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9199A - 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9199A
CN112039199A CN202010730231.3A CN202010730231A CN112039199A CN 112039199 A CN112039199 A CN 112039199A CN 202010730231 A CN202010730231 A CN 202010730231A CN 112039199 A CN112039199 A CN 112039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onnecting link
switching
grounding
normally
cl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02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其林
张文
李洪卫
张瑞
冯宗建
王勋江
童斯琦
李永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02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91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9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J13/00034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an 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6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two or more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boards or switchyar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5/00Non-enclosed substations; Substations with enclosed and non-enclosed equipment
    • H02B5/01Earthing arrangements, e.g. earthing ro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a wir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or a data transmission bus
    • H02J13/0001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a wir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or a data transmission bus using optical fib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J13/00036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switches, relays or circuit brea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6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4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or data transmission buss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当某一变电站内的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与该变电站接地刀闸相连接的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与该变电站连接的光纤接口装置将这一信息传输至对侧变电站的光纤接口装置,从而控制导通对侧变电站内的分合闸控制回路,对侧变电站内可以正常完成站内线路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以导通输电线路。而当某一变电站内的接地刀闸处于合闸状态时,与该变电站接地刀闸相连接的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则处于断开状态,对侧变电站内的分合闸控制回路处于短路状态无法完成线路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从而避免出现因人为操作的疏漏而导致的带地刀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Description

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某一变电站向另一变电站传输电能时,需要首先确认该被输送电能的变电站的地刀是处于合闸状态还是分闸状态。若不确认地刀的位置直接传输电能,则可能出现被输送电能的变电站内的地刀处于合闸状态,导致传输线路短路,造成了带地刀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故。目前在实际运行中,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带地刀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故,一般需要通过电话和对侧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确认对侧地刀的位置,或者调度员通过调度监控系统确认对侧地刀的位置,但是这种依靠人工确认的方式存在误判断的可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人工确认地刀位置可能出现误判断的问题,提供一种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变电站、第二变电站、与第一变电站相连接的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和与第二变电站相连接的第二光纤接口装置;所述第一变电站通过输电线路与所述第二变电站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包括第一开入和第一开出,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包括第二开入和第二开出,所述第一开入通过光纤线路与所述第二开出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出通过光纤线路与所述第二开入相连接;所述第一变电站包括第一接地刀闸、第一隔离刀闸和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一开出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出闭合后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进行分合闸操作;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包括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和所述第一开入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闭合,以向所述第一开入输入正电;所述第一开入用于在正电输入后,控制闭合所述第二开出;所述第二变电站包括第二接地刀闸、第二隔离刀闸和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分别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二开出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出闭合后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进行分合闸操作;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包括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和所述第二开入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闭合,以向所述第二开入输入正电;所述第二开入用于在正电输入后,控制闭合所述第一开出。
上述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在两个可以相互传输电能的变电站配置一台光纤接口装置,利用光纤接口装置向对侧变电站传输本变电站内接地刀闸的分合闸情况。当某一变电站内的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与该变电站接地刀闸相连接的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就会闭合,从而向与该变电站连接的光纤接口装置的开入输入正电,该光纤接口装置将这一正信号通过光纤线路传输至对侧变电站的光纤接口装置,从而闭合对侧光纤接口装置的开出。对侧光纤接口装置的开出闭合后,对侧变电站内的分合闸控制回路闭合,从而对侧变电站内可以正常完成站内线路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以导通输电线路。而当某一变电站内的接地刀闸处于合闸状态时,与该变电站接地刀闸相连接的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则处于断开状态,与该变电站连接的光纤接口装置的开入无正电输入,则对侧光纤接口装置的开出断开,对侧变电站内的分合闸控制回路处于短路状态无法完成线路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防止出现带地刀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故。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根据本变电站内分合闸控制回路的通断情况即可获知对侧变电站内接地刀闸的状态,无需人工确认,可以避免人为操作的疏漏而导致的带地刀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故,提高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包括第一供电单元、第一合闸回路、第一合闸按钮、第一分闸回路和第一分闸按钮;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合闸回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分闸回路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相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合闸按钮与所述第一合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分闸按钮与所述第一分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出串接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合闸按钮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包括第二供电单元、第二合闸回路、第二合闸按钮、第二分闸回路和第二分闸按钮;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合闸回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闸回路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合闸按钮与所述第二合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二分闸按钮与所述第二分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出串接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合闸按钮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第一母线、第三隔离刀闸、第三接地刀闸、第四接地刀闸、第一断路器和第一电压互感器;所述第一母线与所述第三隔离刀闸相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刀闸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相串联;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一断路器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三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一断路器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四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和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的连接点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电站还包括第二母线、第四隔离刀闸、第五接地刀闸、第六接地刀闸、第二断路器和第二电压互感器;所述第二母线与所述第四隔离刀闸相连接,所述第四隔离刀闸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断路器和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相串联;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五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六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和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的连接点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包括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第三供电单元、第三合闸回路、第三合闸按钮、第三分闸回路和第三分闸按钮;所述第三供电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合闸回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分闸回路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相连接,所述第三供电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合闸按钮与所述第三合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供电单元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三分闸按钮与所述第三分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三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三合闸按钮之间;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与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相连接,当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无电压时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闭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电站还包括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包括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第四供电单元、第四合闸回路、第四合闸按钮、第四分闸回路和第四分闸按钮;所述第四供电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合闸回路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分闸回路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相连接,所述第四供电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合闸按钮与所述第四合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供电单元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四分闸按钮与所述第四分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四供电单元与所述第四合闸按钮之间;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与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相连接,当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无电压时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闭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中还包括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合闸按钮之间;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三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四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中还包括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合闸按钮之间;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五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六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
一种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方法,应用于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所述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变电站、第二变电站、与第一变电站相连接的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和与第二变电站相连接的第二光纤接口装置,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和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通过光纤线路相连接,所述第一变电站包括第一接地刀闸、第一隔离刀闸和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相连接;所述第二变电站包括第二接地刀闸、第二隔离刀闸和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将第一分闸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导通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以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当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将第二分闸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导通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以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一变电站和第二变电站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前”、“后”、“周向”以及类似的表述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变电站100、第二变电站200、与第一变电站相连接的第一光纤接口装置300和与第二变电站相连接的第二光纤接口装置400。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300包括第一开入310和第一开出320,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400包括第二开入410和第二开出420。所述第一开入310通过光纤线路与所述第二开出420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出320通过光纤线路与所述第二开入410相连接。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包括第一接地刀闸110、第一隔离刀闸120和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130,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包括第二接地刀闸210、第二隔离刀闸220和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包括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包括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
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130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和所述第一开出320相连接,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130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出320闭合后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进行分合闸操作。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和所述第一开入310相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的分合闸状态。当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闭合;当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断开。在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闭合后,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300的第一开入310会接收到正电输入,并通过光纤线路将所述第一开入310接收到的正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400的第二开出420,以控制闭合所述第二开出420。
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分别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和所述第二开出420相连接,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出420闭合后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进行分合闸操作。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和所述第二开入410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的分合闸状态。当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闭合;当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断开。在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闭合后,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400的第二开入410会接收到正电输入,并通过光纤线路将所述第二开入410接收到的正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300的第二开出320,以控制闭合所述第二开出320。
当第一变电站100内的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处于合闸状态时,即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接地,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断开,所述第一开入310上无正电输入,因此与所述第二变电站200相连接的所述第二开出420断开,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断路,无法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进行合闸操作,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的输电线路无法导通。而当第一变电站100内的第一接地刀闸110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闭合,使所述第一开入310上有正电输入,通过光纤线路将正信号传输至与所述第二变电站200相连接的所述第二开出420,控制所述第二开出420闭合,此时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导通,所述第二变电站内的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可以进行分合闸操作。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的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处于分合闸状态时,系统的控制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在此不加以赘述。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变电站100或所述第二变电站200的操作人员只需根据对应变电站内的分合闸控制回路的通断情况即可获知对侧变电站内接地刀闸的分合闸状态,无需人工确认,当对侧变电站内的接地刀闸处于合闸状态时,本站内的输电线路无法导通、无法进行输电,因此可以直接避免出现带地刀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故的情况,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130还包括第一供电单元131、第一合闸回路132、第一合闸按钮133、第一分闸回路134和第一分闸按钮135。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合闸回路132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分闸回路134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相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合闸按钮133与所述第一合闸回路13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分闸按钮135与所述第一分闸回路134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出320串接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与所述第一合闸按钮133之间。
由于只有在所述第一开出320闭合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与所述第一合闸回路132间的连接通路和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与所述第一分闸回路134间的连接通路才导通,因此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只有在所述第一开出320处于导通状态时,才能利用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与所述第一合闸回路132构成的连接通路和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与所述第一分闸回路134构成的连接通路来控制完成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的分合闸操作。当所述第一开出320导通时,工作人员按下所述第一合闸按钮133,即可控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向所述第一合闸回路132进行供电,所述第一合闸回路132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闭合,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内的输电线路导通。工作人员按下所述第一分闸按钮135,控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向所述第一分闸回路134进行供电,所述第一分闸回路134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断开。而当所述第一开出320断开时,工作人员即使按下所述第一合闸按钮133或所述第一分闸按钮135,所述第一分闸按钮135也无法对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进行控制。即,当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的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无法进行闭合,所述第一变电站内的输电线路无法导通也就无法输出电能,可以直接避免出现带地刀送电的情况。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还包括第二供电单元231、第二合闸回路232、第二合闸按钮233、第二分闸回路234和第二分闸按钮235。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合闸回路23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闸回路234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合闸按钮233与所述第二合闸回路23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二分闸按钮235与所述第二分闸回路234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出420串接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与所述第二合闸按钮233之间。
同样地,只有在所述第二开出420闭合时,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与所述第二合闸回路232间的连接通路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与所述第二分闸回路234间的连接通路才导通。因此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只有在所述第二开出220处于导通状态时,才能利用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与所述第二合闸回路232构成的连接通路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与所述第二分闸回路234构成的连接通路来控制完成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的分合闸操作。当所述第二开出420导通时,工作人员按下所述第二合闸按钮233,即可控制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向所述第二合闸回路232进行供电,所述第二合闸回路232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闭合,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的输电线路导通。工作人员按下所述第二分闸按钮235,控制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向所述第二分闸回路234进行供电,所述第二分闸回路234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断开。而当所述第二开出220断开时,工作人员即使按下所述第二合闸按钮233或所述第二分闸按钮235,所述第二分闸按钮235也无法对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进行控制。即,当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内的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的第二隔离刀闸220就无法进行闭合,所述第二变电站内的输电线路无法导通也无法输出电能,可以直接避免出现带地刀送电的情况。
因此,无论是第一变电站100内的工作人员还是第二变电站200内的工作人员都无需通过人工确认的方式来获取对侧变电站的接地刀闸的分合闸状态,当对侧接地刀闸闭合时,即使按下本站内隔离刀闸的合闸按钮也无法导通本站的输电线路,从而避免了人工误判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一变电站和第二变电站的连接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由图4可知,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第一母线140、第三隔离刀闸150、第三接地刀闸160、第四接地刀闸170、第一断路器180和第一电压互感器190。所述第一母线140与所述第三隔离刀闸150相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刀闸15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断路器180和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相串联。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接地刀闸1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和所述第一断路器180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三接地刀闸16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接地刀闸17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隔离刀闸150和所述第一断路器180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四接地刀闸17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190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和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的连接点相连接。
在所述第一变电站100中,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和第三隔离刀闸150为线路隔离刀闸,用于控制输电线路的通断。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第三接地刀闸160和第四接地刀闸170用于闭合后接地。所述第一断路器180用于切断和接通输电线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安全运行。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190为所述第一变电站100中安装的电压互感器,用于测量输电线路中的电压、功率和电能,或用于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线路中的设备。按照运行的电气五防要求,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在进行输电时,若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需要进行分合闸操作,需要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内的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处于分位,并且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190上无电压,才能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由图4可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电站还包括第二母线240、第四隔离刀闸250、第五接地刀闸260、第六接地刀闸270、第二断路器280和第二电压互感器290。所述第二母线240与所述第四隔离刀闸250相连接,所述第四隔离刀闸25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断路器280和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相串联。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接地刀闸26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和所述第二断路器280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五接地刀闸26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接地刀闸270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隔离刀闸250和所述第二断路器280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六接地刀闸27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190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和所述第四隔离刀闸250的连接点相连接。
同样地,在所述第二变电站200中,第二隔离刀闸220和第四隔离刀闸250为线路隔离刀闸,用于控制输电线路的通断。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第五接地刀闸260和第六接地刀闸270用于闭合后接地。所述第二断路器280用于切断和接通输电线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安全运行。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290为所述第二变电站200中安装的电压互感器,用于测量输电线路中的电压、功率和电能,或用于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线路中的设备。同样按照运行的电气五防要求,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在进行输电时,若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需要进行分合闸操作,需要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的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50处于分位,并且满足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290上无电压,才能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的分合闸操作。所述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包括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21、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191、第三供电单元112、第三合闸回路113、第三合闸按钮114、第三分闸回路115和第三分闸按钮116。所述第三供电单元1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合闸回路113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分闸回路115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相连接,所述第三供电单元1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合闸按钮114与所述第三合闸回路113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供电单元112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三分闸按钮116与所述第三分闸回路115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21和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191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三供电单元112与所述第三合闸按钮114之间。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21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相连接,当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21闭合。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191与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190相连接,当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190上无电压时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191闭合。
如上所述可知根据运行的电气五防要求,需要对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进行分合闸操作时,需要保证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内的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处于分位,并且满足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190上无电压。由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21只有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处于分位时才会闭合,同时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191只有在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190上无电压时才会闭合。因此,将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21和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191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中,可以保证所述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导通时,表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21和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191是闭合的,也就表明此时的所述第二隔离刀闸120处于分位状态并且满足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190上无电压,保证了控制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分合闸时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电站200还包括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的分合闸操作。所述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包括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21、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291、第四供电单元212、第四合闸回路213、第四合闸按钮214、第四分闸回路215和第四分闸按钮216。所述第四供电单元2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合闸回路213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分闸回路215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相连接。所述第四供电单元2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合闸按钮214与所述第四合闸回路213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供电单元212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四分闸按钮216与所述第四分闸回路215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21和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291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四供电单元212与所述第四合闸按钮214之间。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21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相连接,当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21闭合。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291与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290相连接,当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290上无电压时,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291闭合。
同样地,如上所述可知根据运行的电气五防要求,需要对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进行分合闸操作时,需要保证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的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处于分位,并且满足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290上无电压。由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21只有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处于分位时才会闭合,同时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291只有在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290上无电压时才会闭合。因此,将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21和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291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中,可以保证所述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导通时,表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21和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291是闭合的,也就表明此时的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处于分位状态并且满足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290上无电压,保证了控制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分合闸时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结构框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130中还包括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61和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71。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61和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71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131与所述第一合闸按钮133之间。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相连接,当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闭合。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61与所述第三接地刀闸160相连接,当所述第三接地刀闸160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61闭合。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71与所述第四接地刀闸170相连接,当所述第四接地刀闸170处于分位时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71闭合。
在对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进行分合闸操作时,还需要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内的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所述第三接地刀闸160和所述第四接地刀闸170均处于分位状态。即,在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在进行输电时,需要保证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内的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所述第三接地刀闸160和所述第四接地刀闸170均不接地,防止出现带地刀送电的情况。由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只有在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处于分位时才会闭合、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61只有所述第三接地刀闸160处于分位时才会闭合以及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71只有在所述第四接地刀闸170处于分位时才会闭合。因此,将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61和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71串联后再串接于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130中,可以保证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130在导通时,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11、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61和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171均是处于闭合状态的,也就表明此时的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所述第三接地刀闸160和所述第四接地刀闸170均处于分位状态、不接地,从而保证了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120分合闸时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的连接示意图,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中还包括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61和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71。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61和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71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231与所述第二合闸按钮233之间。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相连接,当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闭合。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61与所述第五接地刀闸260相连接,当所述第五接地刀闸260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61闭合。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71与所述第六接地刀闸270相连接,当所述第六接地刀闸270处于分位时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71闭合。
在对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进行分合闸操作时,还需要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的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所述第五接地刀闸260和所述第六接地刀闸270均处于分位状态。即,在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在进行输电时,需要保证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的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所述第五接地刀闸260和所述第六接地刀闸270均不接地,防止出现带地刀送电的情况。由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只有在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处于分位时才会闭合、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61只有所述第五接地刀闸260处于分位时才会闭合以及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71只有在所述第六接地刀闸270处于分位时才会闭合。因此,将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61和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71串联后再串接于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中,可以保证所述第人分合闸控制回路230在导通时,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11、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61和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271均是处于闭合状态的,也就表明此时的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所述第五接地刀闸260和所述第六接地刀闸270均处于分位状态、不接地,从而保证了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分合闸时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方法,应用于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至S200。
S100:当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将第一分闸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导通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以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
S200:当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将第二分闸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导通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以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
在两个可以相互传输电能的变电站内分别配置一台光纤接口装置,利用光纤接口装置向对侧变电站传输本变电站内接地刀闸的分合闸情况。当第一变电站100内的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300将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的第一分闸信息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300,从而控制导通所述第二变电站200的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导通后,即可通过按下分闸按钮或合闸按钮来对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进行分合闸操作。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传输线路的通断。而当所述第一变电站100内的所述第一接地刀闸11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230无法导通,所述第二隔离刀闸220也就无法闭合,此时所述第二变电站200也就无法进行输电操作,有效地防止了带地刀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出现。所述第二变电站200内的所述第二接地刀闸210处于分合闸状态时,系统的控制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在此不加以赘述。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根据本变电站内分合闸控制回路的通断情况即可获知对侧变电站内接地刀闸的状态,无需人工确认,即可避免人为操作的疏漏而导致的带地刀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故,保证了两变电站间输电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电站、第二变电站、与第一变电站相连接的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和与第二变电站相连接的第二光纤接口装置;所述第一变电站通过输电线路与所述第二变电站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包括第一开入和第一开出,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包括第二开入和第二开出,所述第一开入通过光纤线路与所述第二开出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出通过光纤线路与所述第二开入相连接;
所述第一变电站包括第一接地刀闸、第一隔离刀闸和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一开出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出闭合后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进行分合闸操作;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包括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和所述第一开入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闭合,以向所述第一开入输入正电;所述第一开入用于在正电输入后,控制闭合所述第二开出;
所述第二变电站包括第二接地刀闸、第二隔离刀闸和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分别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二开出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出闭合后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进行分合闸操作;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包括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和所述第二开入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闭合,以向所述第二开入输入正电;所述第二开入用于在正电输入后,控制闭合所述第一开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包括第一供电单元、第一合闸回路、第一合闸按钮、第一分闸回路和第一分闸按钮;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合闸回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分闸回路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相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合闸按钮与所述第一合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分闸按钮与所述第一分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出串接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合闸按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包括第二供电单元、第二合闸回路、第二合闸按钮、第二分闸回路和第二分闸按钮;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合闸回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闸回路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合闸按钮与所述第二合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二分闸按钮与所述第二分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出串接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合闸按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第一母线、第三隔离刀闸、第三接地刀闸、第四接地刀闸、第一断路器和第一电压互感器;
所述第一母线与所述第三隔离刀闸相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刀闸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相串联;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一断路器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三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一断路器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四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和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的连接点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电站还包括第二母线、第四隔离刀闸、第五接地刀闸、第六接地刀闸、第二断路器和第二电压互感器;
所述第二母线与所述第四隔离刀闸相连接,所述第四隔离刀闸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断路器和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相串联;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五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隔离刀闸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六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和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的连接点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三分合闸控制回路包括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第三供电单元、第三合闸回路、第三合闸按钮、第三分闸回路和第三分闸按钮;
所述第三供电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合闸回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分闸回路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相连接,所述第三供电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合闸按钮与所述第三合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供电单元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三分闸按钮与所述第三分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三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三合闸按钮之间;
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与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相连接,当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无电压时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电站还包括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四分合闸控制回路包括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第四供电单元、第四合闸回路、第四合闸按钮、第四分闸回路和第四分闸按钮;
所述第四供电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合闸回路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分闸回路的一端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相连接,所述第四供电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合闸按钮与所述第四合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供电单元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四分闸按钮与所述第四分闸回路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四供电单元与所述第四合闸按钮之间;
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与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相连接,当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无电压时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常闭接点闭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中还包括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合闸按钮之间;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三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三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四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四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中还包括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和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串联后串接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合闸按钮之间;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五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五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与所述第六接地刀闸相连接,当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处于分位时所述第六接地刀闸常闭辅助接点闭合。
10.一种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所述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变电站、第二变电站、与第一变电站相连接的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和与第二变电站相连接的第二光纤接口装置,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和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通过光纤线路相连接,所述第一变电站包括第一接地刀闸、第一隔离刀闸和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与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相连接;所述第二变电站包括第二接地刀闸、第二隔离刀闸和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与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将第一分闸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导通所述第二分合闸控制回路,以控制所述第二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
当所述第二接地刀闸处于分闸状态时,将第二分闸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光纤接口装置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纤接口装置,导通所述第一分合闸控制回路,以控制所述第一隔离刀闸的分合闸操作。
CN202010730231.3A 2020-07-27 2020-07-27 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0391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0231.3A CN112039199A (zh) 2020-07-27 2020-07-27 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0231.3A CN112039199A (zh) 2020-07-27 2020-07-27 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199A true CN112039199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83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0231.3A Pending CN112039199A (zh) 2020-07-27 2020-07-27 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919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50378U (zh) * 2011-08-17 2012-02-22 太平湾发电厂 隔离刀闸电动防误操作闭锁控制系统
CN107492953A (zh) * 2017-09-08 2017-12-1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防站间带接地刀合闸送电的智能闭锁装置
CN206921701U (zh) * 2017-02-23 2018-01-23 苏州云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刀闸操作机构箱
CN109510067A (zh) * 2019-01-11 2019-03-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站间防误闭锁装置和设备
CN110277271A (zh) * 2019-06-28 2019-09-2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智能变电站三工位隔离开关及其控制回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50378U (zh) * 2011-08-17 2012-02-22 太平湾发电厂 隔离刀闸电动防误操作闭锁控制系统
CN206921701U (zh) * 2017-02-23 2018-01-23 苏州云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刀闸操作机构箱
CN107492953A (zh) * 2017-09-08 2017-12-1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防站间带接地刀合闸送电的智能闭锁装置
CN109510067A (zh) * 2019-01-11 2019-03-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站间防误闭锁装置和设备
CN110277271A (zh) * 2019-06-28 2019-09-2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智能变电站三工位隔离开关及其控制回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超高压输变电公司: "《继电保护(第六册)》", 30 September 2007, 中国电力出版社 *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负荷指导教材编委会: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复习指导书(发输变电专业)》", 30 June 2007, 中国电力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8709B (zh) 直流电断路器和断连器
CN109884521A (zh) 一种断路器分合闸控制回路断线监测报警电路
CN101777793A (zh) 智能测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RU2736542C1 (ru) Пункт сек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до 1 кВ, совмещенный с пунктом учета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и контроля качества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контроля количества и времени отключения напряжения
CN112491040A (zh) 用于超导电缆备用电源线路的自动切换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6225250A (zh) 一种带继电器故障反馈功能的电热水器控制系统
RU2728768C1 (ru) Мультиконтактная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имеющая независим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двумя силовыми контактными группами
RU2732182C1 (ru) Мультиконтактная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имеющая независим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тремя силовыми контактными группами, имеющими общую точку соединения
CN100449926C (zh) 一种通信电源系统
CN112039199A (zh) 变电站刀闸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U2737965C1 (ru) Мультиконтактная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с тремя силовыми контактными группами, соединенными в одну общую точку, и четырьмя выводами
CN114284085B (zh) 一种无线遥控不停电传动分合闸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987203B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合能力的智能空开装置
EP1852950A2 (en) Protective device for electrical networks and for electrical user devices connected to an electrical network
CN102437520B (zh) 配电柜控制线路板
RU2745155C1 (ru) Мультиконтактная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имеющая независим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двумя силовыми контактными группами с резервированием силовых цепей
CN113809828B (zh) 一种接地刀闸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448475B (zh) 一种环网柜用高压断路器的分合闸控制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2164615B (zh) 一种母线地刀的电气闭锁电路
CN215343645U (zh) 高压开关柜和高压开关柜接地系统
CN103532084A (zh) 微机型继电保护回路中事故总信号的复归回路
CN217956787U (zh) 隔离开关控制系统
CN213547100U (zh) 一种基于智能运维的母线电压并列回路
CN211579575U (zh) 一种小电阻接地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
CN206640292U (zh) 一种双冗余通讯接口的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