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8949A -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8949A
CN112038949A CN202010944604.7A CN202010944604A CN112038949A CN 112038949 A CN112038949 A CN 112038949A CN 202010944604 A CN202010944604 A CN 202010944604A CN 112038949 A CN112038949 A CN 112038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room
electromagnetic valve
temperature sens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46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8949B (zh
Inventor
廖勇波
郭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an Weijie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an Weijie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an Weijie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an Weijie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46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8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8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8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8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8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27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 G05D23/193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 G05D23/1935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using sequential contro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51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control of the working time of a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devi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包括配电房主体、制冷组件、能量回收组件和智能控制组件,制冷组件包括设置在配电房主体外壁上的第一水箱、第一制冷片、第一S型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进气管,第一水箱通过支撑板固定在配电房主体的外壁上,第一S型管安装在第一水箱内部、并贯穿第一水箱上下两端面,第一制冷片固定在第一水箱侧壁上,第二电磁阀安装在第一S型管的出气口通过第二电磁阀与进气管相连,进气管穿过配电房主体的侧壁连接固定在配电房主体内壁上的吸风机,吸风机的出气口处设置有散风板,配电房主体与吸风机相对的侧壁上固定一排风机,本发明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降温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属于配电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房又叫配电所,在国家标准里面,配电所的定义是:“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配电所与变电所的区别在于,配电房无变压器,而变电所有变压器,在对配电房进行降温时需要用到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在使用时,降温效果不好,且降温效率低下,影响配电房内部元器件的寿命,使用效果不好,现在急需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降温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包括配电房主体、制冷组件、能量回收组件和智能控制组件;
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设置在配电房主体外壁上的第一水箱、第一制冷片、第一S型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进气管;所述第一水箱通过支撑板固定在配电房主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S型管安装在第一水箱内部、并贯穿所述第一水箱上下两端面,所述第一制冷片固定在第一水箱侧壁上,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第一S型管的出气口通过第二电磁阀与进气管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进气管上端面;
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配电房主体的侧壁连接固定在配电房主体内壁上的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出气口处设置有散风板,所述配电房主体与所述吸风机相对的侧壁上固定一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进气口处设有吹风板;
所述能量回收组件包括第二水箱、第二制冷片和第二S型管,所述第二水箱固定在配电房主体上端面的盖板上,所述第二S型管固定在第二水箱内,且进气口通过出气管与排风机相连、出气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一S型管相连,所述第二制冷片固定在第二水箱的下端部;
所述智能控制组件设置在配电房主体内,包括单片机、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固定在配电房主体内、并与单片机相连,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第一S型管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处、并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吸风机、排风机、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分别通过时间继电器与单片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补充制冷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补充制冷组件包括回流管、和循环风机,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另一端连接第一S型管的进气口,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回流管上、并通时间继电器与单片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箱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与固定在第一水箱上端部的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电机通过时间继电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散风板和吹风板上均开设有衔接槽,所述吸风机和排风机分别通过衔接槽分别与散风板和吹风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风板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有贯穿板面的气孔,所述配电房主体内壁下侧安装有配电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三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配电房主体上端面安装有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组件还包括上位机和与单片机相连的报警器,所述上位机通过WIFI模块与单片机相连。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配电房主体内、第一S型管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的预设温度;
步骤二,配电房主体内制冷:启动第一制冷片、吸风机和排风机,通过传递介质水箱内的水对第一S型管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配电房主体内部温度、第一S型管进气口和出气口处温度均达到预设温度时,则关闭第一制冷片;降温后的空气在第一S型管、配电房主体和第二S型管循环流动;
步骤三,配电房主体内温度的智能调节: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配电房主体内部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若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均高于预设温度时,则单片机通过时间继电器分别控制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的通电控制时间;若第二温度传感器达到预设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高于预设温度,则单片机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第二制冷片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的通电控制时间;若第二温度传感器高于预设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达到预设温度,则单片机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第一制冷片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的通电控制时间。
进一步地,若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均高于预设温度时,则单片机通过时间继电器分别控制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工作;若第二温度传感器高于预设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达到预设温度,则单片机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第一制冷片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的通电控制时间;同时,第二电磁阀连接进气管的端口关闭、连接回流管的端口打开,循环风机开启,直至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第二电磁阀连接进气管的端口开启、连接回流管的端口关闭,并将循环风机关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在使用时,首先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单片机控制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继电器接通吸风机、排风机、第一制冷片和电机的电源连接,吸风机工作将外界空气抽至第一S型管内部,在第一水箱内部水溶液的作用下对气体进行冷却,同时第一制冷片工作将水溶液吸收的热量进行导出,若温度高于第二温度传感器设定温度,单片机控制第二电磁阀和循环风机动作,使流体回流进行循环冷却,当流体温度低于第二温度传感器设定温度,单片机控制第二电磁阀动作,使冷空气在吸风机的作用下,进入配电房主体内部进行降温操作,当时间继电器到达断电时间时,第一温度传感器继续对温度进行检测,若温度高于设定温度重复上述操作即可,流体回流到第二S型管内部进行进一步冷却,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第二S型管流出气体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单片机控制第一电磁阀动作,使气体流入第一S型管内部进行冷却,提高制冷效率,从而提高降温的进度。
因补充制冷组件包括回流管、和循环风机,回流管的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另一端连接第一S型管的进气口,循环风机设置在回流管上、并通时间继电器与单片机相连,该设计便于控制流体回流,因第一水箱内设有搅拌杆,搅拌杆与固定在第一水箱上端部的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电机通过时间继电器与单片机相连,该设计便于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使水溶液进行均匀吸热,本发明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降温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盖板、2-配电房主体、3-第一电磁阀、4-第一水箱、5-第一制冷片、6-第一S型管、7-回流管、8-第二电磁阀、9-进气管、10-吸风机、11-散风板、12-导流板、13-配电主体、14-吹风板、15-排风机、16-出气管、17-单片机、18-第一温度传感器、19-时间继电器、20-第二制冷片、21-第二水箱、22-第二S型管、23-支撑板、24-电机、25-搅拌杆、26-循环风机、27-第二温度传感器、28-第三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包括配电房主体2、制冷组件、能量回收组件和智能控制组件;
制冷组件包括设置在配电房主体外壁上的第一水箱4、第一制冷片5、第一S型管6、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8和进气管9;第一水箱4通过支撑板固定在配电房主体2的外壁上,第一S型管6安装在第一水箱4内部、并贯穿第一水箱4上下两端面,第一制冷片5固定在第一水箱4侧壁上,第二电磁阀8安装在第一S型管6的出气口通过第二电磁阀8与进气管9相连,第一电磁阀3安装在进气管9上端面;
进气管9穿过配电房主体2的侧壁连接固定在配电房主体2内壁上的吸风机10,吸风机10的出气口处设置有散风板11,配电房主体2与吸风机10相对的侧壁上固定一排风机15,排风机15的进气口处设有吹风板14;
能量回收组件包括第二水箱21、第二制冷片20和第二S型管22,第二水箱21固定在配电房主体2上端面的盖板1上,第二S型管22固定在第二水箱21内,且进气口通过出气管与排风机15相连、出气口通过第一电磁阀3与第一S型管6相连,第二制冷片20固定在第二水箱21的下端部;
智能控制组件设置在配电房主体2内,包括单片机17、第一温度传感器18、第二温度传感器27、第三温度传感器28、时间继电器19,第一温度传感器18固定在配电房主体2内、并与单片机17相连,第二温度传感器27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8分别固定在第一S型管6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处、并分别与单片机17相连,第一电磁阀3和第二电磁阀8分别与单片机17相连;吸风机10、排风机15、第一制冷片5和第二制冷片20分别通过时间继电器19与单片机17相连。
制冷组件还包括补充制冷组件,补充制冷组件包括回流管7、和循环风机26,回流管7的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8、另一端连接第一S型管6的进气口,循环风机26设置在回流管7上、并通时间继电器19与单片机17相连,该设计便于控制流体回流,第一水箱4内设有搅拌杆25,搅拌杆25与固定在第一水箱4上端部的电机24的输出轴相连,电机24通过时间继电器19与单片机17相连,该设计便于电机24带动搅拌杆25转动从而使水溶液进行均匀吸热。
散风板11和吹风板14上均开设有衔接槽,吸风机10和排风机15分别通过衔接槽分别与散风板11和吹风板14相连接,该设计便于散风板11和吹风板14与衔接槽进行连接,散风板11上设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上设有贯穿板面的气孔,配电房主体2内壁下侧安装有配电主体13,该设计便于对流体进行分散从而对配电主体13进行均匀散热降温,第一电磁阀3为三位三通电磁阀,第二电磁阀8为两位三通电磁阀,配电房主体2上端面安装有盖板1,提高了该设计的合理性,智能控制组件还包括上位机和与单片机17相连的报警器,上位机通过WIFI模块与单片机17相连。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配电房主体2内、第一S型管6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的预设温度;
步骤二,配电房主体2内制冷:启动第一制冷片5、吸风机10和排风机15,通过传递介质水箱内的水对第一S型管6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8检测到的配电房主体2内部温度、第一S型管6进气口和出气口处温度均达到预设温度时,则关闭第一制冷片5;降温后的空气在第一S型管6、配电房主体2和第二S型管22循环流动;
步骤三,配电房主体2内温度的智能调节:第一温度传感器18检测到配电房主体2内部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若第二温度传感器27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8检测的温度均高于预设温度时,则单片机17通过时间继电器19分别控制第一制冷片5和第二制冷片20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19的通电控制时间;若第二温度传感器27达到预设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28高于预设温度,则单片机17通过时间继电器19控制第二制冷片20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19的通电控制时间;若第二温度传感器27高于预设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28达到预设温度,则单片机17通过时间继电器19控制第一制冷片5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19的通电控制时间。
若第二温度传感器27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8检测的温度均高于预设温度时,则单片机17通过时间继电器19分别控制第一制冷片5和第二制冷片20工作;若第二温度传感器27高于预设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28达到预设温度,则单片机17通过时间继电器19控制第一制冷片5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19的通电控制时间;同时,第二电磁阀8连接进气管9的端口关闭、连接回流管7的端口打开,循环风机26开启,直至第二温度传感器27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第二电磁阀8连接进气管9的端口开启、连接回流管7的端口关闭,并将循环风机26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需要进行降温时,首先第一温度传感器18检测到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单片机17控制时间继电器19动作,时间继电器19接通吸风机10、排风机15、第一制冷片5和电机24的电源连接,吸风机10工作将外界空气抽至第一S型管6内部,在第一水箱4内部水溶液的作用下对气体进行冷却,同时第一制冷片5工作将水溶液吸收的热量进行导出,若温度高于第二温度传感器27设定温度,单片机17控制第二电磁阀8和循环风机26动作,使流体回流进行循环冷却,当流体温度低于第二温度传感器27设定温度,单片机17控制第二电磁阀8动作,使冷空气在吸风机10的作用下,进入配电房主体2内部进行降温操作,当时间继电器19到达断电时间时,第一温度传感器18继续对温度进行检测,若温度高于设定温度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同时流体回流到第二S型管22内部,第二制冷片20工作将水溶液吸收的热量进行导出,进行进一步冷却,第三温度传感器28检测到第二S型管22流出气体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单片机17控制第一电磁阀3动作,使气体流入第一S型管6内部进行冷却,提高制冷效率,从而提高降温的进度,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房主体、制冷组件、能量回收组件和智能控制组件;
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设置在配电房主体外壁上的第一水箱、第一制冷片、第一S型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进气管;所述第一水箱通过支撑板固定在配电房主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S型管安装在第一水箱内部、并贯穿所述第一水箱上下两端面,所述第一制冷片固定在第一水箱侧壁上,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第一S型管的出气口通过第二电磁阀与进气管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进气管上端面;
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配电房主体的侧壁连接固定在配电房主体内壁上的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出气口处设置有散风板,所述配电房主体与所述吸风机相对的侧壁上固定一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进气口处设有吹风板;
所述能量回收组件包括第二水箱、第二制冷片和第二S型管,所述第二水箱固定在配电房主体上端面的盖板上,所述第二S型管固定在第二水箱内,且进气口通过出气管与排风机相连、出气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一S型管相连,所述第二制冷片固定在第二水箱的下端部;
所述智能控制组件设置在配电房主体内,包括单片机、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固定在配电房主体内、并与单片机相连,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第一S型管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处、并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吸风机、排风机、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分别通过时间继电器与单片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补充制冷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制冷组件包括回流管、和循环风机,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另一端连接第一S型管的进气口,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回流管上、并通时间继电器与单片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箱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与固定在第一水箱上端部的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电机通过时间继电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板和吹风板上均开设有衔接槽,所述吸风机和排风机分别通过衔接槽分别与散风板和吹风板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板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有贯穿板面的气孔,所述配电房主体内壁下侧安装有配电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三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配电房主体上端面安装有盖板。
8.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组件还包括上位机和与单片机相连的报警器,所述上位机通过WIFI模块与单片机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配电房主体内、第一S型管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的预设温度;
步骤二,配电房主体内制冷:启动第一制冷片、吸风机和排风机,通过传递介质水箱内的水对第一S型管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配电房主体内部温度、第一S型管进气口和出气口处温度均达到预设温度时,则关闭第一制冷片;降温后的空气在第一S型管、配电房主体和第二S型管循环流动;
步骤三,配电房主体内温度的智能调节: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配电房主体内部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若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均高于预设温度时,则单片机通过时间继电器分别控制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的通电控制时间;若第二温度传感器达到预设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高于预设温度,则单片机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第二制冷片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的通电控制时间;若第二温度传感器高于预设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达到预设温度,则单片机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第一制冷片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的通电控制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均高于预设温度时,则单片机通过时间继电器分别控制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工作;若第二温度传感器高于预设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达到预设温度,则单片机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第一制冷片工作,工作时间为时间继电器的通电控制时间;同时,第二电磁阀连接进气管的端口关闭、连接回流管的端口打开,循环风机开启,直至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第二电磁阀连接进气管的端口开启、连接回流管的端口关闭,并将循环风机关闭。
CN202010944604.7A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Active CN112038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4604.7A CN112038949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4604.7A CN112038949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8949A true CN112038949A (zh) 2020-12-04
CN112038949B CN112038949B (zh) 2022-05-20

Family

ID=73584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4604.7A Active CN112038949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89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8651A (zh) * 2021-02-27 2021-06-08 龙四学 一种新型高压开关成套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7910A1 (en) * 2002-03-21 2003-09-25 Shun-Tsung Lu Smart wine brewery equipment
CN101916968A (zh) * 2010-07-29 2010-12-15 广州电力设计院 一种端子箱
CN102393050A (zh) * 2011-11-01 2012-03-28 陈风 用蓄能方式在恒温恒湿领域断开电网可正常调控的装置
CN104009401A (zh) * 2014-05-09 2014-08-27 宁波欧日力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调温的组合电气柜
CN104283133A (zh) * 2014-09-28 2015-01-14 苏州市世纪晶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恒温配电柜
US20150044962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irflow field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186334A (zh) * 2015-11-01 2015-12-23 国网河南鄢陵县供电公司 自动降温冷却式环网柜
CN206490307U (zh) * 2016-12-05 2017-09-12 黄�俊 一种电力电气自动化控制柜
CN107425448A (zh) * 2017-07-13 2017-12-01 宁波智正伟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型配电自动化柜
CN208589691U (zh) * 2018-08-02 2019-03-08 河北莱森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箱
CN110601048A (zh) * 2019-09-26 2019-12-20 华翔翔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运维检测配电房
CN110676702A (zh) * 2019-08-25 2020-01-10 淮安市伟杰配电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压电器开关控制成套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7910A1 (en) * 2002-03-21 2003-09-25 Shun-Tsung Lu Smart wine brewery equipment
CN101916968A (zh) * 2010-07-29 2010-12-15 广州电力设计院 一种端子箱
CN102393050A (zh) * 2011-11-01 2012-03-28 陈风 用蓄能方式在恒温恒湿领域断开电网可正常调控的装置
US20150044962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irflow field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009401A (zh) * 2014-05-09 2014-08-27 宁波欧日力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调温的组合电气柜
CN104283133A (zh) * 2014-09-28 2015-01-14 苏州市世纪晶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恒温配电柜
CN105186334A (zh) * 2015-11-01 2015-12-23 国网河南鄢陵县供电公司 自动降温冷却式环网柜
CN206490307U (zh) * 2016-12-05 2017-09-12 黄�俊 一种电力电气自动化控制柜
CN107425448A (zh) * 2017-07-13 2017-12-01 宁波智正伟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型配电自动化柜
CN208589691U (zh) * 2018-08-02 2019-03-08 河北莱森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箱
CN110676702A (zh) * 2019-08-25 2020-01-10 淮安市伟杰配电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压电器开关控制成套设备
CN110601048A (zh) * 2019-09-26 2019-12-20 华翔翔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运维检测配电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8651A (zh) * 2021-02-27 2021-06-08 龙四学 一种新型高压开关成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8949B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0138A (zh) 一种双压缩机空气能热泵供热供暖系统
CN103900251B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205156428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直供式无水地板采暖和制冷系统
CN203190623U (zh) 具有取暖功能的双热源热水器
CN103542614B (zh) 供热制冷系统
CN103900247A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112038949B (zh)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CN202432683U (zh) 空气源变频热泵热水器
CN100513933C (zh) 热水空气调节两用机
CN203052984U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203052802U (zh) 一种内置水箱空气能热泵供热供暖系统
CN205156207U (zh) 一种新型低谷电节能空调
CN202177256U (zh)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机
CN204534940U (zh) 移动通信基站智能恒温系统
CN208504537U (zh) 一种建筑工地临时用房的采暖及制冷系统
CN203249383U (zh) 双热源热水器
CN203633037U (zh) 发热功率器件冷却系统
CN202013045U (zh) 一种土壤源水-水热泵装置
CN202709357U (zh) 管道冷热循环系统
CN202092250U (zh) 复叠式冰蓄冷空调系统
CN203190488U (zh) 一种双压缩机空气能热泵供热供暖系统
CN201273743Y (zh) 空调热水两用机
CN201355149Y (zh) 节能环保型民用室内制冷系统
CN205372878U (zh) 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CN217654126U (zh) 一种用于低温环境的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