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9624B - 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9624B
CN112039624B CN202011035974.5A CN202011035974A CN112039624B CN 112039624 B CN112039624 B CN 112039624B CN 202011035974 A CN202011035974 A CN 202011035974A CN 112039624 B CN112039624 B CN 112039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source
sources
states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59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9624A (zh
Inventor
方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59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9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9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9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其中,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包括: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第一干扰状态、以及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第二干扰状态;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并确定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如何提升设备的抗干扰性能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增强无线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任何新的无线通信技术,都必须通过新的射频技术来保障,实现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通过天线,将加载特定信息的数据发射到空间中进行传输。无线传输由信号发射端和接收端构成,发射端将调制能量以一定功率发射出去,经过空间衰减,被接收端接收机所接收,接收机能捕获极小能量的信号,并解调恢复数据。
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简称为5G)移动通信相比第四代(The 4thGeneration,简称为4G)移动通信,通过提升数据传输的信道带宽达到了时延降低、连接数提升的目的。针对基于5G传输的无线设备而言,干扰问题对无线性能的影响尤为突出。
干扰信号存在于设备周边,如Wifi/蓝牙/电磁炉等都会辐射能量,即环境中的干扰。干扰信号还存在于设备内部,即射频芯片周围的芯片/电路会辐射出能量对射频芯片造成干扰。无论是设备周边的干扰还是设备内部的干扰,都会对接收机构成影响,使得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
可见,如何提升设备的抗干扰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如何提升设备的抗干扰性能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包括: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其中,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包括: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第一干扰状态、以及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第二干扰状态;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并确定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包括不可调干扰源,且每个不可调干扰源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单个不可调干扰源工作在单个工作状态下,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单个不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可调干扰源同时工作在各自的单个工作状态下,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包括可调干扰源,且每个可调干扰源支持一个或多个运行频点和一个或多个数据码流,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单个可调干扰源工作在单个运行频点下且运行于单个数据码流,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单个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调干扰源同时工作在各自支持的单个运行频点下且运行于各自支持的单个数据码流,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包括:控制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一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一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干扰状态中,监测到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对应的干扰程度低于第一预定干扰程度阈值的所有第一干扰状态,基于确定的所述第一干扰状态进行条件组合,得到所述第二干扰状态;控制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二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二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其他干扰源处于所述干扰静默状态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其他干扰源所在的功能模块关闭;所述其他干扰源运行预定数据码流下,其中,所述预定数据码流使得所述其他干扰源对射频芯片的干扰程度低于第二预定干扰程度阈值。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包括:在控制无线链路处于极限衰减状态的条件下,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包括:根据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所对应的干扰等级,其中,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的值为当前缓存的包的数量与无线发送缓存的深度的比值,在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所述干扰等级随着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的值的增加而提高。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识别干扰类型,其中,所述干扰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独立干扰源干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根据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其中,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干扰源空域隔离、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干扰源时域隔离。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识别干扰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所述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且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属于不可调干扰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单个干扰源的所述干扰抑制模式为干扰源空域隔离;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且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属于可调干扰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单个干扰源的所述干扰抑制模式为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和/或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和/或干扰源空域隔离;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且产生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多个干扰源属于可调干扰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干扰源的所述干扰抑制模式为干扰源空域隔离和/或干扰源时域隔离。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情况下,所述干扰源空域隔离包括:增加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与射频芯片或电路之间的距离,或将所述单个干扰源与所述射频芯片进行异面布局;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情况下,所述干扰源空域隔离包括:增加产生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多个干扰源中的目标干扰源与射频芯片或电路之间的距离,或将所述目标干扰源与所述射频芯片进行异面布局,其中,所述目标干扰源为所述多个干扰源中基于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和/或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进行干扰抑制后干扰等级下降程度排在最后一位或多位的干扰源;所述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包括:设置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工作在预定运行频点下,其中,所述预定运行频点为所述单个干扰源支持的一个或多个运行频点中,使得所支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码流中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数据码流最少的运行频点;所述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包括:编码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数据码流,使所述数据码流变更为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不高于所述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数据码流;所述干扰源时域隔离包括:调整产生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多个干扰源的工作时隙,使得所述多个干扰源的所述工作时隙相互错开。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设备运行业务的过程中,监测所述设备在业务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并根据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所述干扰等级;识别所述设备当前所处的所述干扰状态并确定所述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当前所处的干扰状态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并将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同步给其他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其中,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包括: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第一干扰状态、以及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第二干扰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并确定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干扰抑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通过监测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从而得到对应的干扰等级,并确定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进而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因此,可以解决如何提升设备的抗干扰性能的问题,达到了增强无线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干扰抑制方法所应用的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抑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含无线的设备中干扰源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时空融合抑制无线增强系统的整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升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可以采取干扰抑制的方案。干扰抑制方案主要包含两大类:1)通过射频探头在特定工作状态(如模块A工作,模块B不工作;或模块A跑码流Pattern_A,模块B跑码流Pattern_B等的工作状态)下扫描芯片干扰,按照干扰大小提出芯片PCB布局要求/增加屏蔽罩实现干扰抑制的方案,此方案局限在于效率极其低下,且存在很大可能性的干扰遗漏风险。2)通过在射频电路中增加干扰识别及抑制电路,实现干扰抑制,此方案局限在于将大幅提升硬件成本及复杂度,产品规批量设计中应用可能性低。
为了应对设备内部的电源/DSP/各功能模块等辐射出的能量对无线接收机产生干扰,使得接收机灵敏度下降,进而降低通信距离/通信速率,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及其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案,该干扰抑制方案可以根据设备工作在不同的干扰状态下所受到的干扰等级,相应确定对应的干扰抑制模式,总体上来讲,可以针对不同干扰状态对应的不同干扰源或干扰源(其工作状态或运行频点/数据码流)的组合下设备的干扰等级来选取对应的干扰抑制模式(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干扰源空域隔离、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干扰源时域隔离),从而总体上实现时间空间融合抑制的无线增强。该动态干扰抑制方案基于工作状态和码流类型(即码流pattern)训练方案实现,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全面干扰抑制,同时结合产品实际运行过程中影响灵敏度的各类音视频数据形态分析,构建干扰长期持续抑制方案。该方案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通过增加屏蔽罩/布局上远离无线模块的干扰抑制方案,融合了基于工作状态与码流类型分析的干扰识别,及时间和空间的动态调节的干扰机制;于此同时,通过真实业务的持续运行,识别并提炼当前模块工作状态及所产生的干扰对无线影响,并基于影响展开时域优化,实现无线性能持续增强。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包括射频芯片或电路的设备(例如移动终端)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干扰抑制方法所应用的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其中,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干扰抑制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包括射频芯片或电路的设备的干扰抑制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S202至S206。
步骤S202,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其中,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包括: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第一干扰状态、以及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第二干扰状态。
从干扰源的类型来说,可以划分为不可调干扰源(典型的如Mic、Spk)和可调干扰源(典型的如处理器,存储器等)。以下按照干扰源的类型不同分别描述设备的第一干扰状态和第二干扰状态的组成情况。
(1)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可以包括不可调干扰源,且每个不可调干扰源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
对于不可调干扰源,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单个不可调干扰源工作在单个工作状态下,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单个不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例如,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包括m个不可调干扰源,且第i个不可调干扰源具有ni个工作状态,则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包括多个或者所有符合以下条件的干扰状态:第i个不可调干扰源工作在第j个工作状态,且所述设备中除所述不可调干扰源i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其中,i=1...m,j=1...ni
对于不可调干扰源,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可调干扰源同时工作在各自的单个工作状态下,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例如,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包括个不可调干扰源,且第i个不可调干扰源具有ni个工作状态,那么,在两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情况下,则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包括多个或者所有符合以下条件的干扰状态:第i个不可调干扰源工作在第j个工作状态,第k个不可调干扰源工作在第h个工作状态,且所述设备中除所述不可调干扰源i和k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其中,i=1...m,j=1...ni,k=1...m,h=1...nk,i≠k。
(2)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包括可调干扰源,且每个可调干扰源支持一个或多个运行频点和一个或多个数据码流。
对于可调干扰源,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单个可调干扰源工作在单个运行频点下且运行于单个数据码流,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单个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例如,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包括s个可调干扰源,且第i个可调干扰源支持ti个运行频点,且可以运行于li个数据码流,则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包括多个或者所有符合以下条件的干扰状态:第i个可调干扰源工作在第j个运行频点下,且运行于第h个数据码流,此外所述设备中除所述可调干扰源i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其中,i=1...m,j=1...ti,h=1...li
对于可调干扰源,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调干扰源同时工作在各自支持的单个运行频点下且运行于各自支持的单个数据码流,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例如,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包括s个可调干扰源,且第i个可调干扰源支持t个运行频点,且可以运行于li个数据码流,则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包括多个或者所有符合以下条件的干扰状态:第i个可调干扰源工作在第j个运行频点下,且运行于第h个数据码流,第k个可调干扰源工作在第p个运行频点下,且运行于第q个数据码流,此外所述设备中除所述可调干扰源i和k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其中,i=1...m,j=1...ti,h=1...li,k=1...m,p=1...tk,q=1...lk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可调干扰源的干扰状态的调整和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的监控,步骤S202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实现:
控制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一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一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
确定所述第一干扰状态中,监测到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对应的干扰程度低于第一预定干扰程度阈值的所有第一干扰状态,基于确定的所述第一干扰状态进行条件组合,得到所述第二干扰状态;
控制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二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二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
也就是说,基于第一干扰状态下监测所得到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中,可以仅仅对于干扰程度较低的第一干扰状态进行条件组合,得到第二干扰状态,进行第二干扰状态下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监测,因为对于干扰程度较低的第一干扰状态可以基于单干扰源对应的干扰抑制方法进行处理。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其他干扰源处于所述干扰静默状态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其他干扰源所在的功能模块关闭;
所述其他干扰源运行预定数据码流下,其中,所述预定数据码流使得所述其他干扰源对射频芯片的干扰程度低于第二预定干扰程度阈值。
通过控制所述其他干扰源处于上述干扰静默状态,可以更加清晰地得到所有干扰状态下的干扰情况,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干扰抑制。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202中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可以包括:在控制无线链路处于极限衰减状态的条件下,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其中,所述极限衰减状态包括所述无线链路的速率为无线空口协商的最低速率等级,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达到这一条件,可以通过在所述设备的无线端口处增加衰减的方式来控制所述无线链路处于所述极限衰减状态。
步骤S204,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并确定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204中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所对应的干扰等级,其中,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的值为当前缓存的包的数量与无线发送缓存的深度的比值,在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所述干扰等级随着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的值的增加而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的值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形式表达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的值,只要其能够体现当前无线发送缓存的状态即可。
步骤S206,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干扰源空域隔离、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干扰源时域隔离。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206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6-1和步骤S206-2。
在步骤S206-1中,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识别干扰类型,其中,所述干扰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独立干扰源干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206-1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
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所述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
在步骤S206-2中,根据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其中,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干扰源空域隔离、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干扰源时域隔离。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206-2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且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属于不可调干扰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单个干扰源的所述干扰抑制模式为干扰源空域隔离;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情况下,所述干扰源空域隔离包括:增加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与射频芯片或电路之间的距离,或将所述单个干扰源与所述射频芯片进行异面布局;
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且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属于可调干扰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单个干扰源的所述干扰抑制模式为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和/或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和/或干扰源空域隔离;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情况下,所述干扰源空域隔离包括:增加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与射频芯片或电路之间的距离,或将所述单个干扰源与所述射频芯片进行异面布局;所述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包括:设置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工作在预定运行频点下,其中,所述预定运行频点为所述单个干扰源支持的一个或多个运行频点中,使得所支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码流中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数据码流最少的运行频点;所述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包括:编码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数据码流,使所述数据码流变更为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不高于所述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数据码流;
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且产生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多个干扰源属于可调干扰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干扰源的所述干扰抑制模式为干扰源空域隔离和/或干扰源时域隔离;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情况下,所述干扰源空域隔离包括:增加产生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多个干扰源中的目标干扰源与射频芯片或电路之间的距离,或将所述目标干扰源与所述射频芯片进行异面布局,其中,所述目标干扰源为所述多个干扰源中基于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和/或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进行干扰抑制后干扰等级下降程度排在最后一位或多位的干扰源;所述干扰源时域隔离包括:调整产生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多个干扰源的工作时隙,使得所述多个干扰源的所述工作时隙相互错开。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充分识别独立、叠加(或互调)干扰源类型,从而可以针对不用干扰形式,采用不同处理干扰处理方案。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设备运行业务的过程中,监测所述设备在业务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并根据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所述干扰等级;
识别所述设备当前所处的所述干扰状态并确定所述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当前所处的干扰状态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并将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同步给其他设备。
通过该方案,在所述设备正式运行业务的时候,也可以同时监测干扰等级,此时可以识别设备当前的干扰状态,同样建立干扰状态和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据此确定出干扰抑制模式之后,可以基于确定的干扰抑制模式进行干扰抑制,并将该干扰抑制模式同步给其他同类型的设备,以便这些设备据此进行干扰抑制。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干扰抑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抑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32,用于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其中,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包括: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第一干扰状态、以及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第二干扰状态;
监测模块34,用于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
确定模块36,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并确定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干扰抑制模块3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其中,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包括: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第一干扰状态、以及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第二干扰状态;
S2,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并确定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S3,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干扰源空域隔离、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干扰源时域隔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其中,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包括: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第一干扰状态、以及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第二干扰状态;
S2,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并确定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S3,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干扰源空域隔离、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干扰源时域隔离。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通过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动态时空融合抑制无线增强系统的基础原理以及实现方案。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含无线的设备中干扰源的示意图,设备内部干扰源分为两大类:1)不可调干扰源:典型的如Mic、Spk,如图4中所示的不可调干扰源;2)可调节干扰源:典型的如处理器,存储器等,如图4中所示的可调干扰源。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时空融合抑制无线增强系统的整体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设备进入不可调干扰源抑制无线增强模式:按照系统架构组成,将不可调干扰源划分不同组合类别,如不可调干扰源有M/N两种,M、N各有两种工作状态,如此形成M_1、M_2、N_1、N_2、M_1&N_1、M_1&N_2、M_2&N_1、M_2&N_2这8类可能干扰模型,分别定义为工作状态_0~7。首先通过配置使系统工作于“工作状态_0”,同时使设备的其他部分处于干扰静默状态(干扰静默状态是指:功能模块关闭,或者不能关闭的处于固定码型运行状态,使得当前系统的干扰只表现为不可调干扰源所产生的干扰)。在设备的无线端口处,通过增加衰减的方式,使得无线链路处于极限衰减状态(即无线空口能协商的最低速率等级),在此极限衰减状态下,监测无线Tx buffer(发送缓存)的状态,通过切换工作状态_0~7,来识别并记录Tx Buffer情况,正常无干扰状态下,Tx Buffer中实际包数量占整个buffer深度的50%(对应第5档)以下,实际包数量/buffer深度的占比每提升10%,标记上升1档,即第10档对应Tx buffer被占满100%代表干扰最强。最终形成工作状态+干扰等级表,并基于此表空域隔离,即通过整板芯片的空间位置布局,增加干扰源与被干扰源直线距离或正反面布局。按照干扰等级进行布局设计,即干扰最大的源,离射频电路最远或者与射频芯片异面布局;干扰小的距离射频芯片近一些,实现干扰抑制。
(2)设备进入可调干扰抑制无线增强模式:在此模式下,不可调干扰源及其他可调干扰源将处于干扰静默状态,启动动态可调干扰源A,并将干扰源运行于码流pattern_0(码流pattern是指传输的数据串,如00000000、01010101、10101010等),在极限衰减状态下,监测无线Tx buffer(发送缓存)的状态,设定50%为水线,同样分为1~10档代表不同干扰程度,当水线被触发,则在系统性能可接受的范围内调整干扰源运行频点,再一次判断干扰情况,直至最终形成如表1所示的干扰源A的A_Pattern+频点表+干扰等级表。
表1:A_Pattern+频点表+干扰等级表
以同样方式,启动动态可调干扰源B,并形成干扰源B的B_Pattern+频点表+干扰等级表。
将A&B的无干扰状态构成组合状态表(做此项确认,为防止无干扰源辐射的信号在天线处互调,形成频率叠加,刚好落在无线工作带内,形成干扰),如A_无干扰状态1、A_无干扰状态2、B_无干扰状态1、B_无干扰状态2,并构成A_无干扰状态1&B_无干扰状态1、A_无干扰状态1&B_无干扰状态2、A_无干扰状态2&B_无干扰状态1、A_无干扰状态2&B_无干扰状态2组合,启动运行各组合所对应的码流pattern,监测无线Tx buffer(发送缓存)的状态,最终形成如表2所示的干扰源A_B_Pattern+干扰等级表。
表2:A_B_Pattern+干扰等级表
针对A_Pattern+频点表+干扰等级表
1)将优选其中某个能解决绝大多数pattern干扰问题的频点:如频点A
2)在此频点基础上,其他pattern的干扰,采用pattern编码(比如将00000011这类干扰pattern进行编码,转换成另外pattern进行传输)的方式实现干扰抑制。
3)对于无法通过频率调整&编码处理的干扰源,则采用空间隔离的方案,进行干扰处理。
针对B_Pattern+频点表+干扰等级表:同样处理。
针对A_B_Pattern+干扰等级表:
1)针对A&B必须保障同时工作的,选择空间隔离方案:将干扰源A和干扰源B采用相同措施,进行降低抑制,观察Tx buffer(发送缓存)水线下降幅度。如对A采用干扰抑制措施,水线下降幅度高于B,则空间隔离方案中,将B更加远离天线。(空间隔离可以避免A/B分时产生的功能互斥影响,如功能A和功能B必须保证同时工作)。
2)针对A&B功能可以互斥,选择时间分离方案:即如果无干扰源A&B辐射的信号在天线处互调,那么A传输信号时,B不传输,当干扰等级>5时,将他们的工作时间分开;或者B传输时,A不传输。
(3)作为进一步增强无线性能的可选方案,系统进入基于真实业务的多设备干扰抑制增强模式:监测无线Tx buffer(发送缓存)的状态,识别并提炼当前模块工作状态,尝试分时工作,并记录分时干扰抑制工作模型,通过网络同步给局域网内其他设备,提升整网同类型设备干扰抑制能力。
即由于研发测试阶段无法遍历系统所有功能状态组合,在真实应用中某种组合,产生了干扰,如功能A+功能D在夜晚场景红外打开得情况,产生了干扰,则将可以采用如上方案,进行A、D功能分时/Pattern编码后传输。并将此策略在局域网内同步给其他设备。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抑制方案,通过工作状态训练模型,识别不可调节干扰源的干扰,并采用空间隔离方案实现干扰抑制,增强无线性能;通过码流pattern训练模型、多个干扰源联合干扰训练模型,充分识别独立、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并针对不用干扰形式,采用不同处理干扰处理方案:频点调整、数据编码、时间隔离、空间隔离等方案,实现干扰抑制,增强无线性能;通过真实业务运行,识别干扰模型,并提炼分时干扰抑制方案,同步至网络中其余同类设备,进一步实现整网无线性能增强。
该干扰抑制方案,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通过增加屏蔽罩/布局上远离无线模块的干扰抑制方案干扰抑制效果局限,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工作状态和码流类型(即码流pattern)训练方案实现的动态干扰抑制系统。
1)针对不可调干扰源,可以实现单个干扰源干扰识别,及多个干扰源的叠加(或互调)产生的干扰,并采用空间隔离的方式实现隔离;
2)针对可调干扰源,采用频点/数据编码/空间隔离/时间隔离等多方案融合方式,实现干扰抑制:a)将优选其中某个能解决绝大多数pattern干扰问题的频点,进行频点调节,实现干扰抑制;b)对于其他pattern的干扰,采用pattern编码实现干扰抑制;c)对于无法通过频率调整&编码处理的干扰源,则采用空间隔离的方案,进行干扰处理;d)针对多个可调干扰源独立无干扰,但会产生叠加(或互调)的干扰形式,将采用时间分离方案,将干扰源A和B在时隙上做拆分,保障系统实时性的前提下,实现干扰抑制。
3)基于真实业务的运行,识别其他干扰模型,尝试分时工作,并记录分时干扰抑制工作模型,通过网络同步给局域网内其他设备,提升整网同类型设备干扰抑制能力。
4)pattern编码及时间分离干扰抑制方案,将大幅降低了空间布局要求,即不必将所有干扰源都在PCB布局上远离天线,提升信号完整性,提升开发效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其中,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包括: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第一干扰状态、以及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第二干扰状态;
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并确定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
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包括:
控制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一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一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
确定所述第一干扰状态中,监测到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对应的干扰程度低于第一预定干扰程度阈值的所有第一干扰状态,基于确定的所述第一干扰状态进行条件组合,得到所述第二干扰状态;
控制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二干扰状态下运行,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二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包括不可调干扰源,且每个不可调干扰源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单个不可调干扰源工作在单个工作状态下,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单个不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
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可调干扰源同时工作在各自的单个工作状态下,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包括可调干扰源,且每个可调干扰源支持一个或多个运行频点和一个或多个数据码流,
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单个可调干扰源工作在单个运行频点下且运行于单个数据码流,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单个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
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包括符合以下条件的多个或所有干扰状态: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调干扰源同时工作在各自支持的单个运行频点下且运行于各自支持的单个数据码流,且所述设备中除工作的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调干扰源之外的其他干扰源处于干扰静默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干扰源处于所述干扰静默状态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其他干扰源所在的功能模块关闭;
所述其他干扰源运行预定数据码流下,其中,所述预定数据码流使得所述其他干扰源对射频芯片的干扰程度低于第二预定干扰程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包括:
在控制无线链路处于极限衰减状态的条件下,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所对应的干扰等级,其中,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的值为当前缓存的包的数量与无线发送缓存的深度的比值,在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所述干扰等级随着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的值的增加而提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识别干扰类型,其中,所述干扰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独立干扰源干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
根据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其中,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干扰源空域隔离、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干扰源时域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识别干扰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所述第一干扰状态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
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所述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干扰类型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且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属于不可调干扰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单个干扰源的所述干扰抑制模式为干扰源空域隔离;
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且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属于可调干扰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单个干扰源的所述干扰抑制模式为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和/或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和/或干扰源空域隔离;
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且产生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多个干扰源属于可调干扰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干扰源的所述干扰抑制模式为干扰源空域隔离和/或干扰源时域隔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情况下,所述干扰源空域隔离包括:增加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与射频芯片或电路之间的距离,或将所述单个干扰源与所述射频芯片进行异面布局;
在所述干扰类型为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情况下,所述干扰源空域隔离包括:增加产生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多个干扰源中的目标干扰源与射频芯片或电路之间的距离,或将所述目标干扰源与所述射频芯片进行异面布局,其中,所述目标干扰源为所述多个干扰源中基于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和/或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进行干扰抑制后干扰等级下降程度排在最后一位或多位的干扰源;
所述干扰源运行频点调整包括:设置产生所述独立干扰源干扰的单个干扰源工作在预定运行频点下,其中,所述预定运行频点为所述单个干扰源支持的一个或多个运行频点中,使得所支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码流中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数据码流最少的运行频点;
所述干扰源运行数据码流编码包括:编码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高于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数据码流,使所述数据码流变更为对应的所述干扰等级不高于所述预定干扰等级阈值的数据码流;
所述干扰源时域隔离包括:调整产生所述叠加或互调干扰源干扰的多个干扰源的工作时隙,使得所述多个干扰源的所述工作时隙相互错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3、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设备运行业务的过程中,监测所述设备在业务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并根据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所述干扰等级;
识别所述设备当前所处的干扰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当前所处的干扰状态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并将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同步给其他设备。
12.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设备在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其中,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包括:所述设备中单个干扰源工作的第一干扰状态、以及所述设备中多个干扰源同时工作的第二干扰状态;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在所述多个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确定干扰等级,并确定所述多个干扰状态和所述干扰等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干扰抑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设备中的所述多个干扰源的干扰抑制模式,并基于所述干扰抑制模式对所述多个干扰源进行干扰抑制;
所述监测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干扰状态中,监测到的所述无线发送缓存状态对应的干扰程度低于第一预定干扰程度阈值的所有第一干扰状态,基于确定的所述第一干扰状态进行条件组合,得到所述第二干扰状态;并监测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二干扰状态下运行时的无线发送缓存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设备在所述第二干扰状态下运行。
CN202011035974.5A 2020-09-27 2020-09-27 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039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5974.5A CN112039624B (zh) 2020-09-27 2020-09-27 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5974.5A CN112039624B (zh) 2020-09-27 2020-09-27 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624A CN112039624A (zh) 2020-12-04
CN112039624B true CN112039624B (zh) 2023-08-22

Family

ID=73574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5974.5A Active CN112039624B (zh) 2020-09-27 2020-09-27 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962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643A (zh) * 2012-04-11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除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79537A (zh) * 2016-04-28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及其射频干扰的检测方法、干扰源的确定方法
CN106255150A (zh) * 2016-08-22 2016-12-2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接收端缓存的干扰消除和信号增强的方法
CN109889217A (zh) * 2018-12-13 2019-06-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643A (zh) * 2012-04-11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除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79537A (zh) * 2016-04-28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及其射频干扰的检测方法、干扰源的确定方法
CN106255150A (zh) * 2016-08-22 2016-12-2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接收端缓存的干扰消除和信号增强的方法
CN109889217A (zh) * 2018-12-13 2019-06-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624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1779B (zh) 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跳频通信抗干扰方法
CN105704823B (zh) 电缆与无线局域网共存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81143B (zh) 一种基于双门限能量检测的选择式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CN108322708B (zh) 一种基于多路并行传输技术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CN109729556B (zh) 链路连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498174A (zh) 一种物理资源划分的方法及设备
CN108696325A (zh) 测控通信链路接入信道决策方法
CN107786243A (zh) 基于跳频tdma组网通信系统的压缩视频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5554770A (zh) 基于频谱态势综合感知的多点集中式抗干扰方法及系统
WO2019052273A1 (zh) 无人驾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终端和无人驾驶系统
CN112039624B (zh) 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US20230283428A1 (en) Srs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099608A (zh) 一种自适应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Semba Yawada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ew spectrum sensing scheme using multiantennas with multiuser diversity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WO2004105330A3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CN11660035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2395859U (zh) 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通信的高清网络摄像机
CN110875756A (zh) 一种跳频通信中自动调节发射功率的方法与设备
CN108649994A (zh) 一种三通道射频收发共用跳频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9699052A (zh) 一种VoLTE视频通话质量调整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2153094B (zh) 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8433967U (zh) 一种跳频通信装置
WO2021134238A1 (zh) 应用于蓝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3795016A (zh) 高可靠性的蓝牙多播音频通信方法、系统及tws耳机
CN206313925U (zh) 户外作业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