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8545A - 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8545A
CN112028545A CN202010820017.7A CN202010820017A CN112028545A CN 112028545 A CN112028545 A CN 112028545A CN 202010820017 A CN202010820017 A CN 202010820017A CN 112028545 A CN112028545 A CN 112028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mixing
parts
modified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00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8545B (zh
Inventor
黎木平
孙政
陈小冬
侯茜茜
陈黎旋
魏港回
孙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ffic Engineering Tes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ffic Engineering Tes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ffic Engineering Tes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ffic Engineering Tes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200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8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8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8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8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8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14Polyep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241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284Materials permeable to liqu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5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road constr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道铺装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粗集料100份,细集料20~50份,第一填料20~40份,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2~4份,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2~4份;其中,所述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脱色沥青100份,环氧树脂10~20份,增韧剂1~5份,增塑剂1~5份,稀释剂1~5份,相容剂0.5~1份,消泡剂0.5~1份;所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固化剂100份,柔性组分20~50份,第二填料20~40份,胶黏剂1~5份,表面活性剂1~5份。本申请绿道铺装材料,是一种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满足海绵城市理念需求。

Description

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保出行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要选择之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了“万里碧道”的建设行列之中,慢行系统的质量以及功能性逐渐被大众所关注。现阶段,常见的城市绿道铺装材料主要包括: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透水水泥混凝土、冷拌树脂混凝土以及彩色表层涂布等。其中,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适合大面积施工、平整度好,主要缺点包括:易褪色、色彩稳定性差、极易出现水损坏,以及不透水。透水水泥混凝土造价低、易施工,主要缺点包括表面易飞散开裂、维护周期长(需要养护)。冷拌树脂混凝土施工便捷、色彩持久性高,主要缺点是不耐老化、易出现脆性开裂。彩色表层涂布施工便捷、适合彩铺养护、可定制图案,主要缺点包括色彩持久性不稳定、受基底洁净程度影响大、易开裂脱皮。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城市理念,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晴天时释放水,道路表面与空气热量、水分共同形成循环交换系统,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的温度,增加道路两旁的空气湿度,有效调节大气环境。当前,符合海绵城市理念,满足透水功能要求的材料主要包括:透水混凝土和冷拌树脂混凝土。其中,透水混凝土又被喻为“城市中的呼吸器”,其色彩缤纷,在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雨水管理、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中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透水地坪材料。但是透水混凝土存在开放交通时间长、养护困难以及表层易剥落的问题。因此,目前仍缺乏高性能的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道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绿道铺装材料开放交通时间长、养护困难、表层易剥落,仍缺乏高性能的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绿道铺装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021
其中,所述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022
所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023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述的绿道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配方量的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粗集料、细集料和第一填料后,进行混合处理,得到绿道铺装材料。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绿道铺装材料,通过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以及填料、粗集料和细集料的相互共同作用,使得绿道铺装材料成型后,稳定性好,不易脱落,韧性好,抗压能力强。并且,具有较的渗水性能,是一种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满足海绵城市理念需求,在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雨水管理等方面均有较突出的应用价值。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绿道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冷拌施工,具有施工便捷的优点,可有效避免热拌彩色沥青混合料容易出现的不方便摊铺、碾压而造成的铺装层病害。本申请通过冷拌混料制得的绿道铺装材料,可直接沉积于待铺装的路面,待铺装材料固化成型后,即形成绿道,应用施工灵活方便,适用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发明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均可以表示:a,b,c,a-b(即a和b),a-c,b-c,或a-b-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部分或全部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或先后执行,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中所提到的相关成分的重量不仅仅可以指代各组分的具体含量,也可以表示各组分间重量的比例关系,因此,只要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相关组分的含量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均在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公开的范围之内。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中的质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化工领域公知的质量单位。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用来将目的如物质彼此区分开,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类似地,第二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绿道铺装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041
其中,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051
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052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绿道铺装材料,是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改性冷拌型环氧沥青的技术,采用改性环氧沥青技术,既可以解决传统冷拌树脂技术易老化的问题,同时还能大大提升铺装材料整体的韧性,提高绿道路面行驶舒适度。绿道铺装材料中,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采用优选的相容剂,解决环氧树脂与脱色沥青不相容的问题,同时添加增韧剂、增塑剂、稀释剂、消泡剂等组分,进一步改善改性环氧树脂的柔韧性。其中,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采用胶黏剂对第二填料进行界面处理,改善了填料与固化剂之间的粘结问题,同时通过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性,其吸附能力将大大提升固化剂的韧性。另外,通过添加柔性组分在环氧沥青固化反应时,可以在环氧开环基团上形成稳定的支链,以此提升固化产物的整体柔韧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绿道铺装材料,通过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以及填料、粗集料和细集料的相互共同作用,使得绿道铺装材料成型后,稳定性好,不易脱落,韧性好,抗压能力强。并且,具有较的渗水性能,是一种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满足海绵城市理念需求,在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雨水管理等方面均有较突出的应用价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绿道铺装材料中,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与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的份数比为1:1,该配比的A、B组分,有效确保了绿道铺装材料中,A组分和B组分之间的固化效果,通过A、B组分之间的固化,使绿道铺装材料成型。若A组分或B组分过多或过少,则都会导致绿道铺装材料固化不充分,影响整体固化情况,从而降低成型后绿道的稳定性和韧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粗集料选自:粒径为3~10毫米的石料,密度不低于2.6t/m3。在一些实施例中,细集料选自:粒径为不大于3毫米的石料。本申请实施例粗集料和细集料作为绿道铺装材料的骨料,在铺装材料成型后起到支撑作用。粒径为不大于3毫米的石料细集料可以较好的填充到粒径为3~10毫米的石料粗集料间隙间,通过粗、细集料的配合使用,在绿道铺装材料中有更好的支撑作用,使成型后的绿道更加坚韧、牢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填料选自:石灰岩质矿粉、白云石、玄武岩、辉绿岩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填料200目通过率不小于90%,即90%第一填料的粒径不大于0.075毫米,小粒径的填料能够进一步填充在绿道铺装填料的粗、细集料之间,降低铺装填料成型后的收缩率,提高成型后绿道的稳定性,抗压强度等机械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中,脱色沥青选自:C5~C9的石油树脂。本申请实施例脱色沥青为制备不同颜色的绿道提供必要条件,采用碳原子数为5~9的石油树脂,这些树脂具有优异的热塑性,熔点低,适用于冷拌工艺,可有效避免热拌彩色沥青混合料容易出现的不方便摊铺、碾压而造成的铺装层病害。并且,这些石油树脂混溶性好,容易与其他组分混溶,酸值低,耐水、耐乙醇和耐化学品性能好,同时有调节粘性和热稳定性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氧树脂选自:E51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这些环氧树脂是一类具有良好粘接、耐腐蚀、绝缘、高强度等性能的热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这些环氧树脂环氧值高、粘度低、色泽浅,具有工艺性好、流动性好、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收缩率小等特性,能够提高绿道铺装材料成型后的韧性、耐候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韧剂选自: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增韧剂都含有活性基团,可以参与树脂的固化反应,提高绿道断裂伸长率、抗冲击强度和柔韧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环氧脂肪酸类、环氧脂肪酸酯类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增塑剂可以减弱环氧树脂分子间的次价键,增加树脂分子键的移动性,降低树脂分子的结晶性,增加树脂分子的可塑性,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稀释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丁基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这些稀释剂可以改善其他组分的物料性能,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混合性能好,增塑效率高,挥发性较低,低温柔软性较好,耐水抽出,电气性能高,耐热性和耐候性良好等特性,使得成型后的绿道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优异的胶凝能力,低的迁移性,好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容剂选自:乙烯基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亚油酸酯中的至少一种;这些相容剂可解决环氧树脂与脱色沥青不相容的问题,提高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整体的相容性,使各组分分散均匀且稳定,有利于后续固化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泡剂选自:硅聚醚类消泡剂,这类消泡剂对泡沫的抑制和消除能力强,可有效避免绿道铺装材料在后续的成型过程中因气泡导致的绿道出现气孔,降低稳定性、耐磨性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中,固化剂选自:低分子量聚酰胺类固化剂和/或芳香胺类固化剂,这些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在较低温度下/常温下即可发生法学反应,实现较好的固化效果,因而使绿道铺装材料适用于冷拌工艺,可有效避免热拌彩色沥青混合料容易出现的不方便摊铺、碾压而造成的铺装层病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组分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或羧基丁晴橡胶,这些柔性组分在环氧沥青固化反应时,可以在环氧开环基团上形成稳定的支链,以此提升固化产物的整体柔韧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填料选自:细度为400~800目的重钙粉、微硅粉、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性,其吸附能力将大大提升固化剂的韧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黏剂选自:KH-550偶联剂、KH-560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采用胶黏剂对填料进行界面处理,改善了填料与固化剂之间的粘结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活性剂选自: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填料以及后续铺装材料中粗集料、细集料等固体组分的表面张力,使绿道铺装填料成型时维持化学平衡,防止光、热分解或氧化分解等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绿道铺装材料,通过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与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之间的交联固化作用,将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稳定成型,通过各组分及特定配比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稳定性好、不易剥离脱落、耐磨、耐候、柔韧性好、抗压强度高等特性的绿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绿色铺装材料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得。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绿道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0.获取配方量的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粗集料、细集料和第一填料后,进行混合处理,得到绿道铺装材料。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绿道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配方量的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粗集料、细集料和第一填料直接混合均匀,即可得到绿道铺装材料。本申请制备方法属于冷拌施工,具有施工便捷的优点,可有效避免热拌彩色沥青混合料容易出现的不方便摊铺、碾压而造成的铺装层病害。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冷拌混料制得的绿道铺装材料,可直接沉积于待铺装的路面,待铺装材料固化成型后,即形成绿道,应用施工灵活方便,适用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中,混合处理的步骤包括:
S20.对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和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进行第一混合处理,得到第一混合浆料;
S30.将配方量的粗集料和细集料与第一混合浆料进行第二混合处理,得到第二混合浆料;
S40.将配方量的第一填料与第二混合浆料进行第三混合处理,得到绿道铺装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先将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和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混合均匀后,再一次天剑粗集料、细集料和第一填料,更有利于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得到分散稳定的绿道铺装材料,便于后续施工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中,第一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2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3~5分钟,使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和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充分混合均匀,便于后续A和B组分间发生稳定的交联固化,避免固化不均影响成型绿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中,第二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2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2~3分钟,使粗集料与细集料充分分散在第一混合浆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中,第三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2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2~3分钟,使第一填料充分混合到第二混合浆料中,使各物料组分形成分散稳定的浆料,从而得到绿道铺装材料,可直接用于道路铺设,应用施工灵活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的步骤包括:将脱色沥青加热到70~100℃后,添加增韧剂和增塑剂进行第四混合处理,再添加相容剂、环氧树脂、稀释剂和消泡剂进行第五混合处理,得到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该混料顺序,可使各A组分中各物料更好地混合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脱色沥青加热到70~100℃后,添加增韧剂和增塑剂在剪切速率2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第四混合处理2~4小时;添加相容剂、环氧树脂、稀释剂和消泡剂在剪切速率2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第五混合处理3~5小时,得到分散稳定均匀的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的步骤包括:将胶黏剂、第二填料与固化剂进行第六混合处理后,添加柔性组分进行第七混合处理,再添加表面活性剂进行第八混合处理,得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本申请实施例更有利于B组分中各物料分散均匀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胶黏剂、第二填料与固化剂在剪切速率3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第六混合处理10~20分钟;然后添加柔性组分在剪切速率3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第七混合处理3~5分钟;再添加表面活性剂在剪切速率3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进行第八混合处理5~10分钟,得到分散均匀稳定的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
为使本申请上述实施细节和操作能清楚地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绿道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进步性能显著的体现,以下通过多个实施例来举例说明上述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绿道铺装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01
其中,脱色沥青采用C5石油树脂;环氧树脂采用E51环氧树脂;增韧剂是丁苯橡胶;增塑剂采用邻苯二甲酸酯;稀释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相容剂采用乙烯基树脂;消泡剂采用硅聚醚类消泡剂。
②将脱色沥青材料预热至70℃,往预热后的脱色沥青材料中加入增韧剂、增塑剂,剪切混合2h(剪切速率3000转/min),再依次加入相容剂、环氧树脂、稀释剂、消泡剂,继续剪切混合3h(剪切速率3000转/min),得到冷拌型彩色环氧沥青A组分。
2、制备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11
其中,固化剂采用低分子量聚酰胺类固化剂、芳香胺类固化剂;柔性组分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填料采用重钙粉,细度400目;胶黏剂采用KH-550偶联剂;表面活性剂采用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②将胶黏剂与填料按质量比例预混均匀,然后加入固化剂中,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速率3000转/min)搅拌10分钟,接着边搅拌边加入柔性组分,持续搅拌3分钟(剪切速率3000转/min);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5分钟(剪切速率3000转/min),静置储存,得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
3、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制备: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12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21
其中,粗集料为5-10mm、3-6mm石料,密度不低于2.6t/m3;细集料为不大于3mm石料;矿粉为石灰岩质矿粉,0.075mm通过率不小于90%;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按质量比1:1使用,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分别为上述方法制备的材料。
②料A、B组分按照质量比加入搅拌锅中,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搅拌3min(剪切速率3000转/min),然后依次加入粗集料及细集料,继续搅拌2min(剪切速率3000转/min),最后加入填料,持续搅拌2min(剪切速率3000转/min),得到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
实施例2
一种绿道铺装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22
其中,脱色沥青采用C6石油树脂;环氧树脂采用E44环氧树脂;增韧剂采用丁晴橡胶;增塑剂采用邻苯二甲酸酯;稀释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相容剂采用丙烯酸树脂;消泡剂采用硅聚醚类消泡剂。
②将脱色沥青材料预热至80℃,往预热后的脱色沥青材料中加入增韧剂、增塑剂,剪切混合3h(剪切速率3000转/min),再依次加入相容剂、环氧树脂、稀释剂、消泡剂,继续剪切混合3h(剪切速率3000转/min),得到冷拌型彩色环氧沥青A组分。
2、制备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31
其中,固化剂是芳香胺类固化剂;的柔性组分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填料是微硅粉,细度600目;的胶黏剂是KH-560偶联剂;的表面活性剂是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②将胶黏剂与填料按质量比例预混均匀,然后加入固化剂中,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速率3000转/min)搅拌10分钟,接着边搅拌边加入柔性组分,持续搅拌4分钟(剪切速率3000转/min);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6分钟(剪切速率3000转/min),静置储存,得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
3、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制备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32
其中,粗集料为5-10mm、3-6mm石料,密度不低于2.6t/m3;细集料为不大于3mm石料;矿粉为石灰岩质矿粉,0.075mm通过率不小于90%;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按质量比1:1使用,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分别为上述方法制备的材料。
②料A、B组分按照质量比加入搅拌锅中,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搅拌3min(剪切速率3000转/min),然后依次加入粗集料及细集料,继续搅拌2min(剪切速率3000转/min),最后加入填料,持续搅拌2min(剪切速率3000转/min),得到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
实施例3
一种绿道铺装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41
其中,脱色沥青采用C8石油树脂;环氧树脂采用E51环氧树脂;增韧剂采用丁晴橡胶;增塑剂采用环氧脂肪酸酯;稀释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相容剂采用乙烯基树脂;消泡剂采用硅聚醚类消泡剂。
②将脱色沥青材料预热至100℃,往预热后的脱色沥青材料中加入增韧剂、增塑剂,剪切混合4h(剪切速率5000转/min),再依次加入相容剂、环氧树脂、稀释剂、消泡剂,继续剪切混合4h(剪切速率5000转/min),得到冷拌型彩色环氧沥青A组分。
2、制备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42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51
其中,固化剂采用低分子量聚酰胺类固化剂、芳香胺类固化剂;柔性组分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填料采用重钙粉、微硅粉、硅藻土三种掺配组成,掺配质量比例1:1:2,细度600目;胶黏剂采用KH-560偶联剂;表面活性剂采用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②将胶黏剂与填料按质量比例预混均匀,然后加入固化剂中,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速率5000转/min)搅拌20分钟,接着边搅拌边加入柔性组分,持续搅拌5分钟(剪切速率5000转/min);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10分钟(剪切速率5000转/min),静置储存,得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
3、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制备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52
其中,粗集料为5-10mm、3-6mm石料,密度不低于2.6t/m3;细集料为不大于3mm石料;矿粉为石灰岩质矿粉,0.075mm通过率不小于90%;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按质量比1:1使用,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分别为上述方法制备的材料。
②料A、B组分按照质量比加入搅拌锅中,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搅拌3min(剪切速率5000转/min),然后依次加入粗集料及细集料,继续搅拌2min(剪切速率5000转/min),最后加入填料,持续搅拌2min(剪切速率5000转/min),得到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
实施例4:
一种绿道铺装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61
其中,脱色沥青采用C9石油树脂;环氧树脂采用E44环氧树脂;增韧剂采用丁晴橡胶;增塑剂采用环氧脂肪酸酯;稀释剂采用丁基缩水甘油醚;相容剂采用环氧亚油酸酯;消泡剂采用硅聚醚类消泡剂。
②将脱色沥青材料预热至100℃,往预热后的脱色沥青材料中加入增韧剂、增塑剂,剪切混合4h(剪切速率5000转/min),再依次加入相容剂、环氧树脂、稀释剂、消泡剂,继续剪切混合5h(剪切速率5000转/min),得到冷拌型彩色环氧沥青A组分。
2、制备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62
其中,固化剂采用低分子量聚酰胺类固化剂、芳香胺类固化剂;柔性组分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填料采用硅藻土,细度400目;胶黏剂采用KH-560偶联剂;表面活性剂采用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②将胶黏剂与填料按质量比例预混均匀,然后加入固化剂中,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速率5000转/min)搅拌20分钟,接着边搅拌边加入柔性组分,持续搅拌5分钟(剪切速率5000转/min);最后加入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10分钟(剪切速率5000转/min),静置储存,得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
3、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制备
①获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Figure BDA0002634123930000171
其中,粗集料为5-10mm、3-6mm石料,密度不低于2.6t/m3;细集料为0-3mm石料;矿粉为石灰岩质矿粉,0.075mm通过率不小于90%;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分别为上述方法制备的材料,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按质量比1:1使用。
②首先将改性胶结材料A、B组分按照质量比加入搅拌锅中,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搅拌5min(剪切速率5000转/min),然后依次加入粗集料及细集料,继续搅拌3min(剪切速率5000转/min),最后加入填料,持续搅拌3min(剪切速率5000转/min),得到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
进一步的,为了验证本申请实施例绿道铺装材料的进步性,在相同条件下,将实施例1~4制备的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沉积固化形成透水彩色路面后,进行了如下表1性能测试:
表1
性能参数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马歇尔稳定度(kN) 21.5 23.6 24.8 30.5
60℃动稳定度(次/min) 10560 12300 11850 14500
浸水残留稳定度比(%) 92.4 94.0 93.1 93.6
冻融劈裂强度比(%) 90.5 91.4 92.4 92.1
-10℃弯拉应变(με) 3560 3450 3280 3380
抗压强度(MPa) 12.5 13.6 13.0 14.2
空隙率(%) 20.5 19.4 22.5 21.3
连通孔隙率(%) 15.6 16.4 15.7 17.2
渗水系数(ml/min) 2560 2310 2650 2500
由上述测试结果可知,本申请实施例1~4制备的生态功能型绿道铺装材料形成的路面,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冻融劈裂强度比、浸水残留稳定度比高,抗压强度高,-10℃弯拉应变性好,空隙率、渗水系数高,可有效调节道路表面与空气热量、水分共同形成的循环交换系统,可有效地降低地表的温度,增加道路两旁的空气湿度,有效调节大气环境;符合海绵城市理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绿道铺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Figure FDA0002634123920000011
其中,所述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Figure FDA0002634123920000012
所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Figure FDA00026341239200000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道铺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道铺装材料中,所述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与所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的份数比为1:1;
和/或,所述粗集料选自:粒径为3~10毫米的石料,密度不低于2.6t/m3
和/或,所述细集料选自:粒径为不大于3毫米的石料;
和/或,所述第一填料选自:石灰岩质矿粉、白云石、玄武岩、辉绿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填料200目通过率不小于9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道铺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沥青选自:C5~C9的石油树脂;
和/或,所述环氧树脂选自:E51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增韧剂选自: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环氧脂肪酸类、环氧脂肪酸酯类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稀释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丁基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相容剂选自:乙烯基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亚油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消泡剂选自:硅聚醚类消泡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道铺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自:低分子量聚酰胺类固化剂和/或芳香胺类固化剂;
和/或,所述的柔性组分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或羧基丁晴橡胶;
和/或,所述的第二填料选自:细度为400~800目的重钙粉、微硅粉、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的胶黏剂选自:KH-550偶联剂、KH-560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绿道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获取配方量的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粗集料、细集料和第一填料后,进行混合处理,得到绿道铺装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道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和所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进行第一混合处理,得到第一混合浆料;
将所述粗集料和所述细集料与所述第一混合浆料进行第二混合处理,得到第二混合浆料;
将所述第一填料与所述第二混合浆料进行第三混合处理,得到绿道铺装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道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2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3~5分钟;
和/或,所述第二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2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2~3分钟;
和/或,所述第三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2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2~3分钟。
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绿道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的步骤包括:将脱色沥青加热到70~100℃后,添加增韧剂和增塑剂进行第四混合处理,再添加相容剂、环氧树脂、稀释剂和消泡剂进行第五混合处理,得到所述改性胶结材料A组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绿道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的步骤包括:将胶黏剂、第二填料与固化剂进行第六混合处理后,添加柔性组分进行第七混合处理,再添加表面活性剂进行第八混合处理,得到所述改性胶结材料B组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绿道铺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2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2~4小时;
和/或,所述第五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2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3~5小时;
和/或,所述第六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3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10~20分钟;
和/或,所述第七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3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3~5分钟;
和/或,所述第八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剪切速率3000~5000转/min的条件下,混合处理5~10分钟。
CN202010820017.7A 2020-08-14 2020-08-14 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028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0017.7A CN112028545B (zh) 2020-08-14 2020-08-14 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0017.7A CN112028545B (zh) 2020-08-14 2020-08-14 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8545A true CN112028545A (zh) 2020-12-04
CN112028545B CN112028545B (zh) 2022-08-09

Family

ID=73577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0017.7A Active CN112028545B (zh) 2020-08-14 2020-08-14 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854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9262A (zh) * 2015-01-16 2015-04-22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一种树脂灌入式透水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966A (zh) * 2017-05-09 2017-07-25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冷拌冷铺型环氧改性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77883B1 (ko) * 2018-12-04 2019-05-13 김현유 저소음 배수성 포장의 소음 및 배수기능 장기유지와 보수가 가능한 레진 몰탈 조성물 및 이를 사용한 시공방법
CN111434715A (zh) * 2019-10-12 2020-07-21 深圳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9262A (zh) * 2015-01-16 2015-04-22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一种树脂灌入式透水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966A (zh) * 2017-05-09 2017-07-25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冷拌冷铺型环氧改性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77883B1 (ko) * 2018-12-04 2019-05-13 김현유 저소음 배수성 포장의 소음 및 배수기능 장기유지와 보수가 가능한 레진 몰탈 조성물 및 이를 사용한 시공방법
CN111434715A (zh) * 2019-10-12 2020-07-21 深圳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宏伟: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改性处理》", 30 November 2014, 国防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8545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2046B (zh) 一种彩色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彩色微表处
CN105236831A (zh) 一种老化沥青再生剂、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0781B (zh) 一种中低温温拌高摩阻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3800A (zh) 用于桥面铺装的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44493B (zh) 高性能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7242A (zh) 一种抗老化改性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38876A (zh) 一种路桥用环氧沥青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395A (zh) 一种阻燃高强度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58674B1 (ko) 개질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10396300A (zh) 一种纳米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4553A (zh) 一种温拌改性沥青及其用温拌改性沥青制备沥青混合料的方法
CN110372262A (zh) 一种利用沥青路面面层铣刨料再生制备预制路缘石的方法
KR102278214B1 (ko) 유황폴리머 수분산액을 함유한 초조강형 시멘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로포장 보수 시공방법
CN112028545B (zh) 绿道铺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045640A (zh) 弹性泥地墙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09742B (zh) 一种冷拌彩色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007726B1 (ko) Sis 및 sbs를 포함하는 불투수성 방수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이 조성물과 믹싱 시스템 투입 장비를 이용한 일체형 불투수성 방수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시공방법
CN112280323A (zh) Rap大比例掺量的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
CN104059367A (zh) 一种sbs改性的无色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6778B (zh) 一种用于隧道路面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5439B (zh) 一种环氧沥青钢渣混凝土超薄磨耗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4620A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19732B1 (ko) Sis, sebs 및 개선된 골재 입도의 미분말 골재를 포함하는 도로포장용 개질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KR102207013B1 (ko) 폐타이어 분말을 포함하는 불투수성 방수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10028929B (zh) 一种桥面防水粘结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