以满足在终端设备端的需求成为普遍,比如,为终端设备提供视频资源,满足终端设备的视频播放需求。
相关技术中,通过网络为终端设备提供网络资源,然而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在网络信号覆盖不均匀的区域时,比如,在地铁线路上时,由于网络时断时续,终端设备端接收到的网络资源时断时续,甚至是无法接收,从而,影响在终端设备侧的网络资源提供服务。因此,亟需一种改善网络较差环境下,网络资源无法连续获取甚至是无法获取的解决方式。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网络质量较差的环境下,无法提供网络资源,从而影响产品服务质量的问题。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资源加载方法,包括:检测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是否在固定移动路线上;在所述移动轨迹在所述固定移动线路上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其中,所述固定移动路线为预先生成的多个具有网络质量数据的移动路线中的一条;若检测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资源加载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是否在固定移动路线上;第二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移动轨迹在所述固定移动线路上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其中,所述固定移动路线为预先生成的多个具有网络质量数据的移动路线中的一条;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前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如前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如前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在终端设备处于固定的移动线路上时,根检测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进而,若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表明终端设备具有网络资源提供不顺畅的隐患,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由此,在网络质量较差的环境下,可以基于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提供,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提供的连续性,保证了服务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加载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区域划分场景示意图。
图2-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区域划分场景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资源加载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资源加载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加载场景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资源加载场景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加载装置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资源加载装置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资源加载装置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还一种资源加载装置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资源加载装置框图。以及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网络环境较差时,网络资源无法连续获取甚至无法获取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预加载的方式,在进入网络质量不好的路线区域时,直接为用户提供预加载网络资源,脱离网络提供网络资源,对于终端设备前端而言,保证了网络资源服务的连续性,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产品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资源加载方法。其中,本实施例的资源加载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任意与终端设备交互提供网络资源的服务器,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穿戴式设备等。
具体而言,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加载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资源加载方法用于终端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检测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是否在固定移动路线上。
其中,固定移动路线为预先生成的多个具有网络质量数据的移动路线中的一条。该固定移动线路可以是地铁线路、公交线路或者是车辆导航线路等。其中,网络质量数据可以是网络速度、网络吞吐率等反应网络质量的任意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定位系统定位的位置来确定终端设备所处的交通工具,根据该交通工具来确定对应的固定移动线路,比如,基于定位系统定位终端设备A处于北京地铁四号线路,则确定对应的固定移动线路为北京地铁四号线的移动路线等。
在另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可以根据用户在终端设备中主动输入的目的地和当前位置确定移动线路,比如,用户在位置B时,在导航应用中输入了去向目的地C的导航请求,则可以根据导航应用提供的导航路线确定对应的固定移动路线。
在又一些可能的示例中,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多个位置信息,即终端设备主动上报其将要经过的多个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可以根据内部的定位系统定位得到,也可由用户主动输入,进而,按照预设的地理位置和地图坐标的对应关系,对多个地理位置进行坐标转换处理,获取多个地理位置对应的地图坐标,将地图坐标与公共交通线路上的多个关键坐标进行匹配,如果确定多个地图坐标与目标公共交通线路的多个预设的目标关键坐标匹配成功,则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在固定移动路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多个地理位置生成移动轨迹,根据移动轨迹查询预设的公共交通线路图,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线路,此处可以理解,将移动轨迹与公共交通路线中的轨迹匹配,将匹配度最高的交通线路确定为移动线路,比较该移动线路是否属于预设的固定移动线路。
步骤102,在移动轨迹在固定移动线路上的情况下,检测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其中,固定移动路线为预先生成的多个具有网络质量数据的移动路线中的一条。
正如以上提到的,固定移动路线具有网络质量数据,因此,为了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具有通信网络不稳定的隐患,在移动轨迹在固定移动线路上的情况下,检测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
其中,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提到的路线区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路线区域,其中,可以理解,为了及时在网络环境不好时保证网络资源的提供,预先将固定线路划分为路线区域粒度。
在本实施例中,路线区域的划分可以根据场景的不同而不同,示例说明如下:
示例一:
在本示例中,根据固定移动路线上的运行的交通工具划分路线区域,参照交通工具首先确定每个路线区域在移动线路上的对应路段长度,进而根据确定每个路段长度对应的区域。
举例而言,如图2-1所示,当交通工具是地铁,则考虑到在地铁站较为封闭的区域,以及地铁的运行速度,将划分的每个路线区域为路段长度为100米,距离100米的路段长度的50米范围内覆盖的路线区域为对应的每个路线区域(图中显示的是场景俯视图,并未显示出每个区域的范围空间大小)。
举例而言,如图2-2所示,当交通工具是公交车,则将划分的每个路线区域为路段长度为50米,距离50米的路段长度的100米范围内覆盖的路线区域为对应的每个路线区域(图中显示的是场景俯视图,并未显示出每个区域的范围空间大小)。
示例二:
在本示例中,考虑到固定移动路线覆盖的环境具有多变性,在本实施例中,将固定移动路线穿过的环境信息(比如建筑类型、地理位置)输入到预先训练的模型,该预先训练的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的环境信息将固定移动路线划分为不同的路线区域。
当然,在其他可能的示例中,也可以将固定移动路线发送给后台工作人员,由后台工作人员预先设置好移动线路上的路线区域划分。
步骤103,若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预先设置预加载操作的条件,当满足该预加载操作的条件时,表明当终端设备可能无法保证从网络获取网络资源的顺畅性,在本公开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网络质量的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大量实验数据标定,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型号不同设置不同的预设阈值,若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预加载执行的条件也用于判断进入下一个路线区域时,是否无法保证从网络获取网络资源的顺畅性,在本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位置与固定移动线路上的多个预设的路线区域进行比较,获取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其中,路线区域包括位置所在的当前路线区域和下一个路线区域,比如,将终端设备的当前所在的位置与每一个路线区域的位置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路线区域和该路线区域的下一个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为:检测终端设备在固定移动线路上从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和即将进入的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若检测出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预定阈值,则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该预加载操作的条件满足后,即预加载网络资源,该预加载的网络资源是在网络质量较好的情况下预先加载的,在进入下一个路线区域播放该预加载的网络资源,脱离了对网络的依赖,即使在网络质量较差甚至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网络资源服务的顺畅性,用户在终端设备侧完全感受不到网络的变化。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除了根据对应的网络质量数据是否低于预设阈值来确定下一个区域是否具有网络资源不顺畅的问题之外,还可以基于网络质量分布概率来确定下一个区域是否具有网络资源不顺畅的问题之外。
具体的,在获取到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后,按照预设算法对网络质量数据计算,获取下一个区域的网络质量分布概率,其中,该网络质量分布概率可以包括不同网络质量对应的可能概率,比如,包括有网概率,较差网络概率,以及高质量网络概率等,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质量分布概率还可对应于不同的网络质量等级的概率,网络质量等级越高表示网络质量越好。
其中,上述预设算法可以理解为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的输入为下一个区域对应的网络质量数据,输出为网络质量分布概率。
该预设算法还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预先设置的不同的网络质量数据范围与对应的网络质量分布概率的对应关系,基于该对应关系查询获取与目标网络质量数据所属的网络质量数据范围,查询该对应关系获取网络质量分布概率。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资源加载方法,在终端设备处于固定的移动线路上时,根检测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进而,若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表明终端设备具有网络资源提供不顺畅的隐患,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由此,在网络质量较差的环境下,可以基于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提供,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提供的连续性,保证了服务质量。
基于以上实施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获取固定线路上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的方式不同,以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路线区域包括的位置为当前所在的路线区域和下一个路线区域为例,示例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3所示,获取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包括:
步骤201,将多个设备采集的采集位置与路线区域进行比较,获取属于路线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目标采集位置。
步骤202,从多个采集设备采集多个通信性能数据中,获取与至少一个目标采集位置对应的通信性能数据。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设备可以是专业网络测试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为了获知移动线路上的网络质量,通过多个设备采集携带采集位置的多个通信性能数据。其中,通信性能数据可以包括每个设备检测到的网络吞吐率、网速等。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多个采集位置可以涉及到移动线路上的每个路线区域,比如,将路线区域的覆盖地理范围与采集位置匹配,确定属于每个路线区域的采集位置。
不难理解的是,多个采集位置可以涉及到移动线路上的每个路线区域,因此,每个路线区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目标采集位置,进而,从多个采集设备采集的多个通信性能数据中,获取与至少一个目标采集位置对应的通信性能数据。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通信性能数据的获取效率,降低通信性能数据的获取成本,也可以通过云服务器等向移动线路上的终端设备下发通信性能数据采集指令,获取终端设备根据该采集指令反馈的通信性能数据。
步骤203,根据通信性能数据检测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
具体的,根据多个通信性能数据生成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其中,网络质量数据可以为数据形式、可以为等级字母形式、可以为热力图形式,还可以为直方图形式等,在此不一一举例。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与上述预设阈值对应的预设门限值,该预设门限值与通信性能数据对应,将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与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如果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大于等于预设门限值,则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如果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小于预设门限值,则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大于等于预定阈值。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可以为当对应路线区域内的所有通信性能数据归一化处理后,计算得到的平均值。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加载网络资源的顺畅性问题,还可以根据预基站性能数据来确定预设门限值,其中,基站性能数据可以包括蜂窝网下行速率、蜂窝网上行速率等。
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基站可覆盖固定线路上的每个路线区域,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可以向固定线路上的多个基站下发基站性能数据获取请求,获取多个基站反馈的基站性能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大量实验数据构建包含基站性能数据和预设门限值的对应关系的预设数据库,从而,可以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取与基站性能数据对应的预设门限值。
基于以上描述,当网络质量数据为数据形式,则将路线区域内的所有的通信性能数据的均值作为网络质量数据。
当网络质量数据为热力图形式,则若是多个采集位置覆盖了多个路线区域,则将采集位置与固定线路上预设的多个路线区域进行匹配,生成每个路线区域对应的区域通信性能数据,其中,当同一个路线区域包含一个采集位置,则将该采集位置的通信性能数据作为该路线区域的区域通信性能数据,若是同一个路线区域包含多个采集位置,则将该区域内所有采集位置对应的所有通信性能数据的均值作为该路线区域的区域通信性能数据。
进而,将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与预设的多个数据范围进行比较,获取与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对应的目标数据范围,其中,为了直观的在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反应网络质量,可以将预先构建数据范围与颜色标识对应关系,其中,颜色标识可以为文字形式或者数字形式等任意可以表达颜色唯一性的标识信息,将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与预设的多个数据范围进行比较,获取与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对应的目标数据范围,进而,查询预设的数据范围与颜色标识的对应关系,获取与目标数据范围对应的目标颜色标识,生成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针对固定线路1生成网络质量热力图(图中以灰度值表示热力值),可以基于热力图的颜色直观的看到每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基于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来确定路线区域的网络指质量,查询预设的颜色标识指示信息,如果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的颜色标识为第一颜色标识,则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其中第第一颜色标识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如果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的颜色标识为第二颜色标识,则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大于等于预定阈值。其中,第二颜色标识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基站性能数据生成热力图,其中,当同一个路线区域包含一个基站,则将该采集位置的基站性能数据作为该区域的区域基站性能数据,若是同一个路线区域包含多个采集的基站,则将该区域内所有采集的基站对应的所有基站性能数据的均值作为该区域的区域基站性能数据。
进而,根据每个路线区域对应的区域基站性能数据生成移动线路的网络质量热力图,其中,网络质量热力图的颜色反映了每个区域的网络质量,可以基于网络质量热力图的颜色直观的看到每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基于设备采集得到的通信性能数据和基于基站采集得到的基站性能数据也可以共同作为网络质量数据,共同作为固定线路的网络质量数据时,可直接以基于设备采集得到的通信性能数据和基于基站采集得到的基站性能数据作为固定线路的网络质量数据,也可以对基于设备采集得到的通信性能数据和基于基站采集得到的基站性能数据分别归一化处理后,求和作为固定线路的网络质量数据。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资源加载方法,根据不同的实现方式来确定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路质量数据,便于准确把握网络资源的变化情况,在网络质量较差的环境下,可以基于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提供,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提供的连续性,保证了服务质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基于多个维度来提高资源加载的服务质量。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主观需要来决定是否预加载网络资源。
在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之后,除了可直接向终端设备预加载网络资源之外,还可以生成资源加载通知,该资源加载通知可以是弹窗文字形式,也可以是语音形式等,该资源加载通知用于通知终端设备是否需要进行资源加载触发操作,进而,响应于终端设备对资源加载通知实施的反馈操作,向终端设备预加载网络资源,比如,当终端设备对资源加载通知实施的反馈操作为触发资源加载通知对应的弹窗中的确认菜单时,则向终端设备预加载网络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结合用户的个人偏好维度来生成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从而,保证用户对预加载网络资源的满意度。
如图5所示,步骤向终端设备预加载网络资源,包括:
步骤301,采集终端设备的用户行为数据。
其中,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包括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观看行为数据,比如,点赞行为、购买会员行为、评论行为以及观看时长行为等。
步骤302,分析用户行为数据,获取用户感兴趣的目标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用户行为数据,获取用户感兴趣的目标信息,用户感兴趣的目标信息可以为用户买会员行为针对的目标信息,也可以为当前观看的目标信息,也可以为点赞过的目标信息等,该目标信息可以为视频、文章、新闻等中的至少一种。比如,分析用户点赞行为对应的视频类型,当对某个视频类型的点赞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对应的视频类型的文字描述为目标信息。又比如,当用户在视频平台上对某位主播的打赏消费超过预设次数,则某位主播名字为目标信息。
步骤303,解析目标信息中的关键词,确定与关键词对应的用户偏好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目标信息中的关键词作为用户的偏好特征,也可以将目标信息中关键词重复率最多的一个关键词作为用户偏好特征,还可以将关键词与预设设置的偏好特征对应关系匹配,确定匹配成功的用户偏好特征。
步骤304,获取与用户偏好特征匹配的预加载的网络资源。
具体的,为了满足在网络质量不好时,提供的网络资源仍与用户需求符合,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与用户偏好特征匹配的预加载的网络资源。
举例而言,如图6所示,当用户1的偏好特征为偏好主播F的网络直播,则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为主播F的最新直播视频。
继续参照图6,当用户2的偏好特征为偏好搞笑类视频,则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为最新的搞笑视频等。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网络质量维度来生成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从而,保证预加载的网络资源可以成功加载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网络质量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对应的网络质量较差,第一阈值对应的网络质量较好,其中,第二阈值和第一阈值可以为具体的网络质量数据范围等,在本实施例中,若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的第一阈值,且大于预定的第二阈值,则确定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为视频流类型,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若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的第二阈值,则确定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为文字流类型。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预加载的网络资源获取方法,也可以和上述基于用户偏好特征来获取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方式结合,举例而言,如图7所示,在当前网络区域的网络指令满足第二阈值时,则基于用户1的用户偏好确定的预加载视频是主播F的最新直播视频,则获取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为主播F的最新直播视频的文字描述信息。
继续参照图7,在当前网络区域的网络指令满足第一阈值时,则基于用户1的用户偏好确定的预加载视频是主播F的最新直播视频,则获取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为主播F的最新直播视频。
在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通行时间维度来生成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从而,避免资源浪费。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固定线路确定通过下一个路线区域的通行时间,正如以上实施例中提到的,每个区域对应于线路中的一段路段长度,因此,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可以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移动速度,基于路段长度和移动速度的比值确定下一个路线区域的通行时间;
在另一些可能的示例中,获取终端设备所在的交通工具,根据该交通工具历史通行时间,总结确定其通过下一个路线区域的通行时间。
进一步的,根据通行时间确定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容量,其中,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容量可以理解为预加载网络资源的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构建通行时间和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容量的对应关系,基于该对应关系确定预加载的网络资源容量;在另一些示例中,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网络播放速率,基于网络播放速率和通行时间的乘积值确定网络资源的容量。
在本公开的还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网络资源播放的流畅性维度来确定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以保证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终端设备在当前区域观看的网络资源,确定在用户观看的网络资源后,下一个待播放的网络资源为预加载的网络资源,或者,确定当前区域的剩余通行时间,以及当前区域观看的网络资源的剩余量,当在剩余通行时间后,剩余量仍旧无法播放完成,则将当前路线区域观看的网络资源,在进过当前路线区域后的最终剩余量确定为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由此满足了用户在观看电视剧等网络资源时,不会被打断。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资源加载方法,可以基于多个维度来保证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在网络质量不好的区域通行时,用户的观看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资源加载装置。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加载装置框图。参照图8,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81、第二检测模块82、第一确定模块83。
其中,第一检测模块81,被配置为检测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是否在固定移动路线上;
第二检测模块82,被配置为在移动轨迹在固定移动线路上的情况下,检测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其中,固定移动路线为预先生成的多个具有网络质量数据的移动路线中的一条;
第一确定模块83,被配置为在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83,具体被配置为:
检测终端设备在固定移动线路上从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即将进入的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
若检测出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81,具体被配置为:
获取终端设备上报的多个地理位置;
按照预设的地理位置和地图坐标的对应关系,对多个地理位置进行坐标转换处理,获取多个地理位置对应的地图坐标;
将地图坐标与公共交通线路上的多个关键坐标进行匹配,如果确定多个地图坐标与目标公共交通线路的多个预设的目标关键坐标匹配成功,则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在固定移动路线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如图8所示的基础上,第二检测模块82包括第一获取单元821、第二获取单元822,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821,被配置为将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位置与固定移动线路上的多个预设的路线区域进行比较,获取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其中,路线区域包括位置所在的当前路线区域和下一个路线区域;
第二获取单元822,被配置为获取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获取单元82,具体被配置为:
将多个设备采集的采集位置与路线区域进行比较,获取属于路线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目标采集位置;
从多个采集设备采集多个通信性能数据中,获取与至少一个目标采集位置对应的通信性能数据;
根据通信性能数据检测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资源加载装置,在终端设备处于固定的移动线路上时,根检测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进而,若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表明终端设备具有网络资源提供不顺畅的隐患,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由此,在网络质量较差的环境下,可以基于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提供,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提供的连续性,保证了服务质量。
基于以上实施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获取固定线路上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的方式不同,以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路线区域包括的位置为当前所在的路线区域和下一个路线区域为例,示例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单元82,具体被配置为:
将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与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
如果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大于等于预设门限值,则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
如果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小于预设门限值,则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大于等于预定阈值。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如图9所示的基础上,该第二检测模块82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823、第四获取单元824,其中,
第三获取单元823,被配置为获取固定移动线路上与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基站性能数据;
第四获取单元824,被配置为查询预设数据库,获取与基站性能数据对应的预设门限值。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单元822,具体被配置为:
将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与预设的多个数据范围进行比较,获取与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对应的目标数据范围;
查询预设的数据范围与颜色标识的对应关系,获取与目标数据范围对应的目标颜色标识,生成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
查询预设的颜色标识指示信息,如果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的颜色标识为第一颜色标识,则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
如果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的颜色标识为第二颜色标识,则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大于等于预定阈值。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资源加载装置,根据不同的实现方式来确定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路质量数据,便于准确把握网络资源的变化情况,在网络质量较差的环境下,可以基于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提供,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提供的连续性,保证了服务质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基于多个维度来提高资源加载的服务质量。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如图8所示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加载模块84,其中,加载模块84,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预加载网络资源;和/或,
生成资源加载通知,其中,资源加载通知用于通知终端设备是否需要进行资源加载触发操作,响应于终端设备对资源加载通知实施的反馈操作,向终端设备预加载网络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加载模块84,具体被配置为:
采集终端设备的用户行为数据;
分析用户行为数据,获取用户感兴趣的目标信息;
解析目标信息中的关键词,确定与关键词对应的用户偏好特征;
获取与用户偏好特征匹配的预加载的网络资源。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如图8所示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85,其中,
第二确定模块85,被配置为在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的第一阈值,且大于预定的第二阈值时,确定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为视频流类型,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85,还被配置为在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的第二阈值时,确定预加载的网络资源为文字流类型。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资源加载装置,可以基于多个维度来保证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在网络质量不好的路线区域通行时,网络资源提供的流畅度。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资源加载的服务器1300的框图。
如图13所示,上述服务器1300包括:
存储器1310及处理器1320,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1310和处理器1320)的总线1230,存储器131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132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所描述的资源加载方法。
总线123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服务器1300典型地包括多种电子设备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服务器13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1310还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4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1350。服务器13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260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13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13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230相连。存储器13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370的程序/实用工具138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131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1370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1370通常执行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服务器13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39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1391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服务器13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服务器13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392进行。并且,服务器13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393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393通过总线1230与服务器13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服务器13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13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10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服务器的实施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前述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资源加载方法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服务器,在终端设备处于固定的移动线路上时,根检测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进而,若检测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表明终端设备具有网络资源提供不顺畅的隐患,确定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由此,在网络质量较差的环境下,可以基于预加载的网络资源的提供,保证终端设备的资源提供的连续性,保证了服务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
其中,该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如前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服务器能够执行如前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资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是否在固定移动路线上;
在所述移动轨迹在所述固定移动线路上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其中,所述固定移动路线为预先生成的多个具有网络质量数据的移动路线中的一条;
若检测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固定移动线路上从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即将进入的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
若检测出所述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所述下一个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是否在固定移动路线上,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多个地理位置;
按照预设的地理位置和地图坐标的对应关系,对所述多个地理位置进行坐标转换处理,获取多个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地图坐标;
将所述地图坐标与公共交通线路上的多个关键坐标进行匹配,如果确定所述多个地图坐标与目标公共交通线路的多个预设的目标关键坐标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在所述固定移动路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包括:
将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位置与所述固定移动线路上的多个预设的路线区域进行比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其中,所述路线区域包括所述位置所在的当前路线区域和下一个路线区域;
获取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包括:
将多个设备采集的采集位置与所述路线区域进行比较,获取属于所述路线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目标采集位置;
从所述多个采集设备采集多个通信性能数据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采集位置对应的通信性能数据;
根据所述通信性能数据检测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信性能数据检测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包括:
将所述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与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
如果所述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检测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
如果所述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检测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大于等于预定阈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信性能数据检测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包括:
将所述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与预设的多个数据范围进行比较,获取与所述通信性能数据的平均值对应的目标数据范围;
查询预设的数据范围与颜色标识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范围对应的目标颜色标识,生成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
查询预设的颜色标识指示信息,如果所述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的颜色标识为第一颜色标识,则检测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
如果所述网络质量数据热力图的颜色标识为第二颜色标识,则检测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大于等于预定阈值。
8.一种资源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是否在固定移动路线上;
第二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移动轨迹在所述固定移动线路上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路线区域内的网络质量数据,其中,所述固定移动路线为预先生成的多个具有网络质量数据的移动路线中的一条;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数据指示所述路线区域的网络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符合执行预加载操作的条件。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服务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加载方法。
CN202010759403.XA 2020-07-31 2020-07-31 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040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9403.XA CN112040490A (zh) 2020-07-31 2020-07-31 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9403.XA CN112040490A (zh) 2020-07-31 2020-07-31 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0490A true CN112040490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83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9403.XA Pending CN112040490A (zh) 2020-07-31 2020-07-31 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04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3433A (zh) * 2021-03-24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航路线显示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99980A1 (en) * 2013-01-16 2014-07-17 Apple Inc. Location- Assisted Service Capability Monitoring
CN104509134A (zh) * 2012-07-31 2015-04-08 索尼公司 用于基于位置获得通信质量信息的移动装置、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4640224A (zh) * 2013-11-12 2015-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2236A (zh) * 2017-09-15 2018-07-13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预加载内容展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551436A (zh) * 2018-03-12 2018-09-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792606A (zh) * 2017-03-10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优化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9134A (zh) * 2012-07-31 2015-04-08 索尼公司 用于基于位置获得通信质量信息的移动装置、方法和记录介质
US20140199980A1 (en) * 2013-01-16 2014-07-17 Apple Inc. Location- Assisted Service Capability Monitoring
CN104640224A (zh) * 2013-11-12 2015-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92606A (zh) * 2017-03-10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优化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8282236A (zh) * 2017-09-15 2018-07-13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预加载内容展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551436A (zh) * 2018-03-12 2018-09-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3433A (zh) * 2021-03-24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航路线显示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554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ching augmented reality target data at user devices
US106716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ed content recommendation
US10783555B2 (en) Targeting media delivery to a mobile audience
KR20080019593A (ko) 현존하는 무선 기지국을 이용한 위치 확인 서비스
US10084870B1 (en) Identifying user segment assignments
KR20190011829A (ko) 컴퓨터 실행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
US909253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search URLs
CN109086822B (zh) 一种主播用户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668176A (zh) 一种基于人际社交图的多媒体内容点播与分享方法
CN108322363A (zh) 推送数据异常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Bartlett et al. The future of political campaigning
US2023017709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nt bias detection
CN112040490A (zh) 资源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US10963527B2 (en) Associating user logs using geo-point density
CN113986378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95757B (zh) 视频剪裁方法及装置
CN108847948B (zh) 活动群的创建方法及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US2015024842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rieving user-specific information
CN111798281B (zh) 作弊操作的判定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5376714B (zh) 一种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1954017A (zh) 直播间搜索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RU2658876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ервер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датчик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создания вектора объекта, связанного с физическим положением
CN115456691A (zh) 线下广告位的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59435B (zh) 一种用于为用户提供资源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4745558A (zh) 直播监控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