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9994B -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9994B
CN112039994B CN202010910255.7A CN202010910255A CN112039994B CN 112039994 B CN112039994 B CN 112039994B CN 202010910255 A CN202010910255 A CN 202010910255A CN 112039994 B CN112039994 B CN 112039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ush
internet
produc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02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9994A (zh
Inventor
韦张恒
蔡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roup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roup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roup Qing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roup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02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9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9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9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考虑到与从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中获取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数据中的每个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并根据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之间的特征关联属性,能够针对性地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以便于提高后续产品推送服务的推送准确性。此外,还可以以此向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发送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从而便于互联网产品用户及时感知到信息推送更新服务。

Description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产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终端广泛应用给用户提供了大量互联网产品,然而目前互联网终端的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使用情况各不相同,例如会订阅不同的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由此需要更有针对性地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以便于提高后续产品推送服务的推送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能够针对性地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以便于提高后续产品推送服务的推送准确性,并且便于互联网产品用户及时感知到信息推送更新服务。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各个互联网产品的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通信连接,并与信息推送显示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对从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中获取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数据中的每个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对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进行特征提取;
根据提取的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和与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确定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之间的特征关联属性;
根据所述特征关联属性确定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向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发送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各个互联网产品的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通信连接,并与信息推送显示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从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中获取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数据中的每个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对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进行特征提取;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提取的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和与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确定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之间的特征关联属性;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关联属性确定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向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发送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网络接口处理器之间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连。网络接口用于接收报文,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或代码,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或代码,以完成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方式中的所执行的操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检测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方式中的方法。
基于上述任意一个方面,本申请考虑到与从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中获取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数据中的每个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并根据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之间的特征关联属性,能够针对性地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以便于提高后续产品推送服务的推送准确性。此外,还可以以此向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发送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从而便于互联网产品用户及时感知到信息推送更新服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执行上述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的交互场景示意图。例如,该交互场景可以是用于诸如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服务的在线服务平台。该交互场景可以包括服务器100、互联网终端200以及信息推送显示终端300,服务器100中可以包括执行指令操作的处理器。图1所示的交互场景仅为一种可行的示例,在其它可行的实施例中,该交互场景也可以仅包括图1所示组成部分的其中一部分或者还可以包括其它的组成部分。
为了解决前述背景技术所提及的技术问题,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可以由图1中所示的服务器100执行,下面对该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步骤S110,对从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中获取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数据中的每个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对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进行特征提取。
步骤S120,根据提取的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和与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确定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之间的特征关联属性。
步骤S130,根据所述特征关联属性确定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步骤S140,根据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
步骤S150,根据调整后的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向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300发送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步骤S160,根据所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并结合后续的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生成综合所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所述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对于步骤S110,每个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可以是指针对单个互联网产品在该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进行一次完整业务使用过程获得的产品操作数据表单,该完整业务使用过程可以是指整个使用过程,也可以是指从开始第一次使用到使用结束的过程,或者还可以是指使用预设时间的过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对于步骤S150,根据所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并结合后续的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生成综合所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所述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为了解决前述背景技术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考虑到与从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中获取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数据中的每个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并根据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之间的特征关联属性,能够针对性地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以便于提高后续产品推送服务的推送准确性。此外,还可以以此向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发送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从而便于互联网产品用户及时感知到信息推送更新服务。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步骤S120,为了提高特征比对的准确性,还可以进一步考虑不同操作元素数据列表的推送服务等级,步骤S120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子步骤来实现:
子步骤S121,针对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中的每个操作元素数据列表,计算该操作元素数据列表与所述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操作元素数据列表之间的元素差异信息。
本实施例中,操作元素数据列表可以是指单个操作过程期间的操作元素数据在每个操作单位的记录信息。
子步骤S122,根据所述元素差异信息和该操作元素数据列表在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中所配置的推送服务等级确定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在该操作元素数据列表上的特征关联属性。
子步骤S123,根据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在每个操作元素数据列表上的特征关联属性确定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之间的特征关联属性。
由此,本实施例进一步考虑不同操作元素数据列表的推送服务等级,并以此进行特征比对,能够提高特征比对的准确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上述子步骤S12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首先,根据所述元素差异信息中元素差异节点的操作行为节点和操作时序节点,确定所述元素差异信息中的元素源对象的源业务轨迹信息及操作指向对象的操作指向轨迹信息。
接着,根据所述源业务轨迹信息确定在预设业务轨迹图谱中与所述元素差异信息中的元素源对象相对应的元素源对象,以及根据所述操作指向轨迹信息确定在所述预设业务轨迹图谱中与所述元素差异信息中的操作指向对象相对应的操作指向对象。
再接着,将所述预设业务轨迹图谱中的元素源对象及操作指向对象进行拟合确定该操作元素数据列表所对应的操作轨迹迁移空间,并将所述操作轨迹迁移空间划分为多个轨迹空序子空间和多个轨迹时序子空间。
再接着,针对任意一个轨迹空序子空间,将所述轨迹空序子空间在所述操作轨迹迁移空间中表示元素源对象的方向进行等间距划分得到多个单位轨迹空序子空间,并确定所述多个单位轨迹空序子空间的操作空序节点,其中,所述操作空序节点用于表示所述单位轨迹空序子空间是否存在点。同时,针对任意一个轨迹时序子空间,将所述轨迹时序子空间在所述操作轨迹迁移空间中表示元素源对象的方向进行等间距划分得到多个单位轨迹时序子空间,并确定所述多个单位轨迹时序子空间的操作时序节点,其中,所述操作时序节点用于表示所述单位轨迹时序子空间是否存在点。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该操作元素数据列表在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中所配置的推送服务等级,对所述多个单位轨迹空序子空间的操作空序节点和所述多个单位轨迹时序子空间的操作时序节点进行对应程度的拟合,得到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在该操作元素数据列表上的特征关联属性,其中,所述推送服务等级包括针对每个空序段和每个时序段的推送服务等级变化信息。
如此,采用上述示例性设计,通过将元素差异信息中元素差异节点的操作行为节点和操作时序节点表达到统一的比较维度下,并分别按照周期上的时间维度和控制维度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操作元素数据列表在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中所配置的推送服务等级,减少不可控的使用场景变化的影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步骤S130,为了充分考虑前述得到的特征关联属性与当前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对应的互联网产品的之间的实际影响情况,提高产品监控轨迹信息的准确性,步骤S130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子步骤来实现:
子步骤S131,获取当前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对应的互联网产品的第一频繁模式项特征信息,所述第一频繁模式项特征信息是对所述互联网产品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数据进行预分析得到。
子步骤S132,根据所述特征关联属性与所述互联网产品的第一频繁模式项特征信息之间的关联属性特征内容,向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集合中添加第一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子步骤S133,基于当前与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第二频繁模式项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特征关联属性与所述目标互联网产品的第二频繁模式项特征信息之间的关联属性特征内容,向所述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集合中添加第二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子步骤S134,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和所述第二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对应的频繁度和频繁度变化范围,确定所述当前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表达日志信息。
子步骤S135,根据所述表达日志信息生成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为了充分考虑前述得到的特征关联属性与当前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对应的互联网产品的之间的实际影响情况,结合特征关联属性和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不同互联网产品的频繁模式项特征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和第二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从而结合第一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和第二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表达日志信息,以进一步确定产品监控轨迹信息,如此提高产品监控轨迹信息的准确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子步骤S134,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首先,在设定轨迹区间段内,对所述第一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和所述第二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对应的频繁度和频繁度变化范围进行计算,获得所述频繁度和所述频繁度变化范围中每个频繁模式项维度的最小频繁度变化范围对应的目标频繁模式对象。其中,所述目标频繁模式对象为所述设定轨迹区间段内的一个设定频繁模式对象。
接着,在所述目标频繁模式对象相关联的至少两个设定频繁模式对象之间按照所述频繁度进行处理,并计算每个设定频繁模式对象对应的频繁度变化范围,将所有设定频繁模式对象对应的频繁度变化范围中,最小的频繁度变化范围对应的设定频繁模式对象作为所述每个频繁模式项维度的更新范围参数。
再接着,将所有频繁模式项维度的更新范围参数构成的更新特征向量,作为所述频繁度和频繁度变化范围的更新特征向量,以得到所述第一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对应的第一更新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预设产品监控轨迹信息对应的第二更新特征向量。
再接着,计算所述第一更新特征向量与所述第二更新特征向量之间的向量相似度。
再接着,将所述向量相似度与预设阈值列表中与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对应的当前时间节点的预设阈值进行比对。
再接着,根据比对结果将所述第一更新特征向量与所述第二更新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得到融合更新特征向量,其中,当比对结果为所述向量相似度大于该预设阈值时,以所述第一更新特征向量为基础特征与所述第二更新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当比对结果为所述向量相似度不大于该预设阈值时,以所述第二更新特征向量为基础特征与所述第一更新特征向量进行融合。
再接着,将所述融合更新特征向量对齐到预设分割脚本组件上,所述预设分割脚本组件用于对所述融合更新特征向量进行向量拆分。
再接着,利用所述预设分割脚本组件对所述融合更新特征向量进行分割,形成多个目标融合更新特征向量,并获取所述融合更新特征向量的向量分段标签,查找标签对应关系信息,提取对应于所述向量分段标签的所述标签对应关系信息,利用提取出的所述标签对应关系信息,对所述融合更新特征向量进行处理,组合处理后的所述融合更新特征向量,得到第一目标特征集合,其中,所述标签对应关系信息用于表示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标签对应关系信息包括所述预设分割脚本组件中每个特征的向量分段标签,对应于所述向量分段标签,所述标签对应关系信息中存储有映射后的所述标签对应关系信息。
再接着,根据每个频繁模式项维度对所述第一目标特征集合进行特征拆分,得到多个第二目标特征集合。
再接着,融合所述第一目标特征集合与所述第二目标特征集合,得到所述第一目标特征集合与所述第二目标特征集合的融合目标特征集合。
再接着,从融合目标特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浮动参照特征点获取采用预设策略表达得到的表达特征,并确定各个表达特征对应的表达日志归类信息。
在此基础上,将所述各个表达特征对应的表达日志归类信息,转化成包含多个日志对象的归类信息集合,以将所述包含多个日志对象的归类信息集合作为所述当前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表达日志信息。
如此,采用上述设计,在确定所述当前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表达日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终端200的内部参数是非常复杂的,采用上述设计,能够进一步考虑多层次的深层信息,提高互联网终端200的表达日志信息的准确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上述子步骤S135,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首先,遍历所述表达日志信息中的各表达日志节点的表达日志,对于表达日志节点的表达日志的表达日志追踪过程信息和表达日志更新变化信息至少有一处包括有浮动变化的情况,生成监控轨迹初始信息,所述监控轨迹初始信息的表达日志追踪过程信息和表达日志更新变化信息均处于一一对应关系。
接着,逐条读取监控轨迹初始信息,从所述表达日志信息中筛选出与当前读取的监控轨迹初始信息的表达日志追踪过程信息和表达日志更新变化信息分别对应的表达日志节点。
再接着,在所述筛选出的与当前读取的监控轨迹初始信息的表达日志追踪过程信息和表达日志更新变化信息分别对应的表达日志节点中寻找匹配的表达日志节点,依据所述匹配的表达日志节点得到连续监控轨迹初始信息的表达日志追踪过程信息和表达日志更新变化信息的表达日志节点集,并剔除与表达日志追踪过程信息和表达日志更新变化信息不匹配的异常表达日志节点。
在此基础上,可以在遍历完所有监控轨迹初始信息后,将各监控轨迹初始信息剔除异常表达日志节点后的表达日志节点散列分发到各表达日志节点的监控轨迹初始信息中,以生成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如此,采用上述示例性设计,通过处理所述表达日志信息中的各表达日志节点的表达日志生成监控轨迹初始信息,在监控轨迹初始信息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引入剔除与表达日志追踪过程信息和表达日志更新变化信息不匹配的异常表达日志节点的概念,能够得到更高准确率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针对步骤S150,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将所述调整后的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作为输入数据,按照设定的各个策略标识符号提取所述调整后的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的信息推送载体信息。
构建所述信息推送载体信息的载体分发网络图谱,所述载体分发网络图谱包括第一载体分发对象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载体分发对象的第二载体分发对象。
将所述载体分发网络图谱中的所述第一载体分发对象拆分成两个以上第三载体分发对象,并使所述第三载体分发对象中的任意一个与多个第二关联载体分发对象存在分发时序关系且在多个所述第二关联载体分发对象中有多个所述第二关联载体分发对象与相邻的所述第三载体分发对象存在相同的分发时序关系,所述第二关联载体分发对象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载体分发对象存在分发时序关系,所述第二关联载体分发对象是与所述第一载体分发对象存在分发时序关系的所述第二载体分发对象。
通过所述第三载体分发对象代替对应的所述载体分发网络图谱中的所述第一载体分发对象,得到代替所述第一载体分发对象后的目标载体分发网络图谱。
根据所述目标载体分发网络图谱生成并发送针对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300的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如此,采用上述设计后,本实施例考虑到各深层语义模型之间的分发时序关系以输出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300的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在根据所述目标载体分发网络图谱生成并发送针对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300的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为了在生成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过程准确验证每个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具体可以根据目标载体分发网络图谱输出多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并获取多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中每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在目标载体分发网络图谱中的元素定位节点,然后根据每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的元素定位节点,从预设区间信息表中获取得到每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的推送业务逻辑集合。
接着,可以进一步根据每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关联的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的覆盖业务区间,从该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对应的推送业务逻辑集合中选取该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的推送业务逻辑信息。
接着,可以进一步根据每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的覆盖业务区间,计算得到每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的推送业务逻辑初始元素,然后根据每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的推送业务逻辑初始元素,查询预先配置的数据库得到多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的推送展示服务。而后,确定每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的推送展示服务中的内容服务节点距离当前内容服务节点最近的第一推送服务画像标签以及以第一推送服务画像标签为目标画像标签的第一画像标签和第二画像标签,第一画像标签的时序小于第二画像标签。
再接着,可以确定第一画像标签中符合第一条件的推送服务画像标签,根据符合第一条件的推送服务画像标签的标签权重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差异的平均值,确定第一画像标签对应的第一权重;其中,符合第一条件的推送服务画像标签为标签权重小于预设阈值的推送服务画像标签。
再接着,可以根据第一画像标签对应的第一权重,对第一推送服务画像标签的频繁模式对象和第一画像标签对应的反馈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第一推送服务画像标签的预频繁模式对象,其中,第一画像标签对应的反馈值为第一画像标签中符合第一条件的推送服务画像标签的频繁模式对象的平均值。
再接着,可以根据第一画像标签对应的第一权重,对第一推送服务画像标签的频繁模式对象和第一画像标签的预频繁模式对象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第一推送服务画像标签的第一模拟频繁模式对象,同时根据第二画像标签中的推送服务画像标签对第一推送服务画像标签进行虚拟生成,得到第一推送服务画像标签经过虚拟生成后的第二模拟频繁模式对象。
再接着,可以根据第二权重,对第一模拟频繁模式对象和第二模拟频繁模式对象进行加权平均,并判断加权平均后的模拟频繁模式对象是否大于设定模拟频繁模式对象,如果加权平均后的模拟频繁模式对象大于设定模拟频繁模式对象,则将该待定信息推送展示元素确定为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300的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
如此,可以使得在生成所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过程准确验证每个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可靠性,并且可通过确定不同权重,进而可以对各个待定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进行混合分析,减少了逻辑冗余。
此外,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根据上述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并结合后续的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生成综合所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所述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从预存的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选择得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并调用推送兴趣点事件,通过推送兴趣点事件确定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以及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接着,通过比对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和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确定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第一更新表项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第二更新表项。其中,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是预先设定并存储的,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的每一个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接着,根据第一更新表项确定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并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将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生成综合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例如,可以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将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进行模糊衰退融合得到初始模糊衰退融合信息,对初始模糊衰退融合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初始回归模糊衰退融合信息,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相对于初始回归模糊衰退融合信息的差异,至少局部地对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获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相关联的其它该产品订阅服务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根据该其它该产品订阅服务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相对于初始回归模糊衰退融合信息的差异,至少局部地对其它该产品订阅服务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根据初始模糊衰退融合信息、第一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第二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生成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如此,可以防止因融合预测量化引起的误差累积和扩散,平衡了融合信息和误差控制。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4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该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400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3示出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400只是一种装置示意图。其中,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400可以包括特征提取模块410、第一确定模块420、第二确定模块430、调整模块440、发送模块450以及生成模块460,下面分别对该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400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阐述。
特征提取模块410,用于对从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中获取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数据中的每个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对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进行特征提取。
第一确定模块420,用于根据提取的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和与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确定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之间的特征关联属性。
第二确定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关联属性确定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调整模块44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
发送模块450,用于根据调整后的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向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200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发送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生成模块460,用于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并结合后续的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生成综合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执行上述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的服务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服务器100可包括网络接口110、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0、处理器130以及总线140。处理器13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130为例;网络接口110、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0以及处理器130可以通过总线140或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140连接为例。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3中所示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400中的特征提取模块410、第一确定模块420、第二确定模块430、调整模块440、发送模块450以及生成模块460)。处理器130通过检测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0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发布节点的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3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处理器13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3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服务器100可以通过网络接口110和其它设备(例如图1中所示的互联网终端200和信息推送显示终端300)进行信息交互。网络接口110可以是电路、总线、收发器或者其它任意可以用于进行信息交互的装置。处理器130可以利用网络接口110收发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标识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各个互联网产品的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通信连接,并与信息推送显示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对从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中获取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数据中的每个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对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进行特征提取;
根据提取的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和与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确定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之间的特征关联属性;
根据所述特征关联属性确定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向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发送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并结合后续的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生成综合所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所述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具体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从预存的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选择得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并调用推送兴趣点事件,通过推送兴趣点事件确定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以及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
通过比对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和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确定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第一更新表项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第二更新表项;其中,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是预先设定并存储的;
根据第一更新表项确定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并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将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生成综合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将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生成综合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将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进行模糊衰退融合得到初始模糊衰退融合信息,对初始模糊衰退融合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初始回归模糊衰退融合信息,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相对于初始回归模糊衰退融合信息的差异,至少局部地对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获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相关联的其它该产品订阅服务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根据该其它该产品订阅服务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相对于初始回归模糊衰退融合信息的差异,至少局部地对其它该产品订阅服务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根据初始模糊衰退融合信息、第一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第二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生成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各个互联网产品的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通信连接,并与信息推送显示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从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中获取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数据中的每个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对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进行特征提取;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提取的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和与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所对应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的特征,确定所述第一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与其它第二产品操作数据表单之间的特征关联属性;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关联属性确定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监控轨迹信息,调整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的产品推送服务策略,向在所述目标产品订阅服务的互联网终端已完成交互互动绑定的目标互联网产品所对应的信息推送显示终端发送对应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并结合后续的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生成综合所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所述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具体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从预存的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选择得到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并调用推送兴趣点事件,通过推送兴趣点事件确定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以及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
通过比对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一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和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包含的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第二推送兴趣点事件参数值,确定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第一更新表项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第二更新表项;其中,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是预先设定并存储的,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中的每一个推送兴趣点事件列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根据第一更新表项确定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并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将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生成综合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将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生成综合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的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中每种频繁模式项维度的置信度将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信息推送监控信息进行模糊衰退融合得到初始模糊衰退融合信息,对初始模糊衰退融合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初始回归模糊衰退融合信息,根据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相对于初始回归模糊衰退融合信息的差异,至少局部地对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一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获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相关联的其它该产品订阅服务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根据该其它该产品订阅服务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相对于初始回归模糊衰退融合信息的差异,至少局部地对其它该产品订阅服务的目标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推送展示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二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根据初始模糊衰退融合信息、第一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和第二量化信息推送展示信息生成目标信息推送展示信息。
5.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时,该服务器实现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
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
CN202010910255.7A 2020-09-02 2020-09-02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ctive CN112039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0255.7A CN112039994B (zh) 2020-09-02 2020-09-02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0255.7A CN112039994B (zh) 2020-09-02 2020-09-02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994A CN112039994A (zh) 2020-12-04
CN112039994B true CN112039994B (zh) 2024-02-27

Family

ID=73591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0255.7A Active CN112039994B (zh) 2020-09-02 2020-09-02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999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0426A (zh) * 2017-09-18 2019-08-06 深圳市云中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订阅消息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620812A (zh) * 2019-08-15 2019-12-2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交互信息的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04291A (zh) * 2019-12-27 2020-05-05 孟小峰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监测服务器
CN111444422A (zh) * 2020-03-25 2020-07-24 沈树新 物流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物流配送系统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0426A (zh) * 2017-09-18 2019-08-06 深圳市云中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订阅消息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620812A (zh) * 2019-08-15 2019-12-2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交互信息的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04291A (zh) * 2019-12-27 2020-05-05 孟小峰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监测服务器
CN111444422A (zh) * 2020-03-25 2020-07-24 沈树新 物流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物流配送系统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994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6498B (zh) 新能源汽车充电管理方法、装置及新能源充电管理系统
US10880785B2 (en) Resource obtain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339363B (zh)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401766A (zh) 模型、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98490A (zh) 基于数据中台接入第三方系统的方法、装置及数据中台
CN111680645B (zh) 一种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189818A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625467B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39994B (zh)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055076A (zh) 基于互联网的多功能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3408254A (zh) 一种页面表单信息填写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2541556A (zh) 模型构建优化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055075B (zh) 互联网产品监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81563A (zh) 基于云平台的浏览器视图加载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N112861115B (zh) 基于区块链安全认证的加密策略调用方法及云认证服务器
CN112445504A (zh) 设备固件升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638998A (zh) 模型更新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1124321B (zh) 激光打印机的调试方法及系统
CN112529738A (zh) 一种建筑工程的整体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101412A (zh) 智能分类垃圾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526333A (zh) 安防监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88187B (zh) 中央管理服务器的互联网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2929321B (zh) 一种鉴权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680315A (zh) 工业互联网的动态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14219516A (zh)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流会话推荐方法及深度学习服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9

Address after: 266000 building 7, Qingdao Tiangu Industrial Park,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roup (Qingdao)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3-83 Street, Daliu Town, Nanqiao District,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239071

Applicant before: Wei Zhanghe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